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也变得一片热闹与欢腾,但在这"热闹"、"欢腾"的背后,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下:孩子们都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呢?走马观花式的字词检查,制作精美的课件"满堂飞",为了合作而进行的小组合作……结果课上学生一片热闹与欢腾,课下却难见实效。如何在把握新课标理念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着。

现以人教版四年级年级上册《为中华崛起读书》一课教学为例谈自己几点做法。

一、课堂导入要惜时――切勿在情境中"流连忘返"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创设情境等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说,有效的课堂导入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一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教学片段]

老师激情介绍: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数不尽的宝藏、优美的自然风光,这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和自豪!(课件:祖国版图、长城、黄河、北京故宫、颐和园、兵马俑、泰山等)

师接着沉重地介绍:然而,在近代,由于政府的软弱无能,以至于我们的祖国饱受屈辱,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践踏,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课件:、、抚顺万人坑等近代所受屈辱)

师激动地说:当侵略者的铁碲践踏在我们美丽山河上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着泪,心中淌着血。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他们当中有一个人,更是大声疾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板书题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教学反思]

一堂课的最佳时间一般是上课后的 5 至 20 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课堂的导入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导入要简洁,切勿在情境中"流连忘返" ,确保新授知识能在最佳时间内被呈现出来。 本教学片段中,导入时播放的祖国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和近代政府的无能、饱受的屈辱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这样的导入,把教学内容一下子植根于学生内心,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课堂上必须重视"学习时间"问题。学习时间意味着学习效率,把时间用在重点知识的探究感悟上,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新知学习重悟情――切勿在讲解里"滔滔不绝"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对课文情感的挖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更真切体验,以期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

生默读课文,并划出相关语句,写上批注。

汇报交流,师相机展示部分语句。

生: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师: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名朗读)

师:听了同学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面,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指名说)

师:老师深深地理解大家此刻的感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也许光用文字来形容你们的愤怒显得太苍白无力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和表情读一读这段话吧。

师:读着这段话,看着这样的场面,你的脑海中一定冒出许多许多的问题,想过答案是什么吗?老师再请一位同学读读上面一段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答案究竟是什么?

生:中华不振啊!

师:这个轧死了中国人的洋人受到惩处了吗?

生:没有……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中华不振啊

师:(示意)请大家一起接着读。"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师:围观的中国人为自己的同胞讨回公道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痛心疾首)这究竟是为什么?

生:(齐答)中华不振啊!

师:(配乐范读)这段话。

师:中华不振啊!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哪是这一件、两件啊――

出示补充资料《华人与狗不准入内》,指名读。

……

[教学反思]

当学生读到在租界地,衣衫褴褛的中国妇女为失去亲人而求助无门,轧死中国人的洋人却得意洋洋,中国巡警却无动于衷之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此时,我敏锐地感到情感的浪花在学生的心中涌动,所以在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采取想象读、指名读、引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去理解语言,让学生更深入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进一步感知中华之不振。这样的朗读感悟,使学生涌起的情感浪花得到深化而盛开,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

有人这样说:中国的教师是全世界最能讲的。的确如此,我们的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 一讲到底,这是

常有的事。教师们总以为只要讲得多、讲得细,学生就能学得快、学得好。其实,课堂教学中做到少讲多读重感悟,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读写结合重内化――切勿对写"望而止步"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的生成点,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双赢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学的最为明显的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读写结合。有专家也提出:"把写挤进课堂。"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必须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并由此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以读促写,以写促悟,更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不应该对随文练笔视而不见,望而止步,让写游离于语文课堂之外。

[教学片段]

师:从租界回来以后,常常一个人,独自地沉思,他在想一些什么呢?他始终忘不掉什么呢?同学们,请结合刚才的学习写一写!

(学生自由抒写并交流"的沉思"。)

……

[教学反思]

借助的沉思,引导学生写出沉思,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晤见主人公,和主人公深度对话。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地感悟到了当时那种迫切救国的心情,也自然地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意思。这样把语言训练与情感的激发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在学生心田里播下"立大志、立长志"的种子。当然,教材中可以练笔的地方很多,这需要教师以自己的一双慧眼正确把握写的时机,拓展学生写的空间,为孩子广开"写"路,写在当写时,写在理解的深入处,写在情感的共鸣处,写在主题的升华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范文2

一、信息化让语文课堂素材丰富

现在的课堂,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课本一张嘴讲,在教学白板引入课堂之后,我的语文课堂就像哈利・波特有了神奇的扫帚一般,插上信息翅膀在充满诗意的文字环境中自由翱翔。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契合,当今社会注重学科的交叉,而我也坚信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平时的备课虽然多了网上寻找课件的流程,但是一个好的课件本身就是优秀教案的具体呈现。课件的辅助,让语言文字的理解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让课堂外延的拓展没有边界。知识点的展示,几幅图或者动态演示,内容更为直观,学生乐于学习,注意力自然集中。本着“过一种诗意的语文生活”的理念,在白板与网络的助力下,我的语文课堂不再“按部就班”,有时候跳出设计好的教案,课堂生成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的时候,怎样理解“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他们各异的神态、特有的气势”?课本的插图有限,学生的想象也有限,这时几幅PPT图片的呈现,一目了然。再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兵马俑的气势读出来,将他们的“形态各异”读懂了,紧接着再布置小练笔以读促写,学生在课件的辅助下,想象起飞,联想到位,很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

再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由于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难以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引用小诗进行导入,配上背景音乐,营造了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受的伟大抱负,从而为学习整篇课文奠定了较好的语境。

二、信息化让语文课堂诗意浓浓

在《长城》公开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雄伟气魄?如何让他们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如何让学生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依然选择借助课件,让学生在充分的品词悟句中感受长城特点以及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理解长城的“长”,我选择长城跨越省份的地图,让学生感受直观;理解修筑长城之难,我先让学生谈谈体会,感悟修筑长城的艰难,适时展示课外资料,几组数据让学生明白修筑长城的工作量之大,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多。再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情感得到了积淀。接着让学生展开想象:“修筑长城还会遇到哪些困难?”给了学生几个场景,如“炎炎夏日”“漫天飞雪”等,把这些艰难的劳动场景写下来。有了之前的层层铺垫,学生挥笔自然洋洋洒洒,顺利达成学习的目标。中心句的再次扣读,让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课堂结尾,结合多媒体配乐小诗《长城啊长城》的朗读,将本课的学习氛围推向。学生的爱国情操得到陶冶,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无形,激发了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所有的课堂生成,无一不和信息化、不和多媒体关联上。这节课的成功展示,再次印证了信息化助力语文课堂的诗意化过程。

三、信息化融入语文课堂的思考

凡事皆有利弊,电子白板走进语文课堂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它,仅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如果因为追求课件的完美无缺,而忽略了语文课堂应该有的语言训练,忽略了课文字词句的反复评析与理解,那么必将产生“课堂就是播放课件”等本末倒置的后果。语文课堂里,学生的读、写、记和文字运用能力是关键。信息化的课堂,让学生的眼界大开,教学资源的运用要合适合理,才不会整节课忙着翻页课件而忽略语言文字的扎实积累与语用的落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范文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积极传承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首先介绍了传统文化的含义,然后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播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的坚实根基。在当前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竖立有着重要意义。弘扬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们智力与思想开始发展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策略,旨在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传统文化含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其能够反应我国历史发展中的民族特质、文化,也能够表现我国历史中的思想观念,是在我国广袤大地上居住、繁衍几千年而形成的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发展的思想结晶,不仅包含着儒家文化这样的核心组成,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而传统文化中,其精华与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与当前我国的德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而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激发的生理阶段,在此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讲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涉及的还比较少,甚至有些并未涉及。随着我国教育界对于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很多小学都开始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验,但总体而言,效果还不够明显。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播的重要性

(一)爱国主义精神传承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创造出了我国极具魅力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丰厚历史遗产,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进行传承与弘扬。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是传统文化中永不磨灭的主题。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继承爱国主义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小学生对于我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认同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友爱,这对于我国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中,从来不缺乏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学习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诗歌,阅读林则徐的历史故事等等。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需要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形成的民族意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这是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理念,也是顽强拼搏的坚定意志,是中华民族之本、是中华民族之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秉承小学生奋斗精神的目标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从而让小学生们能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外来文化的冲击

当前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接触到网络,从而更多的接触外来文化,例如日本文化、韩国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对于本国的传统文化则兴趣欠缺。例如,在某些学校,重视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时,小学学校中到处都是圣诞树、礼物以及圣诞老人,也有教师装扮成为圣诞老人,而对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则缺乏足够的宣传力度。除此之外,小学生更多的接触日本动漫、韩国娱乐文化、欧美魔幻文化,等等,追求刺激,对于本国传统文化接触则不够。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从汉字形之美中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础的部分就是汉字教学,因而需要在汉字教学中渗透字形之美,从而弘扬传统文化。通常而言,小学生阶段正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需要在小学阶段掌握足够多的汉字,从而才能培养阅读能力,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百家姓》《三字经》等传统文化启蒙经典教学,将其作为学生们认识汉字的基础,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为精美的课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汉字教学中,需要重视造字法到字根之间的结构,包括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等,其中都蕴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江河”,在传统文化中是长江黄河的专指名词,而现在则泛指一般的河流。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常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小学生大多数都会模仿教师的字体,因而很多学生写出的汉字与教师很像,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自身的板书,需要运用工整的正楷字体,行列有着齐整的安排,美观而大方。

(二)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诗言志、文载道,诗词本身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抑扬顿挫富有韵律,因而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于学生的心灵塑造与情操陶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小学一年级所学的古诗《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其采用列锦的艺术手法,将山村中的烟村、亭台、花等意象有机构成了一副山村风光图,其恬静淡雅的意境极大的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数字的排列使得学生能够发散想象思维,而且其本身朗朗上口,有助于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提高。再如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学习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陆游年老,孤独的生活在山村之中,但仍旧怀着为国出征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来进行情景创设,从而让学生们对诗人产生共鸣。《忆江南》之中,白居易用分明的色彩描绘了江南美丽的风景,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展示还原江南风貌,从而让学生能够轻松看到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丽景色。

(三)强化课外阅读,吸收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在课堂,而且在课外。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的文化积累,而学习语文,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就需要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生动有趣而又富含人生哲理的历史故事,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历史故事“悬梁刺股”,孙敬在夜里读书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己睡着,将头发悬在屋梁上,而苏秦每次读书困倦时便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从而保持清醒,这种奋发读书的精神需要我们传承;“囊萤映雪”,车胤家中晚上没有蜡烛,为了能够继续读书,便捉了一些萤火虫来进行照明,孙康则是借着雪光读书,等等。课外阅读,增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有成语的运用与识记,还有其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2]国君龙.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探究式渗透之思考[J].才智,2013,(12):68.

[3]李华英.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

[4]徐祥香.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分析[J].教育观察,2016,(12):72-73.

[5]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4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范文4

维果茨基曾说:“言语不仅在思维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而且在整个意识的成长中也起着主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人类的精神大厦主要是由言语构筑的。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应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崔峦老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就小学阶段来说,阅读教学还要结合言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逐渐发现、习得一些言语的规律和表达方法。”这就很好地展示了语文能力和语文学科本质。笔者通过“构建真实有效的小学语文第一课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发现小学语文第一课时阅读教学应重在引领学生去品读感悟文本的语言、情感、主题思想等,从而为第二课时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做法以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培养语感中美化语言

语感的本质是心灵的,或曰精神的,语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但在阅读教学“重意轻脑”流行的今天,不管什么课型,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计美丽如画的课件,配上优美动人的音乐,插入生动有趣的游戏,设计声情并茂的过渡语,语文课又开始“迷失自我”了。而语感是把人和语言联系起来的纽带,执教《猴王出世》一课,笔者对培养语感抓言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片断———

师:同学们读书姿势好,声音也好,哪一句写石猴?生: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请好好读这句话,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

(生读)

师: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看看,写石猴的遣词造句有很多秘密,谁发现了?

(出示: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生: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动词。

师:如果把句子读出来应该是什么节奏?

(生读)

师:继续读有什么新的发现?

(出示句子:与猿虫为伴)

师:往下读更有意思了,你又发现什么了?

多少年来,我们的大部分公开课,一直在走分析课文内容的老路,教师所提的问题,大部分都围绕着内容做文章,探究“内容”如何承载表达的意义。笔者引领孩子们“在语言中出生入死”,通过朗读,通过想象,反复在读中品味语言,感受语言,引导孩子们自己去破译语言的密码,穿行在串串闪光的语言珍珠里,发现文本的“奥秘”,同时使石猴的形象更丰满了。喜欢这样的石猴不需要理由,孩子在畅饮语言琼浆的同时,美化了人物的形象。

二、在品悟词语中敏化语言

生字词教学与文本理解原本就是融为一体的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只要大胆创新,抓准词语,也能成为敏化人文精神的结合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惩”字的教学,巧妙地引领学生感觉“惩”字,练写“惩”字,让语言在不断感悟中,在学生大脑中形成鲜明形象的画面,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此时具有丰富内涵的词语已不单单是纯生字,它深切地表达了文本的思想,服务于文本的主旨,让学生对洋人的“愤”“怒”“恨”通过“惩”投射到心灵深处,并由此而散发开,使教学形象、生动,很有魅力,正如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说的:词语只有在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画面。

三、在文本空白处广化语言

学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过程,文对心的感化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化育的内容既有情感志趣等精神因素,又有表达情思的语言和技法因素,而且两者是有机融合的,它使精神和语言两个方面得以拓展,是两者不断同构共生的过程。而小学阶段许多课文内容为读者留下很多的“空白地带”或称其为“艺术的空白”,需要教师匠心独运,启发引导学生在进行理解、想象的同时,进行语言艺术的再创造。

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说》中指出:一个人对外部对象的感知并不是将这一对对象简单复制粘贴到人的精神世界中去。在对某一对象进行感知时,我们并不是作为一个接受者机械地接受外来的刺激,而是要从大量的刺激中进行个人化的搜索选择与意义构建。杜夫海纳也说过:阅读就是感知,如果说这是说阅读意味着感知写在纸上的符号,那么这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人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是一种更为特殊也更为复杂的感知活动,为此,教师应在“空白”处引领学生,理解想象,并进行语言艺术的再创造。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我通过三个角度的填补,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三次引读更是让学生的读达到最高层次,也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此时的叶老也不仅仅是一位认真的老人,更是一位温和、慈祥、尽责任、关心孩子成长的老人。层层深入地感悟叶老的人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四、在拓展延伸处深化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语文之塔是一砖一瓦构建的,没有拓展训练就没有学生的语文功底,就没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因此,我们要根据文本和学生的需要适当引入相关资源,以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时空。杨金林先生说过:学生的身心只有进入激活状态,精神的水源才能荡起波澜,飞起浪花,内在的语言才能高度活跃起来,这样语言和精神才能高效地同构共生,言语实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然而,新课改的浪潮迅猛地向我们卷来的时候,很多教师可能为了拓展而顾此失彼,舍本逐末,把课堂的拓展简单化为资源的交流,课堂成了学生陈列资料、讲述故事、朗读材料的场所。《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结束时的拓展我引领学生读懂了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树立了伟大的父亲形象之后,播放汶川大地震中伟大的父亲母亲的形象、动作、语言,并配上催人泪下的文字叙述,深深打动了学生,有的人甚至潸然泪下,学生体会了深沉伟大的父母之爱,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受到人文的熏陶,然后有感而发,为苦苦救子的父亲书写内心独白,句句含情,感人至深,使整节课的教学达到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范文5

关键词:初中思品;拓展;创新

如何进行拓展教学?我想谈三方面问题:

一、教学资源的拓展

俗话说,“巧媳妇难成无米之炊”。要做一顿可口美食,除了不错的厨艺,还要有充足的食材和调料。教学也一样,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围绕教材,把身边大量鲜活的信息引入课堂,为教学准备充足的素材,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活用引言、插图、案例进行分析

新教材的每个章节都配有相应的引言、插图、案例、相关链接等辅助材料,它们与正文是紧密相连的:或承上启下、或画龙点睛、或启发引导。教学中我们要用活引言、插图等材料,挖掘这些材料的教育功能,启发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基本观点。

2、引用名言、警句、古语、俗语激感

名言警句、古语俗话,它们极富概括性、哲理性、教育性,在教学中不可小瞧它们所起的作用。如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我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三句名人名言导入新课,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三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去做?然后老师简单讲解。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对社会承担着一份责任,引发学生思考:“我该对社会做点什么”?带着这一问题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

3、浅析名词术语、概念增强教学逻辑性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越来越简洁、概括,一节课的正文内容往往三几行一段,三两段就概括完毕。很多名词术语、概念等都没有解释说明,这无疑给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增加了难度。教学中,有必要对名词、术语、概念进行研讨,它能增强教学的条理性、逻辑性。

4、借用时政热点探讨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恰当选材,借助时政热点、国内外新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分析社会现象,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5、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取信于学生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拓展的案例如果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起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充分挖掘身边资源,用好生活教材,用事实取信于学生。

6、巧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启迪思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问题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巧妙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把书本知识融汇于故事中,能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教学手段拓展

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的情景不同,学习体验也不同,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当我们选取好拓展资源后,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整合课程资源,让教学资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思想品德课“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得乏味。特别是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单凭教师讲解,学生难于理解。通过运用录音、录像、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化抽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教学中通过小品、游戏、演讲赛、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拓展资源与教材内容融为一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索和创新的环境,让学生从自己实践中认识规律,培养技能,悟出道理。如教学《和谐的文化乐章》我引导同学们围绕“全球化就是标准化”分为甲乙两方进行辩论:甲方认为,加入世贸、引进外资、跨国公司等举措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目前,各国文化存在差异,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更好地交往,文化方面也应该克服差异,实现全球标准化。乙方认为,经济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各国文化不分优劣,各有千秋,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多元、和谐地发展。在一辩一答程中,同学们理解了文化是不可能标准化的。

3、组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外资源,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升华的过程,并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体现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促进者和监控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以及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切忌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武断地评判。我们在进行课堂拓展时不可好高骛远,人为给学生设置学习障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要考虑怎样拓展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2、要以落实教学目标为归宿。

拓展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拓展训练,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设计任务时不能随意抓取现实生活实例来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应该有的放矢,紧紧围绕教材,围绕学生的实际,打开思路,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件范文6

价值观,即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与总的看法。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影响和指导人的做事方法和处世方式,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格,即人的良好意愿和尊严的财富。有了人格的力量,既可战胜困难,又能抵御邪恶,最终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光辉足迹。

在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受到复杂社会关系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其行为与心理表现出多样性,因此“人格教育”自然成为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乃至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依托教材,把握教材,实施“人格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师应有的责任。

二、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上册着重安排了“让诚信伴随我”“我们的民主生活”“我爱祖国山和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四个单元的内容,实际就是按照少年儿童成长的层次,从自我修身、团队合作、热爱祖国和民族意识这四个角度预设了“人格教育”培养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因此,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并结合少年儿童成长的实际,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

1.严于律己、诚信立身

“严于律己、诚信立身”既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基本前提,又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石。在教学“让诚信伴随我”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诚信”。具体而言,有三方面:一是人无信而不立,只有诚信待人,才能取信于人;二是感受“诚信”与否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不同影响;三是理性辨别、评判各种行为,自觉树立为建设“诚信”社会而尽力的信念。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生动故事、真实事例和社会现象,开展品德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1)利用生动故事,理解“诚信”意义

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生动故事,使学生理解“诚信”的意义。古时候,曾子的妻子出门赶集,儿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便哄儿子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儿子信以为真,不再哭闹。妻子赶集回来后,看到曾子要杀猪便制止,曾子说:“做父母的说话不算数,孩子今后也不会讲信用,将来他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最终,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杀猪”的故事表明做人应树立“诚信”的基本观念。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用故事,唤醒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既感受生动的故事,又围绕故事展开讨论,还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从而初步认识“言行一致”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2)引用真实事例,增强“诚信”做人的价值观念

如何做到诚信立身?如果不诚信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引用真实事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再结合实际生活,了解“不诚信”的危害。例如中国一留学生在日本勤工俭学期间,投机取巧,减少刷碗的程序,被发现后不但丢失了工作,更被写进他在日本的诚信记录,从此没有了打工机会。这既是个人的经济损失,又是其人格方面难以弥补的缺失,还使国家的荣誉受到一定影响。通过引用真实事例,教师可有效增强学生“诚信”做人的价值观念。

(3)分析社会现象,感知集体“诚信”的魅力

个人的“诚信”是较大的魅力,集体的“诚信”是更大的魅力。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明确“诚信”的集体魅力。众所周知,“丰田”是世界著名汽车品牌,人们以拥有“丰田”汽车为荣。不过,2012年,“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召回部分型号的汽车高达五百多万辆,原因是油门踏板问题可能引发漏油等故障。召回的汽车数量之多,可见公司经济损失之大。那么,“丰田”汽车公司为什么坚持这样做呢?是公司的社会责任使然。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公司,比效益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形象,也就是公司的魅力——集体人格魅力。通过分析社会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明确认识,进而较好地体会集体“诚信”的魅力。

2.主动参与、民主合作

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教育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会“民主合作”。“主动参与、民主合作”意识应建立在“诚信”人格的基础之上,是少年儿童成功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主动参与、民主合作”的意识,少年儿童生命的意义才会显现。“合作”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它表明了一个人对待他人和周边世界的基本态度。因此,在教学“我们的民主生活”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民主生活”的意义,了解“民主生活”的表现形式与程序,树立“民主意识”,进而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主动参与学校的“民主生活”。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三类活动。

(1)模拟选举,投票决定

“民主意识”如何培养?模拟选举是较好的方式。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可这样设计:“班上要重新组建班委会,你会选哪些人当班干部?请投上神圣的一票。”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提出若干问题:“班干部应具备什么条件?假如你当班干部,你会怎么做?当班干部是为什么?你投票的标准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一定要把选举原则和个人情感分开。”另外,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班委会产生后,学生有权监督、了解所选的班干部是否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和竞选承诺。

(2)设计情境,协商进行

每个人都有权独立生活,但每个人都应具有主动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既有个人的真实思考,又有顾及全局的宽广胸怀;才能既有集体事务的顺利开展,又使个人的集体意识逐渐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到哪里去好?请大家提出自己的建议。”很显然,如果不加引导,肯定全班沸腾,各执一词。怎么办?协商进行。教师可要求学生稍加思考,然后表达真实想法,最终教师适当点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先认真聆听学生提出的建议。注意:这些建议反映了什么?到底是坚持己见、互相争议,还是互相谦让、?在最终的适当点拨中,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说出对“商量”这个概念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归纳:“参与集体生活是对个人能力的锻炼,在参与中加强合作,增进互让是对个人品质的考验,因此一定要从集体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

(3)现场辩论,评价行为

集体的事,谁来管?答案肯定是大家。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大家”也包含“我”在内,所以就出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小区里有一个爱管闲事的人,看到东家乱丢垃圾,他要提醒一下;看到西家小孩子娇生惯养,他会说上几句。于是,有些邻居说他是个好人,有些邻居非常反感他。你怎么看待那个爱管闲事的人?”问题提出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应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有些邻居认为那个爱管闲事的人是好人,为什么?第二,那个爱管闲事的人所管的闲事对谁有好处?第三,有些邻居反感那个爱管闲事的人,为什么?第四,由于那个爱管闲事的人管闲事,谁的行为受到了限制?在学生辩论过后,教师应对学生正确引导:“那个爱管闲事的人是有责任感的人,其爱管闲事的行为既是积极参与集体事务、热爱集体的表现,又是民主意识增强和人格素养提升的反映。那个爱管闲事的人应成为我们大力弘扬和主动学习的榜样。

3.胸怀祖国、爱心永存

“爱”与“责任”是理想人格的崇高境界,也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必然要求。从“自我修身”到“集体合作”再到“心系祖国”,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教育规律的必然探索。因此,在教学“我爱祖国山和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两个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概况,初步体验爱国情感;知晓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提升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意识;学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拥有情系中华和报效祖国的情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做到知识教学、情感体验和行为指导相结合。具体来说,可运用三种方法进行教学,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目的。

(1)发挥多媒体优势,让学生领悟祖国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魅

爱国教育要从小事抓起,因此教师要用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手段,让学生领悟祖国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魅。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如何使学生具体感知和深刻领悟呢?多媒体技术可发挥其独特优势。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课上,教师既可通过大屏幕、电脑和展示台等多种手段具体而形象地呈现,让学生充分领略;又可自己事先准备相关专题材料(包括风光片、纪录片和教学课件等),让学生深入感知和深刻领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为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的种子,教师要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爱国?祖国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魅体现在哪里?”

(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

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心系祖国,团结一致,互相关心,共同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贡献,这是“人格教育”的至善、至高境界。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对社会和祖国的关注,让学生自觉将个人情感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例如奥运圣火传递到国外时,广大华侨和奥运火炬手通力合作、勇敢护卫火炬传递的全过程,便体现了个人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情感。对此,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感知并集体讨论,最终使学生明确: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各民族同胞亲如兄弟、共同努力,才能使民族振兴、国家强盛。

(3)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人生

爱国思想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之中,个人和祖国要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规划人生,把课堂教学引向课外生活。为此,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把读书的最终目标定为出国求学并以此为荣,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低龄移民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问题提出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讨论和交流。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出相关问题:“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总理在年少时就能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人生,从小奠定学习基础,自幼形成健全人格,以着眼自我、心系祖国和放眼世界。

三、在小学形成有效的“人格教育”机制

1.坚持不懈,长效育人

“人格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在小学品德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应有“人格教育”的内容,为此教师要将“人格教育”的内容加以梳理,形成体系,并在不同时期突出不同重点,确保“人格教育”的针对性与连续性。同时,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都要做到统筹兼顾、注重渗透,让教材发挥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育人功能。

2.把握道德,成就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