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化进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范文1

城镇化的利益冲突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因利益因素产生的阻碍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的各种困难、阻力的总和。它是城镇化进程中各利益主体利益矛盾的外在表现,它客观存在于城镇化进程中。

城镇化过程使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和城市聚集,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生产要素逐渐转化为城镇的生产要素,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市场化、社会化、城镇化。这些转变客观上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关系。在城镇化进程中,各利益主体间已经不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而是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各利益主体各自都有不同的利益追求,他们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主体多元化状态,要求城镇化进程必须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与城镇化的总体利益是函数关系,任何一种试图通过损害一方面利益谋取另一方面利益的行为,都会导致严重的利益冲突。严重的利益冲突是阻碍城镇化目标实现的主要障碍。

从世界城市化道路来看,无一不充满了利益矛盾。英国15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上半叶的城市圈地运动,就是一个城市剥夺农村的过程,它靠榨取本国弱势群体骨髓使城市功能升级。尽管农民的后代享受着当今城市化的辉煌。但是,羊吃人的血腥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也无法抹去。

从我国城镇化的实践看,利益冲突客观存在并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利益冲突。一是脱离农业发展,片面的城镇化道路使农业越来越相对落后,导致城乡发展、工农业的比重严重失衡。二是农地被占,失地农民增加,造成大量农民的财产牺牲,失去最稳定的生活保障以及最可靠的工作岗位。三是房屋拆迁,失去用于安身的生活资料,养家糊口、甚至发财致富的生产资料。四是随着大量农用地被征用,许多农村集体资产毁于一旦。五是城镇化使农民失去熟悉的自然社会环境,失掉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六是城镇化强制性的提前消费性特征,打乱了农民事前对消费、积累、投入的安排。

城镇化与城镇工业生产的利益冲突。“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农村工业发展指导思想,放大了自然经济思路,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农村工业呈现出:布局分散、规模细小、人际关系亲缘化、经营管理封闭化、决策主体附属化的乡土性特征。一方面导致乡镇企业发展具有相当的盲目性,效益差,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自身问题。另一方面,许多乡镇工业项目与城镇工业项目重复,与城镇工业争资金、争能源、争原料、争市场,导致生产要素的极大浪费,影响整个工业经济效益。

城镇化与区域间的利益冲突。一是投资重点和方向引起利益冲突。城镇化建设不可能遍地开花,一定时期内,城镇建设总有一定的重点区域。城镇建设的利好,导致不同区域间对城镇建设资源的争夺。二是城镇建设结果引起利益冲突。主要是城镇建设将对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产生影响。传统农村经济向城镇经济转变有一个过程,传统的农村文化向城镇文化转变,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们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经济进步和文化进步将面临传统的农村经济、农村文化的阻碍;从政治上看,城镇化也将对人们的政治利益产生影响。

城镇化与政府的利益冲突。政府在城镇建设中的行为,必然会造成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的改变,甚至会造成整个社会利益结构的大调整。由于人们在城镇化中受益、受损的程度不同,对政府在城镇化中行为的态度就不一样,采取的行动也不一样。赞成的,积极支持;反对的,可能会消极等待、抵触、对抗、设置障碍。另一方面,政府作为自身利益的追逐者,在城镇化进程中,受利益的驱动,可能通过“政治寻租”、“政治设租”等行为,获得权利租金,实现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实现,伴随着政绩的积累,实现政治利益。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行为,有可能增长公共利益,同时,也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

城镇化与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其它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与规划集团、资本集团、劳动力集团、居民等。对其它利益相关者来说,城镇化中巨大的寻租市场存在,是他们谋取自身利益的基础。他们处于公共利益价值观和个体利益追求的矛盾之中。特别是城镇建设主体多元化,许多城镇建设属于纯粹的商业活动,城镇建设的公共利益与利益相关者私利追求的矛盾就更加突显。

二、保障权利: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动因

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没有明晰的权利界定和宣示,就不会有商品交换和市场交易,权利先行,权利到位,市场经济才能到位。只有坚持权利本位原则,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各项权利,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理性地保持在一定的合理限度内。才能有效地激发利益相关者强烈的权利意识和参与城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各项权利是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动因。

城镇化要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一定主体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以及在政治上表达见解和意见的权利。也有学者将政治权利定义为:“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资格”。这一定义正确地从利益出发把握政治权利,较为深入地指明了政治权利的功能。在城镇化进程中,不仅作为自然人个体拥有法定的政治权利,而且法人作为“人”,也依法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选择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在共同体内的利益分配权、决定资源增益权、参与国家权力的运行、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联合行动权、知政权等都是各利益相关者的政治权利,也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政治因素,必须予以保障。

城镇化要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一种涉及身份认同的权利,是指共同体成员,尤其是少数人共同体成员保存其特定文化的权利。文化权利包括:文化认同的权利;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信息权;文化遗产权;自由研究、创造性活动和知识资产的权利;参加文化策略的制订、执行和评估的权利。城镇化既是一个“物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的过程,是各种文化交织、融合的过程,文化对城镇化有能动的反作用。由于各种文化的生存环境不同,在资源有限下的城镇化进程,不同文化之间可能发生竞争。在竞争中,弱势文化客观上处于不利地位,争夺资源与竞争的结果可能进一步恶化弱势文化的生存环境。因此,保障文化权利对城镇化进程有着重大作用。

城镇化要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一定主体依法享有物质利益的权利。是特定主体实现基本权利的物质保障。其内容主要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城镇化作为一国的人口、产业、资本和市场的集中过程,利益增长和利益均衡是其核心要求。城镇化进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首先表现为追逐经济利益的权利,其它权利都是经济权利的派生。参与城镇化进程的各利益相关者,无一不是经济利益的追逐者。经济权利的保障与维护,是各利益相关者持续合作的动力基础。经济权利的实质是经济公平。公平与效率是人类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公平与效率相互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公平是绩效的根本保证,没有公平就没有绩效;另一方面,绩效是公平的基础和动力,没有效率,也就没有公平。经济权利保障与维护,不能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建立在经济利益增长基础之上的经济公平,才是经济权利保障与维护所追求的目标。城镇化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

三、“以农为本”: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关键

城镇化本质上是使数以亿计的农民转移到城镇,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是逐步缩小城乡判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但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瑞典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理论和“波及效应”理论说明了这一点。

城镇化具有“波及效应”。“波及效应”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中,发达或先进地区在与不发达或落后地区发生经济关系过程中,其技术、产品和其它发展成果,会不断地流入或渗透到不发达或落后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带动和促进作用。城镇化的推进,可以通过发挥“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使区域内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又可发挥其波及效应,向农村扩散信息,技术、城镇文明,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城乡融合。

城镇化还具有“回波效应”。“回波效应”是指发达或先进地区在与不发达或落后地区发生经济交易关系时,凭借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地位,相对容易或不公平地从不发达或落后地区吸引或集聚人才、技术、资金、原材料等资源和要素,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从而使经济成果和利益向发达或先进地区回流的现象。它是发达或先进地区对不发达或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城镇化进程中要努力扩展城镇化的“波及效应”,克服城镇化的“回波效应”,推动城乡融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三农”问题,一切政策方针的制定都要从“三农”的利益出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心农民,关注农村,支持农业,解决好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以农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体现,是我们制定和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基本方针。

城镇化道路要以农业发展为根本前提。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母亲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剩余,是城镇化发展的首要前提。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规模、质量受农业发展的制约。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上,我们曾选择过苏联模式,即政府运用国家机器,采取特殊的超经济手段,集中一切可用资源,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严格限制农业人口流向城镇等措施,以城市为主,以重工业为主,以国有为主的城市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它不仅没有改变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相反,通过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物资供给、婚姻等具体制度,将广大农村、农民排斥在城市大门之外,固化二元结构;工业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使农业越来越落后;导致城乡发展、工农业的比重严重失衡。这种脱离农业发展,片面的城市化道路,使我们付出了高昂沉重的代价。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农业剩余,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使农村剩余流向城镇,结果是人口的聚集和城镇的扩张。因此,城镇化发展要与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发展农业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城镇化道路的正确选择。

城镇化道路要以农民利益为基本标准。当前,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利益冲突越显突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变更身份后的社会保障“无保障”;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管理体系使失去了生存空间和基本生产资料的农民就业困难,影响农民进程的市场障碍、思想障碍、素质障碍、体制障碍、环境障碍没有消除,农民进城的成本高。我国农民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但又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群体,农民是推动城镇化最主要的动力,农民的发展是城镇化的首要问题,农民利益的维护和满足是制定和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城镇化过程要高度重视农民的发展,维护农民的利益。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以农民为本,维护农民利益,相信和依靠农民,充分调动、尊重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

城镇化道路要以城乡融合为基本目标。城乡融合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城镇与乡村这两个不同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的融合,人口的融合,生活方式的融合等方面。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互动相融的过程。城镇是现代产业和消费的集中地,是生产要素的聚集点,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枢纽,也是城乡融合的载体和平台。城镇化道路要始终瞄准城乡融合这一基本目标。通过城乡体制一体化,产业结构一体化,文化教育水平一体化、农民市民化等具体措施,实现城乡在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方面的融合。

四、市场机制: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基础机制

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化是城镇化的制度前提。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动机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空间行为特征。就是把城镇作为其发展场所,从而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和聚集。城镇经济特有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诱使各种要素不断地向城镇集中。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和制约着各种资本的空间选择,从而影响城镇化进程。市场化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直接动力与内生变量,市场对城镇化起基础性的作用。市场机制对城乡之间人口与要素的流动,城镇间的空间分布,规模大小,社会经济状况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化进展到什么程度,城镇化就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市场机制是规范城镇化进程中利益秩序的基础机制。利益秩序是城镇化进程中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化及其所呈现的状态。城镇化进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基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提出,它的实现也有赖于市场机制的压力和动力。“看不见的手”永远左右着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城镇化进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竞争、利益表达、利益获取、利益保障,归根到底是由市场机制提供,如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城镇化进程中得不到增长、利益预期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就会“用脚投票”,离开城镇化,另寻发展。建立成熟的、市场化的利益协调机制,是推动利益相关者走向成熟的内在动力。

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我国农村市场化推进过程极为缓慢。市场基础、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规则、市场机制、市场中介、市场分配、市场保障、市场调控、市场对接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需的要素条件没有满足,也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协调,极大地依赖着制度安排。制度供给不足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深层约束。政府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具有提供“制度”这一“公共产品”的特殊职能。供给制度是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所要扮演的重要角色。

创新户籍制度。通过户籍制度创新,实现城乡之间实行人口无障碍自由流动。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困难、工资及劳保待遇过低、个人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等制度性歧视因素;创新就业制度,要无差别地对待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要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优惠;创新城乡土地制度,降低农民进城的房价“门槛”和产业开发地价成本。允许土地使用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进城农民从土地使用权流转中,获得保障未来基本生活和从事第

二、三产业的启动资金;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面向城镇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努力做到社会化筹措、社会化发放,公开透明、社会监督。对进城的“新市民”,应与其他城镇居民同等对待,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创新行政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政府的行为是有限的行为、经济的行为、阳光的行为;创新投融资制度,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多元投资渠道格局,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资金“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新晨

[1]谭宗宪.可持续发展利益冲突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2

[2]张贡生.中国特色城镇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3张学英.从典型国家城镇化发展看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2003.6

[4]余戎.罗清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偏离以农为本的表现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1

城镇化进程范文2

关键词规划改造;城镇化;基础设施;研究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detailed the related work for the necessary planning, transformation and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the plan, is the key point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work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and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lanning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k, heavy and difficult to work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work, and strive to mak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Keywords planning; urbanization; infrastruct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引言

现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城镇化的进程也在逐渐的加快。在此项工作当中,相关的城乡建设部门以及住房部门在发展的规划以及报告当中明确的提出,现阶段我国已经是全面的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在这个时期当中,城镇化的进程,也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有的高度,城镇化的水平正在逐年的提升当中,并且和往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城镇化的工作当中,可以使得城市支持农村并且直接的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建设,这一点对于我国目前的发展和建设而言,尤为重要,更是提升我国经济水平的关键步骤。近些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发展也是经历了一个较为艰难的过程,针对对街区以及商业区等的改造,来更好的实现对于土地的利用,同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保持人文气息以及文脉的传承,所以,在此项工作当中,针对重点以及难点,做出必要的规划,针对相关的计划,进行调整以及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城镇化进程当中的规划以及改造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现阶段的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的利用率比较低。这一点问题是我国现今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个重点问题。如何针对土地利用率较低这一现状,进行合理的提升和改善,是相关工作当中的难点。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土地使用率比较的复杂,同时也较为混乱,而这一情况,也就进一步的造成了我国的大量的土地被浪费,尤其是一些城乡的结合部门,已经是逐渐的成为了城市土地使用率比较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根据相关的分析资料和报告,也可以发现,目前而言我国的城镇土地大约有40%左右是被低效率的使用,而事实上,我国的容积率,甚至还不到规划容积的70%,如何针对土地进行高效的利用,是相关工作当中需要进行重点思考以及研究的问题。

(2)土地的使用结构失去应有的平衡性。针对此方面的问题,虽然在实践的工作当中,予以了一些改进的方案,但是却收效甚少,所以,还需要直面问题的本质,深入的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根据相关的分析报告以及土地的规划标准,可以发现在居住、工业、绿地以及道路等四大比较重要的土地使用当中,综合的占有比例有60%至70%左右,其中,还有许多是原来的村民进行规划以及建设的,这一情况,也就进一步的造成了土地的使用较为混款并且功能性的区分较为混淆,针对工业、居住、基础的设施以及商业的用地等,规划非常的混乱,交叉性的布置,缺乏应有的规划,同时,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土地在居民区中间,对实际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加大了管理方面的困难,所以,还需要在实践的工作当中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解决。

(3)基础的设施较差同时相关的配套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工作当中,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基础的设施不是非常的完善,同时,配套的设施,也没有落实到位。针对城镇道路、供水、供电、排水以及邮政和环保等工作,还没有在实践的工作当中有具体的体现,在其中,往往仅仅是重视一系列的建议,而忽视了配套的建设,部分小型的城镇更是仅仅针对居民区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建设,缺乏应有的经济支柱以及经济活力,这样的情况,也就影响了小型城镇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建设,为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所以,还需要在实践的工作当中予以有效的解决和改善。

针对问题的建议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目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所面临的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有着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接下来,将针对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案等,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及意见,力求更进一步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城镇化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1)树立起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的指导思想观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解决,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以及改造当中,还需要针对发展的具体思路进行理清,同时,确立起完善的指导思想以及发展的具体规划,运用正确的、合理的观念,来对整个过程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针对相关的行为准则,进行合理化的规范。针对每一个规划的具体细节,则需要在实践的工作当中进行良好的体现,这一点关系到整体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等,同时,也是直接的关系到今后城镇化发展当中的成功与否。而在确立正确的发展指导观念之时,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即符合相关的国家政策以及发展的规划、严格的遵循并且恪守国家的规定、能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

(2)有重点并且有针对性的针对城镇当中的老街区进行合理化的改造。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当中,存在有许多方面的问题急需要进行解决,其中,针对老街区的改造,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所以,在实践的操作当中,需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确立正确的原则和规范,全面的解决生产以及生活当中最棘手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还需要很好的结合土地的维护以及适当的利用调整等,逐渐的进行深化改造,树立根本性的原则,同时,重点的针对危险房屋以及棚户等的集中地段,进行改造,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全面的提升城镇化的步伐,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高度。

(3)合理的针对城镇的建设以及用地的功能性分区等进行规划和改造。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实践的工作当中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大难点。针对城镇的规划,要注重统一,同时,针对用地,还需要注重保护耕地以及合理的节约土地的使用面积,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升土地的使用率。通过改造以及挖掘等,积极的展开相关的迁村并点改造,整合土地的管理以及开发利用,针对荒芜以及废弃的土地,则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以及建设,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等,保护耕地的面积,防止出现乱耕地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城镇化的改革进程当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并且以此为基础,从实际的角度出发,针对改革的建议和意见等,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力求更进一步的加强实践当中的操作和应用,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推动城镇化的进步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王献之.浅议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具体方案对策【M】.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资讯,2010.9

城镇化进程范文3

一、前景理论与拆迁冲突行为的逻辑

在前景理论中,结果的确定是与参考点相关的,参考点是价值尺度的零点。效用度量的是自参考点的偏离值,即收益或损失。在福利方面,态度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损失隐约表现得比收益更大。即一个人经历损失一笔财富时的权重显得比其获得相同数量的满足时权重更大,这就是所谓的损失厌恶。当损失厌恶与参考点结合,前景理论出现了大量实验证据支持的禀赋效应,即一个物品的所有者或卖主较非所有者或买主对物品会寄予更高的价值。此外,前景理论认为当决策者在面对两种都损失的抉择时,会激起他的冒险精神,这称为“反射效应”,即在确定的坏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这一行为。前景理论的效用函数在参考点以上的部分通常是凹的,在参考点以下的部分通过是凸的,即意味着边际灵敏度递减通常在收益域导致风险厌恶,而在损失域导致风险追逐。同时,损失厌恶使参考点以下的函数比参考以上的部分更加陡峭。其具体状况可参考下图所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拆迁冲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群体划分为: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开发商)之间的冲突、被拆迁人与政府之间的冲突、被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冲突三类。同时,笔者根据当前新浪微博热议的一些关于拆迁冲突话题并进行梳理归纳,按拆迁冲突的级别程度进行分类,主要表现为:曹家巷拆迁②、株连式拆迁③、违法拆迁④、暴力拆迁⑤。根据前景理论,当被拆迁人的拆迁效用低于其预期值(参考点)时,损失厌恶和反射效应会使被拆迁人采取抵制拆迁这一“赌一把”的行为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容易引发拆迁冲突行为。拆迁冲突与非拆迁冲突发生域如图1所示。当拆迁冲突发生时,被拆迁者能否很好的进行自我情绪控制将会影响拆迁冲突的激烈程度。以下具体阐述哪些原因会导致被拆迁人的效用低于其参考点。

被拆迁人自身因素会影响其拆迁效用,如被拆迁人在对其房屋做出估价时,会受禀赋效应的影响,即被拆迁人会对其房屋赋予一种高于市场价值的主观价值,这主要归因于被拆迁者对所居住房屋产生一定的情感,其目前所感知的幸福感和房屋区位因素都会影响其主观价值判断。所以,即使是同标准拆迁补偿额对于不同的被拆迁人来说,其心理账户表现额不同,这也是拆迁双方在拆迁补偿上很难达成一致的另一个原因分析。外部情境因素也会影响被拆迁人的拆迁效用。众所周所,拆迁过程就是拆迁人、被拆迁人、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因此,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及拆迁人行为会对被拆迁人的效用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制度执行情境(主要指政府行为)的视角进行分析:首先,在有关拆迁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这一宏观环境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拆迁制度规定和执行力度不同,西欧、北美的法律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较我国完善,大规模的拆迁事件鲜见,而我国的拆迁冲突事件频发。由此可见,拆迁冲突事件的发生与拆迁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呈现一种反比关系,即一个国家的拆迁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被拆迁人的利益越得到保护,则他的拆迁效用越高,发生拆迁冲突事件的概率也就越小;其次,在拆迁过程中一些中观环境(政府职责履行度和执行度)情境对被拆迁人的拆迁效用也有调节作用,如果政府处理不当或则会降低被拆迁人持有的拆迁效用,从而造成拆迁矛盾的激化。

从拆迁支持技术(政府和拆迁人行为)的视角进行分析:拆迁者受拆迁地用途(公共用地或商业用地)的区分,可以是政府或开发商,但不论拆迁者是谁,在拆迁过程中拆迁者行为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因素对被拆迁人的效用进行调节。首先,拆迁补偿,通过微博显示,大多数被拆迁者不同意拆迁的主要原因是对拆迁补偿金额的不满,当政府或开发商给出的金额高于其参考点(拆迁暴富),行为经济学认为当人们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即所谓的确定效应),这时较高的拆迁效用使被拆迁者将做出同意拆迁的决定。反之,被拆迁者拒绝拆迁;其次,拆迁安置,这一般是涉及拆迁者对被拆迁者安置拆迁的承诺没有履行,迟迟不交安置房或交付质量差的安置房,这将降低被拆迁者预期的拆迁效用,必然引发一系列的拆迁冲突;再次,拆迁者执行态度。由于被拆迁者在我国属于弱势群体,拆迁者属于强势群体,拆迁者经常恐吓被拆迁者,有的甚至聘用黑社会势力对被拆迁者进行人身攻击或威胁,这难免会降低被拆迁者的拆迁效用;最后,公平公正性。自古流传“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当前信息发达的社会中,被拆迁者很容易获取其他拆迁地区的相关政策及处理结果,当被拆迁者感知自己被不公正待遇,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这是导致冲突矛盾的主要因素,这足以说明拆迁者在执行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性会影响被拆迁者的拆迁效用。

二、结论与启示

①政策制定者必须首先提高被拆迁者的拆迁意愿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由于被拆迁者对自己所住房屋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要使其自愿放弃居住地:首先,要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拆迁是城镇化发展及城市面貌改善的基础,只有他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让社会大众分享城镇化带来的好处;其次,了解被拆迁人的需求,在可操作的基础上(主要是通过制度执行情境和拆迁支持技术的改善)尽量满足其需求。关于提升被拆迁人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尝试:一是政府可对被拆迁人提供相关的自我情绪管理的培训,教授他们如何处理消极负面情绪的方法(如能量减排法、语言暗示法、环境调节法、请人疏导法等);二是当政府或拆迁人发现被拆迁人情绪激动时,应继续协商出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拆迁方案而不应强行拆迁;三是政府应给公众建立一个情绪发泄的场所,当被拆迁感觉郁闷、生气时可在此处发泄,可减少被拆迁人做出过激行为的概率。

②政府应完善制度实施情境。首先,关于拆迁法律制度,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这既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前提,又可对政府行政权力的滥用进行约束;其次,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养老及日常生活的后顾之忧,对被拆迁人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升被拆迁人的生存技能及幸福指数,使被拆迁人不会因为房屋拆迁而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恐惧而拒绝拆迁;再次,由于政府既是拆迁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拆迁工作的执行者,这种体制容易致使政府为攫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来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所以应分化政府职权,由法院和人民公众一起讨论制定代表人民利益的拆迁条例。同时,完善监督机制在拆迁过程中的监督作用,使政府按法定程序严格执行拆迁;最后,目前我国拆迁所引发的行政诉讼陷入了“立案难、判决难、执行难”的困境。工作作为正常救济途径的一个补充,在实践中部门并不处理,甚至转交到行政机关或拆迁人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所以,法院、部门对政府应是一种监督关系,而不是一种包庇关系,这时应建立行事诉讼及的网络平台,处理情况及结果都会在网上公布,此时对法院、部门及政府都形成一种监督与压力,迫使其各尽其职。

城镇化进程范文4

关键词:城镇化;医疗卫生;均等化;农村

城镇化是将农村人转变成市民,居住范围向相对中心地区聚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和诸多公共服务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整合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管理和服务,在成本相对降低的前提下提供较优质的服务,因此,政府应该在城镇化进程中把握机会,发挥政府应有的职能,缩小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所导致的差距,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

医疗卫生工作者过度消耗新农合账户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医生缺乏制约机制,在看病过程中,由于医患信息不对称,医生在诊治过程当中不是按照最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方式治疗,普遍存在开大量药物,使患者过度消费的情况。这一部分药物的构成既有患者自身的支付,也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转移支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对缩小贫富差距没有显著效果。在农村内部也存在着贫富差距,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报销之后,剩余的部分依然难以支付,而且患者看病首先要缴费,最后所有的手续办完之后才能报销,这种流程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对于那些较为富裕的家庭却得到了较多的实惠,所以从大病报销方面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缩小贫富差距。

二、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失衡的原因

“重工轻农、重城抑乡”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失衡是我国长期发展战略造成的。在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城市,实行“重工轻农、重城抑乡”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为了快速发展重工业,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通过工农价格“剪刀差”将农业大量剩余转移到工业中去,工业水平在急剧提高的同时,我国农业遭受严重的打击,农民、农业和农村“失血”过多,通讯、医疗、交通、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也向城市倾斜,农村基层由于财力输送到工业中去,没有能力发展公共服务,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失。

三、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1、医疗服务机构的重置

医院作为居民最直接的服务主体,是一切制度和政策的最终体现者。医院管理理念影响着医疗服务提供的效率,多年来,我国医院等医疗机构是国家所有,医院也像我国多数国企一样,效率低下,浪费严重,造成了巨额亏损。我国医疗服务体系若要完善,医院改革必不可少,而改革的路径只有通向市场化,只有市场化才是解决医院效率低下的根本,也是扭转亏损,减少浪费的根本。

2、严厉打击医疗腐败问题,塑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近几年,医疗费用上涨,去除物价因素外,主要来源于医疗腐败,医疗腐败已经严重威胁整个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医疗腐败包括多个方面,其中有红包腐败、药品采购腐败、医疗鉴定腐败和学会腐败等,其他的较容易理解,学会腐败是指一些医学学会作为医学界的权威,其召开的很多学术会议的主题成为了药品推销,其原因除了专家、学者的道德丧失之外,还有医学学会的管理制度的不合理。

3、增加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差距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政府在建国初期实行“重工抑农、重城抑乡”的发展战略,工农产品存在的价格剪刀差掠夺了农村大量的资源,加之后来财政支出向城市倾斜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双轨制”长期存在。当前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领导主体是政府,而改革方式在于政策和财政支出两方面,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而决不能简单市场化。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只有依赖政府财政的支出才能实现正常供应,弥补市场的不足。医疗服务作为一种混合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只有通过政府财政的干预,在现阶段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增加对农村医疗服务的转移支付,才能改变农村医疗服务不足的现状,缩小城乡差距。

4、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基础设施,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资源的基础,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但是在农村专业性医务人员极度缺乏,大多数都是略知医学知识的“赤脚医生”,依靠长期积累的经验为农民治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培训。因此,尽管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可以节省医疗费用,但由于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太低,大多数不得不选择在费用更高的县及县以上的大医院就医。异地就医加大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是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限入了“缺人才――发展缓慢――经营困难――更缺人才”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解垩. 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张玉兰.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周文娟.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城镇化进程范文5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我省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次全省工作检查中大家看到,各地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城镇面貌在短短时间内就有了显著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水平不够高,辐射带动力不够强,特点还不够鲜明,必须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予以重视解决。我们要以认真落实工作检查成果为契机,进一步统筹好城乡发展,更加科学地进行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让城市建设和小城镇改革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这是提升城市建设和小城镇改革发展水平的关键。各地应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发展实际,着眼长远,呼应百姓之需,科学规划城镇的发展,善于“留白”,善于预留空间,力求规划高品位、管长远、可持续,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的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城镇外观形象、内在功能和承载能力,力争一城一特色。有了规划,还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树立精品意识,建设工程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同时要着重建立高效率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推进城市建设和小城镇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考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关键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考虑民生改善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考虑物质形态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准,建设宜居宜业城镇。值得重视的是,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民进城、“上楼”,而是让农民能够真正在城镇安身和发展。为此,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等途径,促使进城农民与市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拥有同等待遇,让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市民化,让群众共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形成以大都市区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按照统筹城乡、山海联动、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形成科学、完善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实现山区与沿海城镇的平衡发展。着力构建都市和都市区,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聚集、辐射能力,同时防止“大城市病”,找准和立足县域特色,提升县域统筹发展能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十二五”是我省城市建设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按“十二五”规划和《规划》的要求,既加快步伐,又确保质量水平,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互相促进的新格局,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宜居宜业城镇。

城镇化进程范文6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城郊中小学;功能

基金项目: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0418022FG)

中图分类号: G40-05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2.029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农村城镇化,通俗意义上指的是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的农村城镇化的说法是指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集中于城镇的过程[1]。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的城镇化”,注重的是城镇规模、格局、人口、建筑等物质性的量化的指标;第二方面是“人的城镇化”[2],指的是农村人口从文化素质层面上实现从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换。农村城镇化需要“物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快速发展的城郊中小学的功能和作用不容忽视。

1 城郊中小学的类别划分

“城郊中小学”本身是一个较为笼统化的概念,根据学者余益中的研究,目前城郊中小学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1 远郊学校

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按照以城市为中心,呈“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的圈层衰退的模式[3]。远郊学校在农村城镇化之前没有优势,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郊区成为众多进城务工者的聚居地,远郊学校成为众多务工者子女就读的选择,因此该类学校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巨大受益者,其学校地位、学校规模、学生数量、发展速度等均有了质的飞跃。

1.2 传统优质学校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规模空前提升,对教育的承载力提出了新要求,很多位于城中的传统优质学校结合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选择在郊区建立分校或附属学校,以保障自身的发展。由于城中传统优质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品牌优势,具有相对优秀的教师资源、教学理念等,其分校及附属学校同样也是郊区中小学中较为优秀的代表。

1.3 打工子弟小学

由于地区性差异,很多城市存在入学户籍限制,同时公办中小学由于入学名额限制,很多进城务工者无法让子女就读该类学校,打工子弟学校便为解决该类问题而产生。打工子弟学校以民办为主,虽然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师资条件等均处于劣势,但由于其招生限制少,入学门槛低等相对宽松的条件,成为了很多进城务工者的折中选择,打工子弟学校为农村城镇化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基础教育承载力。

2 城郊中小学和农村城镇化关系的内在机理

2.1 农村城镇化进程带来城郊中小学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此为“第一代务工者”。城市需要面对由于大量务工者涌入而导致的交通、住房、饮食、卫生等一系列挑战,当城市的承载力达到一定临界值的时候,向城郊扩散便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于是在城郊发展形成了一大批聚居区,生活着大量的进城务工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进城务工者需要解决子女的入学问题,部分务工者选择将子女送回农村家乡,就读于本村或邻村的学校,但更多的务工者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城就读,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由于城市教育资源的承载力有限,大量务工者子女无法在城市的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城郊中小学借此契机飞速发展,由此可见,城郊中小学跨越发展是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2.2城郊中小学的跨越发展对农村城镇化进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郊中小学是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脚步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城郊中小学为“物的城镇化”提供了现实和未来的劳动力。现实性体现在城郊中小学直接意义上解决了进程务工者的后顾之忧,其子女在享受比农村学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还能更顺利的同城市教育资源接轨,这就保证城市能够“吸引来”并“留得住”大量劳动力。未来性体现在城郊中小学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后备人才。城郊中小学将周边农村的生源吸引过来,为城镇化发展补充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城郊中小学为“人的城镇化”提供了教育基础。城郊中小学能够促进农村思想的转变,更快的实现“人的城镇化”。面对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城郊中小学在其中也扮演着“宣传者”的角色,对农村生源具有巨大的吸引作用,当就读于城郊中小学的学生毕业升学或是参加工作后,必然会提升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

3 城郊中小学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综上所述,城郊中小学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功能定位是:

3.1 城郊中小学是城市基础教育压力的分担者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对城市教育的承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也在想方设法保障进城务工子女能够有学上,在此基础上,城郊中小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城中优质学校建立分校;传统郊区学校加速发展以及众多打工子弟小学的建立,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进程务工者子女入学问题。因此,从直接意义上思考,发展城郊中小学是缓解城市基础教育压力的重要举措。

不可否认的是,城郊中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发展年限和规模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城郊中小学政策定位不明_,“公办”“私立”的性质不确定,无法准确地获得政府持续且足量的投资;部分学校的附属学校或分校名不副实,无法提供相应高质量的教育;部分学校利用稀缺资源优势,随意乱收费,增加进城务工者的教育成本;打工子弟小学教学楼和校舍的安全性难以保证,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这些将是城郊中小学在发展中所必定面临的困境和必须解决的挑战。

3.2 城郊中小学是农村城镇化思想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教育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位于城郊的中小学与城镇化相伴而生,并成为了农村教育的另一块主阵地,能够更加直接和彻底的感受到农村城镇化的冲击以及带来的变化。城郊中小学在享受着农村城镇化带来的条件的同时,需要发挥其在农村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即农村思想转变的任务。城郊中小学自身不仅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氛围的营造者和维持者,在城郊中小学内,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等更倾向于参考城市优质学校提供的范式,一方面使培养出的学生具备现代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无论是选择升学,还是就读职业技术学校,都能在未来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中做出相应的贡献,实现学生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从长远角度来看,实现的是新一代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

同时,城郊中小学作为思想传播的基地,能够对周围村庄的居民产生重要的影响,帮助其树立农村城镇化理念,转变固有的保守思维,积极为农村城镇化作好准备,促使农村剩余人口积极投身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因此,城郊中小学的发展需要当地政府的重视,明确其身份定位,确保长期稳定投入,保证其顺利运转,以更有效的发挥其引领思想转变的重要功效。

3.3 城郊中小学是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需劳动力的重要培养基地

农村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随着代际之间的流动,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将会逐渐提升,因此,教育需要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城郊中小学是农村城镇化的产物,同时对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农村城镇化发展重要的后续人才来源,从短期来看,城郊中小学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符合市场需求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要求的职业技术,如蓬勃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建设、专业技工、会计等不同种类的职业,在较短时期内具备工作能力,这批人才既具有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同时又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技术本领,因此将成为该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真正实现该地区经济模式,劳动力类型的转变,使这批劳动者能在城市中立足生存,完成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城郊中学中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升学,就读优质高中、优质大学等,其中选择返乡发展的优秀学生将会带来更多先进的理念,甚至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和领军人物,在新一代优秀人才的引领下,该地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将得到有力推动。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加强城郊中小学同高级中学、职业中学的联系,进行合理的人才分配;同时培养和引进并举,结合当地的优势吸引并留住高级人才,推动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

3.4 城郊中小学是维系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应该在农村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中寻找自身的定位,通过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逐步实现转型。城郊中小学的发展并不完全意味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消失,而应该是一个逐渐替代和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郊中小学便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功能。一方面,城郊中小学应该同农村基础教育相联系,通过教师流动,技术支持,教师培训等不同手段帮助农村基础教育的维系和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应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逐步实现转型,和城郊中小学实现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合作,借助较为优质的技术资源、教师资源等,逐步完成农村城镇化的转变。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应该是同步转变的四个过程:职业转移(离土不离乡),地域转移 (离土也离乡),社会转型(身份转移)和角色转变 (质量的市民化)[4]。因此农村城镇化是一个逐步且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短期的、强硬的政策调整实现农村城镇化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农村城镇化比率达到了51.27%[5]。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明确指导思想,即实现“物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共同发展。城郊中小学作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对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对其功能的科学定位有助于城郊中小学的健康发展,使之担负起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兰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06),60.

[3]孙中华.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4(06):23.

[4]文军.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N].光明日报,2013-

10-1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