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鲁迅的资料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1

最初知道鲁迅的情况是在小学,我学习了几篇有关鲁迅的文章,有《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年龄尚幼的我不喜欢鲁迅晦涩的语言,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我开始了解鲁迅、认识鲁迅。

我读过的关于鲁迅的作品有《兔和猫》《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他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刻画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人物的悲惨命运,来刻画当时那个不平等的、黑暗的社会。通过自己的笔,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剖析当时的社会和人物,向敌人呐喊,唤醒民众。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有一位车夫的脚被玻璃扎坏了,鲁迅先生见了,并没有像有些达官贵人那样,嫌车夫地位低下,置之不理;而是平易近人地拿硼酸水把他的伤口洗净,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还掏出一些钱给他,叫他在家修养几天,把剩下的要和绷带也给了他。鲁迅先生临终前病得非常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还一阵阵咳嗽,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病情,倒常常劝女佣阿三要多休息,不让她干重活,多么可敬啊!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2

我们先找了一些关于鲁迅的资料,然后就开始了。

我先帮姐姐把文件夹空出来,然后又找了一个漂亮的、有艺术的字体,好把题目显出来。

可是,当姐姐准备把该才找到的文件复制过去时,电脑却出了毛病,一下子,刚找到的文件不知了去向,气得姐姐直跺脚。

“呵呵,她的样子真好玩儿!”我心里想,幸灾乐祸得笑了出来。姐姐气得白了我一眼,好像不知道有什么可笑的,奇怪我在笑什么,或者是我为什么要笑。她这么一看我,我心里竟也不知道我在笑什么,为什么要笑……

“哈哈!哈哈!”姐姐的卧室里又传来一阵笑声。原来是刚才我俩笑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装饰幻灯片用的小泡泡拖到了鲁迅先生照片中嘴的前面。当时我不知道,还以为鲁迅在吹泡泡呢!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3

关键词:鲁迅;《风筝》;精神

1923年鲁迅与其弟弟失和,而这一事件给予了鲁迅深刻的影响与沉痛触动,《风筝》与《我的兄弟》这两篇文章就是作者在基于兄弟失和事情发生之后,所做的关于兄弟情感的两篇回忆性文章。而笔者通过对《风筝》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被文章所深深的吸引。与此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探讨与资料的查阅中对《风筝》有了全新的认知。基于此,笔者以期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索,对鲁迅小说《风筝》所具有的精神与情感实现更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一、对《风筝》的简述

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种类众多且在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1]。而《风筝》则是鲁迅于1925年所做的有关描述兄弟情的回忆性散文。在该散文中迅以简短的12段将其内心情感深深的释放。在该散文中,作者由“北京的冬季”以及空中飞舞的风筝,联想到“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从而回忆起过去的自己并不爱风筝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当时“我”年幼的弟弟喜爱放风筝,当某一天“我”发现弟弟偷偷的做风筝,而作为兄长的“我”对其没出息的行为给予了惩罚并为感到这种行为的不对。指导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这使作者感到内疚。当“我”想要弥补时发现已经无能为力,弟弟对往事的淡忘使得作者的内心得不到宽恕感到沉痛,以至于作者在多年后的冬天倍感寒冷。

二、《风筝》中具有的精神

通过对《风筝》仔细的阅读,以及结合鲁迅的其他作品,作者发现鲁迅常以“兄长”的身份得以体现,如《弟兄》中的兄长“张沛君”、《狂人日记》中的“大哥”以及《风筝》中的“我”等等,从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在家庭发生变故后,对自身自责与身份的肯定,“养家”以及照顾家里的每一个人成为其重要的使命[2]。因此,在《风筝》中,当鲁迅发现弟弟偷偷制作风筝时,认为弟弟这种“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行为是在丧志,而作为“兄长”的自己是需要惩罚的,进而导致对弟弟“天性精神的扼杀”,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中传统教育权威性的存在。多年后,当鲁迅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回想起对弟弟“精神的虐杀”致使作者感到自责和内心的沉痛。在分析中发现,鲁迅对此事的耿耿于怀不仅在于对封建教育专权的认知与批判,而兄弟失和对鲁迅的心态以及精神给予了沉痛的打击,理性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进一步导致鲁迅陷入痛苦。

与此同时,在鲁迅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教育以及社会文化是一种饱受掠夺的专制教育与文化。在封建家庭中长辈的权威性的存在,是不可忽视与反抗的,家中的晚辈对长者的决定是必须服从的,而这也在侧面反映了大背景下,百姓对封建道德的无意识的遵从[3]。这一点在《风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为兄长的“我”向来“不爱玩风筝”并对弟弟喜爱风筝的表现“呆看着空中出神,为风筝的掉落“惊呼”、为“风筝的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的种种行为感到“可鄙”,并亲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却仍不在意弟弟内心的感受,可看出封建家庭教育的专制。而弟弟隐瞒“我”做风筝的行为以及“惊惶地站了起来”可见弟弟在潜意识里认为自身行为是错误,而多年后,弟弟的“全然忘却”再一次证明了封建伦理道德下人们的潜意识遵循的标准和奴役下的不觉醒。与此同时,从“我”认知到当年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以及后来希望得到宽恕,获得依一句“我可是毫不怪你啊”可知,鲁迅在认知到封建专制的弊端后对自我内心的拷问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弟弟精神的压迫,弟弟的全然忘却更是对封建伦理道德奴役下的甘愿和不言觉醒。作者在一言一语中叙述着自身精神与思想的感触,是人在阅读中可深刻感知那份沉痛与无力,以及对兄弟的深情。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风筝》中,通过作者文章中舒事、议论、感叹的有效结合,以及人与景交融形式的描写,使人感知到作品理性精神的体现。而在结合作者生平以及其与弟弟发生的“失和”可探视文章中,作者内心与灵魂深受着思想与精神的考验。

参考文献:

[1]赵天成.无地彷徨:沦陷的回忆或肃杀的严冬――鲁迅《风筝》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4(01):69-77.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4

项目学习要求学生在一定时段内参与完成一个任务。通过创设有意义的项目情境,鼓励学生整合学科知识和课外资源,自主策划,自主管理,有效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形成一个或一系列作品。项目学习是基于生活的学习,每一个项目过程完整,相对独立,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所获得的,不仅是将来做事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更有可能是学生将来所要做的事情本身。

推进主题班会时,如果能将每一次班会设计成一个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项目,引领学生制定明确具体的班会任务,自主确定活动方式,有效合作,合理分工,既巩固和内化学科知识,又锻炼学生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基于此,我们尝试把主题班会作为常态化推进项目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鼓励学生扮演生活角色,解决近期亟待解决的问题,走出班级,走向生活,体验成功和成长的愉悦。

一、基于学生兴趣,“做”中焕发激情

主题班会首先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选定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只有选取学生近期需求的主题内容,在活动中学生才有兴趣,愿说话,乐做事。“走进鲁迅”主题班会的确立,一是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关于鲁迅的一组文章,再者是因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大多数孩子对鲁迅感兴趣,想客观全面地了解鲁迅。于是,在上次班会结束时,由全班同学举手表决选定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再通过自荐和学生推选,确定本次班会的主持人。具体实施时,学生共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确立主题 筛选节目

需要说明的是,选定主题班会时,我们更多地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尽量体现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每一次班会主题,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确定,可以围绕节日、节令、纪念日组织活动,也可根据突发事件、时事热点展开讨论……本次班会主题的确立,主要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举手表决时,多数孩子认为课内学习了关于鲁迅的一组文章,有必要全面了解鲁迅,知道鲁迅更多的事迹,这对今后学习鲁迅的文章也大有益处,于是就定下了本次班会的主题。

活动前,由事先选定的三位主持人召集全班同学准备节目。主持人的主要工作是想方设法让全班同学参与。节目不分难易,不拘形式,可朗诵,可表演,可演讲,可绘图;收集资料的途径也不加限制,可网上收集,可求助家长,也可查阅书籍。待主题班会展示的主要节目确定之后,几位小主持人的工作也紧锣密鼓地铺开,有准备串词指导小组排练的,有制作课件设计PPT的,有选择背景音乐、美化黑板的,等等。

(二)主题展示 合作互动

这是每次班会的主体活动,具体分三个步骤。

1.导入:由主持人根据活动需要,

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语。导入语需简洁明了,自然入题,导入时可恰当运用多媒体,增加视觉效果,创设活动氛围。本次班会,学生设计的导入语是:

甲:有一位常穿老式长衫、留着隶书八字须的人,曾给予他高度评价,说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甲:对!他就是我们敬佩的鲁迅先生!

乙:鲁迅先生一生为人民奉献,

拿自己的笔当战斗武器,为人民申冤。抗战期间,他虽然没有亲临战场,却让许多心怀叵测的人望而生畏,闻之胆寒。

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全面了解这位伟人。

2.展示:本次活动的展示节目紧扣班会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展示鲁迅的生活,内容多样,形式活泼,充分体现“做”中学。活动内容依次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鲁迅小说《故乡》的两个段落:

《故乡》节选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2)表演鲁迅故事两则

[第一则]

鲁迅巧答对子

地点:三味书屋

人物:少年鲁迅、寿镜吾先生、众学生

(课堂上)

寿镜吾先生:今天,我们一起对一个对子。我出上联――独角兽,请大家对出下联。

(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

生1:九头鸟。

生2:三脚蟾。

生3:八脚虫。

生4:百足蟹。

……

同学抢答时,鲁迅一言不发,一直在认真思考。

少年鲁迅:比目鱼。

寿镜吾先生:(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好,对得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少年鲁迅:我想起了《尔雅》中

“东方有比目鱼焉”这句话。

寿镜吾先生:(伸出大拇指)妙极了!“独”不是数词,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词,却有“双”的意思。

[第二则]

鲁迅在理发店

第一幕

地点:理发店

人物:贵族、理发师、鲁迅

(一家理发店内,来了一个傲慢的贵族,贵族昂着头,踱着方步)

理发师:请问您要剪成什么样子?

贵 族:难道你还不知道?

理发师:(过了一会,理好了)先生,请慢走。

(贵族付钱,大摇大摆地离开)

(风尘仆仆的鲁迅走了进来,理发师胡乱理了几下。)

理发师:快付钱。

(鲁迅从兜里掏出一团钱,递给理发师,结果还多付了1元。)

第二幕

地点:理发店

人物:理发师、鲁迅

时间:距上次理发一个月后

(鲁迅走进理发店,理发师想起了上次多收的1元钱,很细致地为鲁迅理发,鲁迅掏出钱来,也很细致地付了钱。)

理发师:为何这次付钱这么细,上次就那么粗?

鲁 迅:我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朗读《有的人》这一环节里,先由一位同学表演朗诵,之后全班同学集体朗诵。

3.小结:这就是鲁迅,一代伟人。相信通过这节主题班会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鲁迅。本次“走进鲁迅”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时,在三个环节里,每一环节起始和结束时,主持人都会设计衔接两个环节的过渡语。

(三)点评小结 提炼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文学家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感受鲁迅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学会如何全面认识伟人,理解和尊重伟人。活动结束后,全班同学相互交流本次班会的收获,点评班会中同学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所提的建议具体到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形式,同学的演技,台词的编写等诸方面的内容。

二、基于常态学习,“做”中达成目标

本次班会,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这一专题的学习同步进行,其时学生阅读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组和鲁迅有关的文章。四篇文章中,只有《少年闰土》是鲁迅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作者写鲁迅的,这就使学生对鲁迅形象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生动。阅读训练方面,四篇文章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活动中,我们紧扣单元的教学目标,在课内学习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感受鲁迅的性格特征,巩固学习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具体运用。两个情境剧的改编和表演,正是通过学生具体的“做”,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每次制订主题班会的目标时,我们会着重从如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每一次主题班会的目标尽量与学生成长中需要达成的目的相一致,着力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把主题班会当作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注重与日常学习的衔接,既强化知识要点,又丰富课内学习内容,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受到感染和教育。第二,每次主题班会尽量切合班级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第三,照顾全体同学。每次主题班会力求不在班级留下被遗忘的角落,鼓励全员参与,让每位同学既当好演员又做好观众。尤其注意关照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第四,努力发掘每位同学的潜能,增强主题班会的趣味,多角度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给学生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发现人才、陶冶情操、增强自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于激励评价,“做”中有效推进

每一次主题班会,除认真考虑班会的选题、组织形式之外,还得考虑如何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保持最佳状态。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总结,有效引导,同时要做好“追踪教育”,落实和了解班会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总结提炼,启发引导。由于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同样一次主题班会,有感兴趣的,有不感兴趣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还会出现分歧。同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的局限,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有些同学仅凭个人好恶判别事物的善恶美丑;一些同学的发言带有明显的主观感彩,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总结时,要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给出明确具体的引导,让学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正确认识召开班会的目的,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主题班会结束后,要抓住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比如,在完成了“走进鲁迅”这一主题班会后,教师可以布置“由鲁迅说开去”这一话题,列出“鲁迅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阅读鲁迅的作品对我们有哪些好处”“你知道怎样阅读鲁迅的作品吗”“如果让你推荐鲁迅的两部作品,你打算推荐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加深对鲁迅的认识,明白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主动找出鲁迅的一些作品开始阅读。教师要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做好每一次主题班会的延伸和拓展,使主题班会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5

一、联系类文,拓展空间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W生认识的深刻性,同时新课标对于初中生的阅读量也有一定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这样的要求,对文本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扩充,满足教学的要求。而微课的使用让教师可以将相同类型的文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拓展了教学的空间,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加丰富的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通过微课拓展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篇课文中,朱自清独辟蹊径,通过细节描写感动人心,尤其是在车站送亲这一段的描写中,通过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一份拳拳父爱之情。面对这样的文章,教师意识到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利资源,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文本中的父子深情,要求学生们可以从任意角度进行分析,畅所欲言,个性展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学生们深入分析,例如有的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四次背影以及四次泪流进行体会,让我们体会到特写镜头下的父子深情。这样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体会非常深刻,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效果,而是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教师展示的微课资料中,有史铁生的无助彷徨,还有母亲的无助以及担忧,母亲那种担心儿子又不知怎样帮助儿子的心理在微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微课中深刻体会到母亲的深沉之爱。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这类文本体会亲情类文本的写作手法,升华了学生的认识。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文章的教学,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类文阅读,让学生在鉴赏同类文本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升华情感,而微课的使用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学习获得更加清晰、深刻的体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同时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实现了省时高效的目标。

二、展示矛盾,深度剖析

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矛盾进行探究,解读矛盾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度体验文本主题以及情感的过程。在微课教学的构成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文本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文本中的矛盾进行重点体会,这样有助于学生突破阅读的难点,体会文本中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初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以及深度探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例如有的学生这样提问:“在文本中,奥楚蔑洛夫一开始就询问‘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始终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委,而是一直在问‘这是谁家的狗’,这是怎么回事?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吗?”这个学生的提问展示了文本的矛盾,是深度探究的有效切入点,而教师就抓住这一切入点进行微课制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微课中,教师为学生展示出了奥楚蔑洛夫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们直观体会到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对文本的题目“变色龙”也有了自己的深刻体会。

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示文本矛盾,让学生能够一下子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内容,直击文本解读的难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有效切入文本的深度探究中,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整合知识,升华情感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却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较为丰富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这样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结束的环节进行内容回想,例如在文本提到的百草园中都有怎样的乐趣?这样的地方对于作者来说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百草园中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在学生回忆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的内容――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了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文本中鲁迅是一个活泼、天真以及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孩子,但是你认识中的鲁迅是这样的吗?我们今天就走进鲁迅,全面认识鲁迅。”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制作的微课视频――《我眼中的鲁迅》,将百草园中的鲁迅以及学过的《风筝》中的鲁迅、搜集到的生活中的鲁迅的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到鲁迅的精神品质,获得全面的认知。

在这个教学事例中,教师将以前学过的知识以及文本内容、教师搜集整理的关于作者的资料进行整合,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完整的认识,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效果非常好。

关于鲁迅的资料范文6

2003年4月,当时在新闻出版总署负责相关工作的宋木文,收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程庥的来信。其中说到“受日本学者竹内实先生之托”,他正“负责中文版竹内实文集的出版工作”。因为竹内实“翻译过宋氏《中国的出版改革》一书在日本出版,而此时其十卷本文集已出到第四卷,但在第六卷即关于‘’”这一卷却遇到一些阻力。因此程庥在信中说:“现在有点事情需要帮助,竹内实先生希望向您请教”。随后又送来当时还题为《解析》的20万字清样稿。

受朋友之托,宋木文重点看了“解析”清样稿。此卷所收文章都是对“”进程中发生的人和事的观察,发表在那个年代的日本报刊上,中文编译者也是按发表时间编排的。宋木文的总体印象是,写作态度严肃而客观,“既没有像当时日本有些人士跟着‘’的调子推波助澜,也没有像有的人借‘’的混乱对中国党和政府进行攻击,而是对一些人物和事件以一个研究者和朋友的身份进行观察和分析,有些分析是深刻的,有洞察力的”。比如认为《评“三家村”》是举着鲁迅的旗子否定鲁迅:“《燕山夜话》的‘被禁’似乎标志着,依靠鲁迅的不断推动而使中国现代文学得以在世界文坛上名声显赫的‘杂文’这一文体,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已遭到了当政者的否定”,“那又怎能谈得上如其本真似地来尊崇鲁迅呢?”“似乎表明掌权者是继承了鲁迅所反对的那些东西”。

竹内实的一些分析,同“”时期党内外坚持正确意见者的观点相一致。这对一个外国研究者来说,实属难能可贵。同时,他的一些分析也“未必能与当前中国学术界主流意见相一致,甚至有可能引起读者误解”。但是,作为探究何以发生“”这种特殊历史现象的一种观点,宋木文认为“在必要时加一点注解……毕竟没什么坏处”。比如分析“女皇梦”的社会历史根源时,竹内实就提到现代中国的权力关系具有如同古代那种皇帝型、宰相型与宦官型权力相互组合,特别是皇帝型权力至高无上的印记。尽管竹内实也说这只是一种比喻,未必适当,但通篇来看,宋木文认为这反映了竹内实“在思考中国现实与历史之间联系时的一种看法,意在说明当时中国权力过多地集中于一人。对这种为探讨复杂而又深刻的社会历史问题而产生的看法,应当由读者去辨别,由研究者去探讨。这样的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学术繁荣和社会进步”。

当然,也有些因为受当时信息渠道和掌握资料的限制,竹内实对一些人和事所作的推测或判断不尽准确。对这些情况,宋木文都顺手批注在清样稿上。随后程庥又据此补写了一份审稿意见,转报新闻出版总署图书管理司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审阅时参考。其中提出对本卷文稿将再做些校订,包括将原名《解析》改为《观察》。因为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作者力求跟踪中国的动态,但对某些现象的认识尚有待深化的实际状况”。又如在《内容简介》中补充下述文字:“这些文章中对尽管谈不上全面解析,但作者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及时观察与看法,有许多是比较深刻的……一位国外研究者当时能够有如此深刻的审视和推测确属难得可贵,但也应该承认,其中某些事实的记述毕竟不太准确,一些分析还值得商榷。”因此,除对个别不甚妥当或国内读者难以准确把握的判断,进行补充性的说明或解释外,文集也纠正了某些因道听途说而导致的舛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