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设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范文1

一、机械设备制造仿真技术概论

仿真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性能分析与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利研手段,逐渐形成了专业的机械系统仿真技术。主要的仿真技术包括cAD三维建模、结构有限元分析、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应用它们可以解决从零件到装配件的结构刚强度和产品的各项性能要求等问题,这些技术作为机械系统仿真技术中的几个最为关键的部分,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大有一体化和集成化趋势。

二、设备仿真技术发展

(一)加工设备布局仿真

设备布局是构造一个有效车间系统最为重要的环节,相同车间地址、相同的人员、相同的技术和设备,仅仅由于布置方式的不同,生产系统的功能可产生天壤之别。高效率的设备布局作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手段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工业发达国家,除了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外,已把改进物料搬运、改善工厂中的物流组织看作是减少和节省开支以获取利润的重要方面。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减少企业内部生产物流的具体途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通过最优的工厂布局,建立顺畅的物流线路,或者采用加工中心,实现工序集中,减少运输次数,缩短物流距离;二是成组搬运,直接减少搬运次数;三是确定最优的运输路线和运输速度,建立连续短捷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的停顿、路线交叉和倒流现象。

(二)多学科优化理论在仿真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技术及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大都开始于工程应用问题的研究,再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逐步上升为独立的理论,然后反馈应用于产品设计的实践。多学科设计优化理

论的研究也遵循了同样的规律。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起来的MDO技术是当前国际上一个最活跃的研究课题。MDO问题涉及到的变量数目较多,学科之间的信息交换极为复杂,直接搜索目标函数和约束值的计算量令人难以忍受,某些学科分析会产生一些无法预计的失真,难以采用效率较高的梯度算法进行设计空间搜索,影响处理速度。因此,优化过程中一般不将设计空间搜索程序与多学科分析直接祸合起来,而是对目标函数和约束给予近似的表达,将直接搜索和这些易于计算的近似表达祸合起来,得到近似问题的最优解后,通过最优解处的重分析来修正改进近似模型,避免频繁的多学科全分析。

(三)基于虚拟样机的机械仿真

在机械设计领域,虚拟样机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产品开发方法,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综合仿真式开发手段。机械系统虚拟样机是基于虚拟样机的机械系统仿真技术,是指在制造的一台物理样机生产出来之前,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该机械系统f产品)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即虚拟样机);对其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较好地仿真该机械系统的运动过程,以预测机械系统的整体性能。该技术以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理论为核心加上成熟的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基于图形的用户界面技术,将分散的零部件设计和分析技术集成在一起,提供一个全新的研发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法。它通过设计中的反馈信息不断的指导设计,保证产品寻优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sOILDwROK建模导入ADAMS

ADAMS软件具有强大的动力学解算器,但其实体建模功能相对比较薄弱。对于比较复杂的零部件,如用ADAMS建模模块进行三维实体建模,不能保证模型的尺寸精度和装配的位置精度。应用SoildWorks软件对设备进行整机建模,按工程图纸将其变为一个数字样机,然后将其转换并导入到ADAMS坏境中使用。由于SoildWorks和ADAMS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所以各自的数据都难以被对方识别。要将SoildWorks中创建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到ADAMS环境中,必须两种软件具备某一相同的几何数据转换模块,先将SoildW01.ks的数据转换成中性(不依赖于SoildWoI_ks系统),然后将中性数据通过几何数据转换模块转换成AI)AMS数据。

(一)虚拟设备的装配

经上面步骤零部件导入AI)AMS后,各构件之间还只是毫无联系地独立存在于ADAMS中。这种状态下即使全部零部件都己导入,也不能构成一台具有现实意义的虚拟样机。这就如一堆拆散的零件摆在地上不能构成一整的机器。下面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分散的零部件"装配"成一整的机械,并赋予一定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够模拟现实的工况工作。

(二)仿真实验

所谓仿真就是在模型上进行实验,它是将被研究的对象及其特征抽象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和推断对象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机械设备范文2

强大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能力,还必须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机械装备素质。

关键词:机械设备 集中租赁

0 引言

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机械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还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都有着促进企业进步的重要意义,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管好机械设备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1 国有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的弊端

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绝大多数采用了传统的管理体制,在管理过程中过多的行政干预了,往往只看重设备的形态物质的管理,而忽略自身价值形态的管理,在改革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时,就需要把大型机械设备集中管理、集中租赁,这样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建立设备租赁中心,深化建筑企业的改革,是企业实施项目成本考核的重要条件,也是今后建筑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经之路。

2 传统设备管理体制的弊端

公司在体制上属于多级管理制,因为机械设备管理环节比较多,执行制度和贯彻不到位,公司设备的宏观与平衡能力就会减弱,原先我局下属五大公司、一个安装公司,各公司的在手设备统计起来产值2亿多元,在河南市场名列前茅,设备管理也采用比较传统的管理体制,主要设备配置在各个公司,管理级别分3级,公司分公司项目,而三者共同管理就会使施工环节增多,施工现场延伸条件太长,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为了赶工期就要硬拼设备,这样造成设备在没有保养和维护的情况下过度使用,损伤设备。更多公司的设备部门,对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比较重视,因为设备经济资金不多,所以较多的负责人为了公司的利益而制定设备管理制度,根据相关的规定和管理制度,各公司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在执行时很难达成一致,因为各自的经济立场还有利益均不统一与平衡,所以无形中消弱公司对设备管理的整体控制能力。

3 机械设备配属分公司

在施工中设备只是为项目服务的,设备在施工中创收的效益都是本单位的效益,没必要明显划分开。同时为了照顾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就需要让项目尽量创造更多的利润,这样就不用从设备应得的效益中任意压缩费用用于别处,所以为了取消设备维修出现的局限性,就要正常维护设备资金与配件费用,在设备管理资金上不得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4 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在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下,设备管理人员主要以建筑施工行业为主,设备管理人员的地位不高,工资收入也不高,工作也是默默无闻,每天他们必须为施工项目提供日常的维护保障,不能因设备维护不到位而影响工期,所以这样的行业很难吸引刚毕业的学生,加上工作性质使得很多在设备管理岗位上工作很多年的工作人员也常有想转行或者干脆跳槽的想法。为了解决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需要加大培养优秀的设备管理人才,这就需要公司有耐心,因为设备管理是一个以专业技术管理为基础,自身要有综合管理能力,还要具备熟悉经济和认识组织协调的能力,所学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培养。为了不影响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就需要安排一些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到现场,因为大量的项目开工建设,现场管理人员缺口很大,为了能把工作人员吸引到现场,就需要提高各方面的条件。

5 改革原有的设备管理机制

将主要的机械设备集中租赁管理,是解决设备管理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实施设备集中租赁管理制度,改变原来那种行政建制为单位,并以工程项目成本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建立独立的经济核算体系与项目直接签订租赁合同,发生经济行为,设备管理由单纯的专业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实行一级管理,缩短了管理线条,减少了管理环节,使管理部门对设备的使用、维护等情况都具有第一手资料,有利于降低消耗,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有利于开展技术业务的培训,提高设备使用和管理水平,由于机械设备的集中管理,形成相对经济实体,设备成为其资产经营的对象,设备的维护成为首当其冲必须重视的自觉行为,他们会更加注重设备的增值、保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在市场经济杠杆的自然调节下,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会直接从经济利益中反映出来,因此也促进管理人员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求获得更大的效益,真正调动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逐步使设备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而减少和消除设备事故隐患,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在较好的经济效益下,设备管理人员的收入能够有一定的提高,管理队伍相对稳定,原有的设备管理制度出现的种种弊端就会自然解决。

6 实行设备集中租赁管理效益分析

6.1 企业只有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主要有两个方面决定,一方面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增加产品产量和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就是要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消耗,而且在管理活动中设备在施工现场要具有流动性,设备管理也要有重要的地位。只有满足这些特点的需要,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才会紧紧围绕提高经济这个中心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6.2 第一点,对设备的管理需要按照专业要求进行,在管理时候要结合现代化技术,需要由专业精干的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维护管理,还要在保持较高设备利用率的同时开展创新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革新来预防和消除设备故障和隐患,改善和提高设备的素质,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其次,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就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宏观控制,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配,减少重复配置和设备的闲置,实现整体设备的资源共享,充分挖掘设备的潜能。

为了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就是减少原材料和能源、配件的消耗,加强设备的管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维护设备正常的运转,如果设备常用的零配件、易损件等管理不当,就会增加维修费用的浪费,同时带来设备停机、设备寿命缩短、施工超期赔偿还有设备事故和质量等不必要的损失,虽然维护不好带来的损失犹如冰山的一角,但是时间长了维修费用就会逐渐增多。

如果统一租赁管理,可进一步统一各公司管理队伍,压缩管理层次,减少各修理厂区和车间库房数量,由原来的多个减少为一个,人员集中管理,部分可以充实到一线服务,公司各方面制度逐渐完善,人力资源等方面更加合理,公司在日常维护的成本节约也显而易见。在充分保障企业施工项目正常进行的同时,也可以把对外租赁的业务广泛宣传到社会市场,还可以根据企业设备管理具有的严格规范的特点来避免大型设备的闲置。此外,为了有足够的技术支撑,企业就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这样在企业竞争中具有优势,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根据标准等特点,如果企业租赁市场不能进一步发展,就很难深化企业自身的改革和成本管理的目的。因此组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机械设备租赁中心,需要采取多种经营的理念,以资源为纽带,通过一些产权划转、托管、租赁等形式,走向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上,要能进一步激活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推动设备管理的发展,为深化大型企业的体制改革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功洲.浅析机械设备租赁经济活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6).

[2]延鑫年.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05).

机械设备范文3

论文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问题;措施

论文摘要:对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浅显的讨论,以期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启迪。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的结构及应用日趋复杂,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设备利用率不高等,这此问题是企业设备管理落后的根本原因,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市场导向的作用,企业管理也越来越社会化、市场化,企业要想在生产中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处理好机械设备管理中所突显的问题,来维持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

一、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不规范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不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对机械设备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只是凭经验、凭感觉来管理;其次,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是停留在依靠说明书和经验进行维修的层次;再次,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在设备管理工作中主观性较大。

(二)激励机制的不健全

激励机制不健全是困扰很多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一个问题。在相当多的企业机械设备当中,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即使建立了所谓的激励机制,也只是让员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做的不好就会采取惩治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挫伤了限制员工的积极工作态度,大多数员工的工作变成应付差事,甚至会形成员工与组织的对抗心理,这样的激励机制,很容易造成员工的流失。

(三)组织机构的不灵活

组织机构的不灵活是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又一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直线式的组织结构,极容易造成家长式的管理方式,领导缺乏有效的授权,完全是一个个人指挥企业的所有管理工作,各部门分工不明,职责不够明确,一旦发生问题容易造成推诿扯皮,极大影响力组织的绩效。

其次,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协作不力,无法发挥团队作用,也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很多部门和员工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与其他部门和员工没有太多的关系,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统的工作团队。

再次,设备管理人力资源适应性不强。现在很多企业的设备大都是专门针对某种施工工艺的大中型专用设备,专业性太强,但此类工艺没有任务就要处于闲置状态,假设长期没有任务,设备就有闲置报废的危险。同样,设备的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也存在着单向性。使用者只会使用、维修者只会维修、保养者只会保养,这是对人力资源的大浪费,同时也无法适应市场专多能的要求。

另一方面,管理体制落后还体现在维修体制落后上。如今,现在随着设备使用的市场化,很多国外的复杂先进的机械设备进入国内市场的各领域,然而很多企业的维修技术水平还远远的落后于先进的机械设备。

二、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实现规范化管理

企业要想实现在对机械设备的规范化管理,一是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档案。首先,从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具有强烈的科学性,也是在企业中实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的保证,只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实现科学管理机械设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完善的机械设备档案体系是设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机械设备档案,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现存状况、调动情况、维修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问题并进行维护,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  (二)深化组织机构改革

对于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着眼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不应该是只服从少数管理人员的命令,更不应该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这就要求企业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形成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对于管理中的决策问题要有更多的人参与,互相监督、互相协作、互相提醒,增强大家的团队意识,发挥整个团队对设备管理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首先,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定期的对主管设备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系统地学习设备科学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去指导实际工作。例如,管理人员通过能根据本单位实际,切实抓好设备管理基础工作,采用新技术,提高设备完好率,搞好设备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操作人员通过培训应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努力达到“四懂三会”的境界,所谓“四懂”指的是懂性能、懂原理、懂作用、懂构造;所谓“三会”指的是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维修人员通过培训能够学会准确、迅速地排除故障,掌握设备维修,学会维护保养设备的技术,消灭隐患,能当好设备的“保姆”。

其次,要完善维修机制。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

一是对要机械设备的维修进行预防。这是从预防的立场出发,为了对设备的异常做工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拟订的设备计划(或设计选型)和设备安装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要想做好预防维修,就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并掌握设备缺陷,并加强日常工作的检查,如,定期更换零部件,机油调整等工作。

二是根据设备运转周期对机械设备按预订的计划进行定期维修,这种方法对大型、连续性生产装置比较适用。要想做好定期检修,企业需要制定好完善的计划,制定好相关标准,准备好相关材料,组织好参加维修人员,争取一次性检修成功。

三是对机械设备进行事后维修。所谓事后维修指的是,机械设备设备发生故障后所进行的维修。在企业中,有一些设备是比较重要但他们并没有备机,对于这类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这种维修。而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生产影响力不高但又有备机的设备,采取事后维修可节约维修费用,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维修方式。

参考文献

[1]陈航.浅析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大众科技,2007,(4).

机械设备范文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道路修建施工工程也越来越多,修建道路所要用的机械设备决定着城市道路的等级和质量。随着工程量的增大,施工过程对于工程机械的依赖也变大,而且对于施工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保证施工道路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现场的管理工作和维护工作。

关键词:

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一、目前我国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与维护中出现的问题

1.施工的工地缺乏相关的配件

由于道路施工工地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并不能将所用的配件在工地上进行储备,只能对一些易损和易耗的设备做储备工作,对于贵重的配件都是现用现买。因为道路修建的工地现场都是比较偏远的地方,由于交通不方便的影响,给配件的采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采购配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了机械设备的停机时间,这就延长了工期,给施工的工程带来影响。

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专业素质过低

由于道路施工的工程和流动性比较大,再加上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很多都达不到操作的要求,就会出现很多操作问题。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与技能水平较低,操作时间比较长,导致在操作设备的过程中与管理人员存在进度和质量等问题。设备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够也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

3.机械管理工作缺乏指导

随着道路施工工程的增多,道路工程建设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施工效率与施工资金的竞争导致很多施工企业受到了生存的限制。而工程道路的施工主要依靠的就是机械设备的应用,对工程机械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成本,这就让一些施工工程在完成机械部分施工后就直接离开了,等到再次需要的时候调换过来,这就导致机械设备的管理缺乏统筹性的指导。

4.道路工程机械设备使用不够规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道路工程也开始朝着现代化发展,随着工程技术的日渐成熟,机械设备技术也发展得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相关操作人员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来跟上设备的更新速度。目前我国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普遍都很低,导致了操作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失误操作,而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仅仅能够进行最简单的操作。有些施工单位只注重施工的进度,而忽略机械操作人员用不规范的操作进行负荷的工作,这样对机械设备的损耗是相当严重的。

5.机械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

一些道路施工单位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意识薄弱,对于机械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只追求使用机械产生的短期效益而忽略其维护和保养的部分,导致机械设备自身零件磨损出现故障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而我国目前机械维修技术人员都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想象,这导致机械设备的维修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技术人员只有理论知识,在处理机械设备的疑难问题上会很吃力,设备修理的结果不能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方法

1.进行统筹化、经济化的机械使用方式

工程机械设备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要选择优良的施工方案,要将整个施工工程从设施到布局都要进行分析和考虑。根据工程的施工量、工期以及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等具体信息优化施工的方案,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保持一致。机械设备要有能够更换的设备和配件,保证设备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正常运转。在进行统筹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设备和车辆的出入口位置,尽量在一次布局中就能够将所有的设备以及工作流程布置完毕,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高效。

2.专业化的工程机械管理

目前我国的道路施工企业基本上都是依赖工程机械来进行施工工作,忽略人力的工作作用。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要让管理人员了解机械与人力共同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工程机械与人力的共同作用。这样的施工过程才能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最大化。工程机械维护人员也要加强意识,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维护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术学习,使工程机械的管理更加专业化。

3.对机械设备要实施强制保养的措施

强制保养就是针对一些工作紧张没有得到保养安排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对于这类机械设备要制定好维护保养的周期,采取定期维护的方式来保障机械的正常工作,降低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还在无形中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保养的同时还要记录其维修的数据信息,这样在机械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正确及时地找到解决的方法。

4.要做好机械事故的预防工作

所谓机械事故的预防工作就是避免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事故发生所进行的一些预防措施。主要就是要对机械设备进行防洪、防电、防火、防爆等等预防措施,还要对机械设备的的安全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排除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

5.对于机械设备的更新要及时

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设施,机械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为了施工企业的长远利益,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通过相关的规定与科学的检测,将已经不能达到施工安全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新,选择耗能低、效率高、技术性能强、维修费用低的机械设备来进行施工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施工的质量、安全。

结语

随着我国工程建筑的日益增多,道路施工工程作为我国主要发展的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各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对待。施工的现场与机械设备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现场的管理意识,这样不仅能提高施工工程的工作效率,更能提高企业的长期效益。

作者:高丽雪 单位: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道路管理公司

参考文献

[1]周以德.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机械设备范文5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护;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备的维修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采用三者相结合维修方式,重点突出状态维修方式,积极地做好设备预防检修工作,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使设备停机损失小,综合效益高,寿命周期费用低,使设备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企业多创效益。要获得良好的维修效果,在维修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设备修理必须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实行专群结合、群管群修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好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的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和增长,为生产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修用结合的原则。在生产与设备维修时间上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合理安排。在设备检修中,操作工人要紧密配合维修工人,坚持“修用结合”的方法。 修理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要对员工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的思想教育、技术教育,培养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及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在搞好群众性维护保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修理质量和修理工修理效率,缩短停歇时间,降低修理成本,使设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1 管理规范

1.1 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1.1.1 机械设备操作按规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贯彻“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

1.1.2 机械设备使用的工作人员,能够胜任所担任的工作,熟悉所使用的设备的性能特点和维护保养要求。

1.1.3 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要求进行,,严禁超负荷运载。

1.1.4 所有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要按《设备保养规程》的规定做好日常保养.小修,中修等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带病运转。

1.1.5 当班人员每天必须认真做好《设备运转记录》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1.2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规定

1.2.1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操作证或驾驶证,并定期参加复审。严禁无证驾驶。

1.2.2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每次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1.2.3 操作人员需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思想素质高。

1.2.4 实行定人定机制。不经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代替操作其他机械车辆。

1.2.5 遵守工作纪律,严禁酒后工作。

1.2.6 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

2 设备的区域维护

设备的区域维护是企业按照生产区域设备拥有量或设备类型划分成若干区域,维修工人有明确分工并与操作工人密切配合,负责督促、指导所辖区域内的设备操作者正确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并承担一定的设备维修工作;负责区城内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落实。区域维护是加强设备维修管理为生产服务,调动维修工人积极性的一种岗位责任制。

区域维护的工作内容是:

2.1 每日值班维修工人对负责区城内的设备主动巡整一次安装水平和精度,并作出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2.2 对环境有特殊要求(恒温、恒湿、防振、防尘)的精密设备,企业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的精度、性能不受影响。

2.3 精密、稀有、关键设备在日常维护中一般不要拆卸零件,特别是光学部件。必须拆卸时,应由专门的修理工人进行。设备在运行中如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车,不允许带病运转。

2.4 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加工范围进行操作,不允许超规格、超重量、超负荷、超压力使用设备。精密设备只允许按直接用途进行精加工,加工余量要合理,加工铸件、毛坯面时要预先喷砂或涂漆。

2.5 设备的油料、擦拭材料和清洗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得随便代用。油料必须化验合格,在加入油箱前必须过滤。

2.6 精密、稀有设备在非工作时间要加防护罩。如果长时间停歇,要定期进行擦拭、及空运转。

2.7 设备的附件和专用工具应有专用柜架搁量,要保持清洁,防止锈蚀和碰伤,不得外借或作其它用途。

2.8 设备工作是机器设备现场使用与维护的重要环节。正确、合理地设备能减少摩擦和设备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降低功能损耗,防止设备锈蚀和受热变形等。相反,忽视设备工作,设备不当,必将加速设备磨损,造成设备故障和事故频繁,加速设备技术状态劣化,使产品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因此,设备管理、使用入员和维修人员都应重视设备的工作。

3 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械设备广泛地使用在工业生产中,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由于环境影响和折旧,磨损等影响,机械设备要不定期或者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的进行。

3.1 在进行工程施设备工机械工作中必须要注意到溢流阀与液压泵的声音。在当液压泵发出气蚀的声音时,必须要检查其主要的原因并且消除故障以后再进行使用。在当某一个执行元件没有进行负荷的状态下出现缓慢的动作,并且有溢流阀溢流的声音,需要马上停机加以检修。

3.2 在进行施工机械作业时要尽量避免粗暴,那会产生冲击负荷,促使频繁的发生机械故障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使用的期限。在般在作业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负荷,也会促使施工机械的结构早期出现断裂和磨损以及破碎等情况。

3.3 在施工机械设备作业时需要防止有飞落的石块会打击液压的油缸、活塞杆、液压油管等部件。如果在活塞杆上有击伤的情况,则必须要进行及时的修复,以防破坏活塞杆的密封装置,在不漏油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

3.4现场生产设备漏油

3.4.1 渗油:油迹不明显,在油迹被擦净后五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3.4.2 漏油: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在油迹或油滴被擦净后五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的为漏油。

3.4.3 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的,为一个漏油点。

3.4.4 不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者,为不漏油设备。80%的结合面不漏油,且漏油的部位三分钟内漏油不超过一滴者为基本不漏油设备。

3.4.5 严重漏油设备:设备有下列情况之一,或一个漏油点一分钟滴油超过三滴者,为严重漏油设备。

3.4.6 一般漏油设备:凡有漏油现象,但不够上述严重漏油程度的,为一般漏油设备。

3.4.7 治理合格: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除手的导轨、丝杠、光杠等处的所有运动部位)不漏油。

4 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系统工程,它有利于工厂的正常运行和有序进行。是保证工厂整个系统完整的重要工具。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意识到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要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互相协调,探索研究的管理维护手段来改进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凯.冶金设备机械与液压系统保养维护分析[J].科技资讯.2008,(2).

[2] 梁建成.浅谈公路工程机械维护及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0,(13).

[3] 钟勇.公路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9,(15).

机械设备范文6

由于我国在油生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致使油的数量和品牌方面不是很多,这就致使很多化工企业选择采用机械油代替油来使用,虽然机械油不仅资源众多,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但是在很多方面机械油都不如油好,长期使用会给化工机械设备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油品种不多也是影响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2现场油品污染,加速设备失效

由于企业对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在这方面的人才也是不多,专业知识也不丰富,因此,大多缺乏一定的知识,在检修设备、更换油时造成严重的油品污染,从而大大加快了机械设备的磨损程度,给设备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强化化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3.1使用多级油,减少初期磨损在化工机械设备的初期启动期间,这时候由于油还不能及时的被输送到需要进行的零件部位,这时候机械设备已经开始启动,这将会增大机械设备的初期磨损程度,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这时候选择使用多级油,将会避免出现初期磨损情况,这是因为这种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油品的粘温性得到改善,因此,该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即使油品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其足够粘度和性能不降低;二是,降低油的低温粘度程度,从而使油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需要进行的部位,从而大大降低设备启动初期的磨损程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2选用高性能的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工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其体积也不断减小,因此需要选择性能更高的油,从而大大提高其效果。

3.3认真执行设备的“五定”和“三级过滤”规定

3.3.1五定1)定点:按日常的部位注油,不得遗漏,并填写“设备加油记录”;2)定人:设备的日常加油部位,由操作工或专责加油工负责;3)定质:按设备要求选定油(脂)的品种,质量要合格,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清洁无杂物,严禁使用不干净的油(脂);4)定时:对设备的加油部位,按照规定间隔期进行加油、清洗或更换新油;5)定量:按设备标定的油位和数量,加足所选用的油(脂)。

3.3.2三级过滤三级过滤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领油大桶到固定储油桶;2)固定储油桶到油壶;3)油壶到油部位。

4结论

上一篇来往如梭

下一篇光传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