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湖北课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湖北课改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成本会计;大数据;课程改革;实践能力
“互联网+”教育是大时代的需求,是新时期教育界改革创新的契机,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变化。包括人们的教育思想,思维方式,接受方式等固有模式都将接受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全新的理念,《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重点必修课程,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就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普遍偏重理论,实践环节相对落后,如何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做评的新模式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使“互联网+”课程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实现基于工作课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建设与改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改革之道。
一、目前市场需求的成本会计人才类型
我们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教育改革,具体对《成本会计》课程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学生通过课改真正受益,与市场无缝对接,适应市场,学以致用。目前成本会计人员要求: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全日制专科以上财务相关专业;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熟悉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有财务软件使用经验,诚实宽容,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爱岗。
二、“互联网+”背景下打造相关会计工作“升级版”
“互联网+”简单理解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通信”就是即时通信,“互联网+零售”就是电子商务,为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行业转型、改革,新会计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打造会计工作“升级版”提高会计的服务能力是新时期会计工作重点,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互联网+”审计,提出建立审计大数据体系。利用云操作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将传统的抽样方式检查交易样本,扩展到全部的总分类账和数据库。
“互联网+”管理会计,虽然传统企业依然是人、财、物,供、产、销的管理,但是管理的理念、模式、方法已经互联网化,发生了根本改变,比如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云制造、员工差旅费管理云服务等企业互联网化加速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强化内部控制和责任管理,将企业内部“小数据”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互联网+”增值税发票,目前试运行的升级版增值税电子发票,最大特点是交易发生时电子发票系统即可产生对应的电子发票,并及时将真实完整的交易,同步传递交易双方和税务管理部门,实现交易、税收缴纳的信息化、自动化。
除此以外,还有“互联网+”年报、“互联网+记账”、“互联网+”税务会计等多角度的“互联网+”会计工作,为全国1600多万名会计人员开拓了视野,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时代潮流,转变观念、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创新会计工作是许多会计人员当务之急,而对于为社会提供新鲜血液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打破传统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思路、校企合作、建立三方评价体系方面更要J意创新,迎接新时代的考验。
三、“互联网+”成本会计课程改革
(一)在互联网环境下,优化课程,整合教材
高职教育肩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以理论为主的教材不再适应新的环境,新时期互联网环境下,更有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可供筛选,完全有条件整合成本会计教材,选取典型案例,按照工作过程梳理教学内容,力争在核算与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在细节上寻求共识和规范,避免核心概念、成本核算、成本项目、分配方法的各自表述,采取“能力为本,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循序渐进,按照工作流程,以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核算能力、成本控制与管理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配备经典案例、业务发生时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费用分配表,更加直观展现工作内容,易学易记,不但是学生的学习教材还可以作为日后工作的工具用书。
(二)利用互联网,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力为主
传统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学习被动,兴趣不高,效果不好,新的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任务驱动式教学,增加实践环节,课堂可以在教室,如模拟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典型案例,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可以分组,角色扮演、有库管员、成本会计、材料会计,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定方案,相互协作,解决问题,完成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费用分配表、登记明细账、总账等成本核算任务,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能力。课堂也可以在校外,如校外基地实训,可以带领同学们,参观企业,实地体验,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工艺流程、成本核算流程、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拓展眼界,教学做一体化。
(三)“互联网+”教学手段更新,形式多种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为了更加直观,形象传授授课内容,可以利用PPT、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可以将重点内容制作成系列微课,通过网络,观看视频课件、微课、通过BBS、qq、微信、聊天室等等网络工具上传文件、作业、留言、精品贴等提供老师和学生,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另外利用互联网,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配备相应的学习模块;建设实训平台,配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费用分配表、成本报表,实训评比平台,配备相应的考核系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成本核算技能,实现线上线下合作、学习、交流。
(四)通过互联网,建立成本会计讲师点评网,实时跟进
湖北课改范文2
“大科室”机制主要是推动行政审批做“减法”,并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构建高效廉洁、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的机制。
一是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从2012年12月起,全市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部门行政审批职能(行政许可、行政服务)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切实做到审批事项进驻落实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的总体要求,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目前原有51个部门的422项市级审批事项已精简为177项,审减245项,审减率达58%;20个部门规整具有审批职能的科室,统一成立行政审批科,剥离行政审批职能110项,具备审批职能的科室由104个减少到40个;行政审批科成建制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逐步建立审批、管理、监督分离运行的规范性体制。在行政审批职能归位、提速的前提下,顺势整合机关内设机构设置,推行机关“大科室制”。
二是科室构建“三不增、两不减”。目前市直党政群和政法机关与省内行政编制最少的地级市相比,随州少供养行政人员400余人,只有整合有限的工作力量才能出效益。我们按照“编制数、内设机构个数、科室领导职数不增,编制数、科室领导职数不减”的原则,从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控和行政行为的规范入手,分类构建“大科室”管理模式:一是分管领导所分管的科室为“大科室”。二是对业务或职能相近的科室合并成“大科室”。对于“大科室”负责人,一是明确市直部门各分管领导为“大科室”牵头人;二是明确“大科室”内其中一个科的负责人为牵头人;三是明确“大科室”内各科室负责人轮流为牵头人,定期轮岗。
三是工作运行“一承诺、三公开”。机关科室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承诺事项并做出承诺,确保承诺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公开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建立“大科室”运行机制。一是公开流程,包括工作标准、工作时限、以及办理该事项需提交的材料等。二是公开职责,制定“权力清单”,对自由裁量空间过大的权力,明确细化、量化自由裁量的基准、范围、种类和幅度。在此基础上,对照部门“三定”规定的职责,公开“大科室”的职责和权限。三是公开制度,在市直部门大力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集中办理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
随州市实施“大科室制”改革以来,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运行上扩大了透明度。结合开展流程再创,重新设计业务工作流程,对管人、管钱、管审批、管执法等工作,分项目制定工作流程图,大力推进党务政务事务公开,利用网站、公开栏、阳光台等方式,公开办事流程、规范办事程序、主动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建了决策科学、公开透明、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促进了依法行政和公开行政。如随州东外环公路项目建设中,交通部门“大科室”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工作中实行流程控制、阳光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监督制约,为东外环公路项目创建“廉政阳光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行政效率上增添了加速度。构建“一科领衔、分头办理、联席会审、集中报批”,提高了审批效率、降低了行政风险。一科领衔,即行政审批科集中受理审批事项;分头办理,即科室拟办事项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由相关科室或人员分环节进行办理;联席会审,即牵头科室组织各科负责人对办件的质量、效率、廉洁性进行评估、审查、监督;集中报批,即办件流程运行完毕后,由牵头负责人集中将办件报送相关领导批准,方可完成办件程序。通过推行“大科室制”,规划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实现翻倍提速。
湖北课改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时代经济的发展,医学教育行业也到随着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培养出更有用的人才。外科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还阻碍着学习个人和职业的发展。所以,外科学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作出相应的改变,优化教学模式,才能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
一、“互联网+”对外科学教学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智能手机的使用,学生通过移动信息网络的使用可以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所以,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也不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外科学为了满足教学要求和需求,正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更具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满足教学要求和需求,还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在互联网背景下研发出了“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填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有机结合了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刺激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
二、外科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主体不具备合理性
外科学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仍旧是老师,学生作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对象,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还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学的乏味,从而不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老师也不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另外,还有部分老师会更注重培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有区别对待的现象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还有个人成长发展[3]。
(二)教学内容单一化
外科学的教学方式沿用传统形式的教学方式,大都在课堂内引导学生学习,但是由于学生都有智能手机,学生自制能力有限,要是继续采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还有学生的学习水平。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具有复杂性,且学习任务中,更加不能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集中,很难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资源没有整体性
从目前外科学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资源比较分散没有整体系统性,即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有效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才能整合教学资源,但是还会出现教学资源不完善的情况。还有现代敏感化的医疗背景,导致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4]。
三、“互联网+”背景下外科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和需求,所以外科学的老师也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作用是辅助引导和带领,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主动探索能力得到培养,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老师务必需要统筹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照顾部分具有差异性的学生,在相关学习网络平台上传教学资料和教学视频等,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持或者得到提升,对于学习较为吃力的学习,要予以耐心帮助,还要鼓励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更高的学习。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有多种途径来获取知识内容,但是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有限,所以老师必须要精简教学内容,合理的规划分配教学任务,使教学内容更具核心,可以简单直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学习相关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使用和互联网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点先使用互联网进行查询,要是通过互联网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然后将问题都记录下,老师在课堂中进行讲解,通过此方式,不仅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还能提升学习质量还有教学水平,使学习更具有实效性。
(三)整合教学资源
外科学可以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不断实践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使教育模式更加适应教学需求和要求,学习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企业进行联系交流与合作,将线上和线下的相关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湖北课改范文4
关键词:高职;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 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02-02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课程目标
《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课程是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依据我院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本课程目标是: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教师指导或借助相应资料,制定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修计划以及故障处理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计划、实施、检查并进行评价反馈。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使用工具、仪表、材料等要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认真负责、艰苦奋斗、精检细修、爱护公物、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进行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方面的工作,包括:(1)联锁表编制和联锁关系校核;(2)6502大站电气集中设备检修、电气特性测试和故障处理;(3)TYJL-Ⅱ型和DS6-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控制台设备检修、计算机房设备检修、继电器室设备检修,电气特性测试和故障处理;(4)SICAS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LOW设备检修、计算机房设备检修、及轨旁设备检修和故障处理。
该课程目标包含了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程目标,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将《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课程分为五个学习情境,每一学习情境下又分若干个学习任务,遵循由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律和由易到难的学习认知规律,将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进行序化。具体如表1所示。
每一学习任务,也就是工作任务,其教学内容均包含了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三部分,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想,能够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习情境三的教学内容整合如表2所示。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本位,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岗位能力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院《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课程团队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设计与创新,实现了由传统学科教学模式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本课程5个学习情境共计20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融合并具有一定的难度,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个学习任务也就是工作任务,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需要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参照德国联邦职教所的6阶段模型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在这个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这一整个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包括理论与实践知识)并掌握操作技能,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取专业知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获取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系统化思考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车间组织”教学模式
为营造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真实的工作环境,以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将铁路电务部门的“车间组织”工作模式引入教学,如图1所示。
在这种教学模式里,指导教师身兼三职,即车间主任、技术员、车站值班员。作为“车间主任”,要负责学生日常考勤、教学与生产活动组织、任务实施过程监控和任务实施过程中各种信息反馈的处理。作为“技术员”,要负责技术咨询、故障处理、技术反馈和质量控制。作为“车站值班员”,要负责行车指挥协调、行车组织管理。学生小组长扮演信号工班长的职责,每个信号工班长管理5~6名学生扮演的信号工。
“车间组织”教学模式贯穿于5个学习情境共计20个学习任务教学的始终。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之中,通过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来获得知识与技能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实现学校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同时,将案例教学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创新,有效推动了课程实施,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改进教学手段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巨大空间。结合教学内容,课程团队制作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如大量的实物图片、Flas、教学录像、PPT课件等等。这些多媒体课件实用性强,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可能。学校已建成校园网,我们也开发了《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课程网站,并不断在完善。校园网络运行良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二)运用“故障处理模拟盘”的教学手段
本课程4个学习情境中,均有“故障处理”这一学习任务的教学,均是每个学习情境中完成难度最大的学习任务。为了确保这一学习任务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TYJL-Ⅱ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我们从现场收集了大量的故障处理案例,并从中提炼出了典型的故障处理案例,制作了“故障处理模拟盘”。通过有目的地扳动该模拟盘的开关,在TYJL-Ⅱ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控制台上就会出现相应的故障现象。学生分析该故障现象、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范围,然后利用图纸、仪表,按照故障处理程序查找、处理故障,直至恢复行车设备的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建立仿真实验室
建立了车站信号控制设备故障处理仿真实验室。在车站信号控制设备故障处理教学中,有些故障点难以设置,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可以模拟设置这些故障点并显示相对应的设备故障现象。学生通过设备故障现象,分析电路,用鼠标点击模拟处理故障的过程,直至排除故障。这样学生反复练习,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职业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评价三项内容。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综合考试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作出真实评价。课程考核形式如表3所示。
《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我们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逐步使之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陈扬.高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4]陈群.高职《电机与控制》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5]刘沂蒙.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湖北课改范文5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040-02
随着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201 2年以来,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2013年,中国开始了对慕课的研究和实践,并开创了慕课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应用,2013年成为中国慕课元年。经过6年来的发展与实践,我国慕课的数量已经名列世界第一,上线数量已达5000门,有200多门的慕课登录国际著名的慕课平台,选学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目前,国内主要的慕课平台有爱课程、学堂在线、智慧树网、韬星尔雅、好大学在线等。
2017年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最近又认定了801门。这代表着教育部正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共享方面将持续发力,由此也推动着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会议,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会上提出:“高校要把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探索实施智能化和精准化的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智能时代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教育模式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以慕课教学平台为高效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1 产品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 课程性质分析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性、前瞻性较强,着重培养学生敏锐性的创新思维及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在学时分配上,主要分为理论学习部分和实践学习部分,大多课程的实践学习学时比重等于或大于理论学习。在教学环节上,现阶段产品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分为三个环节:理论讲授、实践应用、辅导答疑。在理论讲授环节上,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让学生掌握此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通过实践应用让学生针对设计命题进行课题设计,从而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对学生课题设计中各个环节及作业的辅导答疑,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掌握基本设计能力。
1.2 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学时较少,内容较多,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部分占用课堂时间较长,以致于课堂讨论环节和辅导答疑环节时间有限,不能够深入进行,甚至不能面面俱到的顾及到每一名同学。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为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待理论学习兴趣较弱,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课堂听讲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畏惧老师、不愿意与老师交流的情况,致使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情况。这些教学现状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需求。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差异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及实践操作能力,是目前产品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2 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方式
2.1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实体课堂,以教室内的课堂讲授方式为主。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主要为互联网+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即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性评价为激励,形成线上+线下、自主+协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将运用、检测、评价一体化,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綜合素质。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线上课堂主要是通过在线视频学习,在线答题,在线交流讨论。线下课堂主要是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可以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学习展示、课堂实践和分享交流等方式。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慕课在线学习资源,完成理论学习部分,在课堂进行集中讨论、答疑、练习等。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压缩了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的理论教学环节,释放了较多的课堂讨论、展示、答疑等环节的时间。线上课堂让学生在慕课平台上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线下的实体课堂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带着对知识的理解与疑惑与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进行深层知识的引导和情感的沟通,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积极。这种混合式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师由原来传统教学中的讲授者转变为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和老师以平等的方式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较大的帮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为人与人的结合,即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教与学,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人——物——人的三角式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媒体与课堂教学结合,改变了单一的教学形式,形成最为稳固的循环式学习方式。混合式课堂教学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更为适合产业设计专业课程的教与学。
2.2 教学内容的重构性设计
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课前的在线学习,课中的课堂讲授,课后的线上线下测试。
课前的在线自主学习,学生结合线上资料进行个性预习,引发学生兴趣,促进自学,形成问题;课中进行线下课堂学习,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主要问题深入讨论,强化理解;课后的线上线下测试环节能够巩固学习,进行知识总结;同时借助线上平台,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达到知识的拓展提升,最终形成评价。这种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个性差异。
对于教师而言,混合式课堂的教学设计不简单等于传统教学+在线学习,需要仔细划分组织形式、教学任务、不同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各环节之间的任务和时间联系。在教学内容上,主要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在线学习?哪些内容需要课堂讲授?可以设计什么样的讨论主题,能够将课程内容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相结合?如何及时协调和安排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如何利用在线讨论进行交流?需要认真准备次数、时间点、在线自测练习和作业练习的内容,以及如何与教学进度相结合等。具体的课程设计流程主要为:课前——收集制作学习资料,如思维导图、学前问题、PPT,依托线上平台进行慕课视频的录制及学习任务等;课中——灵活实施教学方式,融合线下多种形式,如难点解析、分组讨论、随机问答、限时答题、头脑风暴、答辩等;课后——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依托线上平台进行学生自检与师生互动。最后进行课程设计总结。
2.3 考核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笔者认为应当采用线上考查和线下考查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线上考查主要以每个章节的任务点完成为考核手段,以线上作业互评为评价依据。在线上每个章节都应配有相关的开放性考試题目,通过考核题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学生对作业的互评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借鉴,进而不断改进。
线下考查方式主要是以讨论展示式的考核方式和课题作品展示的方式进行。讨论展示式的考核评价形式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其讨论形式可以是演讲、辩论或相互提问的方式。每次讨论课为2课时,100分钟,每组主讲15分钟。课堂讨论分组基本以3-5人为一组,每组至少完成一次主题讲座;每次讨论课时,每小组由1人主讲本组的设计成果,组内其他成员负责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并对主讲人的讲解进行必要的补充。最后,由教师对该组学生的设计成果和讨论内容进行评价,提出优点,指出不足,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讨论课评价原则是要求学生参与课堂,对不参与的同学进行适当扣分,对主讲人和回答人的评价参考主要是看其对待课程的认真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展示和讲解水平等几个方面。课题作品展示的考核评价形式主要是学生将其完成的课程设计作品通过展示的形式呈现给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可包括任课教师、专业教师及班级同学。在考核过程中,能够从多方面的角度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展示课程作品,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展示,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体作品的销售,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使教学和实践得到了有效地整合,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湖北课改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教学;互动;兴趣
互动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参与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师生之间实现了双向交流。互动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能在英语的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不是简单的讲授,而是在讲授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学生的变化,把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和丰富。师生在互动课堂成为了真正的良师益友,这种课堂的教学氛围是非常融洽与和谐的,自然教与学的效率都会明显提升。在互动课堂,整个教学中师生均密切配合,从而使教学中最为重要额两个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发挥。相对来说互动式的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双边关系。现在我就针对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互动式教学谈几点我的看法,望与各位探讨。
一、教师明确在互动式教学中的定位
对于英语的学习来说,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通用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流通性、工具性与实用性。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这样他们的英语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才能得到优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助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在情境中灵活的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身的情感,学会文章的赏析和审美,或者学会文章的创造等。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不断的获得语言技能,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创造力得到挖掘。一般来说,在互动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导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导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和布置好教学场景,演员在导演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所扮演角色的魅力,从而实现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导演不光要“导”还要“演”,演员不光要“演”,还要学会给导演提意见,参与到导演的活动中去,最大限度的实现二者的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在互动课堂,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教师以平常心对待我们的新课改,对待师生关系的变化,能不断的革新思想,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学生,关系爱护学生,能把课堂归还给学生,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学习动力更多的来自于家庭的压力或者是自身的学习情趣。前者是一种被迫式的学习动力,它会随着压力的增加和学情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极大的弊端,导致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出现学习的抵触心理。为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为有效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心向学,专心致志,勤奋学习等良好习惯的重要保障。激发兴趣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变逼学为导学,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做到寓教于乐。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的互动。具体来说教师想要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这些方法如: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学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利用易于掌握的口诀帮助学生巧记难点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还有积极设问引答或者利用简笔画、图表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开口说话。再有教师还可以借助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此外借助具有竞赛性质的练习来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在我表现欲和好胜心,同时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失为一种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总的来说,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有了认真学习的动因,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也就成为了可能,也就实现了教学额互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设计活泼有趣的教学模式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教学互动。
三、创设互动式的教学场景
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后,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必定会大为提高,实现教学的互动也就成为了可能,这时再配以良好的教学场景,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因为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便会很自然的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进而实现情感的共鸣,提高思想的认识。特别是新课改提出并实施后,教师可用来创设情境的教学工具也就增多了,所以教师更应该把握住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攻击为自己服务,创设互动式的教学场景。例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一些直观教具,把许多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让学生“可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让学生置身与所设场景中,从而产生共鸣,实现互动。当然除了创设情境外,教师还应该适时的对学生给以启发,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归纳出规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思路上表示为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利用语言规则,增进他们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同时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真正提高到理性认识,实现质的飞跃。
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和积极思想的能力已经是大势所趋,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师生、生生交流与互动必将成为新课标探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韩保、徐丹.“互动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的设想[J].新课程研究,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