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鸿门宴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鸿门宴翻译

鸿门宴翻译范文1

关键词:鸿门宴 遂 于是遂

《鸿门宴》一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主要讲述了项羽进入函谷关与刘邦的一场斗争故事。文中有“……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教师教学用书对此翻译为“于是﹙刘邦﹚决定赶快逃离,让张良留下辞谢”。这也符合《说文解字》对“遂”字的解释,“遂,亡也”,亡乃逃也。

但是,“遂”在古代也多用于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字。《论语》里有“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左传》里记载“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荆轲刺秦王》里也多次出现,“乃遂私见樊於期”、“遂自刎”、“遂发”等。那么当“于是”加上“遂”在一起的时候,“遂”字是什么意思呢?笔者翻阅《史记》本纪和列传,共有十处涉及“于是遂”的句子,如下: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史记·夏本纪》)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史记·殷本纪》)

于是遂得脱(《史记·项羽本纪》)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史记·张仪列传》)

于是遂解蒲而去(《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史记·春申君列传》)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史记·刺客列传》)

于是遂斩郅都(《史记·酷吏列传》)

可见,在“于是遂”的组合里,“遂”字皆表示“就”的意思。《史记·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当直译为“于是就离开”,并无“逃”意存在。从前后句的连贯顺承角度来看,“于是遂去”肯定说的是刘邦。但是,既然翻译成“于是就离开”了,怎么还有随后的“乃令张良留谢”和刘张的对话呢?我们可以参考《荆轲刺秦王》中的“遂发”来解释,荆轲叱责太子后,“请辞决矣”,于是就出发了,紧接着便是千古传颂的易水诀别描写。可见,“遂发”是“于是就(准备)出发”,言下之意是已经动身,“发”字的意思已经在行动上有所展现,只是程度不深、不远,如果真的出发已久,何来其后的易水送别。《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说明刘邦采纳了樊哙的建议,于是就(准备)离开,离开的行为已经做出,可以是收好行装、安排好马匹,也可以是吩咐将士做好(他)走后事宜。因此,文中自然而然出现了“乃令张良留谢”及刘张对话的情节。

鸿门宴翻译范文2

放给学生自己学习,并不是说文言文知识点不重要,也不是弱化基础知识,而是在处理方法上有所不同。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语法知识等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可以采取语法开路的方式,也就是先给学生上一次系统的文言文语法课,在具体课文的学习中,再将系统方法与具体指示相结合,这样容易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系统的文言文语法,便于记忆和整合。对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多加练习以便巩固,这样比单纯的讲解效果会好很多。毕竟文言文浩如烟海,老师再强大也不可能一一点到,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勤学勤练,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记忆方法,学习重要的是“熟能生巧”,教师做到“授之以渔”,会让学生受用一生。

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起《语文读本》上的文章,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更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以达到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鸿门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自由扩展楚汉之争的故事,讲解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等段落,让学生充分了解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加深对课文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还可以为学生讲解有关主人公耳熟能详的成语,如: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故事,并且布置几个成语让学生课下整理,课上与同学们讨论交流,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筛选手机信息的能力,更能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以课本中的文章为点,以完整的故事为面,点面结合,对故事的来龙去脉有个整体的把握,对人物形象作全面的分析。

三、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高中生面对升学压力,作业繁多,时常给他们安排一场视听盛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以屠洪纲优美动听的歌曲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到《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时,安排几名同学进行分角色表演,不但能把课文流利的背下来,而且能加入自己的性格元素,真正的体会人物形象,真没想到他们刚刚接触长篇深奥的文言文,竟会如此顺利,这便是优越的课堂模式的魅力所在。在学习《鸿门宴》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再现鸿门宴会的场景。在谈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一段时,请他们入座。学生不知道该怎么正确入座,这时教师趁机讲解鸿门宴上座位体现出来的地位尊卑,这种教学会比让学生死记硬背过座次好得多。

四、让学生改写文言文

鸿门宴翻译范文3

我们要掌握省略句首先应抓住其特点,识别其类型。

省略句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兼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量词的省略等。下面结合每一类型的特点具体来谈。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可分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1 承前省

特点: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是一致的,为了避免行文的罗嗦,可将后一个主语省略,翻译时后一个句子的主语只要根据前一个主语即可推测出来。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 )复攻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号内省略主语“秦”,可根据前面一句“秦伐赵,拔石城”推测出来。

2 蒙后省

特点: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是一致的。为了避免罗嗦,可将前一个主语省略。翻译时前一个句子的主语只要根据后一个主语就可推测出来。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括号内省略主语“公”可根据后一句“公乃入”推测出来。

3 对话省

特点:在人物对话的语境里,当交待清楚对话双方之后或对话者人名已在前文出现过,为了行文简洁,可以将作主语的对话双方省略,翻译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来。

樊哙日:“今日之事如何?”良日:“( )甚急。”(《鸿门宴》)括号内省略主语“今日之事”,可以根据上文“今日之事如何”推测出来。

二、省略谓语

谓语是现代汉语句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省略谓语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个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思推知省略的谓语。

常见的谓语省略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承前省

特点:前后两个句子的谓语是一致的,为了行文简洁,可将后一个谓语省略,翻译时后一个句子的谓语只要根据前一个句子的谓语即可推测出来。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括号中省略了“为乐”二字,可根据前文的谓语“为乐”推测出来。

2 蒙后省

特点:前后两个句子的谓语是一致的,为了行文简洁,可将前一个谓语省略,翻译时前一个句子的谓语只要根据后一个句子的谓语即可推出来。

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根据后句“秦王不肯击缶”的谓语推测出括号内省略谓语动词“击缶”。

3 共喻省(据文意省略)

特点: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谓语。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 )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根据上下文,可推测括号内谓语为“俟”,等待的意思。当然“俟”后面又省略了“于”介词。

三、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省略部分多是代词“之”。

1 省略及物动词后的宾语,

特点:及物动词后面应该有宾语与之搭配的却没有出现。

遂拔( )以击荆轲。(《荆轲刺秦王》)括号内省略动词“拔”的宾语“之”,也就是剑。

2 省略介词(“与”“以”“因”“为”)后的宾语。

特点:介词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一般地要和后面的名词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如介词后没有名词,就是其宾语被省略。

竖子不足与( )谋。(《鸿门宴》)“与”是介词,而括号内省略了宾语“之”,即项羽。

四、省略兼语

特点:“使”“令”“命”“召”“俾”和“拜”“除”等一些动词后,一般来说,应该有兼语(通常是“之”)与之搭配,但这个兼语却没有出现。

为国者无使( )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括号内省略兼语“之”即自己。

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号内省略兼语“之”即相如。

五、省略介词

特点:文言文中介词“于”“以”等经常和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补语或状语时,介词往往被省略。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 )陇西。(《张衡传》)括号内省略介词“于”,“在”的意思。

秦王购之( )千金。(《荆轲刺秦王》)括号内省略介词“以”,“用”“拿”的意思。

六、省略量词

特点:数词后面量词通常省略。

蟹六( )跪而二( )鳌。(《劝学》)前面括号内省略“条”。后面括号内省略“只”。

其次,我们还要掌握一些方法。

1 分析语法,今为古用

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去分析文言文中的省略情况,明确被省略的成分。首先查找句中的动词谓语。然后分析动词谓语前半部分,如没有陈述对象,就是缺少主语。再分析后半部分,若是及物动词后面没有与之搭配的成分,有可能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非宾语,就有可能省略介词。如2005年湖南卷翻译题第15题的第1句:因乞李氏以归。动词“乞”后面有名词“李氏”,但它不作“乞”的宾语,所以可能省略介词“于”。而“乞”后的宾语也被省略了,根据语境,应是“这部书”。

2 抓住关键,掌握类型

所谓关键就是省略句中每一类型的突出特点。从词性上讲,动词(及物动词、“使”“令”类、封拜类)、介词、数词等:从旬式上看,结构一致的句子、对举性质的句子等,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们与省略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曹刿论战》)句式结构一致,不难看出括号内省略为动词“鼓”。再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两句对举,省略动词“择”。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例句,切实掌握常见的省略类型。如果我们认真揣摩,反复咀嚼,就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

3 瞻前顾后,联系语境

鸿门宴翻译范文4

关键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识别方法

古代汉语中的词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各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大致相同。例如,动词经常作谓语,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副词经常作状语,等等。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主要针对实词而言)。针对“高中生要熟悉一定数量的实词”的大纲要求(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现象),笔者就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做如下分析。

一、词类活用的几种情况

(一)名词的活用现象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使动用法;名词意动

用法。

(二)动词的活用现象

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活用现象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

二、词类话用的识别方法

要识别词类活用,就得从上下文和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

从语法和词汇两方面综合考查。下面笔者把它归为三类具体谈一下。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往往具有语法上的某种标志。例: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书帛:用朱砂在帛上书写)

③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例①的“籍吏民”是“登记官吏百姓的户口”;例②的“陈胜王”是“陈胜为王”的意思;例③的“王关中”是“称王于关中”。“籍”和“王”都是名词作动词。

2.形容词用在名词前,如果不是修饰关系,那么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例中的“善留侯张良”是“与留侯张良交好”。“善”是形容词作了动词。

另外,有时形容词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例: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3.名词、形容词放在助动词、副词或辅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例中的名词“水”放在助动词“能”的后面,解释为“游水”。

4.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谓语动词之后)。例:

①今王鼓乐于此。(《孟子·梁惠王下》)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侍坐》)(沂:水名;舞雩:古时求雨的坛,在山东曲阜县东)

例①的“鼓乐”之后有介词结构“于此”,所以“鼓乐”活用为动词,是“弹奏乐器”;例②的“风”之后有介词结构“乎舞雩”,所以“风”活用作动词,是“吹风,乘凉”的意思。

以上诸项还不能概括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所有情况,只是择其要者而言之。同时上述标志还经常同时出现,可以灵活

运用。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只有作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往往是使动用法。

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中的“归”意思是“使什么归”,是使动用法。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作进一步分析和判断的;意思是如果作为一般动词解释不通,就要考虑使动或意动用法。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上来说,使动就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和意念。

例:①孔子师郯子苌虹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③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例①中的第一个“师”是名词意动用法,是主观认为的,翻译为“以什么为师”;例②中的“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是“使价值昂贵”,是客观结果;例③中的“劣”是“认为促织不好”的意思,是主观感受,属形容词意动用法。

(三)名词作状语的识别

在通常情况下,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还另有名词作主语,因此,可根据此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例中的“兄”前面有主语“吾”,“兄”作了“事”的状语,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是名词作状语。

鸿门宴翻译范文5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的语法现象。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在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性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例如:

1.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鸿门宴》)

例1中的“厚”“薄”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厚”用作动词,变雄厚;“薄”用作动词,变薄弱。例2中的“近”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二、形容词用作名词

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例如: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丹不忍以己之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例1中的“乏困”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例2中的“私”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名词,私心。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判断方法: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可补出中心词,这时形容词为定语。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说形容词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体,这个形容词就有了使动意义。例如:

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断其左股。(《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例1中的“阙”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它使宾语“秦”减少,所以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减少。例2中的“断”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它使宾语“股”断,所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断。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判断方法: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活用形容词的性状,宾语本身并不一定真的具有这种性状,只是一种主观的认为。例如: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例1中的“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认为宾语“之”延迟的意思,所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为迟。例2中的“怪”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认为宾语“之”奇怪的意思,所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判断方法:形容词带宾语,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一般可以翻译成“以……为……”“认为……是……”“把……当做……”。

【专项训练】

1.下面黑体字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C.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下面黑体字使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A.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

B.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C.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阅读下面的语段,解释文中的黑体字。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衣

答:

(2)全

答:

4.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的用法及意义。

(1)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答:

(2)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答:

(3)三岁食贫(《诗经》两首)

答:

(4)何方圜之能周兮(《离骚》)

答:

(5)固前圣之所厚(《离骚》)

答:

(6)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答:

(7)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

答:

(8)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答:

(9)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答:

(10)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答:

(11)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答:

(12)入之甚寒,问其深(《游褒禅山记》)

答:

(1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答:

(1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答:

(1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答:

(16)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答:

(1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答:

鸿门宴翻译范文6

中学语文教材中,语法方面的讹误也存在。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又欲肆其西封”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往西扩大边界。可见,此处的“西”翻译成了状语。“封”的是“疆界”,而“西”的位置在“封”的前面,因此“,西”应译为定语“西边的”。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对此处的注释为:必然要扩张西面的国界③。此种翻译才是正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时,不但要注意句意的通顺,还要看句子的语法结构是否规范、正确。

注释详略不当

1.需要详解,却过于简单。有的注释过于简单,以致于让师生费解。例如: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亡关中。”课文下的注释为“左司马,官名”。读高中时,我曾质疑过这“左司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官,到现在才明白,“左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员,而是军中管理军务、执行军法、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成员。这样的一个核心人物居然当了内奸,难怪刘邦在回营之后,立刻诛杀了曹无伤。如果课文此处的注释能更详细些,那么学生对课文内容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有利于主旨的体会。又如,必修2《兰亭集序》一文,有“一觞一咏”一句。课文注解为“喝点酒,作点诗”,对“一”没做解释。古代汉语字典中对“一”的解释,其中的一个义项为:<连词>或者。②《孙子兵法•谋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戴圣《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以推出“一”确有“或”的用法。课文应该作注解,以免学生对最简单字的错误理解。必修3《过秦论》一文,有“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瓮牖绳枢,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门板,形容家里穷。牖,窗户。枢,门扇开关的枢轴。“”瓮牖绳枢”这四个字都是名词,每个字在此处都应是活用的。因此,注释应标明:“瓮、绳,用作状语。译为,把瓮,用草绳。牖、枢,用作动词。译为,做窗户、系门轴。”必修5《陈情表》一文,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见背,弃我而死去。古代汉语词典中对“见”的解释为“:见,指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④该文中的“见”可引申为“我”。课文应注明“见”的引申义“我”,直接对“见背”进行解释,有点令人费解。

2.没必要做注释的,却做了注解。有些简单注释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出现,后面没有必要再次出现,以免重复啰嗦。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之沛公军,到刘邦驻军地。之,到。“之”字在初一时就有注解,这里就无需再注解了。选自《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一文中,有“至之市”一句,在这里“之”课文注解为:之,到……去。既然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出现,并且作了解释,那么在高中教材中就没必要再次注出,重复的出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注释欠准确

注释欠准确是文言文注释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在注释时要考虑很多因素,结合客观实际、上下文、具体语境,尽量使文言注释接近本义。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一文,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课文将“曦”字解释为“阳光”,是不准确的。首先,从结构上看,“不见曦月”中的“曦”与“月”并列,“月”翻译为“月亮”,那么对应的“曦”就应该是“太阳”。古代汉语词典中有此说法:“曦,指阳光。也代指太阳。”④因此,此处的“曦”应翻译为“借指太阳”。在此篇中还有一句“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课文注释为: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根据生活常识,我们可知道,这种解释不符合客观实际。“白色的急流”是无法“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才现出其“碧绿”,也可以“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译文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有“可汗大点兵”一句。课文注解:皇上要大征兵。“可汗”,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诸多的历史剧中,我们都可听到此称呼。课文译为“皇上”不合乎当时的称呼,应保持“可汗”的称谓不变。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一文,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忧谗畏讥,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把“讥”解释为“讥讽”显然是不对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讥,指责。④后面用“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对此种意项进行举例说明。因此课文中的“诽”并非“讥讽”之义,而是“批评、指责。”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妇女无所幸”句。课文注解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这句话是范增劝项羽时所说,文中“妇女无所幸”说的是刘邦的态度,当时的刘邦显然不是“封建君主”。教材的错误在于将君王的宠幸和带有“尊崇”意义的“幸”字没有区别开。然而,这篇课文中还有一句“今事有急,故幸来告张良。”此处的“幸”教材中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此处的“幸”应当做敬词讲,表现出对方使自己感到荣幸。因此“,幸”字的含义很丰富,不可狭义理解。又如,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奉卮酒为寿”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我们不难发现,在此处“,寿”是作“祝福”讲的,此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寿”字的本义是“长寿”。在古文献中,向尊者敬酒或赠送礼物以祝其长寿即称为“寿”。古代汉语字典中“寿”有一个意项是:敬酒并祝人长寿。②本文中还有一句“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此处的“寿”字在文中没有做解释。其实,此处的“寿”和奉卮酒为寿中的“寿”字含义相同,即,敬酒并祝人长寿。又如,必修2《短歌行》一文,有“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驾来访。存,问候、怀念。把“存”解释为“问候、怀念”是不准确的。“问候”和“怀念”是两种意思。从文意可知,老友来看望,此时,应翻译为“问候”更为准确。若译为“怀念”则说明作者同好友还未见面,这与史实不符。再者,古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存”的,一种意思是,看望、问候。②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另一种意思是,思念,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两种不同的意思,在本文的注释中,却合为一项,令人费解。可见,本文解释有误。再如,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王好战,请以战喻”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将“喻”解释为“比喻”是错误的。《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侃疏“:喻,晓也。”可见,先秦时代,“喻”表示“明白”、“开晓”之义。实际上,“喻”表示“比喻”之义,开始于战国晚期以后。在孟子写此篇时,还未出现“比喻”义,以此说明本文中的“喻”应当是“明白”、“开晓”之义。

对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辨别有误

所谓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古今是相对的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两者为古今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异体字,是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的字。互为异体字关系的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通假字,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某个字本有专字,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现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称借字。两字之间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两字为通假字一般写为:某通某。在中学课本中,某些注释对三者的辨别有误。

1.把古今字错判为通假字。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中,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课文注释为:说,通“悦”,愉快,高兴。“说”和“悦”两个意义完全不同,“说”有开导的意义,心中苦闷,被好友开导过后,心中欢乐,而“悦”有“高兴”之意。可见“,悦”和“说”有意义上的联系,是古今字,非通假字。《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后来写作“悦”,高兴。因此,二者实为古今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内,通“纳”,接纳。《说文》:“内,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由此可见“,内”的本义是纳入、进入。课文中“内诸侯”的意思是把人才贤士招进家门,可以理解为收容之意;与“外”相对又有“内部”的意义。后人为了区别“内”的接收、接纳与它的其他含义,在“内”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系”部,使它的表意功能更加明确。《说文•系部》中解释“:纳,内也。”所以说,“内”是“纳”的本字,“内”和“纳”说为古今字更为准确。必修2中的《离骚》一文,有“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章通彰”。很明显,两者在此处被判为通假字。《说文解字》中“章”的意思解释为: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可见“章”的本义为乐曲演奏结束,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因此“,章”有“表彰”之义。《说文》中也有对“彰”的解释“:彰,文章也。从系、从章,章亦声。”从此可见“彰”字是“章”加一形符而构成的。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必修2中的《赤壁赋》一文,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冯,通凭,乘。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冯”的解释如下:“冯,凭的古字。凭借,依恃。”②可知,二者为古今字关系。

2.通假字误判为异体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窦娥冤》一文,有“这都是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一句。课文下的注视为:每,元代时的口语,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相当于现在的“们”。在这把两者误认为了异体字。实际上,其二者应为通假字关系。“每”,《说文解字》注曰:草盛上出也。其本义为果实。“每”本身不具有作为语助“们”的功能。二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但古代二者读音相似,二者互为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