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绘信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绘信息范文1
1应急测绘的体系及流程
应急测绘工作通常分为3个板块,也就是数据信息的获取、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以及数据信息反馈。其中数据信息在获取时主要根据航空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采集技术针对事件现场情况进行采集,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指的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而数据信息反馈指的是将分析后的信息反馈到应急指挥决策部门,并且结合影像一体与快速制图技术,可以将最准确的结果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指挥决策者,以此来促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应急测绘工作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1]。
2测绘地理信息与应急测绘的关系
2.1测绘地理信息是应急测绘工作的基础保障
应急测绘工作属于测绘领域,由于其自身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重点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地理信息测绘,因此,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与不确定性。而测绘地理信息是应急测绘工作的基础,在爆发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时,事件发生地政府要根据地理信息数据制定紧急预案,其侦测的结果也要与平时的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判定事件的紧急程度。此外,测绘地理信息在日常应用中还要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因此,能够为应急测绘工作提供稳定的数据支持,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再去采用相关测绘技术与设备对实际情况进行判定,根据对比分析结果来制定出最准确可行的应急解决措施。
2.2测绘地理信息可以提升应急测绘工作的精准度
测绘地理信息主要通过固定的施测方式与数据分析方法,针对收集的地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将各类信息进行综合,从而构建出整体形势的地理信息框架,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各类数据信息不断进行修测更新,也就是不断优化正常情况下的测绘地理信息。在传统的施测方式中,由于信息技术未能融入,因此,在施测质量与精度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处理应急事故时无法体现出自身的重要性。但是,在信息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结合后,可以保证施测信息的质量性与准确性,并且搭配各类高端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的数据共享,能够对事故区域进行快速准确的判定,这样能够使应急救援工作越来越高效。
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
3.1数据采集技术的高效应用
航空遥感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利用小型飞机或者无人机,还要搭配相应的光学正射、倾斜和多光谱雷达等摄像系统,这样能够从多角度对建筑物地理信息、光谱特征信息进行采集,以此来形成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多种技术测绘的数据信息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辨别突发事件的地理点位,这种信息采集技术不仅灵活性较高,而且具备良好的应用效率。此外,采用航空遥感数据采集技术还可以利用卫星或航天飞机,在高空针对地理全貌进行捕捉与数据分析,能够从整体框架上对区域地理信息进行优化。其中航天飞机的飞行高度能够维持在约10km,而卫星运行轨道的高度约为900km,这样能够保证侦测区域的广泛性,采用超高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具备以下优势:(1)采集时间段且效率高,在处理大范围突发事故区域时,低空无人机遥感采集技术无法快速进行全盘扫描,而且在数据整合分析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采用超高空遥感数据采集技术可以避免以上问题;(2)超高空航空遥感数据采集可以规避地面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等现象,航天遥感数据采集可以针对不同的检测波段进行穿透,以此来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度。除了航空遥感数据采集技术,地面激光雷达数据采集与地面单兵系统都能够在应急测绘中得到有效应用。其中地面雷达技术通过对地理目标进行扫描,能够对区域内的数据信息准确性做出保证,具备操作性强、携带便捷以及高效等优势,在地面、手中、车上都能够进行侦测。而地面单兵系统指的是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单兵作战体系中,通常由gps定位系统、通信设备以及高清摄像机组成,在处理突发事故与自然灾害时,地面单兵系统能够深入灾害区域内部进行地理信息的测绘,从而对现场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从而保证灾害处理措施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3.2数据处理技术的高效应用
在应急测绘工作中,首先,要对灾害区域中的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其次,要针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一般在应急测绘中融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后,所获取的数据要经过专门的技术进行加工与处理,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影像资料,为应急救援措施提供参考意见。因此,在针对地理信息进行快速处理时,通常会将快速制图技术与遥感影像一体化技术相结合。快速制图技术指的是根据事故区域的日常数据信息进行修改,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点位的变化进行修改,这样能够更加直观地体现出事故发生后的变换点位与程度。而遥感影像一体化指的是对地理全貌进行施测,采用制图软件对地理信息框架进行修饰,最终成为应急测绘的一种图像。在应用遥感影像一体化时,需要将定位系统与摄影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对数据信息中的位置、尺寸以及形状等信息进行还原,尽量缩小数据成像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同时针对内部信息进行校正与调节,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拼接图像,能够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的准确性。
3.3信息平台技术的高效应用
信息平台技术的高效应用包括:(1)数据信息比较完善,能够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这样在处理突发事件救援时,可以针对测绘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科学构建良好的处理方式;(2)三维精细化模型数据平台指的是针对区域内部的三维信息进行准确捕捉,并且根据更新数据对数据模型进行精细化处理,从而使空间信息、建筑物信息等组合效果更加真实,这样在处理应急测绘工作中,能够将部分变化数据导入模型中,快速形成全新的地理全貌图,为应急决策单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3)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模型指的是对居民区、综合地形、交通体系进行完善,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找到事件的发生点位,并且将数据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在救援工作中针对高危区域进行报道,方便民众了解灾难现场的真实信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4结语
本文针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并且重点分析其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效果,阐述应急测绘的体系框架及流程,介绍地理测绘信息与应急测绘的关系,阐述相关应用,具体为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信息平台技术的实践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效果,以此来提升应急救援工作能力。
测绘信息范文2
[关键词]测绘 发展机遇 智慧城市
[中图分类号] P21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214-2
1引言
随着传统测绘到数字化测绘的转变再到信息化测绘的跨越发展,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已进入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呈现出地理信息需求旺盛、服务模式多样多变、测绘技术日新月异,测绘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而城市又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在数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勘测事业必将迎来一场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或衰败!或腾飞!本文通过信息化测绘的特征分析,对信息化测绘体系下测绘服务保障模式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思考,并结合城市勘测业务发展趋势与空间分析,提出了当前城市测绘实现服务创新的几点思路和措施。
2信息化测绘的特征分析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在完全网络化运行环境下,实时有效地向信息化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信息化测绘是我国测绘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最本质的内涵和特征就是实现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化测绘体系相对于数字化测绘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标志性特征:
(1)数据获取实时化。即体系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建设将由静态生产为主,转为动态变化监测和实时更新为主。信息化测绘要通过综合采用航空、航天、地面等一切可使用的快速观测新技术和组织运作方式,实现数据获取实时化;同时也将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监测和实时更新列为基础测绘的基本任务。
(2)信息处理网络化。由“局域”到“广域”,即作为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的网络支撑运行环境,对于数字化测绘生产可以局域网为主;但对于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必须依靠广域专网或国际互联网,来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彻底的网络化。
(3)信息服务社会化。从“封闭”到“开放”,即体系的运行主体应从测绘系统内部扩展到其它应用部门、从公益性测绘保障体系内部扩展到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形成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用户大众协同运作的开放机制,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4)基础设施公用化。由“专用”到“公用”,即体系的基础设施,包括测绘基准体系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等的使用,由原来的供专业使用为主,升级改造为满足社会公共使用为主,实现测绘基础设施公用化。
(5)信息共享法制化。推进信息共享,要切实从政策法规上为充分的信息共享创造有利条件,妥善解决信息共享中的安全问题和产权问题,建立信息共享相关的法规、标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法制化。
3测绘服务的模式创新
测绘方式的转变必将带来服务模式的变化,测绘服务模式发展随着测绘技术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图模式”阶段:该阶段测绘服务主要以提供各种比例尺、各类专题的纸质地形图和地图为主要方式,来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需要;
(2)“数据模式”阶段:该阶段测绘服务主要以提供各种比例尺、各类专题的基础测绘数据为主要方式,来满足社会和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对基础测绘数据或电子地图的需求;
(3)“信息模式”阶段:该阶段测绘服务将主要以提供与空间地理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和服务为主要手段,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提供一种网络化、实时化和智能化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当前,测绘服务正处于“数据模式”阶段向“信息模式”阶段转换的过渡时期,如何实现信息化测绘体系下的信息化服务,目前各行业各部门都在积极进行着探索、创新和实践,特别是城市测绘主管部门和测绘单位更是应极力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地位、积极发展壮大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领域和产业。着眼于城市测绘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测绘部门如何来提升测绘行业地位,推动测绘服务创新,当前条件下主要的突破口和入手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快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涵盖市区(县)两级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纵向实现市、区(县)上下联通,横向实现规划、建设、国土、市政、房管、城管、发改等多部门间的协同共享。加快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速度,不断提高数据的鲜活程度。深化平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建立三维辅助规划应用系统、全市建设项目协同审批系统、地下管线应用系统、数字社区、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等一批有特色的应用系统。要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逐步实现测绘地理信息的社会化应用,建立和完善地理信息共建共享的法规和机制。②开展城市地理市情监测。加强上下协调,积极全面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加快地理市情信息获取效率,建立地理市情信息的快速获取机制和处理体系,加强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知识发现。加大地理市情监测技术手段研究,特别是多源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包括影像数据处理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空间矢量数据的处理技术,以及地理市情监测专题模型研究等。要通过地理市情监测,重点完善和实现数据获取的实时化、信息处理的网络化,不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龙头地位。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在“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基础上,搭建服务型城市级智慧城市平台。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支撑,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开发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高速迈进的发展战略。
4城市测绘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城市测绘的业务大致均可分为三部分:(1)传统类业务,诸如规划拨地、放线等为规划服务的测量业务;(2)市场类业务,即除规划测量以外的参与市场竞争的其它城市测量业务,诸如市政测量、房产测量、形变监测等业务;(3)地理信息类业务,即基于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地理信息服务业务。在信息化测绘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这三类业务的发展空间与前景各有异同。
4.1传统类业务发展空间不大
传统类业务由于目前还有政策倾斜和保护,发展比较稳定,但市场潜力有限,蛋糕就那么大,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目前传统业务还时有挑战,一是开发区政策有松动,新成立的一些开发区和基地,政策灵活,有的业务不一定委托城市测绘部门来做,二是一些大型政府专项投资项目,如地铁、市政路桥建设等重点测绘工程也不一定都委托给城市测绘单位,这些都给城市测绘的传统业务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4.2市场类业务竞争非常激烈
市场类业务范围比较大,如形变监测、市政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量等城市测量业务,都有着很大的市场领域,但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城市地区更是测绘单位云集,城市测绘单位竞争力不强,优势不明显,要想扩大份额也并非易事。
4.3地理信息类业务市场潜力巨大、资源优势明显
当前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地理信息服务需求旺盛,地理信息市场潜力巨大,城市测绘单位依托历史积累的数据资源优势是其他单位无法超越的,这应是城市测绘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当前面临的困难也很多,诸如信息推广力量单薄,营销意识有所禁锢,政策环境不成熟,技术力量不足等都制约着这方面的发展。综上分析,城市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是城市测绘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城市测绘单位只有大力发展地理信息服务业务,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
5服务创新的几点措施与思路
如何加快发展城市地理信息业务,如何实现信息化测绘服务的创新与跨越,这是一个范围广阔、内容丰富的课题,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逐步发展,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和发展条件,城市测绘单位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从数据的采集、生产、处理、管理到数据的分发、服务等,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在已经完成的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城市大地水准面精化、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基础上,发展完善卫星与航空数据获取及更新、三维空间数据生产与处理、数据分发与服务等生产体系,为地理信息的综合服务打好数据生产基础。(2)加快建立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现有基于局域网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加速搭建基于互联网之上的、面向社会和大众的、开放式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地理信息的社会化应用与服务。(3)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并不遥远,要在已经取得的数字城市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优势条件,加快启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设计,建立和完善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和法规,加强系统宣传与营销,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辐射和带动,提升城市测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积极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测绘信息范文3
英文名称: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主管单位:黑龙江测绘局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测绘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5867
国内刊号:23-1520/P
邮发代号:14-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测绘信息范文4
【关键词】地理信息成果;信息化管理;资料
1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需要建立起一套以基础地理信息为载体的测绘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拓宽基础地理信息应用服务领域,进一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形成权威、唯一和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建共享。这就需要地理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对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案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为各种信息资料顺利投入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在测绘地理信息资料管理方面的工作正在由传统的手工地图制图技术向现代计算机数字制图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成果由单一的纸质升级为多元的基础航空摄影和遥感卫星等获取的数据和遥感影像资料;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4D产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库数据等。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思维运用于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管理工作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1]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需要对传统的信息资料管理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与创新,使地理信息成果所提供的服务能够与目前的应用需求相适应,为气象、水利、交通、国土以及农业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另外,地理信息成果资料也是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国防建设以及政府管理等领域的重要信息资源。随着国家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联动更新、全国地级以上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多规合一等新业务、新技术的推进,需要提供海量甚至覆盖全球的成果数据信息。因此,测绘成果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3规范数字化测绘地理信息资料归档管理
①对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管理制度进行改良与优化,最大程度上提高档案入库质量。对用于地理测绘工作的仪器设备、生产技术档案以及信息管理档案的统一性、完整性与真实性进行重点检查,使数字化地理信息资料的权威性得到提升。②对地理信息资料的安全性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地理信息数据具有充分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杀毒软件对数据与系统安全性进行病毒查杀操作,同时也需要对储存信息资料的计算机硬盘进行检查。③对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的存储管理模式进行严格的设计。加强电子档案与图纸档案两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上使地理信息资料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备份与存储。④对地理信息资料进行规范化的测绘,使成果数据具有充分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在对数字化信息资料进行归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保证技术要求、数据格式以及对应版本三个方面的统一性。
4测绘地理信息资料成果信息化管理探讨
4.1采集完整数据,执行相关规定与行业标准
为了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资料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需要事先对库存资料进行彻底、全面的清理。[2]再根据测绘资料的技术规定与相关标准,对地理信息资料的归档、组卷以及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采集资料翔实、完整性好的目录数据成果,通过计算机对文件目录与案卷目录进行录入,建立文件级目录与案卷级目录。[3]对数据检索体系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使地理信息资料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并且规范化。
4.2对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路径进行研究与分析
在建设地理信息资料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对纸制数据资料成果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完成系统程序编写、系统调研、业务需求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初步形成数据库系统,建立基于GIS、SOA、全文搜索引擎、工作流程引擎以及参考模型等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其中SOA指的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单元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联系起来,形成基于空间的信息管理与基于图形的库房管理模式。
4.3地理信息成果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管理人员要求
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大数据时代,准确、快速地向用户提供成果数据是对于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在对各项信息化资料进行入库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标注地理信息比例尺、数据格式、项目类型以及生产年代等方面的信息。
4.4对地理信息资料的处理流程进行优化
地理信息资料的处理流程主要包含收集、分类审核、保存、提供使用各部分,信息化管理工作环境下,需要重点对这四个方面的处理流程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地理信息资料进行收集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不同内容的地理信息进行分类处理。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严格验收测绘地理资料。具体的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档案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明确归档范围的基础上,做好归档移交与材料内容鉴定两方面的工作。[3]管理人员在对传统信息成果资料进行数据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模式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将资料收集、资料管理以及资料提供使用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集成化处理,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为信息资料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5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5.1采集原始数据
在计算机技术与图形软件的支持下,对地理图形进行矢量化处理,数据文件在经过转换后可以存储于计算机中,采用这种资料储存方式,能够对现有电子数据进行充分的利用,降低管理人员重复工作次数,一方面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采用直接扫描技术对原有图纸内容进行直接的收录。
5.2建立测绘地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原始数据在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经过绘图软件的修饰、整理与编辑,完成图形数据库的建立工作。于计算机中录入每个工程属性特征、工程概况、位置以及名称等方面的信息,对数据库资料进行完善。[3]形成管理系统与地理信息资料的数据基础。最后,属性数据库与图形数据库之间建立关联体系,二者之间相互对应的前提下,可以使地理信息成果管理系统的结构更加完整。
5.3建立分发管理子系统
为了满足当前档案有效管理,对档案的外接、阅读体系要有严格的规范,制定一套严格地管理体系,将信息查询、外接情况、统计分析、图单打印等工作有合理的规划,保证每个子系统的协调高效运转。同时建立管理子系统也势在必行。为了保证整个管理系统运行,必须保障对每个管理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相关安全保护措施,维护系统用户的升级,对角色创建,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
5.4完善现有库存测绘档案管理体系
在进行测绘档案管理进程中要注意对档案进行系统化分类,注意完善编码体系,从技术上和流程上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力度。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平台,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相关技术人员要努力掌握嵌入式微操作系统的能力,针对测绘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光盘库进行深层次的制定和封装,整理形成读取、刻录、归档等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流程。使使用者通过最简便的操作实现对后台大量光盘的精确控制。
6结语
地理信息成果资料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具有专业化、系统化特点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地理信息资料成果的多方位、快速、精准提供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理信息资料管理人员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模式进行大胆的突破,提高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霞.浅要分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测绘成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104-105.
【2】李耀宗.内蒙古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资料异地备份系统构建[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8):5-6.
测绘信息范文5
各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围绕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求,通过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规范化管理,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整体水平。依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围绕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各省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建设速度参差不齐,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较快。我省测绘资料档案馆通过建设各类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以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及分发系统、大地数据库系统、测绘成果网络分发服务系统、遥感影像应用服务平台和地图库系统等,共同构建了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以及档案资料的查询、检索、浏览、分发、维护、更新为一体的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服务体系。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随着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天地图、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等建设项目的深入开展,航空航天影像数据量每年以数十TB级的数据不断增加,数据载体由纸质向光盘、硬盘、磁带、磁盘阵列等介质转变,存在多种数据格式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在确保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向用户提供优质和快速的服务,大数据量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管和快速提供服务工作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2.解决途径
2.1开发应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进一步增强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服务社会的能力,真正使“死档案”变成“活资料”,使档案馆变成“思想库”。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因此,加大开发应用力度,需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价值。基于互联网,提供高精度的在线地图和丰富的地理信息,进一步为政府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和行政决策服务,努力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进一步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的作用和产业效益。充分整合各类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形成协调更新服务机制,编制最新的控制测量成果、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成果、影像资料成果、数字高程模型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公开地图等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定期进行汇总,不断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目录服务系统建设,及时将成果目录向社会,努力转变成果应用方式,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
2.2推进共享深化基础测绘管理改革,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领导和统一监管,推进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环境,切实提高保障服务能力,避免重复测绘。加强基础测绘的省级、市县级基础测绘的协同合作机制,实现各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缩短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交换,建立起分工协作、互利互惠、顺畅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尤其是与水利、交通、民政等掌握专题地理信息资源的政府部门开展共建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加强管理深刻认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体制,加强队伍建设,增加财力投入,高起点配备档案设施。坚持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开展测绘成果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标准的规范化水平,为全面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和高效化的数字档案馆奠定一定的基础。坚持把提供优质快捷服务作为终极目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测绘应急保障能力。
3.结束语
测绘信息范文6
摘 要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我国海洋测绘技术进进入了以3S(GPS、RS、GIS)技术为代表,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数字测量为主体的海洋测绘新阶段。对海洋测绘信息网络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是这个新阶段面临的任务。
关键词 海洋测绘;信息网络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174-02
0 引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海洋测绘主要以测量深度和底质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扫声纳和海洋重力仪的应用,让海洋测量可以得到海底地貌和海洋重力场数据。而双频测深仪的应用,让我们可以对深度、淤泥厚度和底质类型等进行测量或判别,具有较好的实用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的探测船只配备的探测工具可同时完成多个测量任务,获取海洋的综合信息,提高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这时海洋测绘信息网络系统完善很有必要性。
1 我国信息化测绘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测绘技术也在逐步的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并逐渐走向成熟。信息测绘技术是在目前测绘形同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指的就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通过互联网这一方便快捷的运行环境,及时有效地向各地区的各类用户提供地理空间等等方面的综合信息。信息化测绘最为我国由传统测绘向现代信息化、数字化策划发展的关键阶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信息技术在海洋调查中的应用
一讲到信息技术,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对计算机的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产生的,目前已经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发展到现在,信息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能够完成从点到面的大量的信息查询工作。在大型船舶内建立一个计算机局域网可以再传内实施数据处理。对于沿海地区,海洋学家一般运用无线电或者人造卫星来观测还留的温度,使用移动电话来观测浮标等等。目前,很多国家的测绘船上都已经备有具有相应功能的计算机,例如有可以在浅海进行调查的机载激光测深仪,有可以用来测量深海的多波束侧深仪,有深海测扫声呐,还有将海底地壳变化和GPS相结合的调查系统。
3 数字化海洋信息的管理与提供
随着海洋测绘的数字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信息化海洋测绘被提了出来,而且海洋测绘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为信息化海洋测绘提供了前提条件。目前,国际上以地图生产为主的服务逐渐被地理信息的综合服务所取代。空间地理信息的开发已经被许多国家列入了发展战略。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数字化地球”的计划,随后欧洲、日本等国家也都加快建立署计划地理信息系统的步伐。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测绘,但是在信息服务的功能和机制方面都没有跟上现代化测绘转化的速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这就为海洋测绘服务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同时也带动海洋测绘服务方式的根本转变。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只需要访问一个集成化的地理信息系统门户网站,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对各个地区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检索和查阅,方便快捷。
4 信息化海洋测绘应注意的问题
实现海洋测绘信息网络系统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数据的版权问题,数据的版权在信息管理的技术层面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因此研究人员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版权的保护机制;2)政务的信息化。政务的信息化指的是通过因特网来提供电子。海图、信息服务和电子航海通告等等。关于怎样使NEC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3)信息的可靠性。有关海洋的信息在网络上被广泛应用,很多数据和信息可能会存在质量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该主动地加强对海洋信息和数据的控制和整理。
5 海洋测绘信息保障网络系统
海洋测绘信息保障网络系统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制作并在网上建立海洋测绘数据库,开通一项简单灵活的用户操作界面,方便各地的用户及时的进行海洋信息查询,一方面实现区域海洋测绘信息的一系列功能,如在线浏览、查询、航保信息等等,另一方面解决了数据库的链接与搜索问题,从而实现对电子地图的统一查询、搜索和多媒体新信息显示等功能。海洋测绘系统主要包括前台管理和后台管理两部分,前台展示包括海洋综合信息子系统和在线视频会议子系统和海洋测绘信息WebGIS子系统;后台管理部分包括数据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海洋测绘信息查询是通过网络对重要海洋测绘数据快速查询和定位显示。主要包括:查询定位、信息浏览查询、周边信息查询、最近查询等。
5.1地名点杏询定位
用户如果需要查询地点,只需在系统中,输入查询地点名,准确地点或者模糊字段,系统就可以快速的定位信息,定位到该地名点,并高亮闪烁届示。
5.2 周边信息杏询
周边信息查询指的是首先以用户要求的距离为依据建立夜歌缓冲区,再将查询内容缩小到这个缓冲区内,以方便用户对相关信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查询。
5.3 地图报表输出
地图报表输出所依托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用户进行查询时所提供的具置及数据类型等等作为查询条件,系统库自动的输出符合条件的地图数据内容,并以报表的形式展现的用户面前。
5.4 最近查询
最近查询仍然实现建立一个缓冲区,该缓冲区是以用户所提供的地名为中心的,系统首先把用户所查询的信息缩小到用户所提供的缓冲区的范围之内,再根据用户的搜索要求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
6 结论
海洋测绘信息化不仅仅适应适应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的要求,还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海洋测绘体系不断的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信息化测绘作为我国由传统测绘向现代信息化、数字化策划发展的关键阶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是提升测绘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宁津生,张祖勋,祝国瑞,等.高新技术与测绘学科发展[D].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2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