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包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药品包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药品包装范文1

但是,由于部分商家过分使用,并歪曲了这种利润因素,致使包装无端蒙受了“华而不实”、“名不符实”之类的名誉损失。特别是当这个词移植到人的身上,更有了“徒有其表”、“败絮其中”之嫌。

不论“包装”的演绎多么离谱,但是它对于药品――这种特殊的商品,始终不失为严肃的、重要的指标。

不妨先从我国药品的包装看过来,大致是一个渐次提高的发展过程。细心人会注意到,50年代我国的口服制剂是白色片剂,没有分装,都是大瓶散装,医院的药房按处方将药片装在小纸袋里,然后用手书写服法、服量;后来,出现了塑料软包装,那是最早的分隔式,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如“止痛药”之类的老产品,还保留着这种极其简朴的装束;再后来,出现小瓶装,拧开瓶盖,所有的药片暴露无遗。目前很多头孢类药品依然是一孔天井之下,不分彼此;再后来,出现了沿袭至今的铝塑包装,药品均匀地封装在一个个睡槽里,便于服用又各不干扰。这样一个小小的改革,广大患者可能认为不算什么,甚至尚未留意,但是对于药品生产企业,却是大动了筋骨。因为,包装设备的更新换代,使企业的成本大大提高了一块。

但是,社会毕竟是在进步的。药品的包装在顽强地改观。近日,笔者偶感风寒,因此便有机会发现,目前市场上药品的包装又有了新的惊喜―― 一种被称为“铝塑铝”包装的药品,使人耳目一新。

笔者所见的是“联邦阿莫仙”胶囊,当然类似的包装还会有其他品牌。打开药盒,里面的两板药与以往铝塑包装不同的是,在透明塑料的外面压盖了一层磨砂金色的铝膜。药品不能直视,完全与世隔绝。

如此精致的包装,其用意、价值何在呢?

这是科学使然。经请教专家才略知一二。这种铝塑铝包装可以看作国产药品与世界先进药品接轨的一个标志。“联邦阿莫仙”属于半合成类青霉素药品。这种抗感染的药物对于光度、湿度都比较敏感。光度、湿度会导致药品降解速度加快,也容易导致药品失效,甚至引起副作用。其中,降解物的聚合又是引起人们药物过敏的过敏原。因此,从包装上实行避光、防潮的有效控制,对于药品的安全性、疗效的稳定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般药品采用的铝塑包装至少存有三大隐患:一是因为塑面(PVC)起泡之后非常薄,透光且透气;二是铝薄的质量不稳定,如有微孔,同样容易漏气透光;三是热封技术不过关,容易留有缝隙。因此,专家们认为,药品包装的技术是药品整个生产过程中一个不能缺少的质量环节,包装是保证药品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此,包装对于药品有着特殊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药品生产企业不像其它行业的商人在包装上大做文章呢?

必须看到,讲究药品包装对于生产企业是一种“得不偿失”。如此说是因为,在药品包装上的细微差别背后,却是巨大的投资悬殊。经与生产“联邦阿莫仙”胶囊的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得知该企业为这个药品的封装,专门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该设备价值在五六百万德国马克。事实上,改进包装对于商家,面临的是获利空间缩小的挑战。

那么,从需要的角度看,为什么该重视包装的商品却不敢奢华,而不该过分包装的商品又总在刻意渲染?这其中是有社会原因的。价格因素是一个主要方面。

药品包装范文2

[关键词]药品包装;药品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42-01

我国的药品包装质量在近年来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我国的整体药品包装水平还是较低,这样就影响到了药品质量,药品质量问题的存在,使得药品流通问题以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均暴露出来,严重影响到医疗行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对药品包装质量进行提升,有效的针对药品质量进行管理,以此来提升我国的药品包装水平,从而使得药品质量也可以得到提升,促进药品行业的发展。

一、药品包装与药品质量管理进行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低水平生产十分普遍.对药品包装质量重视不够、片面追求低成本生产,低成本包装,包装材料使用不当,工艺落后,甚至用生活用品作包装吸引购药。药品包装成了影响药品质量的潜在因素,以至于在药品流通环节和临床应用中逐渐暴露出来,同时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在医疗上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广大医药工作者所迫求的质量目标应该是药品的整休质量,是药品的设计目的与治疗效果,药品包装与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协调与统一。我国的医药商品正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要巩固国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医药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药品质量,改进药品包装的技术水平,淘汰落后的药品包装和包装技术工艺。

二、完善管理体系,严密管理环节,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的药品总局为保障流通到市场中的药品的质量,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药品保障质量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着重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以及药品最后的包装进行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并规定了药品包装所需要采用的包装材料以及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容器的应用标准等。这一办法的提出,使得药品包装变得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然而,我国很多的地区对于该办法的执行力度并不强,而且在监管上也不严格,使得该办法形同虚设。而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部分管理单位在对药品包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力度并不强,而且既定的管理制度也不够严密。其次,就是相关的监管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存在细节上的问题,在既定的管理办法中,虽然对管理的标准要求进行了论述,但是却没有针对药品流通的包装质量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最后,就是在新药的申请以及审批上存在疏漏,审查力度并不严格,特别是在包装材料的稳定性上以及在包装材料的渗透性等检验上,存在严重的偏差情况,各个材料以及容器之间的配比并不符合试验参数的设置,在测试方法以及包装质量报告的审核上存在马虎大意的情况。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流通到市场中的药品包装质量无法满足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药品质量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针对相关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处理,使得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细节内容均得到良好的补充,而且要保障管理环节的严密性,努力提高执法力度,从而确保进入到市场中药品包装的质量。

三、重视药品包装的设计与包装材料适用性的选择

药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包装材料以及包装设计的影响,所以应该对包装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并针对包装设计进行有效的监控,加大重视力度,这样才能够使得药品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包装材料的适用性选择是保证药品质量稳定的决定因素然而我国现在许多药品生产企业所采用的包装材料是不适用的,如解热止痛散用双层普通纸包装,极易受潮使其中的乙酞水杨酸吸潮水解变质,反映了散剂的普通纸包装的不适用性。十滴水的石蜡封口极易受药液渗漏使蜡质裂隙而长霉,反映了液体制剂石蜡封口的不适用性。糖浆剂用塑料桶包装,由于塑料桶体积大,不坚固,易变形,封口不严而极易染菌,造成药液产气,包装膨胀,药液外溢污染,反映了液体制剂用塑料桶灌装的不适用性。由于包装材料的不适用而造成药品质量问题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在各种剂型上均有反映。

药品包装设计在满足适用性和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应符合三个原则:①特异性设计原则:针对药品销售的地域不同,温湿度差异,及不同的运输、贮存环境进行特异性的设计,保证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下都能使药品质量稳定。②美学设计原则:包装设计的美学性不仅是为了吸引顾客,满足感观上的需要,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表征,是防伪防冒的重要手段。③方便性设计原则:从医疗需要和患者使用的角度考虑,包装要易于开启,使用方便,剂量合适,便于保存,不造成药物资源浪费。

四、加强包装工艺与药品稳定性研究,对药品包装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

药品稳定性研究是静态的留样观察、实验室动力学试验与流通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研究相结合,广泛地征求经销商和医疗部门对产品的质量意见,实行质量跟踪,找出影响质量的包装缺陷,不断改进包装工艺。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对包装工序按GMP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

五、加强流通环节的药品质量管理,防止劣质药品扩散

针对我国药品质量的现状,加强对流通环节的药品质量管理,防止劣质药品扩散尤为重要。由于流通环节进货渠道广,品种多,数量大,贮存时间相对较长,产生的质量向题较为集中,表现突出。该环节是医药商品、药品质量的集散地,管理不善,在经济上、医疗上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是重大的。据本站历年的统计,质量退货每年都达数10万元。由于药品包装问题引起的质量退货金额>l/3。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强对购进药品的质量管理,重点抓好:①改变重经营轻质量的旧观念,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经营效益与质量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企业内部严格实行全员的GSP管理。②经营部门不断充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增强营销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对购进药品的资格审查和质量考查。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针对药品包装的管理体系进行改进,使得管理的各项环节均能够保障严密性,并注重贯彻落实相关的管理规定, 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在保障药品稳定性的基础上,来对药品实施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包装,针对药品的流通加强质量管理,从而确保流通到市场中相关药品的质量。通过本文所论述的这些方式,就能够有效的保障药品包装的质量,同时能够使得药品质量得到高效的管理,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推动药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槿,药品包装的现状及对未来之展望[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11(05).

[2] 赵霞,胡昌勤,金少鸿,药用胶塞及其应用现状[J],中国药事,2012(07).

药品包装范文3

关键词:药品;包装材料;液体药剂;质量;影响

药品包装材料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常见的容器有瓶、袋、内塞等类型,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药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为了包装药品的安全,需要做好包装材料材质配方的优化工作,还要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良,这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在对液体药剂进行装配时,应选择适合的材料,考虑不同材质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如果选择的材料不合格,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一定危害,严重时还会引起医疗事故。下面笔者对药品包装材料对液体药剂质量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供参考。

1 塑料包装

塑料包装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包装材料,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与玻璃瓶相比,塑料包装的质量更轻,其采用的是聚烯烃和聚氯乙烯材质,在与液体药剂接触后,具有高阻断的性能,属于复合材料,而且无毒、阻光,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以及耐热性,采用高压灭菌技术,可以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由于塑料包装容器具有透气性,所以,溶液中可能会迁移进一些物质,这会影响药品的配方组成,影响了药品的质量,也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使用塑料包装时,一定要做好密封工作,还要保证材质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塑料材质本身是无毒无害的,比如PVC树脂材料,但是在制成塑料时,需要加入增塑剂,这会产生增塑剂钛酸及其衍生物,会对粘膜产生一定刺激。在制作塑料时加入的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经测试会导致雄性白鼠生殖系统发生病变,造成畸形生育,其对人体的危害还在进一步研究中。PVC材料制成的PVC袋子具有较高的通透性,其对硝酸甘油的最大吸附率为33.2%,所以在储存这类液体药剂时,应避免采用PVC材料。经测试,PVC袋子还会吸附VitA,在贮存24h后,吸附率达到了78%。具有亲脂性的塑料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所以在临床中,对PVC输液袋的使用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对药品包装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塑料输液瓶在生产时,流程比较大,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在遇到静电问题后,会产生药液污染,应结合塑料材质的优缺点,解决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 玻璃包装

玻璃容器在医疗行业比较多见,注射剂、输液瓶、口服液都采用的是药用玻璃包装,其可以长期与药品接触,而不发生化学反应,这主要是因为玻璃材质具有较高的理化性质稳定性,不容易与药物发生作用,而且透光性较差。玻璃容器的材质有很多中,其融化情况对药品质量有着影响,我国药品行业由于发展比较晚,在药用玻璃包装的材质研究中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一定差距,在我国药品包装材料生产行业,多采用的是乙级材料,但是我国在生产管制抗生素瓶时,氧化硼的含量为2-7%,与国际标准10%有着一定出入,这影响了玻璃材质的理化性质,需要调节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从而降低包装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要确保药品在储存和使用期内不产生化学性质的变化而变质或失效,在使用前考察玻璃瓶碱性离子的释放可能导致药液PH值的改变,或使生物碱、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等对pH敏感的药物变质;考察蛋白质和多肤药物是否易被玻璃吸收,光线是否会通过玻璃使药物分解,玻璃脱片是否会改变药物的澄明度等问题。小针剂包装所用的易折安瓶产品标准水平低,安瓶颈丝粗细差别过大,壁厚不均及折断力指标达不到要求,也同样会给用药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尽管如此,药用玻璃包装仍作为药品包装的首选材料,就抗生素粉针剂而言,其他包装材料还无法涉足这个领域。在国外,水针剂和高档营养输液包装容器还是以玻璃包装为主。

3 橡胶塞

目前我国使用的橡胶塞(包括输液,口服液等各种剂型用胶塞)为天然橡胶塞和丁基橡胶塞两种,天然橡胶塞是从橡胶树上收集的天然乳胶,为了便于成形并赋予橡胶塞一定的理化性质,加人大量的附加剂,如促进剂β-硫基苯骈噻唑、二硫化四甲基秋蓝姆、防老剂N-苯基β萘胺、填充剂氧化锌、碳酸钙及硫化剂等。由于其成分比较复杂,化学稳定性也差,易老化,屏蔽性能、密封性差,当液体制剂与橡胶塞接触后,其中一些物质溶出并进人药液,使药液出现异物或浑浊,有些药物还可与橡胶塞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溶出的对人体有害杂质,如异性蛋白对人体可能是致热原,济出的毗咤类化合物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确定因索;由橡胶塞引起大输液中的微粒致人体相应部位的组织损伤等严重的隐患。橡胶塞还可吸附溶液中的主药和抑菌剂,特别对于抑菌剂的吸附可使抑菌剂效能降低,应引起注意。

丁基橡胶塞主要适用于长期与注射剂直接接触的医药包装,其质量稳定,技术成熟,是标准可控性好的理想品种,是天然橡胶塞的替代产品,本品是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稀在-95℃左右超低温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共聚物,其化学性质稳定,气密性和生物安全性要优于天然橡胶塞;丁基橡胶塞具有很好的抗老化作用,临床使用时无穿刺落屑,耐低温,耐酸碱,洁净度好,但其弹性较差,在输液封装时免去加盖涤纶薄膜衬垫的土序,简化了分装工艺,是一种具有诸多优越性的医药包装材料。目前,我国生产的输液中丁基橡胶塞的用量还不到输液产量的10%,有人建议还需使用涤纶薄膜作为输液和胶塞的隔离介质。这就迫切需要胶塞生产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按法定药品包装材料标准生产,从源头上使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使其在真实意义上与国际接轨。

结束语

药品行业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关部门对药品行业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选择药品包装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包装材料材质对药物的影响,还要做好包装材料配方工艺的优化工作,改进生产工艺,做好附加剂的添加,从而包装药品的质量与安全。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与液体药剂质量有着一定关系,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包装材料的监督与管理,包装包装材料的生产符合药用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1]张芳艳,赵欣欣,余萍.药品包装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用药安全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2(16).

[2]钱秋娟,赵小洁,马庆华,蒋井明,魏然,陈刚,傅林锋.药品包装材料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相容性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2

药品包装范文4

“宝宝把药吃喽,乖,吃完带你去游乐园”,“宝宝乖,吃了它,妈妈给你买玩具”,“宝贝你最听妈妈话了,把这个吃了妈妈让你看3集喜羊羊”,“吃了这个宝宝就不难受了啊,乖,吃完就带你去和小朋友玩”“你吃不吃?你到底吃不吃?到医院打针去吧......”对于家有孩子的人来说,这样的话语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孩子有病吃药是每个家庭都经历过的,孩子吃药难,成为了大多数家长最发愁的一件事。捏着鼻子灌舍不得,各种诱惑起效不大,恐吓威胁适得其反,为了让孩子吃药,家长们真是软硬兼施,费尽了口舌伤透了脑筋。再来观察现在市场上的儿童专用药。所谓儿童专用药,是指适合儿童特殊体质及需求设计,利用矫味剂来改善入口的苦味,使孩子的接受度提高。但往往有些药品受到成分和技术的限制,苦味改变不明显,或者味道特殊,甚至奇怪,口味效果并不能完全消除药品特性,这就使孩子对药品产生了抗拒心理。儿童专用的中药和西药实际都有采用矫味剂来提高儿童的接受力。但反观家长们劝药的艰苦历程,效果可想而知。但这实际上已经是孩子吃药的第二步了,第一步是什么那?没错!应该是孩子看到的药品的第一印象——药品外包装,设想如果孩子对药品的第一眼就产生了好奇和兴趣,那接下去工作就会相对容易进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可以在儿童的认知下被接受的儿童药品包装出现,利用孩子的特性,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吃药,消除孩子的抗拒心理,专为解决孩子吃药难的问题,而做的设计。

二、游戏在儿童药品包装中的重要性

儿童具有一种天赋——游戏天赋,玩具或者游戏是他们这个阶段不可或缺的小伙伴。对于儿童,剩余精力尤其旺盛,它们必须通过一种途径释放出去,于是便有了游戏;也有人认为游戏更多的起到了“放松”的作用。尤其对于儿童,身心尚在萌芽阶段就需要面对复杂的外部世界,十分容易产生疲劳,这时就更需要游戏来为其放松。儿童药品包装可以适当的考虑加入游戏元素,让包装不再只是简单的药品载体,将药品包装或者说明书设计成可供孩子玩耍甚至学习初级知识的载体,当然游戏一定要简单,并且具有安全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引导互动,家长可以在喂孩子吃药的过程中通过包装既可以向孩子教授简单的知识,又可以通过互动来培养亲子之间的良好情感,更使得孩子在学与玩的过程中快乐得把药吃掉,这何止是双赢,简直是多赢。

三、桌游与儿童药品包装设计

药品包装范文5

关键词:儿童药品;包装设计;儿童心理;色彩情绪

引言

所谓包装,可泛指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包装设计的价值似乎就映射着企业对于产品的定位和期待,杰出的包装设计完全能够增强或改变一种产品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包装,药品包装同时兼具传递了治疗信息和安全信息的双重功能,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儿童药品的包装设计显得尤为特别。由于消费群众对于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基本信息的传递功能,而是需要兼顾儿童的心理及情感需求,故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因素,如何能够通过更好地发挥色彩对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的积极影响,减少儿童对于药品的恐惧;减少儿童药品的误食现象;加深儿童对于药品安全性的认知,强调情感上的互动,值得探究。

一、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的概述

首先,儿童药品仍然属于药品的范畴,有别于通常采用夸张手法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其设计要求具备真实性,外包装需标注适用病症、用法用量、主要成分等基本信息。其次,儿童在现代家庭消费结构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药品消费的特殊群体,儿童的成长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并且随着大众群体健康意识的逐步加深,儿童的健康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目前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儿童对于药品会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儿童最初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他们靠着身体的每一部分所产生的知觉,将经过的一切记录与记忆下来。在情绪诱发中可以通过回忆过去的情绪事件来诱发相应的情绪反应,比如就医过程中,他们对医院内的白大褂以及偏冷的大环境色印象深刻,由此也对同类色的药品包装产生了一定的抗拒心理,尤其是需要静脉注射时,他们也会对针头、针管或是药剂瓶的色调图案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若儿童药品包装上出现类似的色调或图案,会让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不愉快的联想及感受,从而产生一定的排斥和畏惧。

(二)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设计实例的调查分析,现有的儿童药品大多包装单调乏味,设计风格同质化,已明显滞后于国外同类药品包装。小部分前瞻产品所采用的低龄化风格,也只是满足了最基本的辨识功能,从设计的创新性及趣味性来看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儿童是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购买药品的还是父母,因此药品包装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愉悦儿童、让父母放心。视觉上花哨的设计风格正在逐渐让位于以设计为主导的设计风格。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时应把握每个细节,使患儿及家长真正用得放心、用得舒心。这就对儿童药品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儿童药品的包装设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有孩家庭,儿童常用药品已经是居家必备,简单的购买手续让其更受家庭欢迎。那么,什么样的儿童药品能在家庭储备药中脱颖而出?首先,药品包装需尽量符合使用对象(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倾向,尽量运用儿童喜欢的同类色。其次,药品包装需要在显眼位置标注用法用量、适应病症等基本信息。使购买者(家长)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展示架上的药品并对其产生购买欲望。最后,家长在购买时不仅仅看中药品本身,更注重精神和情感的体验,适当的关怀可能也很需要。

二、色彩情绪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的功能表现

(一)色彩情绪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享誉世界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学家约翰伊顿说过,色彩永远是首要的造型要素。对于包装设计而言,色彩的搭配与设计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创意的问题,优秀的包装配色设计可以对人们的心理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色彩情感是发生在人与色彩之间的感应效果。美国设计心理学家DonaldArthurNorman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阐述了人类情感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了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心理。2011年韩国金容淑的《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阐述了色彩不只是一种视觉语言,更是传播情感的途径。因此,色彩影响人的情绪,而情绪又左右着人们的行为,色彩情绪在包装设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二)国内外关于儿童色彩辨识度的研究

国内外针对儿童对色彩的视觉辨别能力已有研究。其中W.J.Preyer发现在婴儿出生的42天里,就已经对于有色彩的东西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W.M.Cook发现6岁儿童的辨认能力已经达到了97%的正确率。相比较国外,色彩情绪的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据调查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就对较为鲜明色彩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应。在2-3岁的时候,就已经能简单分辨红、黑、蓝、白等基本的颜色。在4-6岁的时候,便会对混合的颜色具有一定程度的辨别能力。在6岁以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也会伴随着变化,对色彩的喜爱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并由于基因的不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不同性别上的差异,如男孩偏好较冷的颜色,女孩则偏好较暖的颜色。色彩在儿童认识自然、社会与自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药品包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色彩心理,发挥色彩的积极作用。让儿童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消费各种药品,更好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满足他们的身心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色彩情绪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就是色彩。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不同的色彩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红色—第一眼看到的色彩。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带来兴奋、活泼、热情的感觉。不同的红色也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粉红色带着温柔、愉快、幸福、梦想的感觉(如图1)。黄色—成为注目的焦点。它在所有颜色中明度最高。它是包装配色中使用最广泛的颜色之一,带来明朗愉快的效果。同样的,不同的黄色也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儿童看到黄色更容易联想到柠檬、向日葵等(如图2)。绿色—回到自然的怀抱。在儿童眼中,“绿色”是大自然的代名词,带来和平、安宁、安全的感觉。不同的绿色也象征了不同的含义,黄绿色单纯、年轻;蓝绿色清秀、豁达;灰绿色宁静、平和(如图3)。蓝色—天空和大海的色彩。带来真实、洁净、充满智慧的感觉。不同明度的蓝色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各部相同,藏青给人大度,群青充满深邃美丽,而浅蓝色系明朗而富有朝气(如图4)。白色与黑色—感到不舒适的颜色。白色与黑色出现在特定的药品上,容易引发儿童一系列并不愉快的联想,如医院、医生、针头、疼痛感等。不同的色彩出现在药品包装上,给儿童带来不同的感受,种种感受有普遍性,也因儿童的性格、经历、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准确把握色彩的情绪,发挥色彩的不同心理状态,才能在儿童药品包装上更好地发挥色彩的作用。

三、色彩情绪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总结

设计不能脱离情感,正如人无法脱离情感一样。对于为儿童设计药品包装,设计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具儿童的心理特征来考虑设计?如何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儿童来考虑设计?

(一)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情感

儿童对于色彩的喜爱偏向于明快艳丽的颜色,特别是对比鲜明的颜色。因此,纯度高、明度高的色彩通常是儿童药品包装的第一选择。比如说在色相环中选择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高纯度的色彩,并将高明度白色加以穿插与对比,可以凸显可爱和快乐的视觉感受。儿童最初都喜欢暖色系的红色、黄色等明亮的颜色,随后冷色系中的蓝色、紫色、绿色也会吸引儿童的目光,如果选择这些颜色就会形成符合儿童意向所需求的可爱与快乐的色彩搭配效果。同时,儿童对于鲜艳色彩的注目度要比灰度色彩高数倍。高纯度的色彩、色相的多样选择是得到儿童意向配色的关键。此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也会伴随着变化,对色彩的喜爱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为大龄儿童设计药品包装时,色彩的倾向性可以转向于更为柔和、协调的颜色。

(二)色彩情绪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总结

每个阶段的孩童,对色彩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偏爱程度也会出现差异性。针对需要得到足够的安全感的幼儿,可以采用相对的暖色系色调作为药品包装的主色调;针对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少年儿童,可以采用相对轻松饱和的高明度色调,来获得他们的关注和喜爱;针对营养类的保健型药品,可以根据其效果和口味,来规划该药品的包装色调。比如围绕代表情绪高涨的高纯度色系进行色彩搭配,就会产生健康、愉快的意向效果。明亮的天空颜色,给人以广阔的心理感受,仿佛按耐不住想要伸手够到蓝天的冲动,可以选作帮助长高的钙片包装主色调;五颜六色的大地色彩,就像孩子用画笔轻轻在描绘自己心中的梦想国,一切都显得如此亲切而放松,可以选为不同的维生素包装主色调。通过色彩的趣味性吸引或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来改善儿童对于药品的抗拒心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好奇、探索与配合。并在保证药品基本信息的清晰性及保护药品的基本功能后,实现引导性教育、游戏性等更多的价值。所有的设计旨在增强儿童与药品之间的亲和力。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弱化儿童抵抗心理的前提下,把握儿童认知特征,设计出契合孩子审美心理的儿童药品包装设计。

四、结语

色彩情绪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用药市场的潜力巨大,我们在倡导用药安全的同时,也在建议设计师在特定药物上能够广泛运用色彩情绪,以贴近儿童的多种需求,满足他们日益成熟的情感认知,如此打造的意境能够最大程度地启发引导儿童,帮助他们克服对药品畏惧的同时,达到教育目的,使产品具有正确的行为导向。

参考文献

[1]奇妙的心灵-儿童认知研究的新发现[M].张新力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16-220

[2]孟绍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35

[3]沈德立.揭开儿童心理与行为之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3-82

[4]心理学原理[M].唐钺译.2013:78-86

[5]保罗•艾克曼.情绪的解析[M].杨旭译.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8:24-27

[6]金容淑.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56-61

[7]小林崇顺.色彩心理神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34-48

[8]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8-83

[9]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43-48

[10]爱娃•海勒.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8:65-70

[11]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第九版)[M].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11-347

药品包装范文6

本文分析了老年人药品包装的现状,结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点及特殊性,以老年人药品包装为案例,分析和总结了老年人药品包装的特点及其安全性。并提出设计改进建议。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药品包装改进设计迫在眉睫,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

老年人 药品包装 安全性

中国分类号:TS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1-0050-02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近年来,健康老龄化的观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但是目前老年人用品市场并没有形成规模,很多具体的设计没有到位,或者没有涉及到老年人群的消费领域,如药品包装设计。据统计,老年人的药品消费者约占药品消费总人数的50%以上,但经过调查发现,现在很多药品包装设计并不适合于老年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现代药品包装设计应充分从老年人出发,使药品包装更适用于老年人,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老年人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的功能性退变使老年人的生理活动范围缩减、身体力量减弱,视听等感官能力与认知能力也随之衰减,而生理性病变更是让老年人饱受折磨,这是人类衰老的自然规律。此外,老年人在情绪控制、情感表达方面也有别于中青年时期,负面情绪往往较多。因此,针对老年人的药品包装设计就应当充分考虑其生理与心理特征,既要在药品包装的视觉效果上花心思,也要在老年人的用药行为引导上下功夫。

2.老年人药品包装的安全性分析

据网络上调研资料显示,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自1992年以来已经接到超过6000宗药物误用的报告,其中50%与不理解药品包装标签和药品包装结构有关。药品包装与老年人正确掌握打开包装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是令人吃惊的。我们通过总结得出如下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2.1由视觉引起的安全性问题

不能清晰阅读出品牌商标、药品名称、主治功能、成分、用法用量、禁忌和警示语,是老年人遇到的困难。他们对任何有助于理解药品信息的周到考虑和完善设计都非常欢迎。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上的文字和背景的色彩对比越强,或多种颜色的对比越强,老年人就越容易阅读和理解药品信息。照片或图片的使用方法和提示、文字的分行线框、重要信息的加粗放大,对他们也有很大帮助。有效期至何时的表现方式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目前很多药品使用压痕的方式标注生产日期有效期,显然是没有照顾到老年人的视觉问题,再有就是以很小的字样标注,往往令老年人很头疼。

2.2由结构引起的安全性问题

老年人药品包装在进行设计时,既要考虑包装的安全性还要考虑使用的方便性。那些很难拧开瓶盖、内袋边缘不留撕口、铝箔胶囊难以取出、救急药品包装复杂、使用材质尖锐劣质的产品等。对于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是否在体量上、开启方式上、引人注意上再做深入,把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2.3由服用能力引起的安全性问题

老年人正确服用药物的能力,是药品包装设计公司必须重视的问题。老年人随着年龄递增,各方面都在弱化阶段,和小孩子一样需要加倍呵护。他们眼花、耳背、记忆衰退,记不清吃了还是没吃。往往由于记忆的问题,导致多服或者少服用药物,带来很大隐患。

3.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案例分析及改进建议

3.1药品包装的识别性要求

比如胃药的包装,用药物适应症器官的简易图形来传达药物功效,用暖色代替冷色,这些改变能够有效改善老人用药的识别性。其次可以尝试药品包装的触觉、嗅觉等要素的设计。老人视力下降,为提高药品的识别性,可以运用包装肌理等设计手段,进行视觉识别补偿性设计。

为达到药品的识别性要求,针对老人生理上的变化,首先要强化药品包装视觉要素的设计。在图形设计上能够尊重老人的习得意识,采用易读图形表征药性;在色彩的选用上,由于老人眼睛水晶体及灵活性发生变化,难以区分低频波的颜色如绿色、蓝色,因此药品包装设计中尽量避免低频波颜色的组合使用,采用温暖的颜色来弥补水晶体变黄的影响。在文字编排上,突出重点,选用大字体等方式准确传达服用方法。

3.2药品包装的附加功能设计

德国Edelmann包装印刷集团为老年人开发的cEeasy药品包装设计,用带有专用开启装置的瓦楞纸包装盒来改善开启行为方式。为纠正漏服、重复等空巢老人用药行为,需要重视药品包装附加功能设计,如可以附加闹钟功能提醒老人用药以便避免漏服问题(如图3.1)。

对于忘记吃药的问题,有人利用成本低廉的电子芯片技术增加按时提醒服药的附加功能。对于药品洒落问题,采用凹槽分类管理常用药品,药品盒盖旋转,倒出药品,使药品不易洒落。对于老年人视力下降花眼等问题,有人设计出了“醒目瓶盖”,这种瓶盖是在常见的塑料药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老年人不需要戴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如图3.2是一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的药盒,具有定时提醒功能。

对于老年人用药包装必须保证拿取方便,服用安全。特别是对急救药品来说,急救药品在突发生命危急情况下要求快速服食,因此很多采用旋盖的药瓶包装或需要撕开、剥开的包装形式都显得不够便利,常常会由于费力打开包装而错过最佳急救时机。急救药品的包装宜采用能单手快速挤出的泡罩包装、可用一根手指顶开的扣盖瓶包装、可单手操作的喷雾吸入瓶包装等能快速开启的包装形式。如图3.3是利用材料的性能开发的一种药品包装瓶盖,利用铝塑组合材料,是一种易开盖。

为达到药品的易用性要求,针对老人诸如常见功能性和器质性手颤及握力、持久力下降等生理上的变化,主要强化药品包装开启和封闭的适应性设计,即依靠技巧的包装物开启与封闭方式,而不是依靠力量的包装物开启与封闭方法。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