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1
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深入调查,积极推荐
我镇对培养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高度重视,特别是一村一大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觉得是一次很好的机遇,我们广泛宣传此次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党员基层干部、积极向上的青年参加报名,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制定相关的文件,把这项工作纳入对村(社区)年度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召开调查摸底会、宣传发动会,通过宣传发动,大家要求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现我镇参加“一村一大”学习的学员是我县报名最多的乡镇。
二、加大资金的配套支持,积极参与试点工作
我镇参与学习的村干部学习期间费用采取镇、村、个人三级负担,镇村为主的办法,镇每年补助3万余元,充分调动了广大学员参学的积极性。
我镇是目前全县唯一建立了“一村一大”学员学习室的乡镇,学习室设我镇中华岭村部,镇政府和××村村支两委对“学习室”的建立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配合,投入资金5万余元,建设高标准的学习室。原创:目前,学习室设备运行正常,较好地发挥了其功能,该村8个村干部全部报名学习,2005年4月省级评估组专家专程到学习室观摩,给予充分肯定和较好评价。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学习室作用,组织全镇村干部和学员参加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三、高标准,严要求,督促学员积极参学
我们为保证学员的学习效果的质量,对学员的学习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到课率在100%,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需向老师请假,先请假后补课。我们还经常与电大老师联系,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督促学员自觉学习,认真学习。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学员参加的座谈慰问等活动,交流学习心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并对优秀学员进行表扬和鼓励。
四、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2
一、培养目标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目标,通过2-3年的专科层次的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热爱农业和农村工作,熟悉党的农业农村政策,掌握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综合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农村基层干部。
二、培养方式和承办院校
“一村一名大学生”主要采取现代远程教育、函授、自学考试等不脱产学习形式进行,同时适量举办全日制普通脱产班。按照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任务由熟悉农民教育特点、有符合农村农业生产实际的涉农教育专业和相关的教师、教学设备和实践基地等必需的基本办学条件的高等院校承担。
(一)全日制脱产班
全日制脱产班由有涉农专业和相应的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举办。为满足脱产班的培养需要,在现有5所院校(长江大学、*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荆楚理工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新增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二)不脱产班
不脱产班主要有远程教育、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三种形式。其中,以远程教育形式举办的不脱产班主要由省电大系统承办;以函授形式举办的不脱产班主要由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新农学院承办;以自学考试形式举办的不脱产班主要由*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承办。为便于管理和工作指导,原则上每个市、州确定一种不脱产教育形式。具体的办学形式,由各市、州委组织部会同教育、农业部门与经审批同意的承办院校协商后,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三、招生规模及考试录取
(一)招生规模
根据全省的培养需求,2008-2010年,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共招生18856人,其中,不脱产形式培养15968人,主要由各市、县负责组织。省属高校成人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在省属高校成人招生计划中单独安排,华中农业大学的成人招生计划由该校向教育部申请。脱产形式培养2888人,主要由省里负责组织,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省发改委每年在全省高职高专招生计划中单独安排。
(二)招生对象
“一村一名大学生”主要招收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同等学历)文化程度、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脱产学习的35岁以下)、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具体招生对象的产生,坚持个人自愿、组织推荐的原则,由各市、县的组织、农业、扶贫部门组织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各承办院校负责报名登记、初审,农业部门负责资格审查。
(三)考试录取
1、远程教育。省电大按照中央电大的要求组织学员参加入学测试,每年春秋两季入学,学制2年半,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颁发中央电大远程教育大专学历文凭。
2、函授教育。学员参加全国成人高考,省教育厅组织单独划线和录取工作,秋季入学,学制3年。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颁发成人教育大专学历文凭。
3、自学考试。学员按照相关规定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颁发自考大专学历文凭。
4、全日制脱产班。由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教育厅、农业厅、扶贫办组织报名,由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组织考试和录取,考试和录取时间与普通高考同步。每年秋季入学,学制2年,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颁发普通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具体报名、考试、录取办法另文通知)。
四、专业和课程设置
各承办院校在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的指导下,按照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实际,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根据农村实际,全省可开设种植、养殖、加工等3大类专业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专业。其中,种植类专业包括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林业技术等课程;养殖类专业包括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特种动物养殖、饲料与动物营养、水产养殖技术等课程;加工类专业包括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农产品深加工等课程。
“一村一名大学生”各专业实行学分制,毕业学分由各校确定。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应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三大部分。各个环节要充分体现实际实用的要求,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公共课要统一开设与农村、农业生产实际相适应的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等;实践课包括生产实习、综合实训和毕业作业等,可结合当地科教兴农的实际进行,要求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课程学习完毕,学员应结合所在村组经济发展情况,撰写一份创业计划书或村镇发展规划。
脱产班和不脱产班的学员在学习期间,应参加由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和技能认定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
五、教学组织与管理
各承办院校要高度重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将其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确定相关部门负责该“计划”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要制定《“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报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和省教育厅备案。
(一)教学计划
各承办院校应根据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科学制定满足“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实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中,要坚持特色办班原则,根据生源地产业发展需要,针对农民学员的特点,突出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不得照搬照抄普通高职高专的教学计划;要坚持适用性原则,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加强实践性教学;要坚持开放性教学原则,结合解决学员生产实际问题,交叉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和实习基地实训。
(二)教师队伍
各承办院校要整合教师和院系资源,根据“一村一名大学生”课程设置要求,选派政治思想素质好、师德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的农村农业教育专业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强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要注重从农技推广单位、科研单位、农业龙头企业中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实训,满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实习实训基地
各承办院校要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将其纳入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整体规划。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实训基地的作用,同时根据“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作的需要,与当地种、养、加企业和大户联系,采取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等形式,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教材建设
各承办院校要加大“一村一名大学生”教材建设力度,避免直接采用或拼凑采用大学本科、高职高专的教材。要组织老师在充分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农业生产状况和学员的实际,编写理论适合、针对性强、反映地方特色、跟踪生产与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实用价值的教材,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意识的教材体系。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和电化教学的作用,逐步建成与“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要求和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图书、声像资料和电化教学体系。
六、学员管理
各承办院校要加强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根据国家对大学生日常管理的统一要求,结合农民学员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要参照高职高专、函授教育学籍与管理规定,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实际,制定学籍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学时安排可实行弹性学制。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和各院校的基础条件,对脱产大专班学员可根据农时季节采取集中学习休假和安排农忙假;函授面授应安排在农闲时节,确保工学兼顾。
要加强脱产大专班学员的日常管理,建立班主任指导下的班委会负责制,选派政治觉悟高、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针对农民学员思想状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注重实效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加强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在学员中建立健全党、团组织,按照有关要求经常开展党、团组织生活。要重视不脱产班学员的日常管理,加强与各地组织、农业、教育部门的协商,制定面授教学点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集中学习时的学员管理工作。
为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优秀学员激励机制,每年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学员进行奖励,所需经费由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负责。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3
内蒙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和手段,构建由教学平台、终端站点、多媒体教学资源、骨干队伍、工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覆盖乡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由于该教育属于培训教育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实现形式及学习者,属于典型的非正规教育,可以为正规学历教育补充入学前的学分和入学后的学分累计转换。
二、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代远程教育框架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是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实施的远程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目前已开设农业技术类、林业技术类、畜牧兽医类、农林管理类、食品类等5大类的16个专业,全国累计招生规模超过35万人(2012年秋季统计数据)。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教学框架(以农林管理类为例),请见下表2所示:
三、两种教育方式的宏观比对
纵观表1和表2,不难看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部“一村一”试点,都是面向农村开展的教育、均采用远程教育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学内容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培训国家政策法规、政经知识、信息技术应用和涉农实用技术,教学内容浅显易懂,案例教学为主;教育部“一村一”远程教育,则是有严格的学科、专业和课程框架体系,既有讲授政策法规、政经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还有农林畜牧实用技术和理论知识。教学体系构架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内容是按类别、模块和教学单元进行组织,共有11个大类,每一个类别都有相应的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下有若干个教学单元;教育部“一村一”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按严格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构成了教学框架。在专业规则下,根据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目标要求,组合成相应的课程模块(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通识课等),每一模块由系列课程组成。两种教育方式都强调了“农”字,是面向“三农”实施的农村成人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具体而言,涉农管理类知识点上呈现出“内容交叉多,深度相当”;涉农技术类知识点上呈现出“内容交叉少,内容深度落差大”。
四、内蒙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成果评估建议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是一种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学习,对其学习实践和所获得成果的记录和认证,通常认为“先前学习认定”。先前学习认定的目的在于通过认定已获得的学习成果,避免人们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者后续参加各类文化教育学习提供便道,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和终身学习。先前学习认定的关键是对先前学习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估。为此,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
1.建立基于档案袋的认证制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采用开放的学习形式,即没有入学条件限制,没有传统考试制度的约束,但是对学习过程建立了学习档案。教学站点目前的普遍做法是,要求学习者参加面授辅导,强调考勤纪律,并提交学习心得。由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无培训资格证书,所以对其学习成果的评估,重要的材料是形成性学习档案,需建学习档案。除此之外,在务农和村务工作中依然会形成能力档案,如“种田能手”“优秀村干部”等称号,也可作为辅助参考。
2.利用先前学习成果评估,降低学历教育入学门槛表2中可看出,教育部“一村一”学历教育具有严格的入学条件。该入学条件限制了一部分年龄偏大没能读高中的农村干部及农民群众。这种过于强调先前正规学习成果,不重视非正规学习成果和能力的,“一刀切”的入学条件,对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是一道屏障。以内蒙古为例目前仍然近万名农牧区基层“两委”干部未达到大专学历层次,其中一部分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但是在长期工作中,不断的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基本达到了当年的高中学历。对这部分人群,应该对先前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为后续继续学习奠定条件基础。综合分析表1、表2和表3,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框架、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比较接近教育部“一村一”试点中“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和“乡镇行政管理”三个专业,也即知识衔接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只是深浅度有存在差异。在此意义上,可以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当作教育部“一村一”的“预科教育”。对那些未取得入学条件,但参加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村干部,经过先前学习成果和业务能力评估,可降低入学门槛录取。
3.通过先前学习成果的评估建立免修、免考制度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教育的教学目的有共性、也有差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重在提高实践能力;教育部“一村一”试点的课程体系重在理论学习,但是,其中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和农村信息管理四专业属于双证专业,设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经理人)。教育部“一村一”试点双证专业所开设证书课程及职业资格证书情况,详见表4所示:显然,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内容涵盖了教育部“一村一”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五门证书课程的学习内容。从技能培训的目的上看,都是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执法、执政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为了避免重复学习,对于参加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并业务能力突出的农村干部,完全可以免修、免考相应的课程。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4
一、培养目标
从200年起,每年从农村选拔100名左右优秀青年,进行以发展本地产业、提高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实行定向培养。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市每个行政村都拥有1名有知识、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培养他们成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二、培养途径
(一)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广播电视大学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办学系统,从中央一直延伸到县级,适合开展农村教育。中央电大也正在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因而能够提供适合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200年省电大计划招生1000人,白山53人。
1.开设专业
中央电大共开设19个专业,供各省选择。省电大拟在我省开设5个专业,白山电大拟开设2个专业:
①设施农业技术(温室大棚选择与规划、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方向)
②园艺技术(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方向、果蔬生产技术方向)
每个专业开设18门左右课程。毕业总学分76学分以上。
2.教学管理工作
①中央电大统设课程为60%。其余40%省开课程由省电大聘请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论证确立,采取自建、借用和共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资源。省开课程建设突出实用技术和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省开课程的60%。
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电视课程通过吉林教育电视台播出;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全省电大系统网络平台播出,并通过电大系统送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光盘等自主学习;农闲时间集中面授辅导和实践教学。
③教学实践环节工作。组织专家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组织好实验、实习。选择白山电大、农科院所、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的基地和实验场所,作为教学实验基地。聘请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实践教学需要农业口有关单位支持,由市农业委员会予以协调。
④考试考核工作。形成性考核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终结性考核即统一考试每学期安排一次。省电大负责考试管理工作,白山电大负责考试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⑤其他。省电大按中央电大学籍管理规定,对注册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籍档案。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思想品德考核合格,即由中央电大颁发国家承认并给予电子注册的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二)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是我省省属重点大学,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农大面向农村开展继续教育有较长的历史和较丰富的经验,学校有很好的实践教学条件。该校承担本项目有充分的基础。20年吉林农业大学计划招生1000人(白山市计划招生53人)。
1.开设专业
吉林农大主要开设种植类和养殖类的三个专业:
(1)畜牧兽医专业
下设4个专业方向:①动物临床诊疗②淡水养殖③特种动物养殖④动物饲养
(2)园艺专业
下设5个专业方向:①设施园艺②园林花卉③特种植物栽培④药用植物栽培⑤农村庭院经营
(3)农学专业
下设3个专业方向:①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②食药用菌栽培③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
以上专业均为二年制专科,采取脱产方式办学。各专业开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技能训练课。必修课21门以上,选修课4门以上、实践技能训练课10门左右。
2.教学管理
①采取脱产方式教学。在吉林农业大学校本部以及通化农业学校、白城牧业学校和长春农业学校三个函授站设立教学点。校本部负责全部教学工作。教学实验、实习以校本部为主,校内外结合进行。
②每个专业课程总量为1900学时。其中公共课和专业理论课1000学时,约占55%;实验课和实践课900学时,占45%,加大了实践教学份量。
③考核办法。理论课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试题以理解性、归纳性、综合性和能力性考核为主。实践技能考核以现场操作的考核为主。
④学生在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考核合格的情况下,同时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能毕业:
⑴思想品德合格;
⑵获得相应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个以上工种)。
学生毕业时,由吉林农业大学颁发国家承认并给予电子注册的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三、组织生源工作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优秀青年素质提升项目”以农村优秀青年为特定培养对象。他们享受收费方面和录取方面的优惠政策,必须确保招生对象身份的真实性。学生的分布需要均衡,必须有计划地分配名额。因此,必须经当地党委推荐并经组织部门审查同意才具备报考吉林农业大学或报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的资格。选拔条件是:
1.具有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志向,思想品德好,有群众基础的优秀青年;
2.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农广校、技工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力;
3.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4.身体健康;
5.农村常住人口。
选拔工作应面向群众公开进行,扩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防止“走后门”和弄虚作假。
四、保障措施
1.省里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优秀青年素质提升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省人才办和省教育厅领导担任,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农委、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的负责同志以及各市州委组织部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总结工作,各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能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确保计划实施。我市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日常工作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县(市、区)也要确定专门机构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
2.各县(市、区)、乡(镇)党委和政府要把项目的实施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抓好落实。乡镇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对学成回乡人员要帮助他们创业,发挥他们的作用。推荐人选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择优推荐。乡镇党委要与学生签订返乡服务协议,保证学生毕业后回乡服务。
3.有关高等院校,要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优秀青年素质提升项目”作为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积极主动做好招生录取、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特别要加强实践教学和学生授课管理。这部分学生享受本校同类大学生同等待遇。要特别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安全问题。
4.要确保经费的落实。吉林农业大学两年制脱产学习,学生每人每年需要学费、书费、宿费共3900元;吉林广播电视大学两年制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学生每人每年需要学费、书费、宿费共2300元。学费、教材费和住宿费省财政分担50%,县(市、区)财政分担50%。学生的伙食费由自己负担,乡镇视情况适当补助。市项目办公室每年办公经费2万元由市财政负担。200年我市计划培养106人,除省财政负担50%外,县(市、区)共同负担16.43万元(见附表)。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将项目经费列入政府预算,足额安排。根据学校招生录取名单,按照年度拨款要求,在学生开学前一周将分担的学生年度培养经费直接拨付给招生学校。市财政局每年要检查落实情况。
5.农业部门要指导地方做好人才需求计划,并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协调本系统有关单位,支持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组织好实践教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5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华中师范大学师生2012年发表的论文在JCR学科分布情况、JCR学科期刊分区分布情况、学校二级单
>> 2003~2012年SCI收录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厦门地区被SCI收录医药论文统计分析 2004年至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SCI收录论文统计与分析 北京交通大学2007―2009年被SCIE收录论文的统计分析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统计分析 2006~2012年SCIE数据库收录扬州地区二、三级医院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 SCI收录科技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本科生发表SCI论文现象统计分析及启示 2001-2010年山东轻工业学院SCI论文统计分析 2013年新疆SCIE论文统计分析 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湖北9所高职院校2003—2012年学术论文统计分析 2010―2012年学术情况统计分析 2004—2012年“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梦想起航的地方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论文统计分析 近十五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写项目统计分析及建议 1998年-2008年我国网球硕博论文统计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2011年刊发论文统计分析 某院10年护理论文文献统计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郭玉,翟丽华,王晓春.基于SCI数据库的新兴国家食品科学技术学科的比较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13.
[3]梅伏生,段治国,颜宁江.华中师范大学“十一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1.
[4]陈越,方玉东,常宏建.谈科技论文署名的新趋势[J].中国科学基金,201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范文6
打通“肠梗阻”。使年轻干部“下得去”
为畅通年轻干部通往基层的渠道,乐山市委先后出台了关于选派市、县直机关干部下基层,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多个文件,并明确规定:提拔担任县级领导干部的,原则上要有在乡镇担任领导职务的经历;所有科级干部在选拔任用时,必须有一年以上在基层单位任职的经历;所有新录用公务员和选调生,一律安排到乡镇工作2~3年。从2007年起,乐山市委集中组织开展了“万名干部下基层”,“一村一居一名大学生计划”,“干部双向锻炼”等一系列活动,从市、县直机关选派了678名干部到村任职,招聘了1145名大学生“村官”,安排了317名干部参与征地、移民、维稳等工作,切实提升了年轻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矛盾和基层实践的能力。去年,沙湾区选派到项目建设一线锻炼的40名机关年轻干部中,有36人被列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12人被提拔使用,形成了“项目出干部、干部促项目”的双赢局面。
开辟“试验田”,使年轻干部“留得住”
为把基层一线打造成年轻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磨炼作风的“大考场”、历练能力的“大课堂”,乐山市明确了年轻干部下派目标、挂职任务,并规定凡未完成下派目标和工作任务的,一律不“招回”。与此同时,乐山市还出台政策对下派干部考核管理、工作经费补助、创业资金扶持、评优评先条件、宣传表彰使用等作出明确规定,让他们工作上有保障、前途上有盼头。自2007年以来,乐山市、县(区)两级下派干部共为基层提供发展项目1730个、联系帮扶资金4500多万元、帮群众办实事1790余件,有力地促进了下派地经济社会发展。峨边县下派的10名干部因工作出色,在2007年的村级组织换届中,被选为下派村的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