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语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节语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节语录

教师节语录范文1

被埋在黑夜这块土地

忍受这无边的寂寞

却没放弃忠诚的天职

你奉出了自身的光亮

迎来了东方黎明的曙色

那灼灼的满天彩霞

教师节语录范文2

人们常把老师比喻成鲜花。百合的清雅高贵,的坚贞不屈,夜来香的幽雅芳香。或许都不足以形容老师,但毋需置疑。老师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花,亲切的笑容漾着花般的温馨,严厉的目光含着无限的关爱。花儿是会凋谢的,但老师的一颦一笑,永远刻在我们心中!

老师与我们同甘共苦,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喜怒哀乐都牵动着老师的神经,同样,您的一言一行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所以您总是以身作则。板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备课的每一个细节都认认真真,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您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心血!当我们犯错时,您最多的是信任,一句“我相信你”,维护了多少犯错孩子的自尊心,还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您的信任冲刷了他们心灵的尘灰,使他们懂得了更多,从而有勇气去面对,去改正。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用自己的青春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也有人认为老师好比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确,在每个人心中,老师便是神圣的代名词,而神圣却不能因此轻描淡写的把老师的点点滴滴,一笔带过。忽然间,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是伟大、是兢兢业业,是默默奉献......

对于我们来说,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感到并不强烈,但童心未泯的我们并不懂事,时常会把它扭曲甚至变形,您对我们的管束,我们认为是吹毛求疵。您布置的作业,我们会视为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在生活中,您要求我们节俭朴素,我们却看成落伍的思想。我们会厌恶,会痛恨,您说,我们是不是很让您费心呢?

事实上,您的管束是为了我们今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问,一个没有规矩的人怎么会有一番属于自己的辉煌事业呢?您布置的作业更是我们巩固知识的必要。节俭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然是美德,我们就有义务把它们发扬光大,不是吗?

您为我们的进步而骄傲,您有着如同父母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当我们让您失望时,您便有了“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是您不气馁,您仍在努力......

任何动人的词语都可以来形容您,却又不足以形容您那百般的好。您宽容,您从容,您对我们的爱如此的无声无息,叫我们如何知晓?如何报答?我们只是一只负重的船,您是我们顺水的帆,逆水的杆。我们是一朵盛开的花,您是晴风,真诚的为我们传播芳馨。

老师啊!您好比那美丽无比的四季。

在春天,您像春姑娘一样,在哺育着我们这一颗颗幼苗,使我们燃起新的希望。

在夏天,您像冰洁的水一样,在熄灭我们内心那懊恼的火焰,使我们永远保持那天真的笑容。

在秋天,您像那无数的黄叶一样,在默默的掉落着,累积着,使我们看到了人生路之漫长。

教师节语录范文3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互动、搜索、交际等生态特征,深刻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2012年,一项以500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抽样调查表明,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超过52%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多于30分钟;80.08%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看视频;42.02%的学生每天都会使用微博;28.03%的学生认为网络是众多媒介中最值得信赖的。另一项针对广州市中小学生课外媒介使用状况的调查显示,网络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渠道。尽管网络的渗透率低于书报刊,但平均接触时间却是书报刊的两倍以上。这也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已经处于网络媒体的中度或是重度使用状态,他们将网络媒体作为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来源,并且对其持有一种不加质疑的态度。其次,中小学生互联网使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低龄化、娱乐化倾向。2009年《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显示,约80%的小学生在9岁前就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也有部分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已经接触网络。其中,选择玩游戏作为上网目的的学生占了90%,相比之下,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40%)把“学习”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网络新媒体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指导下能够正确使用网络,那么这将有助于其有效获取信息、丰富视野、拓展思维。但如果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那么其会在享有自由掌控的之后继而产生茫然无助感。最后,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生对媒体信息缺乏辨别能力,不能区分媒介现实与生活现实。一项对上海市小学3-5年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测试表明,在媒介认知方面,绝大多数小学生会不加批判地将新闻报道内容完全等同于真实社会;有相当数量的小学生会将电视剧中虚构的情节作为真实的生活,而对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急需得到合理有效的疏导。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庞杂的内容,学校更要着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媒介“控制力”,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辨别真实世界与媒介建构的世界之间的区别,使他们在更好地获取所需信息的同时避免受到有害信息的侵扰。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当前较为突出的几类问题,随着信息传播技术、方式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在媒介使用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帮助中小学生建构对媒介的正确认知,指导他们掌握合理的媒介使用方法。所以,在新媒介传播环境下,通过有效的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尤为迫切。

二、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中小学尚没有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因此,其他国家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施中的经验、做法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笔者通过对国外2003年至今10年间媒介素养教育状况的资料梳理发现,国外媒介素养教育较关注以下两方面:一是不断深化教育理念,如从对学生媒体认知能力培养到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重视对教师的培养。

(一)教育理念方面

随着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不断反思,欧美国家在分析和评价媒介内容与结构等元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受教育者批判素养方面的要求。例如,加拿大将培养学生在媒介世界中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使学生认识到媒介内容不等于现实;帮助他们区分虚拟和现实、个人和世界的关系,认识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并提高学生作为媒体消费者的批判意识;使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如何通过媒体进行有效的自我表达。[6]欧美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对学生独立人格培养的强调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在当前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我们更需要帮助青少年在学习媒介传播方式、组织运作方式、职业伦理道德等相关知识基础上对媒介信息作出客观的判断,并能够有效运用媒介实现自我完善。

(二)师资方面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研究者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试图发现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一些“瓶颈”。笔者通过梳理国外资料发现,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美国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媒介素养教育进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也已有30多年。但即便如此,由于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状况不同,美国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美国研究者汉斯•施密特(H.Schmid)t对亚特兰大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中的2016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师资不均衡,甚至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二是教育内容过于单薄,如有的仅停留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层面;三是课时得不到保障,在没有硬性规定的情况下,教学时间多取决于教师自己的把握。在土耳其,2007-2008学年,媒介素养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成为6-8年级学生的选修课。为了解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效果,2010年,艾吉耶斯大学的研究者对开塞里的1194位上过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6-8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并没有表现出对媒介传播和媒介内容的自觉意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另一项调查从师资的角度为此提供了解释。2008-200年,杜姆卢珀纳尔大学的研究者对该校480名即将成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的在校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这些未来的中小学教师虽然能够较好地利用媒介获取信息,并且对媒介素养具有一定的认知,但他们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尚处于较低水平,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认识媒介的效果与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媒介素养教育在起步阶段首要的是做好教师的培养和储备,进入成熟阶段之后,其也不能放松对教师质量的要求。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决定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状况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这也是我国在未来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中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三、我国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路径

从长远来看,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并循序渐进地逐步延伸到中学和大学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但是,我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尚需时日,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因此,我们不妨从最具可行性的环节入手,先来解决最为迫切的问题。

(一)以中小学语文课堂为落脚点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是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路径。一方面,这比增设一门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难度要小;另一方面,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中具有先天的合理性。第一,目前相当数量的中学语文课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插入相关的报刊文章、纪录片、影视剧资料,除了作为辅助材料来增强教学效果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各类媒体对同一人物、事件的报道角度、传播方式,带领学生探讨媒体传播中真实与审美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于点滴之间培养学生自觉的媒体批判意识。第二,某些地区新编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少量的报刊文章,虽然这些内容还并未被作为教学重点,但从媒介素养教育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第三,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以疏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合理使用媒体搜集信息、进行表达,无疑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二)以中文师范专业为师资培养的突破口

要将媒介素养教育有效融入语文数学中,具备较高媒介素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是关键。因此,笔者在此部分探讨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摇篮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应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对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师资源问题。目前,许多师范院校都设有新闻传播专业,还有的新闻传播与中文师范同属一个学院,这为中文师范专业学生选修新闻传播类的课程提供了条件。不过,即便有这种“近水楼台”的优势,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受教育者的普遍性等问题仍难以通过自发的方式解决。具体来说,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各有其专门的教学目标,虽然涉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但不能在一、二门课程中系统地讲授媒介素养知识,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大多也只是选修其中的一、二门课程而已,并且这种选修又多是出于个人兴趣或学分需要,因此,我们不能确保每一名中文师范专业学生都能均衡地学习到相关知识。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编写专门针对师范专业学生的、适用性强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同时,学校除了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系统教授相关知识外,还应结合学生将来的职业需要,对如何在中小学课堂上进行媒介素养知识的普及进行案例教学和模拟练习。二是培养、配备合格的媒介素养教育任课教师,使其既有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又了解语文教学,同时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三是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中文师范专业的必修课,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当然,在师范院校设置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是培养专业教师更为有效的途径。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在文学院设置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媒介素养研究方向之后,它又以此为基础于2012年设置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博士点,开始了为高校以及中小学培养媒介素养教育教师的实践。

(三)以师范院校的附属中小学为教育试点

从“亲缘”、地缘等角度来讲,将师范院校的附属中小学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试点有其可行性和便利性,也有助于实现前面所谈到的“以中小学语文课堂为第一步的落脚点”和“以中文师范专业为师资培养的突破口”。师范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文师范专业和附属中小学之间要围绕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达成共识,并尝试建立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具体来说,合作内容可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由新闻传播专业、中文师范专业的师生组成“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课题组,到附属中小学进行调研,通过对中小学师生的访谈以及随堂听课等方式,了解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而为有针对性地撰写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讲义及教材等奠定基础。二是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可以根据调研情况,针对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媒介使用问题,到附属中小学开设讲座,为学生释疑解惑,及时解决问题。三是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在附属中小学的教育实习中,可以将媒介素养的相关内容与教学相结合,以自觉的研究态度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并将自己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者,对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不断思考和总结,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案设计、教材编写等提供鲜活的素材。四是附属中小学作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要参与到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案设计、教材编写以及教师培养等具体工作中来,因为大多数高校教师没有中小学的教学经历,对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并不十分了解。高校相关专业与附属中小学的深度合作既能确保教学方案、讲义教材的专业性,又能确保其在具体教学中的可操行性。五是对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培训对象不仅包括语文教师,还包括其他各门课程的在职教师,以增强中小学教师的整体媒介素养教育意识,提高他们运用媒介丰富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式”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媒介、分析媒介和理解媒介。

(四)建立科学、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以师范院校的附属中小学为试点,一方面先在语文课堂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做好教师培养和教材编写等工作,既可以解决当前的迫切问题,又能够着眼长远、稳步推进。当在教育试点中积累了经验、储备了师资,并做好了教材、教法等各项准备时,我们可以考虑将媒介素养教育设置为中小学的一门选修课,然后再根据实施情况,建议各地中小学将其设置为必修课。在对其他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轨迹进行梳理时,笔者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国家都是首先由民间推动在某一范围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之后获得政府的认同与支持,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这一发展路径对我国也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学界的研究探索和各级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验,借鉴先行国家的做法,对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作出规划,以切实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的实施。

教师节语录范文4

关键词:《石涛画语录》;石涛;教师;专业成长

石涛,本名朱若极,小字阿长,广西人。石涛是明朝宗室,生于明朝,主要活动于清朝,书画家。他是“清初四僧”之一。在清代画坛,他并不是主流,但是,他的思想和画作却影响了当时以及近代许多大师和优秀画家。石涛的绘画思想主要反映在《石涛画语录》和他大量的题画诗、画跋中。他在《石涛画语录》中采用了近乎“文赋”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绘画思想和主张,虽含浑生涩但有真知灼见。《石涛画语录》共十八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石涛的艺术观点和主张。撇开绘画,本文想谈谈《石涛画语录》和石涛的艺术观念对于教师教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打破旧习,适时立新

《石涛画语录》中强调一画论,“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肠腑。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石涛对“法”和“已存在的法”的态度以及对个人感受和自身价值的肯定。《石涛画语录》的产生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在清朝画坛以“四王”为正统派,以仿古摹古为能事的情况下,石涛强调“我自用我法”,主张回归自然、提倡创新,这在当时是反叛的也是进步的。反叛是因为他抗拒当时因循守旧、缺乏生气、没有创新的画坛,进步是因为他的艺术思想和主张独步古今、自成体系,是对当时画坛的革新,即使放在当下依然适用,且不局限于绘画。“法”与“已存在的法”是新和旧,也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联系教学,这里有两点思考。首先,是对于教学对象和教育环境,教师该持的态度。对于学生和教育大环境,教师要有区分新和旧、了解和接受变化的意识。以一年级的教学对象为例,去年一批的一年级学生和新一批的一年级学生之间可能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教育环境也是一样的,这里的环境不只是指硬件环境,而且还包括软件环境。可能教学对象和教育大环境在短时间内的变化不明显,但发生变化是一定的。因此,教师要具备发现变化、接受变化,并且可以根据变化来调整教学的意识,否则就可能会与学生和教育大环境产生距离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自身应该表现出的态度。“法”和“已存在的法”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新尝试和已得经验。正如前面已经指出教学对象和教育大环境是变化的,那么面对新的教学对象和教育大环境,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能完全采用之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去教现在的新的学生。这里不是说要完全以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为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是确定不变的,而是想要强调教师要有这种能力,要有在新的时期根据新的教学对象以一种思考后的“新”的方式呈现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的能力,它可能体现在教学图片的更新、教学语言的调整、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的变化等方面,甚至可能是在一定情况下对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改和调整。教育教学活动是当下的,但它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对教师主观能动性的肯定。因此,教师不应只是搬运工,要不但能搬还要能“炼”。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大师的言论需要结合其学识和所处环境去理解。虽然陈寅恪只有一个,石涛也不可复制,但我们可以从这些话中得到一定的收获。陈寅恪这里说的“讲过的”和“未曾讲过的”指的又是什么呢?教学中的哪些内容是需要保留下来的,而哪些内容又是需要调整的呢?不思不变、思而不变和有思有变的结果应该是不一样的。教学改革一直是近些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其影响力和涉及的广度是应该被予以重视的。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理应知晓:社会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都需要教育教学活动在思考、尝试与改变中向前发展。

二、师法“自然”,借“古”开今

虽然石涛主张“我自用我法”,但他也说过“攘先天后天之法”“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言论,说明创新也不是凭空和完全随意的。石涛的成就依靠自身的创造性,但也离不开前人,离不开传统技法。石涛重视生活、重视山川万物。他研习古人,广涉书法、诗文,广交朋友,喜欢在大自然中游历,以自然为师,这些都促成了他的成功。对于教学而言,是同样的道理,只是“古”和“自然”所指不同而已。“古”可以理解为前人、专家、前辈、同辈的经验总结和教学规律、理论、知识的系统归纳,“自然”可以理解为大到教育环境小到实际课堂。鲜活的“自然”对应的是学生,因此,对于学生进行理解和分析是必须的。新时代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的变化性是快速的。随着物质生活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不断变化,90后学生和00后学生以及年龄更小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教师应该把握这种变化,并且根据学生的变化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改变。别人的经验建议、课堂的突发偶得都是促成教师成长的因素,其不可能忽略这些。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规律的把握、前辈传递经验的消化、学生情况的掌握等都会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只是,在师法自然、借古开今的理念下,石涛更注重的是向内的打破和修行。向内不是忽略外在,而恰恰是对外的内在整合。“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学习别人不是照搬,现实环境不同,个人情况也不同。“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这个过程要多久,怎么做?放之于教学呢?

三、知有“古”亦知有“我”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方面促成的,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但应有所侧重。刘骁纯说,石涛在《尊受章》里的“一画”,不是一般的我法,而是反复论述的“洪规”“大法”。放之于教学,笔者的理解是,教师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需要对教学有整体的认识,也要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有一定的认识,且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阶段,而是要有理性的认识和对规律的把握。同时,有理性的认识并不是完结,还要回归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实践与认识、认识与实践中循环往复,在动态的认识中获得发现、提升。“其小受小识也。未能识一画之权,扩而大之也。”画有别,师亦有。绘画中的主导者是画画的人,而教学中的主导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的好坏更多与教师自身相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长变化,教师亦在。因此,教师也需要不断成长,从一个专业新手成长起来,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诸多方面逐渐提升,由不成熟到成熟,进而达到专业“自由”的状态。社会现实、教育环境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而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怀有期待。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一定是知有“古”亦知有“我”的。“夫受画者,必尊而守之,强而用之,无间于外,无息于内”,“古今字画,本之于天而全之于人”。教学,亦是如此。绘画是“集体”的,更是个人的。教学是集体的教学,也是个人的教学。

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坚与守

《石涛画语录》是石涛绘画实践的探索、总结,源于生活,发于内心,有山川自然的滋养,有前人法度的润泽,但归根是石涛自身的坚守与笃定。石涛是画家也是理论家,他有他的职业身份,而教师也有教师的职业身份。那么,石涛的成长与发展之经验诉诸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何启发呢?除去前面所述,这里需要再补充一点:画家石涛以及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坚与守。坚什么又守什么?60岁的石涛在作《庚辰除夜诗》时说道:“生不逢年岂可堪,非家非室冒瞿昙。”虽然有些悲凉,但纵观石涛的一生他也是有积极进取的一面的。他出生的时代给予他本来的命运是客观、无法改变的。从年少为了保全性命出家当和尚,到后来从广西到江西再到江苏又到江西……在辗转游历中他结交师友,切磋画艺。会友、吟诗、作画、写生都说明石涛做出过积极改变命运和生存状况的努力。在这期间他有过顺遂富足的时期,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世俗的名利并没有眷顾他。不过无论境况如何,无论求有得与求而不得,绘画一直是他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记录和表达内心的一种长久方式。石涛是那个时代的“叛逆者”,他的绘画与思想影响了同一时期和后来的许多画家。其中,同样是绘画大家的傅抱石就深受他的影响和启发。1935年,傅抱石从日本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教授中国美术史,在教学之余他持续研究石涛。通过不断地考证和论述,寻探根源,傅抱石在《石涛上人年谱》等书籍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立体的石涛。而对石涛生平和事迹的研究也影响到了傅抱石的绘画。傅抱石尝试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石涛的一生,陆续画出了诸多以石涛为题材的作品。傅抱石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云:“至关于明清之际的题材,在这次展品中,以属于石涛上人的居多。这自是我多年来不离研究石涛的影响,石涛有许多诗往来我的脑际,有许多行事、遭遇使我不能忘记。当我擎毫伸纸的时候,往往不经意又触着了他。三月间,本企图把石涛的一生,自出湘源,登匡庐,流连长干、敬亭、天都,卜居扬州,北游燕京以至于死后高西塘的扫墓,写成一部史画,来纪念这伤心磊落的艺人。为了种种,这企图并未实现,但陆续地仍写了不少。如《访石图》《石公种松图》《过石涛上人故居》《张鹤野诗意》《四百峰中箬笠翁》《大涤草堂图》《对牛弹琴图》《石涛上人像》《望匡庐》《送苦瓜和尚南返》十余幅。”傅抱石的研究可谓深入,但傅抱石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石涛的研究上,他最终完成了自我突破,形成自己的画风,如同他研究的石涛一样。笔者以为这是一个个体身上的信念与力量在另一个个体身上的延续和激发。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对自身职业的初心和坚持。初心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有的,也是每个教师需要在日渐琐碎的教学生活和日趋老辣、“麻木”的状态中坚持的。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傅抱石这样写道:“金刚坡下山斋,原来只是做门房的(房东家长工住的),用稀疏竹篱隔作两间,每间不过方丈大,高约丈三四尺。全靠几块亮瓦透点微弱的光线进来,写一封信,已够不便,那里还能作画?不得已,只有当吃完饭之后,把仅有的一张方木桌,抬靠大门放着,利用门外的光作画,画后,又抬回原处吃饭,或作别用。”这就是石涛、傅抱石这些大家在困难境遇中坚持不懈的体现。教师在职业成长与专业发展中也会遇到困境、瓶颈,这时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韧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说到守,这些年来教育环境、教学对象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使得教师自身的职业焦虑感会在量化对比中不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有些教师会在追逐职称与名利中偏离、迷失,采用一些偏离标准的、缺少原则的竞争手段,但从某些程度上来说这或许并非教师的本心。石涛在《远尘章》里谈到“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指出画家不能为物欲和尘俗所蒙扰,否则他的艺术将会受到损害。《脱俗章》和《远尘章》里思想接近,他认为“尺幅管天地山川万物,而心淡若无者,愚去智生,俗除清至也”。石涛生活的年代和石涛的职业身份自与当下和人们当下的职业不同,而我们要适应这些不同。世俗社会里要有世俗社会的生活与生存方式,不能过于苛责,但是一定要有底线、原则,这便是笔者欲表达的坚守。况且教师职业尤其不普通,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性。

五、结语

《石涛画语录》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重要篇章,它蕴藏着无比的生命力,仍在影响着当下,不断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触动。但具体怎么行,人们还需要立足自身,这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现的过程。“《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所以尊受者也”,《尊受章》的结尾石涛如是说。他说的是绘画,但笔者觉得可放在教学中看,当然也不限于教学。

参考文献:

[1]窦亚杰.石涛画语录[M].杭州:西泠印社,2006.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教师节语录范文5

    一、《交法》确立的归责原则

    从《交法》第76条的规定来看,保险公司以及机动车一方是否承担责任与自身有无过错没有关系,其不能以自己没有过错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即其承担责任不以有过错为前提。而且只有在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行为造成时,机动车一方才能免责。可见,交法确立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交法》确立的原则,延续了《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的精神,改变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所规定“以责论处”的交通事故处理原则,更是对所谓“撞了白撞”的地方性道路交通规则的否定。它体现了对生命和公平原则的尊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法治理念。

    二、 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与举证责任

    有人认为《交法》的规定会导致“行人违章、机动车负全责”。其实不然,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机动车而言是不以有过错为其承担责任的前提。但对于行人来说,仍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过错的,就要承担与过错相适应的责任。法条本身既规定了保险公司在一定范围内的先行赔偿责任,也规定了机动车一方的减责、免责条件。可见,“机动车负全责”的观点是片面的。应该说,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与其自身过错无关,但与行人的过错成反比;只有在行人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才由机动车在保险公司赔付额度外负全责。

    《交法》第76条也决定了相关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一般来说,原告只须对所谓权利产生事实加以证明,而被告则只须对所谓权利妨碍事实和权利消灭事实加以证明。道路交通损害赔偿实行客观归责,损害结果是唯一的归责事实依据,也是损害请求权产生的基础。因此,作为原告的非机动车、行人一方应对损害结果负全部举证责任。对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法规以及机动车驾驶人已采取必要处理措施的减责事实,以及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对事故损失存在故意行为的免责事实,均与事故损害结果无关,既不能用来否定或认可损害结果,也不能影响事故损害结果的大小,但确是妨碍或消灭原告权利的事实,因此被告机动车一方应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无法证明这些事实存在,必然要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保险公司的赔付责任与诉讼地位

    《交法》第76条规定了保险公司的赔付属无过错赔偿责任,基本内涵应包括:一、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保险公司就应当首先予以赔偿,不论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有过错程度如何,保险公司不得任意设定免赔条款。二、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责任。

    以往,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一直是以“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模式运作的,保险条款通常规定保险公司承担过错赔付责任。现实中,保险公司常以“无责不赔”为据,拒不理赔。《交法》实施后,此类条款明显违背《交法》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已为法院所否定。因此,保险公司先行赔偿几乎是无条件的,是不考虑各方当事人的过错因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的损害保险公司会成为“报销公司”。这符合责任保险制度分散风险、填补损害的目的以及只能是微利的法律特征。也有助于完善相关保险制度,保险公司可根据出险次数或几率的高低,规定不同的保险费率,从而促进机动车的谨慎驾驶,减少事故的发生,维护交通安全。

教师节语录范文6

寓言《一路花香》一课,言语浅显,抓住物的拟人化,让好罐和破罐成为文本角色,尤其是弱者形象――破罐,共鸣着儿童弱势的内心。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一个期盼全面发展、样样俱好的成人主宰时代,儿童总有这样那样的“成人不如意”。破罐的出现,自然成了代言人,道出了儿童内心的惭愧与自卑:“……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儿童阅读的自觉对象化,使得阅读角度自然落在破罐身上,感同身受,满溢同情。当儿童阅读到破罐浇灌出的一路鲜花,亦无限欣慰,原来破罐也有价值――“我”也有价值。应当说,四年级学生能阅读感悟到这个层面的十有八九。至于衍生出来的好罐、破罐之比较,也应有触及,即文本揭示的寓意: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但这样的感悟注定只能是其一,不是全部。需要关注的是不少儿童喜欢把好罐、破罐对立起来读,“你错我对”式的读法通常成为寓言阅读中的病态。“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对“骄傲”一词的理解决定着阅读指向。骄傲有“自满自大”之意,亦有“自豪”之感。本文中的好罐并没有刻意炫耀之意,文中对好罐“一笔带过”的表达方式,足以表明作者不在意好罐、破罐之比较。水罐的本职就是储水,好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何错之有?读懂这点,学生就不会把破罐、好罐对比着读,更不会把破罐读得比好罐还好,从而明白文本的叙述只是在说着“物尽其用”而已,并非提倡褒一贬一的认知观。

二、 从“智慧”角度感悟物尽其用

寓言《一路花香》的阅读中,学生很容易丢掉一个角色――挑水工。当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时,挑水工却说,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从而告诉我们:世上每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挑水时,利用“破损的水罐”漏水的现实,造就了路边鲜花簇拥的一派美好景象。

显然,成就这“一路花香”的不仅仅是破罐,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挑水工。是他,善于洞察,结合破损水罐的特点浇灌出一路花香;是他,让自卑的破水罐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学中不能忽略挑水工,他才是寓言的又一主角。从挑水工角度读寓意又是另一番理解了:我们应该物尽其用,人尽其责。往大处说,这是对人与物的使用和管理问题。“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强调“每天”“日复一日”,就强调了挑水工不是不知道破罐漏水,而是早已洞察,并考虑到怎么利用。教学的空白点出来了,思索填补这样的空白点,正是让学生理解物尽其用道理的时机。“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课文结尾处又作了这样的补充,岂非首尾呼应?

三、 从“人文”角度感悟人格尊重

静心读,文中的挑水工又不仅仅是一个串线人物,还是一位拥有伟大人格的智者。他是一位有心之人。挑水工知人善任,他两年之内日复一日地挑水,破罐漏水,漏掉的是水,增添的却是他的体力,他早有洞察,义无反顾,恰当利用破罐的漏水现实,浇出了一路鲜花。挑水工在破罐自责时善意提醒,默默等待着破罐自己看到成果而生长自信,岂非有心之人?他也是一位慈善之人。当破罐看到自己漏掉一半水的行为之后,自觉思过,但慈善的挑水工却没有直接告诉破罐,而是淡淡问了一声“为什么呢?”明知破罐自责,却在刻意保护那颗自信的心。当破罐感觉自身不足之际,挑水工没有直接告诉他之所能,而是启发破罐观察小路边的鲜花,这是对破罐自卑心理的保护,希望破罐能自悟其能,拥有其强大的内心。他还是一位智慧之人。挑水工早知道破罐的裂缝,没有着急修理,而是利用破罐的漏水,浇灌出鲜花。“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作为挑水工,心中想的是主人,给主人带来快乐,于是就不在乎自己多挑几个来回了。挑水是为了主人,给主人欣赏美丽的花朵,让主人身心愉悦,也是为了主人,岂不是挑水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