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生存的事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会生存的事例

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 管理体制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30-01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不断变化,在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有了更多更艰巨的挑战,这也就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里的知识,还要主动走进社会,积极在实践中学习其他的东西,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全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甚至拥有不败之地。大学是一个教育我们、培养我们、磨练我们的圣地,我们应当为我们能在这里成长而倍感荣幸。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1 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不重视,组织保障体系不健全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同学思维比较固定,只知道一味的学习理论知识,产生惯性思维,一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理论教学,偏重于学生的学习,虽然能从认识上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但是出于学生的安全和经费等方面的考虑,让学生普遍存在着很大难度,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的容易。有的高校对社会实践也不重视,学生的创新培养机制也不健全,学校的技能培养机制也没有建立。就整个社会环境来看,没有安全的社会环境,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很难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社会中学生的安全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学生的维权意识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1.2 实践组织形式太死

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应该和社会的需要、自己的成长、专业技能相结合,采用多彩的方式,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组织形式都比较单一,思想观念太死,没有闪光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及创新意识。很多的实践活动还是停留在初级的阶段,缺乏组织形式的创新形式,难以让活动继续的发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很死板,没有一定新意。由于实践活动的选择目的性不强,实践性的活动往往和自己的专业相脱离,没有一定的技术培养,不能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1.3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搞形式的想象

目前,很多的高校把社会实践活动归为“第二课堂”,依旧用“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来安排和组织实施。简单的把活动理解为这是学校团委的事情,时间应该放到暑假来安排。每到暑假,学校的团委组织就开始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由于具有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能让学生的社会实践到自己的家乡去实践,团委自身也用游击式的组织活动,象征性支持几个实践团队,也用短短的几天时间来结束,也没有一定的老师带队,关于调查也就是随意的参观一下便草草收场。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调查,与实践活动的宗旨背道而驰,内容肤浅,缺乏一定的深度,给人一种形式主义的感觉。

2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中改进的措施

2.1 活动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全面

从“探访红色足迹―― 冯玉祥故居调研”、到“转型时期”探索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之路、再到“赤子心”团队调研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再到关于“徽商群体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调研,各个高校的实践代表团队都通过不同的主题来展现当代大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探索。从合肥、芜湖、巢湖、黄山、宁国、霍山、蚌埠、铜陵……,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通过高校院系的组织,向大家展示了现代大学生学子们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在祖国留下的足迹。除此之外,也有调研团队在广州、内蒙古、天津、浙江等省市进行系列活动。在对煤矿矿场、食品加工企业、徽墨制造厂、机器制造企业等工厂和企业进行调研时,实践团队也陆续和他们建立了实践合作平台,加深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2.2 新旧媒体联动,扩大舆论影响

在全国各个高校中,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各家媒体对社会实践团队的关注和报道。从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安徽商报等纸质媒体,到腾讯网、网易、搜狐网、凤凰网等网络媒体;从新华网、人民网、中青网等中央级媒体到中安在线、六安新闻网、黄山新闻网等地市级媒体,再到安大新闻网、安青在线、真知网等校园媒体,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媒体报道网络。安徽日报就在其C1版社会周刊用正版大标题来刊登某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另外,微博转发、评论,BBS论坛讨论,贴吧跟帖留言等多种形式,也扩大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2.3 创建实习基地

为高校内部有创新意识、实习意向的优秀团体或个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共享高校的一些创新实习指导老师以及企业资源,共同搜集、关注学校里以及社会上的有意义的创新实践比赛。通过与公司的合作,定期到一些合作公司参观、实习,扩大组织成员的视野,培养自己的能力。通过参加一些高校之间比较有影响力的创新性比赛,充分展现大学生的魅力,并且筛选出久经磨练、比较优秀的创新实践团队,进行重点培养。在这里,实习基地为你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充足的工作资源,更有力的硬件支持。而大学生,只需要拥有创新思想,只需要拿出你们的激情,和许多同你们一样富有创造力的同学一起,将一个个新鲜的点子付诸于实践,为你们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

3 结语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暑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参考文献

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2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身边也开始危机四伏。所以,我们要学会生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遇到危险要镇定,不慌张。有一个事例是这样的:一个小孩被匪徒绑架,挟持到了一间废弃的屋内。他非常镇定,巧妙地与匪徒周旋,使匪徒放松了紧惕。而后,他经过多次努力,终于解开了捆绑在手脚上的绳子。他观察地形,发现在屋内的横梁下方有一扇窗户,窗户下方就是通往外界的楼梯了。小孩趁匪徒买东西时,小心翼翼地爬上横梁,朝窗户跳下去,他终于成功获救。

我们除了遇到困难应镇定外,还要具备自我保护的知识,遇到火灾时,我们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证不被呛到,要趴在地面上爬着走,因为浓烟都飘在空中,只有地面的空气才更清新。如果消防员没注意到你时,应露出红色、黄色或黑色的衣服或毛巾,因为这种颜色在浓烟中最显眼,引人注目。如果发现煤气泄漏后,应立即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后,再关闭煤气罐。不能在开窗换气前摩擦一个物体,发生摩擦后很容易引发火灾,

学会生存,保护自己,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3

小时候,看了他的故事,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什么他可以在孤岛上存活下来呢?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立自强。

自立自强,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我们中学生更要学会自立自强,从小就应具备和培养这种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立自强能力,才能使我们在逆境中不断进取,努力成长。

然而,现在的家长哪一个不溺爱自己的孩子。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谁不心疼?谁不爱护?但是家长也不能过于宠爱孩子呀!如果孩子遇到了象鲁滨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他既不会生活,又不会修建房屋,也不会打猎。那么他该如何生存下去呢?就拿一个不会剥鸡蛋的小孩这个故事来说吧!从前,有一个小孩,他每天都要吃一个鸡蛋,鸡蛋都是他妈妈给他剥好的。但是有一天,他拿了鸡蛋来一天都没有吃,他的同学感到十分疑惑,便问他:“你为什么不吃鸡蛋呢?”他说:“鸡蛋没有剥壳,我怎么吃呀?”这种不会剥鸡蛋的孩子,在现代社会里大有人在。他们正因为一味地靠父母,没有学会自立。所以,我也告诫家长们,让孩子独立吧!你们又能照顾孩子多少年呢?十年,二十年,或许更多,但孩子的路,还是要靠自己来走!你们不要过多的照顾,过多的迁就,这样会把孩子惯坏的,更不利于孩子成长进步。

鲁滨逊这种自立自强、不甘于现状、努力去探索的拼搏精神,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只会贪小财小惠,根本不懂得去干一番大事业。命运给他了机会,而他却不知珍惜。我有一个哥哥,他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一家小商店的老板。有一次,商业上来了转机,他大赚了一笔。人家都劝他把钱拿去开一家规模更大的大型商店,赚更多的钱,而可他却把钱拿去买了汽车,衣服、、、、、、等,他只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最后,他终于破产了。因此,我们每个人千万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一种不断追求上进的精神,努力去创造,去拼搏,要倍加珍惜命运和机会。

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4

一、课程传授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我校安排专用的教学时间,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三生”教育的知识,并在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设专用课。每星期用一节晨会课将“三生”教育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活动专题,系统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教育内容尽可能结合学生生活和当前社会实际,把向学生传授生命科学知识与消除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模糊认识结载允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2•1、2合起来;教学方法上尽可能把教师自上而下的知识讲解与学生自下而上对具体案例的辨析结合起来。

2.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所蕴含的“三生”教育素材,在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各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三生”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融合和渗透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寓“三生”教育于这些学科的教学之中。如,在品德与生活课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可以运用孝敬父母、敬重老人、珍惜时间、注意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开展“三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英雄人物舍己为国为民的事迹开展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在科学课中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生存环境的教育。

3.利用班会课、对会课开展“三生”教育。班会课、对会课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会、对会课,组织学生开展以“认识生命之源”、“解读生命意义”、“探讨人生价值”、“学会求生保护”、“感悟人生幸福”等为主题的专题讨论和心得交流,切实提高“三生”教育效果。

4.通过写周记和日记,巩固“三生”教育成效。为了使“三生”教育的效果能够及时得到反馈,我们可以让学生将接受“三生”教育后的心得体会记下来,并且通过在中队会里演讲、在黑板上刊登等途径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使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能够互相教育。

二、文化熏陶策略

伟人对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以及生活的态度有着许多精辟的阐述和独到的见解,形成了有关“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深厚文化积淀,这是对小学生进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活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直观具体的演绎、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学生进行教育。

1.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生命、生存和生活方面的图书资料,让学生从这些图书资料所叙述的真人真事中丰富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如,当学生阅读了《张海迪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书籍后,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个学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写道:“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仍坚持写作。是什么在激励着他呢?是完美的人生价值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2.引导学生收集名人、伟人论述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名言并学习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行为事迹。特别是从那些英雄人物“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的大无畏精神中,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生命科学的影视,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

4.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三生”方面的信息资料。

三、师爱感染策略

在对小学生进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命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尊严的关注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爱。因此,教师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关爱学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最直接、最形象、最具体、最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过程。

1.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强调教师敬业爱生,强调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为学生生命的发展奠基的理念,用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来感染学生。

2.营造师生互敬互爱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被人爱”和“爱别人”的氛围里,让学生懂得如何感激、报答别人给予自己的爱,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3.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地体现“人性化”和“人情味”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使教育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感受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活的过程。

4.教师要以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活的榜样。

四、环境影响策略在对小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时,必须营造能够促进“三生”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这一环境和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1.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家庭成员进行有关“三生”的调查和访问。如,通过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生命的孕育过程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从而知道生命的来源和宝贵,感受母亲的崇高和伟大,体味家庭的温暖和人生的幸福。

2.引导学生融入社区,通过参观、访问,了解现代社会对于人的生命的关注和爱护,学习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自救等相关知识。例如,充分运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宝贵生命,白衣天使舍己救人的壮举、全国人民的守望相助等感人事例开展“三生”教育,让学生从中感受生命的宝贵和生活的美好。

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5

关键词 中职 《德育》 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

以矛盾特殊性原理为依据,可知,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德育》课程内容及评价方式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中职院校《德育》课程的目标设置应该是“能生活、会生活、懂生活”,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也均应围绕这一目标实施。

一、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目标设定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中职这一人生的发展阶段与普通初中、高中、大学相比都有自身鲜明的特殊性,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于表面,或以高中政治课为模版简而化之。中职生和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毕业后大多数学生会立即面对社会,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但中职生又相对缺乏大学生那般的对事物的深入理解能力,中职生对于高深的哲学理论并不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与生活接轨的德育教育内容,因此,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应设定为“能生活、会生活、懂生活”。

“能生活、会生活、懂生活”三者是紧密联系,逐层递进的。其中“能生活”是最低层次,是教会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从而获得脱离父母仍能够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是教学目标的最基础的内容;“会生活”是在“能生活”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懂生活”则是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是对学生明确生活目标、培养崇高的思想道德和树立远大理想等方面的要求,这方面的内容虽是最高目标,但同时对于中职生而言,也是最难实现的目标。

二、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依据原则

以“能生活、会生活、懂生活”这一教学目标为依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学生学会生存本领为第一原则

中职《德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和考评设置均应以学生学会生存本领为第一原则,内容方面应最大程度上贴近与中职生未来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特别是经济生活领域,教会学生在社会上求生存必备的能力。

(二)以社会对中职生的期望为重要考量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社会性。教会学生求生存这是人的第一本性,但同时要教会学生求生的正确观念,这就涉及到了社会对中职生的期望,包括工作能力、思想觉悟、社会公德等方方面面,因此,学校也要以社会期望为重要考量,教会学生“生存、正确生存、堂堂正正生存”。

(三)以学校实际教学能力为基础

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突出重点和本校的特色。这需要学校对自身的师资力量和课时分配有清晰的认识,以自身的长处入手,分配更多的课时在关键领域,对于暂时条件不足的教学方面,应不断地、稳健地推进工作,防止工作简单化或只求全面不求精致的情况发生。

三、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生存和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德育》教育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也涉及很多方面,但其具体内容应包含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等三个主要方面。

(一)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也是首要的方面,是改革授课的实际内容,重新调整内容模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生活为根本。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多种层次的基本需求,其中首要的是生存的需要和满足,由此可见,《德育》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首要注意加强经济生活相关模块的内容。该模块应包含以下内容:商品、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货币、货币职能、资本、金融、信用机构、信用工具、理财工具、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等。当然,这些内容在比例设置上也要充分考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程度。其次,要注重法制社会建设过程中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与此相关的法律知识大体包括法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治安管理处罚、劳动、合同、劳动者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婚姻家庭、财产继承赠与等内容相关的知识。这些内容是法制社会下劳动者保护自身权益及遵守社会秩序的前提。再次,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要特别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领域。复再次,浅显哲理内容的涉及。这四大模块的内容,特别是事例、案例的选择应紧跟时展需要,不断更新。

另一方面,应注意各模块内容的不同比例分配问题和模块教授先后顺序安排问题。从比重上讲经济生活、法律相关知识的比重应大一些,经济生活、法律知识各模块内部的内容也应该各有侧重,政治生活、生活生活内容相对简要些,至于哲学方面,涉及到“懂生活”这一最高层次,应降低比重,若课时紧张,这部分内容也可选择性忽略。从先后顺序的安排上,也应该以比重大小为依据降序排列,重要知识排首位。

(一)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上,可以传统教授法为基础,结合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习,还可以引入社会实践的内容,社会实践或以作业等形式完成个体的社会实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6

一、练笔实践,教育学生心中有理想

一个人如果有了理想,他就会为理想而奋斗。为此,我把爱国教育、理想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之中。我要求学生用小练笔的形式写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写后在班上交流。同学们写得非常精彩,有的说:“在抗洪救灾及发生一切重大事故中,总是冲在最前面,所以,将来我要当一名,到祖国最需要、最危险的地方去”:有同学说:“教师的职业是天底下最神圣、最崇高的,我想当一名教师,将来为建设祖国培养更多人才”等等。学生的理想真是色彩缤纷,我鼓励大家说:同学们的理想是美好的,可美好的理想要靠你们自己去奋斗。望你们抓住今天,勤奋学习,把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早日实现你们的美好理想。

二、事例引导,教育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学生的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班主任应该做到“安全工作事无巨细,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我校地处县城中心,车辆来往不断,安全隐患无穷。因此,我要求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还指定专人负责同学们早上、中午到校后,上下楼梯的安全,课间十分钟学生在教室和阳台上的安全。除此之外,我将自己经常看到的新闻中的重要内容或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我以各地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为例,教育学生注意路上的安全;以在西安附近的黑河里,个别孩子去洗澡接连不断地发生溺水死亡的事例,教育学生不要私自下河、下塘洗澡等。由于我工作抓得细致,所以,多年来,我班从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三、谈心交流,了解学生内心世界

班主任的一颗爱心,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剂和催生剂。新时期的班主任博爱者的形象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琐事能做到“三勤”,即勤观察,勤交谈,勤检查。在观察中,我利用课间饭后,与学生谈心。我曾有意识地关注过平时寡言少语、胆小拘谨的学生,可一旦聊起来,他们总是毫无掩饰、滔滔不绝。有一位刻苦学习的中等生,本学期的几次测试成绩竟然一落千丈。我在与她谈心后了解了实情,真令人忐忑不安:她哥哥高考落榜后,迷恋上网吧。由于受网上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多次在她面前有不良的举动。她不敢向父母讲,在恐惧中,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我及时与她父母取得联系,在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她摆脱了困境,学习有了信心。

四、关爱学困生,鼓励学生充满自信

新时期的班主任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不是耳提面命的教诲,而是智慧的启迪,精神的激励。在工作中,我不随意给差生“贴标签”,而是耐心细致地走进孩子背后的故事,批准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达到教育的效果。杨某是我班上的学困生,家里条件差,自己身体也有残疾,记忆力差反映迟钝,经常缺本子少笔。我常常除了表扬他的优点,还给他钱买学习用品。一次他在作文中写道:老师您像母亲一样对我,多少次给我钱买本子,我还钱时您还不要,等以后我考上大学了一定要把您带到天安门广场去,看看那里的美丽景色……这段热情洋溢的言语是孩子发自肺腑的心声。只要我们给学困生一丝关怀,他们就会永远铭记于心,这种关怀在孩子们的心里就像是一颗火种,把他们心里的冰雪慢慢融化,时时刻刻激活着他们不断向上进步的热情,渐渐走出阴霾。同时也说明,班主任要用爱来陶冶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爱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五、养成教育,从点滴小事做起

上一篇伊人宝贝

下一篇禁毒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