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原文及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琵琶行原文及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范文1

关键词:琵琶行;音效美;音律美;音韵美

中国古代诗歌的广阔世界有如四季般绚丽斑斓;白居易的《琵琶行》正如一支奇葩绽放出无限光彩。中国古代描写音乐,或侧重描绘演奏效果,如“声动梁尘”“响振林木”; 或运用比喻加以渲染,如“累累乎如贯珠”,“昆山玉碎凤凰叫”;或突出演奏时的环境气氛,如 “露脚斜飞湿寒兔”。而白居易的《琵琶行》,集歌女动作、音调变化、演奏场景、当时环境、人物情感于一身的诗歌并不多见,其展现的音乐世界更是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笔者拟就对许渊冲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进行比较,讨论两种译本所呈现的余音袅袅,不绝于耳的音乐世界。

一、融情寓乐:《琵琶行》的音效美

《琵琶行》一诗中,主人公三次听乐,三次感受不同的音乐效果。开篇沉浸在主客惜别的悲凉气氛中,当作者 “忽闻水上琵琶声”时一下子就被迷人的乐声所吸引。再次听乐是歌女出场弹奏,“东船西舫悄无言”,寂静的环境衬托出乐声的迷人。第三次听乐,仍由歌女演奏,“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作者将乐声、听众及听众的情绪一层层递进深入的描绘,表达了乐声的效果感人。三次听乐,三次感受。无意听之为之惊,倾心听之为之迷,醉心听之为之感,可谓惊人、迷人、感人。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许译文:Silence reigned left and right of the boat,east and west; We saw but autumn moon white in the river’s breast.

杨、戴译文:Right and left of the boat all is silence- We see only the autumn moon,silver in midstream.

此句写琵琶曲的演奏效果。演奏结束,万籁俱寂,众人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里,难以自拔。杨、戴将“悄无言”译为“all is silence”,似归纳总结,略显平淡。在“江心秋月白”这一景观的表达上,杨、戴直译“江心”为“midstream”,无甚特别之处,但将“白”则意译为“silver” 不仅将白的意思表露无遗,也暗含冰冷的气氛,与月亮发光的现象相吻合,同时也揭示了琵琶女的悲凉处境。与之相较,许译文将“东船西舫”译作“left and right of the boat,east and west”,景物涵盖四面八方,目之所及,尽在其中。“悄无言”以silence为主语,再辅之一谓语动词reign,语意隽永,耐人寻味。“江心”译作“river’s breast”,让人不禁联想到明月倒映在江水的同时,也印在诗人的心里。景、情、乐相互交融,更加突显音乐的美妙。

二、以声喻声:《琵琶行》的音律美

音乐诉诸听觉,听之有声,视之无形,无限美妙尽显在指尖。《琵琶行》中描写音乐擅长以声喻声,即用熟悉的音响来比喻乐声。作者用诗的语言,正面集中描写了琵琶乐曲的起伏变换过程。诗中琵琶声音跌宕起伏,变幻莫测,或粗重急骤,或轻细委婉,或清脆圆润,或婉转流畅,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呜咽,或轻或重,或快或慢,声音间层次分明,音调上区别明显,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令人应接不暇,就如刘勰所言,“寂然凝率,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音乐的美妙绝伦可见一斑。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许译文:The thick strings loudly thrummed like the pattering rain; The fine strings softly tinkled in a murmuring strain. When mingling loud and soft notes were together played,You heard large and small pearls cascade on plate of jade.

杨、戴译文:The high notes wail like pelting rain,The low notes whisper like soft confidences; Wailing and whispering interweave ,like pearls large and small cascading on a plate of jade.

这两句诗描写音乐的形象,使用“嘈嘈”、“切切”等拟声词使诗歌更富韵律;使用精妙的比喻使诗歌更具穿透力,比如用“急雨”比作乐声的繁密,用“私语”比作乐声的幽细,并将其形象的比拟为“珠落玉盘”,把抽象难摹的音乐描绘成触之有体,视之见形,听之有声的具体实象,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杨、戴将“嘈嘈”、“切切”两个拟声词译为动词“wail”和“whisper”,略显单薄;将“急雨”和“私语”译为“pelting rain”和“soft confidences”,pelting一词形容雨大之极的状态十分准确,但却缺少动态美感;将“嘈嘈切切”译为“wailing and whispering”押头韵,对仗工整。通读一遍,此译文忠实、准确有余,而意蕴却有所欠缺。而许译文则相应的把“嘈嘈”和“切切”译为动词词组“loudly thrummed”和“softly tinkled”,将难以言传的语言声音之美形象化,使音乐更有张力;把“急雨”和“私语”译为“pattering rain”和“murmuring strain”, patter一词将大雨滂沱的气势以及“珠落玉盘”的霹雳啪嗒声也一并写活了,虚实相映,动静相宜,听觉与视觉相辉映。

三、以诗入诗:《琵琶行》的音韵美

“音美”对诗歌翻译十分重要。诗的音乐性,是和意义、意像、比喻等一样,成为诗人传达诗意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翻译诗歌应尽量传达出原诗的“音美”。而诗的音乐性,最主要表现在押韵上。许渊冲认为:“翻译唐诗即使百分之百地表达了‘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能保持原诗的风格和情趣。”但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语音和语调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汉语是声调语言,而英语则是重音语言,所以在保持原诗韵律时,不可强求原诗韵律和译文韵律的一一对应,而应注意译语韵律的优势再现原诗的“音美”。

对音、形问题,许渊冲用形象的语言解释道:“以诗体译诗好比把兰陵美酒换成白兰地,虽然酒味不同,但多少还是酒;以散体译诗就好像把酒换成了白开水,白开水虽然可以解渴,但在人们需要高级精神饮料的时候,白开水就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了。”诗歌翻译,既要做到不因韵害意,又要做到无凑韵之嫌。如果译诗能真正符合“三美”的要求,实现“三美”有机统一,这样的译诗就达到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传神。

1.巧用头韵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许译文:The thick strings loudly thrummed like the pattering rain; The fine strings softly tinkled in a murmuring strain. When mingling loud and soft notes were together played,You heard large and small pearls cascade on plate of jade.

杨、戴译文:The high notes wail like pelting rain,The low notes whisper like soft confidences; Wailing and whispering interweave ,like pearls large and small cascading on a plate of jade.

两个译本都能体现出原诗的音韵之美。但许用m音表达出厚重的质感,用s头韵体现轻盈的质感,实则更为精妙。译者根据英文发音的特质体现出与原文相类似的效果。

2.使用尾韵

尾韵是最重要的,也称为韵脚,指的是词尾音素重复,如till 和still,在诗行的末尾押韵。许译文的精妙之处在于译文的整体与原诗在韵脚、音部及句数上基本保持一致,这种内容与风格高度协调一致的译文实属难得。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许译文:Deep in the night I dreams of happy bygone years,

And woke to find my rouged face crisscrossed with tears.

杨、戴译文:All late at night,dreaming of her girlhood,

She cries in her sleep,staining her rouged cheeks with tears.

原诗讲述歌女回忆儿时不幸遭遇时的悲伤心情,经历时间有多长,伤心就有多久,泪水也止不住地一直流。许渊冲的译文都采用-ear的尾韵,原诗中并无韵律,而是无中生有,颇具创造性和流动性,year和tear两词的选用更添一丝伤感。

3.谐元韵

谐元韵是指词中重读元音重复,亦称元音迭韵。比如great和fail.在《琵琶行》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许译文:Without flute songs we drank our cups with heavy heart;

The moonbeams blended with water when we were to part.

杨、戴译文:Drunk without joy,in sadness they must part;

At the time of parting the river seems steeped in moonlight.

就押韵而言,许译文运用了尾韵“t”及谐元韵 [a:](heart和part),同时又暗含分别之苦痛在心中之意。许译文更是进一步阐释诗人难以言表之痛的情感写照。

金人王若虚评价白居易道:“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①《琵琶行》一诗无疑称得上这一评价。在此诗中,无声中尽显有声之美,长歌中穿插短促停顿,诗画中蕴含繁复之音,波澜起伏,情韵交织。许译文和杨、戴译文在展现《琵琶行》的上述特点时各有千秋,但就表现诗中的音乐美,音效美,音律美而言,则许译文更为忠实。但毋庸置疑的是,二人的译文对于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大有裨益,可谓是“千古绝唱沁心扉,抑扬跌宕普新曲”。

注释:

①白居易.《白氏长庆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年,第97页。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氏长庆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

[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

社,2006年

[3]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年

[4]潘炳新,李正拴主编.翻译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

社,2007年

[5]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

[7]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年

[8]杨宪益,戴乃迭.唐诗(古诗苑汉英译丛)[M].北京:外文

出版社,2001年

[9]张智中.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

[10]赵甄陶.中国诗词精选英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范文2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目前古诗文教学的尴尬局面,让古诗文教学更精彩?笔者认为应该强调课堂体验。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体验就是要从语文学科的整体功能出发,从学生生命的整体出发,让学生的知、情、意、行融入文本,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并以此感知和体验世界与自我的真谛。它能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怎样有效地进行体验式古诗文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在情境中体验。

“行而体道”,“行而察道”。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习者进入情境,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结论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

初中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情节生动的文言文,适合创设情境表演,通过情境表演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意识。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自读课文,初步疏通文意,然后让学生以桌椅为船,以扫把为楫,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其他同学当观众的同时,又当评委,指出每组表演的精彩之处,同时,参照原文指出表演不周到的地方,甚至漏掉的细节。这样,一堂原本比较沉闷枯燥的讲读课,在学生与文本的碰撞中,擦出了激情的火花,学生完全沉浸在角色表演和评价欣赏之中,完全潜入于文本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人物的闲适恬淡、寄情山水的心境,切身体会了古代匠师的高超技艺。这远比老师生硬地讲解词语效率要高得多。

当然,根据文本的不同,情境创设的手段可以多样,如可以借助朗读、音乐、画画等形式。

2.在情感中体验

学者童庆炳在《现代心理美学》中强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提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广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古诗文蕴藏着丰富而深广的人文情感,尤其是诗歌,它通常是诗人情感激昂沸腾的产品。但是,古诗文所传达的情理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就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歌,融入特定的时代,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从“八月秋高风怒号”的环境渲染,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老来无力的哀叹,再到“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情感酝酿,最后情感激流上升到一个顶点,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作者的命运多舛、颠沛流离的生活困境及时代的不济。作品中悲怆压抑的情感氛围,自然在学生心中弥漫开来,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强烈振动,个个神情凝重,完全融入作品的情感氛围,融入了杜甫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学习的感受也更深刻。

3.在意象中体验

诗歌因其本身的特点,表情达意更加深邃,更加空灵。诗歌教学中,须从分析诗歌蕴含的意象入手,唤起蕴藏于学生头脑中的事物表象,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自动把自己融入到诗歌的情感世界之中,并在自然而然之中完成角色的转换—由学习的主体变成诗歌再创造者,真切地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波澜,更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在琵琶行的教学过程中,用感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把诗歌分解成“江边孤客”“水上蓬舟”“船中琵琶女”“琵琶女悲愤抚琴”“孤客黯然泪下”等一组形象的画面,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让学生浮想联翩,走入诗中人物的心灵深处,与之同在、同思,亲自感受主人公(诗人)的孤独失意,使学生对琵琶女悲惨的身世充满了同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自然更深刻了。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范文3

关键词: 英汉文化意象 差异比较 翻译

1.引言

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翻译两种处于不同语系的语言时,译者总要面对棘手的文化意象这一课题。因此,要求译者在了解源语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作者在原文中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文化意图。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此处所言的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很大程度必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尤其要受到某些特定的文化意象的制约。因此,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特别是一些已被各民族所广泛接受的文化意象是做好翻译的前提和关键,也是衡量译作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之一。

2.文化意象的含义

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它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与文学性的“意象”概念不同的是,“文化意象”消解了“意象”原本所具有的诗意内涵,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特定意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果说文学性的“意象”是指艺术典型的话,那么“文化意象”强调的则是这个“典型”所象征的文化区别性。文化意象在文化传播中不但具有象征作用,而且高度浓缩着文化内涵,所以文化意象可以比其他形式更感性、更直观、更简洁地表达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内容。文化意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文化意象由物象和意象两部分构成,通常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其中物象是一种感性经验,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体,是信息意义的载体;而意象通常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是物象在一定文学语境中乃至整个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是文化意象构成中的主观部分。文化意象的功能是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文化意象通过语言这一文化载体来描绘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规律,体现特定文化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性。

人们常用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但由于各个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迥异的人文环境,所以各自的文化意象也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文化意象的正确理解译文是能否忠实于原文的关键。

3.英汉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的早期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不同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意象能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英汉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从植物、动物、数字、自然现象及色彩来解释。

3.1 用植物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但人类社会文化背景存在着种种共性。纵观两个民族的历史,不难看出它们相互碰撞,不断融合,在撞击中,寻求文化的契合点。植物所表现的文化特征同样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映。如:rose/玫瑰,在两大民族中,它都象征着爱情。汉民族情歌《送你一只玫瑰花》和英国著名的诗人彭斯所写《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由于不同民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的差异性,每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方式又不尽相同。因此,有些植物在一种文化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只有字面意义,并无任何联想意义。如汉语言中的“竹”,以“竹子”构成的成语俯拾即是:“雨后春笋”、“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等。竹子常用来比喻人正直的品格,如诗人欧阳修的“竹矣君子德,猗猗寒更绿”名句。而对于英国人来说“竹子(banboo)”只有指称意义,没有赋予它任何文化色彩。

和“竹”一样,“松”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文化内涵。由于松树不畏严寒,傲岸挺拔,在汉语言中常用来象征刚直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历代文人自古就有不少咏松的诗句。如唐朝陈子昂的“百尺无寸枝,一身自孤直”,以及的名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等雪化时”。在英美语言中,“松树(pine tree)”只是一种树木,仅此而已。

同样,英语中的“daffodil(黄水仙)”在英美文化里,常被用来象征“春天、欢乐”。 如下列诗句:

For oft,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The Daffodil

在上面这节诗中,“daffodil(黄水仙)”象征欢乐,表现诗人在孤寂时从这美好的景色中得到慰藉。而黄水仙在中国的汉文化中却无此象征意义,有时甚至可以表示为人孤傲、自恋等含义。

3.2用动物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在动物上也反映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由于英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尊重和互相吸收,因此,英汉语在利用语言表达意义、联想色彩等时,有一些是大体相当的。如fox/狐狸,两个民族都赋予它“狡猾”的联想意义;ass/驴象征着“愚蠢”;lamb/小羊,讨人喜欢;wolf/狼,凶残好杀;pig/猪,贪吃;deer/鹿,胆小温顺。

反映在语言中表现为:

人类的共性不言而喻,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方式就不尽相同,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意蕴。如汉民族语言中的龙、喜鹊、乌鸦、杜鹃,英美民族语言中的猫头鹰、狗等。

“龙”在汉民族的语言中象征着“皇权”,代表高贵和神圣。在汉民族的古代传说中,“龙”能“兴云降雨”,以“龙”的联想意义搭配了许多成语,如“龙飞凤舞”、“龙盘虎踞”、“生龙活虎”等,而在英美民族中“龙(dragon)”却是一个“凶残肆虐”的怪物。

再比如“狗”在英汉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意蕴。在汉文化中,狗大都含有贬义,如“走狗”、“丧家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英美文化中,“狗(dog)”总是含有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old dog”等习语。这反映出英美民族把狗视为人之良友。

“杜鹃”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啼血哀号”的愁苦形象,历代文人墨客以它为物象,创作了不少流芳百世的佳作。如: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哀痛口流血――杜甫《子规行》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那堪江上坐,苦听子规声――林散之《屈原故里》

然而“杜鹃(Cuckoo)”这一物象在英美民族文化里,既有愁苦的意义,又具有欢乐、愉快的意蕴,如下列诗句:

O Blithe new-comer! I have heard,

I hear thee and rejoice.

O cuckoo! Shall I call thee bird,

Or but a wandering Voice?

――William Wordsworth,To the Cuckoo

在这首诗里,华滋华斯将“杜鹃(Cuckoo)”喻为生机勃勃的春天,诗人听到杜鹃鸟的啼声而无比欢乐和愉快。

The Cuckoo of a joyless June

Is calling out of doors.

The Cuckoo of a worse July

Is calling thro’s the dark.

――A.Tennyson,To My Brother’s Sonnets

在这首诗中,丁尼生将杜鹃的叫声和农妇的忧伤相提并论,可见杜鹃这一物象在英美文化里既有“愉快”的意蕴又有“愁苦”的含义。

英汉文化中都有蝙蝠这种意象,在汉语文化里,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但在英语文化中,它并没有给人以好感,相反,它是一个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与蝙蝠有关的大多带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瞎得像蝙蝠一样,有眼无珠),as 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等。

3.3 用数字来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时常借用某一数字来表达文化意象。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三”是成功的数字,是《易经》中代表天地人、日月星合一。此外,“三”与生命的“生”谐音,因而“三”又是生命和吉祥的象征。再如:欧美民族语言中的“七”。在英美文化中,“七”最受人推崇,认为是最完整、最幸福、最吉利的数字: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内完成的,因而一周有七天之分;圣母马利亚有七件快乐和七件悲哀的事等。

3.4 用自然现象来表达文化意象

月亮、东风、西风在英汉民族文化里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月亮(Moon)”在英汉民族中都与爱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景里,有以月亮为景、抒情的精彩片断。朱丽叶对着月亮吐露了她心中的秘密,舞台上的月亮,暗示她和罗密欧的爱情就像漆黑天空中的月亮,突然而短暂。在汉文化里,常把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喻为“花前月下”,把婚姻美满喻为“花好月圆”,月亮在汉民族文化里还具有独特的意义,如思念之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西风,在汉民族文化里,常指深秋肃杀的寒风,多用来比喻凄凉、清冷。如: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

东风在汉文化里指充满暖意的春风,常用来形容蓬勃的生机,所以有“东风夜放花千树”之名言,更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佳句。

而在西方却相反,当西风吹起的时候,英国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当东风吹起的时候,正是冬天凛冽的寒风。因此,在英美文化里,西风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如下列诗句:

O,wild West Wind,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wind,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Shelley,Ode to The West Wind

诗人雪莱在《西风颂》这首诗中,把西风比喻为力量,能摧毁一切,同时又吹醒了沉睡的大地,“west wind”代表了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

3.5 用色彩来表达文化意象

中西方也会引用某一种色彩表达其文化意象。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红色”表示吉祥、喜庆,“绿色”表示生机勃勃、万物焕发,“蓝色”表示沉着、祥和,“黄色”表示富贵、威严,“紫色”作为祥瑞、高贵的象征。而在英美民族中的“红色(red)”表示残暴、流血,“绿色(green)”表示嫉妒、没有经验,“蓝色(blue)”表示忧郁、黄色、下流,“黄色(yellow)”表示愉悦、欢庆。

4.英汉文化意象差异形成的原因及比较

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各自的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民族色彩,在共同的意象上打上了深深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烙印。

4.1 因不同风俗习惯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英汉语言是使用这两种语言的社会成员不同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产物,而英汉不同的风俗习惯必然造成英汉语言社会成员在认识、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造成同一意象在英汉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联想含义。例如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但英美人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所以英语“as timid as a hare”译成汉语时要译为“胆小如鼠”,而不应译为“胆小如兔”。

4.2 因不同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英国人多信基督教,老百姓常见的建筑物是教堂(church),由于教堂里通常没有可供耗子吃的食物,教堂内的耗子经常挨饿,所以英语里产生了这样一句习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相当于汉语里的“穷无立锥之地”。在中国,佛教比较流行,老百姓常见的建筑是寺庙(temple),因此,汉语中有不少借用寺庙、和尚、佛等作比喻的习语,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上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

许渊冲先生曾举过这样一例:“Jon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表面上看上去很容易译成:“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但这是一句误译,因为它没有译出英语句子的文化内涵,因而也未能正确地传达此句句子的信息。原来,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天)只许吃鱼,新教了旧教政府以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而“不吃鱼”也就转而取得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转而取得了“遵守规则”的意思。故此句可译成:“约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诚又守规则。”

4.3因不同地理环境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中国人民自古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人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是依附在土地上,反映在语言上自然是以陆地上的人、事物作比喻的多。相反,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它的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占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的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并且他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也都反映到他们的形象语言中。例如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强者时,汉语成语为“疾风知劲草”。而英语则说“A good pilot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见好舵手)。

5.英汉文化意象的翻译

5.1保留法

在翻译过程中,当一种语言中文化意象的语用目的和另一种语言中同一文化意象的语用目的相符时,译者可以直接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达到一致的交际效用。

5.2注释法

当翻译源语中某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时借助注释法,来帮助读者接受正确的信息。

5.3替换法

有很多时候,两种语言的文化意象却是大相径庭乃至截然相反的,这时原文的文化意象可以用译文的另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寓意的意象替代。

6.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的信息足额地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满足文化信息等值传递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

文化意象是各个民族经验积累的产物和聪明智慧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传统习俗。它是丰富的,也是生动的。在翻译时,要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真实再现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使读者能同原作的读者在客观上产生同样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翻译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最好手段。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范文4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修辞;商榷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在“讲”字上下功夫,教师讲,学生听或记。在讲授知识时,教师不厌其详,不厌其细。长期以来对它的教学,我们许多教师一直沿袭“扫描式”教学法,一字一字地讲,一句一句地译,一般只对字词句的理解,很少涉及文言文的修辞。因为不能正确地理解文言文的修辞,所以有很多地方理解不够准确甚至错误。本文将对中学文言文中的修辞进行商榷和探讨,以期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也以求教于方家。

一、修辞和特殊修辞的理解以及修辞的作用

1、修辞和特殊修辞的理解

修辞是指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情境而精心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来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修辞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修辞,一种是特殊性修辞,它时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使所写所说鲜明生动。而本文提到的特殊修辞指的是后一种,当然也包括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些特殊修辞。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2、修辞的作用

古人说话写文章很注重修辞,不仅要合符语法规范,还要讲究修辞。因此我们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必须正确理解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修辞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文言文,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提高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

二、特殊修辞举隅

1、互文

(唐)贾公彦《仪礼注疏》云:“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清)俞樾《古书疑文举例》云:“古人之文,有参互以见义者。”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指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去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也省去上文出现的词语,在理解时必须使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在文言文中,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④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①中的“秦”与“汉”互文,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不可逐字逐句翻译成:秦朝时明月汉朝时边关;例②中的“主人”与“客人”互文,即“主人客人下马在船”,不能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还在船上;例③中的“烟”与“月”互文,即“烟月笼寒水与笼沙”,雾气笼罩着河水也笼罩着沙地。例④中的“岸”与“汀”互文,即“岸汀芷,岸汀兰”。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材中,曾注为:“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其实这里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意思是岸上和小洲上的小草和兰花。并不是说岸上只有小草而没有兰花,小洲上只有兰花而没有小草。这是因为不明互文而致误。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⑦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⑧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例⑤中的“将军”与“壮士”互文,即“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例⑥中的“受任”与“奉命”互文,即“受任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奉命于危难之间”;例⑦中的“东西”与“左右”互文,即“东西左右植松柏,东西左右种梧桐”,也即东西左右种植了松柏和梧桐。例⑧应理解成在东西南北各处叫嚣隳突。隳突,横行,骚扰的意思。

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例中两处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中的“物”与“已”互文,即“不以物已喜,不以物已悲”,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和自己得意而喜,不因外物不好和自己失意而悲。如果拘泥于字面,就会理解为不因外物好而喜,不因自己失意而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忧其民”与“忧其君”互文,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其民”,意思是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忧其君”“忧其民”。 这才跟上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下文的“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如果拘泥于字面,就会理角为在朝廷做官就忧其民而不忧其君,不在朝廷做官则忧其君而不忧其民。这样一来,人们就会产生疑问:在朝廷做官就忧其君吗?不在朝廷做官就忧其民吗?

由此可见,对于运用了互文修辞方式的句子,是不能拘泥于字面去理解的。

2、合叙

是指在行式上是一套语法关系,而在内容上却包含两套或两套以上的语法关系,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①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例①中的“风霜”与“高洁”这两个联合短语的成分应分别搭配,构成两个主谓短语,即“风高霜洁”。例②中的“陟罚”与“臧否”这两个联合短语的组成成分应分别搭配,构成两个述宾语,即“陟臧罚否”,它的意思是“奖励好的,惩罚坏的”,即奖优罚劣。

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如果不懂得这是合叙的修辞,就不好理解。这句的意思是: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也就是“如果不是中午就见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见不到月亮。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我们很多老师给学生这样翻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渚上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其实应当分别相承地译作:何况我和你在江上打渔,以鱼虾为伴侣,在渚上砍柴,以麋鹿为朋友。渚,水中陆地。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一般老师都会把这句话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只是可能没告诉学生这里运用了合叙的修辞,所以该句也应该分别相承地这样翻译:不知句读则从师,小的方面学到了;不能解惑却不从师,大的方面遗失了,我看不出他的聪明啊!

⑥耳目聪明。(范晔《后汉书?华佗传》)

意思是“耳聪目明”,即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分明。

⑦夏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原《中学语文》注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各种景物的影子。“此释恐欠确,实乃合叙,一动一静,富有层次感,行文有多变的艺术效果。应该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各种景物的影子。”

⑧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课文的注释只是对词语作了诠释,而没有对所用的辞格作出说明。实际上这里运用了合叙手法,“淑”与“均”分承并陈述“性”与“行”;“性行淑均”应理解成“性淑行均”。性,性格;淑,善良;行,行为;均,公正。性格只能说是:“善良”,说“公正”则不妥;行为只能说是“公正”,说“善良”也不妥。由于不明修辞手法,大多数学生将“性行淑均”释译为“性格行为善良公正”,这显然是犯了句式套叠而搭配不当的语病。

也许有人却认为这两者很相似,难以辨别,其实互文是上下词语在意义上互相呼应、彼此渗透,并提是一句中前后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分别相应;互文是“一分为二”,并提是”合二为一”。

3、连及

是指说甲事物时又连带说及与甲事物有关的乙事物,但其意只指甲事物,这就叫连及。连及可分为同类连及和反类连及两类。同类连及是指连及的乙事物质与甲事物质属于相关或同一类别;反类连及是指连及的乙事物与甲事物属于相对或相反的类别。

①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孔雀东南飞》)

②是芙蓉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李渔《芙蕖》)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④陟罚臧否,不宜异也。《诸葛亮《出师表》)

例①中的“父母”是说母而连及父,“兄弟”是说兄而连及弟。例②中的“耳目”是说目而连及耳,这两例都是同类连及。例③中的“存亡”是说亡而连及存。例④中的“异同”是说异而连及同。这两例都反类连及。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句中的“作息”是说作连及息,翻译时,具体取何义,必须根据语境分析取舍,如果一味“直译”,就会出错。

⑥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西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例⑥中的“禹决渎”,课本释为“和禹挖河(泄水)”,教学参考书则译作“和禹(挺身率领百姓)疏通河道”。如此将原文中的“禹”照搬到释文译文中去,是很不妥当的。先秦诸多典籍中均有关于以堙治水无功、禹导治水告成的记载,韩非子在《显学》中叙述此事时就曾有过“昔禹决江浚河”的句子,而未提及;至于在《五蠹》中言“禹决渎”,其本意也并非真的是说、禹两人皆用疏导之法治水,此乃言“禹”连类而及“”而已。这便是运用了所谓“连及”的修辞手法。被连及的“”自然不是正意所在,而只起陪从作用。这里之所以用连及修辞,是因为“”与“禹”义类相关(系禹之父),再者“禹”并举,又同下文“桀纣”、“汤武”、“尧舜”等相对称,便能求得音节和谐、词句整饬之功效。明乎此,释译文字中理所当然地是不该提及“”的。倘若对此连及修辞有所忽略,则出现如上列举的误释误译也许便是在所难免的了。

参考文献:

[1]易国杰,姜宝琦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2]中学文言文教学应重视修辞知识的传授[J].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