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节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抗旱节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抗旱节水范文1

1、田间地面灌水 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2、管灌 是利用低压管道(埋没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可省水30%—50%。

3、微灌 有微喷灌、滴灌、渗灌等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微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微灌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微灌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上。

4、喷灌 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水咀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能节水50—60%。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适宜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

5、关键时期灌水 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应选择作物一生中对水最敏感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灌水,如禾本科作物拔节初期至抽穗期和灌浆期至乳熟期,大豆的花芽分化期至盛花期等。

二、节水抗旱栽培措施 2、选用抗旱品种 称为作物界骆驼的花生等作物抗旱性强,在缺水旱作地区应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间抗旱性也有较大差异。

抗旱节水范文2

1. “V”字形覆膜。适宜单行栽培作物,其方法是:先施肥整地,然后按照计划(栽植)行距起垄,垄面宽0.4~0.5米。在垄面中心位置开沟,深约5厘米,使垄面呈“V”字形,然后用0.7~0.8米宽强力超微膜覆盖,将膜边封严扎实,防止跑温、跑墒。在沟心位置破膜播种(栽苗),随后用细土将破口处封严。也可先在沟心播种(栽苗),然后再盖膜、扎边,最后破膜、接苗、封口。

此法的好处:一是盖膜后垄面地膜呈“V”字形,膜外水被最大限度地聚集至“V”字形底部,而后进入膜内,既便于接雨纳墒,又便于浇水抗旱;二是膜内蒸发凝结的水分也集中滑落至沟心位置,最大限度地供种苗吸收利用;三是植物根部完全覆盖在地膜内,增温保温效果好,可促进种子快速萌芽和苗子快速生长。

2. “W”形覆膜。适宜双行栽培作物,其方法是:先将地深翻耙平,按照计划播种(栽植)大行距开沟施肥,在施肥沟两侧开播种(移栽)沟,使整个垄面呈“W”形,两条播种沟的沟心(“W”形的底部)距离0.3~0.4米。然后在播种(移栽)沟的外沿开浅沟,用0.7~0.8米宽强力超微膜覆盖,在“W”形的底部(沟心位置)破膜播种或栽苗,用细土将破口处封严。播种或栽苗后,整个垄面仍然呈“W”形。也可先播种(移栽)再盖膜,最后破膜接苗封口。

此法的好处,与“V”字形盖膜基本相同。两者不同之处是,此法肥料能够集中深施,适宜在肥料数量较少、种植密度较大情况下采用。

3. 膜侧播种(移栽)。适宜双行栽培作物,其方法是:将地深翻耙平,按照计划行距开沟施肥。以沟心为轴,在两侧再开浅沟埋肥起垄,垄面用锄头刮成“龟背”形,随后用0.7~0.8米宽强力超微膜紧贴垄面覆盖,膜边封严扎实。种子(苗子)播种(移栽)于膜侧,播种(移栽)后用细土将地膜破口处封严。

此法的好处,一是膜面整洁、无破口,既利于提高膜内温度,保持膜内水分,还可有效防除膜内杂草;二是苗在膜侧,在膜外浇水时,水分可全部流至膜侧土壤,正好供苗吸收利用,少量降雨也可聚集到膜侧,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三是膜内蒸发凝结的水分,最终也到达至膜侧,对苗生长非常有利;四是膜侧栽培,作物大部分根系深入膜内,可促进苗早发快长,还有少部分根系在膜外生长,可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因而特别适宜玉米等容易倒伏的作物采用。

4. 畦面沉降盖膜。适宜多行栽培作物,其方法是:将地深翻后施足底肥,然后将地表土耙碎、地表耙平。按1.5米宽开沟做畦,用起沟的土在畦四周做埂,畦面用木板刮平拍实,净宽度1.3米,随后覆盖地膜。在地膜上打孔播种(移栽),播(栽)后用细土将孔口封严。也可在盖膜前播种,出苗时再破膜接苗。

抗旱节水范文3

关键词:灌区;水资源;节水改造;措施

宁夏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我区引黄灌区的农业灌溉将面临干旱缺水的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对缺水形势下抗旱保灌和节水措施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确保灌区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宁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M3,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十分贫乏,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农业生产用水量占到全区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随着工业用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农业灌溉缺水形势将更加严峻。

1.2 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宁夏位于黄河上游,取水便利,自古以来一直采用“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群众节水意识淡薄,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骨干渠道的衬砌完好率不足40%,水的利用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2左右。

1.3水管理体制和供水价格机制滞后,节水改造投入不足。部门分割式的粗放管理严重束缚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供水价格体系发挥不了经济杠杆调控作用,现状水价不足实际供水成本的50%,造成水利工程水费低、投入少,造血功能低下,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干旱缺水形势下的应对措施

2.1合理调整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以水定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灌区水资源的配给量,适当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以降低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可以充分发挥灌溉用水的最大效益,这一点已在的灌溉生产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对灌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首先要优化灌区内作物种植结构。在满足粮食生产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粮食单产的角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对灌区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从以“粮”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向“粮、经、饲”等多元化种植结构发展,将灌区的稻旱种植比例控制在1:4较为适宜,以水定植,量水而种。通过调整作物种植布局和实行作物区域种植、规模经营的方法,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有效利用率,发挥灌溉用水的最大效益。

2.2要加强对灌区骨干渠道的节水技术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渠井结合灌溉模式。灌区骨干渠道由于输水量大、输水距离远、输水时间长等原因,产生的各种输水损失相应很大。研究表明,骨干渠道输水损失水量一般大于田间渠道输水损失水量,骨干渠道防渗亩均费用一般小于田间渠道防渗亩均费用。因此,从投入的有效性考虑,灌区节水技术改造的中心内容还是应以骨干渠道的防渗衬砌为主。

2.3 科学合理的调整作物的灌溉定额和农业供水价格,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农作物灌溉定额和农业供水价格是衡量灌溉用水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和可比性的一个标准,也是评价农业用水管理的一个微观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2.4 注重发挥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在节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过去发展农业高效用水,往往只注重单项技术的应用,而没能很好地将农业综合措施予以配套,因此经常出现虽然节水但增产增效并不明显的现象。宁夏引黄灌区在基本保持灌溉用水量不增加的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和产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推广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建立节水高效农业。

2.5 充分利用灌区内的降水资源和湖泊蓄水补灌功能。灌溉水资源一般包括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往灌区一般注重通过修建灌溉工程尽量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对降水的充分利用重视不够。实际上对一个灌区来说,降雨形成的土壤水是灌区水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有效利用降水供给农作物用水是提高农田水分生产率,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技术方向,也是投资省见效快的最好途径。因此,灌溉用水应在充分利用降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灌溉,通过与气象部门联合,加强对灌区气象和降雨的测报工作,如天气预报和墒情测报,适时开展人工降雨工作,以弥补干旱期灌溉水资源的不足。

2.6 改革灌区的用水管理。农业用水必须服从水资源的规划和统一管理。实现农业灌溉高效用水,需要有一整套用水管理政策、法规、制度来做保证。现行的灌区用水管理体制应逐步向政府扶持、用水户参与、灌区自主经营的良性运行机制方向发展。首先是明晰产权,强调用水户参与,实行企业化管理,用企业化方式管理和经营水利资产,确保其保值和增值。其次,通过改革灌溉管理组织和管理模式,实现权利下放、服务延伸、权责转移和灌溉管理商业化。对于支斗渠和小型水工建筑物,通过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和租赁等不同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达到搞活经营和管好灌区的目的。第三要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体系,促进节水。引黄灌区的农田灌溉水价不到实际成本的二分之一,因此有必要将农业灌溉用水纳入市场经济运作范畴,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加快研究和制定可操作的水权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分配。

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农业灌溉节水抗旱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发展节水技术,目前又缺乏优惠的节水发展政策。加之节水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有限,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上。因此,各级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节水抗旱的现实意义,把农业节水和抗旱作为一项工程,列入各级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的基本建设计划。依据灌区水资源现状、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对灌区的抗旱节水工作制定出一个中长期规划,对灌区节水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农业、水利等产业政策予以指导扶持,从技术、政策、法规、管理等方面全方位促进抗旱节水工作的开展。

3.2 对选择何种节水灌溉技术应预先作好充分论证。目前可供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但都有一定的适宜范围,必须因地制宜,作好调查研究,进行充分论证和多方案比较。比如在地下水质差、矿化度高、储量少的地方,就不宜采取打井灌溉的方法,否则得不偿失。而结合我区农村的现实经济状况和技术状况,采取简易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如平整土地、划小畦块进行灌溉则是一种简单实用节水保灌的方法。因此对选择何种节水灌溉技术应预先作好充分论证,切忌主观盲目,不按经济和科学规律办事,不考虑本身条件而造成不良后果。

3.3 严格掌握节水灌溉的标准。 尽管目前适合灌区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但节水节到什么程度才算节水,效益高到什么程度才算高效,用什么来衡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避免单纯为了追求节水指标的提高,违反科学规律,对农业节水技术措施片面干预或孤立看待使用,其后果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灌溉水量,节省了资金投入,却造成农业生产产值和效益的间接下降,这种方法对于节水工作的开展是不可取的。所以对这方面工作的评价,应多从用水指标、工程指标和效益指标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3.4 根据水资源分配指标,加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 灌区可供水量的分析一般按传统理论和经验进行,但满足高效用水要求的需水分析则应按节水灌溉理论和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进行,不仅要分析农业用水,也要分析工业、生活、发电等用水要求,不仅要分析高峰期用水量,也要分析用水过程,以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合理利用水资源。

3.5 要注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 任何先进的节水技术,只有在合理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益,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衬砌渠道若不按计划输、配水,其结果是减少了渗水、增加了弃水。要促使农民采用先进的灌水方法与技术,需要在灌溉水管理体制与机制上下功夫。因此节水保灌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实现了有机结合,才会发挥最大作用。

3.6 节水抗旱工作要以效益为重,促进灌区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灌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在节水抗旱工作的发展中,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水技术的采用均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另一方面,灌区本身通过改革、改造,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在保证灌溉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其它产业的供水能力。通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提高,共同促进灌区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要逐步实现引黄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任务十分艰巨。只有不断加强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做好灌区的节水与抗旱保灌工作,实现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蕴壁,李英能,杨刚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12

抗旱节水范文4

(一)选择优良抗旱品种。选择籽粒饱满、拱土能力强、叶片相对厚而直立、成熟期籽粒灌浆和脱水快、较抗旱的玉米品种。

(二)扩大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增强抗旱、抗“倒春寒”、抗“八月低温”的能力,二半山以上地区要尽力扩大地膜覆盖栽培面积

(三)扩大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既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抢抓节令,又便于管理。各地要根据时间节令要求和气象预报,充分利用各种小水源做好各类作物的集中育苗工作,待雨水到来后及时移栽。

(四)开沟等雨抗旱播种。开沟等雨抗旱播种法一般先按玉米行距用犁开好沟等待降水,只要有10毫米左右的降水时,沟内、沟边就会有2~3厘米深的湿土,此时可抓紧时间,将玉米播于沟内,再将沟边湿土覆盖在种子上。地膜玉米可先起垄,待降水后抢时覆膜播种;

(五)抗旱穴播。穴播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水源,播种深应为10~12厘米,每穴浇水1.0~1.5公斤,待水下渗后播种,施有机肥并盖土(先盖湿土,后盖干土),以利水、肥集中,确保全苗。

(六)秸秆覆盖。玉米行间覆盖秸秆对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有重要的作用。覆盖秸秆既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并对抑制玉米田杂草也有明显的效果。

(七)使用抗旱剂

玉米抗旱增产剂是一种由超强吸水材料组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的新产品,能很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腾和渗漏,在作物根系周围形成小水库,又有缓释性,供作物吸收利用。各地要积极开展吸水树脂及旱地龙等抗旱技术试验示范,搞好抗旱栽培技术贮备。

(八)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并与化肥配合施用,从而达到以肥调水,使水肥协调,提高水分利用率。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培肥地力,还能改善土壤物理环境,提高土壤持水保墒能力,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增施钾肥能通过减少植株蒸腾损失来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强作物自身的抗旱力。结合播种每亩施硫酸钾8~10公斤为宜。

二、水稻抗旱栽培技术

(一)因地制宜选择育秧方式

育足苗子是打赢抗旱夺丰收的关键措施。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要育足水稻秧苗,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好育秧方式,其次才是抓好育秧技术措施的落实。在局部可以取到水的地方,推广旱地育秧;在无水可取的地方,应通过乡镇政府协调,开展异地育商品秧,也可以通过亲朋好友等方式,异地联系育客秧。

(二)选择抗病、抗旱、抗低温优良品种。一是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在抗旱育秧情况下,低海拔地区首先要考虑7月中旬水稻能否抽穗扬花,要尽量避开高温伏旱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中、高海拔地区要考虑避开秋季低温阴雨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即在迟播情况下要选生育期偏短的品种。二是选择抗干旱、抗低温能力较强的品种。三是选择抗病性较好并进行过种子处理的品种。

(三)适时早播。适时早播可有效地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增长有效积温,提高光合干物质累积量,促进早熟,有效地减轻水稻生长后期的高温伏旱或秋风的影响,为提高水稻单产奠定基础。由于现有推广品种多数是大穗型、生育期普遍较长,因此要适时早播,以避过“八月低温”的影响

(四)适当延长水稻秧龄,做好抗旱等雨栽秧准备。正常年景下,旱育秧的秧龄为30天左右、抛秧的秧龄为40天左右、水育秧的秧龄为50天左右。如果栽秧水来得迟,就面临着要把秧龄延长到60天以上,以便等水栽秧。

一是稀播培育长龄壮秧。即通过扩大秧床面积,减少每平方米范围的播种量,延长秧苗的滞增分蘖期,可有效地增加早播秧苗的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既可提高单产,又可解决前期无水插秧的矛盾。播得越稀,秧龄弹性越大。如果其它管理配合得好,旱育秧苗的秧龄可超过70天以上。

二是化学调控延长秧龄。在旱育稀播的基础上,从3叶后分期喷施1至2次多效唑,每亩秧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50公斤(原则上按150ppm浓度)均匀喷施以促蘖控长,施时厢面无水、施后第二天再灌水上厢。同等情况下可延长秧龄10天以上。三是两段寄栽育苗。对正常播种期和播种量较大的育秧苗床,如果要等水栽秧且秧龄要超过60天以上时,应通过两段寄栽来延长秧龄。当秧苗长至2叶1心时按行距6~10cm、窝距5~8cm进行寄栽。寄栽后2至3天每亩秧地用前面的方法喷施15%多效唑,如果秧龄要超70天,则在15天过后按同样的方法再施一次多次唑,培育长龄多蘖壮秧。老秧由于秧龄较长,秧苗素质相对较差,秧苗移栽至本田后基本上不再分蘖,或所发的高位分蘖也不能上林成穗。其栽培技术是靠插不靠(等)发,移栽时必须通过增加基本苗来保证穗数,从而有效提高单产。

(五)抗旱整地无论是等水栽秧还是改种旱作,土壤蓄水都是农业抗旱的根本措施。应用微耕机耕整或人力翻挖干板田,一是能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深层水分沿毛细管上升蒸发,防止旱情加重。二是可堵塞裂缝,防止降水从裂缝向下深层渗漏,整地后可随时利用降水或采取堵水、引水、抽水、做好田脚堵漏等措施蓄水抗旱保栽插。不便使用微耕机耕整稻田的农户,要尽早

动手翻挖干板田。提倡稻田四周1.5~2米宽田面翻挖两次并细碎土块,便于有水时泥散堵塞裂缝防漏。稻田耕整后,有水源的应该积极采取引水、抽水灌田整田,没有水源的则要充分利用好降水,冒雨及时抢做田边、田脚堵漏,才能蓄水保水,抗旱保栽插。

(六)抗旱栽秧

1.全旱作业:旱旋耕、旱耙田。

2.节水栽秧:边灌水、边整平、边插秧。

3.匀水、撵水栽秧:匀水、撵水栽秧是针对旱情较重、栽秧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一项抗旱保栽插技术措施。要充分利用现有一切水资源,采取从河沟、塘、库、堰抽水、引水,从水层较深的稻田匀水,从已经栽秧的稻田向相邻或下埂稻田撵水整田,只要能达到稻田土壤充分被水浸润就可栽秧。

(七)迟栽水稻田的施肥

迟栽水稻田一般都是种植过小春作物的田或无水整田的干田、黄浑田,此类稻田的土壤肥力下降,必须增施肥料,才能满足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要,应该做到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氮、磷、钾结合施。秧龄60天以上的,应采取底肥、穗肥、粒肥分别施,不施分蘖肥的方法。

(八)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

(九)水路不通走旱路

特大干旱的持续,给我市当前水稻育秧苗及适时栽插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对地势高、输水距离远、供水工程无法供水的水田以及山区靠天等雨栽插的雷响田,要及时水改旱,搞好结构调整,并尽量选用抗旱品种和早熟良种替代常规品种。但不能盲目改旱,要因地制宜。一是围田、浸水田,这些稻田一般土壤湿度大、蓄水相对容易,而雨季排水较困难,容易造成改旱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二是对十年九旱的雷响田,要坚决改旱。三是对一般的尾水田,要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要做好育秧和改旱两手准备。

三、马铃薯节水抗旱栽培技术

(一)冬种马铃薯

针对我市江边河谷区冬种马铃薯已生长至中后期,春管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

1、浅锄细碎表土,及时培土,减少水分蒸发散失,起到保水作用。

2、粉碎作物秸杆覆盖行间遮阴,可起到减少土层水分蒸发作用。

3、采取人工叶面喷施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和0.1%硼砂混合液2~3次,隔5~7天1次,也可起到缓解旱情、提高产量的作用。

4、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特别是晚疫病的防治,防止植株早衰。选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等7~10天喷施1次,连喷3~4次。

(二)大春马铃薯

1.选用耐旱抗病品种,尽量采用整薯播种

为防止生长中后期晚疫病流行,应尽量选用耐旱、抗晚疫病的中晚熟品种,如会-2号等。选用50克以上健康种薯,整薯播种,有利于出苗和提高抗旱能力。若种薯过大时,宜在播种前3~4天切块,在阴凉条件下摊晾,让切口充分愈合。在切块时,每个切块不得低于2个芽眼,重量30g以上。

种薯处理办法:在马铃薯播种前1~2天进行种薯处理,可用多菌灵+甲霜灵锰锌等杀菌剂的500~800倍稀释液,均匀喷洒在整薯或薯块上,自然晾干后再行播种。

2.适当晚播、深播,缓解前期干旱影响

在选用抗晚疫病品种的前提下,适当晚播、深播,推迟出苗期,促进根系发育,减轻苗期干旱压力。播种时,开沟或打塘应较正常年份加深,把种薯播种在适宜深度处,覆土层厚度在10~15cm以上为宜。在今年干旱条件下,不提倡提前深耕、翻晒地块,宜边翻耕整地、边播种,或直接打塘播种,待齐苗后再适时理墒整垄,同时做好排涝防渍工作。

3.增施有机肥,以肥调水

增施农肥,以肥调水,抗旱壮苗。提倡重施以农家肥为主的底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kg以上,加尿素8~10kg、过磷酸钙40kg、npk三元复合肥或马铃薯专用复合肥20~30kg。干旱时,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易发生,导致缺苗、断垄等,应在底肥中加入适量呋喃丹或乐斯本等杀虫剂来防治地下害虫。

4.地膜覆盖种植,阻止水分从垄面蒸发

在干旱条件下使用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是一项重要而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海拔较高有夜潮土现象、墒情较好的地区采用覆膜栽培,可利于保水保墒。地膜要用土压实、压紧、压平,可保温保湿。苗期加强查膜护膜,防止大风扯膜;出苗期及时查苗放苗,并重新封好放苗孔;出苗到现蕾保持膜面整洁完好,及时用细湿土封严破损处;块茎膨大期及时揭膜,除草培土,破除板结,为块茎膨大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在海拔稍低的地区覆膜可能造成温度过高而烂种,不宜采用地膜覆盖。要实行划线打塘种植,严禁起垄、平整、镇压,提高抗旱能力;出苗后再起垄,以减少水分蒸发。

5.适当加大密度。干旱年份,极易导致出苗不整齐和缺苗,净作地区应根据所选用品种,适度提高种植密度,以保证出苗数量和后期产量。

6.推广使用抗旱制剂

播种时可以采用保水剂拌种或土壤沟施,既利于出苗,又可保持土壤水分。抗旱保水剂可选用保定科翰98高效抗旱保水剂、云清牌高效保水剂、pam保水剂(聚丙烯酰胺保水剂)、旱地龙、沃特保水剂、旱立停asa保水剂、浙江建德绿洲超强保水剂等。已经出苗、旱情严重的地区,可使用抗蒸腾剂进行叶面喷施,抗蒸腾剂可选用亚硫酸氢钠、腐植酸、氯化钙、黄腐酸(fa)、沼气发酵液、冠醚等。

四、蔬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

(一)选用抗旱品种、旱作品种

选用抗旱蔬菜品种,利用品种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能有效提高对水分的利用率,同时能降低蔬菜对水分的过分依赖,有效降低干旱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从而保证蔬菜的产量产值。在干旱少水的地区,应减少需水量大的叶菜类蔬菜(如青菜、白菜等)的种植面积,多种一些抗旱性强的作物如辣椒、豆类等。

(二)集中育苗

集中育苗可以对菜苗进行集中管理,降低苗期的用水量,还可降低成本。

1.种子处理。为加快播种出苗速度、减少种传病害、增强秧苗抗性,种子播种催芽前,需用温汤或药剂浸种消毒。先将种子浸湿,然后放入50~55℃的温水中,搅拌10~15分钟后用清水浸种10~12小时;药剂浸种,选用75%百菌清800倍液浸种10~12小时。浸种消毒后,保湿催芽20~24小时播种。

2.进行遮荫和覆膜。用2~3层遮阳网覆盖,待50%秧苗立苗后,揭去地表遮阳网等覆盖物,改用小拱架避阳遮阴,晴热天9~16时盖遮阳网,以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延长浇水间隔时间,增强秧苗抗旱能力。

(三)进行抗旱锻炼

1.施足有机肥,在有机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可降低用水量50%~60%。

2.苗期适当控制蔬菜的水肥供给,进行蹲苗,促进蔬菜根系的伸长,提高蔬菜抗旱能力。

(四)加强中耕管理

1.地膜覆盖。采用地膜覆盖能反射阳光,锁住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使作物在较长时间的干旱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如果无覆盖条件或地膜覆盖较困难的,可采用杂草或用植物秸秆覆盖,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

2.及时浅锄。灌水会使土壤板结(尤其是粘重土壤),而板结的土壤会形成毛细管通到地面,土壤深层水分会通过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从而加大土壤水分的蒸发、加重干旱的危害。所以灌水后,在能下脚时要及时进行浅锄(深度因蔬菜品种不同在5~10厘米),切断土壤毛细管,以降低土壤水分的损失。

(五)喷施抗旱剂、保水剂

喷施抗旱剂、保水剂可增加土壤对天然降雨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减少作物蒸腾,提高抗旱能力。ccc、b9等能增加细胞的保水力,使用aba可促使气孔关闭,减少蒸腾。反射剂(高岭土)喷于叶片,可提高对光的反射,减弱蒸腾。气孔开度抑制剂如叶面喷施苯汞乙酸能使气孔缩小,作用可维持15~30天,且无毒害作用。壬烯琥珀酸甲酯喷施,可使蒸腾降低20~30%,可维持5~7天。

(六)合理灌水

一般要尽可能少浇水,以防土壤板结影响秧苗生长和抗旱能力的提高,干旱条件下灌水要抓住蔬菜需水的关键时期,使有限的水分发挥最大的作用。如过旱确需浇灌水的,要避开高温时段进行灌水。有灌溉条件的尽量采用小水走沟浸墒,严防水上畦面,以免破坏表层土壤团粒结构、加大土壤水分的损失,无灌溉条件而有库塘水的以浇水为主。

(七)科学追肥,提高作物抗性

1.多施腐熟农家肥,追肥要薄施、匀施,以免肥料过于集中而降低蔬菜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甚至造成烧根。

2.追肥应做到早追肥、深追肥。要积极采取化肥湿施、液体施肥等办法补充土壤水分,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强秧苗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

3.积极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绿芬威等速效叶面肥,喷施硼和铜也有助于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氮肥用量应适中,用量过多蔬菜徒长、增加需水量,用量太少则植株瘦弱、抗旱力低下。

(八)病虫害防治

高温干旱会加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防治病虫害更要注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害防治要在齐苗后及时施用保护性药剂,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虫害采用杀虫灯、黄板或性诱剂等方法防治。总体上,高温干旱环境中防治病虫害要尽量少用药,必须要用药时,错开高温时间,并适当降低用药浓度,以降低药害发生的可能。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和霜霉病等;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斑潜蝇、蝼蛄和蚜虫等。在做好土壤杀菌消毒和灯光诱杀害虫基础上,要选用对口药剂防治病虫害。病毒病可用病毒a、植病灵等药剂喷雾防治。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药剂喷雾,提倡早晚用药,防止人体中毒或秧苗灼伤。秧苗定植前一天,要结合浇透秧板水做好带药下田工作。

五、小麦抗旱保苗技术

(一)及时组织对二、三类苗进行薅锄追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基肥施用较足、苗情长势较好的田块,可亩施粗杂粪500~800公斤;基肥施用不足、苗情长势较弱的田块应补施一定数量的化肥提苗,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

(二)采取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三)使用抗蒸腾剂进行叶面喷施。

(四)加强重大病虫害特别是蚜虫、小麦锈病、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

六、冬油菜节水抗旱保苗技术

(一)浇水抗旱

对干旱严重的旱地油菜和墒情不足的稻田油菜,要尽可能浇水抗旱。板田免耕油菜进行沟灌,引水到厢沟,灌水到沟深的2/3,让水慢慢渗透到厢面,切忌淹灌、漫灌和久灌,以免土壤缺氧。油菜灌水时易出现土体下沉、伤害根系,最好采取淋水的方法,并结合施肥一并进行。对引水抗旱确有困难的旱地油菜,要挑水抗旱,增加土壤墒情,促进油菜生长。

(二)秸秆覆盖

大力推广用稻草、麦秸秆、树叶等覆盖行间,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抗旱能力。

(三)中耕除草、追肥

1.一旦旱情缓解,则要抓紧追肥促苗和中耕保墒,浅锄土壤,减少土壤大缝隙,降低土壤水份蒸发量。无法灌(浇)水的油菜地可喷施防旱保水剂,用黄腐酸(又名抗旱剂1号、fa“绿野”)1000~1200倍水溶液叶面喷施,减少水份蒸发。

2.有灌溉条件的水田油菜在及时灌水的同时,抓紧中耕除草,促进油菜春发壮苗和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对土壤深层水份的吸收利用能力。

3.针对我市油菜生长情况,目前要采用叶面施用和土壤施肥双重措施促进油菜生长。叶面施肥应在阴天或傍晚前喷施,按尿素1%、磷酸二氢钾0.5%,前期没有施硼肥的,再加硼砂0.5公斤兑水100.0公斤,施过硼肥的用0.3%硼砂喷施,每隔5~7天喷施1次,喷施2~3次,确保薹期养分供应。土壤施肥结合抗旱浇水进行,每亩撒施尿素5~10公斤、氯化钾1~2公斤,水田在排完沟水后施肥,旱地可在浇水前施肥,如能结合中耕松土施肥效果更佳。结合中耕对根蔸进行培土,防止倒春寒侵袭油菜根系。

(四)病虫害防控

早春油菜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菌核病,旱区油菜一般是虫害加重,而菌核病则相对减轻。

干旱期间主要病害为白粉病,发病初期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丰米5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天。干旱后苗弱,抵抗力下降,如天气湿度大则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等病害发生可能严重,在气温回升后要密切监测,并做好防治指导。当田间菌核病病株率达10%、病茎率在1%时,可采用40%菌核净100克或25%咪鲜胺40克均匀喷雾防治。

干旱季节苗期有蚜株率达10%、每株有蚜1~2头,或抽薹开花期10%的茎枝或花序有蚜虫、每枝有蚜3~5头时,用吡虫啉、灭蚜威、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或20%灭蚜松1000~14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剂3000倍液)进行防治。

菜青虫和小菜蛾的药剂防治:菜青虫卵孵化高峰后一星期左右至幼虫3龄以前,小菜蛾幼虫盛孵期至2龄前喷药,药剂为25%亚胺硫磷4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500倍液、2.5%溴氰酯3000倍液等。

七、果园节水抗旱管理措施

(一)做好果园保墒工作

1.及时将秋、冬季翻耕的大土块打碎、耙平,以减少水分蒸发。

2.对冬春尚未翻耕的果园进行浅耕,浅耕深度5~10厘米,以切断表层土壤毛管,减少土壤下层水分蒸发。

3.对有草果园进行刈割。将果园种草留茬5厘米左右刈割,并将割下的草覆盖于树盘下,减少水分蒸发。

4.果园覆盖。用麦秆、玉米秆、油莱秸秆、堆厩肥、山野草等作覆盖材料。将铡碎的作物秸秆、杂草及刈割下的草,覆盖于果园内,覆盖厚度10~20厘米。在秸秆、草源充足的地方,力争全园覆盖。草源不足的地方,可只覆盖树盘,但厚度一定要达到要求。覆盖过程和覆草后果园内应严防火灾,覆草后围绕树冠边沿撒条状土,以防风刮。

5.地膜覆盖。在果树的行间或树盘下覆盖地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地表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早春地温。覆地膜时,膜四周用土压紧,中间留透风口,用土块压住。

6.化学覆盖。将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乳状液(长沙市利得保洁有限公司生产)喷于果园地表,迅速成膜,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要按照说明书配成一定倍数,用压力喷物器喷于土表,每公顷喷450~1050kg,1~2h后即能成膜保墒,可维持30~l00天。

(二)延缓冬春季修剪时期

修剪时应疏除过多大枝,降低亩枝叶量,既可减少水分蒸发,又可改善光照,提高树体抗性。对已修剪的果树要做好伤口的保护,剪锯口及主干、主枝要及时涂刷甲硫·萘乙酸、腐植·硫酸铜、膜立康等保护药剂。

(三)花期灌水

花前7~10天灌水一次,花后灌水2~3次。灌水应摒弃消耗水量较大的漫灌,采取节水灌溉。如渗灌、滴灌,无滴灌条件的也应采取沟灌和穴灌后加盖地膜。沟灌即沿树冠滴水挖环状沟或沿滴水线处行间四周挖条沟,深30厘米、宽40厘米、长1.5米。视树体大小每株灌水200~300公斤。灌水后覆土及地膜。穴贮肥水加覆膜技术即在树冠下挖4~8个圆土穴,穴径约30厘米、深30~40厘米,穴中央竖一捆又紧又浸透水(或肥水)的草把,再用50克尿素、50~100克过磷酸钙、50~100克硫酸钾(或相当肥效的复合肥),与土混匀,填入草把周围,覆土2厘米,用脚踏实,然后覆盖地膜,上面捅一孔,用作今后浇水施肥的进口,平时孔口用土石块盖好。渗灌是利用管道向土壤渗水的灌溉方式,是投资少、省工、简易,不破坏土壤结构的好措施,比漫灌约可节水60%~80%。渗灌设备通常包括渗水池、渗水管、阀门一部分。渗水池设置在果园地头,用砖和水泥砌成。一般水池半径1.5米,高2米,容水量13吨左右。总管装在距池底10厘米处,其上安装阀门,每个渗水管上须安装过滤网,以防管道堵塞。渗水管选用直径2厘米的塑料管,每间隔40~70厘米左右在两侧和上方打3个针头大小的小孔作为渗水孔,将渗水管沿树行铺设在果树两侧各1~1.5米外,铺设深度20~40厘米,一般每亩每次灌水量1~1.5吨。为防止渗水孔被果树根系堵塞可在各渗水孔处安装一个稍粗于渗水管的塑管护套。萌芽前,结合果园灌水,每株按尿素1.5~2公斤+硝酸钙1公斤+普钙2~3公斤施入+1~1.5公斤硫酸钾追肥一次。

(四)应用保水剂

土壤抗旱保水剂的种类较多(北京桑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永康市中翼工贸有限公司等厂家有售),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超越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水份贮存下来,作为果树的“小水库”,干旱时缓慢释放,满足树体生长过程所需水分。使用时采取洒施或穴施。洒施时以降雨前施入最好,将保水剂、肥料混合均匀后洒在地表,翻土深度l0~20cm,保水剂用量每亩施3kg左右。穴施时,在树冠的投影边缘,挖若干个直径20~30cm的坑,深度以露出部分根系为准,坑与坑间距50~60cm,将坑底部土与保水剂均匀,回填到坑内,浇水后将剩余部分土壤回填压实。

(五)花期喷水

从初花期开始至盛花期每天或隔天(视劳力和水源而定)用喷雾器对果树花进行喷雾。喷雾用清水+0.5%的硼酸+0.3的尿素,盛花期最好每天喷2次,可减少落花落果,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

(六)果园放蜂或人工授粉提高座是率

初花期开始放蜂授粉,同时做好人工辅助授粉。

(七)预防霜冻

花期要时刻关注天气情况,霜冻来临当晚,做好熏烟工作。当气温降至果树受冻临界温度时开始薰烟。薰烟剂一般用烟雾较大、略潮湿一点的柴草为原料,如麦秸、残枝落叶、锯末等交互堆积作燃料,堆放后上压薄土层或使用发烟剂(2份硝铵、7份锯末、1份柴油充分混合,用纸筒包装,外加防潮膜)点燃发烟。薰烟以暗火浓烟为宜,为使烟雾弥漫整个果园、提高防霜冻的效果,可按上风向多放柴草、下风向少放柴草的原则,一般每亩果园堆4堆~5堆,每堆用料25公斤左右。薰烟时间大体从夜间0时至3时开始,至早晨天亮时停止薰烟。在霜冻来临的当天早晨要及时喷施400~600倍的“海之宝”,连喷2~3天,可显著降低霜冻造成的危害。

(八)加强病虫害防治

加强清园,结合冬春修剪,将果园中的落叶、落果、病虫枝条等彻底清理干净,集中烧毁;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或全树喷洒一次45%施纳宁200~300倍液或喷施3000倍凯歌+800倍肽神锌+1000倍毒死蜱等药剂。发芽后,交替使用2~3次45%丙环唑50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30~50倍液、1.5%清园噻霉酮400~600倍液+果园清400~500倍液,可有效防治腐烂病、轮纹病、红蜘蛛等危害;花芽露红期,全园喷洒48%锐煞800~1000倍液+助杀1000倍液防治水果绵蚜或3000倍罗克+800倍肽神硼+1000倍毒死蜱;落花后7天、15~20天,各喷洒一次6%阿维噻螨酮3000~4000倍液、粉锈灵600倍或多菌灵、40%蚜灭多乳油100~1500倍液可有效防治螨类、白粉病、蚜虫对果树的危害。春末夏初开始,每15天喷施一次50%扑海因或1000倍或宝丽安1000倍或80%喷克600倍防治早期落叶病。

八、桑园节水抗旱管理技术

(一)及时灌水

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给桑园灌水,灌溉时采用精确灌溉,避免浪费水资源,并用薄膜覆盖。

(二)耕翻土壤

有条件灌溉的桑园对土壤进行耕翻,无条件灌溉的桑园不要除草、翻地或施肥。

(三)地表覆盖

在桑园地表覆盖地膜或作物秸秆、塘河泥或杂草等(10~15厘米厚)。

(四)新栽桑园管理

已栽种的苗木要先浇定根水,再盖地膜;未栽种的桑苗不宜再栽种,苗木应集中假植。假植方法:在避风、背阴,挖与主风方向相垂直、深宽各0.35m、0.4m的沟。迎风面的沟壁挖成45°的斜壁,把桑苗每100株一捆,均匀地斜立在沟中,用土埋紧、踏实苗木的根系和茎的下部。

(五)枝干涂白

将生石灰和水按10:100溶化用纱布过滤后直接用喷雾器喷到未发芽的桑树枝干上,使之形成涂白。

(六)病虫草害防控

防治红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或15%哒螨酮乳油1500倍液;防治桑蓟马可用40%乐果乳剂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及时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争夺水分。

(七)及时追肥

对已发芽的桑树,喷施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3~0.5%、氯化钾0.3~0.5%。在旱情得到缓解后,应及时追施速效性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好)。

九、茶园节水抗旱管理技术

(一)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可有效减少蒸发,主要有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两种。铺草厚度一般不能低于10厘米,地膜覆盖应布满行间。

(二)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防止杂草争夺水分。

(三)增施液肥

生产上常用水肥比为10:1的稀薄农家肥或浓度为0.5%的尿素、1%的硫酸铵等液肥进行叶面喷施,不仅能补给养分,同时也增加了水分。

(四)遮荫

遮荫保苗对当年播种出土的幼苗和移栽苗效果较好,可防止阳光直射、降低热辐射,减少茶树蒸腾和土壤水分蒸发面从而起到抗旱保苗作用。

(五)保水补水

在茶园中修筑贮水池或贮水沟,将雨季的降水贮存起来,在出现旱情后可进行灌溉,以抗御旱灾的危害。

(六)防治病虫害

干旱发生时,抗病虫害能力降低,易发生病虫害。为此,要及时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积极做好相关药剂及器具的准备。

十、魔芋节水抗旱管理技术

(一)利用水源灌溉或者人工降雨。

在池塘、水库、小井等一些水源充足的地方,实行人工浇灌、机械喷灌或者二者相结合。在离水源较远但交通方便的地方,在顾及成本的情况下,可考虑用交通工具运输运水灌溉。

(二)喷施抗旱剂

喷施抗旱剂,有助于控制叶片气孔张开程度,减少植物体内水分散失速率,具有抗旱保水功效,保进作物生长发育。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

干旱发生时,抗病虫害能力降低,易发生病虫害。为此,要及时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积极准备好相关药剂及器械,做到早防早治。

抗旱节水范文5

【关键词】 抗旱节水 提高 粮食生产效益

1.发展节水抗旱农业是适应干旱形势必然选择

干旱是我省农业面临的一种气候状态。尤其近年来经常春旱连着夏旱、伏旱,秋旱也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减缓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应积极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深松整地、地膜覆盖等农机化节水抗旱技术,大力加强以节水抗旱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2.发展节水抗旱农业是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生产模式单一、生产设施陈旧的局面,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为此,要大力发展机械化,改变耕作模式、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加快农机具更新,鼓励农户购买大型农机具,努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充分发挥机械化设施在抗旱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艺措施和农机技术的有机结合。

3.发展节水抗旱农业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经

我省西部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经济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双重考验。因此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因地制宜、抗旱避灾的原则,对种植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一是在靠近机井水源条件较好地块,充分发挥机井灌溉的优势,发展优质高效作物,种植优质玉米和水稻,确保粮食高产稳产;二是在耕地质量和水利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因地制宜,采取保护性耕作、根茬还田、节水灌溉、深松整地、地膜覆盖等农机化节水抗旱技术,挖掘耕地潜力,提高单产水平;三是在水利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块,积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芝麻、花生、打瓜、小杂粮、饲草、饲料等耐旱作物,扩大耐旱性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抗旱节水范文6

根据自然条件,旱作区应选择外销型马铃薯品种及加工型的高淀粉品种,如下寨65、青薯2号、青薯168、青薯9号等,阴湿区应选菜用型及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如青薯168、脱毒175、乐薯1号等。确立了适宜种植的品种后,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冻、薯皮洁净、色泽鲜艳的幼嫩薯作种薯。

二、整地施肥

要达到多结薯、结大薯,要求有深厚的土层和疏松的土壤。应深耕30~33cm,施肥应以种肥为主,追肥为辅。种肥以缓效性为佳,如农家肥(有机肥)、尿素、二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等。追肥应施速效性肥,如碳铵、硫酸钾等。氮肥、钾肥80%做种肥,20%做追肥,磷肥应一次性作种肥。追肥应在现蕾开花培土时进行。

三、种子准备

切种应在播前2~3d进行,块重25~30g。旱地应大一点,35~40g,旱地在特别干旱和有条件的情况下,以35~50g小整薯播种为佳。切种时应注意细菌性病特别是环腐病的切具传染,一旦发现有病薯存在,应及时对切具用高锰酸钾或高温消毒,并将带病薯剔掉。

四、播种期

一是薯块形成膨大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同时应躲过当地高温期,以满足对水分和温度的要求。二是根据品种的生育期确定播种期,晚熟品种应比中熟早熟品种早播,未催芽种薯应比催芽种薯早播。三是根据当地无霜时期来临的早晚确定播种期,以便躲过早霜和晚霜的危害。四是间作套种应比单种早播,以便缩短共同生长期,减少与主栽作物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马铃薯适宜播种期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五、播种方式

1.旱作区

采用双行平种法:一般用犁幅25cm步犁,空犁两行播两行,犁深16~20cm,施种肥于犁沟后,播种覆土,平种不起垄。小整薯播种法:采用种二空二播种方式,只是利用35~40个的小整薯代替切薯。整薯坑种法:挖20~25cm深的坑,施肥于坑底,将肥与坑中土混合均匀,播35~70g整薯覆土17~20cm,形成5~7cm的坑,以利接纳雨水。坑距30cm左右,行距60~70cm。秋季覆膜或早春覆膜法:在播种前一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秋雨后或春季3月上旬土壤刚解冻时,整地施肥覆膜保墒,达到地膜覆盖、秋墒春用、春墒春保的目的,播种时在膜上打孔种植马铃薯。

2.阴湿冷凉区

双行平种法:用犁幅25cm步犁,空犁两行播两行,犁深10~15cm,施种肥于犁沟后播种覆土,现蕾前结合锄草、追肥浅中耕低培土1次,开花期结合锄草高培2次土,垄高25~30cm。机播法:播前先按要求调好株距,行距,再用动力机作牵引播种,种薯要求大小一致,且将种肥同时施入。地膜覆盖种植法:冬前深耕地,播前整地施肥,随即覆盖地膜,膜上种植马铃薯。垄面宽60~70cm,垄沟宽50cm,选用80~90cm宽幅地膜,大行距55~60cm,小行距40~45cm,株距30~35cm。

六、种植密度

马铃薯的播种密度应以品种、土壤水肥条件、种植方式和生产目的而定。一般早熟品种宜密,中晚熟品种宜稀,贪瘠地宜密,肥沃地宜稀,旱地宜稀,水地宜密,商品薯宜稀,种薯宜密。旱地种双行的密度每亩应为3500~4000株,阴湿区双行垄作为3200~3500株。

七、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中耕培土

出苗后立即逐块逐垄检查发现缺苗立即补种。补种时可挑选已发芽的薯块进行整薯播种。深中耕、高培土可以清除杂草,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薯块的形成膨大,避免薯块暴露地面晒绿。降低食用品质。苗齐后应及时中耕除草,平种或垄种垄高不足者在现蕾期培土至20~30cm高度以利增加结薯层次,多结薯,结大薯。

2.适时灌水和追肥

从播种到出苗阶段所需水分少,一般依靠种薯中的水分即可出苗,出苗至现蕾期,是马铃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土壤水分的盈亏对产量影响显著,这时保持土壤湿润,是培育植株丰产长相的关键。现蕾开花正是结薯盛期,需水量达到高峰,这时不断供给水,不仅可以降低土壤温度,而且有利于薯块的形成膨大,同时还可以防治次生薯块的形成。马铃薯浇水应在苗期浇一次过水,开花期浇一次走水。追肥在开花前结合中耕培土或浇水进行。

八、收获贮藏

马铃薯在80%的茎叶枯黄萎蔫时割去地上部茎叶后6~8d收,旱地可边收边除茎叶,这样做一是防止茎叶病害传至块茎,另给块茎一个充分的后熟期增加干物质。应注意割茎叶后不能将块茎暴露在土外,防止绿薯量增加。马铃薯贮藏应分种薯贮藏和商品薯贮藏。种薯贮藏主要是防冻、防病害,贮藏温度1~10℃,相对湿度70%~85%,贮藏前应喷洒防细菌和真菌农药,如农用链毒素和杀毒矾混合液喷洒薯块表面。商品薯贮藏又分菜用型薯贮藏和加工薯贮藏法。菜用型薯贮藏主要是防冻、防烂薯和延长休眠期,贮藏温度应该在l~5℃,相对湿度80~90%。加工薯贮藏主要是防冻、防烂,延长休眠期及还原糖的增加,贮藏的温度应在7~10℃,相对湿度在75%~85%,同时可用无残留农药处理贮藏薯块。

九、病虫害防治

1.细菌性病害

选用无病薯块做种薯,选用前两年没有种过马铃薯甚至茄科作物的地块种马铃薯。在切种薯时一旦发现有病害,不但要剔除病薯,还要对切具用高锰酸钾消或高温消毒。田间发现病株应拔除,用石灰处理土壤杀死土壤中残留细菌。

2.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是靠气流传播,因此防治方法除了用无病害薯做种薯外,应注意田间预防。具体操作应根据当地病害发生隋况及时施用高效低毒农药。一旦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剔除,并对周围植株连喷杀菌农药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