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陆漂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陆漂移范文1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著名的科学家之一魏格纳于1910年提出的,1912年得到了证实。这个学说认为,地球上最初只有泛大陆这一块陆地,后来,泛大陆分裂成了六个巨大的板块,分别是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大洋洲板块、和南极板块,这些板块自东向西漂移,经过了2亿年,最终形成大陆。那么,这个学说正确吗?不正确,是错误的。
自从我发现南极大陆的轮廓或南极大陆是创造的后,就对“大陆漂移说”产生了怀疑。于是就对大陆的形成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我是这样研究的。如果说大陆是漂移的,那为何南极大陆是创造的?由此可见,大陆不是漂移的。虽然大陆不是漂移的。但其它陆地也许是漂移的。而南极大陆则是创造的。
既然大陆不是漂移的,那是怎样形成的?告诉你,是创造的。因此,我提出了“大陆创造说”。
大陆的确不是漂移的,而是造物者来到地球上创造的,说明白一点,大陆是创造的。
大陆漂移范文2
就这样一个春日的下午,地点是他位于淮海中路1164号的家居软装情境展馆。这里是上海著名的保护建筑“亨利公寓”。也是阆品集团的总部。世界各地的家居精品汇聚于此琳琅满目。在那份被他装饰得既典雅讲究又不失舒适温馨的空间中,记者聆听了这位顶级设计师的故事。
从1998年初来上海,12年来。从当年的独自一人到如今的“阆品集团”。从曾经的跌跌撞撞到今日的闲庭信步。白庆聪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品位与过人的执著。在高手如云的设计界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让每一个房子都会说话”
每一个房子都是凝固的,只能通过设计才能让它们展现自我,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这是白庆聪的追求,让每一个房子都会说话,表现出主人特有的个性。
就如我们采访所在的展馆,它是英国人设计的一幢建筑。现在也是历史保护建筑。但如何让这个房子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呢7白庆聪思考了很久。
因为这个展馆在上海,白庆聪特意把上海老洋房最常使用的护墙板设计在展馆楼梯的过道两面墙上,而楼梯通到二楼的正面大墙上,白庆聪很用心去图书馆把上海最老的地图复印出来。染成咖啡色,九张老地图分别安装在九个护墙板里,呈现一个很特别的画面,一方面,他希望来到这里的人都可以很清楚感知这个展馆是在上海。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另一方面,他希望这些老地图经过有意的设计,它能变成一件艺术品。而不仅仅是地图,九幅地图,是隐喻这个事业能长长久久、永续经营。
“房子是不会开口说话的,只有你的设计才能让它展现自己。”白庆聪如是说。
白庆聪出身于营造世家。自小即对艺术感到莫大兴趣的他。在小学时代即拜师学习国画,并研读中国古典文学,这对他以后的设计都起到莫大的帮助。让他能用自己美学的涵养弥补建筑上的刚毅,让他能用国学的修养为生硬的建筑注入文化与精神底蕴,让设计可以达到尽善尽美。
白庆聪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在重庆的总裁豪宅会所项目。在室内设计上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手法来呼应主人外圆内方的人生哲学,在会客大厅主墙上的大画,用清晨太阳从海平面升上来将海水染成金灿灿的旭日东升情境画来象征主人家族的兴旺之外。更是呼应主人名字“旭”字,是一幅最贴切主人且深具底蕴的画。
释放客户心中的诗
白庆聪给自己公司起名为“阆品”。他解释:古有阆苑,即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我们成不了神仙,但我们会努力打造出人间仙境。”
阆。繁体字是“阆”,白庆聪把“阆”理解为“进门皆良善”。在阆品里。所有进门的人、事、物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都是良善的。品:代表着品质与品位。通过严谨的精挑细选与设计推敲,呈现给尊贵客户的,不只是品质过关,更着重呈现充满底蕴的品位。这就是整个阆品集团的经营理念。
白庆聪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行业、喜好、个性、生活方式等等都有差异。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如何释放出客户心中的诗,这是设计师需要抓到的灵魂。他说了一句很俗套的话:“我们的设计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白庆聪的设计哲学里,设计师应该像一朵云,大环境把你飘到这位业主这里,这里就是你该停留的地方,你必须抛开个人的框框,应该像一朵洁白的云,以一张白纸般的纯净,来聆听业主的声音,设计师应该很贴近业主、设计师是业主的手,经由专业的设计涵养,把潜藏在业主心里的那首诗,具体呈现出来,就是完美的设计。
就拿九龙山李公馆的设计来说,该项目位于浙江平湖九龙山开发项目的凯撒岛上,是一处拥有2900平方米的观海大别墅,业主用来作为企业会所,希望这个地方能够既时尚又深具底蕴,让前来的国际友人都能惊艳,由于这个别墅三面观海而且拥有自己的游艇码头,我们一方面采用中国青花瓷特有的蓝与白,来与本项目蓝天白云的海边风情做结合之外。同时又具很深的中国底蕴,另外我们将游艇里常用的镜面、不锈钢、贴木皮高光漆等主要元素引用到室内设计,而天花的彩绘与地面拼花采用相同的图腾表达水的映照等等。为业主创造出一处结合了游艇时尚元素、海边风情特色又别具中国底蕴的国际大宅。
用设计带“凤凰”高飞
凤凰,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百乌之王。三亚凤凰岛,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度假天堂。
说到凤凰岛。白庆聪显得很兴奋。他告诉记者:“凤凰岛可以看作是人类梦想的实现,它不是物质,是精神,它寄托着人的梦想。它所处的位置很特殊。当你跨过那座凤凰展翅的大桥以后,你好像进入了另一个奇妙世界,它是一种生活、艺术与自然的奇迹。”
如何让这只“凤凰”飞得更高更美?如何让这只“凤凰”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质?白庆聪倾注了很多感情。
凤凰岛的底层会所与18套顶级样板房,都是白庆聪配合凤凰岛的大推手柴先生亲手完成的。每套的设计虽然都不一样,但有着统一的设计思想,第一是体现时尚的中国元素,第二是表达海洋主题的特别胜境,第三是让人可以这么奢华地享受自然。这是一个中国可以向世界骄傲的超级项目。
为了完成这个世界超级的项目,白庆聪陪业主跑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各地。马不停蹄去寻找与拜访,终于成功引进了Christofle、 Salviati、Riviere、Bernardaud、Arca、DK-Home、Sifas、CONVERGENCES等18个欧洲顶级品牌共襄盛举,爱马士HERMES更是史无前例第一次从法国巴黎总公司派一级主管到中国亲自拜访凤凰岛的业主柴先生。
回忆起这些辛苦,白庆聪翻阅着手上那本凤凰岛的设计册,有点像看儿时的照片一样爱不释手。他告诉记者:“凤凰岛它不仅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奢华体验,更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完美的生活方式,它倡导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痴迷它的原因吧。”
“年轻的设计师,从认膨胀螺丝开始吧!”
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留意到摆放在展馆一角的一个“新浪乐居・里斯戴尔杯首届全国室内墙艺设计大赛”总评委邀请书,白庆聪解释道,2009年9月。他受新浪网邀请担任该设计大赛的总评委。
谈及这次大赛的感受。白庆聪用了一个词 “喜忧参半”。在当中他看到中国新生代设计师原创设计的魅力,但也看到了国内设计人才与世界一流设计师之间的水平差距。
多年的设计经验,让白庆聪感觉,设计最需要的是静心。但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普遍很浮躁。他说:“以前我公司进来一位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因为刚进公司,所以我让他从最基本的做起,安排在一位设计总监的身边当助理,可是他觉得自己是名牌大学设计专业出身,干嘛要做一些很琐碎的事情。然而他连最普通的膨胀螺丝都看不馑,试想,他的设计会好吗?”说到这里,他的眼睛中闪过一丝的忧虑。中国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有很大的一部分都不够沉稳,都不愿意很安分从基础下功夫。这是令人担忧的。
“不能照搬国外的设计。不要以为国外盛行的就是流行的、就是好的。有些设计师为了省事,模仿国外的设计,生搬硬套,有时候‘画虎不成反类犬’。设计师不能妄自菲薄,老外眼睛的颜色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和我们不一样,国外设计师的设计很多部分不适合中国,我们只有正视自己才能在与国外设计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大陆漂移范文3
除了清澈的海水、白沙滩和热带的晴朗天气,马尔代夫丰富的植被也为游客提供了返璞归真的自然体验。很多游客在领略过马尔代夫的蓝、白、绿三色后,都认为它是地球上最后的乐园。有人形容马尔代夫是上帝抖落的一串珍珠,也有人形容这里是一片碎玉。这两种形容都很贴切,白色沙滩环抱的海岛就像一粒粒珍珠,珍珠旁的海水就像是一片片的美玉,西方人因此喜欢称呼马尔代夫为“失落的天堂”。
这个美丽的群岛是怎样形成的呢?
谜样成因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尔代夫群岛的基本情况。
马尔代夫位于印度南方650千米的海域,由北向南经过赤道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礁岛群带。它由26组环礁组成,这些环礁包括1190个珊瑚礁岛,其中199个岛屿有人居住,991个为荒岛。这些岛屿都是因为古代海底火山爆发而成,有的中央突起成为沙丘,有的中央下陷成环状珊瑚礁圈。
印度洋中北部有筛雒飨缘暮A耄憾侧的叫九十度东海岭;中间的叫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岭,马尔代夫群岛只是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岭北部的一小段(图1)。
马尔代夫群岛总面积约为9万平方千米(含领海面积),陆地面积约为298平方千米。群岛南北长约820千米,东西宽约130千米,岛屿平均面积为一两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由于位于赤道附近,马尔代夫因而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征,无四季之分。年降水量2143毫米,年平均气温28℃。
地球上大洋中的岛屿按成因可分为冲积岛、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马尔代夫群岛是在火山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珊瑚岛。这些火山岛为什么会有规律地呈线性排列,火山从地下深处喷发出来又为何会形成这些岛屿,一直是一个谜。
不成立的假说
关于马尔代夫的成因机制,在地球科学领域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前人对马尔代夫群岛的成因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是地幔柱成因,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条古洋中脊。
地幔柱假说认为,地下深处存在一个类似燃烧着的火炉,它在地球深部烘烤着大洋板块,使其发生熔融,为火山喷发提供岩浆来源。这个热点是不会移动的,随着印度洋板块的不断漂移运动,在印度洋底产生一系列线性分布的火山岛。这些火山岛的形成年龄具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线性变化特征。不过,对于马尔代夫的形成原因,上述观点显然说不通,原因有二:一是在马尔代夫岛链上的岩石测年数据大多在40Ma~60Ma(Ma为百万年)之间,而且没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线性变化特征;二是很难解释这个地方的深处为何一直存在一个热点,并且这个热点一直待在原地不动。
古洋中脊(已经死掉或者不活动的洋中脊)的观点也难以成立:一是洋中脊上应该存在所谓的转换断层(转换断层通常应该垂直于洋中脊分布),但在马尔代夫岛链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转换断层;二是印度洋的地质演化历史并不支持该区域存在这个古洋中脊。
既然这两种成因假说都不成立,那么,马尔代夫群岛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成因机制新认识
要弄清楚马尔代夫的成因,需要先了解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两个地球科学中的基本假说。
大陆板块存在大规模水平漂移是地球上的普遍现象,而且大陆板块目前还在运动。现代精确的GPS测量和古生物古地磁都有确凿证据表明,大陆板块会漂移。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是什么呢?
早在100多年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就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大陆板块自己会漂移,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因地球自转存在一个指向赤道的离极力,二是因地球自转产生向西的地转偏向力。
其后,地球物理学家经过计算发现,这两个力非常小,不足以推动巨大的板块克服阻力发生漂移。更不符合逻辑的是,这两个力都是系统作用力;也就是说,它们针对地球上的所有大陆板块都是一样的。按照这个观点,现实中应该发生大陆板块统一向赤道漂移或向西漂移的情况,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魏格纳提出的漂移动力因而被业界否定。
魏格纳后来也承认,大陆运动起因这一难题的真正答案仍有待寻找,大陆漂移理论中的“牛顿”还没有出现。
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美国科学家赫斯于1961年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海底扩张假说认为,由于洋中脊不断喷发玄武岩造成了海底扩张,像传送带一样拖动大陆板块发生漂移。基于泛大陆的裂解(泛大陆,也叫超级大陆,是指侏罗纪末期的那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陆,当时全球的主要大陆板块都拼合在一起。这些大陆包括欧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它们后来发生了裂解漂移,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地形地貌),其结论是现代海洋中的洋壳板块都是160Ma以后的,洋中脊附近因为都是新生成的岩石,其年龄应该是0。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国著名地学科学家任纪舜院士于2015年在《地质评论》上发表了标题为《寻找消失的大陆》的论文。该论文称,全球深海钻探、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表明,全球大洋中存在大量的古大陆残片。按照海底扩张假说,洋中脊上的岩石年龄应该接近于0;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在赤道大西洋洋中脊附近,发现大量古老的大陆岩石分布。这些岩石年龄少则300Ma~330Ma,多则1600Ma~1850Ma。这与传统的海底扩张假说完全不符。大洋中的古大陆残片的发现否定了海底扩张假说。
赫斯等人是基于太平洋东北角和大西洋北部局部的磁异常带(海底扩张假说认为,地磁异常会平行于洋中脊,并呈对称分布)与洋中脊平行,进而提出海底扩张假说的,那么,全球所有的磁异常条带都与洋中脊平行吗?
2007年,法国地质局编绘了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磁异常图。遗憾的是,该图否定了条带状磁异常与洋中脊平行的这种所谓普遍规律。
众所周知,红海是一个新生代才裂开的新海洋。按照海底扩张假说,磁异常条带必定和洋中脊呈现条带状平行分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红海西部,磁异常条带几乎与洋中脊垂直;但在红海东部,磁异常并不呈条带状,而是呈现团块状沿着洋中脊分布,没有平行分布的特征。也许有人会说,红海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扩张开的海洋,所以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不平行。
我们接下来看看与红海邻近的印度洋。印度洋是一个成熟的大洋,那里的洋中脊按照海底扩张假说应该与磁异常带平行。可二者之间并没有平行关系。事实上,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全球各区域,大多数地区的磁异常条带并不平行于洋中脊。
既然海底扩张不存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陆板块发生了大规模的水平漂移呢?
根据地热学常识,我们知道,大陆上的平均地温梯度是每百米增温3℃,超深钻探也验证了这个地温梯度的正确性。这就意味着,在地表之下40千米处的温度可达1200℃。大洋地温梯度远高于大陆,在1200℃的高温下,绝大部分岩石会变成熔融状态的岩浆。
新的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板块是飘浮在大洋板块之上的,其主体部分沉入大洋板块中,随着距地表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增高,岩石逐渐由弹性变为软塑性(图2),导致大陆板块底部飘浮在大洋深处的岩浆上。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大陆漂移比喻成“平底热锅里会自己跑的黄油”。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产生了一个裂缝,使得大洋深处的岩浆上涌。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致,但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被温度较低的海水熄灭,因此海底扩张不能持续,但大陆板块漂移后在其后面持续不断地涌出岩浆并不断被海水熄灭,这个热力推动过程持续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其基本逻辑很简单:在大陆板块的运动中,其前方处于挤压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无法外泄,其后部处于开放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持续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向前运动。
根据这个模型,大陆板块漂移后会留下尾迹,也可能会留下火山岛链、大陆碎片遗撒物。据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大陆板块漂移过后的尾迹来追踪其来源及漂移方向。这与刑事鉴识活动中对足迹的分析类似,通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嫌疑人的去向。
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所周知,印度大陆板块(主要包括当前的印度陆地)是从南往北正快速移动的一个较大板块, 印度大陆板块从印度洋中部漂移到当前位置,并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前端形成了著名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它漂移后在印度洋上留下了深切割的海沟,使得这些区域的洋壳变薄,引起印度洋深处的岩浆沿着这条薄弱的深切割海沟喷(涌)出,产生了这些岛链。从图3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中在尾部遗留下来一个明显的刮痕,形成了马尔代夫火山岛链。
新大陆漂移模型能合理解释大洋中存在的诸多地形地貌特征,也能合理解释太平洋中那些线状火山岛的成因机制,推测出它们曾经是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轨迹和薄弱地带。
这就是说,大陆板块漂移后会在大洋中留下类似车辙的深沟,这些深沟是大洋板块的薄弱地带。在大陆板块漂移过后,大洋板块深部的岩浆可能会涌(喷)出。按照这个推论,大陆板块漂移后应该在洋壳上留下切割深度差不多的海沟,喷发出连续的火山岛。
但是为什么马尔代夫岛链上不是连续喷发的火山岛,而是隔一段出现一个火山岛并且呈不均匀分布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由于地球演化的历史上温度不断变化,造成了全球海平面的持续性非稳定周期变化:有时候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在这个时间段内,大陆板块浮力增大,其漂移过程中切割洋壳的深度就浅一些;当气温下降时,全球海平面随之下降,这个时间段内大陆板块的浮力相应减小,其漂移过程中切割洋壳的深度就大一些。因此,最终在洋壳深部受压的情况下,岩浆会在切割深的区域喷出。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马尔代夫岛链最北部出现一个扫尾特征,这个岛链并没有指向印度板块的最尾端,而是出现一个大转弯。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印度板块在向北漂移的过程中伴随着逆时针旋转。古地磁和现代GPS测量表明,印度大陆板块在北漂过程中的确伴随着逆时针旋转。在这种强劲的旋转漂移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衡,使得斯里兰卡板块裂解,脱离了印度大陆板块,同时也使印度板块尾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扫尾特征。
现代地质学已经证实,印度板块在北漂过程中,其前方(北面)存在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被印度板块推着在新生代向北漂移。印支板块(主要包括泰国、老挝和柬埔寨)是一个克拉通板块(克拉通,来自希腊语kratos,意为“强度”,是大陆地壳上的古老而稳定的部分),推测其处于印度板块的东侧(该推测是根据在印度洋上存在的九十度海岭而来的,这个海岭是一个很重的克拉通板块留下的刮痕),在印度板块前面独自漂移,由于克拉通板块切割较深,在印度洋海底留下明显的尾迹,据此可以推测出处于马尔代夫东部的九十度海岭是印支板块在北漂中留下的尾迹。印支板块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又被挤出形成了现今的地形地貌特征。
被证实的假设
既然新大陆板块漂移模式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那么它是否能得到地质学家的认可呢?
图5给出了美国一个石油勘探公司在印度洋孟加拉湾所做的一条人工反射地震勘探剖面。从该剖面,我们可以看出,其勘探深度可达40千米,如果考虑到地下深处的温度变化规律,就会发现,该剖面正好位于新大陆漂移模型的尾部,完全吻合新的大陆漂移模型。也就是说,美国这家公司所做的地震勘探剖面出现的变化符合前文所做出的大陆漂移模型假设。地质学家已经证明,印度板块是自白垩纪开始从遥远的南极洲分离出来并漂移到当前位置的。
大陆漂移范文4
挥之不去的疑团
根据现代大地测量的结果,青藏高原地壳仍然处于强烈的抬升运动之中,尤其在接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界一带,上升幅度达到每年10毫米,而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形变速率估计会更大些。此外,全球板块运动理论和现代观测资料则说明,印度板块以每年50毫米左右的速率向北推移。
青藏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为什么至今它还在升高呢?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在他提出的联合古陆中,印度东岸是与澳大利亚相接的。但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印度东岸应该是与南极洲相连接。大约在侏罗纪时,非洲、印度与仍然相连接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分离,并开始在其间形成了印度洋。白垩纪时,印度继续向北和向东北漂移,它后面的印度洋随之张开,而它前面的古地中海则趋向收缩。直到4000余万年前,印度次大陆到达了它漂泊的终点,在与亚洲碰撞的过程中,导致了喜马拉雅山的升起。
在一份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记录报告中可以了解到,根据古地磁测定,在白垩纪晚期,印度板块已经脱离冈瓦纳古陆,位于南纬40°~20°之间;古新世时,印度板块漂移到南纬30°;古新世末期,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越过赤道,约位于北纬10°~20°;到了始新世末期,由于再见不到海相地层,并且出现在此前的地层均发生褶皱,因此认为当时的印度板块已经与欧亚板块相撞,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青藏高原的隆起。主要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有关,这一看法早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尽管如此,围绕着青藏高原隆起的问题,仍然有许多挥之不去的疑团。
疑团一 1974年,皮特曼等人利用洋底岩石的测年资料编制了第一幅洋底年龄图。在这幅图中,印度南部德干高原的地形为v字形,其尖底所向的南部洋底年龄为白垩纪,其西斜面的西部洋底年龄也属于白垩纪,东斜面所向的洋底年龄则属于侏罗纪。
如果在白垩纪晚期印度板块已脱离冈瓦纳古陆漂移至南纬20°-40°之间,直到始新世才与欧亚板块相撞。既然印度板块是从南极洲漂移过来的大陆,它沿途必定会破坏板块前缘的洋底,这样一来,处于印度板块后缘的洋底年龄按理说是年轻的。而且,印度板块以尖底向下类似倒三角形的姿态撞向欧亚板块,可想而知,印度板块后缘的洋底年龄,根本不可能是白垩纪甚至是侏罗纪的。再者,印度南部的V字形底部东侧有一个岛国,它就是“印度洋的珍珠”斯里兰卡。那么,这个岛是怎样来的呢?是在印度板块漂移的过程中脱离出来的,还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产生的?
在斯里兰卡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全国面积的80%,其余为位于南部和中部的高原、山地。在洋底年龄图可知,斯里兰卡周边的洋底年龄大多是较古老的。显然,斯里兰卡的存在并不支持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
疑团二 按地质古生物和古地磁资料所描述的2亿年来大陆漂移的历史,自印度板块脱离南极洲,它的轨迹大致沿北到东北向漂移。然而,洋底年龄图显示,各大洋洋底年龄的时序都相当对称,其年龄时序分布结构也相对连贯完整,显然并不支持大陆漂移说。
疑团三 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趋向是“离极运动”和“向西漂移”。可是,当印度板块漂移到赤道时,它为什么没有在离极力的作用下减慢速度并逐渐停止下来呢?由此可见,印度板块向北推移的方向与大陆漂移说本身相矛盾。
疑团四 大陆板块的水平移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之一就是首先要解决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现今的印度板块要实现向北推进,必须要有驱动力来克服欧亚板块对它的阻力,这就需要解释其驱动力的来源和大小。如果印度板块漂移的驱动力不足以抗衡欧亚板块的阻力,那么,印度板块向北推进的说法是难以置信的。
板块构造说是当代地球科学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该学说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主要是水平运动。对此,有的学者提出了质疑:如果没有发生局部区域的垂直或斜向构造运动,板块的水平运动又是怎样启动的?
引起板块运动的机制究竟是什么?这是板块构造说至今尚未解决的关键难题。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设想,其中主要有两种机制,一种是主动驱动机制,另一种是被动驱动机制。对此,有学者指出,这两种机制虽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也解释不了其中遇到的难题。例如,主动驱动机制难以解释大洋中脊和俯冲带开始是怎样形成的,也难以解释联合古陆的破裂;而被动驱动机制则缺乏地幔对流的直接证据,对对流的确切性质、涉及范围和具体形式也不了解。
新的证据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共同挤压的结果,青藏高原做水平移动也是由于受到了印度板块的挤压,这些观点已经成为目前的共识。然而,中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科学家曾经合作对地壳进行了结构探测,找到了青藏高原向东移动的确切证据:不是因为印度板块挤压,而是地壳下存在一股导电性极好的流变物质。这种流变物质是一种高温度、高黏度的物质,它沿东西方向绵延1000余千米,而且十分活跃。另外,科学家通过导电性的分析还发现,西部地壳下的电阻力高,而东部地壳下的电阻力低,这也符合流变物质不断向东运动的事实。据此,有学者相信,正是这种高导性的流变物质“驮着”青藏高原向东漂移。
青藏高原上的山地海拔多在6000米以上,高原的平均海拔也在4000米以上,面积也有250万平方千米。这又产生了来自动力学方面的疑问:高温度、高黏度的流变物质沿东西方向绵延1000余千米,那么,流变物质沿南北方向又绵延多少千米呢?流变物质的运动模式是什么?它本身真的能够克服青藏高原水平移动时所遇到的阻力,以及承载青藏高原做水平运动吗?这是新证据发现之后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众多证据显示,板块是运动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引起板块运动的主因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对以下方面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例如:全球地幔热能物质的分布和规模;火山活动对地幔热能物质的影响,以及它们是否对板块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大陆与大洋中脊热能物质的活动有没有关联,等等。
在全球的六大板块中,某一板块的运动由流变物质驱动所产生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理由是,地球上局部的流变物质要驱动它之上的板块做水平运动,需要面对众多的障碍和难题。地球上某一板块的运动不可能是孤立事件,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在堆满货柜的货场里,一辆推土机能够前进多远呢?
大陆漂移范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海陆变迁;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课程教学简述
作为一种验证真理的标准,探究活动也是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研究、调查与探索的过程。由此可知,探究式课程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认识与生活实际,对现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质疑、表达、讨论、探究问题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施探究式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应注意的是,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师只在其中起引导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对事物现象的属性、原因、结果等进行探究与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
其次,严格来说,正确的教学步骤有助于引导学生沿着探究式轨道有序进行。具体来说,探究式教学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应注意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观察对象;(2)教师应适当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并作出假设或合理预测;(3)学生应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并自主制定设计与研究计划;(4)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设计数据测试假说;
(5)学生应通过对自己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判断假说是否成立;(6)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总结;(7)记录整个探究过程与结果;(8)通过总结反思和与他人的讨论,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应注意对相关地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使学生在探究地理现象中获得全方位的提高。
三、高中系统探究式地理教学反思
1.合理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
就目前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依然占有很大的市场,部分教师依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没有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没有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甚至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应确保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辅助作用,及时纠正学生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的偏失,以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讲解“海陆变迁”这一课时,教师应使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是不断运动变化的,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科学发展史,帮助学生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并通过火山、地震等一些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列举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欧洲荷兰有的陆地低于海平面、在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和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等地理现象,引导学生感悟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并让学生通过想象提出自己对海洋和陆地的看法。
2.适时提问,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
在讲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知识点时,教师应首先讲解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对大陆漂移说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接着可以适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魏格纳‘大陆漂移说’是假想还是科学?请同学们用剪下的七大洲的轮廓图进行演示。”在问题提出后,所有学生都开始操作演示。有学生提出非洲与南美洲的古老地层可以拼合,有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大西洋是古大陆分离形成的,有学生发现太平洋是古大陆慢慢靠近形成的。并且根据收集的资料可知,海牛和鸵鸟在南美洲和非洲的分布十分契合,而且在非洲与南美洲地层中发现了相同的古生物化石。最后通过演示总结,得出的结论是:“大陆漂移说”是科学的。
3.科学分组,使学生能够合作探究
作为一种适用于群体合作学习的模式,探究式教学需要学生分工合作来完成探究式活动,确保学生具有充分的自。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活动的引导者与辅助者,而不是旁观者。具体来讲,在分组时,为使学生能够实现共同努力与发展,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性别、智力水平和性格等;在设计探究主题时,应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进行科学的总结性概括与评价。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为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探究式教学的基础上,将其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系统教学中。我们应有这样的信念:通过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必将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地理的真谛,并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大陆漂移范文6
关键词:溯因推理;地球科学;皮尔士;汉森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最早对溯因推理做出过研究,后来的笛卡尔、莱布尼茨、惠威尔、康德都有过相关的讨论。将这种思维过程确立为推理方法的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N. R. Hanson) 在《发现的模式》中,以经典粒子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推理过程为例, 进一步阐述了皮尔士的溯因推理过程。
一、 溯因推理的逻辑结构
溯因推理的推理过程既不同于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又不同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也不同于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它是由个别现象推出深层本质,从结果倒推出原因,其结论是从后天的经验推导出的。在地球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特点,利用溯因推理的方式进行研究。
案例一:“沧海桑田”说
我国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年),观测到太行山“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1,便做出了“此乃昔之海滨”的论断;之后的朱熹(公元1130-1200年),则提出“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为高,柔者却变为刚”2。他们都采用了溯因推理,其模式可表述为:
(1)山石之间发现有螺蚌壳(C)。
(2)如果这一带曾经是海 (A), 山上有螺蚌壳(C)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3)这一带以前曾经是海(C)。
在这一推理过程中,意外的事实:“山石间有螺蚌壳”被观察到,然后,提出了一个假说:“这一带曾经是海”,用以解释这一意外的事实。他们都正确的说明了地壳的构造运动现象及化石的成因。
在《发现的模式》一书中,汉森以开普勒发现行星椭圆形运动轨道的推理过程和伽利略关于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常量的发现为例,阐述了皮尔士的溯因推理理论。然后以经典物理学中的引力定律和粒子物理学中的波粒二象性为例,将皮尔士的推理模式发展为更为复杂的逻辑结构。
案例二:大陆漂移假说
1915年魏格纳在其著作《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大陆漂移学说。其溯因推理模式可归结如下:
(1)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 (P1)
大西洋两岸构造相互呼应 (P2)
相邻大陆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P3)
石炭纪——二叠纪时的冰川遗迹 (P4)
(2)如果大陆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渐渐漂移开去,形成今天的地貌(H),那么P1、P2、P3、P4等就能被合理解释而变得不奇怪
(3)有充分理由去推敲大陆漂移假说(H),使得它能够成立
大陆漂移理论提出以后,地球物理学家们把其发展为更为全面的板块构造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关于地球演化史的观念。
从地球科学史的例证来看,溯因推理在提出科学假说上,比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更具创造性。
二、溯因推理的主客观条件
汉森在《发现的模式》第一章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设开普勒和第谷一起去看日出,他们在黎明的东方是否看见了相同的事物?我们都知道,第谷是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的追随者,而他的后继者开普勒信奉的是哥白尼的“日心说”。那么,他们在黎明的东方看见了相同的事物吗?如果就生物反应来看,他们的视网膜确实纪录下了相同的太阳的影像。但就经验来说,第谷看到的是围绕地球转动的一颗火热的星体升起的景象,而与之相反,开普勒看到的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而产生的东升西落现象。
当沈括在高山上发现螺蚌壳时,他和山上的砍柴人看到的是相同的事物吗?当魏格纳观察地图时,他和大陆漂移说的反对者看到的是相同的事物吗?汉森说:“看是一种经验。”“是人而不是人的眼睛在看”。 “看”是一件‘渗透着理论’的事情。我们先前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如果没有先前知识的积累沈括和魏格纳就无法提出正确的假说。这些假说的形成和地学研究的突破,与他们先前就具有的知识体系是分不开的。因此,溯因推理得以可能的条件之一,就是观察者必须具备提出假说所应有的知识储备。
“并不是伽利略的洞察力、牛顿的天才和爱因斯坦的想象力本身改变了我们关于存在什么的知识:他们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事物。”3法国天文学家李希尔根据时钟的变快变慢,提出了地球形状是桔状的椭球体的假说;李四光从构造形变逆推地壳形变,创建了地质力学体系;潘钟祥采用溯因法逆向推理,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溯因推理的“被解释项”必须是观察或考察而得出的真实结论,也就是客观事实。只有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才能进行溯因推理。因此,溯因推理得以可能的条件之二,是观察到的事物必须是真实的。
“一个范式的观察者,不是那种只能看普通观察者之所看,只能报告普通观察者之所报告的人,而是那种能在熟悉的对象中看见别人前所未见的东西的人。”4当全球地图绘制出来以后,为什么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魏格纳而不是别人;当看到苹果落地时,为什么想到地心引力的会是牛顿。由此我们得出溯因推理得以可能的条件之三,是观察者必须具备比一般人更高的创造力。
三、溯因推理的特征
从溯因推理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来看,溯因推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溯因推理过程的创造性
事物的本质难以进行直接的经验性描述,对它的认识要依靠创造性猜想。地球科学家研究的地球历史是人类无法亲身体验的物质世界的历史,因此只能根据不完整的资料和现存的地质现象去思考、判断和重塑已经消失的地球历史,创造地球科学理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并不是纯心理学的猜测,而是根据大量观察现象所作的概括性描述,是一种经过创造性思维加工的逆推结果。潘钟祥在陆相地域发现了油田之后,经过大胆猜测,逆推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显然,没有进行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洞察现象背后的本质。
第二,溯因推理在科学发现中的依赖性
科学理论的创立过程中,溯因推理必须要与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皮尔士在谈到科学研究三个阶段所使用的三种不同的逻辑方法 时认为:首先发现和形成假说要通过溯因推理;然后通过演绎推理从假说中推导出可以进行验证的命题;最后用实验手段和归纳推理使假说成立。要证实溯因推理提出的假设正确与否就必须借助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甚至类比推理。
第三,溯因推理结论的非唯一性
溯因推理是“一果多因”的,具有可错性和猜测性。溯因推理过程是一种试错过程。地球科学的语言通常是“可能是”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地球物理反演时地球物理场值观测范围的有限性,通常会造成地球物理反演的多解性;而地质构造事件的不可重复性,也通常使得地质构造的成因无法通过实验来检验。因此在地学研究过程中运用溯因推理时,其结果常常具有或然性。
四、结论
从亚里士多德到弗兰西斯·培根,从皮尔士到汉森,对人类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溯因推理以其独特的创造性不断推动着科学向前发展。而在具有“将今论古”传统的地球科学研究过程中,溯因推理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和重要性,这一方法将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
参考文献:
⑴ N.R.汉森著,邢新力、周沛译,《发现的模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⑵ 戴维·R·奥尔德罗伊德著,杨静一译,《地球探赜索隐录:地质学思想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⑶ 刘盛佳,《地理学思想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1月
⑷ Lorenzo Magnani等主编,于祺明等译,《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⑸ 王子贤、王恒礼,《简明地质学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 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09
2 王星贤,黎靖德,《理学丛书: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