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学习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学习内容范文1
【关键词】微型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内容选择;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8-0077-03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元素”的盛行,暗示着新媒体环境下的“微时代”已经到来。这不仅对大众的娱乐方式(微电影)、交流方式(微信、微博)、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样,它也使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手段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的新形式——微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时代弄潮。
一 引言
微型学习被视为新的学习环境下实现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实用模式,它是近年来成人学习及培训领域开始关注的一种新型学习形态。微型学习具有学习内容模块化、学习时间短、学习设备多样化及学习形式个性化等显著特征,它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设计学习内容,利用手机等微型媒体来呈现学习内容。较之传统的学习方式,由于微学习方式及学习终端的特殊性,决定其对学习内容也有特殊的要求,从而在学习内容的选取、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等方面都与传统学习有较大的差异。要开发适合微型学习的资源,首先需明确何种类型的学习内容是适合微型学习的,这就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与选择。从本质上说,学习是一种交互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相互交互与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中得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所以,微型学习内容可以不同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鉴于此,本文将讨论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的内容选择和学习活动设计的问题。
二 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的内容选择
1 微型学习内容选择
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语言知识包括音标、语法、字母、词汇、词组(语块)、句子、段落和篇章。研究选取的学习内容包括音标、语法、词汇、词组、句子、段落和篇章。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听”和“读”的语言知识信息“输入”,训练理想的“说”、“写”各项“输出”技能。“译”是语言信息处理的加工阶段,是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
本文从“语言基本技能”和“学习内容分类”两个维度出发,构造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内容的二维矩阵(图1)。将矩阵的纵向水平“语音基本技能”与横向水平“学习内容分类”进行组合,得到35种学习活动成分,并按是否适宜微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划分(/表不适合,空白表适合)。
“音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为只有掌握了音标才能正确发音,最终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有关“音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达到“听得懂”、“读得来”、“说得清”即可,因此“译”、“写”技能不作要求。“语法”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语言应用的规范与约束体现。“语法”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达到灵活应用,并在“听”、“读”中得以体现。而“词汇”、“词组”、“句子”这三方面的学习内容都具有相对短小精悍的特点,是相对较为独立的知识点,符合微型学习的主要特点,故词汇、词组和句子的学习与训练都较适合微型学习。相比较而言,“段落”的信息量更多更为复杂,需要学习者投入较大的精力保持持续注意,但“听”、“说”、“读”相关的技能训练不需要太多的人体器官的投入合作,因此与“段落”学习内容相关的“听”、“说”、“读”方面的技能可通过微型学习得以训练。而“篇章”方面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需要学习者更多连贯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这与微型学习片段式的特点冲突,因此“篇章”方面的学习内容都不适合微型学习,因而划去。
2 微型学习内容分类
知识分类学说在各类教学活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运用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语学科的学习内容非常注重知识的输入与输出。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认为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是可理解性输入,而可理解性输入是指学习者能够听到或阅读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而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则认为,只有通过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言的口头或书面表达活动——即说和写——才能有效习得。依笔者据语言五大基本技能及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将五大技能分成输入型内容和输出型内容。然而,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首先要经过以阅读、视听为代表的输入过程,然后经过大脑的处理、记忆和吸收,最后达到以说、写、译为代表的输出过程。即Harmer提出的输入、练习和输出之间的平衡过程。综上,将大学英语知识内容体系按“输入型内容”、“加工型内容”和“输出型内容”进行划分(表1)。
三 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活动设计
在大学英语学习内容整体框架指导下,从语言技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大学英语课程中适合微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构想出表2所示的学习活动。
课程学习内容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学习环境;交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面向90%以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培养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乃至今后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通过课程改革实现教学目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1问题的提出与改革的思路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围绕上述目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身在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科的变化与发展;二是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已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大学毕业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主要指标,特别是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颁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起点,需要解决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协调问题;第四,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专业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为了适应上述种种变化与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但当前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第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应用计算机的技能与能力,我们将其称为基本IT技能,因为这是日常学习与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与软件,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FrontPage等)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IE浏览器、Outlook等)。上述内容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已有涉及,但由于各地区的教学情况并不一致,这使得目前大一新生的计算机水平还参差不齐。我们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7级的162名新生进行了调查,75%的学生学习过“信息技术”课,但对计算机基本IT技能操作非常熟练的仅占1.2%,完全不了解计算机的占9.64%。对于基本IT技能中不同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各部分内容完全不会的学生还占有相当比例,如图1所示。
由于学生对基本IT技能的掌握并不处于同一起点,而IT技能训练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上机实践,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教师不堪重负,机房压力也很大,因此,必须从教育技术的应用寻找解决途径。我们的改革思路是:创设一种支持“做中学”的交互学习环境,从技术上解决对学生操作过程及结果的诊断与评价,自动提供反馈指导等学习支持服务。
第二,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培养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实现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有关。一项调查表明,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是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的最重要措施。事实上,如果学生能更多地学习基本概念与原理性知识,就能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能从原理上做出解释,做到“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这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发展很有好处。
就计算机基础课程而言,信息技术既是学习对象,又可成为学习的工具与环境,因此,我们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即交互学习环境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
2交互学习环境的构建
对交互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主要基于以下设计原则:一是IT技能训练与考核应基于真实情境;二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支持。
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课程采用上机实践方式完成IT技能训练,面对大规模学生,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技能考核尽管也采用机考方式,但考核系统主要为仿真环境,只能解决某些固定方式的操作,无法应对真实环境下的各种操作。例如,对Word文档的复制操作,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如果学生采用快捷菜单以及快捷键操作,仿真环境下则难以判断,因为在仿真环境中,只有执行了正确操作后,界面上才会有反应,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进行操作时的动态反应能力。并且,开发高质量的仿真环境通常需要相当大的工作量,不亚于重新开发一套Office系统。实际上,这充分体现了在真实情境下进行训练与考核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构建真实的学习环境是实现基本IT技能训练和考核的第一步。技能训练的最好方式是提供案例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这种类似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最有效,但由于教师工作量太大而难以实现,需要从技术上寻找出路,这就是本文所说的交互学习环境,其特征是: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演示和真实的IT技能训练问题情境,当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进行练习的过程中,系统能够进行即时的诊断反馈,指出错误原因,提出学习建议和提供操作示范等,系统的功能流程如图2所示。
我们依托“IT技能测评自动化理论与技术”项目的研究成果,设计开发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支持系统iTutor与技能测评系统iTAS。iTutor实现了上述功能流程,能够有效支持“例中学”与“做中学”,创设有利于主动学习的交互环境,支持真实情境下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对问题解决过程与结果的跟踪、诊断和评价,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和操作示范,实现了“一对一”教学。iTAS将评价活动与教学过程相融合,评价方式从纸笔测验转向真实任务考核,从重视静态的总结性评价向重视形成性评价反馈调节的动态过程转移,基于技能获取过程评价建构学生模型,通过对学生技能操作的评价,判断学生当前的技能状态与水平,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提供导向。iTAS解决了长期困扰信息技术教育的技能考核问题,被誉为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难点问题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教学内容的改革
构建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交互学习环境,较好地解决了IT技能训练与考核问题,并且节省了学时,减轻了教师工作量,这使我们有条件在增加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等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就事论事的介绍软件和工具的简单操作,而应当引导学生掌握一般规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例如,很多学生都已经具有利用浏览器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但经常碰到网页打不开的情况,学生通常就会有很多的“为什么”,会有一种欲望从原理上去了解或解释这些现象,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这就涉及到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内容的学习。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教学内容改革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一是结合Internet应用,增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内容,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TCP/IP协议,物理地址、IP地址和域名地址的概念以及映射关系,WWW原理等;二是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增加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等,如中断、用户界面、进程以及资源管理等;三是增加计算机组成的内容,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所了解,如计算机组装、硬件性能指标等;四是结合Office软件应用,增加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五是增加关于新技术及其应用的专题讲座,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如网格计算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
教学内容改革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支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与学方式,如案例教学、小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开展学习与掌握课程内容。但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让其理解比较抽象的计算机基本概念与原理是有一些困难的,如“进程”、“中断”、“图灵模型”、“TCP/IP协议”等,我们采用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来说明复杂的技术原理,并且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与说明,以使学生易于接受,此外还精心设计实验,增加了技术原理性实验和专业实践。
4效果评估
2007年秋季学期,我们选取162名大一新生进行了课程教改实验,课程结束后,我们对实践效果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上述改革思路可以作为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一条途径,98%的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学习,其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对交互学习环境,97.6%的同学认为iTutor提供的真实情境,能够支撑我们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技能,增加实践机会,在交互环境下的有针对性指导能促进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如图3所示。
对教学内容改革,50.6%的学生认为适当增加对原理性内容的学习非常有必要,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对操作和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尝试进行解决,如图4所示。63.9%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学习,较好地理解了网络基本原理、WWW原理以及TCP/IP协议的基础知识等。92.8%学生认为比较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与任务的方式能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不增加课时和教师负担的条件下,上述改革方案能够较好的达成课程目标,这一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我们结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项目,在总结教改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图书、光盘和网络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条件。我们非常愿意和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同行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课程学习内容范文3
1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探讨
从目前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相关研究来看,学术界普遍认为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关系,但二者属于同一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方向,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使用。本文对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已经充分的进行了论述。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和处理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材是有别于教学内容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是教材的上位概念。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教师要有所选择的运用,作为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进行安排,把教学内容由过去的死性变活性,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把握好继承与发扬、创新与升华的关系。发扬是建立在继承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升华是在原有创新内容基础上进行提高,这样建立起来的教学内容体系就比较牢固。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经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是规定了学习内容选取的原则和范围,而且对于这个范围的开放程度和动态效果、发展的,还只是单一的围绕着某一特定的标准、水平或是教材来刻板的进行教学。这就意味着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教材只是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的一个要素,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是基础的、必需的、恰当的,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而又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学内容,考虑对学生共性的心理特征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进退自由,各得其所。
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与选择
1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启发性、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水平不仅注重培养运动技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程序上把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也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使之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辅相成,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运动,又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同时又满足了他们渴求自我学习和追求成就感的心理。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关于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目标,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教学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对明确要求制定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服务于学习领域目标
(1)依据学生差异进行技能教学。体育课程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肯定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也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与他人的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差异,同时每个学生又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方面各不相同,也就造成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会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同一个运动技能的情况。因此,既要重视运动技能在相应的水平阶段学到什么程度,又要关注同一水平阶段,甚至同一班级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有选择地进行运动技能教学。
(2)要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新课程所倡导的运动技能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让学生尝试了合作交流,技能的归纳总结,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而这些都是围绕技能展开的,也是通过技能传授最终达到全面发展身心的目的。
(3)实施民主化课程教学。由于体育课程教学具有独特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让所有学生达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就要努力实现课堂民主化。
(4)实施民主化教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并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民主。新课程体育课程民主化教学期待的过程是学生“既练了,也会练了”,期待的结果是学生“课上练,课后也练”。其次,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给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自由,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程充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构建过程,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能自主体验运动技能,合作、交流学习运动技能。最后,注重学法指导,正确评价每个学生。要让
学生始终主动参与学习,掌握运用运动技能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必须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努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根据新课程标准应以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更合理。
(5)有效开发利用体育运动技能资源。在体育新课程中的运动技能资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学校现有的体育新课程教材内容,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情况、学校体育传统、教师的情况、学生情况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二是对现代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应根据教材的要求加以选择和改造;三是对于地方、民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体育游戏、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加工和处理,增强其运动技能学习;四是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校园情况和周边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开发利用,可以进行教材整合,成为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主要手段。
(6)技能学习评价要突出发展性的主要手段。体育新课程提出“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通过技能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发展作用,不再只评价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关注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的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以及这个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情况。
课程学习内容范文4
Key words: accounting courses;teaching goal;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an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197-03
0 引言
经济学大类专业是目前财经类乃至综合类大学中几乎均要开设的专业,而会计系列课程无疑是该专业必须设置的课程。会计系列课程一般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部分院校也称为《财务会计》课程,下文统称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三门课程。这些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是为了将学生从对财务知识懵懂无知的高中毕业生状态快速引入能熟练操作财务岗位、合理进行职业判断、正确进行会计实务处理的高度,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职业规划的愿景。但是目前很多院校不能做到会计系列课程由某位老师持续担任,从而容易在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上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在教学内容体系的安排上出现重复或遗漏。从学生现状和社会需求出发探讨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1 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
教学目标是指师生通过教学互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评价师生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它会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布局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和影响学生就业前景的关键因素。
1.1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基础会计》课程是经济学类专业都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往往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课,但是部分非财务管理和非会计专业等的学生在后续不一定继续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从就业的角度而言,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不一定从事财务会计岗位,所以授课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受众的学习目的。笔者认为《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围绕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的关系,穿插介绍常见实务处理,最后在学生真正理解会计分录和三大书面载体真实涵义的基础上再提炼会计理论中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定义,同时能帮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的《会计基础》科目。
1.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往往是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等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在会计系列课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它既是前期《基础会计》课程中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也是后期《高级财务会计》实务操作的铺垫。《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为运用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职业判断的能力,熟练进行常见业务的会计处理和编制基本财务报表,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读上市公司的年报及其附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课堂教学难度和深度基本达到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水平。
1.3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往往是会计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在浙江树人大学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该课程则作为专业选修课。它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第五学期选择的“财务会计方向”模块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而对于选择另一模块――“公司理财”方向模块的学生则不作要求。所以该课程的开设其实是为了学生对将来的就业做指导性的规划,选择会计模块的学生较倾向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岗位。鉴于这些前提,《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在掌握中级财务会计内容的基础上熟练灵活掌握一些特殊经济业务、特殊经营方式和特殊时期的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在会计专业知识层面上进一步升华,为学生从初中级会计师走向注册会计师做准备,同时通过课程学习能引导学生从核算型人才转向管理型人才,课堂教学难度和深度基本达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科目水平。
2 教学内容的有效编排
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编排应和上述教学目标相吻合。在面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以及在不同宏观环境前提下适时作出相应的微调。
2.1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综观不同版本的《基础会计》教材,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包括会计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基础、会计计量属性等);会计等式及会计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2.1.1 注重实践性
参加《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的学生不一定是将来要从事财务岗位的学生,他们的培养计划中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他们的视野,对会计岗位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他们学习其他课程补充专业知识,为他们就业提供一个专业技能。所以教学过程应着重围绕会计书面载体的形成,指导学生熟悉报表的项目数据和最初的原始凭证之间的关系,讲授如何根据常见会计业务进行会计实务操作,而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和减少课时。
2.1.2 贴近现实性
在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今天,拥有几张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无疑是必要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所以基础会计课程讲授内容在所选教材的基础上,应同时关注当时会计政策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会计知识,讲课中尽量穿插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和考试习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促使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课件,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2.1.3 关注连贯性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较易重复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借贷记账法的运用、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章节,当然讲述方法显著不同。比如基础会计中借贷记账法运用的讲解旨在从资金的筹集、采购、生产、销售、利润计算及利润分配等环节分别举例从而加强学生对借贷记账法的理解,尽管这些内容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还会再次涉及,但是基础会计课程中又是不可或缺,所以讲解的深度和难度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作为会计系列入门课程,基础会计讲解中对于上述内容不易讲得过深过细,只需注重常规,无需涉及特例。有些几乎没有难度的内容可以放在基础会计课程中,以便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有更宽裕的课时,比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有些基础会计课程暂时难以理解的内容则可以放在后续中级财务会计中讲解,比如固定资产增值税的问题,财产清查中涉及坏账准备的处理等。
2.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系列课程中教学内容最庞大,安排课时量最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本身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一般来说,不同版本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多在绪论的基础上,依次安排货币资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和财务报告等章节。确定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时,宜把握以下原则:
2.2.1 强调普适性
《中级财务会计》涉及的经济业务应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业务,安排的教学内容旨在能解决企业的常见问题。无论从资金筹集还是到资金运用,无论是发行股票还是购买债券,无论是采购设备还是销售商品,涉及到的经济事项和业务无疑是很多公司包括上市公司日常的问题,所以这些教学内容的分析必须讲得透彻和实际,强调的是普遍适用性,而非高大上。
2.2.2 突出实用性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基础会计》有很大的区别,它的顺序基本是从报表出发,依次讲授的是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再次讲授的是利润表的收入、费用和利润项目,显然这样编排的用意既能和会计具体准则相吻合,也突出了教学目标――最终为了指导学生完成基本报表的编制。所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必须时时关注各个章节和报表之间的关系,能将会计分录与报表项目有机联系,通俗而言,把报表比作一个拼图的话,那么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应该是拼图中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在如今急功近利的高校学习中,教师有义务时刻给学生灌输这个观念,以便扭转学生将财务会计的学习停滞在背诵分录的怪圈中。
2.2.3 重视连贯性
这一点和上述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安排方面的用意类似。《中级财务会计》在许多教学内容的讲解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弹性,讲解与否、讲解的深度和难度和前期《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以及后期《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安排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长期股权投资。这个章节往往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难度最大、预备课时量最多的章节。这个内容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几乎很少涉及,但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必须作为重点,而且其中涉及企业合并和权益法的内容和后续的《高级财务会计》的企业合并及合并报表编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授课教师在设计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必须提到这个深层关系,提醒学生企业合并对后期的影响以及成本法权益法之间的转换。
2.3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级财务会计》的重要特征是会计假设的松动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延伸。它在讲解绪论的基础上主要涉及的是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业务、仅在某类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业务、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的业务、一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业务等。综观各个版本的教材多有差异,但也有共有的教学内容,一般主要包括: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编制、外币业务、租赁、所得税和物价变动会计等。而对于课时量,各个高校也有不同的设置,总体而言多为每周2-3个课时,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解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2.3.1 实务和理论的并重
《高级财务会计》的讲解内容已经突破了《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中多次提到的四大假设和信息质量要求,讲解中应有所提示。该课程涉及的经济业务尽管多有特殊性,但也不是罕见,在上市公司案例中多有出现,所以讲授中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导入实际案例,并在课后布置学生搜集案例进行分析,以便将看似深奥的讲授知识点予以落地。
2.3.2 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有部分章节是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加深,比如《中级财务会计》中的利润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的所得税;比如《中级财务会计》中的固定资产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的租赁,等等。所以在涉及这部分知识点时,授课教师需耐心指导学生对旧知识予以温习,了解两门专业课程知识点之间的交叉和重叠,提升分析问题的高度,逐步加深对复杂事项的理解,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
2.3.3 精讲甚于泛讲
一般高校培养计划中分配给《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量和这门课程自身的内容和难度并不是很匹配,所以笔者认为选择教学内容和讲解方法时应注重 “精”,抛弃“泛”,即授课内容不在于章节的多少,而在于学生是否消化。尤其是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编制这些章节,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因为这些内容较突出的体现了前后课程的连贯也较典型的呈现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运用,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理解的重要提升,也是进行案例教学非常适合的内容。授课教师针对这些内容应不遗余力的分配更多课时和精力讲授,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不可点到为止。
3 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和落实教学内容的桥梁,它不应该是固化的而应该是灵活变通、与时俱进的。笔者在浙江树人大学一直担任会计系列课程的讲授,且已经完成了数轮从《基础会计》到《中级财务会计》再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完整讲解,体会如下:
3.1 《基础会计》课程的实操性重于理论性
《基础会计》课程作为敲门砖,实践操作能力的考察一定程度上比卷面考察更为重要。在综合能力评定时,应加重实操所占比重,期末考试中应尽可能改变考核方式,缩小卷面答题所占比重,增加实际操作的分值。比如,期末测试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套较为基本的,却能体现某企业一个月完整业务的原始凭证,并脱离课本上的业务表述,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科目汇总表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可以体现课程的专业性,也能杜绝学生考前临阵磨枪的尴尬。
3.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习题和实践并重性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知识点繁多,不能照搬《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模式。它的教学过程需要习题操练和实践操练的并重。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手段依附于三个载体:习题库、案例库和手工模拟实训。习题库主要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是非题等客观题题库,涵盖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所有章节和知识点,且对所有题目指明涉及的知识点和难度系数,学生平时可以进入相关校园内网进行操练,教师可以在期中和期末时设定参数和时间安排学生网上考试。案例库主要是考察学生搜集、分析案例的能力,题目预设并每轮修订,要求学生成立学习小组,上交案例汇报作业并在课堂上演讲,小组相互提问,教师打分作为学生最后综合评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模拟实训作为一门实训课程,给予专门的学分和课时,实质上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手段的延伸,它是以一套完整而有一定难度的工业企业资料为模板,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套手工资料,并以此作为后续会计电算化实训的素材。总体而言,《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做题、做账、做案例的多面手。
3.3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案例讨论式优于理论讲解式
《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类似于专题式,每个专题的选取角度和讲解深度都关系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每个专题的讲解前授课教师都应导入目前上市公司的真实案例,激发学生进行案例研究的兴趣;讲解后,授课教师应布置搜集和分析案例的任务,比如在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编制章节,笔者要求学生案例讨论的内容要求是“分析文稿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①选题依据;②合并动因分析;③合并方法;④合并事项分析;⑤结论;⑥附录,包含小组讨论问题及其解决方式、小组活动方式等,可根据本组特色有所创新。”《高级财务会计》的授课对象一般为高年级的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以案例讨论的要求不可过细,否则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案例汇报的效果。
课程学习内容范文5
关键词: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09-01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体系结构存在不足,没有真正推陈出新。目前,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选用的教材大都按社会学人物讲授,如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等,他们大都从社会学的创始人孟德斯鸠、孔德开始,分析研究了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社会学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著作。按人物讲授的好处在于,突出了每位社会学家的独一无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但同时也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缺点:首先,按社会学人物讲授很难从总体上把握某种流派的来龙去脉,也无法窥探每种流派的创始人和他的后继者之间的继承和创新关系。其次,按社会学人物讲授看重的是人物的理论意义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忽视了理论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再次,按社会学人物讲授很难考虑到地域的差异对社会学家的问题领域、概念构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后,社会学尽管研究面广,但也不是杂乱无章,它被分化成许多专业化了的关注点。把握了这些主流问题,无疑就把握了社会学发展的主导线索。按社会学人物讲授侧重于不同人物的研究兴趣与研究特点,很难全面把握社会学的主流问题。
2、教学内容依然陈旧,理论与现实结合不够。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发展成熟,这就使我国教育必须迎合市场经济需要,进行新的社会定位。因此, 社会学理论教育也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加快改革步伐。然而,经过若干年的教改,虽然有不少成功经验,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诸如教学内容仍然“囿旧”,不能完全摆脱前人的“窠臼”,或理论肤浅,障碍畸重,依旧习惯于套用“阶级斗争”、“阶级分析法”等观点分析理论问题,不能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凡此等等,严重制约了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的深入开展,不利于人才市场所需要的有文化,有修养,有学历,有底蕴,有创新的社会学人才的培养。
3、教学方法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涵盖内容广,专有名词多,理论比较晦涩难懂。这种情况客观上造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难以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下所进行的种种改革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师讲课仍然过于追求“完整”,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余地,仍然习惯于把知识讲解给学生听,然后通过考试来验证。这种过于呆板、枯燥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思考,难以唤起师生的共鸣,既造成教师教学情感上的自我,也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不利于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从以上教学现状出发,必须对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的思路
1、调整教学思路。《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必须以转变教学模式为起始,将新型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深刻体会到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思路,丢弃因循守旧的教学思想及观念,把握时代潮流,勇于创新,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以实践作为检验教学思想正确度的唯一标准,以之作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方式和目的,深化教学改革活动。
2、转变教学要求。转变教学要求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活动中纯粹讲授书本内容、知识过于细化的误区,抛弃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单向传递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精力主要应用于全局思考、综合掌握、知识运用等方面。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必须调整西方社会学理论考试及测评的目标和要求,帮助学生摆脱旧式的考试模式,注重测试学生综合理解课程知识体系的水平和程度,从而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动机与意向,使学生真正掌控自己的学习活动。
3、选择优质教材。面对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各高等院校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社会学理论教材选择的重视,各种社会学理论教材因而大量出现。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因而必须面对如何选择优质教材这一难题。选择教材必须以教材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综合性、时代性为原则,具体表现为所选取的教材适应教学大纲要求、符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学术界的创新成果,在知识体系与内容安排上较为科学,表现出知识预见性、学术创新性及理论前瞻性。
4、改革教学内容。对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应实行适当的“增加”、“删减”及“保留”。增加意味着融入当今时代所急需的知识,将之有机地转变为书本上的材料。删减意味着剔除书本中过时或落后的知识。保留意味着保持教材西方社会学理论原有的基本知识体系,在最大限度上保留知识的系统性。只有合理调整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体现出实践性强、内容凝练、适用面广、体系严密的特色。
课程学习内容范文6
高师声乐教学是在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其教学目的和任务而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式样。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开展,关键在声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培养目标的层次和规格的要求。对于不同条件的教学对象,不同规格的培养层次,必须采用与之适应的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20世纪末,我国高师对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使声乐个别课与声乐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基本确立。近几年,教育部新《音乐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独唱、重唱、齐唱和合唱等歌唱能力的要求,为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因此,一个以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为教学形式,以个别技能训练(独唱)和集体歌唱(重唱、合唱)能力的培养以及声乐理论、声乐教学理论的掌握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成为高师声乐模式的主体。暨:(声乐)课(个别)课+小组课+合唱课+声乐理论课。
1.声乐个别课又称声乐小课,它是以“一对一”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声乐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和技巧。由于声乐个别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能充分顾及到学生声音特点和艺术个性的发展。因此,它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并成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长期以来,中外高等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都广泛采用独特的声乐教学形式来进行个别培养,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人声乐技巧和表现水平。同时,这种教学形式也对教学对象的条件和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学成本较高。
高师的声乐教学,同样需要这种个别教学形式,但它不是唯一的形式,需要声乐集体课教学的补充,二者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的整体。高师的声乐个别教学对于声音条件各异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差异,具有一定声音条件和发展潜力的学生,它是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而对那些声音条件差的学生,他则是辅助形式,具有声乐教学的“普及”性。所以,高师声乐教学模式中的声乐个别教学,应该按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选择、有针对、有阶段的实施。
2.声乐集体教学是在单位时间内,一位教师面对多位学生的教学形式,可分为声乐小组课、合唱课和声乐理论大课三种形式。声乐小组课是学生人数约在4-10人为一组的声乐集体教学。以声乐技能训练的一部分学生,在前两年里适当采用这种集体声乐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对歌唱共性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培养学生在集体中把握自我或发展自我的歌唱能力;有利于在声乐共性的前提下,使自己在歌唱内容、浏览曲目和歌曲处理上得到提高;还有利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的节约,减少老师在教学中的重复劳动。
以排练、观摩、教学实践为主的小组课,侧重于声乐教学实践和声乐检查,通过排练、观摩等教学实践来达到教学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声乐表达,组织和创编的能力。教学中重唱、小组唱、表演唱等内容的采用,能使高师的声乐教学更贴近基础音乐教学的需要及《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
3.合唱课是一种多声部的群体歌唱形式,在高师音教专业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它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歌唱技巧、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歌唱的协作精神、组织能力、体验集体力量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高师的声乐教学,不仅要注重个人独唱技能技巧的的发展而且还要重视个人歌唱技能在群体中的运用。积极参与合唱这种群体性的声乐艺术形式,有利于学生今后学校音乐教学第二课堂的开展,在协调能力、合作精神上得到提高。
4.声乐理论课又称声乐理论大课,声乐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能技巧的训练过程,学生也应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声乐相关理论知识。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取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了解声乐的发展、声乐艺术形成与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介绍和学习,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声乐学习时以及自身演唱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对声乐艺术有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整体的艺术素养。这也是开设高师声乐理论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同时也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声乐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可包括发声的原理、歌唱生理、嗓音保护、中小学歌唱教学法、童声训练基本理论等内容以及声乐语言、歌唱心理、声乐表达、声乐学派、声乐美学、声乐名作等,以培养学生胜任中学校音乐教学的需要。有调查表明,在上述的声乐集体教学中,合唱课和声乐理论课的实施,都容易取得共识和便于操作,而声乐小组课的具体操作,却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如何有效实施声乐小组课,并提高小组课的教学质量,则成为我国将对高师声乐模式的核心问题。
高师的声乐教学,如何实施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模式,声乐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声乐集体教学能力的具备,是重要的保障。
1.培养目标与教学形式的统一。以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声乐教学模式,是根据高师音教专业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学生技能与素质等实际情况,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在培养目标与教学形式上,构成的统一整体。声乐个别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的主要途径;而声乐小组课是其补充和延伸,以弥补声乐个别教学中集体歌唱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的不足为目的,合唱课是根据基础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学第二课堂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歌唱实践能力、歌唱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声乐形式;声乐理论大课的教学,是按培养音乐师资的要求,以丰富学生声乐基本理论,掌握声乐教学基本课论为目的必修课程。它们形成了高师声乐教学中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互相制约又不能取代,互相弥补又缺一不可的一个教学态体。它们合理的设置和安排,即合乎培养音乐师资的目标,又顾及到学生音乐技能的不同情况、不同层次。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使自己的音乐技能、音乐知识、教学理论全方位发展,以适应基础音乐教学工作的要求。因此,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师声乐教学的必然产物,也是高师声乐教学与非师范声乐教育,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的一个重要区别。
2.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统一。在声乐个别课教学与小组教学的设计上,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和素质上不同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分类、分层次培养。
3.“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高师音教专业学生音乐技能的多元化,决定了学生嗓音条件和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决定了声乐教学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还决定了对声乐教学“学术性”和“师范性”的不同表现。有观点认为:声乐小组课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我们用个别课的标准去衡量小组课的教学质量,那显然步入“学术性”的误区,因此,不同条件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形式应该有不同的质量观。前面对高师声乐教学“普及”与“提高”意义的分析,正是“学术性”和“师范性”在声乐教学中的体现,也是对教学质量观的概括。对于那些嗓音条件好的学生,需要去培养、去展示、去体现我们的学术精神。因此,实施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声乐知识与技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能适应中学音乐教学的要求,是声乐教学“师范性”的客观反映。
4.“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能力的统一。高师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向“两手都要硬”的方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加强。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技能,努力培养好那些嗓音条件稍差的学生,又能充分展示声乐个别课的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术水平,以促进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完善。因此,把不同嗓音条件和素质的学生,按不同声乐层次和标准去培养,是高师声乐教师与非师范声乐教师能力的不同体现,也是高师声乐教师们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