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母亲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母亲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母亲的诗歌

有关母亲的诗歌范文1

棉花的话,只说给母亲,一个人听

哑了一个夏天的青桃,母亲教它们开口

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

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

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

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

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

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

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

张凡修,1958年6月生,河北玉田人。诗歌刊发于《诗刊》、《诗潮》、《星星》、《诗选刊》、《广西文学》、《青海湖》、《中国诗歌》等多家刊物,获2010年首届中国十大农民诗人奖,获河北省作协2010优秀作品年度奖,获《西北军事文学》2011年度优秀诗人奖。有作品入选花城版《2010中国诗歌年选》等,著有诗集《丘陵书》、《土为止》、《地气》三部。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母亲的棉花》是一首读来让人神清气爽、温暖迷人的好诗。全诗9行,三行一节,句式错落有致。诗的第一节,“棉花的话,只说给母亲,一个人听/哑了一个夏天的青桃,母亲教它们开口/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第一行,就把“母亲”与“棉花”的关系写得亲密无间。在这里,母亲劳作的过程和植物生长的过程都被省略或淡化了,而诗意在诗人生动形象的叙述之中荡漾开来。“弯着腰”、“打捞”勾画出母亲辛勤劳作的形象,“哑”、“开口”、“晾”诗化了棉花的生长过程,一个“教”字,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母亲的不辞劳苦和精心培育。给棉花赋予了生命,给劳动赋予了情感,母亲的艰辛转化成了愉悦的享受。

诗的第二节,“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沿着“棉花的话”的思路,诗人向我们展现了一群女儿在一位母亲怀里撒娇亲昵的情景。写的虽是棉花,表现的却是母亲的慈爱和儿女的可爱,整个画面向我们呈现出温暖、幸福、和谐、朴素的气韵。“拱着母亲的胸脯”,亲切得让人不愿离开,勾起读者对母亲的无限依恋。

诗的第三节,“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一遍又一遍挪动”,既写出了母亲劳作的辛苦,又把母亲热爱劳动的形象也表现出来了。这里有两层意思,表面上的一层是说,由于母亲的辛勤付出,棉花以“最轻柔的”姿态回报母亲,棉花获得丰收;暗含的一层却是,母亲劳作了一生,儿女们对母亲的回报也是最深情的,儿女感恩母亲。这一节,虽然“我”的出现转换了诗的角度,但还是紧扣“棉花的话”。“呢喃”一词有声有色,有情有态,有滋有味,十分鲜活,极富情感的张力。诗人陶醉在如此美好的情景中,那些呢喃是世界上最轻柔的,轻轻地落在母亲的手里,也轻轻地萦绕在诗人的心头,永远挥之不去。

这首诗,语言清新明丽,灵动优美,富有情彩。诗人以拟人化的创作手法为主,配以暗喻和通感,把采摘棉花的母亲写活了,把本没有生命的棉花写活了,把母亲与棉花的关系写活了,把秋天棉田的景象写活了,把农家的幸福生活写活了。一种素雅而恬淡的语境,更能让读者体会农民劳作的艰辛和平凡生活的美好,更能激荡起读者内心的情感波澜,从而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珍惜美好生活的热情。诗人用生花妙笔准确地捕捉生活的细节和场景,调动多种感觉,营造诗歌的深厚内蕴,从容实在,不虚张声势,不虚无飘渺,日常话语贴近读者,真挚情感贴近内心。

有关母亲的诗歌范文2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

教化作用,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孔子曾说:"尔何不学夫诗,远之事君,迩之事父";

《汉书·艺文志》也说:"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即便在今天,优美的诗歌对儿童身心的

熏陶,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许,正是由于认识到诗歌的

这种无法估量的效果,近年的小学课本,诗歌的比重,不论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应该说,这是一种好现象,但需要注意的就是,诗歌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也大都停

留在背诵的层面上,这远远是不够的。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

歌教育。

一、 重视学生对诗歌的形象理解

无疑,选入小学课本中的诗歌,古诗也好,现代诗也罢,都是诗歌里面的上乘之作,最起码,也是童叟能

解,郎朗上口的佳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学者对诗歌的教学,多依从语文教学大纲里面

的阐释。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我持保留态度的一点就是,大纲里面的解释,或从字面上解释,或以

理性思维阐释,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都显得抽象。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虽然学生对学过的诗歌能背诵

,也能解释,但大都显得比较机械,不灵活。如此长期以往,难免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诗歌的兴趣,甚至对

语文的学习,也感到乏味;那么,进而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也是在所难免的。

笔者认为,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对诗歌的教学,也应尽量采用形象语言阐释诗歌的内容和意义,这样的好

处就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又不易忘掉。比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中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采用形象教学,学生仿佛看见一幅这样的图画:灯下,行李已经准备好了,一位母亲还在为自己即将远

行的儿子补着衣服。

我认为,形象教学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不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身心受到熏陶,不易忘记;也

增加了他们学习诗歌,甚至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 采取启发式诗歌教学

在语文教学的诗歌教学中,不要采用填鸭式的单向教学方式,应该采取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习诗歌之前,老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前进行阅读,搜索相关的知识,背景等,这样会使学生在正式上

课之前,已经对诗歌内容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上课之时,对老师的课堂提问,也会有了很大的积极性。

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就他们的知识储备而言,做个课前预习,搜索与课文有关的小资料

,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不然的话,老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而一些学生还没进入课文内容,从

而会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说,还会使学生养成懒惰的坏毛病,对诗歌,以至

整个课程的学习都比较消极。如果采取启发式教学,长期以往,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动脑,踊跃发言的

好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即人们常说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岂不是终身受用吗?

当然,启发式教学,也要有老师的正确引导,而且是有目的的引导,否则,组织不好的话,整个课堂就会

显得松散,也会使一些态度消极的学生滥竽充数、蒙混过关。

三、 重视诗歌的课外阅读

单从诗歌教学的这一块来说,小学生语文课本里面的诗歌数量还毕竟有点少,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加大诗

歌的课外阅读量。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古到今的诗歌浩如烟海,而且能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好诗,但

是,有些作品,例如屈原的《离骚》,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等,我认为还不

太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从教学的质量出发,应该选择那些篇幅短小,语言形象,内容相对比较浅显的

五言、七言,甚至是四言让学生学习。老师把课本之外的诗歌,选一些好的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朗

诵学习。这样,可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到好的诗歌作品,增加对诗歌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扩大知识面。再者

,读的东西多了,也会使学生们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在具体的操作上,可采用激励的方式,奖勤罚懒,绝不姑息,坚持一段时间,慢慢地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用扬鞭自奋蹄"了。

自然,我在这里列举的虽然是古代诗歌,但我所说的,同样包括古今中外优秀的现代诗歌。笔者的意愿也

仅仅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让好的诗歌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只

懂之乎者也的"小学究"。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育,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和它的整体教学目标割裂

有关母亲的诗歌范文3

摘 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曾四次获得普利策及许多其他奖励和荣誉,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弗罗斯特的诗大部分取材于大自然,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农场生活;所以大部分人对其作品的研究集中在诗人作品所体现的田园、自然的象征意象上,而其诗中对儿童成长和家庭责任问题的关注很少,本文试图从儿童成长方向分析弗罗斯特的几首诗歌,深入挖掘诗人在家庭方面的思想与关注。

关键词:弗罗斯特,成长,嬉戏,顿悟,家庭伦理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2

一.前言:

在《影响的焦虑》中,哈罗德.布鲁姆将弗罗斯特与惠特曼、狄金森、史蒂文森、哈特.克兰并称为美国的伟大诗人;在《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的评价里。弗罗斯特不仅被视为20世纪的伟大诗人,而且也被视为整个美国文学史中的伟大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和其他现代派诗歌一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在商业化、工业化背景下现代社会的人的异化现实和人的自我危机问题,并都尝试探寻对这些现实和问题的解决之途。弗罗斯特的一些诗歌从家庭视角出发,探讨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与人的自我危机的一个方面,剖析伦理的自我问题。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不少诗歌直接向读者呈现家庭形象及相关问题,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家庭伦理关系,如儿童形象,儿童成长与教育,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童与父母的伦理关系。

二.成长中的嬉戏与顿悟:

弗罗斯特在诗集《波士顿之北》以及《山间低地》和戏剧诗“科阿斯的女巫”及叙事诗“枫叶”这几首诗中描绘的冷漠与残缺的家庭中子女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儿童成长问题、对家庭责任问题的关注。在其他一些诗歌中,我们更能看到诗人对这一问题多方位的思考,这些诗歌大部分都被诗人选入1959年出版的专为青少年读者选编的诗集《你也来吧》。这一诗集的选编和出版本身就说明儿童主题对诗人的重要性。在诗人看来,嬉戏与困惑是与成长相随相伴的;在儿童教育与成长上,父母与家庭显然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诗人更是通过强调父母性别差异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来说明父母双方在子女成长问题的共同责任,通过强调成长中的实践与嬉戏来突出家庭的教育职责。

1.“未到上学年龄”("Not of School age")

“未到上学年龄”("Not of School age")里读者看到一个期盼与其他儿童嬉戏,对学校充满期望却又感到困惑的学龄前儿童。诗中,远足的“我”在荒凉的新英格兰乡村“转过一个又一个路口,风吹袭的树林没有尽头。(460)在这里,“我”只遇到一座房子,只碰到一个同样孤独的不到四岁的孩童。这种孤独感对于儿童来说,显然“更加强烈,因为他对他的世界的局限无计可施”。孩童在这个孤独的世界没有嬉戏的玩伴;他之所以是“旗帜的崇拜者”,是因为旗帜升起的地方是一个学校,是个“大人”的公共场所,是个可以与玩伴嬉戏与共同成长的地方:

那孩子的口音不太清楚。

但我慢慢也听出了眉目。

他说某个我能去的地方―

他不能但我能去的去处。(460)

口齿不清的他想让“我”这个大人“去趟学校”,去证实那面大旗今天是否挂出。孩童显然对他不能去学校感到困惑,进而更加深了对大旗和学校的向往。

2.“枫树”("The Maple")

与这位学龄前儿童相反,诗歌“枫树”的女主角梅普尔的困惑则开始于学校,并伴随着她成长的整个过程。在这首典型的成长主题的诗歌中,母亲临终前给她取的名字迫使她去探寻名字的意义―进而也是自我身份的追寻,因为“正是她名字之与众不同使人人都/对它注意―而且对她加以注意”(236)。学校的老师否认她这一名字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亦即对她的自我的否定)―“但老师对全校说/没有这个名字”(235),而其他人“要么注意它,要么拼错它”(237)。父亲也无法解答梅普尔的疑惑:

我不知她替你取这名有何含义,

但这名似乎是她的遗言,想要你

做个好姑娘―像棵美丽的枫树;

父亲的含糊其辞在小姑娘心中播下了谜一般的种子:

以后我慢慢告诉你我知道的一切

关于不同的树,还有关于你的母亲

的一件事,那也许会对你有用。(236)

然而,父亲从未告诉她这个谜是什么,而是任由她自己去探寻;她想知道母亲给她取这名字,想知道母亲希望她“应该怎样穿着,应该有何举止……”(237)。可以看出,他所探寻的不仅仅是名字的意义问题,而是她的自我身份问题。在诗的后半部分,已经完全独立,有了自己完美家庭的她仍然在为这个谜,为名字的意义追寻,然而丈夫的话多少让她有些豁然开朗:

因为这很难说,说不定那只是

你父亲和母亲之间的什么事情,

对我们毫无意义……。(239)

显然,丈夫的点拨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观点:子女的名字或许对父母亲来说有着某种意义,代表着父母的寄托;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和期待自然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成长便意味着自立和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我,即如诗中所言―“花与父母播下的的种子迥然有异”(236)。因此,卡伦.基尔卡普对此诗的分析―诗人“既想融合又想压制强有力的女性声音”,值得商榷。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后嬉戏般地写道:“所以我得说人名没有意义更好,因为留给天性和机遇的东西会更多。随便给孩子取个名,看他们会怎样”(242);即父母不应该“过度地控制孩子的生活”。

3.“白桦树”(“Birches”)

成长中的困惑,是任何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而弗罗斯特在诗歌中更强调了在嬉戏的顿悟中,在生活体验中逐渐成长。这与他对教育的看法相一致;他认为“没有什么方法或学科可以取代保持敏锐的感悟力的重要性”。名诗“白桦树”("Birches")以成人“我”的视角,回忆童年时的摇荡的白桦树那嬉戏的快乐,并从这种嬉戏中顿悟人生的真谛:

……人世是适合爱的地方,

因为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164)

对那个“离城太远没法学棒球的孩子”来说,“他唯一的游戏就是他自己的发明”,“他把父亲的白桦树当马骑”(163)。男孩在游戏中逐渐地领悟到“能保持住身体的平衡”的重要性,而在“一遍又一遍地挨个儿制服”父亲的白桦树的过程中,他又象征性地获得了某种自立―成长的标志。

4.“野葡萄”(”Wild Grapes”)

对成人的’“我”来说,孩童时的嬉戏令人回味和向往,令“我做梦都回到少年时代”(164)。而该书的姐妹篇“野葡萄”(”Wild Grapes”)中的女主角则叙述了小时候她与哥哥在嬉戏中成长的故事。最早刊登弗罗斯特诗歌的编辑及诗人的朋友苏珊.沃德(Susan Ward)曾想让诗人以她儿时的经历为素材,写一首女孩摇荡白桦树的诗,与“白桦树”相呼应,诗人欣然允诺,创作了这首诗,于1920年发表在Harper’s Magazine,后收入《新罕布什尔》。诗歌的开头,身为老太太的“我”便以幽默嬉戏的口吻为诗歌定下了基调,制造了一个深深的悬念,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从什么树上不可以摘到无花果?

难道从白桦树上就摘不到葡萄?

你对葡萄或白桦树的了解就这些。

作为某年秋天曾把身体挂在葡萄

之间并从白桦树上被摘下的姑娘,

我应该知道葡萄是什么树的果实。”(255)

5岁的我在向导兼“父亲”的哥哥的带领下来到他所熟悉的林间空地,在哪儿无数串葡萄缠在一颗孤零零的白桦树上。哥哥“为了让我能完全自食其力”,“把树压弯到地面,/让我用手抓住树枝自己摘葡萄”(257),结果却是“我”像一串葡萄一样被树枝高高挂起,本该马上松手的“我”却因为求生的本能而死死抓住树枝不放,最后在哥哥的帮助下回到了地面。

诗歌的第一节中提到的“我一年过两次生日”,不仅仅指她的这次“劫后余生”,更指她在这次嬉戏中所经历的“重生”似的成长。诗歌中反复出现的词是“抓紧”与“松手”,使读者不得不深入思考它们的辩证关系与象征意义。哥哥把树枝压倒地面时,让“我”抓住树梢,可“我”却树抓住吊起,于是哥哥喊道,“松手,/傻丫头,难道你不知道什么是松手!”。可当时“我”还没有学会如何松手:为了活命我却忍痛把树枝抓得更紧,显示婴儿抓住什么就不放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从这种树上传下来的,因为远古时代那些未开化的母亲。(257)

显然在这首诗中,树延续了其传统的象征意义―母亲、生命等等,而“我”显示的婴儿似的本能―抓住树枝不放,暗示着对母亲、对父亲保护的依赖。最后在哥哥的帮助和指引下,“我”终于学会了松手,安全回到地面,也领悟到便意味着“孩子必须学会如何挣脱父母的保护”。

5.“一个姑娘的菜园”("A Girl"s Garden")

收入《山间低地》的“一个姑娘的菜园”可以说是这部诗集,乃至所有弗罗斯特诗歌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首。究其原因,或许是这部诗歌表面上的简单,或许是诗歌中缺乏弗罗斯特叙事诗中常有的幽默与浓重的地方色彩,又或者是这首诗歌不像其他诗那样充满含混和不确定性,给读者多层解读的空间。实际上,这首诗与“泥泞时节的两个流浪工”(“Two Tramps in Mud Time”)等诗歌一样,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嬉戏与劳作、工作与休闲等动态二元关系的思考,也同样可以用来阐述诗人在“美国文化背景中对诗歌的定义”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一位邻居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邻居女孩为了体验自立的感觉,“要求她父亲给她一块小菜园/让她自己耕种自己收获。与“枫树”、“野葡萄”等诗不同的是,这首诗里女孩的父亲走到了前台,并对女孩的要求欣然应允―“父亲说‘为什么不呢’”(177);父亲认为这块单人农场会给女孩一个机会,“锻炼你瘦弱的肩膀”(178)。在女孩的务农活动中,劳作与嬉戏是无法分开的,她的“自立”实际上就是在嬉戏中体验成长,在成长中玩味嬉戏。

三.结语:

深受爱默生影响的弗罗斯特对自立的理解在其上述的几首诗歌中深刻明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对父母与子女的伦理关系,对父母在子女成长中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等问题的看法。通过上述几首诗的分析,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位诗人的思想及他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Nancy Lewis Tuten and John Zubizarreta.The Robert Frost Encyclopedia.CT,West-point: Greenwood Press,2001.

[2]Mordecai Marcus,The Poems of Robert Frost: an Explication,1991.

[3] Karen L.Kilcup.Robert Frost and Feminine Literary Tradtion.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8.

[4] Robert Pack.Belief and Uncertainty in 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Hanover and London: Middleburry college Press,2003.

有关母亲的诗歌范文4

1、学会本课生字,能背诵、默写诗句。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情地朗诵古诗。

3.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及诗人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对母爱的赞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搜集有关赞颂母爱的诗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了解诗人。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请你们认真听,想一想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多媒体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2、在这音乐声中,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学生说,教师小结:母爱是三月的阳光,温暖儿女的心房;母爱是巍峨的高山,不怕风吹雨打的磨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讴歌、赞颂母爱的古诗《游子吟》。(师板书课题)

3、当你看到这首诗的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师梳理)

4、了解诗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诗人孟郊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学生自由尝试)

2、正音,指名划分五言诗的节奏。

3、再按节奏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4、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理解诗意,读懂游子心,感受慈母恩。

通过诵读,你们一定读懂了不少内容,现在请你们结合注释和手边的资料研究、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还没有弄懂,把它记下来,小组讨论。(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喜欢的诗句的理解。喜欢哪句就说哪句。

2、引导学生读写临行前的诗句:当你再读这首诗时,你的头脑中是不是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课件出示母亲油灯下为儿缝衣服的插图)

(1)教师范读,同学们想象,并说说体会。教师边朗读,边板书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读一读,想一想,以同学们提出的“远离故乡的游子在轻轻地吟唱什么呢?”这个问题为主线,读写临行前的诗句。这几句再现了临行前的什么情景?请结合注释,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教师点拨:诗的第一句用“线”与“衣”两种极其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会母子相依为命的情感。再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4)交流临行前的情景: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母亲为何不等明天再缝?针对这一问题师生研究讨论: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临行前的情景?并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出来的?

(5)从“密密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由此可想,母亲在“游子衣”里缝进的只是一丝一线吗?还缝进了什么?请把想象到的画面和体会到的意境先说一说,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6)教师提示:在古代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子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会回来得越早。所以母亲“密密缝”,“意恐”是什么意思?母亲“恐”什么?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临行前母亲会对儿子叮嘱什么?

(7)让学生分角色倾诉临行前的嘱咐,体会母子难舍难分之情。

3、教师过渡,引出作者感慨的诗句。

过渡句:母爱之厚难以回报,儿子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汇成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读,教师板书这句诗。)

(1)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2)把你的理解在诗中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用这个反问句式,想表达什么样的内心感慨?为什么儿子的“寸草心”不能报答母亲的“三春晖”呢?讨论、理解这个比喻句。 (结合背景、诗句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和儿子永远无法报答母亲的遗憾。)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深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请带着你体会到的心情,个性朗读,背诵这首诗。(满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思念之情朗读、背诵,把母爱的无私、伟大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读写结合,激起创作灵感,进行练笔训练。

有关母亲的诗歌范文5

蕊那会儿爱诗,她上课从不带教材,但一定会带自己的诗歌本。中文系的课堂,遇上没诗性的老师,她要么睡觉,要么创作。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蕊不紧不慢,眼睛里有水,清澈灵动,嘴角上扬,声音软软:“老师,我不太清楚。”再有脾气,也灭了一大截。但也有一针见血、言语犀利时,多半和诗有关,老师连连称赞,大概想着这姑娘是可造之材啊。

私下里,蕊总自嘲是伪诗人――看得不多写得更少,不认识诗人,也不入圈子。话音似乎刚落,蕊就和年轻诗人Y走到了一起,甚至把Y带到课堂来旁听,分分钟都要在一起的样子。Y高中毕业,彼时所在企业倒闭,理所当然地做起了自由撰稿人。自由撰稿人差不多除了自由一无所有,只是让蕊的诗歌本丰富了不少:里面有他俩各自的诗,还有合作的。

10年后,Y拿了国内诗歌大奖,我看到新闻,发短信过去刺激她,她只回三个字:哈哈哈。没有任何感慨,因为做了母亲,忙得脚不沾地。

当我们忙着结婚生子的时候,为了表达对自由生活的眷恋,总会找一个身边反其道而行之的对象来崇拜,蕊在我这儿着实充当了好几年这个角色,所以后来我又用了好几年来适应她的闪婚、为人母。

我们再见面,蕊的儿子已3岁,萝莉面孔还依稀可辨,曲线身材却一去不复返了。她说她已不再读书,连报纸都不看,才变成现在这副死样子。我知道,她连儿子的零食都要亲手制作,视防腐剂为天敌。这和我记忆中那个可以两天不洗脸、拿着泡面碗来我们寝室讨开水的女孩儿判若两人。她笑着讲:“我现在五天不洗脸都可以,自己吃什么也无所谓,给儿子做个早饭真是头大。”

有关母亲的诗歌范文6

诗歌的特殊性赋予了诗歌独特的魅力,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流芳百世的文学家多为写诗造诣高的人,如李白和杜甫等。这是因为诗歌极其精炼短小,还得讲究韵脚,平仄等,更重要的是还在这么多的束缚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对诗人的要求高出其他作者很多。在诗歌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把握“人——物(意象)——情”的基本框架,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领会诗人营造的意境,从而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个人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显得非常关键,找出了意象,也就找出了诗人抒发心意的潜台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们一读完这首诗,凄凉和孤寂的感觉就扑面而来,这就是意象的作用,诗中的“藤”“树”“鸦” “桥”“道”“风”“马”这些是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事物,毫无主观感彩,但在作者的笔下后,这些普通事物成了作者抒发感情的媒介,作者在这些事物前分别加了“枯”“老”“昏”“小”“古”“西”“瘦”这些修饰性词语后,这些意象就变为作者所用,带有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就成了作者要表达的主观情感载体,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大量的叠加意象,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描绘的淋漓尽致。在高一的诗歌单元中选取了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在抒情方式上,依旧采取意象传达的方式。

一个好的意象,可以成就一首好诗。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不知打动了多少个人,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温婉可人的亚洲女性形象跃然于纸上,余光中的《乡愁》引起了无数游子的共鸣。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成了鉴赏这首诗的关键。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紧紧抓住这些意象,从而达到理解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

诗歌大多不是直抒胸臆的,而要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把握一些固定的意象的潜台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身上所穿的并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千里之外的母亲对自己儿子的牵挂和思念,“线”和“衣”这两个意象,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这两个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的传递,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表达惆怅和乐观思想的媒介。有时,我们能看到一些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感。“鸟”的意象往往与男女恋情和嫁娶有关,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又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而“柳”和“留”谐音,所以,柳树就成了诗人们抒发离情别绪的最佳选择。还有“月亮”,从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成为人们千百年来传唱的佳句。又如莲花,代表了纯洁,梅花代表了高洁人格。教师在诗歌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多次体会,理解意象所代替的诗人情感,这对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此把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把握,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就会畅通无阻了,鉴赏水平也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