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合欢树史铁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合欢树史铁生范文1
那个十岁的作文得了奖的孩童,因母亲的一句话扫了自己的兴,于是“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却又不得不承认“她聪明”,“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那位可怜的母亲,面对两腿残废了的儿子,在希望和失望中苦苦煎熬,最后被上帝召回去才得以解脱;
那棵枝繁叶茂的合欢树,被母亲偶然之间当作含羞草栽下,却也能独自成荫;
当母亲在的时候,“我”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无心去理解母亲,慢慢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时,自己已经没有机会去报答那份深情。
还有那个一直盯着树影不哭不闹的婴孩儿……
这些都是这篇文章闪光的感情点,如何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作者的世界呢?
于是,我采用迂回战术,给学生印发了《我与地坛》的原文,并适当讲解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病魔做斗争的乐观精神,为解读《合欢树》做情感准备。当时看文章时,学生都沉浸在了史铁生的世界之中,还有的同学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知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讲课的时机到了。
正式上课后,我并没有按照平时上课的思路,读课文,点字词,讨论疑难问题的套路进行,而是读完课文就抛出了“请用几句话或者几个词来概括文章的母亲形象”的问题,围绕此问题讨论时,因学生有了之前的感情积淀,概括总结得都很到位。
坚强,乐观,不轻易向命运屈服,在苦难命运的打击之下,仍然热爱生活,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母亲面对苦难的那种好强,那种坚韧的意志,那种永远热爱生活,永远对生活和生命充满希望,是给作者最大的财富。
合欢树史铁生范文2
历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从生命体验、情感体验的角度激发读者对人类所共有的某种情感的普遍性认识,史铁生关于“母爱”主题的散文作品一直以来倍受读者青睐,其奥秘就在于作者以坦露的心魂抒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深沉而无法释怀的母子之爱,这种爱因人生的特殊变故始终处在失衡的错位状态。二十一岁双腿残疾,史铁生被厄运逼入了人生的绝境,他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命运与苦难,没有心力感受与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承受的痛苦;49岁的母亲突然离世,尚未走出人生阴霾的史铁生骤然间理解了母亲,可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这种母子之情的不平衡、大幅度错位,构成了史铁生抒写“母爱”散文的艺术魅力,它能直指读者心灵,激荡读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说:“一件艺术品不是别处已经存在的美的记载,而是艺术家所感受到并且传达给观者的一种感情的表达…… 而且感染的程度是衡量艺术价值的惟一标准。”本文想通过对史铁生有关“母爱”主题的散文中母子感情双重错位的探讨,感受其散文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母子感情的第一重错位。双腿残疾是史铁生与母亲之间感情第一重错位的关键。“活到最狂妄的年龄”——21岁,双腿突然残疾了,这种人生变故一下子让他坠入了人生的谷底,自卑、恐惧、绝望遮蔽了一切。看不到生的希望、找不到活的勇气,他只能在残疾的黑暗世界里苦苦挣扎,做着“生”与“死”的拔河赛。此时,厄运和不幸在他心间竖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阻隔了他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屏蔽了他对外界的感受与体验。他残疾后母亲有着怎样的心情,做着怎样的努力,付出了怎样的情感,他的眼里看不到,心里感受不到,他把自己最亲、最爱的母亲阻隔在了自己情感世界的大门外。因此,他与母亲之间的感情通道是单向的,母子感情呈现出不平衡的、错位的状态。相关的作品中,作者以叙事的方式,一方面,真挚而坦然叙写残疾之初“我”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深情地追忆母亲给予自己的厚重的爱。
“我”残疾后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残疾之初的史铁生情绪暴怒无常,常常无缘无故地摔砸东西或缄默不语。《秋天的怀念》中这样记述:“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妹妹史岚在《天上,人间,相距并不遥远》一文中也写到:“他动不动就发脾气,我看见他把鸡蛋羹一下扔向屋顶,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双腿残疾的不幸强烈地刺激着史铁生,使他的情绪严重失控。其实,摔砸东西只是他宣泄自己恐惧、绝望情绪的一种方式,他的人生需要这样的出口。但他不知道,每一次摔砸都在撕扯着亲人的心,特别是母亲那颗为儿子不幸命运悬着、揪着的心。此外,残疾之初的他对母亲的担忧、关爱视而不见,毫不领情,甚至厌烦和拒绝。对端着眼镜费力地在偌大的地坛寻找自己的母亲,他曾故意地为难母亲,有意地让母亲在地坛焦急地寻找自己。“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我与地坛》)北海的开了,母亲想推儿子出去散散心,缓解缓解儿子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史铁生却十分厌烦母亲的絮叨、忙碌:“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秋天的怀念》)总之,这时的史铁生,眼里只有厄运,心里只有自己,人生词典里只有死亡。母子情感的交流因他的双腿残疾而遇到了障碍,他把对母亲的爱和理解的情感通道暂时封闭了。
母亲无私、博大的爱。母亲始终默默地站在被绝望所左右的瘫痪的儿子背后,无怨无悔地承受着一切,奉献着一切。史铁生在作品中没有工笔式地刻画母亲形象,而是选取了母亲在“我”残疾后的一些生活片断、生活细节等,以“散点式”的刻画,凸显母亲坚韧、隐忍、无私等个性品质。首先,母亲不辞辛劳,求医问药,执着地想医治好儿子的双腿。散文《合欢树》中有这样的记述:“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希望她的努力能发生奇迹,有一天儿子能从轮椅上站起来,用双腿去闯荡他的未来人生。她一次次怀着希望而去,却一次次承受着失望而归。身患重病的她为了儿子,必须站着,明天还要奔波!其次,母亲隐忍地承受一切。残疾使母子之间失去了交流沟通的共同话语,母亲渴望学会与儿子交流的语言,更渴望能走进儿子的心里世界。她极力避免使用“跑”“踩”等与儿子双腿有关的词语,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面对儿子暴怒无常的情绪,母亲默默地隐忍着,毫无怨言地承受着,因为这是她的儿子呀!更令母亲揪心的是儿子能不能从残疾的阴影中坚强地走出来,她知道这个时候儿子需要一个可以独自思考的去处,所以她从未阻止儿子摇着轮椅去地坛。但独自呆在地坛里的儿子会做些什么,她又不能不担忧,怎么办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悄悄地去地坛看儿子,看到儿子好好的,她则放心地离开。儿子在地坛一呆就是好几年,这无数个日子母亲就这样提心吊胆、坐卧不宁,不敢问,也不能问,一日又一日地煎熬着度过的!另外,母亲更期盼儿子能找到一条生存之路,这条路能把儿子带出人生的沼泽地,重新迎来生命的曙光。所以,母亲拖着患病的身子,四处奔走为儿子找工作,低声下气地忍受着别人的嘲讽与搪塞,《庙的回忆》里有这样一段令人心酸的叙述:“母亲陪我一起去劳动局申请……什么申请呀简直就像去赔礼道歉,一进门母亲先就满脸堆笑,战战兢兢,然后不管抓住一个什么人,就把她的儿子介绍一遍……那些人自然是满口官腔,母亲跑了前院跑后院,从这屋被支使到那屋。母亲,直到她去世之前还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儿跑……”徒劳地四处奔走却为儿子找不到工作,母亲的内心是怎样的失望、无奈、不甘呀!不过,当母亲意外地发现“我”在写小说时,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不遗余力地为儿子奔走,“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合欢树》)
通读史铁生写母亲的散文,一位将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儿子的伟大母亲,一位身患绝症还四处为儿子奔走、日夜为儿子操劳的无私的母亲,站立在读者面前。这位母亲承载了太多命运的苦难、生活的重负、心灵的痛苦和疾病的折磨!然而,遭受厄运的史铁生对母亲的这一切,不察觉,也不感动。母亲却不因儿子的不理解、不领情而动摇,依然故我地为儿子操劳着一切、奉献着一切。这种母子感情的不同步,不平衡,能强烈地撞击读者的心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恰恰就是史铁生母爱散文别具感人魅力的地方!
合欢树史铁生范文3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课堂高效性,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阅读教学一直处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前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重心,所以对话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达成视域融合是阅读教学的关键。阅读中的视域融合是指读者的视野与文本的视野呈现出相互交融的状态。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视域融合”,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对话。在他看来,理解就是视域的融合,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正是理解文本的过程,也是自我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自身视野出发,与文本视野相融合,从而构成“我”和“你”之间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对话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与文本达成视域融合,从而呈现高效阅读课堂。
一、人格与文格的对话
学生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时,文本所表达的是那个时代人最高的生命意志和人文结晶。法国小说家左拉说:“摆在你面前的并不是一张印着文字的纸,而是一个在字里行间跳动着他头脑和心灵的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就是关乎人格与精神的对话。因此,阅读教学中应立足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双主对话,深刻挖掘文本中的精神力量,以彰显教育主题。在学习宋词时,我设置了一节“逆境中的智者――苏轼”专题阅读课,学生走进文本,认真解读,很多学生被苏轼那种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所感染,不自觉地学习他无论富贵或被贬谪都始终保持超脱的人生态度。同样的,学生读鲁迅的作品也会敬仰他刚正不阿的立场和鲜明的个性,学习他对事业对生活的真诚投入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是作品中作者的人格精神感染作用,它让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同时发挥了语文的育人功能。
二、阅历与情境的对话
学生面对文本进行对话时,经常遭遇一个“陌生化”地带,一个“异己”的他人世界。作家萧乾曾把阅读比作“经验的汇兑”,“如果在你的经验库里没有那些现款,纵想感觉,也仍难兑现”。教科书中有些文本超越了学生已有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为阅读文本设计关键支点,使难以理解的课文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时,文本表达的主题是母爱,引导学生对母爱的感悟成为教学的难点。那么如何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呢?在授课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题目是‘合欢树’,但为什么前面大部分都没有讲到合欢树,最后一小部分才讲到合欢树,这合欢树到底代表着什么?”这样问,就看到文本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结构上的,一个是内涵上的。在授课时,教师让学生回顾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并产生疑问:“在母亲眼中,这棵合欢树是什么呢?”教师很自然地把学生对文本具体内容的理解引导到对文本思想感情的把握上来。当学生体会到文本表达的是“生命延续”时,也就指向了文本思维的核心,学生与文本达到视域融合。课堂上进行潜在的思维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而教师的指导恰如“水中之盐,蜜中之花,无痕有味”。教改的意义就是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三、知识与文化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阅读与鉴赏指出:“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因为民族文化不同,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思想情感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容易导致文本解释发生隔膜。例如,学生阅读《复活》时,发现文中大量描绘了各种宗教场景,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对“复活节”这一节日的描写,这些让学生无法理解,有的学生读了几页就放弃,有的学生坚持读了大部分,最后也因文本宗教思想的浓烈,以理解不透为由放弃。学生最基本的阅读都无法进行,构建高效阅读课堂更加无从谈起。面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民族文化、生活背景入手,为文本阅读做了前期解读工作,并让学生搜集大量有关复活节的资料,研究整理,从而得出复活节本是为庆祝耶稣复活而设立的一个带有浓重宗教色彩的节日,因此,真正解读作品内涵就需要学生了解蕴于其中的民族文化。
一个中国读者,可以对宝黛爱情悲剧给予充分的理解,并掬一腔痛惜、同情的眼泪;一个美国读者,读《红楼梦》后感受到的可能是困惑与不解:同处一院,两情相悦,何来如此多的苦痛?终致这种文本解释的隔膜,视域无法融合,造成双主体对话的不可能,所以文化的介入必须引起重视。语文教育需要扩大文化视角,这样学生与文本才能真正实现对话。
四、艺术与猜想的对话
合欢树史铁生范文4
【内容速递】
作品叙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的嬗变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人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畏惧、欲望与祈祷。这本书从头至尾都展现出神秘的美、现代的美和善意的美。
【关于作者】
史铁生于1951年1月4日出生在北京。1967年,他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后来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他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他的主要作品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合欢树》《病隙碎笔》《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节 选】
在我所余的生命中可能再也碰不见那两个孩子了。我想那两个孩子肯定不会想到,永远不会想到,在他们偶然的一次玩耍之后,他们正被一个人写进一本书中,他们正在成为一本书的开端。他们不会记得我了,他们将不记得那个秋天的夜晚,在一座古园中,游人差不多散尽的时候,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一盏路灯在夜色里划出一块明亮的圆区,有老柏树飘漫均匀的脂香,有满地铺散的杨树落叶浓厚的气味,有一个独坐路边读书的男人曾经跟他们玩过一会儿,跟他们说东道西。甚至现在他们就已忘记,那些事在他们记忆中已是不复存在,如同从未发生。
但也有可能记得,那个落叶飘零的夜晚,和那盏路灯下一个孤单的身影,说不定会使他们之中的一个牢记终生。
但那不再是我。无论那个夜晚在他的记忆里怎样保存,那都只是他自己的历史。说不定有一天他会设想那个人的孤单,设想那个人的来路和去处,他也可能把那个人写进一本书中。但那已与我无关,那仅仅是他自己的印象和设想,是他自己的生命之一部分了。
男孩儿大概有七岁。女孩儿我问过她,五岁半――她说,伸出五个指头,随后把所有的指头逐个看遍,却想不出半岁应该怎样表达。当时我就想,我们很快就要互相失散,我和这两个孩子,将很快失散在喧嚣的城市里,失散在周围纷纷纭纭的世界上,谁也再找不到谁。
我也是,我和你,也是这样。我们曾经是否相遇过呢?好吧你说没有,但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或者不曾觉察,忘记和不曾觉察的事等于从未发生。
在一片杨柏杂陈的树林中,在一座古祭坛近旁。我是那儿的常客。那是个读书和享受清静的好地方。两个孩子从四周的幽暗里跑来――我不曾注意到他们确切是从哪儿跑来的,跑进灯光里,蹦跳着跑进那片明亮的圆区,冲着一棵大树喊:“老槐树爷爷!老槐树爷爷!”不知他们在玩什么游戏。我说:“错啦,那不是槐树,是柏树。”“噢,是柏树呀。”他们说,回头看看我,便又仰起脸来看那棵柏树。所有的树冠都密密地融在暗黑的夜空里,但他们还是看出来了,问我:“怎么这一棵没有叶子?怎么别的树有叶子,怎么这棵树没有叶子呢?”我告诉他们那是棵死树:“对,死了,这棵树已经死了。”“噢,”他们想了一会儿,“可它什么时候死的呢?”“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看样子它早就死了。”“它是怎么死的呢?”不等我回答,男孩儿就对女孩儿说:“我告诉你让我告诉你!有一个人,他端了一盆热水,他走到这儿,哗――得……”男孩儿看看我,看见我在笑,又连忙改口说:“不对不对,是,是有一个人走到这儿,他拿了一个东西,刨哇刨哇刨哇,咔!得……”女孩儿的眼睛一直盯着男孩儿,认真地期待着一个确定的答案:“后来它就怎么了呀?”男孩略一迟疑,紧跟着仰起脸来问我:“它到底怎么死的呢?”他的谦逊和自信令我感动,他既不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也不为刚才的胡猜乱想而尴尬,仿佛这都是理所当然的。无知和猜想都是理所当然的。两个孩子依然以发问的目光望着我。我说:“可能是因为它生了病。”男孩儿说:“可它到底怎么死的呢?”我说:“也可能是因为它太老了。”男孩儿还是问:“可它到底怎么死的呢?”我说:“具体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男孩儿不问了,望着那棵老柏树意犹未尽。
现在我有点儿懂了,他实际是要问,死是怎么一回事?活怎么就变成了死?这中间的分界是什么?死是什么?什么状态,或者什么感觉?
就是当时听懂了他的意思我也无法回答他。我现在也不知道怎样回答。你知道吗?死是什么?你也不知道。对于这件事我们就跟那两个孩子一样,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那是必然的去向,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我们所能做的一点儿也不比那两个孩子所做的多――无非胡猜乱想而已。这话听起来就像是说: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最终要去哪儿,以及要去投奔的都是什么。
书虫笔记
秋天的夜晚、废弃的古园、幽静的小路、一盏盏路灯、满地落叶、树的香味――这是我们熟悉的意境,在史铁生流传更广的散文《我和地坛》里也描述过,而每一个读者应该都接触过这样的黄昏,只是你不一定留意到其中的美和怅惘。这样的意境决定了本书的品位,读者自然可以凭借着这个开头决定继续往下读还是不读了。
合欢树史铁生范文5
关键词: 人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意义
人文素养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它是现实和未来对人的需求。人文精神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于未来。因此基础教育应该从更长远的眼光来定位,从根本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一些人没有社会责任感,致使当前社会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人口膨胀、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枯竭等,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不得不思考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潜藏的问题。其中,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忽视道德价值的教育是主要问题。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当成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应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一、在语文阅读中点燃爱国激情
语文阅读教学也应成为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最佳契机。如读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就会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我们在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的时候,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品格移植到自己身上,借助教材中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优化学生的人格结构。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及郭沫若的《太阳礼赞》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地阅读,有激情地阅读,从而深刻地体会在旧中国这些爱国文人们深深的爱国情。而我们新时代的职专生在阅读这些生硬的文字时一定要把文字读活,把文人的爱国情转化为自己的爱国情。特别是祖国六十年大庆之时,“爱国情、爱国心”更应是我们职专生永记心头的主题。
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不是一种说教,而是通过课程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的事例,使学生受到熏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对学生渗透和熏陶这种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的丰富因素,因而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中所培养起来的正确人生态度,将会比耳提面命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灌输所树立起来的抽象认识要更加深入,也更加扎实,在他们今后长期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也将会更加持久、更加内在。
二、在语文阅读中体味亲情
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职专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以“亲情”为主题的课文《合欢树》《我与地坛》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史铁生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深深的爱。作者努力用心灵感悟体会生命的真谛,表达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例如在《合欢树》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它在成长,他在成长。因为她的爱,不断的成长。那棵不断成长的合欢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到现在也不是很明白。还有那个不哭不闹的小baby,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树影,他能明白那影子的主人么?只是,我不明白。她为自己付出的太多,背负的太多,还没来得及补偿,还没来得及让她为自己骄傲,还没来得及看到合欢树的花。但其实,她什么也不求,什么也不求,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意,不论是苦还是甜,是哭还是笑,不求回报。早早离开的母亲,你,还好吗?院子里的合欢树开着花,今年,也开着花。你看到了吗?”这一段中既有母亲对儿子的爱,又有儿子对母亲的爱。而这两种爱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们应坚持塑造健康人格,要以爱为基础:屈原为爱谱写汨罗江悲壮之歌,岳飞为爱勇战杀场,杜甫为爱长夜未眠枕边湿,鲁迅为爱气壮山河、长歌当哭。
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亲情感的最佳摇篮,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材料,如《难老泉》《斑羚飞渡》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求更多的美文。
三、在阅读中体验人生、陶冶情操
在当今社会,一些学生缺乏情感,缺乏情感体验。他们不会留意春华秋实,不会注意月圆月缺,不会细细品尝成功与失败的滋味……他们的感表不够细致丰富,缺乏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古人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怀,也有“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情感。正是有感于物,才会有那么多的千古绝唱流传于世。而学生的感情却如此浅谈,因此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提高人文素养,学生应该课外多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巴金先生说:“我们有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语文书中也有不少的经典名篇,文质兼美,古今中外,涉及广泛,不仅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书海中徜徉,学生能够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使学生得到精神的熏陶和思想的启发。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知我们阅读的意义之重。治国安邦的远大理想,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道家思想,仁政爱民、医时济世的儒家信条,忧国忧民的爱国色彩,学生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觅得。学生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能塑造健康的、完善的人格,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更具有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合欢树史铁生范文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办晓庄师范时就曾手书一联:“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为宗师”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一教育真谛。但时隔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写作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
就生活来说,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孩子生活在教室――食堂――宿舍这三点一线,方圆不足10千平方米的区域,过着吃饭、睡觉、学习的单调生活。难见田间一草一木,不用说麦苗的茁壮、油菜的金黄,不用说碧绿的田野、淙淙的绿水,更不用说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就连与父母接触和交流机会也少之又少,就这样在缺少观察机会,缺乏观察心灵,更缺少观察环境的生活里度过一天又一天,又如何让写作内容姹紫嫣红?
就课外阅读与涉猎来说,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差,图书数量和质量难满足需求;学生家境贫寒,经济上难以满足孩子阅读的额外需求;另外家长教育知识的缺乏,以阅读课外书为歪门邪道,不务正业,所以通过课外阅读获取素材的道路也是坎坷不平,这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读来津津有味,让学生的写作手到擒来?这不正如没有清荷的庭院,何来荷的淡淡幽香?
也就是说无论从生活还是从书本当中,学生以耳濡目染的方法让写作水平提高可以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针对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
从记叙文这一题材入手,我首先从课本中撷取《父亲的谜语》(刘蕊)、《爸爸的花落了》(林海音)这拣取生活里细小故事的文章,从父亲的语言,眼神等细微变化入手来表现生活情感、展现父爱的作品让学生体悟父爱无处不在的真谛,从而体悟到父亲的皱眉,嘴角的微翘,大手的抚摸,匆匆的脚步,响亮的鼾声等积累了素材;撷取《我的母亲》(邹韬奋)、《合欢树》(史铁生)、《母亲的河》(尧山壁)这表现母亲形象、展现母爱、升华情感的文章感受如何选取生活细节,选取素材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明白了母亲无论如何艰难都支持子女上学的严厉,劳累了一天还在晌午烈日下帮老邻居干农活的身影,懂得了母亲从不与人争吵的那种“没出息”;撷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童稚记趣》(沈复)那趣味十足的景物描写,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奇特想象让学生回味自己童年生活中捉麻雀、斗蟋蟀、打雪仗、甩四角、扮仙女、扮武林高手的事情积累素材;撷取《拣麦穗》(张洁)、《童年》(唐)隔行分段的行文结构,撷取《合欢树》那“十岁那年,我在……”“二十岁,我的……”“三十岁时,我的……”以时间为序组材的方式,体会文章的结构安排。让学生学习如何把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写的饱含深情,感人肺腑。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然后,以《父亲的谜语》为例,让学生明白:
此文用“猜谜语”贯穿全文,围绕“猜谜语”写了“夏日晚上父亲教我猜谜语;父亲教我猜谜底为“眼睛”的谜语;父亲利用谜语的语言形式逗我开心;我长大了父亲猜不中“我”心中的谜底;我离开后父亲要的生日礼物”这几件事。抓住女儿快乐时父亲笑眯眯的眼睛,女儿困惑时父亲忧郁的眼神,女儿要离开家乡时父亲浑浊的眼睛来刻画,展现父亲对我深深地爱。
由此启发学生抓住父母亲人身上的一言一行,学习“猜谜语”这一贯穿全文线索的方法,去展现父女、母子之间的浓浓真情。于是学生从生活中看见了父母的白发,粗糙的长满老茧的大手;感受到了离家时父母那一声声平淡无奇的叮咛中深深地关爱,那凝望的眼神里依依的不舍,装满喷香饭菜的饭盒里沉甸甸的爱……从而抓住了“家,有许多温暖感觉”的素材,并初步学会了以某一细节动作贯穿全文组材使文章条理清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