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教学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上教学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上教学实践范文1

关键词:法律文化;网上教学;创新与实践

远程开放教育网上教学是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不断加强网上教学的管理与服务,提升网上教学质量已成为电大系统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作为宜昌市电大法学专业责任教师有幸加入了由湖北省电大发起成立的“法律文化”课程教学团队,主要参与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强化教学过程落实、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探讨新型合作机制等教学和研究工作。这里,笔者将结合工作实践,对“法律文化”网上教学的设计思路、网上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1“法律文化”课程特点

“法律文化”是湖北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各专业本科阶段公共选修的一门通识基础课,课内学时数为36学时,2学分。课程旨在通过从文化角度梳理法的渊源,讲解法律传统知识,剖析中国法制社会的成因,从而让学生对法学这门学科有基本的认识,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法治观点、法治思维、提高法学文化素养的目的。课程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基础理论性。“法律文化”教学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民法、刑法、行政法三大基本法,民诉、刑诉、行政诉讼三大诉讼法及其它如知识产权法等基本法律制度形成的文化理念。二是实践操作性强。课程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相关情况和问题。

2“法律文化”网上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和实践探索

2.1网上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按照网上教学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具体安排如下:一是不断丰富优化网上教学资源;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保证学习内容落实;三是跟踪评价学生网上学习成果,强化学习效果。

2.2网上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1)学生学情分析。对学生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大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来自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工学矛盾较为突出。从认知水平上看,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但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术水平普遍不高。从学习方式上看,由于年龄偏大,他们对网络教育等新生事物存有偏见,还是习惯于在课堂上接受面授辅导。从学习目的来看,大部分学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希望能通过电大学习快速获得本科文凭;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通过电大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2)优化网上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是有效实施网上教学的基本条件。湖北省电大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文化”教学资源,主要有视频、文字、IP课件。实践中,笔者认识到教学资源配置不应只是一种简单的“堆砌”,而应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需要。为此,笔者根据课程资源性质、配套资源特点及功能设计了《法律文化网上教学实施方案》,制作了案例分析、答疑集锦、电子教案、作业点评、在线测试、历届试题库等教学模块资源。网上教学实施方案基本要点如下:(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针对成人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发挥导学作用,着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督促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经常关注法律文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2)注重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的培养:组织学生结成学习小组通过开展互助学习,共同讨论案例、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学习体会等方式,拓展思维方式。(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培养: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案例讨论、模拟法庭等,及时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提升法律思维水平。优化教学资源的做法如下:(1)整合、上传教学资源。一是深入分析省电大的教学资源,在上传资源时对资源的性质和用途做出适当说明,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选择。二是根据教学需求补充。例如,设置的“案例分析”主要用来收集网上小组讨论的教学案例,以及学生讨论的文本材料和教师点评。“答疑集锦”用来上传课程论坛中一些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理解。(2)传递动态教学信息。在“电子教案”栏目及时PPT课件,适时安排导学活动,制订学习计划,介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作业点评”栏目及时课程答疑或其它教学辅导资料。(3)复习指导。考虑到电大学生普遍存在考试通过难问题,专门开设了“在线测试”、“历届试题库”等考试辅导类栏目。

2.3加强网上学习监控

加强网上学习监控,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实施网上教学的重要保障。为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网上学习,笔者把学生网上学习情况纳入形成性考核评价,考核所占比重为50%。考核主要依据评价细则:学生每学期上线次数不少于32次,少1次扣3分;每学期参与本课程网上实时教学活动不少于4次,少1次扣10分;每学期在课程讨论区有效帖不少于16篇,少1次扣2分;每学期浏览本课程网上教学资源不少于40小时,少1小时扣2分。

3“法律文化”网上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和评价效果

3.1网上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3.1.1充分发挥系统办学优势,网上学习资源丰富

课程在组织呈现网上教学资源时坚持从具体的教学需要和学生自主学习需求角度出发。一是实现了课程资源共享。笔者在设计网上教学资源内容时积极与省电大“法律文化”教学团队成员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基本做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大的方向由省电大统筹规划,具体教学内容由笔者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单独制定,较好地做到了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二是课程资源结构和内容针对性强。笔者在设计网络课程资源时,事先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找准了学生学习“法律文化”课程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摸清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自主学习能力、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等特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组别,由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重组课程资源,自主开展学习。

3.1.2网上教学互动频繁,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为解决网络教学普遍存在的教师和学生时空上的分离问题,本课程在资源建设中专门搭建了多个师生网络交流平台。一是教师在“案例分析”、“课程讨论区”等电大在线网络平台提供讨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实时提供反馈信息互动。二是充分利用微信学习群、QQ学习群等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学探讨,教师进行引导和点评,通过知识共享、经验交流完成互动。

3.1.3网络课程资源界面友好,注重情感体验

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主要来自网络课程资源的图表、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例如,本学期教学团队正在制作的《影视作品中的法律文化展现》微课件,即是以大量的经典法律题材电影为素材,通过播放影视赏析、边播边评的方式开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学生讨论等实践教学活动,透过影视作品向学生讲清楚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等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热爱法律并崇尚法治的道德情操。这种生动、贴合实际的网络课程资源,能让学生拥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热爱法律文化学习。

3.2网上教学设计的评价效果

(1)学生评价良好。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本课程网上教学评价普遍反映良好。86%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资源很丰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80%的学生认为“网上教学互动环节很多,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95%的学生认为“网上复习指导栏目很有针对性,能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顺利通过期末考试”。(2)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通过宜昌市电大在线平台后台统计结果显示,本课程2015春、2015秋、2016春季学期人均上线次数分别为:32次、60次、88次;人均参与网上实时教学活动分别为4次、10次、22次:人均课程讨论区有效帖分别为20贴、35贴、52贴;人均浏览教学资源在线时间分别为42小时、66小时、85小时。各项学习指标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的积极性显著增加,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3)考核效果明显。通过对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完成情况和终结性考核结果统计显示,90%学生均能认真完成省电大布置的形成性考核任务,质量较高;终结性考核通过率高达99.99%,良好率达到87%,优秀率达到13%;85%学生具备了一定分析和解决法律事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卫博,王林绪,李益骐.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2016(2):44.

[2]董兆伟,李培学,李文娟.“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6):93-98.

网上教学实践范文2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网上开店 教学方式 实践

一、引言

扩招的压力和经济危机的压力组成一股合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大学生从校园走出,由于没有“实践经验”而又重新走入职业培训课堂,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就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进行实践教学,以大学生网上开店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大学生网上开店促进其就业的成功,是高校培养社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的最好方法。

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教学普遍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演示型实验教学法、制作型实验教学法,校外实训基地参观法。学校普遍采用的这些教学方式一是学校内部的实训实验室,一般是采用一些模拟的教学软件。二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

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和恰当的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的商业环境,在虚拟环境中操作,缺少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缺乏与时俱进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第二,大多数系统都很不完善,实验内容一般局限在模拟型实验阶段,通过演示和示范操作,通过模拟各种交易流程,只是让学生对整个交易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用于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的商品化软件大多脱离因特网环境而独立存在,不能适应因特网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迅速成长。

第三,电子商务的毕业实习多以参观、座谈的形式展开,学生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运作的不多。

因此,最好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还是来自于实际的因特网应用环境,以保持与现实应用的同步。

三、网上开店的实践教学法可行性

大学生有的是精力、时间和智慧,并且有很强的团队精神。通过网上开店,可以有效地消化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的东西更深刻,打下的基础更牢固。在和社会的接触和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更加清楚学习的目的。

在网上选择实践环境十分容易,在专业服务商提供的C2C平台上开店。在淘宝、易趣或者拍拍网上开店,是目前个人用户最主流的开店方式。许多专业的C2C平台免费为个人用户提供店面,店主可以根据顾客的订单再去进货,不会因为库存而积压资金。当然,也可以集体注册一个域名、购买一个虚拟空间,集体成员进行再分配,这样年费用在200元左右,能够实现的功能就比较全了。

四、网上开店的实践教学过程

第一,通过市场调查,确定经营方向。

以学生的基本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分组(每组10人左右),每组确立一个经营方向,例如从事日常生活用品经营、从事学习用品经营、从事网络游戏产品经营等。

第二,根据学生特长,确定组织结构。

组建每组的组织,确立总经理1人,负责全面工作;经理助理1名,协助总经理工作并且负责财务工作;市场部2人,负责商品采购、业务联系、寻找货源;物流部2人,负责物流的配送业务;技术部2人,负责网站维护、图片处理、数据后台管理等工作;商务谈判、客户在线服务,邮件处理等工作,这个部门大约需要4个助手协助工作;其他学生随机安排工作。

第三,指导教师每周进行一次工作检查,帮助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进行实际开店时,不要太注重盈利,但是要教育学生把诚信放在第一位,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网络营销计划侧重于网站之后的推广,网站规划侧重于网站建设阶段的问题,但网站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开展网络营销的需要,因此应该用全局的观点来看待网站规划,在网站规划阶段就将计划采用的营销手段融合进来,而不是等待网站建成之后才考虑怎么去做营销。

第四,做好创业实践的工作日记,记录每天的工作体验,以及在实践中运用了哪些学过的专业知识,自己还有哪些不足需要继续努力。

五、网上开店式的实践教学的课程考核方式

首先,考核店面的整体运作情况。为了积极稳步推进网上开店式实践教育,使其在有效的组织下健康发展,同时,为了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要从整体上考察店面的运用情况来作为基准分占总成绩的70%。

其次,这个团队应该包括市场调查、网络营销、网站建设、物流配送等部门的成员,通过考核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来给予评分,此项占总成绩的20%。

最后,由团队成员之间给予相互评判,包括团队合作、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分,此项占总成绩的10%。

通过网上创业式教学实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真正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学生在电子商务实际经营过程中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思想。通过创业实践,学生最终增加了就业机会,应该有部分学生带着他们的创业项目走出大学校园,成为真正的“老板”。

参考文献:

[1]陈聂.电子商务引领大学生网上创业[J].电子商务,2008(54):166-167.

网上教学实践范文3

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环境;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G43: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226-02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各学科教学。基于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商务英语是一门与商业密切相关的特殊用途英语,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新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形势下。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特点,有必要改革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采用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立体化多维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理论已成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该理论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本质。即: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environmental stimulus),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人际之间的协助活动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在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中,交互性网络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为其学习的主动性提供必要的支持,而且为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方便,加强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协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语用能力。

二、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的进行,高校正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高校应从硬件进行持续性的投资,在大规模建设各种语音、影音和语言实验室之后,还应提高校园网出口,同时增加网通托管服务器,完善网络实验室,建立校园网数据备份系统、服务器集群,建成网上实验中心、资源中心和网上语言教学系统。

近年来,网络课程管理如Moodle和Blackboard拥有大量的使用者,在线学习成为大学重要课程学习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商务英语互动交流平台上演练实际商务事务和工作程序、研究人们在使用商务英语语言时的思维过程和方式,培养学习者的商务工作能力以及商务语言表达能力。如今,大部分高校都有完善的网路设备,大量师生已经可以使用手机直接上网。由于学生能从电脑或者移动设备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电脑iPad进入网络学习系统,这种网络学习和管理也逐渐流行起来。学生和老师能轻松地查阅课程信息、网络学习、上传、下载作业和批改作业及其他学习监控和学习管理。

三、构建基于网络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网络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是根据各个专业学生对商务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根据教师基于网络的专业英语教学的有关理论的与实践,然后收集文献、对文献进行检索和综述,设计调查问卷、整理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提出的崭新教学模式。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首先,教师创造并不断更新我校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创建的商务英语互动交流平台及精品课程网站(http:///xj/swyy/),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本网站为我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创造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利用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课程组教师可以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然后建立一个学习评价模块,让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商务英语的学习或研究,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互动交流平台的专业知识覆盖了商务英语相关专业内容。除了专业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有着传统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精彩图片、原版英文录音、影视影像和课件题库等教学资源很丰富且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有利于改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网上作业系统、专业论坛、师生在线交流等网上交互式教学手段也有助于教师给学生答疑、组织讨论甚至进行对话;教师呈现商务案例,创设商务英语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入模拟实战系统,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网络环境可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监督和辅助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注重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基于商务英语师生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传统的商务英语知识归纳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成为另一崭新的教学过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共享资源,设置商务英语任务教学;学生在课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网络上创设情景,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实际演练中自主发现问题、协作讨论问题;教师、计算机与个体学生之间的实现互动,大大改进了教和学的效果。

四、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效和成果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特点,从“实用性”、“交际性”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课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把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自主学习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善于合作的能力。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建立和不断完善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库以及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和讨论。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讲授和灌输知识,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旧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进行创造性教学。教师借助活动、问题、情景等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给学生实际运用输入的语言和专业内容的机会,增加“互动交流”,从而真正实现“交互式”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资源,创造师生进行创新的环境。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领域,引发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改革。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易懂、内容丰富、便于自学、缩短学时、节省师资、快速传递信息等特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科所采用。语言教学更多地强调口、眼、耳、手及大脑同时运作,而采用幻灯机,多媒体等电化教学媒体,可以展示文字、图片、声音等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把语言、环境、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所学的语言材料在声音、图像、和言语所构成的情境中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语言学习更加直观、生动和准确。与此同时,学生也极大地增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网上教学实践范文4

一、Web2.0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近年来,Web2.0技术日趋成熟,在教育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Web2.0的专题教育优质资源拓展在新技术的影响下,运行理念、模式、技术和评价标准等发生了明显变化。Web2.0模式更加注重用户之间的交互性,每个成员不仅是共享资源的浏览者,也是共享资源的创造者。Web2.0突出的特点是动态性、交互性、参与性和可控性,正是这些特性让优质教育资源的拓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技术上能实现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性产生革命性变化,有助于实现所有用户真正参与到网络平台中来。

基于Web2.0的专题教育优质资源拓展能充分利用Web2.0的各种应用软件,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上共享系统,为教师与教学资源的交互性提供新的操作思路,此时教师不再只是资源的获取者,还是创作者、完善者,从而创新传统利用网络平台的模式。在Web2.0的模式中,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协同备课,实现对教师的培训、管理、考核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组织教师开展网上集体教研,开展开放、互动、个性化的教学研究活动,创新常规教研形式,让教研活动更加富有成效;可以让试题库得到更为科学、系统的管理,既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提高试题的质量,同时,方便学校行政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把控。

二、教师网上协同备课的管理机制

教师借助web2.0平台进行网上协同备课,不仅能提升教师利用网络提高信息素养的水平和能力,而且对学校进行教师培训、管理、考核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网上协同备课的硬件设施及师资要求

网上协同备课的实施要以先进的现代化网络设施为基础。所有终端要接入教育信息网和国际互联网,以实现全校资源共享、多媒体视频广播和直播等信息交流网络化。

在积极开发和建设硬件设施的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网络信息应用能力培训,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站,利用Moodle与Lams建立网络教师培训课程与学习管理系统,利用Wordpress建立教师博客教学反思与交流环境。针对教师在技术与应用上出现的疑问,学校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BBS讨论专区。此外,还要开发网络培训课程,设计实用的在线学习软件,通过集中短期培训、校本培训、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全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培训,每位教师要学会备课系统的使用方法,会注册会员,懂得基本的文档处理,如在电子备课中输入文本,添加图片,设置音频、视频文件,懂得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源等;同时,要学会在备课平台上进行交互性操作,如写评价、教学反思等。

(二)教师网上协同备课的操作方法和策略

1.网上协同备课的分工与研究结构

有序的分工与研究结构是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网上协同备课的分工与研究结构如图1所示。

学科组长要制订网上备课的实施方案、计划,适时开展备课考核、电子备课评比活动等。备课组长要带领备课组成员开展本学科的电子网上协同备课活动,收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反馈、解决。网上教研要与教师集体备课相结合,突出教师的个性化备课过程,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2.网上协同备课的操作流程

网上协同备课的操作流程为:备课钻研教材、目标,确定重、难点设计教法、学法初步形成电子文档准备课件和参考资料(网络收集、下载、修改、制作)登录备课平台系统上传电子教案、课件、参考资料等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形成共识教案课堂实践课后反思小结,再上传到平台教师再参考、修改。

3.网上协同备课的策略研究

为保证协同备课的高效进行,我们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制订了以下策略:(1)组织集中备课;(2)教师个人预备;(3)网上齐备;(4)整合创新;(5)个性化修改;(6)课后反思提高。

(三)教师网上协同备课的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网上协同备课管理制度

学校制订并完善《教师网上协同备课要求与管理规范》,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教师个人预备、网上协同备课、个性化修改电子备课教案的组织管理形式及电子备课中的格式规范、多媒体元素、参考资料等均作出明确规定;详细制订教师电子备课检查评估和奖惩办法。同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各项校园网应用和管理制度,包括《网络中心设备管理制度》《教师应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教师计算机使用规范》《教师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规范》《学校网站信息有关规定》《教师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考核细则》等,并予以严格落实,促使网络应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2.规范管理措施、考核制度

为有效管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规范使用学校电子设备,学校安装了实时网络监控系统,网管监督小组随机抽查,对违规的教师给予制止和警告,并做好截图取证与记录工作。为激发教师网上协同备课的热情,学校搭建平台,定期举办网络电子备课比赛等;期末通过系统后台对每位教师的电子备课数量和质量、使用平台的效率、优质教育资源的贡献量等进行系统自动汇总,产生考核和评议的量化分数,纳入教师的学期考核中。对网上协同备课、资源贡献做得比较好的教师,除了在考核中给予加分外,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网络培训机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教师网上协同备课的教学案例

以下我们呈现一个案例:中学英语口语及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泰坦尼克号》一节课的网上协同备课。

首先,备课组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共同探讨,确定了该节活动课的重点、难点。接着,大家对具体的教法和学法进行了初步的设计。然后,大家通过Web2.0的各种应用软件,对设计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上共享系统,进行资料的网络收集、下载、修改、制作,挑选了与泰坦尼克号相关的一些原汁原味的录音、录像和图片等。最后,登录备课平台系统,上传电子教案、课件、参考资料等,再进行共同论证,形成共识教案,并进行实践研究。

以下就是通过Web 2.0协同备课所形成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

网上教学实践范文5

一、诗歌鉴赏与网络整合的可行性

古典诗歌具有篇幅短、意象凝练、意境深远的特点。在帮助学生鉴赏时,应该更多地设置情境,借助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介来营造氛围,让学生能轻松地领会诗歌丰富的意蕴。利用网络,可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诗歌是作者极具个性的情感外化。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想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因此,只有在情感上、心灵上与作者相通,才能更好地解读、分析诗作。我们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心理、情感、个性特点选取自己喜欢的、与自己的心灵相契合的作品来分析鉴赏。网络为诗歌教学的开放、动态与自主的特性提供了有利的实施环境。

二、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第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据此,有效的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的学习。

第二,创造性教学理论认为,要为学生提供近距离、面对面的学习环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形象、人际关系等学习要素得以充分利用。

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我教育包括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学生相互的教育和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三个方面。以上教育理论都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能更好地提供符合上述要求的操作平台。

三、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设计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整个学习环境资源和认识工具是相对贫乏的,课堂信息的通道也经常是单向、有限的,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学习的效率相对低下。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能弥补以上的缺欠,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制作教学和学习的资源库,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包含充裕的知识信息、典范的实践案例、有效的合作认知工具和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人机交互调控界面。

1.学习资源库

学习资源是学习者从事认知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意义建构的基本信息源泉。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的学习资源,它以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电脑网络上,供不同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地方自主选择使用。我们可以设置基于互联网络的多层面的学习资源库群:第一层,互联网资源库。可以在资源库中收集整理一部分学习资源的链接,同时提供智能化的网络搜索引擎,以利于学生能检索到更多的信息资源。第二层,诗歌鉴赏专题资源库。专题资源库下设:①文本资源库,提供一些典范的古典诗词;②音频资源库,提供部分诗词的诵读材料;③影像资料库,提供古典诗歌的有关图片、Flas、视频文件,以更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第三层,解决问题的方法库。收集一些介绍诗歌鉴赏方法的文章和演示文稿等材料,让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交流讨论区

网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有能力适时地互动交流 ,实现学习过程中信息通道的多维化。当然,为了实现学习交流的有效性,必须对这个多维的信息通道进行相应的规划与控制。为此,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个交流讨论板块,供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为了协调各小组的学习秩序,设置一个公共的教师专区以供各小组把疑难问题反馈给教师。

3.成果展示区

要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必须为学生提供自我校验、自我评价的空间。为此,在BBS中设置一个专区,让各个小组展示各自的研究、讨论结果。这种结果可以视情况而有所不同,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PPT演示文稿或网页。教师可以在这里提供一些演示文稿和网页的范例,以提高效率。

总之,在这种丰富的环境下,每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一个小型的信息源。每个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其他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设计

要达到高效的学习目的,就必须构建合乎学习规律的学习步骤。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教学过程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情境激趣―目标定向―方法指引―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交流研讨。下面摘要述之。

1.情境激趣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范例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骤来进行。可以先提供文本形式的一首诗给同学阅读,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后对诗的形象进行想象,可以个性化地还原出诗的意境。这基本是传统的阅读方法,可以与后面的方法指导做对比,增强学生对不同方法的印象。然后播放诗的配乐朗诵或Flas,在观看后与自己原先在头脑中构思的意境相比较。主要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2.目标定向

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可以更快地取得学习效果。课前提供一些预设的问题供各小组选择,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共同选定的问题,进行共同鉴赏。

3.自主学习

各小组根据选定的问题与诗歌,分工从不同的角度到专题资源库、综合资源库或互联网上查找有用的资料,并对查找出的资源进行综合判断、筛选、整合,然后做出自己对该诗的评价意见。每位小组成员都可以在资源库中查找资源对这首诗进行鉴赏,也可以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把查找的资源和交流讨论结果贴到这个板块上,以供参考。

4.成果展示

各小组对本组成员查找的资源、发表的观点或其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完成汇报材料。汇报材料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演示文稿或网页,完成汇报材料后指定一位同学上台汇报本组的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询。

网上教学实践范文6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以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诚如丹尼尔?贝尔在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所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 我们不得不承认,视觉语言和视觉思维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越来越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作为视听的一代的大学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看电影或电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不过,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大学生直接接触电视或走进电影院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他们对影视作品的了解和认知的多是通过网络的形式。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使许多网络资源可以非常迅速地在网民之间传播,大学生只要有电脑、会上网,就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接触和观看到影视作品,而且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最新出品的电影,了解最新的电影资讯。这在给我们高校《影视鉴赏》教学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据一项调查显示,现代人接触影视媒体,每天至少在2小时以上。而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网络影视的时间,很可能还要超过这个时间。在目前网络环境下,如此强势影视文化的感染下,大学生如果不具备一些影视文化的基础知识,只能被动的接受影视传媒信息,而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影视鉴赏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由于影视艺术的大众化特点和影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得《影视鉴赏》这门课在大学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普遍的欢迎,产生了良好而较大的反响。然而,由于学生沿袭下来的观影习惯和观影误区问题,教材建设方面以及原有的课程内容设计方面等问题,导致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学生的观影习惯和观影误区问题。

虽说网络时代传播的迅速性使学生们可以看到很多以前只有到电影院才能看到的电影,但由于学生的观影比较注重情节性、娱乐性等问题,导致他们的观影有数量但无质量,鉴赏水平停滞不前,影视审美还停留在传统的欣赏层面上。如受导演或演员知名度影响较大,注重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喜欢有头有尾的故事等等,而这些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他们忽略了影视其他重要创作手段的运用。

影视本身具有娱乐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其中消遣娱乐功能又是主要的。影视的娱乐功能能够起到精神按摩的作用,对缓解工作及生活压力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在学习及就业压力的影响下,有意或无意地从影视作品中寻找提供的娱乐,学生在观摩影视作品时很容易受娱乐心理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有调查显示,热播影视剧和各种娱乐节目是大学生网络影视欣赏的首选。大学生网络影视欣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娱乐、放松、消磨时间,很多受追捧的搞笑片、喜剧片是以低俗为卖点,只要是能开怀大笑的影视作品,就非常受大学生的欢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典影视作品他们几乎不感兴趣,仅有一小部分的大学生会偶尔看看。

不少学生在观摩影片时,不是用影视艺术的思维方式来“看”电影,而是用文学的思维方式在“读”小说,与电影的镜头语言相比,他们似乎更为关注情节的铺展和推进,他们对影片叙述内容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影片的讲述方式。这一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成为《影视鉴赏》课在教学中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学生思维方式的转换。尽管影视艺术对于“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并不陌生,但他们对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视听思维方式还没能完全习惯,对于影视语言的基本要素及其表达方式也不太熟悉,更谈不上理解和把握了。

(二)教材建设落后。

如今,专门针对大学生影视鉴赏的教材不少,但基本上是同一个模式,以讲述中外电影史、电视发展史、影视艺术特性、电影理论为主,理论性特别强,真正讲解电影鉴赏的篇幅很少。这种体制单一,理论性强,鉴赏性环节缺乏的教材很不受学生的欢迎。

另外,目前的不少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与电影的最新发展处于相脱节的问题。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影视新作问世,艺术形态发展得很快,而纸质版的教材由于印刷、出版周期等导致的时间延后问题,知识更新较为缓慢,难以跟上影视创作和发展的时代步伐,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观影经验取得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其介绍的理论原理、电影流派和电影经典系列,对于学生而言,往往年代久远,电影形态似乎过于陈旧,缺乏必要的吸引力。这使得课本知识和实践上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脱节状态。

(三)课堂观摩满足不了学生的观影需求,课下观影又比较盲目和随意。

从1895年电影诞生之日起,于今己有11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出品的中外经典影片不胜枚举,而新的影视作品又层出不穷。可是,由于课时安排有限,影视鉴赏课堂上放映的一两部影片远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观影需求。虽说网络时代传播的迅速性,使学生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接触到最新出品的电影,但由于学生的观影比较盲目和随意,只求对内容的大致了解,侧重于娱乐性,导致课下的观影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没有一定数量的欣赏实践,理论讲得再精彩也是在建造空中楼阁。所以,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影视资源,感受好电影的魅力,丰富和提高电影的知识,也是我们在影视课程授课时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