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棠苏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棠苏轼范文1
72岁,患高血压40余年,心脏病15年。1995年发现糖尿病,1996年发现眼底病变,2005年又发现肾病。还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胆结石并胆囊炎,多病缠身。
现在我的糖尿病控制较好。糖化血红蛋白6.3%,空腹血糖6.0毫摩尔/升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8.0毫摩尔/升左右。我的用药:拜唐苹每日3次,每次1片,诺和龙每日3次,每次1毫克。因为我多病缠身用药种类和用药量都较大,现想改用胰岛素治疗。但咨询医生后均建议我继续口服降糖药治疗。请专家给予解答,我该怎么办好!山东 刘嘉文
专家回复
您选用的药物对肝肾影响及低血糖风险均较小,药物的用量也不算大,并且血糖控制也比较满意,因此,可以继续执行目前的治疗方案。当然,如果改用胰岛素治疗,也是完全可以的。
血糖控制理想为何常出现并发症?
我于2005年5月因心绞痛住院后查出糖尿病,出院后一直使用普通胰岛素治疗,空腹、餐后血糖都控制在理想范围,糖化血红蛋白(4次)也都在6%以下,可为什么还经常出现并发症(注:2005年底右眼白内障住院,2006年腰椎间盘突出住院,2006年底胃炎住院)?有无必要换用人胰岛素? 陕西 李友龙
专家回复
首先纠正一下,您提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胃炎”均不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白内障”也不属于糖尿病特异性眼病,许多非糖尿病老年人都可以出现。至于“为何血糖控制理想还会出现并发症?”,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首先,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其他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肥胖以及老龄化等均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因此,要全面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而不仅仅是控制血糖。其次,不仅要使血糖控制达标,还要减少血糖的波动(即忽高忽低),现已证实,波动性高血糖比稳定性高血糖的危害更甚。有些患者尽管平均血糖(用糖化血红蛋白表示)不高,但血糖波动较大,同样也会出现并发症。第三,要注意改善胰岛素抵抗。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和基础,因此,除了降糖以外,还要注意改善胰岛素抵抗。最后,要注意早期干预。目前认为,大血管并发症早在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减退及空腹血糖异常阶段)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可能就已开始,并非都是患了糖尿病之后才出现。因此,目前主张对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应积极干预,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对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也大有裨益。
治疗糖尿病慢性肾衰
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66岁,患糖尿病16年。患病开始口服优降糖,1998年改用胰岛素,现在注射诺和灵30R,每日两次,早20单位,晚18单位,加服拜唐苹,早中餐各25毫克,空腹血糖控制在6毫摩尔/升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8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3.7%。
由于退休前上班,生活不规律,治疗不按时,饮食控制不严,缺少锻炼,致使并发症出现早。2003年心肌梗死,住院治疗效果较好,出院后一直服用消心痛、薯蓣皂苷片等,再未复发。去年查肾功,发现慢性肾衰,多次化验,尿酸均在468毫摩尔/升以上,肌酐140微摩尔/升以上,高时达258微摩尔/升,尿素氮7.0毫摩尔/升左右,高时达9.1毫摩尔/升,服用肾衰宁胶囊治疗半年多,病情较稳定,现化验肌酐157微摩尔/升,尿素氮6.7毫摩尔/升,尿酸479毫摩尔/升。因服用这种药价格太高,又不敢停药,经济负担很重。慢性肾衰真是无法回头的路吗?恳请专家介绍更好的治疗办法,深表谢意。 宁夏 李俊清
专家回复
据您提供的化验资料显示,目前您还没有到慢性肾衰阶段,应当属于糖尿病肾病的第4期(也叫“氮质血症期”或“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进入这个阶段以后,病情往往已不可逆转,治疗上只能通过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来延缓病情的进展。针对肾功能不全,肌酐、尿素氮升高,可以选用“尿毒清颗粒”、“包醛氧化淀粉”等药物;由于降尿酸药物本身对肾脏有影响,肾功能不全时不宜应用,因此,您目前的高尿酸血症应当以饮食治疗为主,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骨髓、各种海产品等,因为这些食物可增加体内尿酸的合成。目前您血糖控制得比较好,方案也很合理,可以继续坚持。另外,不知道您血压、血脂的情况如何,如果高的话,也要积极加以控制。最后,要注意防止尿路感染,忌服一切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包括中药)。
如何调整用药?
72岁,患糖尿病15年。疗法是:万步行,半斤粮及药物。服用D860及优降糖5年余,相继继发性失效。改服格列吡嗪10毫克/日至2004年初。又加服二甲双胍250毫克/日方能维持血糖正常水平。近查血糖零时4.8毫摩尔/升,1小时9.8毫摩尔/升,2小时8.3毫摩尔/升,3小时3.9毫摩尔/升。C肽分泌正常。胰岛素分泌:空腹及餐后2小时正常,1小时不足,3小时偏高,餐后分泌高峰后延。糖化血红蛋白7.44%。
请问:(1)格列吡嗪用量越来越大,长期下去势必引起β细胞凋亡,是否需要换药,如格列美脲或格列齐特等?(2)改为胰岛素治疗可以吗?这合乎早用比晚用好的新治疗方案吗?四川 敬天益
专家回复
海棠苏轼范文2
关键词 血糖异常 糖调节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1年底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3.66亿,较2009年的2.85亿增长近30%[1],糖调节受损(IGR)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尚不能诊断为糖尿病状态,IGR是糖尿病发生的亚临床阶段,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研究报告认为,糖尿病前期是2型糖尿病的必经阶段[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我国20岁以上糖调节受损的比率高达14.7%,是糖尿病非常强大的后备军。因此,早期识别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高危因素的干预,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五角场社区中老年人群血糖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寻找发生血糖异常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6月随机抽取本社区居民1000人,男468人,女532人,年龄40~90岁,平均67.8岁。
方法:专人负责,查找相关资料,自行设计统一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及运动情况等。采用血糖仪测定血糖,分别于空腹及进餐2小时后测定血糖。
诊断标准:采用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4],空腹血糖≤6.1mmol/L为正常,6.1mmol/L≥空腹血糖
统计学处理: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P
结 果
一般情况:1000例调查对象中,男468人(46.8%),女532人(53.2%),年龄40~90岁,平均67.8岁。结果发现,初次血糖增高21例,糖调节受损240例,糖尿病460例。
人口学特征对血糖异常的影响:初次血糖增高、糖调节受损,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00),50岁以上是患病的高峰期,见表1。
疾病家族史对血糖异常的影响:糖尿病家族史对初次血糖增高、糖调节受损,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影响,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病率高(P=0.002),见表2。
讨 论
研究显示,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每年有1.5%~7.3%的患者发生糖尿病[5]。随访3~5年,约25%的糖调节异常患者进展为糖尿病,50%患者保持在原来的血糖水平,能够自然逆转为正常血糖的患者仅不足1/3。糖尿病前期人群不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同时,与血糖正常的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显著升高[6]。因此,对血糖异常情况的了解和干预对做好社区慢性病防治非常重要。
本调查研究显示,五角场社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初次血糖增高的平均发生率2.1%(其中男1.7%,女2.5%);糖调节受损(IGR)的平均发生率24.0%(其中男16.0%,女31.0%);糖尿病的平均发生率46.0%,比陈秋雯等于2007年调查上海市城乡结合部张江地区60岁以上居民得出的高血糖发生率7.6%要高出许多[7]。除了研究中随机选择的对象产生一定的偏倚以外,可能与这些人群的生活方式有关。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社区的全科医生在工作中应该普及预防糖尿病的知识,筛查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重视血糖异常情况的主动检测,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本调查研究显示女性、年长者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生血糖调解异常和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这与张辉映等调查上海市南京西路社区成人血糖异常的结果类似[9]。另外,本调查研究中初次血糖升高的患者比例比较小,而且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对其影响不明显,这对于我们来说,早期进行设别并检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早期识别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异常)患者(IFG/IGT),并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辅以一定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其前提应该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糖尿病教育,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另外,可以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周期性的健康体检,不仅能及时发现血糖异常人群,还通过进一步筛查并对入选人群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糖尿病教育,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糖尿病用药以及糖尿病指标监测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刘烨,张琳,洪天配.2011年糖尿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回顾[J].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12,2:7-9.
2 Wang JJ,Yuan SY,Zhu LX,et al.Effects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on predicting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high post-prandial glucose[J].Diab Res Clin Pract,2004,66:183-191.
3 萧建中.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和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英版,2008,121(2):9-10.
4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798.
5 Harris MI.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prevalence and conversion to NIDDM[J].Diabet Med,1996,13(3 Suppl 2):9-11.
6 周北凡,刘少青,武阳丰,等.我国中年人群DM和FPG异常对心血管发病的预测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3):226-230.
7 陈秋雯,周建新,赵炜磊.上海市城乡结合部60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现况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25):125-128.
海棠苏轼范文3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宋·葛胜仲《蝶恋花》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宋·李弥逊《虞美人》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宋·苏轼《海棠》
海棠苏轼范文4
年过五十的李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收到法院送来的传票,更让他吃惊的是,竟然是他抚育了十八年,待若己出的养女将他告上了法院,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李先生是上海本地人,自己做点小生意,生活还算无忧。平日里,最让李先生操心的事情,就是18年前收养的女儿小叶。原来,早年建立家庭后,李先生和妻子并没有生育子女。1984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先生和妻子收养了当时出生才一个多月的女孩小叶。
小叶的到来,让李先生的家庭充满了欢乐。降临人世没多久的小叶,完全被当成了李家的亲身女儿。在养父母的呵护下,小叶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光。然而,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990年11月,小叶的养母因病离开了人世。忍受着丧妻之痛,李先生一边努力赚钱养家,一边还要照顾年幼的小叶,日子过得并不轻松。3年后,李先生再次成婚,并从浦东搬到浦西居住,由于已经上学的小叶未能转学,小叶并没有跟随养父走进新家。虽然,每个周日,李先生都会将小叶接到家中居住。
生意越来越忙,李先生也根本无暇照顾年幼的小叶,于是从1995年开始,小叶由阿姨负责照顾,李先生每月都会付上小叶的生活费用。由于难得见面,李先生与小叶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起来。小叶初二那年,又从阿姨的口中得知自己是被收养的,从那一刻开始,本就疏远的养父女之间产生了更深的隔阂。
时光荏苒,小叶一天天长大成人,和养父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平日里,小叶总是躲着养父,非但不愿见面,连李先生打来的电话也不接。正当李先生为如何挽回父女间的感情而发愁时,刚满18岁的小叶将李先生告上了法院。
抚养了18年的养女,竟然提出解除收养关系,李先生自然无法接受。2002年10月,浦东新区法院就小叶状告养父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只要加强沟通,李先生与小叶的父女之情是可以改善的,据此,法院没有支持小叶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请求。随后,小叶向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
在向一中院提交的起诉书中,小叶认为,李先生没有完全履行抚养义务,同时,养父女之间的感情已经恶化,早已无法共同生活。因此,小叶才坚持解除收养关系。然而,在案件开庭审理的过程中,法官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幕。法庭上,李先生一方面承认了自己疏于与女儿沟通的错误。另一方面始终力图挽救养父女之间已岌岌可危的感情。在小叶的脸上,法官们也发现了感动的神色。于是,在庭审结束后,法官立即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
养父女之间的感情并非无可挽回,李先生也并非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在向小叶说明这一切的基础上,法官对小叶状告父亲的行为进行了教育。在法官耐心的开导和劝说下,冰封已久的父女之情重燃起来。随后,小叶原谅理解了养父,并当即表示撤诉。虽然已有隔阂的父女感情能否和好如初还很难说,但无论是李先生,还是小叶,都已经决定去弥补养父女之间的裂痕了。
(二)
踏进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的那一刻,28岁的小张对于自己的婚姻是否还能维系下去,心中实在没底。几个小时后,小张走出了法院大门,他已清楚地明白,在法官的帮助下,他的婚姻和家庭有了一次再度延续的机会。
小张和妻子小姚曾经是许多人都羡慕的一对。5年前,工作没多久的小张经人介绍认识了19岁的姑娘小姚,两人很快坠入爱河,2个月后便一同生活起来。一年后,可爱的儿子降临人世,小张和小姚也张罗着准备起婚事来。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的情况下,2000年4月,小张和小姚正式踏进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小张的脾气比较暴躁,但小两口的感情一直相当融洽。在小张看来,夫妻两人的矛盾是从正式结婚后没多久开始的。当时,小张和小姚住进了小姚的家里。小姚的家是个大家庭,对于女儿,父母自然十分宠爱。在这个大家庭中,小张却觉得难以处理好与小姚父母的关系。于是争吵开始在小两口之间爆发。一次争吵后,小张终于离开姚家,回到父母家中居住。
正当小张想着如何恢复夫妻两人的和睦时,一纸诉状却送到了小张的家中。原来,小姚已经向法院起诉,要求和小张离婚。夫妻的感情有没有完全破裂,年幼的儿子也需要完整的家庭,面对妻子提出的离婚要求,小张当然无法接受。然而,在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的过程中,一时冲动的小张却同意了妻子提出的离婚要求。法院随后对小张和小姚的离婚案作出了一审判决,鉴于双方同意离婚,又没有财产方面的纠纷,法院判决准予两人离婚,由于年幼的儿子一出生就与母亲共同生活,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法院将孩子判给了小姚抚养。
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让清醒了的小张懊悔万分,不久后,小张向一中院提起了上诉。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的当天,小姚由父母陪同出现在了法庭上。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法官意识到,小张与小姚的婚姻并非已经走到了尽头。休庭后,法官分头开始了调解工作。
在调解的过程中,法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年轻的小姚总是一声不吭,倒是小姚的母亲始终说个不停。原来,正是小姚的父母对小张有意见才一再要求女儿提出离婚的。于是,法院恳切地与小姚的父母进行了交谈,指出对子女的婚姻不应过分干涉。而对于小张和小姚,法院在帮助弥补其感情裂痕的同时,也指出了处理好小家庭与大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在法院的劝解下,小姚终于收回了离婚的要求,决定与小张重新开始生活。
(三)
为了方老先生留下的66万美元遗产,方家的七个子女最终还是闹上了法院。
早在解放后不久,家境富裕的方老先生和老伴便买下了本市华山路上的一处私房。方老先生和老伴一共生育了七个子女,子女们长大成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的子女还离开了上海,只有方老先生大儿子留在了二老的身边。
29年前,方老先生的老伴离开了人世,从那时开始,方老先生的生活就由住在一起的大儿子照顾。方老先生最小的女儿身有残疾,她的生活一直以来也是由方老先生的大儿子照料。在大儿子的悉心照顾下,方老先生的晚年生活十分幸福。
随着年龄的增大,方老先生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2001年间,因患癌症,方老先生被送进医院治疗。弥留之际,最让老先生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私房和残疾的女儿。在方老先生的委托下,大儿子将华山路上的房产以66万美元的价格出售。随后,方老先生找来律师,在病床前立下遗嘱,将所有的财产留给大儿子,并要求小女儿的一切生活费用都要由大儿子负担。2002年1月,方老先生离开了人世。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份遗嘱,让七个亲生子女闹了个不可开交。
方老先生去世后几个月,方家大儿子便收到了法院的传票,6个弟妹已经将他告上了法院要求重新分配遗产。法院经过审理后,在今年1月作出了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方老先生的遗嘱有效,但方老先生不能处理老伴留下的遗产,因此,方老先生的遗产可由大儿子继承,老伴的那部分遗产则应按照法定继承分配。
一审判决后,方家大儿子无法接受,于是提起了上诉。在审理的过程中,方家大儿子始终认为父亲一直以来都是由自己照顾,留下的遗产当然应当按照遗嘱由自己全部继承。六名弟妹则对遗嘱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但他们并不能提供证据证明遗嘱是假的。
为了挽救兄妹之间的亲情,法官在庭审后将方家的七名子女叫到了法院,开始了艰难的调解。整整3个小时的时间,双方互不让步,情绪十分激动。在充分听取了双方意见后,法官一方面从亲人和睦的角度对双方进行了劝解,另一方面,法官还从法律的角度向双方阐明了利害关系。在法官的劝说下,方家的七个子女最终同意调解。经过协商,七名子女终于对父母留下的遗产重新进行了分配。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提示报道婚姻家庭诉讼调解尤显重要在家庭成员内部产生的离婚、继承、抚养、赡养等各类形形的婚姻家庭类民事纠纷每天都在发生,这些纠纷从小处来讲关系着个体家庭的和睦。从大处来讲,则与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
据了解,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去年以来共审理各类婚姻家庭案件413件,其中离婚类案件占到了大多数。在这413件二审案件中,48.4%的案件在法院组织的调解下,最终以调解或和解撤诉的方式得到了结。
婚姻家庭类民事案件与其他民事案件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婚姻家庭案件中,原被告双方往往有着亲缘或血缘关系,但双方间的矛盾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属于积怨纠纷而非一时冲动的即时纠纷。与此同时,这类案件在是非曲直中往往夹杂着许多家庭生活与感情的因素在内,当事人各方各执其辞但又各有对错,有时似乎于理无据但又有情可原。
正是因为婚姻家庭案件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安定和伦理道德的维护,其中又不免牵涉到“情”的因素。因此,此类案件的审理,仅仅依靠裁判的方式往往不能真正解决纠纷。因此在婚姻家庭类案件的审理中,法官主持下的调解往往能更好地化解矛盾,弥合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裂痕。
法官访谈法院调解应善于“析错”
有着多年婚姻家庭案件审理经验的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邱燕法官向笔者介绍说,婚姻家庭诉讼的调解,首先就要抓住一个“情”字,抓住夫妻间和家庭成员间特殊的感情基础,通过唤起旧情来弥合矛盾,消除隔阂,加深相互之间的谅解。对感情未完全破裂的离婚案件,可以采取适当的形式让当事人多回忆共同生活的美好时光,并抓住双方都疼爱孩子的心理,提示他们应以更积极的心态来看待婚姻,理性地解决婚姻中的种种问题。而对于赡养、抚养案件的当事人,则要侧重于教育负有赡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善待亲人,做到情理兼顾。
另一方面,法官在调解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整个案情有全面的了解,又要善于“析错”。法官在调解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善于肯定原被告的正确行为和意见中的合理因素,使家庭纠纷中情绪不稳的当事人受到安抚和激励,调动其积极性,促使调解成功。另一方面也要在事实基础上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地指出当事人的过错,否定过错方的理由,先“破”后“立”。
观点向当事人阐明利害关系对法院调解和人民调解的不同之处,华东政法学院民法专家傅鼎生指出,两者之间的不同首先表现在调解的主体不同,法院调解是由坐堂问案、居中裁判的法官来进行。而人民调解则是由基层调解组织来进行。正因为主体不同,法院调解更主要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从法律的角度,向双方当事人阐明利害关系,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而人民调解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前提下,会更多地需要考虑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社区内自我约束机制的因素。由此,两者在效力上也就产生了区别。经过法院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法律文书。而人民调解产生的调解协议,则不具备强制效力,如果一方反悔,则需要进入诉讼程序解决。前些日子,最高人民法院就人民调解书的效力作出了司法解释,人民调解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在诉讼的过程中也可以作为合同的方式予以确认。
相关报道婚内赔偿案件逐渐涌现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2001年颁布实施后,由家庭暴力、第三者插足引发的婚内赔偿案件作为一种崭新类型的民事案件,正逐渐开始涌现。根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精神和民法原则,夫妻双方由于过错方给受害方造成损害,便已经造成侵权,无论是否因此导致离婚,都可要求过错方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对受害方进行赔偿。
海棠苏轼范文5
倚窗放目海棠花,玉护瓷盆现艳葩。叶翠枝琼浮早露,花香瓣俏伴晨霞。
曾闻西府花枝俏,更见垂丝卉色遐。“只恐夜深花睡去,”东坡绝句恋情嘉。
芍药
烟花三月下扬州,芍药争春满苑柔。梢逊洛阳丹卉俏,能争渝地五蓉羞。
红花绽放赤如火,素蕾颜开洁似琉。芍药曾经仙女助,民间传说越千秋。
芙蓉
蓉花竞放蜀渝地,粤岭湘江展艳芳。袅娜芙蓉压百卉,孤芳荷艳释荣光。
从来多少瞻花客,此去从容看卉蔷。苏轼诗词咏绝句,泽东歌赋诵佳章。
玫瑰
产自非洲举世芳,缤纷靓丽绣球妆。红橙黄绿青蓝紫,爱敬馨温别吻殇。
帅子柔妞为赠卉,情男恋女做床香。食之药用美容俏,美保英卢饰国蔷。
梨花
细雨微霏笼岭斜,千珠百滴润梨花。白葩沥水玉人泣,桠杈逢淋壮汉瑕。
孟月雪飞落裸树,初春飘玉挂枝芽。岑参赋雪拟梨卉,苏轼诗梨比絮葩。
桃花
穹苍润雨撒天郊,垄上桃花份外娇。卉蕾初开含雨露,凝珠莹透附琼瑶。
博陵崔护游春日,碧玉柔媛似艳桃。严蕊应酬会仲友,白红桃赋陷监牢。
文竹
冠拟浮云枝似珊,扎根钟乳衬高峦。云腾翠岭松迎客,水映楼台池见谰。
卉本原形呈倩雅,园师巧塑亮迷端。温馨窗几置盆景,恰似宏松移玉栏。
月桂
月桂婆娑映玉穹,嫦娥舞袖敛香风。人间后羿不怜妇,玉界孤婵恋桂葱。
孟月花开飘馥气,中秋拾桂伴钟嗡。寒山赏月吟词赋,郡枕观潮思桂珑。
扶桑
叶似甜椹不属桑,花如洛牡非丹蔷。葩分五色斗娇艳,地布三州遍世芳。
异国吊灯颜斐济,边陲朱槿靓南方。风流徐渭填词赋,药祖时珍载草纲。
罂粟
海棠苏轼范文6
古典诗词,化作一只彩蝶,在我身边飞舞;古典诗词,变成一朵小花,在我桌前飘香;古典诗词,更如一帘幽梦,让我沉醉其中……
古典诗词,如幽梦,夹杂着浓郁的花香,向我袭来。这里有“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这里有“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芙蓉,这里有“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的海棠,这里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白花的娇媚,在古典诗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花谢花非花满天”花雨纷飞,馨香的空气中夹着黛玉的丝丝哀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无语,陪着人一起伤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落红一地,与凭窗眺望的人一样凄苦……在古典诗词中,我感受到了花的美丽,花的高贵,花的凄婉……
古典诗词如幽梦,携着皎皎月辉,向我走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月是豁达的,他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用开阔的胸襟,容纳了他的月亮,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若说苏轼的月亮是一轮圆圆的满月,大气,那么柳永的月亮就是一弯细细的娥眉月,娇美。在“暮蔼沉沉”时,词人朦胧的身影出现在江边,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然后,词人发出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慨。一弯残缺的细月静悬空中,散出了孤独凄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