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都市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都市文化范文1
作者:张晓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当今世界产生至为重要、深刻与全面的影响。从学理上讲,社会学一直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城市居民增长的人口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种形式,但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富可敌国的经济生产总量、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出现的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高环节,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称之为“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Advancement)。如同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与中心一样,依托于其上而出现的不同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大都市不仅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技术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方面同样具有霸权地位,并主导着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的消长与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从其一出现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话语,并迅速地淹没了不同国家、地区固有的也许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地方经验与价值传统。正如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一样,对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而言,完全可以将之引申为“当代世界文化,即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在它内部已摄含了前此各低级阶段如乡村、城镇、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因此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为我们在更高的历史阶段、更全面的整体视角及更深刻的本质层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现实对象。在当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文化或当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作为中心及最高环节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这是在当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文明传统沉重,以及它们作为物质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使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贫乏,远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开辟出的新方向。尽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对象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们一般也停留在文化产业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相反,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的审美外观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
二、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当下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各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问题主要是失之于“实”,忽略了都市的文化层面或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涵,这是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表现。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其问题则在于失之于“虚”,它们掩盖了都市文化繁华表象背后的本质或深层结构,充其量只能生产出各种时尚化了的知识与趣味。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
(一)尽管两种话语都可以揭示出当代都市文化的某些侧面或局部,但又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不可能指望依靠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去建立一门具有相对严密的学科形态及较为纯粹的学理价值的都市文化理论;
(二)这也带来积极的启示,即,要想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必须在努力吸收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等学术资源的同时,又能够通过理论创新在这两大话语谱系之间建构出一种对话、交流的知识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结构与学科框架上为当代都市文化学科的诞生准备好充足的条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以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固有的各种障碍。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就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具体语境看,我们认为,只有文艺学、美学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桥梁,这可以从原理框架与经验研究两方面加以阐释与论证。
从原理框架的角度,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只关涉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学术,它的一个具有理论基础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尽管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从逻辑上严格考究,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重要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是相当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话语。对此中是非尽管难以一概而论,但这种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厚的社会科学属性与功能,则是无须做更多论述的。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当代都市化的背景下,由于“文学”之“文”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之“人”也摇身一变为与农夫、小家碧玉等传统生命主体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也是不存在学理障碍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之间的桥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序言中,也把这个“判断力原理”称为“谜样的东西”。对此正如劳承万的阐释:“构成谜的是矛盾的双方。一方面,判断力是一个‘先验原理’,它能够‘运用于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同时开示着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展望’,这似是逻辑理性之类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主体产生‘愉快及不快情绪’,尽管不是直接的关系。康德补充说,‘从这些概念(即认识中的诸概念――引者)永不能引申出一个对于愉快及不愉快情绪的直接结论来’。……这就构成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质。”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主体价值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从学理上讲,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正可以使文艺学固有的“社会―人生”意向与美学固有的“悟性―理性”意向,在当代都市化进程中开拓出新的知识境界与前沿学科形态。进一步说,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学理架构中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建设,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价值与后者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互动,既有助于社会科学摆脱其僵硬的实证本性而变得灵动,也可为人文学科飘邈的审美天性提供真实可靠的地基。在这个新的学术空间中,实现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催生出一门以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来,其现实意义也是自不待言的。从经验研究的角度看,中国文艺学、美学与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亲缘性,不仅不偶然,相反还是以相当深厚与为数众多的经验研究为根基的。从学科背景上讲,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都市文化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在中国,尽管在学科分类上都市文化研究最应纳入的是社会学之下的文化社会学或其他学科下的艺术设计、城市建筑等,但由于中国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它就与中国文学、特别是其文学批评、文艺学、美学等结下不解之缘。一些西方的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学者,之所以对中国文学学者研究都市文化想不通,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三、当前都市文化研究的特点与学术渊源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更明确地定位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近现代大都市日新月异,一些新的中心性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出来。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与城市化开始淡出,各种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乃至于建设世界级大都市群,开始成为中国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为都市研究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次,都市生活方式与都市文化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中心。在都市的新天地中,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的巨变,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趣味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都市化进程带来的新经验、新思想及新问题,也在寻找一种可以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与中国当下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创新显然滞后了许多。而正是由于都市文化研究本身在学科上的空白,才为在文化研究中获得一定研究经验与方法工具的中国文学介入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提供了契机,其在逻辑上仅是把研究对象从“文化”进一步确定为“都市文化”而已。
从文学学科背景出发研究都市文化,只是晚近十年才发生的学术转型,现在从任何角度做评价都为时过早,因而,这里仅就其发生过程中的特点与学术渊源略作说明。
都市文化范文2
都市情感剧,指的是以现代人的恋爱和婚姻经历为主要内容,表现和挖掘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迷茫和困惑的电视剧。它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因此从题材上讲,应当说是包含了部分家庭伦理剧以及言情剧。近年来,随着表现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剧集数量的不断增多,这类剧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们以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纠葛、婚恋故事为主题,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并做出不同的道德和价值判断,从而折射出现代人以恋爱观和婚姻观为核心的感情观和价值观的变迁。这些电视剧不同于青春偶像派的言情剧,走的是以理言情的路子,在关注现代人情感需求的同时,努力挖掘情感与责任、婚姻与道德等情感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同时,由于所涉及的内容与伦理关系和传统的家庭伦理剧相比要相对简单一些,伦理教化色彩也并不十分浓厚,而代之以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也成为它能够同时吸引从青年到中年甚至老年等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原因。
当下我国都市情感剧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
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一书中指出:“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成为中国人通向外来文明的窗口,同时由于工业化的逐步深化和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其他中小城市的崛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都市商业文明开始迅速兴起。都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所在,都市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阵地。新生的电视剧艺术也敏感地体察到了这个新兴世界的脉搏,感应到了这个新兴阶层的需求,一大批反映改革大潮中城市和市民生活变迁的电视剧迅速涌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对于文学和艺术来说,都市的形成不仅以都市的经济发展为标志,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都市人出现了。这是一个伴随着现代化交通、通信、印刷和传媒一起成长起来的高智商的人群。城市人是复杂的,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机遇、陷阱、矛盾、选择、困惑、失落与希望。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也有在艺术形象中寻找认同的需求。都市文化的土壤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丰厚,人们对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情感生活作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反映其情感需求就成为日益迫切的事情。这些都为以都市人婚恋和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都市情感剧发展反映出我国当下受众婚姻伦理观念的嬗变
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在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二、第三次科技浪潮,为现代人带来的绝不只是发达的网络技术、高效的通信手段和充裕的物质生活,人类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受到的冲击才更为巨大和深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人们在拥有越来越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匮乏。人们需要从艺术中汲取营养,吸取经验,有时甚至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与之相伴随,在商业化与世俗化的进程中,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婚姻和情感的内容、地位以及表达方式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向来引以为豪的家庭稳固、婚姻稳定,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对婚姻家庭的幸福期望值不可太高。神圣的爱情受到挑战,家庭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艺术创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传播的需要和社会的呼应。中国人的家庭和婚姻已经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再也无法隔绝于世界之外,被纳入现代艺术的视野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反映家庭、婚姻问题的电视剧也因此备受关注。这些作品往往不是简单地去演绎一个“陈世美”或移情别恋的模式,而是深入到伦理、文化的更深层次,表现当代社会在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多重制约下的男女两性性别心理意识及其复杂多样的情感问题,其中不少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比如《蜗居》,以海萍、海藻姐妹俩的情感生活与所需求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作为故事主线,内容涉及房价、反腐、外来人员融入城市的艰辛等极具时代特点的话题,把当下民众所面临的区别以往时代的困惑一一展现,使观众在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价值取向。在当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一时成为社会性的话题。
都市情感剧对当下受众审美心理的精神抚慰
电视剧从兴起到今天,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除了有社会的土壤、契合大众的需要外,还与其自身的特点及创作者的努力分不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娱乐、大众消费的呼声渐涨,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渴望在疲劳的工作之余,获得情感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悦,大批的言情剧应运而生。”①这类电视剧从兴起伊始,就主要以爱情、亲情、友情这些人们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感情为讲述对象,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喜剧、悲剧、闹剧,有的以曲折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观众,为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有的则以情感人,滋润观众心灵,成为一剂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人类的爱情、婚姻生活是艺术表现的永恒题材,美好的爱情、完美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人人心中的渴望。婚恋题材电视剧兼具言情剧与家庭伦理剧的共同特点,既具有时代感,同时又具备与传统因素的契合点,对观众有一种“圆梦”的吸引力。把叙事的焦点集中到婚姻家庭,也让它与电视剧本身的家庭收看方式相符合,更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由于“该类题材的电视剧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政治敏感度不强,因而也就在创作上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是电视剧国情化、地域化、叙事化特色最重要的表现领域”②。
都市情感剧的发展也体现了创作者们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近年来,电视人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深入挖掘,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中国人的婚姻危机和情感危机,充分表现了他们高度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努力下,以都市人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正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元化的创作风格以及直面现实的精神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都市文化范文3
如今,文化建设、教学改革和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三大办学特色。学校发展学术委员会的成立,构建了以教师、学生、家长和专家学者为主体的办学队伍。近几年,学校学业质量居海淀区第一集团,并且被评为海淀区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和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学校承办了全市艺术教育现场会,还组建了全市第一支笛鼓行进管乐团,其演出曲目曾多次获北京市一等奖和全国金奖。
一、校园文化,语默动静体自然
校园文化是无形的教育,建设让学生身心愉悦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打造出了一个充满灵性的校园环境。校园里,有不停转动的水车和如诗如画的小桥流水,学生可以与飞鸟、游鱼和谐共处;有充满特色的天井、“成功园”,学生可以休憩、谈天和嬉戏;教学楼内墙壁上独有的叶子造型从葱绿过渡到橙黄,象征着学生的不断成长、逐渐成熟;一楼的星空走廊是学生们课间、午间席地而坐,放松、聊天和读书的专属空间;白色的小鸟、立体的鸟巢班牌、立体的树干、叶片形状的桌椅,共同营造着在大自然中轻松阅读、随时阅读、自由阅读的文化氛围……校园各处,无一不在自然而然地营造着学校独有的、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自然校园环境
文化。
学校的徽标 “”则用凝固的画面体现着校园文化的自由与灵动。徽标的设计灵感来自孩童时期玩的“东南西北”游戏,并赋予了它新的寓意。第一,它像汉字“田”,象征着田村,也象征学习的土壤;第二,它是成功教育的四个板块;第三,四种颜色象征着四季;第四,它预示着学生在学校6年,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过程;第五,它象征由学校、师长、家庭、社会四股力量共同构筑的成长沃土,共同托起飞鸟;第六,徽标的中间白色部分是一只飞翔的鸟,这既是一种积极、饱满、愉悦的状态,也预示着我们只有坚持飞翔才能到达更广阔的天空,表达了教育者的教育期待。更有趣的是,这样一个独具魅力的徽标设计是全体师生经过头脑风暴达成共识所取得的成果。这样动静结合的行动本身就是爱校教育的过程,就是建立灵性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文化深入人心、影响教育行为的过程。
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个校园文化的诠释者,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校园文化的体验者,在动静结合、语默相融之中体现着“崇尚自然,人在中央”的办学理念。
二、“学生站前排”,自信面向世界
伴随着城市半径的延展,田村地区不断有新居民迁入,学校周边的环境在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这也带来了生源的结构性改变。让所有学生都能在童年时期享受到不流于平庸的教育,一直是学校努力达成的目标。
心理学研究显示,学习是人类的本能,每一位学生都对学习有着热切的渴望,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与热情,其前提是让学生们与教师同样拥有话语权,同样拥有展示自我风采的空间。
“用实际行动记录每一天的进步”“读书的孩子最美丽”“认真听,会思考”……这是出现在教学班黑板上方的班级口号,全校34个班,班班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切实可行的班级目标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研讨建立的,它们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向往与凝聚,是班级文化的高度浓缩。
森林中有鸟巢,每个教室门口也有鸟巢式立体班标,上面有每个班级的名称。小小的洞口精彩无限,有的探出一只小猴,有的摆上一个自制的钟表,有的坐着一只熊猫,有的则钻出一条小蛇,不一而足。形态各异的班级标志,述说着不同的班级理想与故事,“通过阅读做聪明的学生”“做珍惜时间的好学生”“营养好,身体壮”“老师和学生在蛇年相遇”……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表达。学校鼓励学生践行“班级文化我来讲”,向来访客人介绍校园环境,宣讲自己班级的特色,介绍班级文化墙上的内容,回答客人的各种问题,与客人进行友善的交流沟通。
另外,还有英语嘉年华、科技畅想日、戏剧嘉年华、冰雪节、亲子运动会、“大眼睛走读三村”研究性学习的校级展讲策划与调查、专家走进校园等大量的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做学校的小讲解员、小主持人,为学校表达,也大声为自己表达。
学校深知,学生是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能够学有所成,还可以勇敢地大步向前走,充满自信阳光。所以,学校组织策划的一系列活动、制定实施的一系列培养策略,都以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例如“好品格塑造”“好习惯养成”“好方法形成”等活动,希望学生从晨扫中学习责任担当,从午餐分饭服务中学习自我管理与关心他人,从早晨问好知礼仪中塑造好品格,从运动管理、时间规划等方面认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
无时无刻,学校都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教室里三色三高的班级特色课桌,也在无声地告诉我们关爱无处不在。新生的课桌分为粉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高度分为三个档次。课桌的形状是梯形,方便学生自由组合,进行4~6人合作学习的有趣探索。遵循学生的生长规律,从课桌颜色、高度开始;交流沟通,团队效应,则从合作学习开始。
此外,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私人储物柜,从入学伊始,教师便指导学生自己管理钥匙,自己确定哪些物品可以放在柜子里,哪些要记得带回家。从这些点滴小事入手,学生们养成了自理、自立的好习惯。
“学生站前排”,不仅在老师心中扎根,而且也在学生心中逐渐发芽、开花,学生们站到前排,面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向未来迈出了第一步。
三、“教师站前排”,自然绽放魅力
21世纪的时代背景,对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素养、职业与生活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向教育者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挖掘教育者的潜能、更好地为培养未来人才而努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教师站前排”的教育思想与策略可以很好地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到渠成地静待教师自然魅力的绽放。
人的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种是人格的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唤醒和激发、涵养与赋权、融入学校发展的人生,是一种深入浅出的思想引领力量,能够让更多教师自觉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校长亲自引领行政团队,分别深入到不同项目之中,适时对老师的工作生活进行指导、鼓励与支持。“学校项目认领”“读书分享”“小肖说事”“学习归来话收获”等专题项目的开展,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做事、体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地走向前台,承担任务。教师有了对专业发展的新需求,有了对教育思想的新认识,体验到了承担的快乐。这些实践都在无声地影响着团队建设和学校文化的新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起草人之一、博士生导师郑国民教授带领两位博士走进学校,带领语文教师们开展了语文课例的研究。一个学期下来进行了四轮课例实践,沉淀下了55万字的研究记录,每个语文教师都发生了变化。丁玉茹老师说:“学生被我们无知了。”李薇老师说:“课堂不是展示教师的秀场,课堂是学生的。”赵辉老师说:“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好,原来我觉得课堂上不起眼的学生也会那么精彩。不是学生不聪明,而是我们没有提供适宜的方法。”语文课例研究激发了教师底蕴的升发,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读书和讨论成为教师自觉的研究行为,初步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以学习的态度看课,每个人都要发言,内容不重复,发言要有具体案例,少说空话,每人每次发言不超过5分钟,每次活动轮换做主持人、记录人、计时员,关注课堂中的教学关键事件,每次活动后每人一句话的总结。交流时由一人进行板书记录,并进行发言总结。”这是学校教师共同讨论制定的操作性很强的教研公约,在每次活动中,教师都收获满满,既虚心倾听专家意见,又不拘泥于专家意见,在个人的思辨中改变教学策略,推进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校更是把听评课的话语权、评判权交给老师,为教师营造宽松、安全的教研氛围,逐步形成研究习惯与教研新文化。
为教师提供展示平台是促进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有效策略。上海校长团来校参观考察期间,教师们变身校长助理,策划主持活动并回答校长们提出的问题,教师们站在了前排;在“知校史・访谈老校长”活动中,教师们再次变身校长助理,和校长们零距离接触;学校办学思想研讨,同样也让老师深度参与……让教师站在前排,帮助每个教师发现自身潜能,是学校对教师信任的最直接最真实的表达。
“教师站前排”,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担当责任,在细微的变化之中不断塑造自我、提升自我。“教师站前排”诠释着学校对教师发展规律、发展节奏的尊重,激发着教师们内在的活力和潜力。行走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魅力在自然绽放,学校自然、饱满、愉悦的新文化逐渐形成。
四、特色课程,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学校以“崇尚自然,人在中央”为办学理念,以培养“自信、好学、包容、健康的好少年”为育人目标,构建了“四领域三层级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以基础学科为起点,从品德与审美、数学与科技、运动与健康、语言与文学四个领域,突出人文特点,设计了立足田村的学科校本研修基础课程、知晓中关村的主题研究性拓展学习课程、放眼地球村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理解综合课程等三级体系,努力打造全面育人、扎实稳健、自信好学、包容健康好少年的课程文化。
立足田村,“田有界,春无限”。在每学年近80次的课程研修中,师生首先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画思维导图、高互动反馈的教与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思考力、思辨力;其次,结合“我的家乡”“校园足球”“音乐启蒙”“校园戏剧节”“创意科技节”“英语嘉年华”“电影欣赏节”“运动健身节”“校园冰雪节”和“新年狂欢节”等校园节日课程和升旗仪式课程,凸显从课程中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特点,激发学生爱校园、爱家乡、爱生活、展活力、乐观向上的快乐健康心态。
北京是一座集科技、文化、政治和经济功能于一身的城市,学校又地处科技文化领先的海淀区,因此学校开展了不同主题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从知晓中关村着手,增长智慧。学校带领学生走进中关村科技园区,访谈科学家,走进中国科技馆,在科学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魔力,激发其质疑、思考、探究的欲望;通过画北京教育学院地图、访谈身边教院人、给院长画漫画、大眼睛走进北京教育学院、实地考察、采访、展讲、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感受高校历史的博大精深,感受校园更名给学校带来的变化,达到师生、家长、社会同仁共谋学校发展愿景的深远意义;学校以高校和社会图书馆为基地,带领学生学习图书结构、图书分类法、图书知识,了解世界图书馆种类,开展“分类检索图书”的实践学习体验,进行“未来图书”“未来图书馆”“未来读书卡”等内容的研究性延展学习。让学生既爱读书,又爱图书,同时锻炼培养其撰写、使用读书卡与快速提炼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奠定了
都市文化范文4
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官于1951年建宫,60余年来,一直是成都市广大职工群众政治、文化、教育、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活动的中心阵地。长期以来,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官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四川省总工会的要求,在成都市总工会的领导下,遵照全总《关于推进地方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总体指导思想,广大职工奋发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成都市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被全总、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四部委联合授予“文艺工作者深入职工创作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新文化宫外观造型设计新颖、别致,取意岷江的“山、水、船”意象,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它与金沙遗址交相辉映,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品质,是融合传统地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是成都市城市风貌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新文化宫按照功能分区为办公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电影娱乐中心,内部设施集信息化、现代化和传统化于一体,高、中、低档的分类服务涵盖了职工培训、会展、图书阅览、文艺演艺、戏曲表演、电影、休闲茶园、健身、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特色酒吧等服务项目,能满足广大职工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
目前,市文化宫已经形成了戏剧茶座、周末广场舞会、周末公益电影、职工戏剧月、成都之星-达人秀、成都文化与名人、青年话剧艺术鉴赏月、基层工会开放日等一系列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标准化品牌文化项目,受到广大群众职工的热烈欢迎。
都市文化范文5
【关键词】园林规划 调查研究 设计现状
1 项目背景
成都市文化公园位于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与琴台路、青羊宫相邻,于1951年在原二仙庵旧址上改建而成,占地面积150亩,其公园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纪念十二桥烈士的综合性公园。
2 文化公园设计现状
2.1平面布置及交通现状文化公园有3个应急入口(其中有两个主入口)、8个蓬宿区。公园还设置了应急医疗中心、应急仓储区、应急指挥中心、垃圾集中转运区、高压线避让区、应急停车场等。文化公园有两个主要出入口,分别是位于青羊街的南大门与位于琴台路东大门,这两个入口都满足了集散交通。这里两个入口都设置在了主要交通干道和公共交通的地方,方便出租车公交车停放,也便于人进入以及疏散人群。文化公园在管理区附近设置了工作人员的专用出入口。公园主要园路设计在坡度和宽度上设计非常合理,利于行人与各种车辆通行,并且道路维护较好,在材质上的选择也方便游人、残疾人、婴孩车通过。
2.2 公园内部景观现状公园有很大面积的湖水,在公园内的游览路线是围绕着湖水形状的。公园对湖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岸边设立了娱乐和休息场所,也修建小型观景平台头方便游人拍照、游船停靠。并且设置了游船游览、钓鱼等娱乐项目。动静结合的处理使得滨水区生机盎然、极具趣味。公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公园大面积的绿化,既美化环境、又使人感觉清新、凉爽。
2.3 铺装分析文化公园内有十二桥烈士的纪念广场,铺地的色彩与园林各个空间的气氛相互协调。整个公园铺装的色调偏向于灰暗,沉稳宁静的灰暗的色调适宜于肃穆的场所。铺装结合自然面的石板和光面的地砖,自然面石板表现出原始的粗犷质感,而光面的地砖透射出的是华丽的精致质感。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搭配,使城市中的人造景观体现出自然的氛围。
2.4 公共环境设施齐全照明设施、导向设施、休息设施、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各种服务配套设施齐全,给人提供了一个优美典雅的自然环境。园中还不乏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舒适的景观建筑,供人休息的同时又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小品。
3 公园功能分区分析
3.1 文化娱乐区该区域靠近主要入口附近,其地势平坦。由于该区在入口旁,是人流集中的区域,组织交通方便,用地充足,满足基本水电供应,通讯也极好,排水、垃圾回收等设施也布置合理。
3.2 儿童娱乐区两个主入口都设置了儿童娱乐区,儿童区地势较为平坦,设施也适合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两种。周围也有用于遮蔽的植物,适合于儿童集体活动。
3.3 体育活动区公园可能源于本身的文化性质,希望公园处于安静的环境中,所以在园内没有设置正式的体育活动区,但在靠近水面的地方开设了游船的活动。
3.4 观赏游览区文化公园设置了许多观赏游览区,此区地形植被与其它地方相比要优越,园林景观设计更显优美,具有特色,游人在此区域主要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道路设计也适用于景观展示,所走之处都可以看见美丽的园景。
3.5 安静休息区该区域周围树木最多,地形变化相对于园内其他地方稍复杂,景色优美,与园内闹市区分离,该区可供游人休息、学习、交往、喝茶等进行较为安静的活动。
3.6 老人活动区公园的老人活动区设置在安静休息区附近,这样的设计很合理,该区处于优雅、景色宜人的环境中,阳光也很充足,该区域背风向阳,有必需的服务建筑,有小卖部等必备的活动设施,该区域充分满足了使老人身心健康的条件。
3.7 公园管理区该区设置在公园主入口大门附近的偏僻之处,有适当隐蔽性、有管理办公部分、仓库部分,设有专用出入口、周围种植了树木、苗圃。
4 文化公园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方法
园内景色宜人,各种服务配套设施齐全,给人提供了一个优美典雅的自然环境,但也存在一些缺点:第一,入口的停车处和寄放自行车的地方有很大缺陷,因为停车场没有正式规划,使得车辆停放杂乱无章,既影响美观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方法是在门口设计停车场地,并且安排工作人员管理指挥停车;第二,建筑设施符合儿童尺度但是不够新颖,阳光也不是太充足,并且没有设置成年人等候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为游人带来不便。解决方法是更新儿童游乐设施,就近设置休息场所;第三,公园管理人员专用出入口周围杂乱无章的停靠着车辆,为出入带来了不便。解决方法是禁止在工作人员专用出入口停车,指挥车辆停在指定的停车位置;第四,处于公园内儿童娱乐区的公共厕所十分陈旧,有标志牌但太过隐蔽,且造型与公园风格不搭也不美观。解决方法是翻新厕所,设计符合公园风格的指示牌并且设置在游客易于看见的位置。
结语通过对公园的调查研究,总结公园园林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为以后公园规划的提供借鉴,为了更好的完成园林规划的各方面要求,应该克服和解决园林规划中的不足,加强自身能力,不断创新设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都市文化范文6
[关键词]全球化、都市文化、外语教育、英语教育
一、关于全球化和都市文化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化这个名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全球化指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文化冲突和公民社会各领域里可感受的日常行为的区除讲解性。(贝壳 2008.11:11)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各方各面,它是一个复杂的进程,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冲击作用。在全球各个不同层面,人们逐渐形成了全球意识,加强了各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然而由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出发思考,人们对于其是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各有分歧。在文化层面,全球化使世界的整体性加强,形成了文化认同。然而,文化认同的产生和发展又威胁到了文化独立性的保留和发展。
都市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全球化和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多维度的互动中彼此相互促进,如今新交通、通讯、网络等技术所带来的时空压缩也影响了城市在全球体系中的作用。城市的发展主要分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城市的文化的发展及城市自身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全球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城市与城市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都市文化被赋予了全球化的印迹。城市街道路标、广告牌上、电视广告、新闻里,全球化韵味十足。而对于都市化的研究,也主要围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维度展开。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
二、都市文化中的英语教育
1、外语教育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技术创新又离不开教育。教育作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城市是文化中心,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和这座城市的教育水平有很直接的关系。统计全球各地区学校数量与规模,可发现名校都分布在城市里。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有统一的或者能够被共同理解的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因而外语教学成为城市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世界各国家都开设了不同语言的外语教学课程。
2、英语教育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化步伐加快,英语作为人类交流的媒介,在国际交往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David Crystal对全球说英语国家的统计,把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人口有3.2-3.8亿,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国家的人口有1.5-3亿,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的人口为1-10亿。
英语是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语言,它主导了全球出版物、广告、电影、电视和广播等领域。戴维·格雷多尔(David Graddol)曾指出,英语的地位从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提升,没有别的语言可以在复杂多变的21世纪代替它。(1997:45) 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英语教学也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发展起来。
据记载,我国正规的外语教学始于元朝,后在清朝和民国时期英语教育均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建国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俄语教学发展迅速,再加上“外语无用”的影响,英语教学陷入一片漆黑。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重新把英语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课程。
3、英语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
英语教育始于城市,城市是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生产力以及经济贸易的中心地区,外语教育在这里备受重视。随着全球都市化的发展,对于英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教育,不再只局限于日常交际用语和基础英语的教学,其专业性不断加强,逐渐对英语教学进行了细化,特殊用途英语教育发展起来,例如:机电英语、医学英语、建筑英语、音乐英语、商业英语等。
三、都市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都市英语教育虽发展迅速,程度较高,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城市学生数量相对集中,造成学生竞争激烈,考试压力大,很难摆脱为应试教育而进行哑巴式英语教学的困境。其次,课程设置缺乏实效性, 比较粗糙,英语教学没有进行细致的划分,实用性较差。其三,城市里英语教育机构的大量兴起,这一方面对于城市英语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以营利为目的的教学,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导致效果不佳。其四,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学习被动,无法达到真正习得语言的水平。最后,许多教师自身素质就偏低。虽然城市里师资水平相对较高,但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毕业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英语教育主要注重的是语法、写作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这些教师,有的不仅听说能力比较差,而且知识面较窄,课堂上多以讲述英语国家的文化为主,不适应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需要。
为了应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英语教育问题,我们首先要改变旧的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形成以语言运用为最终教学目标的教育体制,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我国正在努力减轻学生负担,素质教育正在蓬勃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发展,这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想要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对症下药”。也就是说,针对不同人学习英语在日后运用方面的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英语教材,开设不同的课程。其三,针对城市英语培训机构大量繁衍,且多以盈利为目的,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学习周期偏短,急于求成,有的甚至存在欺诈行为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强严查和打击监督力度,另一方面更要提高教育机构教学质量,使教育机构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其四,要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针对不同的语言学习人群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目前有些学校已逐渐开始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考核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入不同的班级,再根据其程度进行相应的教学等方法。最后,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提高。教师应不断改善教学技术,并且不断提高自身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英语素质,以达到能够培养全球化背景下21世纪城市人才的需求。
四、小结
在全球化大背景的驱使下,作为都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教育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对于英语教育的要求不断加强,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使作为都市文化的英语教育适应都市化发展的需求,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壳著:《什么是全球化?全球主义的曲解 ——应对全球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贾冠杰著:《英语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