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东郭先生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东郭先生的故事范文1
话说上次要不是老农设计除恶狼,东郭先生险些丧生,他觉得在乡亲们的面前丢了很大的面子:想我堂堂博学多才、温厚善良的东郭先生,居然给一头狼耍了,此仇不报,枉为人也。从此,东郭先生为了挽回面子,每天除了读诗书外,便是采药行医,帮助乡邻,再也不乱施怜悯了,并且一直寻找报复狼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一次,他赶集归来,突然发现后面被一群狼跟踪,其中还有一个领头狼。东郭先生先是害怕,但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马上找了一块平地,拿出一壶好酒和一些香喷喷的肉,然后津津有味的喝酒吃肉。群狼见东郭先生突然停下来,马上扑到东郭先生的面前,说:“你上次害死我的朋友,我要为它报仇!所以我要吃了你!你死定了!”东郭先生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说:“你们先别吃我,让我先给家人交代一些后事,你们先把这些好酒好肉吃喝掉,再把我吃了,这不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狼群头领觉得有理便说:“弟兄们上去先把酒和肉吃喝完,然后再把东郭老头干掉!”然而它们刚吃不到一半就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的,接着它们就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烦躁如狂、心腹搅痛、头旋、欲吐不吐、烈吐泻、面色青黑、四肢逆冷等现象,不一会儿都直挺挺的躺在地上不动了。狼群头领用最后一口气问:“东郭老头你给我们吃的是什么东西?”东郭先生回答说:“我只不过是给你们吃了我今天在集市上买来准备毒老鼠的灵药——砒霜而已!想不到老鼠没毒到,却给你们先尝了,真是浪费呀!我要你们赔!”东郭先生还没说完,狼群头领就已经死了。东郭先生真搞笑,人家狼都把命赔给了他,他还要人家赔什么呀!
东郭先生智斗一群狼的故事很快就在村里面传开了。他这次不仅在乡亲们面前挽回了面子,还得了一个“诸葛先生”的绰号!
玉林市玉州区城站学校三年级:974713267
东郭先生的故事范文2
其实,姓和名,作为一个家族的标识,一个人独立的符号,在人类从树上爬到树下,直立行走时,便有了。所不同的是,汉族人把姓放在前面,异族人多把名放在前面。这样的排列与组合,看起来是顺序的无意颠倒,实际上却带着一定的观念:把姓放在前面的,炫耀的是家族;把名放在前面的,突出的是个人的成就。
父亲不是个离经叛道的人。他在给我取名时,如所有汉族人一样,郑重地把姓放在前头,把名放在后头,并在我开始识字时,就手把手地教我写姓写名:“一点一横长,梯子顶到梁;子字在下面,耳字在旁边。”至于我的姓氏为什么要这样写?父亲不知道。
也许是父亲的不知道,在我的心中画上了一个难以磨灭的问号,以致于让我几十年中,从没有停止过答案的寻找。终于有一天,我在破败的骨头拓片上,找到了苍颉用线条勾勒的图案。而其中的一个图案,一个鸭蛋形的圈儿,上面是一座正立的塔,下面是一座倒立的楼。同宗的一位大学问家告诉我:那个圈儿代表着城。而城是需要护卫的,于是在城边筑起了塔,建起了楼。
他说:这个城,这个塔,这个楼,合在一起,就是咱们的姓。
我问:怎么不是“梯子”?怎么没有“耳朵”?
他笑了,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早的时候,人少城小,不用梯子也能望全城。现在城变大了,塔楼变高了,所以给它架上了“梯子”。城变大了,护卫城的人也就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多到可以成为一个村,成为一个庄。这些村,这些庄,古代叫“邑”。这个“邑”后来成了郭的“耳朵”。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我的郭姓宗亲,在现在的姓氏排行中,列居第十八位,人口占了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还多,原来是在得姓开基的时候,居住在城市边沿的人很多,因而有了东郭,有了南郭……我明白了,明白我的郭姓,既不是“梯子”,也不是“梁”,而是城堡的边沿。
知道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我又沿着历史的脉络,寻找我的先祖。
小时候,父亲曾告诉过我,说老家在山西。他还教我一首至今还能哼唱的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山西,不知道山西有个洪洞,只知道后院的大槐树上,有一个从我记事就有的老鹳窝。
多少年后,我循着这条线索,上溯到远古。文字记载的郭姓,最早的是夏禹时代。史书记载:“禹乘二龙,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郭支、郭哀应该是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堪称郭姓的始祖。但也有人说,郭姓的始祖是郭崇,理由是“商有郭崇”。殊不知,商代的郭崇,与夏代的郭支、郭哀,至少晚了300年。
还有一种说法,说郭姓出自姬姓,是黄帝姬姓的后裔。理由是周武王封文王姬昌的弟弟虢叔(虢:通假于郭)于东虢。东虢,也就是现在的河南荥阳一带,其后代遂成郭姓……从史料记载中,我发现,郭姓的先祖们,一是发源于今天的河南,一是发源于今天的山西一带,而繁衍于陕西的阳曲、冯翊、华阳和西安,山西的河内、广平、邯郸、河东,河北的中山、馆陶及江苏的徐州一带。从此可见,我应该属于山西那一脉。
前段时间,与一位同族的老者谈起家谱,他说:“郭姓过千年,家乘过百载,一宗一个谱谍,若要清晰家族的脉络,难!”
我说:“是啊,往往上溯到十代八代,线索就模糊了。”
“知道原因吗?”
“天灾?人祸?战争?”
“哦,除此之外,《说文解字》中已有了答案!”
“什么?一部解释形象文字的书,也能解释家谱嫡传?”
“呵呵,是的。细细品读,你能知道!”
于是,我找来《说文解字》,查找与“郭”关联的字,发现从头至尾,只有寥寥数语:“郭,齐之郭氏虚。善善,不能进;恶恶,不能退,是以亡国也。”意思是说:在齐国有已灭亡的郭国的邱墟。郭国人喜爱善良,却不能举进;厌恶丑恶,却不能贬退。因此亡国。原来,春秋时期,在齐国境内,有一支虢叔的后裔在这里建立了“虢国”,只因国君分不清善良丑恶,后来被善良的人所抛弃,被丑恶的人所利用,聚集了大量的人才而用不上,最后被齐国吞灭。
从这样的解释中,我又联想起寓言故事中的东郭先生、南郭先生:寓言故事中,我的这两位先祖,一个不分善恶,一个不学无术。不分善恶的,若无赵简子,恐怕早已被狼裹腹;不学无术的,若非王“好一一听之”,恐怕还在“滥竽充数”。我不知道“虢国”的灭亡是否与东郭先生有联系,与南郭先生有瓜葛,但亡国、迂腐、虚假,让人笑话了上千年。
东郭先生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语文;立体型作业;自主式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73-02
一、引言
教育改革无止境,在实施“绿心工程”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正努力探索第一课堂教学应当如何变革才能更好地完善孩子的人格,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能。语文课内外教学是在一定时空内进行的师生群体式交互性活动,语文课程内涵的丰富性和功能的多元化,决定了语文作业设计活动更具有立体性。但笔者由多方面入手,观察到现今语文作业设计的立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导致了学生主体的失落和语文“文道”之间的背离,因而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我们当前迫切进行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僵化。笔者就设计这方面做了些探索。
二、根据儿童特点,设计趣味型作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使学生求知欲变强,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增进知识(拓展交替型)
1.纵向发展。根据某一教材或者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主动领会新知识,回忆老知识。学生会对汉字中容易出错的音近、形似的同音同型字感到困惑,经常混淆,此时如果使其多抄,多读,只会增加他们的厌恶感,但是采用比如编儿歌等方法。如:“密”和“蜜”,编如下儿歌:“密蜜同声不同形/山虫有别要分清/乌云密布遮山头/蜜蜂采蜜正辛勤。”并加入“字宝贝回家”游戏,组词并且连字成词。对这类游戏孩子们就显得特别“感冒”,在积极参加享受游戏带给他们的了乐趣的同时巩固了他们的知识而没有作业的感觉。
2.横向联系。最重要的阅读手段是朗读,它可以陶冶情操,增进语感,体会美的教育,还可以最快地理解课文。如在《燕子》一课中,春天的气息和机灵活泼的小燕子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作业就可以像这样布置:为课文配上音乐,使自己朗读的时候能够抒发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燕子的留恋。第二天朗读会上,轻快的《春江花夜月》和优美《渔舟唱晚》……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会令你刮目相看。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能够激活潜藏在学生心里的能量,学生为之而活力。“自主性”作业能让学生不再枯燥,反而让学生能有一种“玩”在其中,乐此不疲的感觉。与传统的“抄,默,读,背”形成鲜明对比。
三、让孩子“知,情,意,行”,深掘教材资源,设计操作性作业,使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改变知易行难的旧格局,让学生从做中学(实践操作型)
1.指向性实践。针对剧情较为曲折复杂或场景拥有大量动作描绘的课文,布置如学生小编剧形式的编制课本剧。记得笔者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周记讽齐王纳谏》。最后,我们演得有声有色。道具的制作,角色的定位,演员的选择,当时的环境,背景设置,细节的把握都由我们自己思考取舍。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作业,虽然这花掉了我们相当多的时间。
2.验证性实践。为使证明所学得用,使其达到“百闻不如一做”的效果。如教学《画杨桃》一课时,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去超市买一两个杨桃,将其中一个切片,随意摆放桌前,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作画,感受课文所述的情形,还可以让学生寻找除了杨桃以外的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视觉感受的事物,使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要表达的道理在生活中是有指导意义的。
3.创造性实践。语文课文中许多道理都寓言在童话故事里。如《东郭先生和狼》如果让孩子编写不同结局,可以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比如(1)东郭先生识破了狼;(2)东郭先生一开始就打算吃狼;(3)狼以德报恩……可以让学生挑战传统价值观,打破惯性思维,先预设,也可改编整个故事情节,往往能让学生刮起“大脑旋风”。
四、力求创新,不拘一格,草木皆兵(运用旧知型)
1.集思广益。发展儿童的逻辑性思维,展开想象,变废为宝。如教学完《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在网上查找资料,以“美丽的家乡”为题,分组讨论选取查找到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在一次手抄报报告会中,发现学生不仅仅从家乡的美景出发介绍,不乏文化,饮食方面的涉猎。
2.学后迁移。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学完了口语交际课《春天的脚步》后,笔者所任班级学生做风筝,放风筝一波三折,体验到经历挫折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其收效是封闭性的课堂说教所轻易不可得的。
3.学会提问。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认识了几个生字,更不是读懂了课文了事,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新知,产生不懈钻研的动力,不能让孩子有完成了任务的感觉,而更多的是要提出自己的想法,解读自己内心的声音。如学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以后,我还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中的系列节目之《哈勃望远镜》,使孩子的视野不仅仅落在地球上,而是放眼整片宇宙,你很难想象一个孩子面对宇宙浩瀚,思考人生,泪如雨下的模样。
“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最高追求目标,小学语文立体型作业设计的研究与探索对现代语文教学如何落实学生主体性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对现代语文教学彻底摆脱“牵牛式教学”和“放羊式教学”之间的摇摆与困惑,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课业负担的改变,积极推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http://.cn.
东郭先生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法
一、教师讲授法
学前教育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传授给幼儿一定程度的知识,启蒙他们的思想,开发他们的智力,帮助幼儿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讲授法。讲授法即是用讲解的方式,向幼儿传授信息,让他们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大量的知识,获得智力上的提升。
讲授法所讲授的内容大多为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本身富有趣味,极易吸引学生注意。某位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时,面对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天上只有一个太阳?”的问题,这位教师便讲述了我国传统神话“后羿射日”的故事:当初天上有九个太阳。这九个太阳晒得百姓痛苦不堪,庄稼树木全死了。后来出现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射下了八个太阳,留下了最小的那个太阳造福人间,于是今天的天空上就只剩下了一个太阳。这位教师在讲故事的同时还不忘和幼儿进行适当的互动,在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同时,还保持了他们的活跃性。
这位教师利用了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将一些人生道理、科学知识蕴含在故事当中,通过讲授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兴趣和学习中找到了结合处,掌握了大量的知识。
二、小组互动法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这点在学前教育中更加应该提倡。在现行的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自主性,教授学习方法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开展学前教育时,教师也应根据这样的理念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
某位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时,先是用讲授法给学生讲了“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故事讲完以后,这位教师便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东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呀?他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呢?”在这位教师的安排引导下,幼儿纷纷组成了三个人的小组,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虽然幼儿的思维较为幼稚,难以讨论出合理正确的答案,但是由于幼儿比较听话,能全身心投入到小组讨论的活动当中,这样就使得他们能在小组讨论中开发思维,获得智力上的成长。在讨论结束后,这位教师还要求幼儿小组之间互相评比,看看哪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最正确,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三、游戏互动法
研究幼儿的心理就不难发现,幼儿天生是喜欢玩游戏的。相比较于正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式的传统教育,在开展面对幼儿的学前教育时,游戏式的互动教育无疑是更加有效率的。在学前教育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变通,适时组织课堂游戏,不仅能丰富教学方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让教学更加顺利。
某位教师在教学时,采用了计分比赛的游戏模式。她先是把全体学生分成了红、绿、黄、蓝四队,然后根据这四个队的表现来计分,表现好的就给加分,表现差的就给扣分,而四个小组中表现最好的还给奖励小红旗,并给该组的小组长奖励两面小红旗,标榜到“红旗榜”上。经过这位教师的设计,四个小组的学生纷纷表现出了很高昂的情绪。不仅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表现十分活跃,而且为了拿到小红旗,还表现出了十分良好的课堂的纪律,课堂环境极大优化。
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比赛中学生会团结互助的能力,增进了友谊。
四、自主探索法
学前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主要为幼儿,而幼儿在心智上仍处在一个开发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蒙。探索法的应用,正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尚处在幼年阶段的学生就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某位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放映了一段动画式的卡通。卡通里的内容讲述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学生们都看的津津有味。而到卡通片的最后,却留下一个小谜语。这位教师适时向学生提问到:“小朋友们,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能不能猜到最后的这个谜语是什么呀?”之后这位教师还拿出了一个小盒子,表示答对的学生会得到糖果作为奖励。在这位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纷纷猜测并讨论起来。课堂气氛变得极为活跃。经过这位教师的一番点拨引导以及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之后,学生们顺利得猜出了谜语的解答,既得到了教师的夸奖,也得到了思维上的成长。
东郭先生的故事范文5
古往今来,多少贤人义士恪守着“恩义”二字,留下了一段段千古美谈。就说三国时的诸葛亮,因受到刘备“三顾茅庐 ”的知遇之恩,而后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蜀汉,这份情义是何其令人敬仰,这颗感恩之心是何其令人感动。
张仁杰,“感恩中国”网站创建人,他曾是一位流浪儿,进过砖场、捡过垃圾,饱尝生活的艰辛,社会的人情冷暖,最后终于苦尽甘来。然而他却放弃优厚的薪金和安逸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全心全意地帮助那些弱势者——乞丐、流浪汉、病患儿等等。同时他建立专门救助弱者的网站,希望以此唤起人们知恩、感恩之心。
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无穷的欲望逐渐扭曲人们的心灵,能真正的恪守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美德的人越来越少,而利欲熏心的人却越来越多。
浙临渔“5310”号事件又一次为我们讲述了东郭先生的故事。 在台风“云娜”肆虐浙江沿海期间,驾驶“浙临渔5310”号船的7位渔民,帮助另一艘出了事故的船只“浙临渔5176”号解困了之后,自己却被海上漂浮的蟹笼绳索缠住了螺旋桨叶,失去动力。而他们呼叫5176船请求救援时,5176船始终没有停下来。最终,浙临渔5310号因风浪太大船舱进水,7名船员全部遇难。
看到这则消息时,我不禁感到心寒,自古以来中国人大为传诵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美德早已在这名利的大旋涡中被扭曲为“涌泉之恩,难以滴水相报”。
无独有偶,冯志飞,一个普通的战士,为救落水女青年不幸溺水身亡,被救女青年不仅不表示感谢,反而反问道:“谁让他救我?”
听后真让人觉得后怕,被救者不仅不道谢,还冷嘲热讽,真是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古人云;“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亵渎道义,就是亵渎自己。那些忘恩负义,不懂得感恩的人终究将被正义所唾弃的。
东郭先生的故事范文6
在教学中,板书设计必须简明、直观、形象,它既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是“教师建造大厦的图纸”。它来源于教材,呈现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它是文章思路的体现,是学习理解课文的“钥匙”。所以说板书是教学中文章的思路,老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是熔铸一体的艺术结晶,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好的板书,总是能简明精炼地整理课堂教学内容,把课文精髓的思想,巧妙的构思,优美的文字直观地显示在黑板上。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起着提示要求,总结归纳,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达到增强教育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开拓智力的目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沟通的桥梁。笔者认为板书在教学中还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教学内容
首先,板书以提纲挈领的方式突出讲述的重点、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次,板书通过线索式、提纲式、表格式、总分式等表达格式,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层次、结构等反映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再次,板书把有声的口头语言书面化、视觉化,听觉化,使听觉和视觉相结合,这比单纯听讲记得牢和快。
例如,《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教者用圆环的板书设计:
■
上面的板书设计,清晰而简要地表达出事件发生的过程及人物活动的过程,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从而使教师循“路”而教,学生循“路”而学,真正做到教材“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三者有机的结合。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板书以其含蓄、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增强学习的动机。例如《跳水》这篇课文,教者以船型的板书设计如下:
■
上面板书设计成梯状,模仿船的外形,底部似水波浪。直观性强,给学生以动感。把故事情节发展的实际与板书设计的形式相结合,趣味性更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产生联想,从而便于记忆。
三、板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好的板书,使教师省时、省力,利于教师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过程,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板书上的一个图表、符号往往能表达大量的语言信息,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学得了转换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教师利用板书设疑、提问、分析、归纳,整个过程就能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板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精美的板书犹如一幅图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从板书中不仅学到真和善,也体验到美,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