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匠精神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匠精神的价值

工匠精神的价值范文1

一、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而在人才培养中需融入工匠精神,这是学校、企业与学生实现三赢的需要,有利于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立德树人”是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正确的职业观和健全的人格。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与“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需在人才培养阶段加强培育工匠精神,将职业精神养成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在“课程思政”中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匠精神培育与“课程思政”建设,两者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真正实现了重塑人的精神使命[2]。高职院校要促进“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积极融合,致力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理念为顺利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需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面渗透,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把工匠精神培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知识、技能和价值引领融合起来,促进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逐步形成,使其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二)满足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步消退。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质量如生命、视品质如尊严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通过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高素质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引导高职学生塑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三)有利于培养职业操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每年为社会输出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适应时展要求,把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就业难"与"用工荒"的主要矛盾,因而对学生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专业课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课程思政使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养成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通过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注重创新的工匠精神,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惯性认知,促进其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工匠精神承载了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文化基因,努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更应把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塑造工匠精神紧密结合[3],运用多种策略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专业课程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载体,需以工匠精神引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工匠精神浸润式教育,义不容辞地挑起培育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的担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一)高职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职教教师当怀一颗工匠之心,努力提高自身工匠素质。要加强教风、作风建设,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十年磨一剑、敬业爱岗、责任心等工匠精神中的优良品质作为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培养高职教师勇于担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提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表率作用,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敬业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决定了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高职教师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践行工匠精神,做精益求精、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给学生树立良好表率,强化引领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学生树立学习践行工匠精神的榜样。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把培养工匠精神贯穿于专业教学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行业发展情况,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感受企业文化,体会技能的价值和工匠的地位,从而产生对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引导他们有效提升职业态度,鼓励他们自觉立志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实质,鼓励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或者工厂进行实训,在真实的环境下去亲身实践,从而不断升华自身的工匠精神[4]。积极从企业聘请一线能工巧匠、名师等到校任教,他们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思想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企业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目前部分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培育工匠之师,在工匠精神指引下建设教书育人的工匠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求精创新的技术追求,打造具备实操经验和能力的双师型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企业顶岗实践的形式,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将企业的文化、新工艺、新技术等带进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最前沿领域知识,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工匠精神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诠释高尚无私之师德,让高职教师领悟并践行工匠精神。(二)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及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培育学生精神气质的重要环境,能有效推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隐性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逐渐养成工匠精神[5]。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为工匠精神提供生根的土壤,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发展,通过工匠精神的引领与塑造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使命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营造推动工匠精神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有利于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6]。高职院校要打造围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渗透,将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契合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加,引导学生在匠心化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学校要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国传统工匠文化资源优势,将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深度融合,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积极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校园氛围,形成重视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文化,利用广播、校报、校内宣传展板、横幅、公众号、微信平台、微博、抖音等新旧媒体,向学生传播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如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等,潜移默化培养工匠精神,将工匠文化内化于心。学校应开展蕴含工匠精神元素的校园活动,举办主题活动、讲座、演讲、专题比赛等活动,挖掘学校自身存在的工匠精神资源,这些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往往能起到入心入脑的教育效果。(三)校企合作共育学生工匠精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也是其自身的实践特性和应用导向的必然结果。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协同育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职业生涯的磨炼与提升,离不开在现场工作岗位的砥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需创造一个让学生零距离感受行业企业职业精神的真实工作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要秉承工匠之心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生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在产教融合中确立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地位,实现双方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协同和双赢。加强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构建适应市场需求、促进自身成长的育人环境,学生通过企业参观学习、实习,可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近距离了解企业文化,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在实践中感受企业员工身上的工匠精神,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勤业的当代工匠。在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品质。(四)通过技能竞赛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培育落实于专业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工匠精神培育达到预期的效果。职业教育更应注重以赛促学,组织开展各类校级技能竞赛,以企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院校教育和行业评价为主体,积极参与梯次衔接的各级技能竞赛,让学生在学校就以工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职业教育技能活动周、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锤炼学生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精神,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的新时代风尚。

三、结语

在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开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更新观念,充分挖掘和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探索传承工匠精神的具体策略,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力支撑。

引用出处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16,38(3):53-56.

[2]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

[3]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4]宋守斌,罗佳敏.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院校中制造类学生的工匠精神[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102-103.

[5]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4-75.

工匠精神的价值范文2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本课采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交流法、故事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笔记法等活动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构建工匠精神相关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情感共鸣。工匠精神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1、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对于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来说始终保持着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追求,尽全力打造完美的精品。2、追求完美。尤其对产品的细节方面,不惜在节上下功夫,提升细节的品质,尽善尽美。3、精致专一的耐心。不产生浮躁心理,至始至终保持一样的耐心,打造精品。4、严谨专注。对产品的整体构造保持严谨的态度,保持科学的头脑,对产品始终如一的专注。

二、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工匠的含义。

(2)熟悉合格的工匠需要具备的品质。

(3)掌握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

2、方法与技巧

(1)领会读书法的方法及技巧。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3)养成在课堂上做笔记、教材上做记号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

(1)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可度,追崇度。

(2)树立成为具有“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的人生目标。

(3)领悟工匠精神是成就事业、造福人类的必备精神品质。

三、活动方法或形式

讨论交流法、演示法、故事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笔记法。

四、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工匠的含义;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领悟工匠精神的价值。

2、难点:合格的工匠需要具备的品质;领悟工匠精神的价值。

五、活动准备

1、照片准备,如鲁班、蔡伦、欧治子、毕N等照片;中国与其他国家工匠精神的对比图。如:国内外长寿企业对比图、中外服务器机房线路等。

2、视频准备,李宗盛《致匠心》。

3、讨论主题设定。

4、制作PPT课件。

5、故事素材准备。

六、活动过程设计和分析

(见表1)

七、活动总结与点评

1、教学中的图片、视频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学生参与性、积极性较高。

2、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故事讲授等方式,学生较好的掌握课堂重点难点知识,并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工匠精神的价值范文3

(一)工程教育培养的必要性

1.行业发展转型的现实需求。

工匠精神是德国家族企业历经百年而不倒的秘诀之一,也是日本品牌屹立世界之巅的利器,其核心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近年来,土木工程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机遇与挑战,行业发展转型需要行业从业者具备较高的职业精神和伦理守则。因此,工匠精神的回归与重塑成为行业转型的现实需求。

2.工业4.0时代的现实需求。

世界工业大国已进入工业4.0时代。中国虽是制造业大国,可并非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工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1/3,贡献了出口总额的90%,未来几十年内仍会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因此,工匠精神的回归与重塑成为迎接工业4.0时代挑战的现实需求。

(二)工匠精神培养的可行性

1.在工程伦理课程中认知。

在工科院校,学校可以在工程伦理课程中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体系中,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了解其本质,认识其价值,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初步的认识。

2.在专业课程中夯实。

专业课程教育是工匠精神培养和塑造的主阵地。学校可以在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计划中加入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逐渐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在实践课中体悟。

在课程中认知后,还应让学生在实践中亲手操作。当工匠精神与实际场景相关联时,可以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实质和价值,并且能够对工匠精神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一)着力开展职业认可度与职业承诺教育

1.提高职业认可度。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专业认可度的培养与教育。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要把职业认可教育作为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职业产生认可。同时,在课后,学校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科学组织相应的实习活动,在实习中让学生提高职业认可度。

2.规划职业承诺。

很多学生因为缺乏对自己职业的科学规划,导致学生对未来的盲目,形成不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学校应当以职业规划入手,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认识及重要性。同时,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对职业规划的过程中了解和体悟工匠精神,让学生形成很好的职业承诺。

3.营造工匠精神体悟氛围。

让学生在企业中实习,为学生营造工匠精神体悟氛围,能更好的体会到工匠精神所带来的实质和价值,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认可度与职业承诺。

(二)完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体系

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技能人才,通过进一步完善工程伦理课题体系,有助于培养和塑造良好的工匠精神。

1.构建网络课堂。

因为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每名学生所学知识速度的快慢也不相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专业知识,可以合理的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工程知识中的每一个所有知识点,关键名词以及合理化的解决方案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视频讲解,这样可以有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2.转变教学范式。

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擅长领域和不同的风格,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接受多名老师的共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同一堂课中学习多名老师教授的知识,而且多名老师同时授课,也有助于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

3.制定科学评价标准。

工匠精神的价值范文4

我国广大职工要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以不懈奋斗书写新时代华章,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工会要协同各个方面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设计院是典型的人才和技术高度密集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人才和技术要素的贡献占比高的特点。人才在勘察设计企业中的作用远大于其它行业,人才培养和激励将决定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的形成。工匠精神成为引领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其内涵也延伸至各个领域。设计院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使这种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新时代设计院的工会工作可以从人才培养下功夫、做文章,在培养员工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培育员工的工匠精神,培养其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以工匠精神去打造具有竞争力产品——工程设计图纸和管理服务,提升产品的质量、功能和推动产品的创新,以工匠精神做出打动人心的工程。

1.以工匠精神引领研发与创新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对原有工程技术的创新与新技术的应用,将更好地满足项目业主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为项目业主带来更高的价值。公司的专业技术人才更要积极吸收前沿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做出更好的产品,推动企业不断进取。

2.以工匠精神引领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需要质量文化引领与质量管理制度保障,需要进行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以工匠精神引领质量管理,让企业上下形成共同的品质理念,在全员中形成追求极致品质的精神。质量制度要硬性要求,要强化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推动质量理念在各个环节的落地。

3.以工匠精神引领品牌建设

工匠精神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人文价值

工匠是我国传统技术人员的总称,在古代被称为“百工”。工匠精神是手工业者在制造与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标准、精神品质与工作态度。我国的物质文明在先秦时期已经非常发达,技术文明的发达程度在《考工记》、《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等古籍中均有详细的记载。但是由于历史及社会制度变迁等因素,中国的制造业技术在随后的几百年中逐步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人文价值的探讨,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以善为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价值理想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物质文明的发展最初是为了满足人类族群后代的繁衍要求。最早在氏族社会,我国就有以姓氏命名的从事专门职业的人群,如筑氏(建筑)、屠(屠宰)、甄氏(陶器)、钟氏(铸钟)、弈氏(制棋)、韦氏(皮匠)等。这些手工业者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与氏族发展、繁衍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先秦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中国社会由此开始了“崇德尚贤”的圣人文化,祭祀的祖先、圣人无不以品德高尚而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中国传统社会中原始教化的道德特征的精神走向逐步形成,传统文化的“崇德”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传统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由此而萌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是一种“善”与“美”的文化。“善”是“善人”的文化,即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其体现的是一种人本主义的道德观。在封建王朝中,孔子的儒家学说广为盛行,“善”被诠释成为人处世的标准,“止于至善”是儒家所奉行的行为准则。道德品行的高尚是“为善”的基础,也是其精神实质。我国传统工匠艺人的实践活动最根本的是道德实践,最高的艺术作品必须以“至善”为前提,从而形成“以善为美”的崇高的价值追求。

二、正德厚生: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所内化的职业要求

先秦典籍《左传・文公七年》记载:“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六府”范畴涵盖人类技术活动的所有方面。而“正德、利用、厚生”三事则阐述了在实践技术活动中的道德要求,是工匠技术师徒制教育方式所沿袭下来的教育方法。“正德”居于三事之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标准的重要性;“利用”指的是技术活动的实用性;“厚生”指的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要满足利国利民的要求。“正德厚生”是工匠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道德价值标准上内化而成的职业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执著坚定”的职业取向

在我国先秦时期,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其学派主张“仁爱兼利”的思想,墨者多以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为主,重视实践与技术生产的实用性。墨子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指出坚定志向是成功的关键,只有拥有坚定意志的人,其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掘,否则即使有超人的智慧,也难以有所作为。然而,意志品德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长期的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的意志锻炼才能逐步加强,从而形成稳定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墨家注重躬行实践,注重在行为活动中道德品质的锻造,他提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强调“身体力行”,指出学习是为了用于指导个人的实践行动,学以致用、以行为为本是墨家所极力主张的。墨家倡导教育者应主动行教育之事,以教人为己任。所谓“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就是这个意思。除此之外,墨家提倡创新,认为对于传统的技术文明要善以继承,并在其基础上挖掘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的技术,更好地为社会生产服务。“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耕柱》)。墨家的积极思考求变创新的意识是工匠职业精神的显著表现。

2.“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职业态度的体现。《诗经・卫风・淇奥》载:“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原意是形容工匠艺人在打磨、雕刻玉石、骨头用来制器时认真细致的工作过程,后用来比喻圣人、君子修德的过程。工匠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勤学苦练,逐步形成“精益求精”的高尚的职业态度,同时在精神上锻造出属于这个职业所特有的坚强的意志品质。他们严谨的职业伦理规范,在古籍中也有详细的记载。《考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其中记载了制造的器物的总体技术要求、标准尺寸等。比如车辆的制造,需要哪些工种的协作,《考工记》从车的规格要求、材料选用、每个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到成品车的检验与使用,皆记述详细。中国古代技术文明始于秦汉时期,当时的手工制造业发展迅猛,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的传统手工业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可,手工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国,慕名而来的购买和学习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的人群,络绎不绝。唐宋时期,制茶、印染、织造、制酒、桥梁等手工业技术已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先后诞生了如《陶记》、《木经》、《营造法式》等说工业技术文献。此外,手工业生产的制度规范也逐步建立起来,开始实行“物勒工名”的管理制度,同时还制定了《均工》、《工律》、《工人程》、《效律》等一系列法律与管理档案。工匠的技术规范非常严格,为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考核要求也十分严苛。因此,工匠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不仅仅造就了举世瞩目的技术辉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其职业行为得以延续的根本。

三、行知一体: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职业伦理规范

中国自国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在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中,道德修养的标准是行事的准则也是做人的最高标准。中国传统工匠的职业伦理规范是建立在道德价值观之上的,与儒家伦理道德相通。在生产技术发展中,大概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具备比较明确的伦理道德规范,“行知一体”是其典型的特征,即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长期居正统地位的儒家技术规范,侧重点在于技术生产价值及产生的社会效应。儒家在技术活动中强调“六府三事”,“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指的是当时社会生活所需的基本技术活动,“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指的是个人的道德修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既有利于百姓与社稷,又具备道德教化的功能。儒家学说所不齿的“奇技巧”,指的是迷惑人心,乱人心智的技术与技术产品,是受到社会所鄙视的手工技艺。这类生产活动在我国各个朝代都有具体指向,对于此类活动的鄙视与抨击,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工匠精神的道德标准,对于不正当的技术行为也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中国传统工匠伦理的墨家技术规范,则侧重于技术的社会实用性及产品的社会价值。墨家学派主张“兼利天下”,“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如在《墨子・鲁问》中写道,公输班刻削竹木做了一个喜鹊,做成后让它飞翔,竟三天不落。公输班认为自己最巧。墨子对公输班说:你做喜鹊,不如我做辖木。我一会儿就刻削完三寸的木料,把它安在车上,就能载五十石的重量。因此,对人有利是谓巧,对人不利是谓拙。墨子的主张直接规范了工匠艺人的品行,强调在技术工作中实用性是其设计的根本,一切有利于人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的设计与技术才是值得推崇与大力发展的技术。春秋战国之后,在中国传统技术制造业逐步形成了具体而稳定的职业伦理规范,即要求技术技艺的应用必须做到有利于国家和人自身的发展,从而延伸出工匠艺人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匀讨粗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职业情操。后来不论官匠还是民匠大都以师徒制传授技艺,生产技术与道德文化一并被传承下去。《宋史・职官制》记载了严格的官匠训练制度,“庀其工徒(治理工匠师徒),察其程课、作止劳逸及寒暑早晚之节(考察工作程序、时间、劳动强度),视将作匠法(按照对工匠的基本要求),物勒工名(在产品上刻工匠的名字),以法式(法规)察其良窳(好坏)”。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工匠职业伦理基本上是儒家伦理准则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它在强化工匠职业道德、品德情操、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德行高尚的技术大师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厚德载物”、“兼利天下”传统观念下产生的职业伦理规范,强调以民为本、以人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最终,中国传统职业伦理中“行知一体”的要求被人们世代沿用,深入人心。

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是一种“道德之上的人文精神”,通过道德教化及日常的实践活动,培养和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最终达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工匠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就像血液一样,渗入中国职业教育的脉络中,影响中国近百年来的职业技术行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中国职业教育传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在“道德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伟大的古代技术文明,必将指引中国制造走向更辉煌璀璨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7.

[2]钱穆.民族与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51.

[3]汤一介.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4:73-83.

[4]徐少锦.中国传统工匠伦理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4):14-17.

工匠精神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工匠精神 价值回归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197-02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一直推崇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其依然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符号和文化象征,其内涵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加丰富和创新。在机械团结的现代化社会,社会团体的增加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使得“工匠精神”一词被普遍使用。尽管如此,“匠”的核心内涵依然不变。在社会认同和人们认知日益严格的今天,如何将工匠精神真正回归到主体本身,是极具现实意义和顺应时代要求的。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从具象的视角看,社会有多少分工种类,便有多少种职业化的“工匠精神”;从抽象的视角看,工匠精神的原型即内核却是一样的,其也称为“痴人”精神,是一种职业人格和职业态度,是职业技术的内化和升华。从外显的技能“匠”到内隐的“理念”,是“匠人”到“匠心”的递进,更是“术”与“道”的形神一致。

从培育方式来看,工匠精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结论化的传授方式,一种强调主体间际的人格化的领会能力,其可以称为创造生成性的。奥斯瓦德・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认为,西方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作阿波罗式的Apollonian;一种他称作浮士德式的Faustian。前者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的意义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后者则把冲突看成是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认为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其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改变。这两种文化观念可以用来对比传统结论化的工匠精神和创造生成性的工匠精神的差别――前者是集体产物的代表精神,依靠长期的共同学习和无差别的灌输来影响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相互行为,这种“无差别”使人感觉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甚至成为自动的固化模版印在人的脑海中。在这些亲密的群体当中似乎每人都达到了工匠精神的境界,其成为一种公式或者形式化的参考蓝图,但是工匠精神的实质内容却未必凸显。

而创造生成性的工匠精神是从集体走向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应是属于个人的精神理念,是每个人对所从事行业的探险,是带着兴趣的主动探索。它跟传统结论化的工匠精神不同,前者对问题的了解可以停留在某个预设的层面,但后者对问题的探索却是不停止的,是不断追求的。用浮士德式的文化立场来说,生命力越强,生活的意义也愈深。创造生成性的工匠精神最大的益处是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随时适应变化,它不以最终结果为目的,不脱离劳动,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是活的,能动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的克服阻碍,也是不断的发现阻碍,它的动机是在于这一个过程,而目的却不是这过程的结果。“能动”的工匠精神也在每一个“活的”人身上生发。创造生成性的工匠精神是从教化中将主体内在的精神潜质激发出来,使得主体主动的服膺于属于自己的道德法则,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2 工匠精神的价值回归

在传统社会中,生活是稳定的,很少有新的冲突,人们的生存依赖于传统的、既有的不变模式,是一种类似于低等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通过代际的承接来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典型的例子是事业的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一种职业的承续、身份的继替、财富的传播,是依赖于经验的积累。而在当下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只靠经验作为指导,而需要依赖超出固化的单一体系或个别情境的原则,因此重要的不是经验而是专属个人的智力和专业。说过,“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1]。”这句话很好的应用在当下工匠精神对学生主体的渗透上,是口服的并非是心服的,因为工匠精神并未分工,并没能嵌合入不同的主体心中那一块凹槽之上。

而现代社会已经显现出了一种观念:专业分工将会成为一种符合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相对的行为规范,同时在意识层面上,还会被当做是一种责任。无论是政府公务员、医生、教师还是电工、泥瓦匠、保姆,凡是违反这种规范,虽说不会受到法律的处罚,但必然会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和自我良心的惩戒。为了能够更好的完善个人和促进社会进步,我们必须拥有更为有效的力量。这种有效的力量并不是各自为战,而是那些称职的人,他们追求的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人,他们是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边界分明的工作中去,他们各安其业,不遗余力的深耕着自己的一片园地。

这种专业分工的教育理念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能把所有孩子都束缚在统一的“工匠精神”氛围中,好像他们将来注定要有同一的精神理念似的,而要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找到自身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瑟克雷说:“要想完善自己,就得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让自己完全适应自己的职业…我们要完善自我,绝不在于自得其满,绝不在于我们在于去赢得听众的掌声和一知半解者的赞誉,而在于我们各尽其责,在于我们再接再厉地继续我们的工作的能力[2]。”教育不断的专业化,工匠精神的不断分工就体现了这样一种观念。总的来说,无论是时代的要求还是观念的进步抑或是社会的变迁,我们应该感觉到这种气息已经来临,工匠精神在当下应该采取这样一种形式,即各为其用、各尽所能,它暗示了主体先验的呼声――人应当各司其职,各尽其用。

3 工匠精神的培育方式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在传播工匠精神,是要符合公认合式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并不是让学生领悟工匠精神,找到合我的、合目的的自由行动。这样的工匠精神只是社会或个人所积累的经验的延伸,人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的经验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积累出一套模式化的“工匠精神”。对个体来说,在他找到属于他的工匠精神之前,就已经有人替他准备好了一套似乎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配”。这套标配并不是个体根据兴趣、方向自行设计或逐步发现的,就像给老虎准备好的食物太多,以至于老虎自身都不会找寻猎物,失去本能了。

当下是一个社会格局发生变化的时代,是史上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变化速率最快的时代,是一个充分竞争的时代,人的意义更加赋予了重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理念的因素决定了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反对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自我的系统性干预应该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一样,重分尊重学生的意志自由,用那只看不见的手把工匠精神间接的挖掘出来。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要求做,而且不会怀疑和思考它的个体受用性,那这套体系化的“工匠精神”也就成为我们所谓的“仪式”了。传统的“工匠精神”是从外限制人的,这就决定了它是极其缺乏稳定性的,一旦有外力打破,就会土崩瓦解。就像人可以逃脱法网,甚至还会感觉自己骄傲,得意。

在课堂教学环节方面,工匠精神是一种主体自发的行为,是生成性的而不是建构性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缺少工匠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方式还是为大多数教育者和学生所习惯,是一种单向的过程,在关系方面,是师对生的,教对学的,说对听的,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对被动的,这种模式之下我们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主动自发性,强调的是记忆,是一种接受,是注满一桶水的教育模式。工匠精神是一种主观的自发生成的理念,绝不是通过机械性的模仿或复制就可以出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强调学生主体的地位,在教学关系上要改变传统的认识,强调的是主体对主体,学生本身就是主体,这是一种通过引导的方式,柏拉图的“产婆术”的方式,充分激发出人本身的自由意志,是人的一种先验认识能力。在关系方面,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是点燃一把火的,在交流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使之产生兴趣、激发活力,而这恰恰是工匠精神生发的源泉。

工匠精神应该是每个主体的个人自觉力与内心感受,是首先内化于心的对行业或个人的价值标准,不应该被认同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每个人的同一行业规范,否则就难免沦为口号式的宣传标语。中国当下大学生由于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首先接受的是齐一的教育模式,是通识教育具有的系统化、统一化的知R体系,是知识面上的拓展,却未曾教育职业分工化。因此大学生普遍理解的工匠精神是学习上的精神,是刻苦、勤奋、努力、用功这些概念。工匠精神并未真正的激活到每个人内心,并未形成职人的理念。工匠精神应该是一种自信,这是职业化的工匠精神的二次回归,这种工匠精神自信的源泉应是从生命体验中来,从价值观中来,从社会交往中来,从社会文化中来,工匠精神不只是天才的专属称谓,有了精神自觉、精神自信,精神活力,每个普通人也可以是工匠。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能量,但是,只有当一个人有方向的时候,能量才能转化为力量。“工匠精神”的主体回归才真正有了意义。

参考文献

[1] .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