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二物理声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二物理声现象范文1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二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今后学好物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初二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2008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学生们在收看了中央二套播出的“知识守护生命”的电视教育节目后,都形成了“积累知识,发挥潜力,培养坚持的毅力,重视团体协作的精神”,知道在面对突发灾难时要给自己多一些守护生命的护身符。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上第一节物理课《引言》时,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不太熟悉饭店里吃饭时突发火灾时,怎样使自己生命多一些护身符?比比谁的护身符多。”学生们兴趣一下激发出来了,纷纷举手说出多个护身符。最后我说出一个绝妙而简单的护身符:用湿的餐巾护住口鼻,尽量把易燃品清理到一边,自己贴近地面,而不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乱跑。让学生感到新奇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适时地让学生观察玻璃罩内长短蜡烛的燃烧情况的实验,然后请学生解释“火灾发生半小时后,用这样的护身符的人能幸存下来”的原因。
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用学生常见的物品为实验器材,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外,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因此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能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初二物理第一课《引言》的第二大内容是“体验科学探究”,通过学生读一读“富兰克林对天电的探索”,了解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索中追求真理的精神、创新的思想方法。学生们知道了科学家科学探究经历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等途径来搜集证据,进行分析与论证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还需要交流与合作。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家需要,而且是学生们学习物理,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所需要的重要方法。
学习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一节《声音是什么》时,先以课本的导图上的两段富有诗意的话语引入:声音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直观的一种物理现象,鼓励学生积极大胆进行科学探究。
从观察教室中正在旋转的电扇发出声音的现象作为探究活动开始,设置问题情境:声音是什么?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假设与猜想。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让学生分组制订计划与设计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如橡皮筋、梳子、纸、尺、水、手、嘴等)进行实验来搜集证据,通过交流与合作进行分析与论证,学生们自己看到了,感悟到了实验现象,再去观察教师的橡皮锤击音叉,看到音叉旁的丝线吊的小球被弹开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觉、教师的启发、讨论,归纳出“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物体即声源”的正确结论。只有这样,经过教师和学生一道参与实验研究的活动,学生们才能顺利地掌握声现象,得出结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提出新的问题:发声的物体有哪些状态?通过观察和交流,得出固态、液态、气态。又提出新的问题:有些物体振动无法察觉,怎样让振动使大家看得见?学生纷纷设计方案用头发、纸片、小塑料珠、小叶片、泡沫小球、平静水面……
然后继续探究声音的传播,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在空气中传播,声音在固态、液态的物体中也能传播吗?学生很快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来搜集证据,通过交流与合作进行分析与论证自己的猜想,如其中有一组实验器材:用两个合并的桌子,方法:在一个桌面轻击,则学生在相连的另一个桌面听声音。这样的实验考虑不够严密,教师就及时引导学生做对比实验,把两个桌子分开,在一个桌面轻击,则学生在相连的另一个桌面听声音。这样通过对比,得出满意的结论。又提出新的问题: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则通过让学生比较:正在发声的小闹表放进密闭的玻璃广口瓶中,用抽气机抽出瓶内空气时,再打开广口瓶时,两次听到小闹表声音不同,推理出:真空中不能传声。再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在太空中外面工作的航天员交流的多套方案。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明确研究的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搜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在交流和合作中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构建、修正或放弃自己原有的认识和解释,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质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对自己学习的控制和责任感,从而更加有效地学习物理。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物理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物理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并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兴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和责怪,要坚持多表扬、多鼓励的做法,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避免多次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还要介绍物理学家对科学探究故事,让学生学习物理学家执著的求索精神,激励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不怕困难,勇于探索。
三、加强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及时纠正单纯的兴趣心理倾向是物理教学最初阶段必须把握的一个课题。一方面要注重科学引导,让学生透过有趣的或无趣的物理现象去逐步体验感受物理思维过程和结论的妙趣横生。另一方面组织好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精心把握创设教学情境、引导细致观察、体验推理过程、享受探究结论、组织交流评估等环节,紧紧围绕把简单的、好奇心理转化为强烈的稳定求知欲这一目标开展活动,激发兴趣的深入性,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另外,还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课堂表演中来,使学生自己体验探究的乐趣。
例如:学习浮力概念时,先演示“木块在水中上浮,受到浮力”,接着又通过演示钩码放入水中,沉入水底。问学生钩码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这个问题本身使学生充满好奇,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了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给定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通过亲身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不停地走动,不停地对学生赞赏,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感受,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的极好途径。不断出现的挑战性的问题和随之而来的学生讨论,这些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
有些学生可能对操作性实践或某方面知识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但对基础知识不一定掌握得很好,爱护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进一步动手动脑学好物理,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出主意、想办法。要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初二物理声现象范文2
关键词:开展;初二;物理;教学
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这样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粗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一点点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堆堆泥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清朝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也说,“有其始之,则已之也难”。意思是凡事开了头,要使它半途而废就很难。由此可见,良好的开端是多么重要。
初中生从八年级开始学习初中物理课程,他们刚刚接触物理以后,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就会逐渐消退。所以,为了能够使学生长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托,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自豪感和迫切心情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新教材较原教材能比较容易达到这一目的。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回答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二、引导学生突破教材难点
新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但由于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习中还是会感到有困难的,他们一遇困难一般都会产生为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现在初二学生对新教材中力、声、热、光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感到很亲切,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为难之处。如第一章第二节最后的一个条目“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学生在记录数字时,总写不正确,可以说是个小难点。教师在这里不必花很大力气讲解举例,否则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简化些,就讲一种目前学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结果的记录方法,然后在黑板上画图: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让学生写出结果就行了。这样疏通教材,使学生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困难。另有第二章的“平均速度”,以前的教材一直把它作为选学内容,新教材是必学内容。按理说这是个难点,但由于新教材写得好,简洁明了易懂,教师就不要再拓宽加深了,学生一般学习都较平稳。只有在做过“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教师才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变速运动由于速度是变化的,所以各段路程或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概念,并告诉学生这是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同的地方。至于这方面的定量计算,在这一阶段只限于严格要求解题方式和物理量单位的问题。这样处理教材,使已经降低难度的新教材显得更平坦了,学生踏上这个轨道就会感到轻松自如。
三、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状况,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
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
初二物理声现象范文3
关键词:初二学生;原则;案例分析
引入,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必需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技能;它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有着导向、激励、铺垫和为即将进行的情感交流、思维活动做好认知与心理准备以及营造教学氛围的作用。好的教学引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物理课堂的引入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复习引入、故事引入、实验引入、开门见山等,但不是所有的引入方法都适合初二学生。
一、课堂引入应把握的原则
1.以激发兴趣为主,做到前后呼应
初二是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的起始点,也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因为刚开始的物理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有兴趣去学习物理,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实施者——教师,我们则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社会的需要和初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从初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奇、好问、富于幻想,同时好动、好胜、好玩。但学习积极性与“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失败。因此,在初二的课堂引入中,我们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中还一定要前后呼应,帮助学生解决这种疑惑,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能让学生带着疑问离开课堂,否则几次过后就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2.立竿见影,直观形象
初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引入尽可能不要用语言、文字表述,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实验、视频或者图片,学生能很快地接受。另外,初二学生并不是很留心生活情景,尽可能地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凭空回忆某些场景,比如在上“水的沸腾”这一课,我第一年上课对学生没什么了解,但我觉得烧开水的现象每个学生都经常甚至是天天都会见到,应该说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于是在开头,引入我让学生回忆烧开水场景,说一说会有哪些现象,学生几乎只能说出水在翻腾、冒白气,很快就冷场了且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后来我就现场演示烧开水,让学生先初步观察然后再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和想探究的问题,这样效果就好多了。因此,我们的引入一定要立竿见影,直观形象,直接冲击学生的感官或者认知感。
3.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引入毕竟只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宜占用太长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地在两分钟内解决,太长容易冲淡重点,反而达不到预习效果。
二、初二物理课堂有效的引入案例分析
1.用扣人心弦的实验震撼学生的心灵来引入
物理学上惊天动地的实验可以说不少,但在实验室我们很难做出此类实验,但我们可以做一些扣人心弦的实验,做好这些实验,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我就用了一系列的小实验引入,开始时用酒精灯加热易拉罐(易拉罐中加了一些开水),学生饶有兴趣地观看着,等水烧开一段时间后,我撤出酒精灯,用硬纸片和橡皮泥密封易拉罐口,然后突然之间,“嘭”的一声,易拉罐严重变形,同学们被吓了一大跳,我立刻问学生:谁将易拉罐弄变形的呢?同学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提了上来。然后我用一个底部扎一个洞的矿泉水瓶装满水让水自然流下来;盖紧盖子,水又不流了;松开盖子,水又流出来了奇怪的现象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很快就将学生带入了探究的学习氛围。
2.通过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入
例如,在教《光的折射》时,现场模拟叉鱼。出示一个水槽(尽可能深点),里面放条静止的小鱼,在水槽口用塑料管做个导轨帮助学生瞄准,看看谁能叉到鱼。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觉得这太小儿科了,心想鱼都是静止的还能叉不到?肯定一叉就叉到了。于是,找来一个同学做实验,发现叉了两次都没叉到,同学开始好奇了,然后又喊了几个同学都没有叉到,这是为什么了,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难道每个同学的瞄准技术都不行?还是其他原因?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吊足了胃口,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学习,往往会事半功倍。
3.从生活引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知识应用于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着手,虽然缺少了新鲜感,但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更容易接受。当然这样的场景不能平铺直叙,引入的生活场景既要让学生熟悉,又要让学生产生疑惑,熟悉中带着陌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
如,在引入《气体压强》的第二课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制作一个门的模型,让电吹风送风。模拟日常生活中有风吹门就自动关上的情景。提出问题:当风顺着门吹来,门就会自动关上;如果风是逆着吹过去门还会自动关上吗?学生就会产生疑惑,从而引入了这节课。
4.奇特场景引入
例如,在讲《静电现象》时,我播放了一个女人用围巾摩擦狗毛、后来狗毛全竖起张开这样一个搞笑奇特的场景,让学生在感到好玩的同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特的场景。然后让学生捋塑料丝,越捋反而越不顺,同样的场景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很顺利地进入了教学。
5.创设情境引入
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入,可以很快地将学生拉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如,在复习《力》这一章节时,纯粹的知识梳理和习题巩固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不感兴趣,于是我表演了一场情境哑剧。上课后我走到黑板前,说:“请注意看。”然后假装不小心用力碰到桌子,于是将手拿起甩几下,并放到嘴边吹吹,然后拿起一张纸擦黑板的几个字,擦得不干净,将纸揉成了纸团,一个不小心,纸团掉到地上,重新拿起黑板擦轻轻地就将其他的字擦掉了。问:“刚刚老师的动作中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让学生自己讲。上课时教师没用语言,一个“看”字就让学生奇怪,看?看什么?学生的好奇心又被激起了,让学生从动作中找知识,看着别人纷纷举手,很多学生的好胜心也被勾起来,积极动脑思考。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同一内容的新课引入,往往可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不同内容的课堂引入方法更多,所以要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前后内容的联系来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引入以“趣”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保持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2]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初二物理声现象范文4
初二学生拿到所有的新课本后,一般都情不自禁的首先翻开了他们听说已久而又非常陌生、好奇的《物理》。想学习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尤其是女学生们受到诸如此类说法的影响越发的深刻,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障碍感和畏惧感。为此,使初二学生能够自然平稳地“入门”满怀信心、充满自信的进入物理世界,这个时期的教学重心就应该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上下功夫,并着力于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一、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感和迫切心情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为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2013年秋季使用的新教材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系统性和层进性上有了更好的调整和设计。新教材保持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改进的特点之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在知识系统性上学习的实际;新课题、新知识、新版块的引入有趣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当学生从最简单的知识和兴趣入手,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够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层层深入、扎实的建立起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分析方法的目的。
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图示和教材配套的动画多媒体视频看得非常投入,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自己对该现象的理解,甚至是自己的最初始的“猜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在下课前提示学生课后阅读,并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加以结合当前前沿科技予以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较原教材更为多样化、系统化、层进化。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无论成功与否。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
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第一章第二节分组实验的第三步“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若按书上的图排绕,学生的两只手不能松。要测出线圈的总长度,必须抓住铜丝两端连同线圈往刻度尺上靠,或者让另一学生拿着尺来测量,这样操作既吃力又不容易测出准确结果。对于一个初学物理第一次做实验的初二学生来说,很难做好。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和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出一个改进方法:把铜丝的一头弯曲折回压在铅笔上,再在上面一圈一圈地排绕,既紧密又不易松动,学生可一手抓住铜丝的另一头,一手拿刻度尺轻松自如地测量。学生发现一个小的设计就可以巧妙的克服困难,“聪明”一词浮上心头,对后面的实验充满了信心,也更愿意去迎接挑战。
二、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
现在初二学生对新教材中力、声、热、光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感到很亲切,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为难之处。如第一章第二节最后的一个条目“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学生在记录数字时,总写不正确,可以说是个小难点。教师在这里不必花很大力气讲解举例,否则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用简练的语言总结出一句简单的规律,但尽量发动学生的主动性,以一种目前学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结果,切身的体会那句简练的规律。然后在黑板上画图: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让学生写出结果就行了。这样疏通教材,使学生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困难。
三、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好的建立并巩固增强。
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更有甚者,拿着一些人类未解之谜来找物理老师探究探索。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
初二物理声现象范文5
【关键词】 初中物理;起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往往,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兴奋,想学好这门新课的欲望很强烈,不久又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轨道,教师的起始阶段的教学则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狠下功夫.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心理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学习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现行的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回答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想想做做及课外小实验等.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
比如《前言》“科学之旅”中的演示实验4,趣味性很强.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选用的漏斗应为透明的,让一个同学用手指托起乒乓球,另一个同学手握漏斗,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的同学快速地将手指移开,这时,在一旁观看的同学们各种猜想都有,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乒乓球会落下来,结果却表现为乒乓球并没有掉下来,学生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又如第一章第三节的演示实验,若用一般的橡皮筋来做既看不出振动快慢,又听不出音调高低,如用钢直尺来做,把一端压在桌子边缘上,拨动另一端,钢直尺的振动快慢非常明显,音调高低非常清楚,效果很好.
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例如分组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若按书上的要求及步骤做,学生的表现为不是该如何开始连接导线、就是怕触电而不敢动手.对于一个初学做物理实验的学生来说,很难做好.教师就必须一组一组地指导,告诉学生我们现在用的电是安全的,可以用手直接接触,然后开始用导线将电源的正极与开关的红色柱连接起来,并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接下来依次再用导线将开关的另一接柱与电流表或与小灯泡L1、L2接柱等一一串联起来,最后用导线连接到电源的负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教师随时走动进行检查并纠正,告诉他们错误的操作会出现短路或损坏电源、电流表等,应如何操作才是正确的,当学生做好实验每一步成功时,教师给以鼓励,让他们对后面的实验充满信心.
第二、精心疏通教材,抓准重点排除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但由于初学,大部分同学还是会感到有困难的。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现在初二学生对新教材中声、光、热、电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感到很亲切,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为难之处.如第二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学生对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实验,这里只需用实验来证明的确可以用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可见光,说明太阳光等不是单色光,不需要过多地解释棱镜分解太阳光的原理及规律,这样疏通教材,使学生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困难.第四章笫一节的“温度计”中“从体温计说起”,由于新教材写得好,简洁明了易懂,生活中又常用到,知道如何使用就行,教师就不要再拓宽加深了,学生一般学习都较平稳.只有在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教师才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全面的概念,使学生有一个切身体会,能正确地使用温度计,并准确地读数和记录结果,这样处理教材,使已经降低难度的新教材显得更平坦了,学生踏上这个轨道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可以在操作中准确地感知、熟练使用。
第三、多多了解学生,充分的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
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
初二物理声现象范文6
Abstract: The result from primary Physics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matters,as it affects not only the related study in middle school, but also may determine the tendency to select subjects in high school.The performance of the half and front stage in the first school period is crucial important, according to our years of experiences.
关键词: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疏通教材、排除难点、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Key Words: make best of new teaching materials ,dredge teaching materials,overcome nodus, understand students, trust students
初中物理入门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分科学习的取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好奇,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入门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功夫.
一、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1、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心和迫切情绪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2002年秋季使用的新教材较原教材能比较容易达到这一目的.新教材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2、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看图回答问题,通过观察指出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科学世界”看得很仔细,减慢的课堂节奏,我们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让学生拓展知识面.
3、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较原教材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
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
1、趣味性很强.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烧瓶离开火焰后要迅速塞上瓶塞,当教师用用冷水向倒置的瓶底浇时,前排的一个学生不自由主地用手做挡的架势,他担烧瓶可能会对他造成危险.当冷水浇下去,不但没有危险,而且看到烧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学生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又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
2、用硬纸皮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可爱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又例如“引言”中“想想做做”的小实验
3、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把手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物体离开手,它一定会掉下来,如果加上用力吹气,物体掉得更快.但实验现象恰好相反,学生的求知欲又被激起,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会进一步提升,效果显著.
4、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如上面所说的“引言”中“想想做做”的小实验2,学生的手一放,乒乓球一下就会掉下来,或者气一吹就会使球加速掉下来,学生开始时可能会多次失败,但只要老师让学生了解它的原理,学生也会很容易成功,那他们立即获得成功感,这样他们会更渴望学习,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又如第三章第三节分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若按书上图的顺序排列器材,学生开始实验时可能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上不会出现像,这样操作既吃力又不容易测出准确结果.对于一个初学物理做实验的初二学生来说,如果不全面了解实验细节很难做好.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和学生一起动脑筋,找出原因:可能是蜡烛的火焰、凸透镜和光屏没有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是学生使透镜跟光屏一起移动等.学生掌握实验要点后就能轻松自如地进行测量.学生高兴地笑了,对后面的实验充满了信心.
二、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但由于初中学生刚刚起步,在这段适应期里,学习中还是会感到有困难的,他们一遇困难一般都会产生为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现在初二学生对新教材中声、光、热和电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感到很亲切,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为难之处.如第一章第二节最后的一个条目“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学生在记录数字时,总写不正确,可以说是个小难点.教师在这里不必花很大力气讲解举例,否则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简化些,就讲一种目前学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结果的记录方法,然后在黑板上画图: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让学生写出结果就行了.这样疏通教材,使学生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困难.另有第三章第四节的“眼睛和眼镜”,以前的教材一直把它作为选学内容,新教材是必学内容.按理说这是个难点,但由于新教材写得好,简洁明了易懂,教师就不要再拓宽加深了,学生一般学习都较平稳.而且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和实际情况,学生会觉得物理很实际有用.至于眼镜的度数这方面的定量计算,在这一阶段只限于在“科学世界”里讲解解题方式和物理量单位的问题.这样处理教材,使已经降低难度的新教材显得更平坦了,学生踏上这个轨道就会感到轻松自如.
三、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
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