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望海潮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望海潮翻译

望海潮翻译范文1

其实,几乎每一个学过翻译的人应该都听闻过许渊冲的大名,正如许先生自己跟主持人董卿所说的那样:“我的名字已经比名片还响一点儿了,名片不送人家也知道。”“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绝不是吹嘘,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实现中英、英中、中法、法中翻译的人,他把《红与黑》、《罪与罚》等世界文学经典译作中文,他翻译的《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等中国典籍被西方视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范本。

1999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0位教授,共同提名许渊冲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虽然老先生最后并未荣膺诺奖桂冠,但评委会的评委、女诗人Vallquist特地给他写了信,称他的翻译是“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学的样本”。老先生接到信,“狂劲”又上来了,说了这么一句话:“诺奖一年一个,唐诗宋词流传千年。”

2014年,许渊冲荣获了“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该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一人,许先生成为自1999年设立该奖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隐形的译者

我第一次听到许先生,是在本科大三那年的汉译英课上,教这门课的老师随口背出许先生翻译的柳永的《望海潮》,满脸都写满了钦佩之情,还要求我们去百度一下“许渊冲”,让我们仔细读它的译作。

后来多次邂逅先生的译作,愈发佩服,看到“音美形美意美”的高见,不禁将其视为自己翻译和评价译文时的标尺。

许先生参加《朗读者》播出后的第二天,有位朋友跟我说她有一本许渊冲先生翻译的唐诗宋词三百首,以前虽然翻看了一些,但并未留意译者是谁。

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我们求知的过程,会读到许许多多的翻译作品,但能被人记住名字的译者寥寥无几。读者记在心里更多的是书的作者和内容。

译者,有时候是“隐形”的,他们是桥梁和媒介,帮作者与另一种不同语言的读者建立起联系。

许先生出现在央视的节目上,让社会了解了翻译这个行业。许先生的成就是对行业发展的一种激励。同时,推崇诸如此类的大师就是在推崇卓越,就是在重拾中华文化的“尚贤”。

当年《百家讲坛》成就了易中天、于丹和王立群等学术明星,也激发了民众读中国古典文学的热情。每年的诺贝尔奖评选出来之后,获奖者的作品也会热销。

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不算是热门行业,许先生出现在《朗读者》,一定程度上引发公众关注文学翻译这个行当,无疑是一件好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讲,翻译文学作品是一项“低收入、超负荷”的工作,多少有点“赔钱赚吆喝”的况味。

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其实很简单。许先生每天翻译到凌晨,是因为心中有着对翻译事业的热爱;回忆起初恋,依然热泪盈眶,是因为先生内心永远保持着一腔赤诚。

当主持人董卿告诉在座的观众许先生每天翻译到凌晨三四点的时候,许先生风趣地告诉董卿“这是偷来的”。他信手拈来英国诗人托马斯・摩尔的诗句:“The best of all ways (一切办法中最好的办法)/To lengthen our days (延长我们的白天)/To steal some hours from the night (从夜晚偷几点钟)”

许先生在节目讲到,他把林徽因的《别丢掉》翻译出来寄给爱慕的女同学,五十年后,因为荣膺翻译大奖,女同学看到媒体报道后给了他回信,而这时,他们都早已各自成立了家庭。“生活的每一天都能欣赏,有时候失败有失败的美,这个事虽然没有成功,回想起当年,还是很美的。”他在节目里释然地说。

我想,大概没有人会怀疑,许先生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有属于自己的回忆,有自己努力取得的成就,有热爱的翻译事业,也有陪伴着他共度岁月的爱人。

他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创造美与发现美,翻译同样一句话,如果我翻得比别人好,或者比自己好,这就是乐趣,这个乐趣很大,是自己的乐趣,是别人夺不走的。”

他说,如果能活到一百岁,计划把莎士比亚翻完。这是一个96岁老人的目标。即使身患直肠癌,许先生依然在热爱的翻译事业中跋涉着、努力着。他引用一位作家的名言来总结自己的人生观:“生命在于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自己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央视《朗读者》的节目中,有一位嘉宾格外引人注目。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他饱含深情地朗读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情诗《别丢掉》,“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念完,观众也不禁潸然。他就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望海潮翻译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2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76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古诗词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难点,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必须重点研究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突破教学瓶颈,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本文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由于高考的压力非常大,教师为了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通常让学生通过背诵的形式来记住古诗词,只是大概地给学生分析一下词意,并没有深入讲解,从而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不到古诗词的意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使学生在单一的教学形式中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以至于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二)缺少对古诗词个性化的讲解

在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和学习时,学生一定要有独特的想象力,在阅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古诗词进行独特的认知和鉴赏。但是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缺少对古诗词个性化的讲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再加上学生自己人生经历不够丰富,以至于最终影响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三)没有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古诗词学习的,古诗词教学也只有教师讲解、布置作业等单一的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的状态非常消极。高中阶段,古诗词的教学主线就是翻译、背诵,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情感,从而打消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古诗词学习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教师若从词汇开始讲解,会给学生一种非常乏味的感受,因此一定要创新教学策略,创设相应的古诗词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从而带着丰富的情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中《咏怀古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边塞的歌曲,将其当作教学背景,给学生讲解昭君出塞的故事,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从而让他们学好古诗词。又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中《望海潮》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朗诵的视频,伴以充满感情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二)设计朗读环节,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情感

古诗词是作者情感的一种体现,其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字都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感情,比如愤恨、舒缓、愉快、凄凉等。教师要认真引导,让学生将古诗词有感情地朗诵出来,从而在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古诗词。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涉江采芙蓉》的教学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基础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探讨:应该怎样划分朗读的停顿,朗读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哪些词汇上,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古诗词的朗读,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找到问题之后进行改正,再次朗读,直到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或小组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中心思想。总而言之,朗读是一种外在的教学方式,通过朗读能够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不仅是一个深化学习内容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

(三)多角度进行古诗词的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宝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学会从多角度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方式一定会带来非常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方面的价值,更要让学生注重作者在创作中应用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形式。这些内容都会在古诗词当中体现出来,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古诗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中《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完词的表面含义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该首词的创作背景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写作手法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而古诗词的价值层面有很多,教师可以应用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的奥妙,让学生对古诗词艺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外,古诗词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非常好,如果将古诗词的字音转变成音律,让学生进行朗诵,他们就能在朗诵中体会到古诗词的内在情感,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除上述之外,还有很多角度的入手点,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不断探索,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三、结语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将古诗词的内容、情感、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意境等结合起来,通过创设情境、朗诵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内容,理解其中的情感,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B.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 课外语文,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