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称剪纸图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称剪纸图案范文1
关键字:暖通工程;土建工程;配合施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暖通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
众所周知,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完工后才进行暖通安装工程,因此若某些前期工作未落实到位(如预留孔洞、预埋管道等),则定会严重影响到暖通工程的安装质量,同时也会威胁到土建工程的质量及安全。为此,本章节试图对暖通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一)常见质量问题
暖通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包括:预留预埋工作未落实到位;室内排水管道堵塞等。下列试图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1.预留预埋工作未落实到位,即孔洞预留及套管、管道预埋等前期工作被遗忘或标高与位置设置不准确。孔洞预留及套管、管道预埋等作为暖通安装工程的关键性环节,任何质量缺陷均会对后续施工质量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此外,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暖通工程安装人员常未及时到场配合混凝土浇筑人员的工作,从而导致孔洞预留被遗忘,如此导致管道安装过程,必须重新挖孔洞,从而导致钢筋暴露、变形或断裂,并最终影响到土建工程的结构安全。研究表明,造成此种质量问题的原因包括:(1)负责人对工事不够重视; (2)现场施工人员未按要求完成技术质量交底工作;(3)暖通技术人员与土建技术人员间未就具体工事进行技术交流等。
2.室内排水管道堵塞。暖通工程安装过程,常出现室内排水管道堵塞问题,且实践表明,此种质量问题是由暖通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施工不当所致,而造成此种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包括:(1)交叉作业过程,管道堵塞现象偶有发生,且以卫生间内地漏及排水管道尤甚;(2)某些施工人员经屋面雨水斗及透气管口投入砂浆、碎石等均会堵塞管道;(3)管道通水试水过程,某些原本被部分堵塞的管道未被及时疏通,如此待管道投入使用后,定会造成管道堵塞。
二、防治措施
结合暖通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表现形式及成因,本节试图从下列方面详细阐述各常见质量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一)落实好暖通安装工程预留预埋工作
从前文可知,暖通安装工程预留预埋工作未落实到位的成因涉及到人为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从下列方面落实好暖通安装工程预留预埋工作:
1.组织现场工长、质量检查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开展技术质量交底工作,同时分类标注出施工图纸所要求的孔洞及套管,此外施工过程,安排责任小组检查核对先前标注的序号,注意开展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目的是对前期质量进行控制,因此由施工班组及项目部分别从对应的角度完成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工作,同时再结合项目部技术交底对班组技术交底进行细化编制。
2.暖通安装工程施工准确阶段,项目部必须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如暖通、土建、空调等)对施工图纸进行对照核准,如若发现标高及位置与实际要求存在偏差,则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进行确认,如此完成设计变更,最后再依照变更后的施工图纸开展具体的施工作业。
3.暖通安装工程施工前,应结合图纸要求把具体的规格、标高、位置及数量制作成简图,然后再提交给土建施工负责人,如此待模板施工结束后,再安排暖通安装人员进行验收,注意暖通安装过程,最好使用水钻或冲击钻钻孔。
(二)室内排水管道堵塞的防治
结合前文可知,暖通安装工程施工过程,若要有效规避交叉作业引起的管道堵塞现象,则管道安装前,必须做好管腔疏通及杂物清理工作;管道安装过程,必须按设计规定设置管道安装坡度;排水管口选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口等。除此以外,也必须从下列方面着手来防止室内排水管道堵塞:
1.若立管需装设乙字管,则应依据设计规范,把检查口装设在乙字管的上部,以便后期对管道的检修。
2.若设计方案未提出确切的要求,则应依据施工及验收规范设置扫除口,即污水横管连接有≥2个大便器或≥3个卫生器具,则应设扫除口;若需对污水横管进行悬吊敷设,则扫除口应设在一楼地面上方;若污水横管的转角
3.排水管道安装过程,立管与埋地排出管应暂不连接,且需用托板等支牢立管检查口管插端,同时对立管穿二层的楼板洞进行修补,直至立管被固定牢靠后,再把临时支撑物拆掉,注意土建施工过程应尽可能规避把此关口当作临时污水排出口。土建装修工程完工后及给水明设支管安装前,应对底层及超过二层的管道进行灌水试验,以检查管道的畅通性,而后再用直通套管连接好底层排出管与检查口管。
4.排水管道施工过程,若排水管道分段灌水试验合格,但放水过程排水流速却较缓慢,则水平支管段内定有堵塞物,因此必须确定水平支管的堵塞部位,同时清理干净堵塞物。
5.所有伸出屋面的雨水管口、透水管口及地漏均应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封闭,同时对封口的管口进行定期检查,以免砂浆、碎石等掉进排水管道引起管道堵塞。
6.卫生器具安装完毕后,应先把排水管口的临时封闭件拆掉,以确定管道的畅通性,同时清理干净管口,此外应对卫生器具的各排水孔进行全面检查,以防出现管道堵塞。
三、结语
结合前文可知,暖通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包括预留预埋工作未落实到位;室内排水管道堵塞等。前文就各常见质量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而若要实现防治效果的最大化,则必须把握好各防治措施的防治要点,比如:
(一)从主观角度而言,必须高度重视预留预埋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及核准工作,此外各工种间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及沟通协调工作,如此实现对暖通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施工质量问题的全方位控制。
(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暖通工程预留预埋责任小组,以使预留预埋工作落到实处。
(三)施工过程必须依据施工规范、施工工艺、技术质量交底要求等开展施工作业,同时采取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以保障施工质量。
(四)制定规范化的成品保护机制,以规避人为因素导致质量缺陷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魏国智.土建工程施工怎样与电气安装工程合理配合[J].科技风,2013,(12):132-132.
[2]杜顺明.浅谈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配合施工[J].现代交际,2012,(12):147.
[3]陈洪波.试论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与电气安装工程的配合实施[J].中华民居,2013,(3):104-105. [4]贾睿新.浅析电气安装工程中土建部分的施工工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0):190.
对称剪纸图案范文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本学段(7―9)年级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经历剪纸基本技法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做”数学积极性,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二、 学法分析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五彩缤纷的生活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却是无限的。在课改中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出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时时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数学”与数学美,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地位与作用。
三、 教学过程
工具准备:剪刀、圆规、量角器、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若干)。
1. 情景创设
用课件展示一幅美丽漂亮的蝴蝶图案。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美丽漂亮的蝴蝶图案,你有哪些发现?这个图案能用剪纸的方法剪切出来吗?。
生:我发现这个图案是个轴对称图形,很漂亮,很美!
生:我也有这样的发现,我还发现沿对称轴折叠后,只要剪蝴蝶的半边就可以了。
师:说得好,这个图案是一位民间剪纸艺人的作品。剪纸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今天它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非常成熟的一门艺术,也就是因为这样,它备受人们喜爱。同学们,你们想学习剪纸这项艺术吗?
生:特别想学!(板书:剪纸)
师:什么叫折叠剪纸?
生:就是把纸叠起来用剪刀剪出图案的意思。
师:说得好,(板书:把一张纸一次或多次对折后,按一定的方法剪出的图案叫做折叠剪纸)。剪出来的图案具有对称性。
2. 活动1:剪四边形。(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如图1,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图2,再对折后得图3,沿虚线剪下得图4。
图1图2 图3 图4
(1) 想一想,图3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画一画,图4 展开后的图形。展开后的图形与你画的一样吗?
(3) 你能仿照上述方法剪出正方形吗?说明剪法及理由,
(让学生通过对剪纸过程的操作、猜想、验证、模仿,激发学生剪纸兴趣)
3. 活动2:剪筝形。(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如图5, 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图6,再对折得图7,沿虚线剪下得图8。
图5图6 图7 图8
(1) 猜想:剪下部分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展开图8,你的猜想对吗?
4. 活动3:剪马鞍。(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图9 图10图11 图12
把一张长与宽的比是2∶1的长方形纸片按图9、图10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11中的虚线剪下得图12.
(1) 猜想:图12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画画:请你利用对称性,画出图12的展开图。
(3) 验证:展开图12,与你画的展开图一样吗?
5. 活动4:剪五角星。(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图13,再把纸片依次按图14中的各条虚线折叠成图15,沿图15中的虚线剪下。
图13 图14 图15
(1) 猜想:图15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验证:展开图15,与你猜想的一样吗?
(3) 在图15中,如果∠α是90°,那么剪出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先想一想,再动手做一做。
师:上面四组的剪纸作品各采用了什么折叠技法?
生:活动1、2、3采用了四瓣形折叠技法,活动4采用了五瓣形折叠技法,
(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建立由操作、猜想到事实验证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从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6. 活动创新。
(1) 观察并模仿图16的折叠、画线、剪切的过程,并为剪得的作品命名。
图16
(2)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在一个面上仿照图17的设计画图,然后剪纸、展开,可以得到一幅“鱼蛙共游”的条形图案。
图17 鱼蛙共游
(每人按课本提供的剪纸案例折叠、画线、剪切,剪出作品后在小组内展示。给剪出的作品命名,并说出命名的理由。指出各作品中的对称轴。)
(班内交流,各组派代表展示作品。)
7. 欣赏创作。
欣赏下列图案:图18、图19、图20、图21,体会设计思路,并尝试动手操作,再亲自创作一幅剪纸作品,参与班级交流。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教师在教室巡视,和同学共同参与并体会图案的设计思路,作为他们某个小组的一份子,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8. 活动收获:
通过系列折叠剪纸的活动,我们经历了观察、猜想、实验、发现的过程,以中国民间剪纸技巧为基础,在折叠、想象、验证的过程中探究和感悟,进一步领会轴对称的意义,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这是我们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
四、 课后反思
本节课例是在学生对剪纸知识一知半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构思的。我采用的是“操作、猜想、验证、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一流程体现了学生对剪纸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操作、猜想、验证、创新的数学思想。本节课例我力求做到了以下几点:
1. 求“新”。利用学生熟知的剪纸作品蝴蝶图案,引入剪纸这一主题,创设操作活动情景。引入学习剪纸,由它激发学生强烈地求“技”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做”数学的积极性。
2. 求“活”。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不同剪纸图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进行自主探索,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理解折叠剪纸的基本技法,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活动与交流的空间。
对称剪纸图案范文3
【关键词】剪纸 夸张 变形
剪纸,也称刻纸,就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人物、花鸟、禽兽、虫鱼、山水等形象,用这些凸凹图案表达祝福、驱邪、劝勉、警戒、趣味等寓意。其色彩可以是单色的,也可是多彩的,普遍以红色为主要色彩。
剪纸在中国很多地区已成为一种大众艺术,人们通常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剪出表现生活或情感的各类图案。剪出的图案往往活灵活现,不一定很具象,但一定很传神。图案的造型一般都比较开放、可爱,以变形夸张的方式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
剪纸艺术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农民,他们自画、自刻、自染,农忙务农,农闲剪窗花。他们通过灵巧的双手,把广大农民的朴实情感、美好愿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全部倾注在自己的艺术品上,使剪纸艺术获得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可以说,剪纸从构图、造型、剪刻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变形夸张的艺术特色。谈到夸张变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及艺术家,如毕加索、野兽派等。其实,中国人的剪纸艺术在当今是非常前卫的,剪纸艺术家就像是民间的毕加索,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内心世界。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以其淳朴、自然的形式美感和夸张变形的造型,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用具有现代设计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而其最突出的外在形式就是夸张变形。
一、变形夸张之语言
剪纸多用于喜庆场合,以民间特有的风趣、浪漫情怀为变形夸张之源。
(一)剪纸的装饰性
剪纸多采用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既形象又富于装饰性。如作品《猫捕鼠》中,“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被刻画出来,天真烂漫的气息扑面而来。作品《福寿双全》中,佛手瓜里面嵌了个寿桃,寿桃中又有灵芝,象征着长寿。如有牡丹,象征着富贵;有石榴,则象征多子多福。
1.在左右对称的基础上变化纹样
对称构图是中国艺术的传统结构手法。如古代的城市、建筑的布局等。这种构图给剪纸制作带来了极大方便,取一张纸对折,只需剪出图案的一半,打开后就是一张完整的剪纸作品。如虎头鞋花、婚寿所用的“喜”“寿”字等。在左右对称的基础上,还可发展成四面、五角、八角或三瓣花、四瓣花、五瓣花等多层折叠纹样。这样的构图装饰性、图案性很强,给人以丰富多彩之感。
2.填充
“填充式”构图是花中套花的构图,这种剪纸在民间很常见。如剪一朵花,在大花朵或花瓣中套剪一小朵花或蝴蝶之类的动物;如剪动物,在动物身上也可套剪各式花样或其他动物等。
3.装饰
变形夸张的图案是在打破规则中寻找规则。对称是剪纸图案的基本规则,打破规则中也有规则可循。成功的剪纸作品有着浓厚的装饰意味,这与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是分不开的。其造型纯真,结构简练,虽不像绘画那样可以细微地描绘事物,但在平面上所剪出的花、鸟、鱼、虫和人物等,都带有一种朴素而夸张的美。其所独有的“刀剪味”是画笔不易做到的,正因如此,剪纸艺术虽出自农家却又不乏华丽,意味盎然、感情纯真,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淳朴、质朴。
(二)题材通过谐音、象征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
中国人讲究吉利,在人们眼里,吉祥的图案一定能带来喜庆与好运,人们企盼着生活吉祥如意,开心快乐。
剪纸题材为花的图案就是一个美好的象征,人们喜欢花的美丽和芬芳,向往花好月圆、幸福美满的景象;龙凤图案,中国人总喜欢以龙凤比喻圆满、吉祥,认为龙凤是高贵、成双成对的象征;喜鹊图案,民间有句俗语“枝头喜鹊叫喳喳,准有好事到我家”,人们剪两只喜鹊,就好像看见了喜鹊一样开心,喜上眉梢;蝙蝠图案,以蝙蝠喻福,因为“蝠”的谐音是“福”;柿子图案,从造型来看,柿子红彤彤、圆润润的,从谐音上可寓意为“事事如意”。这些图案往往不能用笔刻出原型,只能提取其精髓,用凸凹的纸张表现人们的愿望、心情和企盼。具体的实物用剪纸的凸凹表现出来,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变形夸张,再通过人们的想象加以艺术润色,变形夸张的图案就呼之欲出了。
(三)情感是剪纸之源
剪纸多用于喜庆场合,因此,艺术家常以民间特有的风趣、浪漫情怀为变形夸张之源。
剪纸艺术不同于绘画,其材料单薄,多用平面构图法,以夸张变形表现出丰富的内容,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在创作时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想怎样刻画就怎样刻画,既可以夸大剪纸的喜庆感觉,也可以夸大其外在形式。如作者在剪鱼头与其身体的比例和动态时,可采用夸张变形的形式,让人们看到一条更活泼、更有灵性的鱼。而此时的鱼已不再是生活中普通的鱼,这种夸张变形的造型和构图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民间的艺术家以其浪漫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力剪出了自己的情感。
二、变形夸张之表达
(一)造型夸张
剪纸是表现大众情趣的一种方式。人们之所以喜爱它,主要原因在于剪纸创作可以让人们随心所欲,思维开放。
人们会把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以充满想象力的具体形式——剪纸刻画表现出来,而剪出的人物、花草、动物已不再是原来的形象,而是通过变形夸张的形态寄托了人们的情思。比如,在剪人物时可以展开想象,头发可剪成平时生活中梳不出来的样式,在人物的肚中可加刻一朵花、一个小人,或者是一个可以表达作者心情的图案。是否相似不重要,是否可爱,是否深入人心,是否让人们感到快乐才重要。
(二)图案传神
剪纸图案是否合理并不重要,是否美观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其传神,是否能给人们带来乐趣。要打破传统图案的合理性,突出了图案的夸张成分。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增加了形式美感。
在构图上,剪纸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等天上的物体同地上的建筑物、人、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形式有“层层垒高”或“隔物换景”。剪纸的构图应讲究构图饱满、主次分明、相互呼应、疏密匀称,无论怎样夸张变化,都要做到繁与简、疏与密的合理布局。
民间剪纸的形象比较单纯与夸张。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体现在利用形象的特征进行概括,选择夸张的动态、角度去揭示对象的精神状态。有些民间剪纸构图看上去似乎不合理,然而,整个画面却很协调,洋溢着生活的情趣。特别是农村妇女的作品,想象丰富、思路奇特、构图另类,但能给人以浑厚、朴实之感。
(三)寓意夸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把心情和愿望寄托于具体的实物上,如看到鱼就会联想到“连年有余”,看到鱼的动态就会联想到“鲤鱼跃龙门”,认为鱼代表着吉祥如意;看到莲花联想到“莲叶何田田”,莲的出污泥而不染,还有“连生贵子”等。人们把愿望在剪纸造型中表现出来,从而得到了快乐。从图案的寓意上说,剪什么图案是很有讲究的。吉祥的图案表示喜庆祥和;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瓜、果、鱼、虫等图案预示喜庆丰收。因此,剪纸的图案是愿望和幸福的象征。
三、夸张变形之启示
剪纸中无论怎样夸张变形,目的都是打开我们的思维,让丰富的想象力来做主。无论是象征、比喻,还是装饰,都是局部与整体的完美结合,都是表现人们的情绪及美好的愿望。无论是现代绘画还是设计,都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人们需要想象力,剪纸需要想象力,艺术更需要想象力。可是想象力从哪里来?笔者认为,想象力来自人们的内心,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寻找想象力之源,要打开思维,开放视野。不用去想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只要是内心的真实感受,都可以通过剪纸表现出来。
夸张变形是剪纸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我们要追求的是剪纸艺术的内在特征和精髓。剪纸之所以受人们喜爱,是因为其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希望,是表达情绪的一个途径,而且不受所谓的“规则”限制,可自由地展现人们向往的生活。
其实,剪纸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其是大众在生活中寻找快乐并表现自我的一个途径。通过此途径,我们可以了解到前人的特征和喜好,了解到不同地区、民族的风土人情,并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另外,笔者认为,被大众接受的变形夸张图案,其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诠释,既有传统的图案传承,又有作者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理解。剪纸作者无论是否经过正规的学习,都可剪出美妙的作品,随心所欲地表现快乐。
剪纸带给我们的首先是快乐,其次才是美。剪纸的创意来源于我们自己,来源于对生活的提炼和夸张变形。通过变形夸张的图案,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作品“传神”的理解。
四、夸张变形之理解
艺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传统民间艺术的作用不仅是传承,而且能给当代艺术以启示。
(一)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夸张变形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要体验并找寻生活中的乐趣,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解放固有的思维习惯,在艺术中充分展示自我。
(二)象征含义
剪纸有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象征意义。如《五子登科》《百子图》等是用做“求子”的剪纸;《喜窗花》《箱子花》《饽饽花》《鸳鸯花》等是用做婚礼的剪纸;《八仙庆寿》《寿窗花》等是用做贺寿的剪纸;《闹元宵》《剪蝎子》《艾虎》《剪斗鸡》《玉兔捣药》等剪纸又分别与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节日的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用做庆贺这些节日。
(三)大胆、新奇的想象力
如剪纸艺人乐刘氏的《鱼虾戏莲》图,莲根须是虾的造型,花蕊变成蝴蝶,植物拟人化,亦真亦幻,难辨难分,又有统一的美感。又如艺人周丹的作品《夜景》,人如鸟宿,鸟似人形,极其浪漫化。
(四)突出形象
剪纸中要注意突出主要部分。这种构图在剪纸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一般讲究平衡匀称、主题突出、不失重心,给人以稳妥、静中有动的感觉,适合于剪单个花草、动物之类。
(五)强调神似
剪纸的变形夸张表现的是作者对生活的提炼和理解。其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夸张变形表现人物或其他事物的本质。其实人们也是通过变形来表现自己的丰富情感,突出神似。这种神似是主、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强调的不是像什么,而是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王朝闻先生在《似曾相识》中写道:民间美术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手段,它敢于变形和虚构,敢于排斥丑的因素,对事物美的因素做相对意义的抽象。在这样的美术创作之中,单纯的模仿只能是美感迟钝的表现。剪纸最基本的特征是写实与变形的统一,很难去模仿。其是人们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融入主观情感,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而形成的,能抓住典型的形象特征,重在表现神似。
一件优秀的剪纸作品,无论它的材质、篇幅、题材等因素如何,如果构图上独具特色,繁简、疏密适当,注重黑、白关系构成,就是一件好作品;如果能运用变形、夸张、装饰原则,抓住典型形象特征,表现出神似的造型就是一件好作品;如果剪不断,有个性,能发挥刀剪独特的艺术魅力,就是一件好作品。
参考文献:
[1]鲍家虎.剪纸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郑蔚珊.漫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J].装饰,2003.
对称剪纸图案范文4
[关键词] 剪纸;喜庆;文化内涵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3.043
剪纸是中国古老而富于传统的一门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以质朴、清晰、纯真而动人,以情真意切和简单洗练而为人称道。其放任不羁的表现和稚拙原始的趣味就更为人推崇。无论是朴实优美、风韵自然、散发浓郁乡土气息的彩色剪纸,还是线条婉转流畅、疏密相适、精美纤巧的单色套色剪纸,那种浓郁的民间传统风格是绘画品种难以比拟的。剪纸在我国对外国际文化交流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许多外宾视为收藏佳品。剪纸艺术植根于生活之中,是百姓对幸福美好憧憬向往、驱灾祈福的表现,所以蕴含了深厚的吉祥喜庆文化内涵。如今每逢岁时节令或婚姻嫁娶及礼仪庆典中,都有福、禄、寿、喜、如意、连年有余等吉祥喜庆寓意图案的剪纸,洋溢着欢乐祥和的喜庆文化氛围。
1、剪纸色彩艳丽之美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色彩象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孔子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黄、青、白、红、黑定为“正色”、“上色”,并把这五色与“仁”、“德”、“善”结合,运用于“礼”的形式中。在传统风俗中,色彩文化更是浓郁。在先前,黄色为帝王之色,皇宫、社稷、坛庙等主要建筑多用黄色;黄色又被视为超凡脱俗之色,是佛教奉崇的颜色,僧侣服饰是黄色,庙宇也是黄色。青绿色象征着生机勃发的春天。白色是凶丧之色,中国人遇凶事服白,素衣、素裳、素冠,至今如此。红色是中国人喜欢的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红色被认为吉祥尊贵的颜色,新婚寿诞、节日喜庆都与红色分不开,寓意喜庆平安,昭示国泰家和,因而亦得名“中国红”,千百年来长兴不衰。紫色也是中国传统的吉祥颜色,是祥瑞、庄重之色,有“画梁紫燕”、“紫气东来”等成语。中国的民间传统剪纸多以红色为主,充满了喜庆的味道。同时,彩色点染,鲜艳夺目,缤纷多彩的颜色也为剪纸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艳丽的色彩也体现出了生活的美好和兴兴向荣,如山西广灵剪纸、河北蔚县剪纸等都以色彩艳丽著称。
2、剪纸图案造型之美
剪纸图案绘制精美,造型时而逼真,时而夸张,充分展示了人们的智慧。图案造型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剪纸大多采用“中心对称式”的构图,如“蝴蝶”(图1)、“囍”。这种构图比例协调,相对对称,内容丰富,统一规范的同时又显得生动活泼,有的在画面中央有一条视觉中心线,两侧附以面积相同或完全相同的图案元素(图2),这种构图表现出比例和空间上的绝对对称,画面稳重、规范严谨。
3、剪纸的喜庆文化内涵及图案寓意
“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被视为剪纸艺术的福瑞喜庆。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在传统剪纸作品中,可谓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剪纸喜庆文化的图案设计主要以“夫妻恩爱”、“交合祈子”、“节庆祈福”为主题,以带有吉祥寓意的花卉果木、动物鸟兽为表现元素。
“夫妻恩爱”这一题材有白头偕老、恩爱夫妻、双喜鸳鸯、鸳鸯同心、彩蝶并飞、花好月圆、鸾凤和鸣、丹凤朝阳、百年好合、双喜等。这类题材体现了人们对夫妻恩爱、生活和睦幸福的重视与追求。例如剪纸《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与神圣,《刘海戏金蟾》象征爱情的真挚等。
“交合祈子”这一题材有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万代长春、瓜瓞绵绵、喜占春魁、双鲤交枝、鸳鸯贵子、榴开百子、金玉满堂、子孙万代等等。这类题材体现了人们对血缘传承、门庭兴盛的要求和渴望。婚庆时,大门两边要贴上大红双喜字,晋南一带还要在陪送的嫁妆上用《鱼儿扑莲》、《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大型剪纸覆盖,作为装点,枕头、手帕上的绣花,也是以剪纸为底样绣成的。
“节庆祈福”这一题材就更为广泛了。这一题材常选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花卉果木作为表现元素,如牡丹、莲花、梅花、兰花、、松树、竹、桃花、芙蓉、玉兰、海棠、金橘、水仙、灵芝、桂圆、石榴、桃子、佛手、柿子、葡萄、葫芦、山茶、月季、灵芝、万年青、长春藤、芭蕉以及宝相花等。万年青象征着长青不老,柿子和如意象征着事事如意、平安幸福,鱼和莲花则象征着连年有余,鹿和鹤代表的鹿鹤同春(图3)又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
通过剪纸,人们通过美好的形象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以期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并肯定人的力量,鼓舞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剪纸喜庆文化的内涵和图案寓意,正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外在呈现。
4、结语
剪纸,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工巧手尽凭借她们的想象描绘出理想的一切,以形传神,表达出喜庆、美意。剪纸将吉祥喜庆的文化融入到各种民族事项活动中,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充实人们的生活。如今,传统的剪纸艺术早已走出庄户人的小院,带着喜庆文化的内涵,走入现代艺术设计的广阔天地,在包装设计、商标广告、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舞台美术等领域一展风采。总之,剪纸不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同时在探索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方面还具有十分珍贵的研究价值。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闪亮的宝石。
作者简介
温心扬(1991-),女(汉),北京化工大学2009级本科生。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
对称剪纸图案范文5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有着很大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剪纸民间文化也越来越被人们注意和重视。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现代教育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没有经过美育学习的人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可见在学生中开设剪纸课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目的是在于通过开设剪纸课,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活动的空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剪纸活动中去发现美、创造美、爱护美。
一、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
剪纸是一门造型艺术,它要对物体的形象进行综合分析,将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线、图案表现出来。据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观察,他对于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是极其重要的。”学生要用剪纸表现某一物体时,首先要具备这一物体的表象和知识,表象取决于感知,感知取决于观察,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无题的外形特征,了解性质后,在他们的头脑中将所得的表象的积累加以综合分析,找出主要特征图案,在运用剪纸技能将物体图案剪出来。例:学生剪花卉,老师提供学生的剪纸作品;课前让学生到公园、花市去观察,在通过观察过程中,对花卉的主要特征有了了解,在花市又体会花的美丽,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学生能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检出各种花卉的图案,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由于观察的角度不通,欣赏水平不同,对花卉的情感体验不同,所剪出来的花卉千姿百态,无奇不有。通过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开阔眼界,学习分子综合。这是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思维和创造想象的基础。
二、让学生从小学习系统的剪纸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剪纸课中,教学生剪纸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唤起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和愿望。然而要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剪纸技能有折叠剪纸,对称和不对称剪纸,单色和复色剪纸,复色剪纸又可分为绘色、套色、分色等。
小学低段学生剪纸一般先学习折叠剪纸,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然后在纸上剪图案,展开后就是一朵花或其他图案,老师先教学生折叠剪纸方法,学生学会后,老师就要为学生学习创造留下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由于技能的熟练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对物体图形的综合能力有了提高,学生不断长生新的构思,再通过技能将新的构思表现出来,学会剪纸技能,为学生创设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三、求异求新,增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学会剪纸技能的同时,常常不满足自己对于真实地、形象的表达自己印象的需求,会产生新的构思,将他们看到的印象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这是学生的想象创造开始萌芽。通过实践操作,幼儿创造事先构思的能力不断增强。由于剪纸技能的不断提高,手部肌肉发达,学生就能较自由的,随心所欲的驾驭剪刀,剪出自己想象中的各种图案,剪出的线条细巧、流畅、光滑,图案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剪纸课中,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对启迪学生求异求新思维的极好的机会。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剪纸作品比较难了解学生剪纸时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要通过学生自己介绍制作作品时的创造性思维,家长、老师才能了解剪纸课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能起到很大作用。例:二年级有一堂剪纸课是花卉,有一个学生剪贴花卉时,一朵花只剪了三瓣,如果按老师、家长的眼光去评价,这幅作品时剪坏的,应该算失败的。可在这个学生眼里有他的世界,他的世界是那么的精彩。当这位学生自豪的介绍他的作品时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采到了一朵七色花,这多七色花可完成你的七个梦想,我取下一瓣完成了我一个梦想,我又连续去下了三瓣花瓣,完成了我四个梦想,我手中还剩三瓣花,我很喜欢它,又舍不得它,所以我今天就剪了这一朵三瓣花。”这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一阵阵喝彩声,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一朵三瓣花给孩子充分的想象及创造思维。
对称剪纸图案范文6
剪纸社团活动教案
一、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对剪纸较有兴趣,能带好学习材料、学习认真。本社团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提高剪纸水平。
二、现状分析
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制作方法方便简单,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本年级的教学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三、活动目标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1.增强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2.引导学生尝试学会对折技能的同时,学习剪单独纹样及对边折剪、对称连续折剪和剪单独作品。
3.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看剪纸示意图,初步尝试画简单的图样。
四、活动内容
1.学习剪单独纹样及对边折剪。重点为能创造性剪多种纹样装饰作品。
2.学习剪对边折剪和对称连续折剪。重点为保持作品的连续性及能创新剪纸的式样。
3.学习剪单独作品(花卉、动物系列)。重点为注意动物的形象性及能在作品上剪各种图案装饰作品。
五、活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1.剪纸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2.剪纸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3.制作方法:剪、刻。
4.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5.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6.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重点:提高剪纸的技巧,学会剪单独纹样及对边折剪、对称连续折剪及单独作品。
六、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节课辅导记录,组织并上好每一节课。
2.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进行教育辅导。
3.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4.组织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提高学生对剪纸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活动和学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