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发展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1

1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的影响表现为利弊两方面且弊大于利。有利的一面,气候变暖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农作物生育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沿淮稻谷种植面积扩大,作物冻害几率减少。不利的一面,气候变化导致暴雨洪涝、旱灾、冰雹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导致作物产量波动增大,农业生产的气候不稳定性增加。暖湿天气也导致安徽省病虫草害加剧,发生区域不断扩大。气候变暖易使水质变化,导致巢湖等湖泊藻类爆发频次和规模加大,影响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渔业生产。相关学者进行了未来安徽省气候变化的模拟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二十年,全省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皖北地区稍明显。降水变化的不确定性较大,高排放情景下,全省降水逐步减少。此外,农业生产既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亦是“肇事者”,农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据测算,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集中于能源、建材、农业和钢铁等领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20%左右[2]。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挑战

安徽省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突出体现在:一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农业生产难度加大,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整体不足。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边界问题仍不明确,存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概念交叉错位的问题,现有技术对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性缺乏科学评估。三是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框架下,解决区域突出问题的技术措施聚焦不够,区域共性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仍不够系统深入。四是应对气候变化多领域交叉研究开展较少,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关系密切,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技术研究开展较少。五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集中于工业节能减碳领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投入相对不足,农业生产减碳潜力仍待发挥。

3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科技发展战略

3.1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定位

一是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农业生产发展基础性地位仍需强化。粮食安全问题是农业生产的核心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发展农业适应和减缓技术的前提是保障农业粮食生产的稳定。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由于中国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耦合性,生态脆弱区内的农民更易由于气候变化影响造成贫困,应制定政策实现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公平性[4]。三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布局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突破一批适应与减缓关键技术。四是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将抗逆性强的优良动植物品种、节能型农业机械装备、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等知识培训传授给广大农民群体[5]。

3.2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科技发展目标

加强农业领域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在抗逆品种选育、粮食丰产技术、农业灌溉节水、农业污染防治等领域实施农业适应能力提升示范工程。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在农林废弃物利用、增加农林碳汇、新型环保肥料施用等领域实施低碳农业科技推广工程。到2020年,农业领域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逐步减少,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量化指标包括: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肥料、农药等资源利用率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节粮型畜牧业比重提高至30%。

3.3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科技发展重点任务

3.3.1稳定粮食生产、加强特色农产品选育继续加强粮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推广高产低耗抗灾型耕作技术。继续加强安徽省具有产量潜力大、品质好、综合抗性突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稳定粮食生产,壮大农业支柱产业。重点支持耐热、抗虫、抗病毒、抗倒伏、高产等高抗性小麦、水稻、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棉花、油菜、番茄、辣椒、茶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及畜禽类农产品选育技术发展。

3.3.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根据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方式,建立区域性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在江淮丘陵地区推广水稻节灌溉技术,在渠灌区重点发展渠道防渗技术,在淮北平原地区推广大沟蓄水水资源调控技术,在城市周边郊区推广大棚蔬菜微灌、输配水自动量测控制技术,在皖西、皖南山区推广自压喷灌技术,在缺水地区推广低压管道输水、微喷灌技术。

3.3.3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循环生产方式重点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新型控失肥、缓释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构建大宗作物、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积极推广生物质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等,加快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在农村的使用。

3.3.4加强农业灾害监测预测研究、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研究农业减轻自然灾害综合技术,结合暴雨、洪水、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监测、预警技术,开展农业灾后应急处置、综合减灾等技术研究。研究农业减轻生物灾害综合技术,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建立农业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模型。

4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关键技术框架

通过充分收集和总结现有文献,重点调研本地区具有优势水平的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结合技术实现的研发基础、技术应用的产业基础、技术应用的经济成本、技术实现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的贡献程度等评估指标,构建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农业关键技术框架。

5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技术实现途径

5.1制定适应与减缓技术清单

农业领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巨大,结合本省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需求,凝练本省技术与项目资源,评估并优选现有成熟技术,吸收领域内最新研发趋势,制定本省农业领域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技术清单,加快工程示范性好的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重点技术成果的转化运用与推广,引导地方行业内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

5.2强化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

以丰富的数据支撑开展农业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模型,建设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监测系统,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尤其是负面影响的系统评估,明确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是进行顶层设计辨别技术需求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

5.3广泛争取资源协同创新

通过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资源,协同气象、农委、环保行业等专项支持,尽可能争取本级财政支持以及对外科技合作等资源的支持,在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省市创投基金、政策性金融机构等金融工具的支持下,引导并扶持本地农业企业开展适应技术与低碳技术研发与生产。

5.4建立区低碳农业示范园区

低碳农业示范园区是集科技攻关、示范推广、规模生产、协同创新为一体化的产学研组织形式。安徽省在节水灌溉、粮食丰产、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已布局一批示范工程,可进一步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向示范园区内集中整合形成综合配套技术,建立一整套包括排碳减量化、废物再利用及能量再循环的低碳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解决地方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

5.5开展农业科普宣传活动

农业领域内适应和减缓技术的应用必须考虑受众主体农民的接受程度,宣传示范作用对于提高农民接受新型农业科技有着很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建议利用专项培训班、科普大篷车、科普宣传手册、田间教室、现场观摩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讲低碳农业科技知识。

6结语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2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新常态 战略

今日的中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充分肯定中国发展;一方面又散布着“中国”、“中国霸权论”等,企图遏制中国的崛起。我国进入了非常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安全战略性产业,维系着国家安全,更是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世界军事、技术、经济不断变革推动下,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国防科技工业如何履行“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分析,提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新常态下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由军品为主向军、民深度融合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定位于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不仅不涉足民用领域,而且相对社会还处于保密状态。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已逐步进入民用领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形成以军品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在目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国防科技工业不仅在产业层面深度融合军品、民品发展,而且在资本层面实现了向更多领域的渗透。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变,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主导型作用愈加明显。

(二)由单产业发展向产业集群聚合发展转变

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之初主要以武器及配套生产为主,一般不涉及其他相关产业,但在武器技术复杂度越来越深,武器生产涉及的专利技术数以万计,配套及协作厂商规模日趋庞大,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同时在客观上民营企业也展现出涉足国防科技产业的兴趣,国家也在一定领域和程度上放开国防科技工业,内外因素均促成了国防科技工业向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国防科技工业在建立之初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走的是一条依靠资源、劳动大量投入的粗放的外延式发展道路,更多的是举一国之力发展国防的举国体制,在进入新常态后,国防工业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及发展方式的转型,由低效的要素驱动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实现企业发展内驱力的换挡,依靠国防科技工业内部积累的科学技术力量加快产品的换代升级,依靠内部高素质的管理力量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的优化提升。

(四)由内向型发展向国际化拓展转变

早期的国防科技工业基本是为国家军事发展战略服务的,为我军各兵种提供军事装备及后期保障,除对外援助外,基本不涉及对外发展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参与度日益提高,对全球事务的发言权逐步提升,中国利益已经分布全球,不管是国际利益考虑,还是局部军事存在,又或是实现中国军火的全球市场拓展,中国国防工业都必须走上全球化发展道路,提升在全球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争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双丰收。

二、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举措

(一)拓展产品线,深度实现军民品融合

在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要依靠自身的规模、技术优势,在做大做精做强军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向民品市场拓展,全面树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实现竞争优势由军品市场向民品市场的拓展,使得自身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由内部发挥出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国防科技工业在军品市场的良好口碑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也是拓展民品市场的后发优势,当然在具体战略实施中,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还要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提升服务水平,适合并赢得激烈的民品市场竞争,相信经过一段适应期之后,有着深厚实力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市场各种竞争挑战。

(二)产业延展,实现产业集群聚合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产业的发展,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关联产业,特别是上游产业、配套产业的发展,以自身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伙伴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国防科技工业要对自身的竞争实力,特别是资源禀赋和能力界限进行全面分析,对自身能力可以拓展的相关产业,通过产业资本进入,深度介入生产经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管理优势;对自身能力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相关产业,可以通过金融资本进入,通过股权实现对相关领域的控制,实现全产业链利益。

(三)创新主导,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进行发展道路的转型,由资源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作为技术发展最快、最先导的国防科技工业更应在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涉及的技术都是基础性、先导性、原创性的,这些技术基本靠引进、购买是无法实现的,只能依靠自身进行深度研发,靠自身技术创新来创建和发展;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必须改变重生产、轻市场的传统经营理念,改变老国企落后的管理方式,必须在发展模式上进行颠覆性变革。改变思想、改变心智、改变行为、改变结果,重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新范式。

(四)全球拓展,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期,国内市场基本饱和,竞争强度日趋激烈,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要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价廉物美的产品为依托,全面向全球进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实现由红海竞争向蓝海拓展转变的同时,也为国家利益和国家意志的全球拓展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在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必须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适时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努力实现行业发展与服务国防的双赢。

(作者单位为合肥江航飞机装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新常态下的装备工业――聚焦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J].装备制造,2015(01):30-45.

[2] 许克振.主动适应新常态 竞进提质打造湖北工业升级版[J].政策,2015(02):10-17.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3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4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7-0055-03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总量快速增长,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必然带来资源的快速消耗,由此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滥用,而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人类经济社会進一步发展的桎梏。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全球的资源能源是有限的,如果突破了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继续按照传统的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那么,我们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依靠科技進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要实行清洁生产,做到废物最少化、资源化、无害化,生产环境友好的产品。

一、循环经济概念的内涵及其理论的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低消耗、低污染和高利用、高循环率的特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让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人们称之为3R原则:减少原则(Reduce)、再用原则(Reuse)、循环原则(Recycle)。

(二)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

同任何经济理论一样,循环经济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在人类经过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付出巨大代价后提出的。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用大量生动的案例阐述了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号召人们注意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随后,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他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比喻成牧童放牧,“在一个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充满了鲁莽和暴力的发展方式”。地球的经济就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基数大,寿命长,但是如果一味地不合理开发利用,当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时,人类就会面临灾难。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开始爆发,经济增长与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对传统的大生产、大投入、大废弃的根本变革,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

首先是减量化(Reduce)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通过产品的清洁生产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用可替代的再生能源作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尽可能地减少進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并且严格保证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作为生产者,要通过减少原料的投入和利用先進的科学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资源浪费。对于消费者来说,要优先选购环保简易包装,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利用的能力。其次是利用(Reuse)原则,即废物利用的最大化,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群体(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长,以达到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高效运转的目的,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最后是循环(Recycle)原则,以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二、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部门,也是环境问题最主要的制造者和责任者,面对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了诸多阻碍。

首先是环境管制的加强。目前,我国资源的承载能力已经难以负荷高速的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为此,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并且加强了对企业破坏环境行为的整治力度,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会制定更加严厉的环保法律法规,一步步阻止企业通过牺牲环境的手段来谋求经济利益的行为。目前,为了加强对环境的整治力度,政府已经相继出台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清洁生产促進法等法律法规,在各地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并且加入了很多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非常严格,企业违法环境保护条例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此外,政府利用行政和经济职能对各种财政税收及贸易政策越来越多地涉及环境、社会的行为,对承担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责任的企业实施政策倾斜。环境管制的加强意味着企业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企业生产外部成本增长率的提高强化了企业外部性对于企业的内部化趋势,减弱了生态治理活动的外部效应。环境成本内化为企业成本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不能忽视发展之外的环境绩效问题。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先生产,后付费治理的模式,企业将很难降低成本,牺牲环境换来的利润将越来越薄,面临被政府惩罚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企业在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最优选择就是建立生态管理体系,从企业生产的源头来控制成本,保证获得利润的持久性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

其次是绿色需求和消费。严重的环境问题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选择环保、可循环利用、对环境破坏小的产品。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也让群众改变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绿色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同时要求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毫无疑问,那些在环保方面形象好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更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相反,那些在环保问题上做得差、污染严重被曝光的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肯定会大打折扣。市场和消费者都需要企业向绿色经营转变,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导向要求企业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生产环保型、低消耗型和低排放型产品。此外,产品的环保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只有将环保的理念融人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生产出让市场和消费者都满意的绿色产品,为企业赢得生存发展的空间。

最后就是绿色壁垒的挑战。WTO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国实施贸易壁垒的能力,多边自由关税壁垒的降低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但是,我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却屡屡受到环保技术的限制,屡屡被挡在他国门外。环保技术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制约我国产品准入的新措施。国际贸易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是不得买卖的,而且这种环保标准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更严格的执行,绿色壁垒已经成为了替代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的、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主要表现为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等。其作为一种全新的非关税壁垒,对我国的出口产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企业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要在更广领域和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必须要重视绿色壁垒的威胁,采取措施改進生产工艺,降低污染,减少废物排放,改善内部运营体系,积极申请ISO141、CE等认证,以自身的行动冲破贸易保护的壁垒,加速国际化的战略步伐,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要因时而变,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应对新环境下的各种挑战,保持企业持续盈利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观念的确立能够帮助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平衡发展。循环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企业持久盈利能力管理战略;二是和谐管理战略;三是生态管理战略。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此三种战略的综合利用和交叉统一。

(一)持久盈利能力管理战略

获得利益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在无法获得经济利益和利润保障的前提下空谈循环经济是没有意义的,企业在竞争中能否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循环经济只是一种经济模式,不应该否定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的事实。

(二)和谐管理战略

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的,即单位投入的产出最大化,忽视了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问题,这就导致了一些企业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环境,大不了再拿出利润的一小部分来治理已经污染的环境。但是,已经污染的环境已经来不及补救了,造成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要追求利润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体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保证企业的发展有足够的资源支撑,保证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能够山清水秀。

(三)生态管理战略

生态管理战略要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融入环保理念,按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生态型经营管理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无毒无害的生产工艺,保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将现代企业物质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变为或纳入自然生态过程,形成生态生产和生态生活的企业生态格局,使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自然资源和原料能源得到最优利用,极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乃至消除废弃物,形成一个投入少、消耗低、质量高、无污染而又产出多的符合生态环境标准产品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生态管理战略又包括清洁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认证的诸多环节。

从清洁生产来说,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生产的全过程進行排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对环境治理的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实质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是减量化原则的具体化和制度化。清洁生产要求企业从产品设计制造开始一直到产品出场,各个环节都要進行排污控制,并且保证资源能够得到综合利用,使企业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绿色营销上来说,一方面,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能够帮助我国企业提高在国际和国内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消费者進行绿色消费,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可以说,绿色消费既是开拓市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手段,又是企业获得持久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

上文已经提到过,我国部分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屡屡受挫,重要原因就是环保技术不达标,没有進行绿色认证。企业在最大能力范围内進行各项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是打破这种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只有具备了绿色通行证,才能走向国际市场。将国际公认的绿色环保标志标于商品上,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绿色信息,而且能够大大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因此,企业推行ISO141环境管理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支持。

(四)持久盈利能力管理,和谐管理和生态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企业持久营业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和谐管理战略和生态管理战略都是为持久盈利能力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企业发展的目标就是不断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能够保证企业持续获得利润,生态管理和和谐管理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三者应该是高度正相关的关系。企业生态管理与和谐管理正是通过推动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而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关键作用。生态管理战略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改善内部运作模式,将传统的单一运作系统变为闭合循环的运作系统,外部投入的资源经过闭环生产系统后能够形成完全有用的产出,不存在任何废物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生态管理战略指导下的企业明显在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方面拥有优势。和谐管理战略的实施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公众在企业实行环保的理念下必然会对企业做出更高的评价,企业遭受环境管制惩罚的风险、内部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都会降低,这些都将促進企业竞争力的持续增强,从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目前循环经济在企业中的实践

以大型企业燕京集团公司为例,该公司开展清洁生产的方针是:遵纪守法,清洁生产,合理酿造,防治污染,节能降耗,保护资源,绿色管理,持续改進,清爽燕京,怡人甘泉,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在这些方针的指导下,燕京集团在生产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控制污染排放量,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主要过程制麦、发酵、包装等过程中资源与能源的消耗量逐年降低,其中间产品酒糟被制为饲料出售,酵母粉作为药品原料出售,煤渣用于建筑的放水材料,玻璃瓶回收再制造新瓶。每年燕京啤酒从这些物资再回收中获得的利润不可忽视。另外,燕京集团还做到了二氧化碳100%的回收利用。除此之外,公司还致力于生物工程的研究,尝试从废酵母提取RNA和DNA等,作为生物制药的原始材料。在申请绿色认证方面,燕京集团早在2002年就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卫生安全(HACCP)认证。

再以宝钢集团为例,宝钢集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作为资源高消耗企业,宝钢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实施污染排放减量化和废弃物100%回收的原则,按照国际标准推行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严格的环境综合治理。目前,宝钢的综合耗能已经降低了三分之一,这一水平在世界都是领先的。

大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可以获得政府扶持等政策方面的优势,自身的技术和经济实力也能够支撑起循环经济的改造,而且大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条件下有利于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成本降低比较明显。而对于占企业总数90%以上的我国众多的小企业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对于解决就业和促進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有些污染严重的小微企业由于受地方政府的保护迟迟不能关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由于小微企业的生产规模有限,排除的废物量达不到规模处理的要求,强制开展清洁生产很难落到实处。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7年,而政府如果为这些小微企业投资污染处理设施,往往成本还没有收回,这些企业就不存在了。面对这样的现实,国家要对小微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给予特别关注,如何在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中小企业里,在不增加或较少量地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他们增收,将是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重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将多家小企业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享一套排污处理设施,发挥集群优势。其次,要关注相关技术進步和行业发展趋势,在费用可承担的前提下逐步引進生产加工新技术。最后,要加强与第三方企业的沟通,挖潜增效,努力实现副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5

[关键词]HEAD战略科技期刊 重点领域结构调整期刊布局

[分类号]G237.5

当前,上海正以创新型国家战略为指导,立足于自身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以构筑“健康上海、生态上海、精品上海和数字上海”为目标的科学技术发展“HEAD'’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知识服务业成为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保障环境、奠定向创新型社会转型基础的重要策略。科技期刊作为知识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因此获得发展契机。

1 “HEAD”战略下上海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

“HEAD”战略界定的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11个技术创新方向是未来15年上海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也是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从"HEAD"发展战略的视角审视上海科技期刊,不难发现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的期刊资源相对稀缺。在现有369种上海科技期刊中,有59种涉及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其中只有43种属核心期刊;有76种涉及11个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其中只有44种属核心期刊。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内的期刊分布也不平衡,65%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期刊集中在医药卫生领域,而“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空天战略产品”、“信息产业基础战略产品”、“生态科技工程的应用和示范”等领域的核心期刊仅有1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等领域的核心期刊甚至空缺。这表明在调整上海科技期刊结构时,需要引导期刊资源向上述重点科学技术发展领域倾斜,以适应上海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推动上海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

2 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的界定

2.1 界定标准

引导期刊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是要明晰并界定未来上海科技期刊的重点发展领域。这驱使我们将目光投向"HEAD"战略指向的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11个技术创新方向,探寻上海科技期刊在这些领域中的投影,甄别出其中的优势领域、弱势领域和空白领域。具体而言,以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11个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现状为基准,参照2006年上海各学科领域期刊在全国的定位、2002―2006年上海科技期刊的功能效用SPSS分析结果和2004―2006年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研究结果,分别从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重点技术创新领域两个视角对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按优势领域、弱势领域、空白领域进行界定,判断标准。

确认一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或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是上海科技期刊的优势领域、弱势领域还是空白领域,可从四个方面界定:一是该领域现有期刊总数及其核心期刊占有率。对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而言,优势领域要求该领域现有期刊总数不低于20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必须高于70%;弱势领域要求其现有期刊总数低于10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不高于50%;而空白领域则要求相关学科核心期刊数量必须为零。对重点技术创新领域而言,优势领域要求该领域现有期刊总数不低于10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必须高于70%;弱势领域要求其现有期刊总数不超过5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低于50%;而空白领域则要求其现有期刊总数不超过3种,其中核心期刊数量为O。二是该领域核心期刊的全国优势度和发展潜力度。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领域要求两者均为正;弱势领域要求两者均为负。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领域要求全国优势度值为正;弱势领域要求其值为负。三是该领域科技期刊的功能效用趋势。优势领域要求其呈上升趋势;弱势领域则要求其呈下降趋势。四是该领域科技期刊在全国范围的实力分布水平。优势领域要求其实力分布水平不下降;弱势领域则要求其实力分布水平不上升。

2.2 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

根据上述标准,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优势、弱势、空白领域情况。

2.2.1 上海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期刊重点发展领域①生命科学是优势领域。如表2所示,它的期刊总数达27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77.80%;其2006年的全国优势度为0.184,发展潜力度为0.245;SPSS分析发现,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的学科期刊的功能效用呈上升趋势;此外,分析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状况发现,该领域期刊实力分值以11分高居榜首,显示了上海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期刊实力强劲。②空天与地学是弱势领域。该领域期刊总数为7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42.86%,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154,发展潜力度为-0.063,说明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与全国同类期刊的差距在拉大。SPSS分析发现,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的功能效用出现了下降。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状况的研究也发现,该领域期刊实力在下降,显示出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发展式微。③测绘学、地球科学以及海洋科学这三个领域尚未实现核心期刊零的突破。对地观测和深空探测、河口、海岸及城市的生态与环境和深海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领域研究缺乏对口的期刊平台,因而测绘学、地球科学以及海洋科学应视为上海科技期刊亟需发展的空白领域。

2.2.2 技术创新领域的期刊重点发展领域①疾病诊断与治疗和重大新药创制是优势领域。前者期刊总数为19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78.95%,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O.140;后者期刊总数为13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84.62%,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220。SPSS分析发现,这两个领域相关的学科期刊的功能效用呈上升趋势。此外,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期刊实力强劲(见表2)。②生态科技工程的应用及示范、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是弱势领域。生态科技工程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只有2种,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246。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领域有4种上海期刊,但核心期刊占有率为0。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领域有4种上海期刊,但核心期刊占有率为25%,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648。SPSS分析发现,相关领域期刊的功能效用出现了下降。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状况的研究也发现,该领域期刊实力在下降,显示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发展形势堪忧。③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是空白领域。目前,这个技术创新领域拥有上海期刊仅3种,均属计算机类期刊,尚未实现核心期刊数零的突破,并且没有一种期刊把报道智能港建设的理论研究进展和科技成果作为期刊的主

体内容。

3 规划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的几点建议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在未来的15年将以实施“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战略”为基点,大力推动11个重点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对此,上海应遵循这一发展趋势进行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规划。

3.1 围绕“一个方向,三面推进”具体展开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规划

“一个方向”:指以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为对象,强化优势领域,扶持弱势领域,填补空白领域,形成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内科技期刊的科学合理布局。

“三面推进”:即要抓住三个切人点。

・保障重点领域科技期刊的保有量。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和手段,承载着传播科技成果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功能,对推动所属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推进上海市科学技术重点领域的发展,就必须首先保障重点领域科技期刊的保有量,填补科学技术重点领域中上海科技期刊的空白,使重点发展领域的科研人员有交流学习的平台,使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有向外传播的渠道。

・丰富重点领域科技期刊的内容资源。目前,在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的76种上海科技期刊中,学术类的期刊有38种,而技术类期刊则相对较少,只有15种。这种状况与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这一思路不相吻合。因此,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科技期刊需要丰富自身内容,在具备一定理论研究内容的前提下,扩充应用技术传播、科技成果展示等内容,强化反映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的报道,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在重点科学研究领域的59种上海科技期刊中,也需进一步加大对作为技术创新源泉和产业发展基石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的报道,为提升上海知识竞争力奠定基础。

・建设重点领域精品期刊。要改变重点发展领域上海科技期刊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亟需提升重点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品第,创建重点领域精品期刊。可对基础较好的优势领域期刊进行扶持资助,同时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期刊进行培育。

3.2 强化既有期刊优势领域

对于优势领域内的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可采取“特区”管理办法,赋予这些科技期刊更多人、财、物方面的自,简化增刊的审批手续,放宽页码篇幅的限制,简化跨媒体出版的审批手续,鼓励其跨媒体出版,给与创办纸介质版、网络版及出版外文版的权利。同时,也应针对各领域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上海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期刊实力强劲,但与国际顶尖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细胞研究》,2007年其影响因子达到4.217,蝉联国内学术期刊榜首,但国外同类期刊Cell的影响因子达29.887。《细胞研究》创刊之初定位于建立一个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细胞生物学交流的桥梁和平台,这个任务已经很好地完成了,目前的目标是要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因此,需要强化、提升这一优势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首先,争取高质量稿源。为破解国内高水平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外流的难题,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引导性政策,激励生命科学领域高水平科研成果在相关期刊上首先发表。其次,根据上海中长期科学研究任务中提出的重点研究对象,对涉及干细胞、蛋白质结构以及化学基因组等研究领域的科技期刊可以在基金资助和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优先照顾,相关部门在刊号资源重新配置时应优先考虑这些领域的新刊申办请求。

疾病诊断与治疗和重大新药创制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实力不俗,但与国际同类期刊相比差距相当明显。这两个领域科技期刊的内容都偏重于学术,缺乏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类期刊。因此,需要推进这一优势领域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和应用性转型。首先,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优秀期刊的国际编委队伍建设,聘请国外知名专家担当主编或编委;推进期刊与境外著名期刊出版集团开展合作;政府部门可制定倾向性科技政策,努力改善海归人才建立实验室、组成团队、招收学生及申请研究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海外科学家回上海做一流的科学研究,鼓励他们担任期刊主编或编委,提高期刊办刊水平。其次,可以引导一部分学术类期刊提升对技术类稿件的使用比例,或者指导一部分学术类期刊向技术类期刊转型。从根本上讲,要搭建跨系统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科研系统和生产系统的联合。再次,根据上海中长期科学技术创新任务中提出的重点领域,对涉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三大疾病诊疗、智能医疗装备、先进生物医用材料、基于中药的创新药物和基因转染色体动物的构建与应用等领域的科技期刊可以在基金资助和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3.3 扶持期刊弱势领域

扶持期刊弱势领域,首先需要加大对弱势领域期刊的培育力度,政策上给与适当的倾斜。如通过资助人才引进,吸收优秀的科学家担任编委和主编,培育该领域的期刊领军人物;设立专门的经费给予阶段性扶持。其次,需逐步引导弱势领域现有科技期刊聚焦前沿研究方向,调整报道主题和报道内容。如引导城市规划类期刊将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与空间格局以及城市热岛和浊岛效应等研究领域作为报道主题;引导环境类科技期刊通过开辟专题栏目系统性地报道有关水生态、环境生态风险等基础研究内容;引导农学类期刊围绕种源农业、装备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组织报道主题;引导能源、环境类科技期刊开辟专题栏目,系统报道有关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湿地保护和绿地建设、重大灾害与风险监测和预警等关键技术;也可鼓励专门创办新刊来进行系统的报道。此外,还应结合领域特征分别制定措施。

对空天与地学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当务之急是提升期刊元气、遏制期刊下滑趋势。可以发挥政府桥梁作用,相关学科国家基金课题及上海基金课题的简讯,组织该领域科技期刊的编辑参加相关会议,促进期刊编委与课题组之间的联系,以方便期刊编辑约请专家写稿,提高稿件的学术水平与时效。

在生态科技工程的应用及示范、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等领域,亟需扶持龙头期刊,重振期刊士气。事实上,上海环境科学类期刊曾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创刊于1982年的《上海环境科学》曾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但2004年该刊受国家关停取缔政府部门办刊影响,转为内刊,其稿源质量和影响力大幅下降。因此,可考虑在上海期刊结构调整中,将刊号资源重新配给《上海环境科学》,让其回归正式出版物,利用其原有基础及人才队伍打造该领域龙头期刊,激活、带动该领域其他期刊的发展。

3.4 填补期刊空白领域

在上海科技期刊结构调整中,应优先考虑将刊号资源调拨给空白领域的申办期刊;同时,政府部门应鼓励、倡导空白领域期刊的创办,组织有资质的相关研究机构积极申办,并给与初期创办资金支持。针对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还应鼓励现有计算机类期刊涉猎报道智能服务、家用设备智能化、智能社区、智能交通与物流、智能城市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创办新刊与引导现有期刊内容转型双管齐下,为该领域研究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传播知识、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为保障该技术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支撑条件。

科技发展战略范文6

【关键词】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型城市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突破珠三角区域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而转型升级必须依托创新驱动发展。广州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广州的创新驱动发展对珠三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决定性作用和重要意义。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珠三角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都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升,广州自然成为该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动机。在此背景下,广州在准确把握自身科技创新实力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共同构成广州的“三大枢纽”战略。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发展目标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是带动华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州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部署。如何更好更快地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而,有必要对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础条件、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驱动模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本条件

(一)优势与机遇。第一,广州作为国际重要的商贸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创新型城市、中国南方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其所具备良好的法治化环境、丰富的科教资源、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具备建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础优势条件;第二,广州作为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城市之一,具有密切联络国内外各类要素、资源和市场的经验,更具有引进国外创新技术,输出国内创新产品的发展基础和区位条件;第三,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市场体系和创新体系开放互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升级背景下,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备外部大环境的历史机遇;第四,当前工业4.0、互联网+、大数据、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对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将带来难得的产业环境机遇。(二)不足和挑战。第一,广州在资源、环境、土地、人力成本等方面依然存在瓶颈约束。同时,广州在创新投入、创新动力、成果转化、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等方面或多或少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存在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因素;第二,当今全球各个国家对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争夺加剧。发达国家力图维持和强化其创新资源的垄断优势,发展中国家力图进一步追赶和争夺全球创新市场,这对我国和广州的创新发展带来挑战;第三,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其他同类城市也加紧实施国际性创新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形成竞争性挑战。

二、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从创新活动的创造、技术、服务三要素出发,本文建议将广州定位为“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技术创新引擎”、“全球创新服务中心”。将其作为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创新枢纽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坚持自主创新和价值创造、坚持全球视野和开发合作、坚持基础培育和环境建设、坚持重点突破和循序渐进的四项原则,以保障其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二)发展战略。基于目前的基本条件和建设目标,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总体发展战略:一是知识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战略。具体包括加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建设,完善知识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二是高技术产业化与创新企业孵化战略。具体体现在加快创新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国家创新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和价值化。三是科技创新基础支撑体系与环境打造战略。具体从推动标准化体系、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创新企业总部、金融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政策环境体系建设方面推动;四是科技创新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战略。着力培育和支持研发、技术、认证、检测、孵化、咨询、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交易、转化、服务功能,建立完善的创新要素交易市场体系,建立创新服务中心和服务节点,构建高效的创新创业服务网络。

三、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实施方案框架和模式建议

(一)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一是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建设高科技园区、工程研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创新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等多种创新载体,为创新活动提供必需的空间和平台支持;二是支持创新机构。加强对大学、研究机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机构的培育与支持,进一步激发其创新驱动能力;三是集聚创新资源。积极实施创新人才吸引、创新信息集聚、创新知识汇聚、创新经费支持等创新工程,为创新枢纽的建设提供持续的优质资源支撑;四是完善创新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为创新枢纽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五是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在政策制定、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文化氛围、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方面综合提升,打造优良的制度、文化、基础设施环境;六是强化创新服务。提升创新交易服务、投资服务、产权服务、标准体系服务、品牌运营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为创新枢纽城市建设提供服务保障。(二)推动模式建议。建议广州市采用“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政府创新驱动”的“四轮驱动”模式推动其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其中,科技创新驱动模式是指依托科学城、知识城、大学城、研究机构等载体,推动科技创新;工业创新驱动主要体现在依托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性、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创新;服务创新驱动重点在于依托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保障创新;政府创新驱动的关键是依托政府引导,加强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结语

在对广州自身创新发展条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总体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从搭建创新平台、支持创新机构、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创新服务六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方案框架;建议广州采用“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政府创新驱动”的“四轮驱动”模式。期望该成果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进而推动广州更快更好地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参考文献】

[1]刘燕华,王文涛.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对创新服务体系的认识[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3~11

[2]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Z].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