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走进鲁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走进鲁迅范文1

光绪七年9月25日,周家宅院传出一声嘹亮的啼哭,只是当时的人们未曾意识到,这个不谙世事的婴儿,长大后是一位爱国忧民的先锋,是一位笔耕不辍的战士,是一位蜚声文坛的巨擘,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人。

印象中的鲁迅先生,仿佛永远穿着白色长衫,蓄着短胡子,留着平头,夹着一本书,点着一支烟,神情严肃地思考着。我带着些许诧异与惊喜,端详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照片,发现那时的先生,充满了朝气与精神。先生的少年时代,应该是充满了轻快的记忆和暖色的时光。

神秘的百草园还沉淀着鲁迅先生的幼年时光吧?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无不拨动着这位少年的心弦;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成了鲁迅先生少年时代最温馨有趣的回忆。

古朴的三味书屋还珍藏着鲁迅先生的少年时光吧?

旧时的私塾里,总会传出叽叽喳喳的读书声,往里一看,都不过是些摇头晃脑念书的孩子。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和蔼,受人尊敬。封建社会的风气使然,这样的课堂终究是枯燥乏味的。少年鲁迅便拿了画本子,描摹绿林好汉,抑或是偷偷将视线放在了窗外的小鸟身上。倘若没有这些缤纷的心境与情景,怎能称得上是少年时代的回忆呢?

那看社戏的乌篷船上满载着鲁迅先生的少年时光吧?

渐渐接近的喧嚣热闹,渐渐接近的社戏台子终究抵不过回航时偷罗汉豆吃的简单快乐。水波粼粼,夜色漫漫,鲁迅与几个要好的小玩伴兴高采烈地商量了如何去“偷”罗汉豆吃。怀着几分兴奋和激动,踩在种着豆子的田埂上,嗅着油菜花的清香,望着一汪澄澈的月,手下留情地摘了满手的豆子捧在手里,飞也似的逃回去。看着咕嘟咕嘟不断冒起的水泡,升腾的蒸汽,还未熟透的罗汉豆便一颗颗地往嘴里送。回想往事,其实那夜的豆子是普通的,那夜的快乐时光才是鲁迅先生珍惜的。

暖国的雪,轻轻柔柔,却也飘进了鲁迅先生的童年。雨下着,不是因为冷而变成雪,是因为暖而变成花。假使鲁迅先生没有如此美好的童年记忆,他不会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也不会有《朝花夕拾》,不会有这位值得尊敬的伟人。只是如今,所有种种,皆成过去。立体的故事,彩色的故事,有声音的故事,有气味的故事,都被碾压、展平在书页上。回忆多了,书页厚了,就成了书了。

我庆幸鲁迅先生有一个明媚的少年时代,我庆幸我还能从他的《朝花夕拾》中阅出人情之暖、时光之乐。鲁迅先生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少年时代,他也如愿以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明媚的少年时代,才有后来那在寒冷暗夜傲然绽放的文学之花,才有泽被华夏后人的思想之果。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像鲁迅先生一样快乐的少年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有少年时代的回忆,那些值得珍藏的回忆。

浙江省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指导教师:陈平

走进鲁迅范文2

首创“湿定制”服装销售模式

“疯狂的裁缝”原名张丛斌。1975年8月出生在福建省龙岩市。大学毕业后,张丛斌摆过地摊,开过金矿,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从事服装生意。2010年,他来到广州淘金,把第一家服装店开在晓港中路的TIT创意园。他原本以为,在广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品牌服装很好卖,生意应该不错。可是,服装店开张后,生意却十分冷清。每天光顾的人很多,可是,在高昂的售价面前,这些爱美的女孩却一次次“望衣兴叹”。

一次,一位女顾客在他的服装店里看上了某品牌的一件衣服,前后去了三次,还是狠不下心来购买,最终痛下决心要去购买时,那件衣服已经下架了,她当时就哭了,她需要好衣服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但是那些虚高的价格让她那点基本的心愿都变成一种奢望。这位女顾客的痛,深深地触动了他,同时也让他萌生出了做“大家都能买得起的好衣服”的念头。可是,他清楚,传统的服装业运营模式并不能解决“好而贵”的问题。经过一年半的摸索,他终于首创出“湿定制”的服装营销模式。

所谓湿定制,有别于传统的高级定制或量身定制,说白了就是定做。顾客对裁缝提供的样衣进行挑选,裁缝为其采购原材料,并找厂家生产,再送货上门。客户只需支付裁缝成本和部分佣金,服装价格自然比商场里的便宜很多。

张丛斌将自己公司的市场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中等收入水平的女性客户,认为这类客户消费更趋理性,更注重服装本身而非品牌。她们只想要一件纯粹的高品质的好衣服,但市场上没有针对此类需求的服务,想要消费高品质的服装,只能花大价钱去品牌商店购买,而 “湿定制”正好满足了这类群体的需求。

作为业界行家,张丛斌知道,一件衣服从出厂到流通再到市面上,衣服的成本在销售价格里面占的比重其实是很小的,大概只有10%左右,不会超过20%。传统的流通渠道中,服装的价格经过代工厂、品牌商、总,再到加盟商,一直到最后实体店,层层加价,还要加入实体终端店铺的租金、水电和工人的工资。这一切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服装到了消费者手里后其价格便会高出成本十几倍。而张丛斌首创的湿定制没有什么品牌溢价,比如在商场里卖5000元左右的一件大衣,成本在500元左右,另外他们收取100~200元的佣金。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他们的一件衣服可以为顾客省去很多费用。对客户来说,实惠多了。

为了保证品质,张丛斌会选择最贵的面料,用最好的工艺。由于他不做广告,没有库存,人员很少,这样又能把运营成本压到最低。他提供的其实是服务,所有利润就是佣金,大概在30%左右。这些对顾客都是公开的。这个模式操作起来很容易,而且不用太多资金,他只需要做几套展示的样衣,下单的姑娘们付钱之后,便可以坐等收货了。这个看似简单的模式解决了太多难题:在订单发往工厂的时候,每一件订单都已经拥有了买主,生产后直接快递发往顾客,不需为营销烦恼,也不必为库存发愁。更妙的是,在衣服还没开始生产之前,就已经收到了全款,现金流可谓毫无压力。中小企业常见的收款周期长、融资难的死循环在这里都迎刃而解。

但理想和现实却总是差那么一段距离。由于“湿定制”是首创模式,缺少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张丛斌推出了这种营销模式后,知道并了解的人并不多,有朋友建议他广而告之,可是当他找到报社、电视台时,人家报出的广告价格却让他咂舌。张丛斌虽然很看好自己的“湿定制”模式,却对这样大的广告投入望而却步。因此,他的生意仍然是不温不火,这让他惆怅不已。

微博给力打开销售局面

为了寻找合适的营销方法,张丛斌翻阅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一次,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奇怪的营销方法――病毒式营销。原来,这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于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式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不需要费用”这几个字让张丛斌心中一动: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营销方法吗?可是,怎样才能在互联网上推销自己的“湿定制”服装呢?从那以后,张丛斌开始经常浏览互联网,试图给自己的问题找到答案。

2010年年底,网上流行微博,张丛斌也注册了一个名叫“疯狂的裁缝”的微博账号。起初,与大多数网友一样,他只是将微博当作一个放松休闲的地方,可是由于这个独特的微博账号,竟然有一些博友向他询问服装方面的问题,甚至直接要买他做的衣服。张丛斌突然来了灵感:自己可不可以利用微博来进行病毒式营销呢?

从那以后,张丛斌开始有意在微博上写一些关于裁缝方面的文章,一些服装图片,这些文章和图片果然获得了博友们的追捧,他微博的粉丝数量迅速增加,向他买衣服的博友也越来越多,营业额直逼他的实体店。就这样,张丛斌终于为他的“湿定制”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2011年4月底,“疯狂的裁缝”开始尝试在微博上一些衣服的样板,粉丝们纷纷跟帖,表示要定做。这单业务给了他意外的惊喜,于是受到鼓励的他开始把更多的衣服样板发到微博上,渐渐将微博发展成扩展业务的平台。

微博对张丛斌而言,除了对粉丝们进行“情感营销”,牢牢抓住粉丝们的心外,一个更强大的作用是,他能透过微博知道粉丝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然后他要做的就是“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让自己的服务收到皆大欢喜的效果:自己赚了钱,网友们得到了满意的产品。

7月的一天,一位叫做“滴滴细雨”的网友向他推荐一张驼色羊绒冬装大衣的图片,希望订做该款式。张丛斌将这张图片放在微博上,征求大家的意见,结果有上百人表示喜欢。于是他便开始设计制作这款衣服,从画出设计图纸、物色面料、做出第一件样衣,用了不到十天。第十天,这件大衣各个码数的样衣已经挂在密码服饰的实体店货架上,这件标价894元实际售价709元的羊绒大衣,价格构成为:面辅料及耗损454元+加工成本140元+开发运营成本100元+佣金200元,顾客甚至还可以在袖口、领口的面料和设计上进行“自助搭配”而使得价格再降低100~150元。这款大衣挂出来仅半个月的时间,便风靡全国。

8月,当他一天能接到30个订单的时候,他激动地发了条微博:“今天,我们在网站上的日订单量超过了30单,这是一个奇迹。不为别的,货期那么久,金额那么大,姑娘们敢于信任裁缝这就是个奇迹。在这样一个缺乏信任的国度里拥有这些其实好难好难,我好感激!”

9月,一位叫做天涯海角的网友在微博上给“疯狂的裁缝”发了几张服装的照片,并且留言说:“这是我这辈子最梦寐以求的衣服了,我在网上搜了N遍也没有,真的很少见!这事儿只能求你了……”

每天,张丛斌的微博都会收到诸如此类的留言,这让他有些应接不暇。在微博中,他把制衣过程逐一公开,从寻找面料遇到的问题、样衣制作的心得,到定价计算方式,细心回答粉丝提出的问题,甚至尽量满足她们提出的小要求,让自己的服务更加人性化。

张丛斌首开用微博做裁缝的先河,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网上订做衣服,与传统的量体裁衣的做法有许多方面的冲突,如果仅仅依靠微博进行定制,衣服不合适怎么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丛斌在网站和概念店同步推出新品,顾客可以在家中浏览,有中意式样就到概念店试穿,合适的话,回家后在网站下单付款,等待收货即可。因此,能来概念店挑选的客户都很少出现不合身的情况。而对于不能够前往概念店挑选的客户,他为顾客提供了六种具体的衣服尺码,外地人如果无法到达概念店,可以认真对照尺码,或者在家用旧衣服的尺寸进行参考,然后在网站下单付款。

之所以推出这种另类的营销模式,主要还是为顾客着想。张丛斌清楚:有一些姑娘是不敢进那些高级商店的,她心里面会有一种恐惧,担心别人说试了又不买。而他的店主要提供试穿服务,无需购买,顾客们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就会放心大胆地走进来。

将概念店开到全国

“疯狂的裁缝”的微博很有生活气息。在微博里,他会跟大家谈些自己的事情,让粉丝对他没有距离感。起初,粉丝大多是被他的服装出奇便宜的价格所吸引,认识他之后,便多了一份朋友的关注。他的很多微博留言令人印象深刻。母亲节的时候,他写下这样一段话:“每天给姑娘们赶做衣服,刚才泪醒,梦见老家久病的娘。起身翻出几颗没舍得用的扣子和面料,赶做两件衣服吧,一件给娘,一件给微博中有缘的人,我会留一颗珍贵的扣子给你,让你亲手为妈妈缝上……”后面上百条留言,大家都争做“有缘人”。

工作之外,他还是一个热心人。他在微博中写道:“有个姑娘发私信给我,希望我能帮她改一条小时候的裙子,因为她很喜欢。我是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的,因为有时候,衣服是承载记忆的。”

他在微博中的大哥哥式的温和与人性化的服务,使得他的人气迅速攀升,在短时间里聚集了数以万计的粉丝。每天来自微博的订单达到几十个,营业额好的时候能达到3万元,差的时候也有1万多,来自微博的业务占一半以上。2011年秋冬的一些大衣,已引来众多粉丝的追捧,一款橙色呢子大衣,一星期内被转发1562次,评论384次。靠着真心和真情,张丛斌得到了粉丝的青睐和支持,生意一下子火了。

有次他去上海办事,带了一些样衣,他在微博上告诉粉丝们,想试衣的可以直接去酒店找他,结果一下子便涌来几百人。热情的粉丝将酒店的地毯都踏坏了,最后保安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饭店的女经理也出面干涉,指责他影响了饭店的营业秩序,不客气地请他搬走。最后的结果却是,经不住美丽诱惑的女经理不仅定了他两件衣服,而且同意他再逗留一天。

在张丛斌整个的创业过程中,处处可见他充满智慧的火花,而最具创意的一个点子就是“投资卡”。

起初,张丛斌只是想和他的粉丝们玩一个投资小游戏,但没想到却收到了出人意料的促销效果,这让他有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就感。有一次他推出一件200元的小西服,并在微博上说为这件小西服发1000张“投资卡”,每人花两毛钱可以得到一张,并可以成为“股东”。小西服每卖出一件,就可以“分红”2毛钱。结果,那款小西服火速订出了500件。不用张丛斌推销,他的“股东”们就四处发动朋友来订了,就像是给自己卖东西一样。最后,500张订单让每个“老板娘”得到了100元的红利,张丛斌用这100元给每人定做了一条很漂亮的丝巾。

开业不到一年,张丛斌微博的订单增速惊人。如今,随着公司规模的越来越大,他微博的粉丝已经超过了6万,每天都能从网上接到500多张订单,微博上一天接的订单的金额达到10多万元,公司一天的营业额最高的时候达到40多万元,一个月的营业额就接近1000万元,月利润在300万元左右,平均日赚10万元。

“湿定制”成功了,非议也随之而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人指责公司的服装在设计上有 “克隆”别的品牌之嫌。这让一开始并不太注重品牌的张丛斌修正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要想让自己的产品对客户产生长期的吸引力,品牌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此,张丛斌在公司组建了专门的设计团队,相信不久的未来,他们公司就会拥有自己的品牌。

张丛斌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生意人,谈到未来,他表示:“作为一个生意人,我深知薄利多销的道理。未来的日子,我如果能把费用摊到更薄,就能把售价降到更低,这样能买到好衣服的姑娘就会更多。‘湿定制’不仅仅可以运用在女装上,也可以运用在童装、皮包等服装业的其他分支上。我们会尽量把概念店开到更多的地方。”

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会给创业者带来不同的机会和挑战。微博作为当今国内炙手可热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作用不仅仅是作为普通信息的传递,也可以作为商业业务的拓展平台。在国外,通过微博等SNS网站进行病毒式营销,早已是常事,而张丛斌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巧妙地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将自己经营的产品独特化和个性化,靠着微博的助推,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走进鲁迅范文3

高二新开设的《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填补了这一阅读空白。它让学生有机会走近名人、了解名人、学习名人,可以一举多得,即读传记,写随笔,积素材,立大志。

一、读传记

传记有三个基本特点: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学生读传记时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如果进一步创设氛围,他们更易进入阅读的情境中。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激发兴趣。如《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一文的提示,我们可以带感情地读:“同学们在课上已经学过不少诗圣杜甫的诗。当我们欣赏那些千古传诵的诗作时,一定也很想知道这位伟大的诗人当年是怎样生活、怎样写作的。这篇《杜甫传》也许能满足大家这个愿望,把我们带入久远的唐代。这篇传记展现的杜甫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就如同一首苦难而又壮美的诗。”这段阅读提示使学生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作品,有兴趣地品味《杜甫传》。我们还可以引用名言创设情境。如学习传记《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文,我们就用对鲁迅的评价导入:“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生活中的鲁迅是什么样子,学生自然就走进萧红的作品,去了解生活中的鲁迅,带着兴趣阅读着《鲁迅传》。

二、写随笔

读书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写随笔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随笔也是检查阅读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读完读懂传记,才能有感悟,有心得,笔下才能有东西可写。如读完《杜甫传》,写“为什么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学生首先要阅读完《杜甫传》,然后搜集整理以前学过的杜诗,最后才可动笔,写出自己对杜诗的理解和感悟。

三、积素材

写作可以展现学生的才情美。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一只快乐的小鸟,每一只快乐的小鸟都应该有一对灵动的翅膀。它立于青春的枝头,啼唱多彩的生活。写作正是生命的律动,是心灵的放飞,是诗意生活的张扬,是横溢才情的展示。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奇缺成了突出问题,积累素材尤其显得重要。走进名人传记,与名人对话,可以让战国的风云,春秋的血泪,魏晋的风流,盛唐的传奇在最美的相遇中碰出生命的火花;可以乘李白的轻舟,骑贾岛的毛驴,牵杜甫的病马,去品刘伶的缸酒,观苏轼的明月,赏陶潜的;感受鲁迅如寒冬里的炭火般的友情,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茫茫黑夜里踢鬼的豪情。在书中读,在随笔中写,在积累本中积累,如此以往,何患写作没有素材?

四、立大志

走进鲁迅范文4

一、对课文的批注点评专题

在初中阶段,除了要让学生广泛涉猎语言文字优美、思想感情丰富健康的作品外,还应引导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让作品震撼学生的心,使之产生独特体验,这比起枯燥的字词训练给学生带来的益处不知要有效多少倍。比如在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何立伟的《白色鸟》等文章行云流水般流畅而真挚细腻的语言风格里,同学们能学到的不仅是优美的语言文字,还有文字之外的智慧和开阔的思路、真挚的情感和撼人心魄的魅力!而读《藤野先生》《再塑生命》《傅雷家书》《最后一次演讲》等饱含真挚而热烈情感的文章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健康的情感,并丰富其内心世界。

为了引领学生自主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笔者指导学生自主批注和点评课文。批注,即批语注释,可以对难字生词加以注释,也可以在词句旁写下个性的批语。点评即有感而发的圈点评价,从字词的运用到句段的意义、篇章的结构层次及艺术特色都可点评。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古人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笔者指导学生在文章中做好勾画、圈点,写下自己在阅读思考中的点滴收获。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养成了静心读书、认真批注的好习惯,他们充M个性灵气的思想也更活跃了。在阅读中,学生的语感明显增强;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后,学生的书面语言也大有起色。

二、走进名家专题

本学期,我们接触了大量的小说作品,如鲁迅的《故乡》、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等。小说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它富含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撼人心魄的情感波澜、丰富多彩的生活风貌以及生动精妙的文学语言,这些最容易吸引学生,并引发其深邃持久的人生思考。基于此,笔者和学生在本学期开设了两个小说阅读专题――“走近鲁迅作品”和“走进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人,他的作品种类繁多,仅读课本的几篇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鲁迅,除了《故乡》外,笔者又选了《孔乙己》和《祝福》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鉴赏。通过三篇小说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并评价鲁迅笔下的三位主要人物:《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祝福》中的“祥林嫂”,经过一周时间的比较阅读,学生对不同作品中的三位主要人物有了比较客观而立体的认识,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探究,对造成主人公人生悲剧的社会环境以及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再一次感知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思考,感受到了一位思想家深沉的忧虑。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懂得了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也明白了其作品的创作意图:唤醒沉睡的民众。同学们对鲁迅的作品也由原来的冷漠、畏难到赞赏喜欢了,这样的效果是仅仅依靠教材本身所无法收到的。

走进鲁迅范文5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徇为现代中国“精神界之战士”的鲁迅,一向主张“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即勇敢真诚地看取历史与现实。为此,他欣赏曹操“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的态度,强调文学要表现人生的血和肉,反对任何形式的“瞒和骗”。而他的许多文学作品亦确实是“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在酣畅淋漓的搏战中,将屠刀的寒光和躯体的血腥一起呈现于人前。既然如此,作为同一作者的鲁迅,为什么要在另外一些作品中流露出某种“开口”时的犹疑、遮掩、隐藏、闪烁其词,从而造成自己创作取向的抵牾和观念世界的矛盾?这时,我们便接触到了更为深层、也更具个性的鲁迅先生。

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位有着高度自觉的读者意识的作家。几乎是自弃医从文那天起,鲁迅就把“立人”当作自己全部思想和文学活动的逻辑起点与最终目的。这样的起点与目的,决定了先生格外看重文学作品的传播效应,特别关注文学作品给读者带来和留下了什么。而这样的看重和关注又通常体现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由衷希望文学作品犹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给人以鼓舞,使其成为“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另一方面,他又总是担心文学作品因为自身内容的不健康或有问题而给读者造成误导乃至伤害,甚至变为民众的精神鸦片。如果说在先生那里,前一方面更多是一种正面的、“共语式”的倡导与呼唤;那么后一方面,则常常化为对自己写作的“私语式”的提醒、约束和检视。

鲁迅拥有清醒而自觉的读者意识,但同时更具备了独立而超前的精神天地,他对世界与民族、历史与现实、人生与人性、自然与社会的若干理解和认识,不仅在当年独陟峰端,罕见其匹,即使在今天,依旧不失高蹈与前卫。然而,如此敏锐与渊赡的鲁迅却偏偏不那么自持与自信,相反,他每每充满了怀疑精神。这种怀疑固然直指他身处的外在环境和社会秩序,但同时也没有放过自己的灵魂。即所谓:“我的确时时解剖着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按照先生说法,他既非是为“别人引路”的“前辈”“导师”,更不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只是一个“从旧垒中来”又“反戈一击”的历史与文学的“中间物”。既然是中间物,他就难免带有革故的疑虑和鼎新的困惑;就难免产生告别者的痛苦和先行者的孤独;就难免因为“彷徨于明暗之间”或陷入了“无物之阵”,而感到“悲哀,苦恼,零落,死灭”,正如他在《野草·影的告别》中的扪心自问:“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无而已。”也正如他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所言:“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

走进鲁迅范文6

我们一走进这古镇,街边的商铺热闹非凡,有买绍兴特产——老酒的,有买木扇与其它木制商品的,更有许多的店铺摆着二三十年代的华丽服装。街边的小湖中停泊着许多乌篷船,这些乌篷船,船头向上翘起紧紧地浮在静静的水面上,有几条则轻轻开过坐落于小镇前头的一座拱型桥,疾驰于湖中……这些景象都是这座古色古香的小镇的几道亮丽的风景。

我与表哥先来到了鲁迅祖居,这里挂有鲁迅家的家谱,在这我知道了鲁迅的本名是周树人,他的父亲兄弟也都都姓周,而“鲁迅”只是周树人的一个笔名,他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感激在家道中落时精心培养他的伟大母亲鲁瑞,才用“鲁”这姓创作了这个笔名。

听导游说,鲁迅的父亲是当过清朝的官吏,家中也一直比较富裕,直到一次科举时祖父因科场舞弊而被罢官入狱,导致家道中落被迫卖掉祖居来还债,鲁迅的父亲不久也病逝了。我们听了都不仅感到有点惋惜。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鲁迅故居。这儿有著名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还有鲁迅的房间,里面放有鲁迅曾用过的被褥、脸盆和鞋子,供游人参观。

鲁迅的纪念馆里,陈列着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他的经历介绍,它们被印成了画报挂在墙上让游客们瞻仰,这里还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先生一生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写照。我深深地敬仰鲁迅先生,也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