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贴画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树叶贴画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树叶贴画作品

树叶贴画作品范文1

[设计意图]

天气的变化,气温的突然下降,树叶纷纷飘落才将秋季的明显季节特征显现出来,而这些变化也已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根据我们班幼儿兴趣与实际发展需要,结合季节特征,我们正围绕“多彩的秋天”主题开展教育活动。特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活动准备]

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粘贴画范例。

3.《小湟丁芬衾帧⒖渭。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观察树叶

1.导入。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进了我们的教室里,小朋友们捡起树叶放在手上的手上。”(教师活动前边说边把树叶撒到到教室的角落,听《小树叶》音乐)“请小朋友拣起来一片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2.观察树叶。“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形状、颜色、和大小)它像什么?”(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粘贴画制作过程

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个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1.出示范画(金鱼)

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有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2.教师现场做粘贴画一幅

师:(拿银杏树叶)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一片什么叶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说。(有小朋友说像孔雀,像花裙子,像扇子。)

“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用它做一幅画,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做吧!”

引导并示范孩子怎样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粘贴添画。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图画。(让孩子观察树叶画制作步骤,对过程有整体系统的印象。)

三、制作粘贴画

1.幼儿自由选择树叶,初步尝试拼摆。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树叶,你想用树叶粘贴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启发更好的创意。

3.让幼儿粘贴,制作作品。请幼儿适当调整或重新组合好的作品,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胶水涂抹在叶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匀。树叶要轻压,防止碎裂。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

四、欣赏作品。

将幼儿作品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欣赏粘贴画作品,获得美感与经验。放音乐《小树叶》舞动身体学习小树叶舞动,离开教室。

树叶贴画作品范文2

一、贴画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我们将学校的贴画教育目标定位为“风采甘小――健康、快乐、创新”,以“引导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为指导思想,采用“贴画课教育为主,其他科目渗透为辅,与各种教育活动有机融合”的方针,开展一系列与时俱进的连锁活动。如“喜迎党的十”作品展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贴画指导,“健康迎奥运”、“快乐的节日”现场贴画比赛等等,这些贴画活动都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在引导学生探索、制作贴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感受国家积极向上的方针政策,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借助贴画进行构思表现,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拥护民族团结的情感, 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剪贴画艺术语言表达强烈的爱国、爱民族思想。

自开展贴画教学研究以来,我们从来不把贴画单纯地独立于学校,而是将贴画的主题定为“崇尚环保,化废为美”,把贴画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双向互动,相互推进。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使师生们在收集、整理、利用废品的同时,进行环保、勤俭等教育。

二、贴画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每学期学校都划出一定的经费保证贴画教学的顺利开展,如给每个年级配备教学用书,每个年级都有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的展板,保证各种贴画材料的提供等等,并开辟了专门的贴画教学基地,为贴画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每年学校都要花一定的资金,将学生们亲手制作的各种材料的贴画进行装裱、配上镜框后挂在教室走廊或楼梯的转弯处。精美的作品展示,既体现了学校对文明风尚、文化氛围、和谐校园和艺术情趣的追求,也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参与美化校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使学校大环境装饰与小设施布置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贴画教学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

任何一门课,如果脱离其它学科独立生存,那它的处境将会变得非常艰辛,只有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相互延伸、相互影响,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科作用。老师们能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贴画创作,共同设计、布置贴画陈列室或美化教室。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对身边能找到的媒材的形、色感兴趣,对材料进行了联想,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利用媒材进行创造,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如在上科学课时,老师带学生参观一些植物,并采集10片树叶标本,让学生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树叶拼贴,并在树叶边上写上树的名称,加深对植物名称的和树叶形状的理解,同时掌握了拼贴的一些技巧和审美能力。为了便于分析了解,我们作分类统计(见表1、表2)

上语文古诗时,教师让学生准备好一些废弃物,如花生壳等。上好课后,让学生根据准备好的材料按照古诗的意思拼贴一幅画,可以多人合作。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更能掌握古诗所包含的意思,更能深刻理解古诗内容,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一次环保教育,提高了对贴画的兴趣。为了方便我们理解,我们作分类统计(见表3、表4)

四、贴画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贴画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几乎是最具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个性化的课程,孩子对贴画的感受、想象、欣赏、表现、审美和创作能力,与孩子的亲身经历和积极参与密不可分,常常因不同的人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贴画教育特别适合通过开展综合活动课程的形式予以实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实施贴画教育,要求教师首先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经验为基础发扬课程资源,在学生的经验和艺术教育目标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在活动开始之前对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比如要做一幅蛋壳贴画,必须在课前引导学生搜集蛋壳,并清理蛋壳。其次,指导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及创造,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受、想象和表现;再次,尊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采用开放性、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允许学生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兴趣盎然,不断加深认识和体验,不断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提示,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开辟和创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把他们的感受表现出来,从周围生活环境变化中感受美,进而在作品中创造美,让美跟上时代的节奏。

五、贴画教学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

在长期的贴画教学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拘泥于当初的研究模式,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计划,并逐步开发了颇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① “贴画”作为特色课排进班级日课表 虽然,大多数贴画作品不能在短短40分钟时间里完成,但前期的搜集材料、初稿设计等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把贴画作为一门课排进日课表,足以证明我们对贴画教学的重视。

②每班设有一个艺术角 每学期初,学校都要求各班在布置教室时,专门留有一个空间,便于及时展示学生的贴画作品,在美化教室和校园文化的同时,更大力度地渲染气氛。

③月月赛 每个班每个月进行 “贴画小能手”评比活动,发给喜报,借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贴画兴趣。

④每学期组织一次评比 或优秀作品评比或现场制作,每学期学校都将举行一次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提高学生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⑤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 学校每学期都定期召开二至三次贴画教学专题研究会,让老师们在集体研讨、同伴互助下自我反思,定期交流,开展“集体会诊”,以便于总结前阶段工作的得失,研讨下阶段的教学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并逐渐摸索出贴画的制作过程大致分以下几步:

采集材料 构思、构图,设计草稿 分片取材、成型 修改、调整 粘贴 展示成果 评比优秀作品 保存优秀作品。

六、贴画教学与学校艺术类课程内容改革整合

为了更好地挖掘贴画艺术文化,使贴画艺术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让学生感受贴画艺术文化,我们不拘泥于艺术教材,把贴画艺术结合在艺术课堂学习之中。低年级学生重在欣赏熏陶、初步感知;中年级着重贴画技巧训练;高年级主要进行想象创作练习。

树叶贴画作品范文3

能力;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4―0119―01

粘贴画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它是用毛线、植物的叶子、种子、蛋壳、卡纸、布、胶水等材料,结合实物形象,通过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进行手工粘贴和创造,组成一定的图形和画面,具有美感和欣赏价值的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造型灵活、色彩鲜艳、表现力强、技法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因此,利用丰富多样的粘贴画操作材料,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笔者长期在幼儿粘贴画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反思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技巧。

一、运用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学习粘贴画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特别乐于摆弄和操作物品。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动手操作可以引起大脑的兴奋和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用感官的信号,而且更多来自于手的信号。当幼儿注意的对象变成幼儿直接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幼儿的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学习兴趣就会高涨,高涨的兴趣会使幼儿产生极大的学习动力,既是幼儿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也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知倾向。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粘贴画活动前,要精心准备相关活动材料,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粘贴画操作材料,并给幼儿的操作活动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在粘贴画活动中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选择和使用材料,让他们自主设计,用自己的头脑去感知、思维、创新并发现粘贴画的技巧和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范画引领,提高幼儿构图的思维想象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幼儿思维的形象性决定了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物、形和色等现象产生兴趣,帮助幼儿建构初步的表象。内容具体、形象的范画能为幼儿建立具体的表象,也可以使幼儿借助画面利用操作材料通过“手、眼、脑”并用去感知、想象画面的构成,在粘贴画制作过程中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索和创作。所以,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粘贴画活动的过程中,应运用范画图片来引导幼儿进行创作,让图片的画面在幼儿头脑中先建立表象,并初步帮助幼儿养成思维、记忆和想象的习惯。如,我再指导粘贴“小汽车”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出示了一副小汽车的图片,让幼儿先观察、了解小汽车的外形特征,再让幼儿选择所需材料进行粘贴。在活动中我适时用语言提示和具体指导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创作的过程与结果,为幼儿提供大脑思维的机会,然后让幼儿利用材料的可操作性,通过剪、拼、粘、贴等方法对画面进行补充和完善,制作出一幅完美的画。这样幼儿不但认识了小汽车,提高了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且还掌握了粘贴画的技能,促进了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三、运用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轻松获取美感体验,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粘贴画不是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材料非常广泛,可以是大自然中的各种树叶、废旧报纸,也可以是大小不同的石头、瓜子壳、包装纸、毛线、胶水等。如,在粘贴画“海底世界”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运用不同形状、大小的树叶,不同颜色、粗细、长短的毛线等材料,充分发挥他们的自由想象,大胆创作,幼儿都可以制作出一件件各具特色的作品。这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美感体验,提高了其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纲要》中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粘贴画创作的过程中,要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教师只做必要的引导,幼儿作画时不需要有太多的干涉,允许幼儿小声地边看边想、边贴边讲、自由表达和表现。在完成粘贴画作品后,教师要以多种形式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伴们的作品。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主动评价别人作品的意识,还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树叶贴画作品范文4

关键词: 美术活动 学习兴趣 活动情境 多媒体课件 美术材料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通过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丰富的艺术素养,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与探求,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制作广泛的多媒体课件稳定幼儿兴趣,准备丰富的美术材料提高幼儿兴趣。

一、有趣的活动情境

小班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创设让孩子身临其境、熟悉的、生活化的情境,会使幼儿倍感亲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主动学习的欲望。

秋天是螃蟹成熟的季节,我班的小朋友把自己的螃蟹朋友带到植物角来,大家特别喜欢看螃蟹吐泡泡。针对这一幼儿感兴趣的现象,我们开展了美术活动《有趣的螃蟹》。“今天的美术课我们请螃蟹来和大家做游戏,如果你能仔细观察这些小螃蟹,它们一定很愿意和大家做朋友!”幼儿仔细观察,进一步认识了螃蟹的特点,通过这一直观材料的展示,轻松激发幼儿观察学习的兴趣,幼儿学好知识,画好螃蟹就没有问题了。

二、丰富的美术材料

1.活动中新颖的操作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操作材料的提供对幼儿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意图往往通过材料呈现出来,如果绘画活动中使用一成不变的操作材料――纸张让孩子完成作品,则可能使活动本身失去神秘感,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材料和工具在美术教育中是幼儿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美术材料、工具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因此我们选择材料时逐渐摒弃那些昂贵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注重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在活动《秋天的树》中,我不是单纯地让幼儿用颜料进行绘画,而是先要求幼儿用纸巾搓成树枝的形状粘贴后再涂上适合的颜色。一方面贴纸巾是可以更改的,可以使画面拥有更好的构图,另一方面利用纸巾的粘贴能使作品呈现立体效果,提高幼儿对作品的创新意识。

2.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是幼儿创造美的另一重要手段

《纲要》明确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幼儿的生活,开展其他活动。”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很大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已有经验,选择相关废旧材料,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

孩子们根据要求亲自收集材料,在创造过程中他们会特别珍惜,也能积极探索,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改变。如在活动《我的好朋友》中,幼儿在大家一起收集的废旧光盘上进行添画,把彩色的粗毛线变成好朋友的漂亮头发,并通过贴画方式用豆子表现好朋友的表情。大家的作品表情各异,得到了好朋友的喜爱,既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及利用各种材料的能力,又使好朋友间的关系更亲密。

三、广泛的多媒体课件

1.多媒体课件不受任何限制,能为幼儿提供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

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选择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给予幼儿强烈的感染力,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更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个性,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激发起幼儿更大的想象力、创造潜能。

如九月份我们班上了“欣赏哥哥姐姐的画”一课,我借来了大五班哥哥姐姐的画给孩子看,还运用多媒体逼真地演示了哥哥姐姐的作画过程。多媒体教学画面以其逼真的动态效果激发了孩子的作画欲望,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孩子们看到了不同层次作者的作品,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

2.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样,在评价一幅幼儿绘画作品时,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作品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来说何等重要。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提供生动的形象,在培养幼儿想象力方面有其特殊作用。利用多媒体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制作一个动画课件,通过声音的感受和图像的清晰,使幼儿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创造力随之提高。

树叶贴画作品范文5

关键词:美术创作;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物理学家劳厄说得很精辟:“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他指的“剩下来的东西”正是我们所要培养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首先应重视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创作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通过创作,探讨创作的过程、情感的表达、认识作品的独创性等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在创作中创设发展思维的情境,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人的一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获得知识,但要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还必须具有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再者,人的创造力是和创造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应有层次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形成联想、幻想、语言、绘画融为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听众和受教育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因此,我努力创设情境,例如,在三年级的《蝴蝶图案》这课,我增设了一节创作课,围绕蝴蝶由学生自由命题作画,刘英轲小朋友很快就画好了一只树叶形状的蝴蝶,而且线条流畅有力,蝴蝶形象生动可爱,蝴蝶翅膀是由四个大小不同的树叶图形组成。图案很有创意,他通过联想把前面学过的树叶图案和蝴蝶图案结合在一起,不足的是画面单调不丰富,创作思路还没有完全放开。我拿他的画作示范让学生进行评议,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学生七嘴八舌地讲开了,有的学生夸刘英轲画得蝴蝶像树叶,很好看,有的说色彩很鲜艳,有的说画面还缺少点什么。时机到了,我启发说:“如果让你来接着画完这幅画,你会添画些什么呢?”学生中有的讲:“再画几只大小不一的蝴蝶更好看。”有的讲:“再添画点小草、小花就好了。”……我按学生的提议快速地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好两大一小三只蝴蝶,并添画上蓝天、白云、小草、小鸟、小树等。然后启发鼓励学生给这幅画命名:“这三只蝴蝶像什么?他们在做什么?”有的学生讲:“像爸爸、妈妈和我。”有的激动地叫了起来:“是蝴蝶一家。”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提议很不错,还有的学生讲:“像小演员在表演舞蹈呢!”有的学生紧接着说:“那么就叫蝴蝶舞蹈团吧!”“快乐的一家”“蝴蝶去春游”等画名应运而生。此时,原来不知怎么画的学生经过这幅画的评议已动笔开始作画了。结果,连班里平时美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画了一排由大到小的蝴蝶,排着整齐的队伍,起名叫《蝴蝶放学回家》,在讲评作业时,学生纷纷建议改名为《回家》。通过这节创作课,学生的联想力和幻想力在创设的情境中得到了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有了创造性的想象,才有创造性的实践,才会使学生从创作中学会更多的东西,从而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马克思从哲学和美学角度出发,将创造性视为“自由活动”,侧重于心理学方面的创造力,而美术教学中要培养的创造力包含着制作力,即“创造的灵感和创造的实施”。因此,我认为应适当增设一些不限制作画范围、作画技法、作画材料、作画工具的作画形式和作画手段的创作课,让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去创造。实践证明,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课外兴趣活动中,我通知学生提前准备好一些废旧材料,沙子、树叶、碎布头、旧挂历纸、废报纸和各种质地的废旧盒子、豆子类的等。活动开始,我从他们准备的材料中拿出单枚的树叶,要求他们看清楚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后,再闭上眼睛大胆地想象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小草,有的说像小船、小花朵等;接着,我换成几枚连在一起的树叶让大家观察:“你们看到这几枚叶子联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裙子。”“我想到了金鱼的尾巴。”“真像一个伸展着两只胳臂的人。”等;我再拿出旧挂历纸、废报纸让学生任意撕或剪,然后大家讨论像什么,学生中你说我撕的像大象的耳朵,他说你剪的像房屋,还有的说像大蘑菇,结果说像什么的都有。这时,我告诉大家:“你想象像什么,就用它来贴什么。”通过这样利用实物进行联想、幻想的直观形象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学生思维活跃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在接下来的动手制作中,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尽情地表达出来,创造出了比较有个性的作品。在作品中表现出:同样形状的树叶有的用它竖贴成小女孩的裙子,有的用它横贴成金鱼尾巴,有的用它倒着贴成一棵棵大树……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掌握,学生间互相启发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学生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感知、认识、运用,进而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进行选择创造。通过这样训练学生掌握做布贴画可以巧妙地利用布的花纹和色彩、质感进行创作。做树叶拼贴画可以利用不同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进行组合搭配拼贴出富有个性的人物画、风景画;学生懂得了根据鸡、鸭蛋壳的不同颜色进行创作,画面会有不同的效果。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丰富的想象力,画面会显得富于浪漫色彩,不同材料的组合运用,使得一幅幅富有创意的作品脱颖而出。陆楚微同学创作的《外婆的家》和高雨琦同学创作的《可爱的家乡》,分别在2004年6月和9月荣获余杭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绘画类比赛二等奖和余杭区中小学生“我为文明城镇作贡献”绘画比赛二等奖;严璐瑶、刘英轲、陈岚婷、谢思佳、李佳成等小朋友的彩色卡纸、挂历纸、废旧物品、沙子、碎布头等制作的工艺品在2004年5月分别荣获镇艺术节一、二等奖。通过对不同材料的联想、幻想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用各种材料去塑造艺术形象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新的创造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发展。

三、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和体会,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认为一幅作品,只要能反映出学生内心的感受或独特的个性和新颖的表现方式,就是好的作品。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再加以品评,也就是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巧表达对同学作品的看法。在让学生表达对作品的看法时,还要引导他们总结创作的体会,这是他们思维活动的积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使他们在创作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例如,在创作课即将结束时的作品讲评中,先安排四人一组经过讨论评选出秀作品,老师把各组的优秀作品逐一贴在黑板上,首先让学生本人介绍自己创作这幅画的过程,即怎样创作、构思以及在构图上、色彩上为什么会选这种形式,而没有选择别的样式;最初设想的画面效果和完成后的作品效果有什么不同,差别在哪里;通过这次创作,你都有哪些收获,下次在创作和制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接着再让全体学生进行评议:“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还可以怎样使这幅画更趋完美?”等。通过这样提问,让学生展开联想,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使学生明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点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经过一次次的创作,一次次的作品品评、总结,学生的心灵一次次得到美的薰陶,使他们的情感在创作过程中一次次得到升华,有力地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有利于他们思维情感的表达,从中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也只有通过这样长期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此逐步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使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树叶贴画作品范文6

关键词: 幼儿美术教学 渗透 科学教育

艺术和科学是幼儿教育的两大领域,不同教育领域之间并非是各自分立的,而是相互交流、相互会通的。幼儿园教育是通过不同内容之间的渗透,不同领域活动的会通,以达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

李政道先生曾说:“艺术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是对世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如同一对兄弟,人类就在艺术与科学的互动平衡中向前发展。因此既具有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具有严谨的科学实践能力才可以成为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美术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图画形象的鲜明性可以发展幼儿的美感,帮助幼儿较为深刻地、全面地了解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从而促进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图画欣赏,激发幼儿兴趣,丰富科学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的动力。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不是以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培养和激发才有的。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我精心为孩子挑选一些优秀的图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观察,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创造的愿望。

引导幼儿欣赏图画作品,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因势利导,达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我选择了《太阳宝宝》、《美丽的花》和《我家的小狗》等,这些图画作品不仅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给孩子以亲切感,而且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可爱,构图线条简单、色彩鲜艳,为幼儿所喜爱,很容易激发幼儿“我也想画一画”,“我也能画”的兴趣和信心。而中大班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对绘画已有了一定的兴趣,我便选择了《七星瓢虫》、《城市的交通》、《机器人吸尘器》、《太空旅游》、《森林的医生》等图画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的构图饱满,画面丰富,色彩鲜明有层次感;有的是充满知识性的科学幻想画,且表现手段多样:有线条画、蜡笔画、水粉画等。对这些图画作品的欣赏,能较好地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这些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通过师幼之间的互动交流,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幼儿了解了七星瓢虫是益虫,知道了城市的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和立交桥的作用;森林里的树木也需要医生,不仅啄木鸟是森林的医生,我们也要做森林的医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机器人吸尘器》则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然环境、地球正遭遇着严重的污染,我们担负着环保小卫士的责任;通过观察画面,幼儿了解了图画作品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所达到的不同效果,尤其是科技作品,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激发了创作科技幻想画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

二、主题命画,选择合适内容,丰富科学知识

1.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重视启发与引导。

3-6岁年龄段的孩子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贫乏,对于一些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没有兴趣,更是难理解和掌握的。

在春意盎然的春天,我发动家长们利用双休日带孩子投身于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星期一上午,我在美术区里有意放了一瓶小蝌蚪,立刻吸引很多孩子前去观察。我也饶有兴趣地加入其中,边观察边问:“看看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孩子吱吱喳喳地告诉我:“圆圆的脑袋,细细的尾巴,黑溜溜的。”看来这个问题很简单。“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我。“那我们今天画什么?”“画小蝌蚪吧。”又是异口同声。看到孩子们画好了小蝌蚪,我进一步启发引导:“想一想,你的小蝌蚪在干什么?它为什么和青蛙妈妈长得不一样?它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于是围绕着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话题,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我并没有急着肯定他们的答案,而是鼓励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聊一聊,并一起找一找相关资料,然后用图画告诉老师。两天后,孩子们完成了一幅幅连环画,在收集资料和画画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了从蝌蚪到青蛙演变过程的科学知识。原来把一些深奥和难懂的科学知识融于直观形象的绘画创作,能让幼儿积极愉快地接受并掌握。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渐渐对身边一些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变化产生了兴趣。经常三五成群地到自然角去观察种植的植物,把蚕宝宝等带到幼儿园养殖,还时常问我“为什么”。显然,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被激发了,于是在生动形象的美术活动中,知道了美丽的蝴蝶是从哪里来,知了、蛇为什么会脱壳,小松鼠为什么会有条大尾巴,鱼尾巴的作用等知识。

2.选择便于操作的内容,重视参与材料的收集。

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变成枯黄并随风飘落,大自然的资源是教育的好材料。结合“美丽的秒天”这一主题内容,我设计了“种子粘贴”、“有趣的叶子”等手工活动。活动中组织幼儿一起收集材料,让幼儿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一些知识和经验。例如:在粘贴画“奇妙的种子”这一活动前,我要求孩子和家人一起收集种子,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农贸市场去采购种子,老师组织幼儿将收集来的种子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种子的名称,了解了它们是什么植物的种子,掌握了各种子的异同点。在拾落叶和整理的过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等比较认识了各种树叶,知道了梧桐树叶子大大的,像手掌,可以粘贴动物的头;杏叶是扇形的,像一把扇子很美,可以粘贴成金鱼的尾巴;枫叶红红,柳叶细长等,从而不仅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发展了想象力、思维力,更激发了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起了进一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科学幻想画,为科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科学知识的丰富,我试着让科学幻想画走进幼儿的心里,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导幼儿畅游于想象与幻想的天穹。

如我在确定科幻画主题时,立足幼儿生活,内容既符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例如:《未来的城市》、《我心中的幼儿园》、《机器人》、《神奇的树》等,这些命题想象画,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幼儿的创作创造了空间。孩子们从自身生活出发,大胆想象创作,作品表现出了丰富而超人的想象力。有的孩子把未来的城市建在树上、建在空中,说这样就不会被污染了;有的建造出了可移动的城市,这样就不怕洪水和干旱了;有的让一棵树同时长出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的在树上结出了面包和玩具……科学幻想画为科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对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提高幼儿的手脑并用能力,倡导科技与艺术的融会贯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画家吴冠中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是精确化的艺术。”为美术插上科学的翅膀,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使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同具体的、感性的、生动的、富有审美情趣的艺术实践结合起来,使许多难以理解和说清的科学现象,同幼儿很感兴趣的美术创作结合起来。这是一条值得探索实践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