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1
探究这一理念的提出,体现了课程设置者对改变被动学习状态的良苦用心,但从理念到实践,就目前的教育生态环境而言,有漫长的路要走。用什么方式落实探究性学习?比较合理的方式是课题研究。对于大部分普通高中学校而言,残酷的考试竞争已经让它们处在赤膊上阵的境地,寄希望于课题研究的方式践行探究理念实为奢谈。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考试、尤其是高考的调控,来践行探究理念,无疑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语文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教学活动。
考试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践行新课程理念,这是理所应当的;高考命题者运用高考作为调控教学行为手段也是可取的,但能否达成有效调控,关键在于命题思路和质量。201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探究题的设置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述: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其目标指向动词为“发掘”“探讨”“探究”,操作指向动词为“分析”“提出”。单从表述看,确实体现了探究的若干特性。但学生的回答有合理性,却不在标准答案之列,是否会赋分?事实上,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很难做到多大程度的开放。
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阿城的小说《溜索》,探究题是:“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照应了考试说明中的“探究”。其实把“探究”改为“解说”之类的动词,也无不可。从命题组提供的答案看,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只需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去发掘。这里所谓的探究,与探究的内涵相去甚远,只是贴了个标签而已。
如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探究题《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从提供的参考答案看,体现了说明中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探究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应该说,这是围绕考试说明而出的一道很成功的探究题,侧重于内容安排和主旨的探究,虽然题干中“探究”换成“理解”也未尝不可,但由于文本内容与考生生活的隔阂和距离,反而强化了探究性。这种命题方式对考生思维的灵活性、辩证性、创造性等有综合考查的作用,确实体现了开放度和探究性。
纵观江苏省高考语文探究题型的设置,有点像金庸小说 中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模式的固定化。将探究题型固定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题,如文本有资可探究之处,那么命题就较为成功;反之,则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探究题自从抖落了它神秘的面纱,已经由“特色菜”变为“家常菜”。一道不成功的试题,会让很多教师都觉得,平时围绕“探究”进行的方法、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大都可以省去。高考指挥棒的魔力毋庸置疑,一道不成功的试题导致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和能力的训练、培养的省缺,这才是最值得忧虑的。
那么,考试探究题型的设置,如何最大限度地引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探究性学习的思维过程,可概括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因此,题型设置要有开放性,改变观念,不必是我出题你解题的模式,应重视学生的主动与参与。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样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平时的主动探究。在探索问题过程中,要重视思维的发散性,重视探究的实质内涵的落实。评价环节也要注意多元性。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2
关键词 文学类文本;阅读;纯文本;深读
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语文卷,考生平均分才八九十分,这一分数明显偏低。其中赋分为20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得分率尤
其低。这表明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于是,如何让学生会做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便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尽快加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分丝析缕:从真题把握趋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对近几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进行简要分析。2007 卷《一副烟雨牛鹭图》、2009 卷《上善若水》是文化散文,2008 卷《侯银匠》、2010 卷《溜索》、2011 卷《这是你的战争》及2012卷《邮差先生》都是小说。其实,这里面还有不少争论。如关于《侯银匠》和《邮差先生》,不少学者认为应当归入散文,但试卷命题者则将其视作了小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些作品即使是小说也都具有一种散文的意味,采用的是散文化的语言和散文化的叙事,都具有“美文”、“小品文”的特点。
细看起来,这些作品大都注重环境描写,多以环境来烘托人物形象,十分重视人性的关怀。这些作品往往是作者通过一个叙述文本来表现其对生活、生命的认识、理解、体验和感悟。阅读者往往能够从中得到某种生活的、生命的、人性的启示,获得某种审美的体验,读后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从对这些真题的分析,再结合历年考试大纲中“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表述,我们可以预测到江苏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还会继续选择这类文本。
二、 探本求源:由问题回归文本
把握了命题趋势后,我们该怎样来应对呢?如何让考生会做这类文本阅读题,从而拿到一个理想的分数呢?
于是,很多语文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都想到了一个法宝――技巧。我们只要随意去检索一下,就会发现关于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的研究比比皆是。这些技巧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问题出发,再回到文本寻找印证。按照这种方法,首先把以往真题的考查题型归纳为人物形象类、环境作用类、情节脉络类、手法赏析类、意蕴主旨类等几类,然后再根据这几类题目弄一个所谓的答题模板或套路,最后添加一些文本中的字句。而且在日常教学中,带着学生反复演练这个套路,并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来验证。
那么,这样的技巧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就是得分率太低。为什么我们演练过千遍万遍的技巧一到考场就失灵了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文本是活的,而不是一个死的模板。而真正做好文本阅读题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由问题回归到阅读本身。只有从文本出发,从阅读做起,读出内容、读出人物、读出环境、读出心理、读出意蕴、读出感慨,才能回答好问题。因为依据文本设置的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不离开具体的文本,不会离开作者的体验、思想、感情、语言及其通过文本要传达的丰富信息。
以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为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从文本出发,细心读一读。“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小城的阳光”、“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等语句一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小城的阳光”及“笑了”均出现了三次。说明作者有意在强调这种充满阳光的闲适舒缓的慢节奏生活,强调邮差的快乐、悠闲、友善和幽默,并通过邮差描写了这样的一个恬静、安详、充满欢笑的小城。我相信,只要认真读了文本,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小城生活迥异于我们如今喧嚣和浮躁的生活。再结合文末的1942年,联想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我们的体会则更深一层,就会明白作者对那个小城生活的向往,对宁静、闲适、快乐生活的渴望。
读懂了文章,再来看题目,就简单多了。文本后设置的“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4个问题,要回答起来便很容易。如果设置其他题目呢?只要读懂了文章也不怕。所以,读懂文章才是回答问题的关键,而要读懂文章,则非回到文本不可。
三、 由浅入深:让深读成为习惯
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分析文章往往不是先看文本,而是根据课文的“阅读提示”去生搬硬套,强行消化,消化不了便死记硬背。甚至,我们有些老师也不是先深读文本,而是根据参考资料来个先入为主。殊不知,这一习惯危害无穷。所以,在做阅读练习中,我们的学生也大多只是根据老师在课堂中曾讲授的内容,进行机械的搬迁、移用,而不是通过文本的具体内容,作切实的分析。这样一来,文章都没有读懂,阅读题得分不高就很正常了。
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就一定要让学生去阅读文本,养成深读的习惯。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日渐兴起,浅阅读也被提倡起来。甚至有些语文教师也认为深读细读会浪费时间,因而在教学中大力践行浅阅读。殊不知,如此便真正是南辕北辙了。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3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语文素养;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126-02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素质教育上。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很多关注。语文素养的具体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人际交流和关系交往而言,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起到了交流思想的作用;二是它起到了文化的传承和递进的作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对精髓文化的学习。每个具体阶段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不同需求,过去侧重于单一方面的要求,如掌握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懂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思想就已足够,但现在新高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语言文字基本使用能力和实践活动之外,更强调对文化传统的传播与弘扬,更重视母语文化上的积累,以及更深层次上的人文思想阔度。为了详解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内容,本文着力研究在这一特定环境下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探究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创新理念,以适应高考改革。此外,它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情感方面、思维能力拓展方面,以及学生的W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具体要求都有一些探索。
一、端正学习态度,学好语文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是自身发展和人际交流的需要。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表达方式,是人们交流沟通的技能。不了解这一点,学生就会轻视语文,甚至将语文学习当作精神负担。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更要让学生明确学好语文的重要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沟通技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沉淀,也是人类文化水平和发展的载体,在实际生活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交流、演讲、写申请表,等等。如果语文表达水平不高,就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要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加强语文学习。
二、深究教材内容,体会作品内涵
语文课程中的每个语言教学课程,都有独特而丰富的人文含义。它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学生内心的震撼是很有意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加深教材对学生“思想领域、道德品质、审美兴趣”的培养,重视对学生人文性、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在了解教材内容的过程中,直接体会作品的人文价值和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深刻了解作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全面深化课程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情感和引导方向,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了解作品、直接加入情感体验提供便利。
在教材审读和了解过程中,教师要用欣赏的角度和心态来看待教材内容。教师如果对所教内容研究不彻底,对教材主要知识采取不敏感、不喜欢的态度,很难使用教材引导并帮助学生去了解、体会和深化。所以,教师要以挖掘者的心态和观念去了解教材内容,用文学性的表达方法把学生引领到作品中去,体会文中作者所创建的丰富而美好的语言境界,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了解作品文字的精华。这样能使学生热爱母语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让学生感受文字美好的熏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采用学生多种表达方式的情感诵读活动,体现作品描写的主要内容,抓住作品中有一定深刻含义的词句和“点睛之笔”进行全面感悟,加强语言文字的全面训练,从多角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
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刚开始,语文教师可从改变课堂开始,将语文美好的、有深度的东西展示给学生,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有活力、有创造性。可以采用多角度鉴赏、多角度交流、多角度评价、小型写作等形式,把课堂内容通过这些形式引起学生的深度交流和感悟。让学生热爱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把对语文的喜爱延续到生活当中,这是教师要的最终目标。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阅读情感和阅读习惯
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语文素养不高的局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如果对语文素材的学习保持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这种学习态度才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源泉和动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生活中的自然生物、美丽景色、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时代变革等都应成为观察对象,只有带着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所阅读的文本内容就会通过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化和完美。
其次,要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读书,是提高文化底蕴、丰富语言存储的重要方法。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主动阅读。在保持浓厚兴趣的前提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接受新知识的效率最高,记忆最为深刻,思维处于活跃阶段,对于文中内容的反映更加敏捷。值得注意的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未必一定要从阅读经典著作开始,只要是内容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具有丰富知识与启迪作用的书籍都能拿来阅读。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语文教师。
再次,让传统文化经典回归语文教学素材。在语文教学中,至少应该有一半课时用于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如经典文学作品、红色军旅作品等。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或展览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古代谚语、诗词的幻灯片或手抄报;让学生大胆评价《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写作特点;让学生续写名著未完待续的故事,或改写结局不完美的故事……
最后,帮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学者。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接受大量知识,而不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掌握的只有未经自己思考而记忆的知识,远不如那些虽了解不多但却经过认真思索的知识有意义。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按照不同书籍的特点进行准确、全面的阅读指导,并把握机会进行阅读心得交流。
综上所述,当前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情感、思维能力拓展、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素养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全方位、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初衷。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加强探索,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语文,还要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训练强度,如此才能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慧玲.江苏省单招高考语文命题立意取向对学生语文素养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职教通讯,2014,(2).
[2] 潘新和.“伪写作”命题观之弊害――由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说开去[J].语文学习,2012,(9).
[3] 程道明.语文教学应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评析及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12).
[4] 欧阳芬,卢燕玲.用高考命题引导中学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江西高考语文自主命题为例[J].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2014.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4
此文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评委的意见是:“7岁孩子以这种不加任何修饰的文字真切地表达了‘妈妈回来’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喜悦以及曾经有过的伤感和思念。”正如当代作家曹文轩先生所说:“写作不过就是真实地、充分地、独特地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心底的真情爆发了、喷涌了,当我们的文字个性化了、细节化了的时候,我们笔下的作文就一定会打动人心。”因此,在写作中我的生活很重要。
一、写“我”体验的“真实”生活
巴金曾说:“没有生活或面对生活冷漠、远离,就感受不到生活对自己心灵的冲击,自然也就不会有体验、理解和表现生活的愿望。”熟悉的地方风景独好,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做生活的有情人、多情人,用心观察生活的点滴,定能发现打动你的生活。
如,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怀想天空》,一位考生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得到了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长何永康老师的肯定:“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
又如,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一位考生极为深情地回忆了“我的小河”和“幼时的我”一年四季共同的生活,那生活既充满温情与欢笑,又能引起阅卷老师情感的共鸣。
众多优秀的记叙文都能写“我”真实的生活,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色,如知其温。
二、写“我”看到的“他人”世界
江苏省特级教师曹津源先生在《拥抱社会生活,拓展当代视
野——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新视角》一文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学作文教学要“拓展当代视野,提升写作能力”。中学生不仅要关注“我”真实的生活,更应当有“当代视野”,以“我”的“眼”去关注更丰富的“他人”的生活世界,走进“他人”的缤纷精神家园。
如,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他们》,命题人就是意在引导考生走出个体和小我,学会关注他人,学会多元视野关注社会。其中有一位考生将视野投向农民工的子女,将其从农村到城市经历的不
自然、不适应到心态逐渐成熟的真实的生存状态细腻地表现出来,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打动了阅卷老师。
又如,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拒绝平庸》,有一考生写了一位退休教师姚老先生,用几个日常生活片段和耐人品味的细节使姚
老先生平凡而不平庸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堪称大手笔。
拓展视野,以“我”的眼深入发掘更丰富的他人世界,可以使文章富有社会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低幼化”。
三、写“我”感受的“深刻”生活
想让你的文章感动别人,那就要先让你自己被生活感动。面对生活,勤观察、多联想、深思考,平凡的小事一样可彰显生活的深刻和人生的意义,从而使你深受感动。将感动你的生活付诸于文字,你写下的喜悦就可以让读者能陪你会心地一笑;你写下的忧愁也可以使读者为你无声地流泪。
如,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有一考生写了一位因城镇化住上公寓的农民老王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爱,表达了小作者对田园“荒芜”,农业文明远逝的深切忧虑。这样的选材直击现实社会问题,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不仅“有意义”,而且“深刻”,体现了小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思想的成熟,真是发人深省,令人反思。
又如,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品味时尚》,有一位考生以人们互致问候的时尚语言“您吃了吗?”“您喝了吗?”“K歌”“您累不累?”写出了不同时期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变化,表达了小作者对人民物质生活富足的喜悦以及对人民生活富足之后精神生活现状的隐忧。这样的思考颇显“深刻”,自然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5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学法指导为突破,追求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水平,巩固并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地位,初步形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风气,不断扩大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一个中心”
即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全省高中教学“减负”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愈加明显。
一方面,要争取、保证语文教学应有、足够的课时(如文科班课时);另一方面,要在既有课时基础上做文章,有效、优效、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再一个方面,也要研究课堂45分钟如何向课外延伸。
在教师层面,要引导研究不同类别的课堂教学,如周一语文课如何对学生双休自学进行检测,高三课如何把新授课与复习课区别开来,作文课如何把作前指导、当堂作文、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二次讲评等贯穿起来,试卷讲评课如何体现知识梳理、错题整理,名著导读课如何体现讲练结合……
在教研组备课组层面,要引导重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即常态课(随堂课、推门课),研究课(专题复习研究、一课三教等),展示课(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展示)。
2.抓住“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阅读,一条主线是作文。两条腿走路,要走得均衡,缺一不可。
关于阅读教学。三个反对:反对“泛语文”,反对“伪讨论”,反对“去文体”。
三个主张:主张课前预习,主张课堂点拨,主张文本细读。三个提倡:提倡读写结合,提倡课外延展,提倡专题学习。
关于作文教学。抓住“对不对”和“好不好”开展训练,前者是审题,后者是立意、结构、内容、语言、文体等,循序渐进地解决“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写什么亮什么”这三个问题。要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的变革。基本分拿不到,一律重写。
3.加强“三项研究”
即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和学法。
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状态远大于方法,方法远大于苦干;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看有无存在漏洞,需要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全;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看是否方法到位,事半功倍。在不同层次(指学习基础)的学校和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分层教学,甚至是个别教学。
研究高考。要研究高考命题,《语文考试大纲》,《语文考试说明》,江苏、全国、上海、福建等地高考语文试卷,特别注意2011年大小阅读命题变化;要研究高考阅卷,如文言文翻译给分模式变化;作文阅卷五类卷变为六类卷,记叙类文章再次得到强调。
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是高三复习课,如何激趣导入,如何讲述考点,如何分析例题,如何教授解题方法,如何做好当堂练习,如何当堂讲评总结,如何布置课外作业,一定要成竹在胸。
4.落实“四大机制”
(1)区域联动机制。以学科研究中心(设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为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抽调骨干教师,分别组成2011届高一高二高三语文学科中心组,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全市高中各个年段的教学研讨活动。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及重点学校高三备课组长外出学习并落实学习报告制度。对张家港和昆山两市进行教研考察,总结经验。市直属、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高三教学研究共同体继续活动,高三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高一高二原则上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
(2)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等阵地,实现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资源的共享。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以上传课例和课件为主;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高一高二群群号51770895,高三群群号69136369)共享空间以上传专题复习资料为主。此外,继续编印《苏州市普通高中作文指导材料》《苏州市高中语文悦读》等。
(3)过程管理机制。强调高中三年是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强调高三一轮、二轮复习是一个过程,避免复习无计划,见资料就用、逢题目就做、复习课就练、练过只讲答案的低效做法。
(4)信息反馈机制。做好数据汇总服务,帮助学校具体分析,落实到人,落实到学科专项;做好高考最新信息搜集和应对的服务。
三、本学期几项具体工作
1.暑期学生自学能力竞赛。9月13日-14日,高二高三,市区集中在苏大附中、苏州外国语学校。
2.高三备课组长会议(高三复习研讨会)。
3.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
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6
语文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内容涉猎广泛,它是重阅读、重实践、重积累、重生成、重素养的学科,是开放、充满活力、需要“对话”交流的学科。作为语文考试的大板块的文本阅读更具有这样的特征,其对考生的要求就是强调整体感悟、情感体验,所以文本阅读题要求考生与文本应建立起有效的对话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然而,从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文本阅读板块的教学现状不太乐观,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千奇百怪。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本实现个性化解读,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解读方式和独立精神固然可贵,但是,这一切解读结论的生成必须立足文本、源于文本。否则,再有个性、再有新意,都是无意义、无价值的、无效的。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正确解读文本的方法两个方面着手,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文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社会阅读氛围差
社会生活节奏快,就业压力大,浮躁的心态不允许人们沉静下来,也就没有了读书的兴致,很多时候,人们只是阅读那些可供消遣娱乐的读物,而经典作品的阅读则少之又少。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量最多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国人,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可见。我们的社会阅读氛围有多糟糕。阅读量超低仅是其一,国人读书的功利性过强,常常为升职、为工作而读书,所以才有外语类和专业考试类书籍成为大众的宠儿的现象。同时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没有思想的仅供消遣的快餐类读物占据了人们本已狭窄的阅读空间。这样的阅读氛围对于中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只能起到负面作用。
2.教学中轻视语文
一线的教师对于轻语文的倾向感受应该颇为深刻,很多其他学科老师甚至学校的领导都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读不读文学作品没有差别,少上与多上一节语文课没影响。有人戏言:“语文学科不是‘小三’就是‘小五’。”凡考必考外语,让许多国人都重外语轻国语,母语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国人运用母语的能力在下降,不少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词语使用不当,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轻视语文学科的意识不改变,这种现状就不可能好转。
3.轻视整体阅读
文本是一个整体,它包括标题、作者、正文、注释、时间和出处等。对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的过度重视或忽视都会影响到整个文本的解读。然而现实的考试就是那么无情,它用分数指挥着教学。很多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时,往往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教学生审题,帮学生总结答题模式,每一教案都有解题方法指导和规律总结,却忽视了解读文本才是根本的实质。在2012年南通暑期高三骨干教师培训会议上,与会的专家都大声疾呼:“语文教育必须去模式化,实现立足文本的自主创新阅读”。近年来的考试也反馈给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一个严峻的问题,学生的答案符合答题模式却与文本风马牛不相及。轻文本重解题的教学模式只会将文本阅读板块的考试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二、与文本对话的方法
在读者与文本、作者及创作背景等要素之间做好对话,才能有深刻的体悟,有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才能正确解读文本。
1.正确解读,源于对文体的正确认知
高考涉及到的文体大体上有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杂文、时评、人物传记、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等,而每种文体中它的材料的真实性不同,它的功用性也不同。例如散文、诗歌强调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经历,而小说则可以虚构,小说中的材料的选择可能服务于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而论述类文本中材料则为突出作者的观点。例如2012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梦江南》(温庭筠)的解读令人啼笑皆非,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它是一首羁旅行役词,这种错误的解读源于学生不熟悉词的发展历程。中晚唐词的题材范围是相当狭窄的,抒情主人公大部分是闺阁中的怨妇。正因为对“词”的不了解,才为错误解读埋下祸根。因而,笔者认为对文体特征有正确的认知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储备是相当必要的。
2.精确解读,立于时代背景的了解
特定的年代有特定的理想愿景和情感诉求,任何人的思维都摆脱不了时代的印迹。将文本置于时代背景或者说是创作背景中才会有较为精确的解读。例如2011年江苏高考的《这是你的战争》,很多学生忽视了的大背景,忽视了此背景下的人物形象的区分,忽略了自然环境是与社会环境呼应的,甚至带有特定的社会内涵。因而,解读时不可忽视时代背景或者说创作背景。
3.深入解读,与作者对话
有老师跟学生开玩笑说,只要是辛弃疾、岳飞、陆游的诗词,不用读文本就可以解题,当然这只是笑谈,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却是对的,那就是某一位诗人的诗作主题或者风格是比较固定的。例如2012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梦江南》(温庭筠),很多同学忽视了与作者对话,因而失去了一个正确解读该词的途径。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花间派的代表作品《花间集》是以描写男女之间的恋情为主的,作者多以女性的口吻来写作,风格特征呈现为婉约绵缠、妩丽香艳。既然是写爱情的,那么可以想见该词中的主人公应是一位思念心上人的女子,那么文本的正确解读、问题的正确解答就可以水到渠成了。因此,我们必须对作者有足够的认识,做到知人论世,从而有根有据地来解读文本。
4.快速解读,强调阅读技巧的传授
与文本对话不仅仅是为了文学阅读和语文修养,而且是为了文本阅读考试。所以语文教师也要重视文本阅读技巧的总结与传授。考场如战场,作为高三一线教师,语文教师有义务传授给学生快速获取文本信息的方法,例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议论句、抒情句、标题等暗示的情感走向和主题的传达等等。
5.全面解读,要求教师有充分的阅读体验
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充分阅读文本,才能收获与作者感同身受的体验,才能对课堂驾驭充满自信,对危机有充足的应对准备。认真深入解读文本是每个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前必须做的。语文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拥有较高的文学阅读量,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批评的理论储备,以确保能准确而合理地解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