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类招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类招生范文1
1.一导转。在大一的时候就实施本导制。转专业。学院要坚持重点培养的教学思路,大一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为英语、数学等以及基础课程,还无法学习专业课程,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形成志存高远,求取进步的的良好学风,学校可以通过长期酝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不断发展本科生导师工作制。本导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项工作也是学院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主要是充分的体现本导工作的有效作用,为学生的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全方面的发展。学院的本导制按照“1211”的计划实施,本导要具体的指导学生在大学生的生活、专业方面的学习以及科研发展等一些方面。本导生一个月要写一份学习汇报,其中包含的内容有这段时间学习上面的突破,生活方面的问题、科研方面的进步,然后上交给本导。本导没两个月向所在的系,上交本导工作表。各系本导之间每一个学期开展一次总结会议,并对这一学期自己的本导工作进行总结,将总结报告上交给学院教务办。学院每年也要开展一次本导大会,对表现突出的本导和学生进行鼓励和表彰。采用本导制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为学生的转专业和大类分流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二专业的分流。大类招生一般在第一、第二学学期是不分专业的,开设的课程都是按照大类专业,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在专业大类中进行专业选择,然后学校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志愿和兴趣等,确定学生选择学习的专业。专业分流主要依据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的成绩。分流的重要依据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学生第一学期到第三学期教学计划中的规定的必修课、限选课的平均学分绩点进行合理的排序,将此作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选择权,如果获得校级及以上学科的相关奖励或者是竞赛得到过荣誉的学生在相同的排序下会有优先择取的权利。其次就是学生自己的志愿,学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每个学生的志愿。最后就是有些专业和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对学习的课程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学院要在学生填写志愿表之前进行讲解和公布,让学生有所了解,为学生填写志愿起到参考作用。
3.三专引。在大三就要开始进行专业方面的引导。结合大一本导制的基础,在全院学生学习完基础课程之后,学院在专业范围内再次实施二次本导分配,要求每个学生都有相对应的指导老师,专业的指导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对现有问题的处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还要考虑到学院公共管理和城市经济学科出现交叉的特点,培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的能力。
大类招生范文2
关键词:涉农专业;大类招生;天津农学院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68-01
一、大类招生的内涵
大类招生始于2001年北京大学实施的“元培计划”。元培计划的教育理念是:把本科教育定位为整个高等教育(10年或9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在此阶段,实行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方针的延续和深化)。在此模式框架内,探索自由选课学分制、导师全程指导制、弹性学制和教学资源许可条件下的自由选择专业制。突出基础、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为研究生教育阶段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的生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1]实践证明,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考生报考角度来看,大类招生降低了考生志愿报考时专业选择的烦恼;从学校培养角度来看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入学后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学校合理分流按需供给,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于是,大类招生逐渐在高等院校中推广开来。
二、天津农学院涉农专业招生现状
根据天津农学院2014年招生录取数据分析,发现涉农专业生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相近专业间报考率差别大
由于考生对各个专业认可程度不一致,导致相近专业间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率差别巨大。例如动物医学(小动物医学方向)专业的报考率为163.3%,而动物医学专业的报考率仅为73.2%。
2.部分报考涉农专业考生被录取至非农专业
从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报考情况来看,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中有10.9%的考生被录取至非农专业。
3.部分报考涉农专业考生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
从考生的六个专业志愿报考情况来看,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中有7.35%的考生最终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与考生的专业意愿不一致。其原因仍为按照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录取,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差别较大,这些考生由于分数偏低,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
三、涉农专业大类招生构思
根据教育部学科分类,天津农学院现有招生专业中涉农专业及方向共有15个,分别属于4个学院。结合天津农学院实际情况,依据学科分类及所属学院,拟将涉农专业分为农学类(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林学类(林学、园林)、植物生产类(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动物科学(设施畜牧业方向))、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小动物医学方向)、动物药学)、水产类(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进行大类招生。
四、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优势
相比传统招生模式,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具备以下优势。
1.有利于考生志愿填报
以往按照具体专业录取,考生最多报考6个专业志愿,能够选择的范围比较小。再加上对专业的认知不全面,在挑选专业的时候无从下手。按大类招生后,原来相近的专业整合为一个大类,考生就可以填报更多的专业志愿,在增加了考生选择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专业选择的困扰。
2.有利于涉农专业录取到更多有意愿的考生
以往按照具体专业录取,容易造成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被调剂至其他涉农专业或被录取到非农专业,导致涉农专业生源减少。按大类招生后,相近专业间的报考率差异大和各专业录取最低分差异大这两个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有涉农意愿的考生更加容易录取至自己填报的专业,涉农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3.有利于整合学院内的教育资源
大类招生后,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学生共同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于学生相对集中,学院可以充分整合院内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
4.有利于学生的后期培养
由于学生共同学习专业基础课,从而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覆盖面,有利于实现“基础厚、口径宽”的培养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大学三年级的分流过程中,需要参考学生前两年的学习情况,这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有利于合理分流
以往,考生入学报到后,由于录取专业不是考生期望的专业,经常提出调整专业的要求,但由于学校教育资源、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按照意愿选择自己真正想学的专业。而按大类招生培养后,通过两年左右学习,学生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加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了解,学生可以更加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道路。
参考文献:
大类招生范文3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2-0108-03
一、大类招生的内涵与产生的背景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也有按系或学院)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新的招生模式。学生进校后前一年或两年不分专业,低年级时在学科(或系,或学院)的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课程的学习,高年级时学生对学科、专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学校再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考虑其个人意愿、教学资源、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专业分流并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直至学生毕业。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按计划统一招生,按计划专业培养”,这种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选择和合理流动;过早的定向难以体现学生的志愿和专长,不利于因材施教。为此,众多高校纷纷调整院系设置和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宽专业、多方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类招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本科阶段的前三年或四年全部学习广泛的基础课程,在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再选择所学专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院系甚至学校。例如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在上主修课之前,必须上通识课程,要求文理并重,了解掌握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学术流派。哥伦比亚大学规定,理、工、医科学生需必修包括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学者的经典著作的核心课程。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专业之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结合、文理结合、人文结合。按此思路,我国高校也相继进行了按大类招生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按大类招生与培养的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促进院系调整和专业改革,提高办学质量
高校扩招使专业建设面临巨大压力,以往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针对性过强,导致学生,创新性不足。按大类招生及培养,能有效地利用校内多学科的优势,打通相邻专业的基础课程,拓宽专业覆盖面,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实施模块式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分制的实行,也利于师资、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使用,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此外,按类招生后学生实行合班上课,教师可竞岗上课,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优秀人才
按大类招生及培养使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对学校的学科及专业。对社会的人才需求都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减少了报考大学时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培养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可以实施跨学科选修攻读双学位、主辅修,又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因材施教,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有机结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三)有利于平衡“冷”、“热”专业生源
首先,一个学科大类包含“冷”、“热”若干专业,对学生进行宽专业、通识性的基础培养,能淡化因过分强调专业而造成的种种矛盾;其次,学科大类包括多个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的后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专业选择,避免了过去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够了解。而造成“一报定终身”的窘迫状况。
(四)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学生就业
近年来,学生在录取后要求调换专业的现象逐年增多,但教学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制约了专业的调整。而按文理大类招生培养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由于每大类包含了多个专业方向,通过l~2年的大类培养,可以延缓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从而更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选择自己将来愿意从事的职业,这无疑缩短了专业教育与用人市场的距离,真正体现了按需培养的原则。
三、大类招生面临的问题
大类招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规律,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也存在许多亟等解决的问题。
(一)单科性专业较多
学科齐全是实行大类招生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单科性强的专业较多,学科归属不一,缺乏相关支撑专业,配套性差,不宜实行大类招生。
(二)教学资源紧张
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需要实行相配套的选课制与导师制,教学资源需要新的组合和分配,没有完备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计划而盲目推行将给教学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传统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大多各自为政。管理手段落后,高级管理人才缺失。大类招生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若管理跟不上,则难以形成合力,无法整合资源,必将导致各部门的矛盾进而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教师认识不足
一些教师认为大类招生只是招生形式的改变,对传统教学影响不大,因此。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只是将原有课程简单叠加和删减,不能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目的。
(五J弱化了专业教育
按大类进行培养,加强了基础教育,拓宽了专业口径,学生的适应性增强,但同时专业课程后移,课时减少,授课减弱,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教育,针对性降低。
(六)后期专业分流冷热不均
专业分流不能保证学生人人如愿。热门专业人人争报,冷门专业无人间津,最后只能根据学生成绩分流。“根据学生意愿、成绩、社会需求”分流的原则就变成了“根据学生成绩”分流。长此下去,不利于紧缺专业建设。
四、实行大类招生的配套改革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建设
按大类招生,各高校应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建设要能够反映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高度重视专业群的培育。在课程体系改革上,要重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重视平台的搭建,淘汰原有适应单个专业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课程。英国牛津大学现有的1/3的课程都是由两种以上科目结合而成,诸如“经济学与工程学”、“文学与数学”课等。北大在全校范围内也开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由资深教授任教,每年300多门课涵盖五大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文学与艺术,学校规定学生选课时必须涉猎这五大领域。国内外名牌大学综合课程的开设启示我们,课程改革须科学地寻找不同领域间的联系和规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立体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密切相关,没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使学科专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按大类招生的要求,综合性大学应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例如,浙江大学实施青年教师“新星计划”、“交叉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还需改革教师考核及晋升制度,鼓励在第一线教学的教师。大类招生还要求教师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实行大类招生,要求各高校应改变以往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给予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教师、时间的自由,要有弹性的学制、弹性的计划、弹性的课程和弹性的管理。因此,高校须建立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同时,建立督导评价制度,对按类招生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进行认证、监督,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大类培养从形式到内容。从表面到实质上有效开展。
大类招生范文4
大类招生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最近几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中,许多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采取大类招生,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所谓大类招生,就是将原来的本科招生专业并入该专业所属的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院系或相近的一级学科下面招生。如按照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划分,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其下设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工程管理四个二级学科专业,招生时,在招生专业上不以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招生,全部按管理学、或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工商管理、或土木工程等招生。待学生进校一段时间学习了基础平台课程后,再根据学生的选择意愿,二次分配到二级学科专业中学习。
按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牢固基础,实现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尤其是对一些在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时,对很多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专业的学生很有指导意义。即让学生进入高校后,待他们对各专业的实力、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给予他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对于弥补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但从近几年各高校的大类招生运行情况看,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新经济的需要,工作适应能力差,学生不如原来按具体专业招生的毕业生受企业欢迎。其次,在教学中出现课程关系混乱,专业间矛盾突出,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等问题。本文拟在分析目前我国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专业建设的一点建议。
为了研究我国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特设计了三种调查问卷,包括教师调查问卷,企业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分别向目前我国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并且按大类招生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任课教师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对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向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同行对工程管理实行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教师问卷发放60份,收回59份,学生问卷发放100份,收回90份,企业问卷发放50份,收回48份。
一、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基本现状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本科教育中,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招生中,有25所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其中,实行大类招生的第一批本科重点院校有17所,第二批本科一般院校有8所。工程管理归属于土建类(或土木工程)专业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0所,归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3所,归属于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具体统计见表 1所示。
各学校的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基本都是从2004年以后开始的,只有个别学校在1999年没有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时,在其他相近专业中开设了工程管理方向,但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类招生。
也有的学校虽然实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专业单列招生,没有列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中。如南昌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虽按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下只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二个专业。又如吉林大学、福州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也按大类招生,而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
所有学校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中,总共有三种培养模式:“1+3模式”、“1.5+2.5模式”和“2+2模式”。其中按“1+3模式”培养的学校有15所,按“1.5+2.5模式”培养的学校有8所,按“2+2模式”培养的学校有2所。
二、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
大类招生不仅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高等学校目前招生发展的趋势。但是,根据最近几年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课教师的反应情况看,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1.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工程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现拥有在校学生近300人。2007年招生时,工程管理放在管理学大类下招生,采取“2+2模式”培养,即前二年所开课程与所有管理学其他专业课程相同。许多工程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全部放在第5学期。由于时间紧迫,一些专业主干课,如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也必须放在第5学期。这样完全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的教学难度。根据课程的相关关系,工程制图和土木工程概论必须先于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开设,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又必须先于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开设。
2.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大类招生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按大类招生,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参与讨论的人员和专业众多,为了“和谐”,人为地加入了一些与工程管理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分配不均,个别学期负担过重
按大类招生,只有后二年才能安排工程管理的专业课,而后二年中,第7学期学生将投入大量的时间找工作,第8学期学生全部做毕业设计(论文),其实,真正用于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只有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样一来,大量的课程必须排在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二个学期不仅课程门数多,而且许多先行知识没有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
4.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分标准不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都是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数才能毕业。根据调查,大部分学校的理论课程是16学时、18学时或20学时为1学分,实践课程有1周1学分、1周1.5学分,甚至个别是1周2学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理论课程是16学时1学分,实践课程是1周1.5学分。从实际看,实践课程折合的学分数太高,开设几门实践课后学分总数就超过了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限额。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应该降低实践课的折合学分数,以增加实践课的门数。笔者认为1周1学分比较合理。
5.二次选专业时矛盾突出
按大类招生,学生二次选择专业时已经进校相当长的时间了,学生对学校各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比较了解。所以,对于那些师资力量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选择的人非常火爆,而对那些就业前景差的专业则门庭冷落。以我校为例,2009年学生在二次选专业时,选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达到招生人数的200%,而其它专业最少的只有4人填报。这不仅加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更加剧了专业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矛盾。
6.影响专业布局
学生在二次选择专业时,除了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前景和师资力量来理性选择以外,部分人具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选什么专业,就跟从选择,没有从自身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来理性选择。如一些艰苦专业、冷门专业或虽然容易就业但工资低的专业,选择的人数很少。此外,由于学生的阅历所限,只能看见眼前的就业情况,难以预测几年后的就业前景,也导致学生从众地选择专业。这使得一些专业选择的人数非常少,但这些专业又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需的专业。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了专业的合理布局,甚至会对某些专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若干年后,可能造成专业的失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大类招生下工程管理发展建议
1.归属到土建类招生
工程管理不同于管理学门类其他专业,有其特殊性。工程管理是一个跨土木工程、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复合型专业。按照建设部制订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的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根据这个目标,工程管理课程设置应该有二条主线:土木工程知识体系和经济管理知识体系。那么,如果按大类招生,工程管理既可以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也可以归属于管理学类招生。
但是,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实施的管理,工程在先,管理在后,没有工程,就没有管理的对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工程管理应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即使由于行政机构设置的影响,不能把工程管理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在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中,也必须先开设土木工程类课程,或者虽然行政上归属经济管理学院(系),但仍与土建类专业一起实施大类培养计划。
就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问题,笔者专门对本校在校学生、本校本专业老师、本校其他专业老师和部分其他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了学生196人,教师50人。调查结果见表2所示。从表2可见,90%的教师和97%的学生反对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即使按大类招生,82%的教师和99%的学生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应该放在土建类招生。
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安排有很大的不同,且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从表2可见,对大类招生前几年各专业培养方案相同的问题回答中,98%的教师和99.5%的学生认为前0.5~1年的培养方案相同,即都认为大类招生应该采取“0.5+3.5模式”,或“1+3模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本专业安排,都希望多学习些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者认为应该采取“1+3模式”较好。
3.优化专业培养计划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专业培养计划存在许多不足,如前面提到的课程关系、学分比例等。通过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去掉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密切的课程,重新编排课程教学时间,减少部分理论课课时和学分,同时与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增加实践课数量和学分。通过优化,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和实用。
4.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做好学生就业指导
针对二次选专业学生从众心理问题,专业老师应加强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不能泛泛而谈,应详细体现将来的工作行业、工作内容和对专业知识、学生个性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专业介绍,可以清除地看清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工作。此外,有科研课题的老师,还应启发学生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学习。学工组老师也应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5~10年后各专业的需求状况,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
此外,大类下招生的其他专业,还应加强专业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实力和就业率,以吸引学生。
大类招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中必然要经历波折,只有反复论证反复实践,才能不断改进,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袁弘,应晓英.大类招生环境下药剂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海峡药学,2009,(8).
大类招生范文5
关键词:大类招生;会计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28-02
大类招生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我院已于2015年起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制度,这一改革不是简单的相近专业合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都会因之产生重大变化。在我院具体实施过程中,会计学专业纳入了大类招生的范围,笔者所授的《会计学》课程作为一门平台课,面临着由于受众变化而引起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调整的问题。
一、大类招生的特点
大类招生是一种较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在入学后接受系统的基础教育,一年半或两年后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专业的了解和学习成绩来确定专业方向。大类招生的改革伴随着课程体系的变化,即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如我院分专业前课程分为通识平台课和专业平台课两大模块。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很多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是比较盲目的,既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对所选专业的了解也很肤浅,因此,大类招生使学生能够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基点,逐渐加深对各专业的认识,而且随着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渐发现和培养自身的兴趣点,认清自己的目标,进而选择自己感兴趣且适合的专业。同时,由于之后专业的选择是一个竞争过程,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意向,结合前期成绩和表现确定学生最终的专业归属。因此,大类招生的双向选择性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自我发现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于大类招生的《会计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按专业招生的情况下,我院会计学类的课程面对两个受众群:会计学专业和非会计学专业。前者需要按照《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基本脉络顺序展开学习;后者则结合自身专业的需要,将上述三门课程的内容综合为一门《会计学》,或者将上述前两门课程综合为一门《财务会计》,再单独设置一门《管理会计》。由于会计学与非会计学专业的差异,上述课程从广度到深度都有较大的不同。我院实施大类招生后,《会计学》成为专业平台课之一,即所有分专业前纳入大类招生范围的学生都要学习这门课程,而分专业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会进入会计学专业继续学习,其他大部分同学则进入其他专业,因此,他们对《会计学》这门课程的需求是不同的,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换言之,实施大类招生后,《会计学》这门课程对于将来选择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专业入门基础课,对其后续专业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则属于专业相关课程,或称为财务通识课,学习目标旨在使自身对会计学知识有初步而又较全面的认识,以期对自身的专业学习起到辅助作用。可见,招生方式的变化带来了《会计学》课程受众的变化,面对学生未来专业的不同需求,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门课程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以保证分专业后会计学专业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应能使其他专业的学生学到具有一定广度的财务知识。
三、基于大类招生的《会计学》课程建设
1.根据受众的变化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的知识需求,形成“1+2”模式。我院原有课程体系下,《会计学》这门课程是面对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内容全面均衡覆盖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大类招生后需综合考虑不同受众的需求,形成“1+2”模式。具体而言,《会计学》课程内容转化为以会计学原理基本内容为主体,适当补充会计学原理的拓展知识以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部分内容,即以原《会计学原理》、《会计学》两门课程重叠的部分作为基本内容,亦即将会计学原理的基本内容作为课堂讲授的内容,面向所有学生,另外补充两个方向的相关知识:其一,会计学原理的拓展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补充讨论、习题和决策问题);其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二者均形成文字补充资料提供给学生,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未来可能的专业方向进行选择性阅读。
2.根据受众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突破常规的同班授课同一教学要求的传统模式,引入个性化教育理念,按照学生不同的未来专业选择意向分级设计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探索全新的个性化教学模式。(1)分级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由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未来专业方向不同,对其而言,课程的性质亦有所区别,其一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二则是其他非会计学专业的财务通识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遵循同一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那么很可能造成前一方向的学生学不透,后一方向的学生又达不到一定的广度。因此,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势在必行,可设定为两层次标准: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这是所有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均需达到的最低标准;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按未来专业方向分别设计具体的补充要求,即分别针对会计学专业要求的深度和非专业要求的广度设定提高性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2)把握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了解学生的专业意向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实施大类招生后,每个教学班中的学生未来专业的选择各不相同,因此在开课之初,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卷初步了解学生的专业意向。由于此时大多学生对各个专业尚无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因此,需要增加导言的部分,对会计学的基本内容、相关的职业发展以及会计学与其他专业的关系等进行介绍,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适时地通过小问卷及时了解学生专业意向的变动,从而做到针对学生的选择适当地安排和调整个性化的教学方案。(3)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意向进行选择性学习。在学生初步明确专业意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侧重点的选择性学习,并向学生明确第二层次,即对应专业方向的提高性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意选择会计学专业的同学需选读前述第一方面的补充资料,并需完成相应的讨论、习题和决策问题,以便为将来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有意选择其他专业的同学则要求选读前述第二方面的补充资料,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财务知识,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提供辅助。当然,学有余力的同学,亦可以阅读全部的补充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最终专业的确定具有不确定性,从我院历年招生情况看,选择会计学的学生最终可能会超出专业的限定人数,因此会鼓励有会计学专业意向的同学同时阅读第二方面的补充资料。(4)合理安排课后的辅导工作。由于课堂讲授的内容基本限于会计学原理的基本内容,补充资料的阅读需在课下完成,因此课后的辅导工作对于学生实现第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至关重要。每周安排一次课后辅导,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相对于其他专业,针对会计学专业意向的辅导更为复杂。大类招生前,我院会计学专业的《初级财务会计》课中需完成大量的讨论、习题和决策问题,这部分内容在大类招生后进入《会计学》补充资料一,另外,为提升教学效果,原有的实验室情景教学也将引入《会计学》的教学中,这些都需要足够的教学资源进行支撑,因此也会将原《初级财务会计》课中的学生助教制度引入本门课程的教学中,以期能够按照课程设计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大类招生是学生个体发展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现实需要,高校招生时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是应对这种形势的理性选择,但在诸多实施“大类招生”的学校中,也不乏最终叫停者,原因是多方面,n程内容的调整不能适应招生制度的变化,难以满足不同专业需求,进而影响学生后续学习,以致未能实现大类招生的目的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院大类招生制度开始实施之时,对《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对我院大类招生制度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Consideration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bout "Accounting" Based on Recruitment in Classification
LIU Xue-ming
(School of Business,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大类招生范文6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并在2010年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两大巨变:一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由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陈晓光,2006;严成?,2012)。作为未来中国的栋梁和经济增长的引领者,高校毕业生必须适应并积极应对这两大挑战。为了培养出能够应对这两大挑战的高端人才,中国高校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方针,以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美国研究型高校“各大学在安排大学生课程时,强调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一致(王定华,2004)。傅首清(2013)认为,我国古代书院“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的治学理念,对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中国的基础教育可以借鉴古代书院广博深厚的课程设置,着眼于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辩论的精神和勇气,注重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和创新精神。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桑新民(2010)认为,在大学教育中倡导和践行通识教育,是大学文化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学通识教育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造性和健康个性的文化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中国高校的关注并践行。从2001年北京大学实施的“元培计划”,到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推行的“按学院或者学科大类招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到2011年,超过50%的“211”工程大学、20%左右的一般高校都实施了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李斌,罗赣虹,2012)。
鉴于大类招生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里程碑地位,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大类招生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存在以下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类招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同时,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内部资源的整合,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谷进军,2010;黄晓波,2013)。另一方面,大类招生会放大专业间的失衡,导致热门专业办学条件和资源严重不足,进而降低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此同时,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会挤占专业课程的教授和学习时间,进而弱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尽管已有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关于大类招生与人才培养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但是,这些研究均是通过规范研究或者个案分析说明大类招生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没有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以中国“211”工程大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大类招生是否有利于中国重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11”工程大学代表中国高校的精英群体,其学生均来自于中国各地最为优秀的学生,专业教育可能不利于这些优秀学生的培养。陆一和史静寰(2014)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过度集中于专业培养,务必在大学本科阶段注重通过通识教育培养优质学生的“志趣”,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倪胜利(2011)认为,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知识,为其自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认为,通过大类招生这种通识教育模式,可以拓宽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整合知识和融会贯通的习惯,进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大类招生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专业,进而激发这些优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高会降低热门专业教学资源不足、专业课程教学和学习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预期,大类招生可以激发优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创新精神,进而有利于“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通过双重差分方法,并使用工具变量法缓解高校大类招生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类招生可以显著提高“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声誉;大类招生有助于“211”工程大学学生一般工作能力和英语能力的提升。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类招生可以激发优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他们整合知识和融会贯通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最终有利于“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
本文研究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本文首次通过实证证据证明,大类招生通识教育模式有助于中国“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从而丰富和拓展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桑新民,2010;李斌和罗赣虹,2012;傅首清,2013)。从实践上看,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能否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并实现全民小康,关键取决于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研究表明,与没有实施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相比较,实施了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意味着,以“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为代表的大类招生有助于培养学习型和创新性精英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样本的建立与检验方法;第三部分是检验结果与分析;第四部分是研究结论。
二、样本与模型设定
(一)样本
本文考虑的重点高校是“211”工程大学。军事系统的三所高校、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与其他“211”工程大学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我们对其进行剔除。最后,本文的样本包括105所“211”工程大类,其中综合性大学所占的比例为34.3%。由于高校早期的招生简章网上信息不够充分,难以确定高校是否实施了大类招生,我们手工收集2006年这105所“211”工程大学是否实施了大类招生。为了检验大类招生对重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我们同时手工收集了实施大类招生高校之前和之后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对应的没有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使用的数据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数据、高校特征数据、地区数据、地区人均GDP数据。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数据和高校特征数据通过Baidu等网上信息手工收集和整理、地区数据通过高校主页进行收集、地区人均GDP数据通过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本文的样本包括实施了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和没有实施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所以,我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大类招生对“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这种方法能够估计出实施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在大类招生前后人才培养质量的变量,相对于未实施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在同时期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变化是否更大。本文关注“211”工程大学2006年是否实施了大类招生,这批学生至少应于2010年毕业,因此,我们将2010年之后定义为大类招生之后。同时,我们将2005年定义为大类招生之前,这样定义的理由是,除了北京大学2001首次实施“元培计划”,其他高校均从2003年之后才开始推行大类招生(李斌,罗赣虹,2012),因此,2005年毕业的学生对于“211”工程大学来说,一般属于大类招生实施之前招收的学生。
具体而言,我们将待检验的模型设定为:
RCRY=α+β■ Reform+β′■ X+ε(1)
在方程(1)中,RCRY表示2010年或2011年相对于2005年“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提高的虚拟变量,若人才培养质量的排名有所提前,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我们主要通过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生评价研究报告》中的人才培养或综合声誉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中国校友会每年都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综合声誉三方面对中国大学进行评价和排行,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高校的科学研究主要衡量教师的、项目成果等科研水平,可能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具有直接的关联关系,而人才培养、综合声誉则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联。因此,在具体的回归模型中,为Rcpy1005d(Rcpy1105d)或者Repu1005d(Repu1105d),Rcpy1005d(Rcpy1105d)表示2010年或2011年相对于2005年“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排名是否提升的虚拟变量,Repu1005d(Repu1105d)表示2010年或2011年相对于2005年“211”工程大学综合声誉排名是否提升的虚拟变量。由于中国校友会某年的《中国大学生评价研究报告》的时间都是在去年年底或者当年年初,如2011年的《中国大学生评价研究报告》是在2011年初的,其统计的应该是2010年的相关评价指标。因此,本文使用的某年的指标均是中国校友会次年的相关评价指标,例如,Rcpy1105d是根据中国校友会2012年的人才培养得分与2006年人才得分指标分析比较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用高校毕业生通用就业力度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力由ATA公司(NASDAQ:ATAI)运用三项全球顶级权威测评工具――“EPI通用就业能力测评”、“TOEIC托业考试”和“Saville个性和职场行为风格测评”,对校园招聘考试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该指标由一般工作能力和英语能力两项指标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通用就业力越强,该校学生的培养质量越高。该指标从2012年才开始统计,因此,我们通过如下模型,检验大类招生对“211”工程大学2012年或者2013年通用就业力的影响。
Ability=α+β■ Reform+β′■ X+ε(2)
在方程(2)中,Ability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相关指标。在具体的回归模型中,Ability为Ability12(Ability121、Ability122)或者Ability13(Ability131、Ability132),Ability12(Ability121、Ability122)表示2012年“211”工程大学毕业生通用就业力(一般工作能力、英语能力)的排名,Ability13(Ability131、Ability132)表示2013年“211”工程大学毕业生通用就业力(一般工作能力、英语能力)的排名。这些指标排名数字越大,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越差,人才培养质量越差。
在方程(1)和方程(2)中,Reform表示“211”工程大学在2006年是否实施了大类招生的虚拟变量,若实施了大类招生,则取值为1,否则为0。由于“211”工程大学实施大类招生不是随机的,大类招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内生性。一般而言,人才培养靠前、综合声誉好的高校更可能实施大类招生。同时,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可能影响其大类招生决策。这里我们借助于工具变量,使用2阶段回归(2SLS),以尽可能避免内生性问题对本文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使用高校的综合性院校属性作为大类招生的工具变量。一方面,与非综合性院校相比较,综合性院校的通识课程、基础课程相对比较齐全,更可能实施大类招生(冯惠敏等,2012)。这表明,综合性院校属性符合工具变量的相关性条件。另一方面,“211”工程大学综合性院校的属性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变化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例如,多年数据显示,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没有显著差异。因此,综合性院校的属性满足工具变量的排除限制条件。
在方程(1)和方程(2)中,X是由多个特征变量构成的向量,我们考虑以下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变量:大类招生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Rcpy05(Repu05),Rcpy05(Repu05)定义为中国校友会统计的2005年高校的人才质量排名(综合声誉排名),数值越大,表示人才培养质量越差。高校所在的区域变量、张男星等(2014)研究发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为此,我们将中国区域划分为发达的东南或者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我们以中部地区作为比较的基准,设置发达地区虚拟变量(Fd)、东北地区虚拟变量(Db)、西南地区虚拟变量(Xn)和西北地区虚拟变量(Xb)。高校所在直辖市或者省份的富裕程度,定义为人均GDP的自然对数。Lngdpper05表示2005年高校所在直辖市或者省份人均GDP的自然对数;Lngdpper1005(Lngdpper1105、Lngdpper1205、Lngdpper1305)表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高校所在区域人均GDP自然对数相对于2005年的变化。
(三)描述性统计
表1列出了“211”工程大学大类招生、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能力和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数据显示,在2006年,51.4%的“211”工程大学实施了大类招生。这表明,中国重点高校大部分都实施了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与已有学者的研究发现一致(李斌,罗赣虹,2012)。在2005年,“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综合声誉)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0和57.1(51和53.48)。Rcpy1005d和Rcpy1105d的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较,50.5%的“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排名在2010年有所提高,而在2011年则只有46.7%的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当我们使用高校综合声誉作为人才培养的替代指标时,大部分“211”工程大学在2010年和2011年的人才培养质量都有所提高。这表明,在中国,“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综合声誉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当我们使用毕业生通用就业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度量指标时,同样表明,“211”工程大学代表中国的精英高校。Fd的平均值为55.2%,这表明,在中国,大部分“211”工程大学都集中在发达的东南地区或者环渤海地区。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特征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性大学与大类招生
表2列出了第一阶段大类招生影响因素的相关检验结果。第(1)列和第(3)列是没有放入综合性大学变量的检验结果,第(2)列和第(4)列是在其基础上放入综合性大学变量的检验结果。从第(1)列(第(3)列)到第(2)列(第(4)列),模型PseudoR2由0.247(0.250)增加到0.299(0.300),模型的解释能力大概增加了20%。这表明,工具变量综合性大学属性是影响“211”工程大学实施大类招生的关键因素。第(2)列和第(4)列的结果显示,“211”工程大学大类招生与Leix显著正相关,而且回归系数分别在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通过Probit回归中的“Reporting change in prob.”,我们发现,平均而言,与非综合性院校相比较,综合性院校实施大类招生的概率高出34.48%。这表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综合性院校更可能实施大类招生,其实施大类招生的概率比非综合性院校高出约1/3。
第(4)列的检验结果显示,大类招生与Rcpy05负相关,而且回归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通过Probit回归中的“Reportingchangeinprob.”,我们发现,“211”工程大学在2005年人才培养质量每前进一名,“211”工程大学实施大类招生的概率将增加约0.92%。第(1)列至第(3)的检验结果同样表明,“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越高,其实施大类招生的可能性越大。第(2)列和第(4)列的结果显示,高校所在区域的人均GDP越高,其实施大类招生的可能性越大。大类招生与Db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与中部地区的高校相比较,东北地区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可能性较低。
表2 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性大学与大类招生
注:■、■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中的数字为双尾检验的z值。
(二)大类招生对“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这里,我们检验“211”工程大学大类招生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为了避免大类招生内生性对本文检验结果的影响,这里我们以综合性院校(Leix)作为工具变量,使用2阶段回归(2SLS)进行。第一阶段的检验结果类似于表2,表3列出了第二阶段的检验结果。第(1)列和第(2)列的结果显示,Rcpy1005d(Rcpy1105d)与大类招生正相关,而且回归系数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与2006年没有实施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相比较,实施了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当使用综合声誉度量人才培养质量时,我们同样发现,大类招生能够显著提高“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这些检验结果意味着,大类招生一方面可以激发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有助于“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控制变量中,Rcpy1005d(Rcpy1105d)与Rcpy05显著正相关,表明2005年“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排名越靠后,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越明显。当使用综合声誉度量人才培养质量时,我们发现类似的检验结果。人才培养质量的变化与人均GDP的变化正相关,但是回归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的变化与Xn、Xb显著负相关,表明,与中部地区的高校相比较,西南和西北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所下降。
表3 大类招生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声誉的影响分析
注:■、■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中的数字为双尾检验的z值。
在表3的回归分析中,我们使用人才培养的变化、综合声誉的变化衡量人才培养质量。这里,我们以ATA公司提供的通用就业力、一般工作能力和职场英语能力度量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同样以综合性院校作为工具变量,使用2阶段回归(2SLS)进行分析。表4列出了第二阶段的检验结果。结果显示,在控制2005年高校综合声誉和其他因素后,实施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的通用就业力、一般工资能力和职场英语能力显著高于没有实施大类招生的“211”工程大学。这与表3的检验结果一致。
表4 大类招生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分析
注:■、■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中的数字为双尾检验的t值。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