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大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诗词大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诗词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1

关键词:古代诗词 引入 数学课堂

一、诗文中看数学知识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抽象,这也是数学的一大特色。但是,将数学知识与诗词结合,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创造优美的教学情景。对称,数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指图形等在运动变化中保持的一种不变形。它与文学中的“对仗”有相似之处。在讲解对称时,借助“对仗”来说明,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诗句,明月一清泉,松间一石上,照一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非常类似于数学上的对称。清初女诗人吴绛雪作有一首辘轳回文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全诗共十个不同的字,描绘了一幅风吹水动,花香暗浮的夏日图。妙的是诗的上两句倒着读过来就是诗的下两句,可谓数学上标准的对称。极限,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古人以“一尺木椎,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来说明。徐利治先生引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描绘,可谓妙绝。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其实,在我国的数学宝库中,有许多以诗词形式出现的数学题目。讲相关内容时,如能将他们引入教学,可为课堂注入生机,令数学多一份亲切,教学多一份趣味。略举两例: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二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附:解各层倍数和:1+2+4+8+16+32+64-127。顶层的盏数:381÷127-3(盏);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这是一道民间算题(李白打酒)。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附: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x2-1=0,解得x-7/8。

二、教学语言多一些文化色彩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专业术语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抽象化的定理、法则外,如能恰当地运用诗词点缀数学课堂,既可启迪思维,又能增加情趣,有时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可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来形象地说明。数学解题教学,特别是难题教学,若与王国维“三境界”结合,则另有一番风味。学生看到题目,由于思路模糊,找不到任何突破口,心情烦躁,但又必须耐心地分析题意,尽最大努力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有关信息,好像进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久而不得其解,亦如迈入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找到方法,则达到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师生不仅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解决了题目,还共同经历了成大事者“立志”、“执著”、“成功”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刚接触题目,未弄清题意,不知如何求解,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分析时,抓住问题本质,解决主要矛盾,好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想了许久,终于有了头绪,但又不能使问题彻底解决,还要继续思考,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陷入困境,感到困惑,努力后得出新的思路,教师可配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激励评价文学化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烦恼和挫折,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思想教育加以疏导。若用平淡无味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教,就显得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也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说服效果当然不好。反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若能适时地引用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带有格言警句性质的诗词进行教育,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能增强说服力。当学生学习不刻苦时,教师可用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来勉励;学生在取得成绩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时,可用名言“谦受益,满招损”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来警戒;学生取得成绩,教师进行评价并希望他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时,可说“小菏已露尖尖角”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数学与文学联姻,对数学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但在许多人看来,数学与文学好像磁铁的两极,相互排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卖弄文学诗词,既影响学生学习数学,也战胜学生宝贵时间。其实不然,在数学教学中,多一些文学气息,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习,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学生日后在教学上有所成就,也是十分必要的。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2

关键词:古典诗词 时空共寓 借景怀古 审美旨趣

生命的形式对人而言,总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某种活动。而生命个体对“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时间感悟,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空间体验,构成了古典诗词创作的生命意蕴。我国向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在对周围自然万物仰观俯察的过程中,观于外而体于内,于是渐渐产生了生命时间意识。

古典诗词中的时空表现各具特色,蕴涵着诗人对时空的独特感悟和切身感受。因为,汉语句子不存在动词的单个中心,所以汉语的句式结构,通常是以时序(包括实际动作发生次序和逻辑上动作应有的因果次序)展开的流水句,将迭床架屋的空间关系构架化作连贯铺陈的时间事理脉络。让空间场景穿越时间,造成两重时空,将过去的人和事与现实的场景相互映照。一个人的性别、年龄、学识、社会背景、人生际遇等都可能影响到其对时空的把握。因此,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经历的人对时空的理解和表达有着极大的差别。中国古代诗人大都喜欢登高望远,屈原、阮籍、左思、李白、杜甫等都写过登高望远的诗。其实,登高远望是为了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人生感和历史感。古人遭遇困厄挫折,每每移情于宇宙时空,从中寻找超脱,感受抽象化、普遍化的时空之美,在更深更理性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及人生。诸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种》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岑参的《》中的“枕上片时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中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人扁舟”等,都表现了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时间中有空间,空间中渗时间,绸缪往复,盘桓周旋。

时间作为生命的绵延,能示人以宇宙生命的无声节奏;空间作为生命的定位,也因生命与时间相沟通。为了方便对古代诗人移情体验的思维过程的生动描述,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时空创作心理,论者提出文学研究的“时空共寓”概念。时空共寓的形成是以时空的特性为基础,以生命体验为桥梁,以文化传承为脉络的。诗人融时空为一炉的目的不仅仅是表达社会政治、个人沉浮,更有感叹宇宙博大的哲理性理解和人生有限与无限的探索。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诗文中的对仗句,通常都是景情相生、触景生情,环境是空间,情境是在时间中进展的人事活动。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都是先描写空间,后用写时间来抒发忧伤的孤独情怀,感叹历史长河的无尽。

对不同时空的跳跃性展示常常是古诗词魅力的重要表现。譬如:怀古诗往往是通过对历史时空的描摹,旨在借古喻今,运用过去时态曲折地表达作者当下的态度。譬如:孟浩然登岘山而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历史浩叹;东晋渡江诸人的新亭对泣也是举目河山之异与激励个人功业的“慷慨悲歌”。屈原、阮籍的诗,苏、辛的词,关、马、张养浩的曲,皆咏叹兴亡、俯仰古今。明杨慎的《临江仙》,被《三国演义》取为开篇,更是家喻户晓。

中国人的人生观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观,倾向于与外界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去欣赏。因此,中国古诗词中大量运用隔帘看月、隔水看花的意境是有其文化原因的。当然,这种人生观的另一方面就是“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围观和幸灾乐祸。这种人生观使得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为了一个目标完全投身其中,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进退有余,“穷”“达”自若。只要结一草庐,便可心远地偏、与世隔绝。实际上这种隔绝与隔帘隔窗一样,并非完全隔绝,而是隔帘看人、隔窗看世,是用欣赏的与己无关的眼光看待污浊的世界,而不是投入其中去改造。

诗人对宇宙时空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打动读者。比如:怀古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其实,人与情的背后都是曾经的空间,过往的故事。大而观之,这可以发展成为历史地理学,具体而微,就中国古典诗词创作来说,空间位移和感情脉络的契合使得古代士人的时空共寓演绎出万古千愁的诗词,无疑也是一种颇有意味的现象。

想象是文学的根本表达手段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想象的实质就是在打破既有时空限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性的时空思维方式。正是得益于时空界限的突破,才使得中国古诗词能够无拘无束地寄托诗人的情怀,写出人生境界。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唐人绝句中的精华,其中,君问归期是过去,是来自北方的热切期盼;巴山夜雨是眼前,是客居南方的无限思念;西窗共话是将来,同时又是北方重逢的想象;西窗共话巴山夜雨,又把镜头拉回了现在,拉回了南方。这首28个字的4句短诗,在话语的起承转合间时间和空间居然经历了四度跳跃,直指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造了独特的意境世界。

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古典诗词也不例外。许多时候,古代读书人在写时间的变化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现的,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通过视觉来记录季节的变迁。究其根源,可能与中国式的混沌思维与西方思维强调矛盾双方的斗争和对立不同,它更注重强调矛盾双方的中和与统一。这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传统中就表现文体的个性特征常常在文学的共性特征中和平共处,甚至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浑然不分、“和而不同”;在古诗词创作中则集中表现为借景(空间)而怀古(时间)的手法。

以唐诗为例,陈子昂登幽州古台,面对浩渺的无限天地(空间),感悟的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间情怀;张若虚面对春江月夜的美景(空间),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时间)的人生思索;李白把酒望月,叹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杜甫过武侯祠则感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同样是将空间和时间共同体悟。其实,词的上下分片,也是先写景后言情,如柳永的《八声甘洲・雨霖铃》等,往往是把时间的顺序流逝与空间的立体观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其在超越时空基础上抒豁怀抱的用意。

时空共寓中的时空交融,一般情况下交融的目的或突出时间或突出空间,给人总体的时空之美。人在特定的时空中必定会有特定的人生体验,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侧重。在这里,空间为时间服务,看似交融实有主次。崔颢的孤独体验透过表面的空间展现的是时间上昔今对比的失落,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等无不如此。也有时空交融中用时间突出空间的,如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时空的合理转换本身就是展现时空内在丰富的美感质素,同时也为诗人将孤独体验的触须伸向无限时空提供了可能,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而下的描绘表现形而上的时空美。

中国古代诗人在认识了个人在天地之间的短暂、渺小时,往往又都能不约而同地感悟到人类的生存价值、创造性在宇宙中的伟大,所以,许许多多的中国古诗词总有一种气吞山河的特质。大家熟知的李、杜、苏的诗文,都不乏大气磅礴的名章俊句。如: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首句便是“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还有杜甫《春日江村》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坡《赤壁赋》中的“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皆空时对举。在这里,诗人对时空之美的思考,是面对永恒宇宙的深沉理性认识,是人生对宇宙、个人对历史、有限对无限的呐喊。因此,作者对作品中的时空特征的描绘越形象生动,越能激起呼唤人的审美感觉和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李杰:《中国诗歌里的时间意识》,《学术探索》,2004.10。

[2].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

[3].叶朗:《中国艺术的意境》,《神州学人》,1998.8。

[4].严锴编著:《百姓民俗实用大全》,华龄出版社,2007.4。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3

关键词:数学教学文学诗词

数学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教学得到了很大改观,但课堂气氛还是比较严肃、紧张,充满压抑感,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仍然是广大数学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数学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化史,文化底蕴深厚。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数学知识文学化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抽象,这也是数学的一大特色。但是,将数学知识与诗词结合,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创造优美的教学情景。

对称,数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指图形等在运动变化中保持的一种不变形。它与文学中的“对仗”有相似之处。在讲解对称时,借助“对仗”来说明,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诗句,明月—清泉,松间—石上,照—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非常类似于数学上的对称。清初女诗人吴绛雪作有一首辘轳回文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全诗共十个不同的字,描绘了一幅风吹水动,花香暗浮的夏日图。妙的是诗的上两句倒着读过来就是诗的下两句,可谓数学上标准的对称。

极限,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古人以“一尺木椎,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来说明。近来,徐利治先生引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描绘,可谓妙绝。

坐标系,解析几何的工具。唐初诗人陈之昂有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内容涉及到时间、空间及作者当时的情感,将三者综合,可得到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若分别给出准确的参数,可得到作者在坐标系中的确切位置。

仰角、俯角,是指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系;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与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联系。等等。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其实,在我国的数学宝库中,有许多以诗词形式出现的数学题目。讲相关内容时,如能将他们引入教学,可为课堂注入生机,令数学多一份亲切,教学多一份趣味。略举两例:

1.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二倍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

附:解各层倍数和:1+2+4+8+16+32+64=127

顶层的盏数:381÷127=3(盏)

2.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李白打酒)。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附: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

[(2x-1)×2-1]×2-1=0,解得x=7/8。

二、教学语言文学化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专业术语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抽象化的定理、法则外,如能恰当地运用诗词点缀数学课堂,既可启迪思维,又能增加情趣,有时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如观察三视图),教师可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来形象地说明。

数学解题教学,特别是难题教学,若与王国维“三境界”结合,则另有一番风味。学生看到题目,由于思路模糊,找不到任何突破口,心情烦躁,但又必须耐心地分析题意,尽最大努力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有关信息,好像进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久而不得其解,亦如迈入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找到方法(如解几何题时,当添上所需辅助线,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情绪倍增),则达到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师生不仅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解决了题目,还共同经历了成大事者“立志”、“执著”、“成功”的过程。

初中数学

具体地说,学生刚接触题目,未弄清题意,不知如何求解,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析时,抓住问题本质,解决主要矛盾,好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想了许久,终于有了头绪,但又不能使问题彻底解决,还要继续思考,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陷入困境,感到困惑,努力后得出新的思路,教师可配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某一问题想了许多方法都未能求解,不经意时,偶尔得一法,使问题顺利完成,就像“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经过反复思考,问题终于解决,心情舒畅,兴奋不已,则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三、激励评价文学化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烦恼和挫折,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思想教育加以疏导。若用平淡无味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教,就显得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也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说服效果当然不好。反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若能适时地引用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带有格言警句性质的诗词进行教育,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能增强说服力。

例如:当学生学习不刻苦时,教师可用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来勉励;学生努力后,进步不大,灰心丧气时,可联系诗句“学习如春之禾,日不见其增,而月有所长,年有所获”来引导;学生在取得成绩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时,可用名言“谦受益,满招损”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来警戒;学生取得成绩,教师进行评价并希望他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时,可说“小菏已露尖尖角”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等等。

为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往往编制由传统题目拼合而成的试题进行测试。若部分题目以诗词形式出现,学生在考试时的压力可得到缓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美的享受。略举两例:

1栖树一群鸦,鸦数不知数,

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

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

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

附:解设有树x棵,可知有鸦(3x+5)只,由题意得:

3x+5=5(x-1)解之,得x=53x+5=20

则树5棵,鸦20只。

2.出水三尺一红莲,风吹花朵齐水面,

水平移动有六尺,水深几何请你算。

附:解设水深x尺,由勾股定理,得

x2+62=(x+3)2则x=4.5

所以,水深4.5尺.

数学与文学联姻,对数学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但在许多人看来,数学与文学好像磁铁的两极,相互排斥,在数学课堂上,卖弄文学诗词,既影响学生学习数学,也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我认为,其实不然。在数学教学中,多一些文学气息,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习,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学生日后在数学上有所成就,也是十分必要的。纵观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大数学家,他们大多数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有的甚至是文学大师。

数学王子高斯在哥廷根大学就读期间,最喜好的两门学科是数学和语言,并终生保持对它们的爱好。他大学一年级从图书馆所借阅的25本书中,人文学科类就占了20本。正当做数学家还是语言学家的念头在脑中徘徊时,19岁的高斯成功地解决了正17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从而坚定了从事教学研究的信念。试想,凭着他在大学的文化积累,如果他从事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语言学家的殿堂里一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G.波利亚年轻时对文学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德国大诗人海涅的作品,并以与海涅同日出生而骄傲,曾因把其作品译成匈牙利文而获奖。

罗素,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著名的“理发师悖论”的发现者。但他也是一个文学家,有多篇小说集出版发行。令许多专业作家大跌眼镜的是,非科班出身的他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再看看国内的数学家。华罗庚能诗善文,所写的科普文章居高临下,通俗易懂,是值得后人效法的楷模。苏步青自幼热爱旧体诗词,读过许多文史书籍。他把读诗诵词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用它来调剂生活。许宝综自幼即习古典文学,10岁后学作古文,文章言简意丰,功底非同寻常。李国平不仅是中国的“复分析”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其诗集《李国平诗选》1990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序言则是苏步青的一首颂诗:“名扬四海句清新,文字纵横如有神。气吞长虹连广宇,力挥彩笔净凡尘。东西南北径行遍,春夏秋冬人梦频。拙我生平偏爱咏,输君珠玉得安贫。”传为数坛佳话。

……

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把自己的治学经验概括为:培养兴趣、追求简易、重视直观、学会抽象、不怕计算等五个方面。最近他在南京讲学时又特意补上一条──喜爱文学,并谆谆教导后学,不可忽视文学修养。数学大师丘成桐也提到:“……如何寻找数学的魂魄,视乎我们的文化修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学生在数学上取得更大的发展,让我们富有文化气息地进行数学教学吧!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4

【关键词】政治课堂构建;激发兴趣;生动教学

目前政治课堂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课堂不生动,学生缺乏兴趣的问题尤其突出。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话体现了变“苦学”为“乐学”的教学思想。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好课程的重要前提,特别是政治这样比较抽象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

下面对政治教学如何实施快乐教学提几点看法。

1、语言要突出趣味性。

趣味性是课堂生动的重要条件。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是令学生感兴趣的。学生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许多东西都与教学相关,如能依据教学需要信手拈来,往往也有绝妙的幽默效果。笔者讲述“公民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涉及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的区别,我就问学生“你们肚子饿了要吃饭,避风避雨要住房,这属于哪类消费?”学生答:“生存消费。”我又问:“你们上学交学费、买课本属于什么消费?”学生答是发展消费。这时,我发现有位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我就接着问:“有同学晚上出去上网,彻夜不归,这是什么消费?”学生回答是享受消费。我再问:“我们班上有个别同学可能上网太晚,上课提不起精神,觉睡的挺香(这时同桌赶紧把睡觉者叫醒),那么在课堂上睡觉的属于什么消费?”学生们都笑了,说是享受消费。我又点名让睡觉的同学说属于什么消费,那个学生很不好意思的说“属于享受消费”,学生们又都笑了。我接着说:“很好,回答的很正确。坐下!” 学生们再次笑了起来。这个幽默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巧妙的批评了学生,可谓一举两得。

2、课堂构思要突出趣味性

政治理论自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要把这些知识讲活,使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决非易事。如果教师能够“旁征博引”,并和现实紧密结合,把政治理论与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事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自己离政治并不遥远,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古代传下来的小故事、成语故事、名人传记、蠢事大全、古代俗语、诗词诗赋等都可以用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所以政治课在构思上要要讲究“拿来主义”,笔者在讲哲学常识中“量变与质变”时,课堂构思中设计了这样一个例子:老师问同学,把二毫米厚的纸对折五十三次会有多厚?让同学们想象各抒己见,但老师却给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从太阳到地球的厚度,同学们觉得难以想象顿时来了兴趣,让同学们用计算器算2的53次方等于多少,然后算出厚度,同学们不由惊呼,同时深刻体会了量变与质变间的关系。一毫米的积累形成了遥远的距离。

3、导课要有趣味性

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学也是这样。较好的导入不仅是一节课的前奏,而且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而亢奋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亲切地、身临其境地进入新课,对提高课堂质量大有帮助。例如,经济常识中讲市场交易原则,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几个坑害消费者的案例,让学生知道讲交易原则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趣味性。

4、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教法的设计和运用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学生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点拨实现的。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讲课方式,能激起学生思维上的矛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成愉快的学习氛围。经验证明学生对新颖的、需要动手动脑的内容有兴趣。比如,在讲内外因的辨证关系时,对于原理的理解可以在进行课堂辩论中加深,将学生按行粗略划分成两组,辩题正方为“严师必出高徒”,反方为“严师未必出高徒”,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既有了兴趣,纷纷发言。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明白了内外因的辨证关系,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觉悟。政治课特别是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很不贴近学生生活,但都贴近社会,所以在学习方法上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象税收、保险、财政、国家机关、政党知识,学生身边的人甚至其父母就从事这样的工作,可以让有些同学去调查和咨询,把结果拿回来给大家讲,以增强积极性和兴趣。

5、练习要灵活,题目的设置要有针对性,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和认识规律。

练习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认识过程。其内容皆学过,学生易轻视,故练习的内容和方法要精心设计,选题也要突出重点和趣味性。现在的练习往往是“题海战术”,其实往往容易使学生在题海中淹没。

例:商品一节课后练习,笔者曾采用这样一题,效果甚佳。先引用郑板桥的一首诗,名为《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采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就此设题:

1.“卖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 )

A获粮价值B获粮使用价值C获粮交换价值D获粮价格

2.“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湿苇”不属商品是因为()

A自然生成没有凝结人类劳动 B烧不着没使用价值C没有用于交换 D属于私人私有财产

3.诗中的“百二钱”属于( )

A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C自然物品D货币

这首诗显示的是一副渔家生活的优美画面,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了兴趣,巩固了知识。

课堂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逐渐引发精心维持的过程。俗话说的好:“亲其师而倍其道”,师生关系不融洽难以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所以除了在授课的构思、讲解、练习上下工夫外,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总之,引发兴趣,生动教学,就是要使教学成为有滋有味的事,真正做到“学海无涯‘趣’做舟”。

【参考文献】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5

一.数学入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难怪乾隆连说:“真是奇才!”

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

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枝枪。

清末年间,鸦片盛行,官署上下,几乎无人不吸,大小衙门,几乎变成烟馆。有人仿邵雍写了这首启蒙诗以讽刺。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从此,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二.数字

明代书画家徐文长,一天邀请几位朋友荡游西湖。结果一位朋友迟到,徐文长作一上联,罚他对出下联。

徐文长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游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迟到友人的下联是: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据说明朝中叶,江西九江有一船夫,见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坐在他的船里,就道出一个上联给这位状元去对。这位状元冥思苦想,还是对不出。以后也无人对出,成了绝对。时过几百年,直到解放后的1959年,佛山一工人用轮船装运木料“九里香”(一种名贵香樟木),触发灵感,对出下联。

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尺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工人的下联是: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南阳诸葛武候的祠堂里有一副对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副对联不仅概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且用上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个数字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十个字,真是意义深远,结构奇巧。

我国小说家、诗人郁达夫,某年秋天到杭州,约了一位同学游九溪十八涧,在一茶庄要了一壶茶,四碟糕点,两碗藕粉,边吃边谈。结帐时,庄主说:“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郁达夫笑着对庄主说,你在对“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的对子吗?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江苏省苏州虎丘,有一个三笑亭,亭中有一副对联:

桥横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下面是民间流传的一副对联。它既是一副对联,又是两则拆字谜语,读后细想,别有一番情趣。

凉雨洒人,东两点西两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解放前,有人作如下一副对联: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这副对联和横批,非常含蓄,含意深刻。上联缺“一”一与衣谐音;下联缺“十”,十与食谐音。对联的意思是“缺衣少食”,横批的意思是“缺少东西”,也是内涵极其丰富的两则谜语。三.妙题

清乾隆五十年,朝廷为了表示国泰民安,把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请到京城,为他们举行一次盛大宴会。在宴会上,乾隆看见一位老寿星,年高141岁,非常高兴,就以这位寿星的岁数为题,说出上联,并要纪晓岚对出下联:

乾隆帝的上联是: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上、下两联都是一道多步计算应用题,答案都是141岁。上联的“花甲”是指60岁,“重开”就是两个60岁,“三七”是21岁,就是60×2+7×3=141(岁)。下联的“古稀”是指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多“一度春秋”就是多1岁,也就是70×2+1=141(岁)。

又如下面一副对联,也是两道算题,并巧妙用上一、三、七、九、十各数,不嫌生拼硬凑。

尺蛇入穴,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是讲蛇的长度,九寸加十分是一尺(旧制长度单位进率是1尺=10寸,1寸=10分);下联是讲鸭的只数,三双加一只是七只。

四.诗歌趣题

1.百羊问题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此题的意思是: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从后面跟来,并问牧羊人

:“你的这群羊有100只吗?”牧羊人说:“如果我再有这样一群羊,加上这群羊的一半又1/4群,连同你这一只羊,就刚好满100只。”谁能用巧妙的方法求出这群羊有多少只?

此题的解是:

(100-1)÷(1+1+1/2+1/4)=36只

2.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此题用方程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2-1=0,解得x=7/8。

3.百馍百僧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题可用假设法求解。现假设大和尚100个,(3×100-100)÷(3-1÷3)=75(人)…………小和尚人数100-75=25(人)大和尚人数

4.哑子买肉

这也是程大位《算法统宗》中的一道算题: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九两多十六。试问能算者,今与多少肉?此题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就一目了然。附图{图}

由图可以看出:

每两肉价是:(40+16)÷(16-9)=8(文)哑子带的钱:8×16-40=88(文)哑子能买到的肉:88÷8=11(两)(注:旧制1斤=16两)

5.及时梨果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

问:梨果多少价几何?

此题的题意是:用999文钱买得梨和果共1000个,梨11文买9个,果4文买7个。问买梨、果各几个,各付多少钱?

梨每个价:11÷9=12/9(文)

果每个价:4÷7=4/7(文)

果的个数:

(12/9×1000-999)÷(12/9-4/7)=343(个)梨的个数:1000-343=657(个)梨的总价:

12/9×657=803(文)

果的总价:

4/7×343=196(文)

6.隔壁分银

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四两一份多四两,半斤一份少半斤。

试问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银?

此题是民间算题,用方程解比较方便。

设客人为x人。则得方程:

4x+4=8x-8

x=3,4×3+4=16

答:客人3人,银16两。

(注:旧制1斤=16两,半斤=8两)

7.宝塔装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题目是: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6

关键词:题跋;《宝绘录》;《南宋院画录卷》;画学著作

中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1)05-0147-05

国藏《南宋院画录卷》(7527)为清厉鹗(1692-1752)所撰,乾隆二十八年四册,十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此书钤有“涵芬楼藏”白文篆印,卷末有“乾隆癸未秋从樊榭山房稿本清出”一段话,之后另起一行有鲍廷博(1728)跋:樊榭先生抄撮古书,往往以意删削,如此书中所引《六研斋笔记》、《宝绘录》之类,是已重抄清本必须元书对过不可草草(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模糊,又由于本文作者积累有限,虽然多方请教,但仍不能确保每字抄录正确)。此题跋提到《宝绘录》一书,从接受史角度看,《四库》馆臣基本把此书归为资料来源不可靠的伪作,后世也有一些学者指出此书之谬,殆误后世;但是乾隆年间的《南宋院画录卷》却大量引用《宝绘录》的资料,而藏书家鲍廷博为《南宋院画录卷》知不足斋本做题跋并且曾刊刻《宝绘录》知不足斋本,以厉鹗及鲍廷博之眼力应该不难发现《宝绘录》粗疏谬误之处,然而他们却以大量引用《宝绘录》内容及刊刻《宝绘录》的形式助长了此谬书的流行。所以本文希翼借助此类题跋的个案研究揭示出明清时期的画学著书环境及文人著书心态。

一、《宝绘录》与明清画学著书风气

那么《宝绘录》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四库总目《宝绘录》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言:泰阶字爰平,上海人,万历己未进士。其家有宝绘楼,自言多得名画真迹,操论甚高。然如曹不兴画,据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已仅见其一龙首,不知泰阶何缘得其《海戍》。又顾恺之、陆探微、展子虔、张僧繇,卷轴累累,皆前古之所未睹,其阎立本、吴道元、王维、李思训、郑虔诸人,以朝代相次,仅厕名第六、七卷中,几以多而见轻矣,揆以事理,似乎不近。且所列历代诸家跋语,如出一手,亦复可疑也。《宝绘录》书成于崇祯六年(1633),以绘画为丰,并录历代诸家题跋,著录自六朝至元明名画近五百件,卷一为总论、杂论,卷二至十七为画卷画册类,卷十八至二十为挂幅类。编中除自藏者外,亦有他姓所珍而耳目所及者,因未逐品注明,无从分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书语多置疑,如谓“所列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等画,卷轴累累,皆前古之所未睹,揆以事理,似乎不近”;又“所列历代诸家跋语,如出一手,亦复可疑”,精读《宝绘录》内容会发现《四库全书总目》所讥,殊非苛论。值得注意的是,前人分析此书可疑之处’时,很少从风格史及题材选择的角度出发,只有进入艺术史研究系统化发展的现代学术体系,精读此书并且以中国古代艺术史全局视野看待此书,会从题材上发现其作伪的痕迹。例如《宝绘录》记载了陆探微的《层峦曲坞》、《员峤仙游》及张僧繇的《翠嶂瑶林》、《霜林云岫》等作品,从题目上判断,就可以得出此书极为不可信的结论,因为陆与张的时代山水画萌芽时期,至今为止,还未见类似题材的绘画作品;再以其中记载陆探微一条为例,《宝绘录》之前的画学著作几乎未有其创作山水画的记载,多为评论其画风的言论,六朝谢赫《六法》评云:“画有六法,自古作者鲜能备之。唯陆探微及卫协备之矣。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激扬可至铨量之极乎。上品之上,亡地寄言,故居标第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其创作的作品有:《宋孝武像》、《宋明像》、《孝武功臣竹林像》、《豫章王像》、《孙高丽像》、《一人像》、《勋贤像》、《沈庆之像》、《顾庆之像》、《柳元景像》、《王道隆像》、《王翼之像》等基本上是人像,未见有山水画记载,而《宝绘录》却在陆探微的名下凭空罗列了山水画作品,是不可信的。现代学者黄苗子在其论文《画籍求疵》中指出“张泰阶的《宝绘录》全部是伪画伪题跋”,全盘否定了此书;而清代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评《宝绘录》:“前明崇祯间,有云间张泰阶者,集所选晋、唐以来伪画二百件,刻为《宝绘录》,凡二十卷,自六朝至元、明,无家不备。宋以前诸,皆杂缀赵松雪、俞紫芝、邓善之、柯丹邱、黄大痴、吴仲圭、王叔明、袁海叟十数人题识,终以文衡山,而不杂他人,览之足以发笑,岂先流布其书,后乃以伪画出售,希得厚值耶?数十年间余见数十种,其诗跋乃一人所写,用松江黄粉笺纸居多。”其中的“岂先流布其书,后乃以伪画出售,希得厚值耶”也许可以看作《宝绘录》创作目的之注脚。遥想当时明代商品经济发达,靠工商致富的商贾大量购买书画来装点门面自然扩大了对书画作品的需求量,在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利润空间的双重力量推动下,书画作伪行业已具一定规模,在此时代氛围影响下,《宝绘录》二十卷的出版,极可能是靠伪著录来销书画伪作,是一种因应商业化的行销策略,所以称此书为鉴藏史上系统造假的“著录典范”一点都不为过;而“数十年间余见数十种,其诗跋乃一人所写,用松江黄粉笺纸居多”这段话则清楚讲明了《宝绘录》20卷中收录自晋唐以来的假画200余件,用松江地区所产的黄色笺纸,且诗跋都是同一人笔迹,当然,这也是此书资料不可靠的明显证据;这些伪画在《宝绘录》出版了400年之后,可能至今都仍流通于市场之中。洪再新就曾指出香港一位收藏家陈仁涛于1955年曾见到两件附有张泰阶题跋的山水画,被带到美国后又转赴香港。对于鲍廷博的知不足斋刊刻《宝绘录》此事,黄苗子曾指责“此种(《宝绘录》)著作,还为后来刻书家如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等所刻,并且清人著作,如沈世良《倪云林年谱》等还加以引用,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其实在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刻《宝绘录》及沈世良做《倪云林年谱》之前,清康熙间,苏州顾嗣立1665~1722编辑《元诗选》,选人柯九思诗,结为《丹丘生稿》,就收录了张泰阶《宝绘录》中的伪托柯九思诗。所以“谬种流传,误人不浅”也要涉及此书。

目前来看,归于张泰阶名下的,只有两部著作流传于世,除《宝绘录》外还有明崇祯刻《北征小草》,现藏于浙江书馆,此书主要收录其杂诗。这部看似很随意的诗集中有陈继儒的序及张泰阶的自序,诗的内容透露其一生交游的信息。此诗集有《过晋阳》、《太原城北山亭》、《送人再游京师》、《龙兴寺》等诗,还有一些《杂诗》,例如其中

一首《杂诗》云:“晋人尚风轨,源流自李杜;东京龙门徒,实擅清流祖;虚名世所忌,一朝被网罟;晋魏扬其波,滥觞不可数。”陈继儒在《北征小草》序中言:“往爰平张公入佘山访余,望之如神仙中人,……叹云。此君甘露生于须眉,森雷发于招顾,腾怀而上不远矣。”根据《北征小草》一书中陈继儒的序,张泰阶曾人佘山拜访陈继儒,陈继儒对其印象颇好,二者是有往来的。陈继儒的序是了解张泰阶背景仅存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陈在序中还道出张泰阶祖父以来三代皆为文化精英,富于收藏;至于此书中张泰阶自序及陈继儒序的内容,洪再新在其论文中已有充分揭示,在此就不赘言。国藏明《宝绘录》崇祯间刻本约作于1633年,而张泰阶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所以《宝绘录》出版年代与张泰阶活动年代接近。虽然并未见同时代其他文献更多记载有关张泰阶作《宝绘录》及陈继儒(1558~1639)为张泰阶做序的资料,但也未见确凿的证据证明此书的来源于他处,所以根据现存的资料,后世基本接受此书为张泰阶所作。值得注意的是,张泰阶所处时代文人著书粗疏,制作《宝绘录》之类伪书或者此类伪书被归于其某精英文人名下的事情时有发生。针对对此著书时风,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八《四书五经大全》条谓“儒臣奉旨修《四书五经大全》”一事:朝廷本为章一代教学之功,启百世儒林之绪,但是修书者“仅取已成之书抄誊一过,上欺朝廷,下诳士子……上下相蒙,以饕禄利,而莫之问也”。同卷《书传会选》又曾言“自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学亡,十族诛而臣变节,洪武、永乐之间,亦世道升降之一会矣”。顾炎武看到此时期著书者粗率的著书心态,就是这种下行世道的学术文化之表现。《四库全书总目》也说:“明人凡刻古书,多以私意窜乱之,万历以后尤甚。”顾炎武之前在《日知录》就言:“万历间人,多好改窜古书。人心之邪,自此开始。”到了清章学诚《文史通义》道:“明中叶人不读书而好奇习气。”现代学者阮璞曾言:“明清人利用他们翻刻、汇编画学古籍的机会,或者以公开的方式,或者以隐蔽的手法,做了不少手脚,按照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意,给古籍塞进那么多以假冒真、偷梁换柱的赝品。其影响的恶劣,较之他们自撰著作中出现的谬误更为厉害。”四库馆臣甚至把为张泰阶诗集作序的陈眉公当作晚明刻书粗滥的典型:“明人好剿袭前人之书而割裂之,以掩其面目。万历以后,往往皆然,继儒其尤著者也。”而且较高文化阶层背景的文人一旦制造伪书或者伪书被归于其名下,流传会更广,影响会更大;例如陈继儒影响力之大,用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眉公之名,倾动寰宇,远而夷酋土司,咸其词章,近而酒楼茶馆,悉悬其画像”名以书传,书以名显,著书、刻书颇为盛,坊间遂有伪托名人而欺售之书,冒陈眉公之名之伪书尤为多;故此,对署名陈眉公的典籍有进一步甄别之必要。例如传为陈继儒所作的《宝颜堂秘笈》,由于此书归于陈继儒名下,后世之人认为陈眉公参与了《宝颜堂秘笈》编撰工作,陈眉公有两封写给友人的书信,为此事辩解,《与戴悟轩》说:“但书坊所刻《秘笈》之类,皆伪以弟名冒之。”《答费无学》亦说:“《秘笈》非弟书,书贾赝托以行,中无二三真者。”可见,陈眉公在世时即已确指《宝颜堂秘笈》非出己手。但面对这一明显的作伪,陈眉公的态度却比较宽容及隐忍,《与戴悟轩》说:“念此曹病贫,贾不能救正,听其自行。多有极可笑可厌者,弟之不好名,此亦足以见其一班矣。”可见当时画学著书风气之坏,陈继儒尚在人世就有人借其影响力、冒其名制造伪作。这样来看,由于署名陈眉公之著述甚多,加之时代久远,部分作品恐怕已经难辨真伪了,这就造成了后世接受者的误解;又由于并不知陈眉公对冒其名著书之事的辩解,乾隆五年(1740),王应奎刊行《柳南随笔》时,便借《秘笈》极诋陈眉公“目不识丁,而好著书以欺天下”。

那么,据此推断《宝绘录》归于张泰阶名下也有可疑之处,一部如此荒谬的画学著作是出自有进士出身的家学严谨的古代文人之手,是很难让后世读书人接受的;即使张泰阶事实上著录了这部错谬百出、“为售伪作而作伪书”为目的的《宝绘录》,也是与当时缺乏严谨治学心态的画学著录时风有较大干系的。

总而言之,晚明时期粗疏的著书、刻书风气对画学著作影响尤甚,《四库总目提要》对于明代画学诸多著作进行个案评判时,大多都是评判其粗疏缺少必要考证,例如评朱谋《画史会要》“竞尚狂禅。以潦草脱略为高尚,不复以精审为事”,评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诸如此类,皆漫无考订”,评张丑《清河书画舫》“明代赏鉴之家,考证多疏”,评陈继儒《书画史》,“所载阙略不备,无裨考证”,“不脱小品陋习”。阮璞先生在其著作中还言“事实上,凡属出自晚明文人手笔的画学著作,包括董其昌的《画眼》、《画旨》以及收进《画禅室随笔》中的那些段条文字,有哪一部分能够摆脱这种‘阙略不备’的毛病和‘小品陋习’?”。这样看来,晚明时期画学著书领域存在着一种“集体无意识”,即著书上的私意粗率和缺乏必要的严谨性。

二、知不足斋本《南宋院画录卷》

相关背景研究

从学术史讲,画学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般文人做画学著作,缺乏专治此学的背景,而纯粹的画学领域的学者,一般欠缺精确考证及文献研究的功力;厉鹗也如是,其是典型的清代在野文人,以诗词兼及补遗史书名世,在小玲珑山馆多年,除了作《南宋院画录》外并未见有其他画学著作流传。关于厉鹗撰《南宋院画录》(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内容,四库总目云:“鹗有《辽史拾遗》,已著录。……当时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等,有四大家之称。说者或谓其工巧太过,视北宋门径有殊,然其初尚多宣和旧人,流派相传,各臻工妙,专门之艺,实非后人所及。故虽断素残缣,收藏者尚以为宝。鹗尝撰《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于宋事最为博洽。因胪考院画本末,作为此书。首总述一卷。次自李唐以下凡九十六人,每人详其事迹,而以诸书所藏真迹题咏之类附于其下,叙次颇为赅赡。其间如杨妹子题赵清献琴鹤绝句,一以为马和之画,一以为刘松年画,诸书参错不同,此类亦未悉加考证。然其徵引渊博,于遗闻佚事殆已采摭无遗矣。”

其中一段话“其间如杨妹子题赵清献琴鹤绝句,一以为马和之画,一以为刘松年画,诸书参错不同,此类亦未悉加考证”,与知不足斋本《南宋院画录卷》鲍廷博跋“樊榭先生抄撮古书,往往以意删削,如此书中所引《六研斋笔记》、《宝绘录》之类,是已重抄清本,必须元书对过不可草草”相契合,都说明此书的粗疏之处。当然,在此书中厉鹗也有进行考证的地方,例如《南宋院画录》卷一中言“若画院诸人得名者,如李唐、周曾、马贲,下至马远、夏圭、李迪、李安忠、楼观、梁楷之徒,仆于李唐差加赏阅其余亦不能尽别也”,厉鹗标识此段话为来自汤的《画鉴》,并按:马贲为

元绍圣间人,周曾为宣和时人不入南宋,汤氏偶误尔。余绍宋在《书画书录解题》中言《南宋院画录》(《武林掌故丛书本》):“是书先列小传,次记画迹,俱详出处,信而有征,所传凡九十有六人蔸讨可云无遗矣,首卷院人年表已佚,深为可惜,其作此书之旨具详其自序中,四库称此书为赅瞻,亦非溢美之词,自序作于康熙六十年后有张维嘉跋。”值得注意的是,余绍宋称此书“俱详出处,信而有征”,“俱馆详出处”,是比较客观的,而“信而有征”这一点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及《南宋院画录》实际内容来看还需商榷。

《南宋院画录》上的鲍廷博题跋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指出厉鹗此书征引了很多《宝绘录》的内容。“如此书中所引《六研斋笔记》《宝绘录》之类”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揭示了一个问题,也即《南宋院画录》此书所用资料的可靠性及严谨性问题。其实不需鲍廷博强调,在精读《南宋院画录》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书中很多资料都标注来源于《宝绘录》,全书基本上是建立在二手资料的基础上,基本上援引《六研斋笔记》、《宝颜堂》、《清河书画舫》、《画禅室随笔》、《铁网珊瑚》、《绘宝鉴》等书内容,例如引用《六研斋笔记》中马远部分“宋马远画山水十二幅杨妹子题字各幅同,马公十二水。……玄奇以取势而已李日华”,类似的这些二手资料基本上原文照录,很多都未经考证或者说是不具备条件进行精确考证。钱钟书先生曾批厉鹗的重要著作《宋诗纪事》“采摭既广,讹脱亦多”,“买菜求益,更不精审”,这样的评价也基本适用于《南宋院画录》,此书综合了历代画论内容,所涉著作博杂,一般都没有经过“精审”,直接拿来引用;还有袁牧虽然对以厉氏为首的浙派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对厉鹗好用典故堆积材料也有所批评:“樊榭在扬州马秋玉家,所见说部书多,好用僻典及零碎故事。”从厉鹗的学术背景来看,虽然以厉鹗、翁方纲为代表的宗宋派诗人提出“肌理说”,主张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在文学上有较大影响力,但后世之人还是发现其考证上的粗疏之处,例如李国庆在《厉鹗题识匡谬一处》[14]中指出,在明刻本《史记》残存卷九十二至一百十六,凡二十五卷。于《西南夷列传》五十八末有厉鹗墨笔题识二行,文录下:南宋罗纹之《史记》残本,得于扬州故家中,可宝也。乾隆二年四月望一日,樊榭山民厉鹗识。李国庆取此残佚与世传明嘉靖六年震泽王延恩褒四世之堂翻刻宋本《史记》进行比较,发现二者行款、刻工姓名俱同,这样看来厉鹗就极可能错认明刻本为南宋本,“厉鹗见此佚去序跋刊记的残本,又未辨刻工活动年代,仅凭见识,遂臆断为‘南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