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花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花痕范文1

花痕范文2

关于成化彩瓷的颜色

关于成化彩瓷的颜色,《南窑笔记》上“彩色”条目说:“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先於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於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曰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区填出者是也。彩色有:矾红,用皂矾炼者,以陈为佳,用石末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用铅粉石末入铜花为绿色,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翠色则以京翠为上,广翠次之,以上颜色皆清朝名……”

关于成化彩瓷上的磨痕

以上这些颜色都是宣德、成化彩瓷所用的,宣德的紫、绿、黄、矾红器物,都是以这些作为彩釉料,成化时将其应用烧造出美艳的成化斗彩。我在这里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南窑笔记》中有关彩料的说明,正是为了讲明一点:由于釉上彩两次烧造,因此都是加铅的低温彩釉,这类器物在使用时就容易脱落,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关于成化彩瓷上的磨痕。

以成化斗彩四季团花果碗来看,碗心有使用痕,因为使用,使得上面的彩釉几乎全部脱落;此外,在碗壁团花果纹下方,有一圈明显的磨损痕迹,可能是经常放在圆架框上使用而形成的。

另外还有几件比较特殊的例子,如成化斗彩八吉祥纹碗,这碗上的青花轮廓完整,但在青花轮廓线内,都有不规则的故意打磨痕,有几处留有彩料未被抹去的痕迹,因而此件可能是已全上了彩,但因为某种原因,而将彩磨去。类似这种情形的,如成化窑青花转枝莲花杯,这杯外壁上的青花轮廓内,有着明显的磨痕,但尚留有一些淡红色痕。成化窑缠枝莲彩瓷高足杯,器外壁有明显磨痕,但是彩釉并未全部磨去,其打磨的是整个器壁,并不是只磨彩釉部分。

以上这几种情况,除了成化窑斗彩四季团花果碗的磨损情况可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外,其余的都不知是何缘故。

成化彩瓷的怪现象

关于磨痕,在故宫留有的这一批清宫旧存成化彩瓷中,还可发现一些很特殊的现象,比方说鸡缸杯之类的斗彩小杯、小洗,有相当一部分,其底足及口缘都有一道用软性器物打磨的痕迹,凡是底足及口缘用这种方式打磨过的,器物内都有使用痕迹。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些器物在使用前,都是要经过这样的处理,如是,在使用时,手托底足,才不会刮手。至于器物的口缘为何也要打磨,可能因为这类器具都是小件,以手端住,手指轻触口缘,如是全釉则容易滑落,略微磨一点,稍呈涩口,则可止滑。当然,是否用盏托、杯托不得而知,但即使是用盏托、杯托,最终还是要用手端起来的。

以上这种现象,并非全部成化彩瓷都是这样的,只是有个规律:凡是底足、口缘没有打磨痕迹的,其内则无使用痕迹,由此推测——

花痕范文3

有人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的校长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是一所学校的领路人,有效的管理方法将成就一所学校的未来,学校的管理纷繁而复杂,而管理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管理无痕,静待花开”。

得人心者得天下,下属及教师敬佩的领导是使学校管理事半功倍的人。做事先做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要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善于沟通,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坦率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诚恳地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胸襟磊落。面临大事,果断决策,雷厉风行。校长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量,使教师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这样的管理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准绳。作为校长,就要高瞻远瞩、统筹全局,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工作实际,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性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教师岗位考核方案、教师绩效考核标准,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评价机制,尽量减少对教师评价不公平的误差,引导全体教师追求业务的精益求精。尊重教师的人格,重视教师的荣誉,维护教师的利益,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机制,才能推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能量的传递是一剂学校管理的良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教师队伍中有很多感人事迹,校长要挖掘教师的潜能、敢用新人、赏识出色、为教师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鞭策全体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细化管理,引领教师借助网络这种现代手段走“学以致用”的自学之路,教师的自身力量和智慧是不可估量的,能激活这种能量,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财富。鼓励教师各尽所能,争当先进,形成良性的内部竞争机制,因此,校长就要抓住先进典型,宣扬先进事迹,奖励无私奉献的教师,树立教师楷模形象,让感动人心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在教师、学生中传递,在校园中传递,静待花开。

总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做一个“勇者”,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改革;应该做一个“智者”,努力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也善于运用教师的集体智慧;还应该做一个“仁者”,以一颗仁爱之心,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关心教师的个人发展,善待每一位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校管理如春风拂过大地;如细雨沐浴万物,不留下一点痕迹,只要静待花开。

花痕范文4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尊重 真情 快乐 “严”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人的思维、兴趣、爱好,甚至个性、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渐彰显出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的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和学生交住。”这一精辟的论述强调了师生的交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然而,社会生活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逐渐商品化、功利化、冷漠化,正严重地污染着孩子们心中那片情感的净土,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课堂这一教育大本营中,教师如何与学生交往也成为一项颇有探讨价值的教学艺术,它直接关系着情感教育的成效。本文将就此对“教学中的情感效应”作简要的论述。

一、尊重,搭起教学的平台

一个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无疑是人生的最高奖赏。无论是什么人,当他深切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真正尊重后,都会激发出一种强烈的尊严感和尊重感,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就能义无反顾地、尽心尽力地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现在的中学生,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的熏陶,有着明显的特点:自尊心强,甚至有点“自尊过敏”,尤其是那些经常受到家长或教师斥责的学生,他们就像一只只小刺猬,时刻准备用全身的刺去刺伤别人以求自保。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去触摸他们身上的那一根根的刺,对他们少点指责与批评,多点赞赏与肯定,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尊重他们的课堂表现。

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哪怕是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只说出了一个词或有些辞不达意,教师都要给予中肯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诸如“你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你是一个认真阅读的人”、“你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你提炼的观点有新意”、“你的见解独到,请继续”之类的话应是教师常用的课堂语言。结合学生实际的评价与鼓励,会让学生觉得你不是一个滥于表扬的老师,而是一个善于尊重、懂得欣赏的老师。这样的尊重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接纳,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重拾自信,走向成功。反之,教师在课堂上若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他们则有可能抵触课堂,甚至公开与教师顶撞。

二、真情,叩响教学的大门

教育家夏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可见,教师的情爱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厚、高尚、纯洁、公正、有原则的爱是最让学生钦佩和感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这种爱,而且要把这种爱投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并领情,即“光爱不够,必须善于爱”。学生是善于观察的,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中分辨出细微的差别,感受到不同的意味。因此,即使在教育、批评有不良倾向的学生时,我们也要用真诚的微笑、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言语、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保护他们易碎的玻璃心,进而营造出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围。

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公正的“待遇”,教师的目光不应冷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教师的心里不应落掉任何一个学生的名字,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好而又寡言少语的学生。要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性格,并随时注意对他们提问,做到于细微之处见真情,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很重视他们的。

三、快乐,点燃教学为花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教师若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自己就要饱含热情和激情地走进每一节课堂。教师的情绪主导着整个课堂气氛,师能“乐教”,生才会“乐学”,很难想象一个教师在面无表情、语调呆板地讲授而他的学生却能饱含激情地听课或参与课堂活动。那么,如何营造“乐教”“乐学”的气氛呢?

1.博学是“乐教”“乐学”的源泉。

教师的文化底蕴,专业修养,是课堂智慧的源泉。学生崇拜智如泉涌、永远也不会被难住的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使得课堂妙趣横生;这样的课堂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若开始崇拜这个教师,“乐学”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2.“亲师”是“乐学”的前提。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师要在课堂语言的使用上用心。教师的语言温和风趣最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该师“可亲”;教师的语言尖刻带刺最易疏远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该师可“憎”。学生若无法“亲其师”,又如何会“信其道”?

四、“严”字,构筑教学的屏障

“教不严,师之惰”。这“严”,不是打骂、苛责、惩罚,而是认真、严谨、有原则,它是折射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魅力的三棱镜。认真严谨,为人处世讲原则的教师,能让学生敬之、效之,进而形成“不令而从”的风景;懒散怠慢,锱珠必究不讲原则的教师,会被学生嗤之、效之,进而形成“虽令不从”的局面。不仅如此,“严”还能满足学生求德的需要。所以教师要“严”,且要“严”得有“理”有“方”,这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保证。

情感教育是一片叶,在无声无息地给花输入养分,即便是化作春泥了无痕,也还能更好地护花。学生是花,在叶的关注中绽放、结果、成熟、落蒂――那便是花开的声音,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参考文献:

花痕范文5

孩子爱模仿,乐乐说狠话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模仿习得的,如家长教训孩子时偶尔用过狠话,家庭成员间闹着玩时说过,幼儿园老师在孩子不听话时用狠话吓唬过他们,或者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过程中听到过,等等。由此可见,家长要防止孩子说狠话,就要营造文明的语言环境,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能使用难听的字眼,应该尊重孩子。在文明语言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然也不会说狠话。

对人说狠话是一个很不礼貌的行为,而且很容易激怒对方,不利于孩子与人交往。当孩子说狠话时,家长应给以关注和引导。但是对于正处在第一反抗期的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禁止、批评只会引起他的逆反心理,从而强化他的模仿行为。所以,即使你很生气、很惊讶于孩子的狠话,也要平静地对待。

避免强烈的情绪反应。父母在初次听到自己的孩子说狠话时,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说“哎呀,你学坏了,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如果成人反应激烈的话,那么就让孩子感受到狠话的强大力量,以后孩子则会更加关注这些能让他人反应激烈的语言,重复体验狠话的威力。

冷静地分析问题。一般来说,孩子模仿说狠话有两个目的,一是试探一下大人的反应,二是通过说狠话来发泄种种原因造成的愤怒、焦虑和压抑。父母应用平静的态度对待孩子,分析孩子为什么说狠话,并根据不同原因采取对应的引导方式。

花痕范文6

画荷

荷花有许多种名称;莲花、玉环、六月春、芙蓉等等。它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它还是许多才子和画家歌颂的对象。今天,老师便教我们画荷花。

老师先再黑板上画了一个胖呼呼的花瓣,多像一个大桃子呀。老师说:“想画好荷花必须要从基本功画起”。说罢又画了两片花瓣。“你们知道接下来要画什么吗”?老师问道,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最后还是聪明的陈宇杰解了围:“莲蓬”,“对”。老师又在花瓣的中间画了一个莲蓬。还画了几颗绿油油的莲子。看着这绿油油的莲子,我想起了小时候放一颗莲子在嘴里,又香又甜,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画完莲蓬和花蕊,老师又在莲蓬上方画了几片带着晶莹露珠的花瓣。大功告成,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下面还有一根修长带着小刺的花梗呢,对了,这么美的荷花当然得配上碧绿的荷叶,于是,老师在荷花旁画了一片像大圆盘一样的荷叶。不一会儿,一副《醉荷图》便玩成了。荷花尽情地散发着清香,引来了许多的蜻蜓。

看着这幅《醉荷图》,我不由地想起了一首古诗∶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荷花,你真不愧为花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