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习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功者的习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功者的习惯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1

[关键词]工程哲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162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3

0 引 言

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Tanenbaum认为网络仅局限于研究人员相互发邮件时自然不会凸显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一旦渗透到包括银行转账和网上购物等日常行为,或者过渡到云计算时代,信息安全问题就无法再回避。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被认为是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实践集之一,从工程哲学的视野来看,这是由某一(或某些)专业技术为主体和与之配套通用的相关技术,按照一定规则、规律所组成的,为实现某一(或某些)工程目标的组织、集成活动。这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由此构筑了新的存在物。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而缺乏从整体角度出发,以工程创新为主线,从工程哲学的角度进行审视、思考和分析的研究,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 以“三元论”的视角审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1 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

Mitcham提出工程哲学(Engineering Philosophy)词汇,并阐述哲学对工程的重要性,但是他认为工程处于技术之下,是技术的一部分,而李伯聪教授则认为科学、技术和工程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是工程哲学得以成立的基础。

科学活动是以探索发现为核心的活动,技术活动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的活动,工程活动是以集成建构为核心的活动。人们既不应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也不应把技术与工程混为一谈。工程并不是单纯的科学应用或技术应用,也不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和剪贴拼凑,而是科学要素、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制度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等多要素的集成、选择和优化。“三元论”明确承认科学、技术与工程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突出强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强调“工程化”环节对于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关键作用、价值和意义,强调应努力实现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的有机互动与统一。

1.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本质及特点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基于业务风险方法,来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的,包括组织结构、方针策略、规划活动、职责、实践、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内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撑标准为ISO/IEC 27000标准族。在ISO/IEC 27000标准族中,不但给出了“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的”“基于业务风险(的)方法”,而且还给出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实用规则、审核指南以及相关安全域的具体指南等。例如,仅GB/T 22081-2008/ISO/IEC 27002:2005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就包括了11个控制域,39个控制目标,133项控制措施。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在不同的学科中找到其渊源,在实施框架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了质量管理中的Plan-Do-Check-Act的戴明环,在具体的控制措施上,则包括了密码学、人员安全以及各类信息安全技术,其研究的特点是将科学思维、工程思维和社会思维相结合,但更强调工程思维的“设计”理论。工程研究活动不同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设计”。工程设计活动包括对象设计和过程设计。例如,建造水坝的坝体设计是对象设计,如何实施就是过程设计,在信息安全中,设计组织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对象设计,设计如何部署是过程设计。

按照“三元论”理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其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演化过程与规律

2.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起源和发展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体系(System)化基础上的“最佳实践集”,到国际标准的正式公布,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过度关注技术,忽略人的作用的“技术浪潮”阶段,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了大量的信息安全技术产品,例如,防火墙、防病毒和入侵检测系统(IDS)等。

第二阶段为强调人的作用的“管理浪潮”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企业开始设置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岗位,以加强对个人行为的控制。

第三阶段即“体系阶段”,在体系阶段信息安全以目标为导向,不再局限于手段的应用,而是技术、制度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这个阶段是信息安全的工程化阶段,体现了工程的实践性、经验性、继承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动力和机制分析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需求驱动”的过程。Alvin Toffler在其经典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文明”以及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价值非凡,因此面临诸多风险,为保护信息,安全需求的出现是必然的。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力。新密码算法的产生,各类以“信息技术解决信息安全”的思路涌现,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信息安全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反过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又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速度更快,与防火墙形成联动的入侵检测系统。

国家政策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的导向力。任何工程活动都是在社会大系统中开展的,都要接受国家(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对工程创新的应用,企业的认识往往是滞后的,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性政策。例如:商务部印发的商资发[2006]556号及商资函[2006]110号,以及各地方政府的鼓励引导政策。

2.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演化特点、方式和规律

对比国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国内发展体现出了明显的跳跃性,这种跳跃性不但体现在信息工程领域,也表现在其他诸多领域。国内一般不会沿袭其循序渐进的路线,而是直接引用国外的先进经验或者在国外已有的原型上进行模仿开发。

在科学、技术和工程3个领域内,与文化、制度、历史等环境因素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工程。在信息安全领域内,作为基础科学的密码学,其算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因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特征,绝大部分技术亦如此。但在工程层次,不同的文化制度有时会产生大相径庭的结果,例如,腾讯QQ本来是模仿国际聊天软件ICQ,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ICQ,MSN等点对点国外聊天软件均濒临破产,但QQ在线用户却在2010年突破1亿。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虽然修改自国际标准,但也显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例如更强调保密性,和国外用户相比,更多的认证取向等。

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思维与工程方法论

3.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思维

科学思维是“反映性思维”“发现性思维”,体现理论理性的认识,工程思维是“构建性思维”“设计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体现实践理性的认识。科学家通过科学思维发现外部世界中已经存在的事物和自然规律,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创造出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的工程构建物,工程设计是以价值当事人的特定需要为出发点,以构建某种与主体需要相符合的实体为归宿的筹划。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族的GB/T 22080-2008/ISO/IEC 27001:2005原文别强调:“采用ISMS应当是一个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ISMS的设计和实施受其需求和目标、安全要求、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且上述因素及其支持系统会不断发生变化。按照组织的需求实施ISMS是本标准所期望的,例如,简单的情况可采用简单的ISMS解决方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部署过程也专门设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目的就是找到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3.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方法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了PDCA戴明环,与A.D.Hall的系统工程方法略有差别,但在本质上是遵循这个基本框架的,如图2所示。

参照图2所示的基本工作过程并结合专门指导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ISO/IEC 27003:201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指南》,提取其中的关键过程,并与工程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对比,如图3所示,其中左侧为设计方法,右侧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4 结 语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既包括数论、密码学和近世代数等科学元素,也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单片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术元素,在工程哲学的视野下,是建立在一系列科学与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活动主战场的今天,对其进行哲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辩证地对待便利性与安全性的问题。正确利用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哲学命题。坚持用“两点论”的观点看待便利性和安全性,在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信息化发展初期,信息系统尚未大规模使用,主要矛盾是便利性,提高效率,但到现在,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美国甚至成立了网络战争司令部,信息战成为攻击手段之一,安全性就成了主要矛盾,“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要在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同时,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演化规律中发现集成创新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一般都要通过工程这一环节,因此,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工程创新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只有从大量的工程中发现工程创新的一般规律,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归纳和引导,才能创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后发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Tanenbaum A.S,Whterall D.J.计算机网络[M].第5版.严伟,潘爱民,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张艳,胡新.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及其法律规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10).

[3]谢宗晓.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张志会.米切姆的工程哲学思想初探[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8.

[5]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6]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谢宗晓.信心安全管理体系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8]王宏波.工程哲学与社会工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Von Solms Basie.Information Security:The Third Wave[J].Computer & Security,2000(12).

[10]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演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1]谢宗晓.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案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2

【关键词】工作搜寻;就业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0.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长期困扰着政府的决策。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今年也被称作“最难就业年”。而从求职者这一就业主体看,就业能力不足成为求职者就业难的核心问题。以提升求职者就业能力为核心,促进求职者全面就业已逐渐成为人们共识。因此,积极看待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就业问题,从提升求职者就业能力的角度来探讨就业难的本质原因,为构建健全匹配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搜寻与市场匹配的模型奠定基础,从求职者自身,人才市场以及政府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本研究的问卷主要采用对求职者的工作搜寻状况调查的量表。量表采用Likert Scale五点量表法进行评价,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五个层次。

本次调查以湖南人才市场为例,对求职者进行随机调查,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让求职者填写问卷,调查影响他们求职的主要因素;第二次调查在两个月后,调查的对象仍是第一次调查的求职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他们是否求职成功。第一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达到100%。经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初步筛选,剔除问题回答有较多缺失的、自相矛盾的和填写明显不认真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9%。

样本的具体情况如表1。本调查的样本大部分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从工作年限看,39%的人工作年限为1-3年,其次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从学历上看,大部分都具有大专或者本科的学历,就读的专业大多是理工类和经管类;这部分人的相对素质高,对问卷调查配合的积极性会高一些,从而能够确保问卷填写的质量;从户籍来看,求职者大多来自农村。

1.2量表的信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7.0对量表的内在信度进行分析,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和拆半(Split-half)信度系数。克朗巴哈α系数用于测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即项目的同质性,系数值在0-1之间。当评估项目数一定时,系数值越高表明项目的内在信度越高,系数值越低表明项目的内在信度越低。取舍标准是:克朗巴哈α系数在0.9以上表示量表的内在信度很高;在0.8-0.9之间表示非常好;在0.7-0.8之间表示相当好;大于0.65而小于0.7为最小可接受值域;大于0.35而小于0.65表示量表的设计存在很大问题应重新设计;小于0.35表示信度过低。拆半信度系数主要用于外在信度的评价,其基本思路是将评估量表一分为二后分别计算两部分的克朗巴哈α系数即拆半信度系数,进而对两部分的信度进行比较。

从分析结果可知,整个量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49,表明本研究使用的量表的内在信度相当高。

然后计算拆半信度系数。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影响求职者就业的因素有23个变量,拆半信度分析时,第一部分有12个变量,第二个部分有11个变量。第一部分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47,第二部分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27,整个量表的拆半信度系数为0.838。

通过对心理契约量表的信度分析,整个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49,拆半信度系数为0.838,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问卷的信度达到了测量的要求。

1.3影响求职者就业成功的因素分析

本文共涉及17个关于就业能力的基本指标。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户籍、学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外貌条件、健康状况、应聘技巧、政治面貌、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父母的行政级别、家庭的收入。就业能力是影响求职者就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17个反映就业能力的指标进行了探索性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主要因子,来分析就业能力对求职成功的影响。

首先对本研究进行巴特利球度检验和KMO检验, 如表3所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值接近于0,说明本文所使用的变量适用于因子分析。KMO值为0.801,同样表明本研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初始解下变量的共同度都是1,说明可以对原有的变量提取特征值,并可以很好的解释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调查表明了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由此共提取了三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1.091%,即解释了原有17个变量总方差的71.091%,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

运用凯泽标准和卡特尔陡阶检验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且项目因素荷重不低于0.5的标准,抽取了三个关键因子,得到了一个具有三个维度共计17个项目的分析影响就业成功因素的量表。这三个维度分别包括6个项目、7个项目、4个项目。

研究表明,就业能力包括三个维度,给三个维度分别命名为人口学特征变量、人力资本变量和社会资本变量。三个因子分别用F1,F2,F3。

2.分析结果

首先,就人口学变量而言,从上表中可知,分析结论如下:(1)性别与求职成功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这比较符合中国的现状,因为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很少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因此求职成功与否与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求职者年龄与求职成功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工作年限与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企业招聘越来越注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因为这类劳动者在适应新环境和掌握工作技能方面更具优势。(4)户籍与求职成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说明尽管户籍仍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户籍歧视的效果越来越弱。(5)学历与求职成功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历越高,求职成功的机率也就越大。(6)专业与求职成功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经管类专业的求职者更易找到工作,其次是理工类专业的求职者,不显著的是文史类专业的求职者。由此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假设1A、假设1B、假设1C、假设1D、假设1E和假设1F。

其次,表中显示,人力资本与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求职者人力资本越丰富,其成功就业的机会越大,由此验证了假设2。从人力资本的七个维度对求职成功的作用关系可以得出:(1)求职者工作经历的丰富度与其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求职者的工作经历与丰富,其成功就业的机会愈大;(2)求职者工作能力与其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求职者的工作能力越高,其求职成功的几率愈大;(3)求职者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其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求职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愈强,其求职成功的几率愈大;(4)求职者的外貌条件与求职成功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求职者外貌条件愈好,则其求职成功的可能性会越大;(5)求职者的健康状况与求职成功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求职者的身心健康的好坏对求职者就业有着影响,良好的健康状况有利于求职者成功就业;(6)求职者应聘技巧与求职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求职者的应聘技巧愈高,其求职成功的可能愈大;(7)求职者的政治面貌与求职者求职成功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但并不十分显著,求职者的政治面貌级别越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求职者成功就业。

最后,从表中分析数值可以看到,社会资本变量与求职成功间存在正的相关作用,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则其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由此验证假设3。具体来说,(1)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求职成功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这是与现实相符的,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说明其掌握的知识技术水平的可能性越大,接触的社会面也越广,能为子女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越多。(2)父母的职业与求职成功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父母从事的职业,并不是影响其子女就业的主要因素。(3)父母的行政级别与求职成功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504,说明父母的行政级别越高,其能享受到的社会资源越丰富,则其为子女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会越多,那么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4)家庭收入与求职成功间也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其中回归系数为0.346,Sig.值为0.037,表明是显著正相关。家庭收入越高,则其用来建立社会资本,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相对而言,其子女获得就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3.总结与讨论

通过前面的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到的所有假设均被证实,即求职者在工作搜寻的过程中,个人求职成功在人口变量学上存在差异,而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与求职成功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如果求职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富,则其在工作搜寻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

通过以上结论我们不难得出导致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上求职困难的原因。求职者择业观念的不正确、求职者个人拥有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局限,是导致求职者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科]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54-56.

[2]查春燕.农民工求职的信息障碍研究――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视角[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3]黄琪.中国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8.

[4]田永坡.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工作搜寻研究――对我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D].2005.

[5]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和职业流动.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77-89.

[6].江村经济[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85.

[7][美] 萨尔.D.霍夫曼.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8.

[8](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9]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85.

[10]张炳申.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深层矛盾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58-159.

[11]赵树凯.1997年民工流动:新阶段新问题[M].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76-78.

[12]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R].2006.

[13]杜凤莲.搜寻理论、失业救济金与中国城镇人口失业持续时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17-22.

[14]高静.生产要素配置、信息均衡和人力资本投入――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市场的培育[J].特区经济,2009(5):171-173.

[15]桂勇,顾东辉,朱国宏.社会关系网络对搜寻工作的影响一以上海市下岗职工为例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2005,(2):45-51.

[16]何亦名,张炳坤.国外工作搜寻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15-18.

[17]钱永坤.搜寻理论与下岗职工再就业[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1):48-51.

[1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题研究组.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8):71.

[19]张雄.工作搜寻理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解释[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6):9-11.

[20]张本波.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0(3):28.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3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细胞组成的变化,及其诱导痰中细胞成分尤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 对11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OPD (AECOPD) 患者(A1组)62例、稳定期COPD患者(B组)48例]及30例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肺功能测定及痰诱导,痰液处理后沉渣作细胞学分析。其中AECOPD组在治疗1周后(A2组)再次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 140例受试者中有21例因不能耐受痰诱导过程或痰标本不合格而退出研究,最终有119例受试者完成本研究(A1,2组48例,B组43例,C组28例)。A1组、A2组、B组、C组诱导痰中细胞总数(10 6/ml)分别为(8.8 ± 3.7)、(6.5 ± 2.6)、(5.0 ± 2.8)、(2.8 ± 1.3),细胞分类中A1组、A2组、B组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分别为(66 ± 15)%、(60 ± 10)%、(55 ± 11)%,而在C组中则以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分别为(37 ± 10)%、(32 ± 8)%;AECOPD患者(A1组、A2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pre、FVC、FEV1/FVC)呈负相关(r分别为-0.860、-0.682、-0.662、-0.300,P < 0.001);稳定期组(B组)中性粒细胞与FEV1、FEV1%pre负相关(r分别为-0.346 、-0.421, P < 0.05),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与肺功能无相关性(P > 0.05)。【结论】 AECOPD、缓解期、稳定期患者诱导痰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健康者诱导痰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气道局部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各期COPD患者气流受限存在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由不同炎性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会进一步引发气道阻塞和气道重构,对COPD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已证实诱导痰法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简便易行直接测定气道炎症的方法,已广泛用于哮喘的临床研究及诊治中,近年来,诱导痰技术在COPD气道局部炎症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证实[2,3]。但目前较多关注的是诱导痰中炎症因子、炎性介质在COPD中的作用,而诱导痰中细胞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各期COPD气流受限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尤其COPD急性加重期诱导痰细胞学分析未见报道。我们通过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和稳定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诱导痰中的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来阐明气道局部炎症细胞在COPD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4年10月至2006年0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的110例COP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C组)。COPD患者中急性加重期患者(A1组)62例,COPD稳定期患者(B组)48例。缓解组(A2组)指上述AECOPD组病人经正规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缓解者。稳定期组(B组)病人指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持续2个月以上者;2周内无呼吸道感染,未使用全身激素及抗生素。健康对照组(C组):选择年龄匹配(年龄±2),非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人群。纳入标准:所有COPD患者均符合COPD全球创议(GOLD)[1,4]的诊断标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

1.2 研究方法

根据Pin等的改良方法,我们制定了痰诱导及痰液处理规范操作流程[2]。受试者在诱导前测定FEV1,然后吸入200 μg沙丁胺醇,15 min后测定FEV1作为基础值,在室温下CSW-1型超声雾化器(汕头光电研究所,标准号YY/TO109-93)吸入3%高渗盐水2 min后,用双氧水漱口,深咳痰液入无菌容器中;继续吸入3%高渗盐水,间隔3 min测FEV1和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集痰液至少1克以上。取无唾液成分的痰液放入离心管中,加入4倍体积的0.1%DTT孵育,螺旋振荡15 min,3 500 r / min (r=15 cm),离心20 min。沉淀细胞用Hank’s液悬浮,在血细胞仪上计数细胞总数,用台盼蓝(Trypan)排除法测定细胞是否存活及存活率,细胞存活率>50%为合格标本。调节细胞悬浮密度至1×106,将75 μl悬浮液置于细胞离心机,450 r/min (r=15 cm),离心6 min,细胞沉渣涂片,风干,吉姆萨染色,每张涂片计数400个非鳞状上皮细胞计算分类,鳞状上皮细胞< 20%者为合格标本,提示痰来源于下呼吸道,并对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COPD患者的舒张试验及所有受试者的肺功能使用肺功能仪(Sensor Medics Ltd, USA)进行测定。痰诱导过程中监测FEV1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Micro Medical公司,英国),SpO2用便携式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仪(Osaka公司,日本)。

1.3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间两两比较用SNK-q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秩和检验,粒细胞数与肺功能的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所有数据的计算、统计分析用SPSS 13.0软件处理,以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和肺功能分级

入选的的110例COPD患者均符合COPD中-重度标准。其中AECOPD患者62例,稳定期患者48例,健康对照组30例。

62例AECOPD患者入院当天和治疗1周后(缓解期)分别进行痰诱导,其中有14例患者不能耐受痰诱导过程或痰标本不合格而退出研究,最终顺利完成痰诱导且痰标本合格患者有48例;48例稳定期组(C组)退出研究5例,顺利完成痰诱导且痰标本合格患者43例;30例对照组(C组)纳入研究有28例,2例因痰标本不合格而退出。各组性别、年龄、FEV1、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等数值详见表1。

四组间性别、年龄无差异(P >0.05);AECOPD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2.2 各组诱导痰液的细胞分类情况

对照组诱导痰细胞分类中,巨噬细胞占(37.1 ± 9.8)%,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比例;各期COPD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细胞比例,随着病情的好转,肺功能改善,由加重期、缓解期、稳定期痰液中性粒细胞计数依次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 < 0.05。而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变化不大(表2)。

2.3 诱导痰细胞成分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各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FEV1、FEV1%pre、FVC、FEV1/FVC的相关性见表3。从表3可见AECOPD(A1、A2组)中性粒细胞与FEV1、FEV1%pre、FVC、FEV1/FVC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860、-0.682、-0.662、-0.300,P < 0.001);COPD稳定期组(B组)中性粒细胞与FEV1、FEV1%pre、FVC、FEV1/FVC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如AECOPD组;各组散点具线形趋势。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比例与肺功能各指标无相关性,P >0.05。

3 讨 论

COPD是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的气道炎症。通过诱导排痰法检测有关炎症细胞和介质指标,阐明局部气道炎症与气流受限的关系,已证实是一种非侵入性、简便可行的新方法[2]。诱导痰标本是否来自下气道、痰标本是否合格主要通过诱导痰的细胞学检查来判断,目前常用的标准是[5]:每低倍镜视野下痰标本的白细胞数 >25个、鳞状上皮细胞< 10个,吉姆萨染色后每张涂片计数400个细胞其中鳞状上皮细胞< 20%且细胞存活率 >50%为合格标本。本研究亦采取此标准为判断痰标本是否合格的标准。结果显示9例痰标本细胞存活率< 50%而退出研究。

诱导痰的来源与自发排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活检的部位不同,主要来源于外周气道至中央气道的分泌物,反映了气道分泌物自然状态下的浓度,具有更集中的细胞和生化物质成分,尤适合气道炎症疾病如COPD、哮喘的研究。健康人及不同呼吸道疾病其诱导痰细胞分类的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疾病发病机制的差异。健康人群诱导痰中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哮喘患者诱导痰中以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6],而COPD患者诱导痰中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主[7]。我们的研究中还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稳定期诱导痰中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分别为(66.1 ± 15.1)%、(60.3 ± 10.0)%、(55.3 ± 11.7)%,嗜酸性细胞变化不大,健康对照组中则以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分别为(37.1 ± 9.8)%、(31.7 ± 8.1)%,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不如COPD高,与Balzano[8]及O’Donnell[9]的结果基本类似。本研究发现各期COPD的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与FEV1、FEV1%pre、FVC、FEV1/FVC呈负相关,以加重期组相关性更明显,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与肺功能无相关。本研究COPD加重期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经治疗症状缓解后,诱导痰的中性粒细胞虽有明显下降[从(66.1 ± 15.1)%降至(60.3 ± 10.0)%,(P < 0.05)],但其数值仍高于对照组,稳定期中性粒细胞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中性粒细胞不仅在COPD加重期对气道炎症及气流受限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促使缓解期和稳定期气道炎症持续存在。COPD气流受限增加主要在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中性粒细胞这些部位浸润,释放炎症介质、多种蛋白酶,从而诱导气道分泌细胞分泌粘液,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加重气流受限。同时痰液中中性粒细胞增加而嗜酸性细胞无增加也反映了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的抵抗作用。但有报道[10]一些COPD加重期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吸入激素后痰中嗜酸性细胞比例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降低。因此,定期检测COPD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分类,嗜酸性细胞比例可估测药物的效果。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诱导排痰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共110例COPD患者进行了该项操作,91例患者安全渡过全过程并且痰标本合格。诱导痰液显示了各期COPD患者诱导痰中细胞组成的变化,AECOPD患者诱导痰中的中性粒细胞与肺功能明显相关,从炎症细胞角度说明气道局部炎症在COPD气流受限中的作用,为COPD的抗炎治疗尤其是抗中性粒细胞的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FABBRI L M, HURD S S; GOLD SCIENTIFIC COMMITTE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 2003 update [J]. Eur Resp J, 2003,22(1):1-2.

曾 勉, 吴健锋, 谢灿茂,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规范化痰诱导安全性的初步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4): 238-241.

SUTHERLAND E R, PAK J, Langmack E L, et al. Safety of sputum induction in moderate-to-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Respir Med, 2002, 96(7): 482-486.

CELLI B R, MACNEE W, ATS/ERS TASK FORCE.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 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 [J]. Eur Respir J, 2004, 23(6):932-946.

KIPS J C, INMAN M D, JAYARAM L, et al. The use of induced sputum in clinical trials [J]. Eur Respir J Suppl, 2002, 37:47s-50s.

KRISIUKENIENE A, SITKAUSKIENE B, MALAKAUSKAS K. Peculiarities of induced sputum inflammatory cell counts in allergic versus non-allergic asthma [J]. Medicina (Kaunas), 2005, 41(3):196-202.

DOMAGALA K J, MASKEY W M, KRASZEWSKA I. The cellular composition and macrophage phenotype in induced sputum in smokers and ex-smokers with COPD [J]. Chest, 2003, 123(4):1054-1059.

BALZANO G, STEFANELLI F, IORIO C, et al.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in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lationship with Neutrophils and Airway Function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9, 160(5):1486-1492.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4

关键词: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消费者购房债权;顺位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286条对承包人的工程款债权即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进行了规定,明确发包人逾期不支付工程款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就该工程折价或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第2条规定:“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 但该《批复》的规定过于笼统,在实际适用中难免产生争议,本文即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的法理分析

(一)性质之争

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学者间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特殊留置权说。该观点认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属于不动产留置权,鉴于我国将留置权限于动产及权利的规定,该观点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现在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物权法》)将留置权限于动产而不及于不动产的规定不利于对债权人的保护,应适当扩大留置财产的范围,由此出发,建设工程的承包人可以对不动产即该工程行使留置权,而不动产留置权行使的相关内容依《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进行。

2.法定抵押权说。该观点主张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属于法定抵押权,认为《合同法》第286条通过立法的形式直接赋予承包人以抵押权。早期梁慧星学者还表示,《合同法》第286条从设计、起草、讨论、修改、审议直至最后通过,始终被理解为法定抵押权,且在历次专家讨论会上,也未有人对此表示异议。①

3、法定优先权说。该观点主张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属于法定优先权,其既不同于留置权,也不同于抵押权,而是法律直接赋予承包人的优先权。

对于上述三种观点,笔者赞同法定优先权说。留置权说对现有法律体系的冲击太大,其不满足“动产”、“占有”这两个成立留置权的必要条件,在实际适用时会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这对承包人的保护非常不利。而抵押权说忽略了不动产抵押权须经登记方能成立这一事实,虽然以“法定”抵押权的限定可以弥补形式上的不足,但如此一来也弱化了建设工程价款受偿权的“优先性”,因为被定性为法定抵押权后,其只能同其他意定抵押权同时受偿,而不能优先受偿,这是对立法意图的违悖。

认可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为法定优先权,有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合同法》及《批复》中均明确提到了“优先”的字眼,这体现了立法的倾向性;第二,将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定性为法定优先权,可以避免将其定性为抵押权或留置权所面临的法律困境和实务困境,能够更好地保护承包人的利益;第三,承包人包括大量的建筑工人、技术人员等,还牵涉材料商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他们利益的优先维护有助于实现按劳分配及维护社会的稳定,这应当也是立法者考虑的因素。

(二)优先权定位

优先权通过法律直接规定的方式予以设定,从本质而言,其是债权实现的一种保障,担保债权优先受偿,但这并不意味着优先权就是担保权,其只是同担保权一样具有保障债权优先实现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优先权是法律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强加给债务人的义务,而且优先权还具有实现公平正义的效果。依据债权的平等性特征,当某一债务人有数个债权人时,这些债权人居于平等的地位,并不能以债权数额较大或债权发生在先而主张优先受偿。在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各个债权人依其债权额比例受偿。而优先权破除债权形式上的平等,赋予某些特殊债权人可以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清偿的权利,以实现实质公平。②

二、消费者购房债权的法理分析

对消费者购房债权的保护,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生存利益,这是最基本的利益,所以这里的“消费者”应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房的自然人,而不包括为了营利的目的而购买房屋的经营者。

《批复》规定“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首先,“大部分”该如何界定,是实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不得对抗”是否意味着在顺位上居次,也一直存有争议;最后,该规定并未明确不得对抗买受人的何种权利,是请求给付房屋的债权,还是所有权,还是开发商无法给付时的价款返还请求权及损害赔偿请求权等。

(一)对“大部分”含义的界定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5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管状位穿刺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0-172-05

Curative effect of tubular puncture through unilateral transpedicular verteb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SHEN Weihui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haogua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Shaoguan 5121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ubular needle aspiration through unilateral transpedicular verteb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0 cases of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of vertebral body parallel from October 2013 to Nov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ubular puncture by Dan Ce transpedicular vertebroplasty (unilateral) group and bipedicular vertebroplasty (bilatera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peration time, bone cement filling, intraoperative X-ray exposure times, postoperative (VAS) score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score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unilateral group was 94.2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ilateral group (74.2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ld age; Transpedicular vertebroplasty; Tubular puncture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该类疾病可通过常规的补钙和防治钙质流失延缓其病情的发展,骨质疏松患者在受到轻度外力作用下可导致骨折,近年来,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以其在早期可迅速缓解疼痛,避免因长期卧床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80%~90%以上的优势,得到广大骨科医生的认可[1-3]。临床上PVP术可分为单侧和双侧PVP术两种,两种在术中X线照射次数、定点穿刺次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有所差异。本研究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管状位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并行椎体成形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年龄60~80岁;所有入选患者均为外伤后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入院时有明显的腰背疼痛,活动能力受限,无神经或骨髓受压迫的临床症状和体征;CT和MR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且胸椎压缩程度不超过50%,腰椎压缩程度低于75%,椎体后壁完整,椎弓根无骨折;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耐受手术者;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椎体肿瘤等非骨质疏松性原因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35例。单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9.4±4.4)岁,骨折位置:T8 2例,T9 3例,T10 3例,T11 5例,T12 12例,L1 3例,L2 3例,L3 2例,L4 2例;双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70.6±4.7)岁,骨折位置:T8 2例,T9 2例,T10 4例,T11 4例,T12 13例,L1 4例,L2 3例,L3 2例,L4 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管状位穿刺法椎体成形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俯卧位,在患者胸部和骨盆下方垫软垫,使患者处于舒适的下,从而保持后伸,进而获得适度的纠正因骨折导致的畸形和骨折的复位。依据术前椎体CT扫描经椎弓根层面测量确定穿刺针穿刺时的外倾角和头倾角,将X线投照角度按上述所测量角度调整,使靶侧椎弓根恰好位于椎体中心,标记穿刺针的皮肤穿刺点,常规穿刺区域消毒,铺无菌巾。采用1%利多卡因局麻后,在标记的穿刺点进针,将穿刺针、椎弓根和球管成一直线进针,此时透视穿刺针成一个点状影,且此点状影始终位于椎弓根影内,沿此方向进针直至侧位投照时针尖达椎体前、中1/3交界,此时前后位透视,针尖应位于椎体中央,即到达理想穿刺位置。确保穿刺针到位后,取出内芯,调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液比例保持3∶2,将骨水泥调制成糊状,采用1mL注射器缓慢低压推入椎体,当填充骨水泥接近椎体后壁时,停止骨水泥的推入,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双下肢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记录骨水泥的使用量。待骨水泥即将凝固时拔出穿刺针,轻压穿刺点,外敷止血贴,手术结束,送回病房。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管状位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定位和穿刺同单侧组,在患处椎体双侧定点穿刺到位,并一次性双侧推入骨水泥,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15min无特殊症状出现时送回病房看护。两组患者术前半小时预防性使用抗菌素一次,患者在术后12~24d内可借助腰围或胸腰支具等保护器具下床活动,叮嘱患者术后6~8周内可进行适量的活动,避免运动过量影响手术效果,同时给予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且患者出院后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不低于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X线照射次数、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K指数(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估[4]: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让患者在纸上画一横线,由左至右标上0~10,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评估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感,10分表示疼痛难忍,VAS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功能调查[5]:采用ODI问卷调查表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包含疼痛强度、社会生活、性生活、生活自理、提物、站立、坐位、步行、睡眠及旅游在内的10个项目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情况,采用6级评分法评估各项目分值,0~5分对应1~6等级,ODI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标准[6]

临床疗效:优,患者骨折症状和腰背痛感完全消失,患者正常活动不受影响;良,患者骨折症状显著改善,腰背偶见痛感,患者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可,患者骨折症状有所改善,腰背存在一定程度的痛感,对患者正常生活有影响;差,患者骨折症状和腰背痛情况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分别为94.28%和74.29%,单侧组治疗优良率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及术中X线照射次数比较

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及术中X线照射次数均较双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单侧组下降的幅度较双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单侧组术后椎间盘骨水泥发生渗漏1例,椎旁静脉血管渗漏1例,渗漏率为5.72%;双侧组术后椎间盘骨水泥发生渗漏2例,椎旁软组织骨水泥渗漏2例,渗漏率为11.43%,两组渗漏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

3 讨论

老年人群由于特殊的生理特性,钙质的流失较为严重,不及时给予补钙或防治钙质流失等干预措施,可造成老年患骨质疏松症,在外力轻微的作用下可导致患者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因年龄较大,其基础情况较差,同时卧床休养时间较长,不仅不利于骨折处骨愈合,还可使患者骨量丢失加速,同时还可导致患者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保守治疗效果较差,且病死率较高[7-9]。因骨折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该类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大,适用范围较窄,且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10]。PVP手术治疗可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导致的疼痛,然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PVP手术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11-13]。

椎弓根入路是临床上PVP常采用的手术入路,但对手术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尚有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对患者采用单侧入路手术可因推注骨水泥在椎腔内分布不均,导致椎体单侧承重,从而导致椎体后期不稳,而认为双侧椎弓根入路可避免该情况;且双侧入路在推注骨水泥时,可使其在椎腔内分布均匀,同时采用双侧入路穿刺时因其穿刺角度无需过大,从而减少由于穿刺失误所致的医源性损伤[14]。但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时,因其手术时间较长,从而使患者及医护人员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的时间增长,进而使其辐射安全隐患风险增加。因此,临床上常用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且目前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PVP治疗的报道多以单侧椎弓根入路为主[15-17]。Kim等[18]认为通过适当的操作穿刺针尖抵达合适位置后,可使单侧椎弓根入路推注的骨水泥通过扩散分布可到达双侧椎弓根的骨水泥分布和治疗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2.21±0.93)和ODI评分(23.47±3.56)均较双侧组(4.86±1.24)、(36.68±4.22)低。提示单侧椎弓根入路管状位穿刺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说明单侧椎弓根管状位穿刺椎体成形术可通过调节球管确定正确的穿刺角度,并在C型臂X线机透视正位引导下,使穿刺针尖抵达理想位置后将骨水泥推入,从而获得满意的骨水泥分布,因此,管状位穿刺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有效可行的治方法。

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多为老年患者,且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基础性疾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俯卧位时因肺部受压从而对患者呼吸循环有明显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呼吸不畅、气促等状况,多数患者因俯卧位手术时间过长而无法耐受,因此,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缩短手术时间。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只需从一侧椎弓根穿刺,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在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采用PVP手术治疗时,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更有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41.36±15.62)min、骨水泥填充量(2.67±0.46)mL及术中X线照射次数(13.47±3.48)次均较双侧组[(57.63±17.39)min、(3.32±0.89)mL、(23.18±4.96)次],且单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4.28%优于双侧组(74.29%)。提示单侧椎弓根入路管状位穿刺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的使用量及X射线的照射次数,从而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管状位穿刺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调节球管使穿刺针、椎弓根和球管成一直线,从而确定穿刺角度,在一侧穿刺后在X线射线透视下将穿刺针尖调整至理想位置,减少骨水泥在推注过程中经骨折缝隙渗漏,增加骨水泥的消耗,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因俯卧位压迫肺部加重呼吸循环障碍。同时因一侧穿刺,在穿刺过程中只需确认针尖抵达理想位置及灌注骨水泥的充盈程度外,无需反复X线照射,从而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暴露与X射线环境中的时间。

综上所述,管状位穿刺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及X线照射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Masala S,Magrini A,Taglieri A,et al.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 improvement of pulmonary function after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VTP)[J].Eur Radiol,2014,24(7):1577-1585.

[2] Anselmetti GC,Marcia S,Saba L,et al.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multi-centric results from EVEREST experience in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p[J].Eur J Radiol,2012,81(12):4083-4086.

[3] Wong CC,McGirt MJ.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 review of current management and multimodal therapy[J].J Multidiscip Healthc,2013,17(6):205-214.

[4] 钱俊豪,吴国锋,周剑.两种椎体成形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比较[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2):50-52.

[5] 杨波,谢景开,尹飚,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24):2212-2216.

[6] T健,李平元,卢政好.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人多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4):32-35.

[7] Kim KW,Cho KJ,Kim SW,et al.A nation-wide, outpatient-based survey on the pain, disabi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Asian Spine J,2013,7(4):301-307.

[8] Lee YK,Jang S,Jang S,et al.Mortality after vertebral fracture in Korea: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Claim Registry[J].Osteoporos Int,2012,23(7):1859-1865.

[9] Sakuma M,Endo N,Oinuma T,et al.Incidenc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Sado, Japan in 2010[J].J Bone Miner Metab,2014,32(2):200-205.

[10] Patil S,Rawall S,Singh D,et al.Surgical patterns in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Eur Spine J,2013,22(4):883-891.

[11] 赵学寨.两种脊柱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7):68-70.

[12] 郁忠杰,翁益平,张云坤.过伸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24-26.

[13] 冯新民,王静成,张亮,等.高黏度骨水泥在修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0):4757-4763.

[14] 李健,吴溢峰,杨波,等.双侧双平面与单侧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91-95.

[15] 李菊根,廖壮文,范子文,等.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6):531-533.

[16] Chen C,Bian J,Zhang W,et al.Unilateral versus bilateral vertebroplasty for sever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J Spinal Disord Tech,2014,27(8):E301-304.

[17] 黄胜,许靖,项禹诚,等.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115-118.

成功者的习惯范文6

失败与成功是两个意义广泛的词,并不仅限于一次测试的失败或一次就业的成功。成功者,也是一步一步由失败走向成功的,他们的信念便是“永不言弃”。而失败者,也许他们成功过,但是后来却放弃了,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

一位智者曾经说过:“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成功者便属于前半句,而失败者,便是后半句。失败者,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推脱自己的过错:什么“天地不时不利”啊、什么“运气不好”啊、什么“时间不够‘啊、什么”发挥失常’啊,等等各种各样的托辞。他们说的一脸理所当然,可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也都知道,于是他们便在内心催眠自己,做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信誓旦旦的向别人保证下一次他一定会做到最好。

下一次、下一次,人生有太多太多的下一次!而究竟哪一次,才是他们所说的“下一次”呢?成功者并不是天生便是成功者,而同样的,失败者也并不是天生便是失败者。例如爱迪生,他是一个成功者,但他就从来都没有失败过吗?错!他的实验曾失败了上百次甚至上千次!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即使别人不相信自己,即使别人对自己冷嘲热讽,他依然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证明了自己,自己可以!

由此可见,“失败者”是成功者的曾经,成功者,是永不放弃的“失败者”。而失败者,是胆小、怯懦、天真可笑、苟且地活着的懦夫!他们堕落,不懂得拼搏,沉浸在“完美”的幻想里。他们“愚昧”,不懂得珍惜,不知道光明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

成功者在于从不为自己的失败找任何借口,从来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从来都知道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失败者只会一味的找借口,他们懒惰,他们把别人对自的关心当作理所应得的;他们把别人对自己的可怜与同情,幻想成是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呵,可怜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