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范文1

亲爱的妈妈,自从我出生,您就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照。谢谢您对我这几年的养育之恩,长大后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您每天起早贪黑,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为了这个家,您操碎了心。为了哥哥的事,您不但花了好几万块钱,还每天东跑西跑,每一趟都是疲惫不堪。

妈妈,您还记得吗?四年级上册的时候我期中考试没考好,语文只考了八十四分。我不安的回到家里,您微笑着问我:“颖颖,期中考试卷发下来了么?”我说:“只发下了语文卷。”“多少分呀?”您那双眼睛亮着光。我吞吞吐吐的说:“那个,只……只得了八……八十四分。”您顿时失望了。我想:“糟了,妈妈要‘五雷轰顶’了。”可是您仍然安慰我说:“噢!没关系的,颖颖,这次没考好,下次可要考好!”“恩!”

我没辜负您的期望,在四年级下册的期末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各科都在九十五分以上。当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额头上的皱纹顿时舒展开了,笑成了一朵金。此时此刻,我为有一位这样的好妈妈而感到骄傲!

还有一次,我兴高采烈的下去玩,并帮助了一位比我小几个月的弟弟,我对他说:“我们一起玩吧!”可得到的却是他冷冰冰的话语:“我又不认识你,干嘛跟你玩?”我伤心的回到了家,努力装出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可您还是看出来了:“颖颖,怎么了?”我“呜呜”地哭了。当我将事情一无意识的告诉您时,您擦去我脸上的泪花,对我说:“颖颖乖,不哭了,他们不和你玩,妈妈和你玩,别哭了啊。”现在回想起来,我不得不承认,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

妈妈,在此我想您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范文2

【题1】读下面的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 渗入B. 逐渐C. 泡在

(摘自某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选“泡在”对吗?

答:不准确。“浸”字怎么解释?试题提供的三个答案都不确切。学生大都写C,批卷老师打了对号。“泡在”不是一个词,“泡”,是动词;“在”,是介词,这两类词不能硬合在一起,应独立存在。有一次,听某市一位知名教师上公开课,教学《葡萄沟》,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课文中有一句话:“制葡萄干的阴房修在山坡的梯田上。”教师将“修”组词为“修在”,还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连读数遍,把错误牢记在心。“修”是动词;“在”也作介词,“在山坡的梯田上”是介词结构。“修”不能与“在”组词,应组成“修建”“修造”等。建议将“泡在”的“在”删掉,“泡”才是解释“浸”的正确答案。

【题2】写出相关的成语或词语。

1. 以卵击石:

2.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摘自某市五年级毕业考试题)

问题:可以说“相关”吗?

答:表述语中“相关的成语或词语”的说法欠妥。“相关”,即相互关联。这样说来,同义词、反义词、同义类词语、成语,都可视为“相关”。学生照试题要求去写,答案就不可计数,随便找上一个成语或词语就“相关”,这样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建议把“相关”改为“相近”,可能好一点。相近词条:1.以卵投石 2.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有一种改法如下:

照例子和提示写成语。

1. 以卵击石(用“以”字开头的): 、 。

2.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成语是上下句的)

(1)

(2)

这种改法是在结构形式上给以要求限制,学生不能随便作答,教师批卷也容易判断正误。这样修改,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成语结构形式方面的知识。

【题3】请你发现下面句子的特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仿写一句话。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摘自某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答:“句子的特点”的说法不多见。我们咨询了几位老师,他们有的认为这个句子的特点是用了破折号,强调女儿年龄小;有的认为是用了感叹号,为女儿的精神而感叹;有的认为“骄傲”用得好,表达“我”对女儿美好心愿的认可;有的认为第一人称“我”用得好,读来亲切;有的认为逗号用得好,作了必要的停顿……照此说来,句子若用了省略号、问号、书名号等,也应该是特点。笔者认为:这样的提示引导不恰当,导致学生不知怎样应答。建议明确表述,如考破折号的用法,就直说读句子,想想破折号的用法,然后用上它仿写一句话。如考感叹号的用法,就明说仿造感叹句。这样便于学生答题,教师批卷。

【题4】照例子,改写句子。

例: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只有一个地球》)

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摘自某校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问题:这个句子适合改写吗?

答:不适合。此题是让学生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出示的“例子”准确、适当。是从肯定方面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即“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但要求改写的句子不是反问句。学生的改写出现了两种答案:①它的眼睛特别不敏锐,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②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可这两个改写句都不是作者要表达的原意。原句是人们对蝙蝠夜里飞行的一种推测、猜想,并非从肯定方面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这是一个测度疑问句。通过三次实验,人们得出了结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因为命题人提供的句子不准确、不适当,所以学生的改写出现了错误。建议更换例句。如: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此句也是从肯定方面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

【题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句末用句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1. 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谁都会流泪。

2.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没有落泪。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落泪了。

(摘自某市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学生答案)

问题:句2可以改为陈述句吗?

答:不可以。句2中的“落泪”与句1中的“流泪”意思本无差别,但学生的改写出现不同答案:(1)你没有落泪;(2)你落泪了。两种答案都不是原句要表达的意思。鲁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第156页上这样解释:“同时,前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句2是《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结尾句,命题人和教参编者都认定为反问句。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包含在问话中,而学生的两种答案都包含不了,“没有落泪”不符实际;“落泪了”和 “怎么落泪了”意思也不一样。原句的问点是“怎么落泪了”,即为什么落泪?这说明此句不是反问句。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姑娘,妈妈为救侦察员老王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她没有哭,“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化悲为恨,而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怎么落泪了,是小金花对志愿军的感情胜似妈妈!这就是怎么(表示疑问的代词)落泪了的答案。建议改换例句。

【题6】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问题。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2) 用句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摘自某校五年级下学期单元检测题)

问题:“表达方法”的提问恰当吗?

答:“表达方法”的提问不确切。鲁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下册)第76页上这样解释:“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编者的解释和命题者的问题相一致。“表达方法”的范围、内涵比较宽泛,似应包含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打比方”,是比喻的通俗说法,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应说是“表达方法”。作者把腊八粥里的各种米、豆、干果直接说成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是暗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提问不当,这就给学生回答造成障碍。有的答“拟人”,有的答“比喻”,有的答“选择句式”,都是在猜答。建议这样设计问题:(1)作者把什么说成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粥里聚集在一起的各种米、豆、干果)这样提问,学生可自然感知比喻的一种类型——暗喻。顺便指出,试题表述语“完成问题”,动宾搭配不当,“完成”应改为“回答”。

【题7】读下面的句子,联系原文完成后面作业。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

(1) 在这句话里,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 ,把时间的流比喻成 。

(2) 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什么?

(摘自某市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的说法对吗?

答:没有构成比喻。把“时间的流”比喻成什么,标准答案是“大海”。鲁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下册)第51页上也有这样的解释:“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可是“时间的流”已是比喻,是用本体“时间”修饰喻体“流”构成的偏正式比喻(修辞学上称缩喻),不可能再与“大海”构成比喻。因为设计问题不当,致使多数学生弃答,少数学生答上也是错误的。建议将后一填空题改为:句中用了“溜”(偷偷走掉),“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光采用了手法来写的。(拟人)这样可让学生多了解一种修辞格。顺便再提点小意见:“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的解释显得有点累赘。朱自清先生把“八千多日子”喻为“针尖上的一滴水”,这种比喻又是借助比喻构成缩小夸张。“针尖上的一滴水”已夸张得“极小”了,“教参”编者还有必要再连用“极小极小”来修饰吗?这是不是浪费笔墨?

【题8】读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1.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比作。

2. 说一说你怎么理解句中的“怕”字?

(摘自某校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问题:把蔺相如比作“老鼠”,把“廉颇”比作“猫”的回答对吗?

答:欠妥。学生这样回答有点不雅,也不准确,但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知识有限,问题在于怎样教孩子确认比喻的本体和喻体。“老鼠见猫”是一个成语,比喻十分惧怕,蔺相如手下的人见主人这样胆小怕事,“看不顺眼”,就用了这个成语来比喻蔺相如怕廉颇已到了“十分”的程度。“蔺相如见廉颇”是本体,“老鼠见猫”是喻体。两者相似点非常明显,是“怕”。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比喻义,切忌把成语拆开让人物与动物一一对上号,那样说,就是蔺相如、廉颇听了也不会高兴。再说“怕”,实际上是蔺相如手下的人见到一些表面现象产生的误解。为什么要怕他?手下人也不清楚。是蔺相如的几句话道出了“怕”的原因,其实质是为国家的利益而避让,“让”,将相才有了“和”的可能。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过西小学2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