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海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大海的诗歌

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 痖弦诗集 远洋航行 主题

台湾诗人痖弦在1957年主题创作了大量的 “远洋航行”诗作,不仅如此,时隔三年后诗人再次创作了一首此主题的诗歌《水夫》。

透过《痖弦诗集》,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作为远洋航行的水手并非是出自个人的意愿,而是一种生活所迫的无奈之举。而当他们在远洋上航行,面对海洋上的惊涛骇浪有可能带来的危险,不免生发出对命运不可知的慨叹。这种慨叹,他们通常会以两种状态外放。

一、底层百姓生活的困苦

痖弦在表现一个时代上底层百姓生活的困苦时,往往不是以一个宏大的视野创作,而是选取这个时代下的某一类人群的某一个小角色进行细致刻画。在“远洋航行”这一主题下的底层百姓就是《水夫》中的“他”和“他妹子”。

他在海上的生活过得并不轻松,“他拉紧盐渍的绳索/他爬上高高的桅杆”,“拉紧”给人一种非常紧绷的感觉,可以看出他在海上的生活有一种压迫得让人思想难以放松的状态,“盐渍的绳索”是他每天所要面对的工作。“盐渍的”不仅是对海水浸泡过的绳索的一种客观描写,而且从侧面展现了水夫工作的艰辛。出于工作的需要,“他爬上高高的桅杆”,虽然在高处可以让自己视野开阔,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看着没有任何差别的大海,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无趣的生活状态。

我们会想,如果他不在海上,在陆地上工作,或许就不会如此了。但接着往下读,“他妹子”的生活其实就是在陆地上工作生活的人的一个剪影。“他妹子”已经沦落到“烟花院里”。如果不是生活穷困到无以复加,那么他不会选择离开他妹子,到那漫无人迹的大海上,他妹子也不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过日子。

痖弦通过寥寥的几笔刻画,就为我们展示了水夫和他妹子的生活状态,而透过他们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生活的困穷。

二、远洋航行的危险

在卷三《无谱之歌》的《远洋感觉》中,诗人写出了自己对远洋的感觉,然而这个感觉诗人没有直接写出,而是透过对一些客观意象的描写和构建让读者揣摩他的真正感觉。

诗作开篇将读者拉进了一个四周都是大海的环境中,这个大海是裹挟着风雨不断地翻腾,连海鸥都“凄啼着”,人在船上晕眩不止,因为晕船,即使再美味的佳肴也已经无法勾起他们的食欲,可见船行的颠簸,“女性旅客”由于严重晕船,已经口唇“褪色”了。由于风浪而带来的颠簸,并非是他们最害怕的行船危险,更可怕的是暗礁。

在《死亡航行》里,诗人写了“礁区”带给航船者的恐惧和不安,因此诗人说“死亡航行十三日”,“死亡航行”不仅是由于遇到礁区,而且是诗人对于航海的一种最直观的体验。在海面上还行,其实是一种将生命悬挂起来而前进的状态。诗人极力地展现船上的人们对于危险的大海的惊惧,“乘客们萎缩的灵魂/瘦小的苔藓般的/胆怯地寄生在/老旧的海图上。”

三、两种外放的状态

一个人背井离乡、羁旅行役,这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同时也是人类所要面对的永恒主题。当一个人远离自己原来生活的族群,而在当时当地的环境并不令人满意,他们通常会有两种状态,一为怀念自己过去的生活,想念自己的亲人,从而产生对故土故乡的无限思念;一为想要让自己忘记痛苦之感,用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面对现在的生活。这两种状态在痖弦的“远洋航行”的诗歌中都有体现。

第一种状态,怀念过去生活,想念自己的亲人的诗作,《水夫》就是很好的印证。诗作中写了水夫和他妹子,水夫“到晚上他把他想心事的头/垂在甲板上有月光的地方”,月光是无远弗届的,水夫希望月亮能够替他带去对他妹子的思念。“他妹子从烟花院里老远捎信给他”,是用一种反说的方式,明明是水夫很想念他妹子,却说他妹子给他写信,正在想念他。然而水夫只思念妹子吗?不,诗人只是用妹子代替水夫在故乡故国的整个记忆群体。在卷八的《远洋感觉》里,诗人反用这一写法,写了对整个故国的思念,从而将这一思念上升到了普遍的高度。诗人开篇就写道:“当故国的鸥啼转悲,死去。/当船首切开陌生的波峰和浪谷。”“故国”和“陌生”是两个相互对照的词,“故国”是令人熟悉、欣喜,令人难以忘怀的,而“陌生”则是令人恐惧、不安的。诗人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其实是含蓄的,在看似平静的描写下,潜藏着一个要爆发却未完全爆发的情感地雷。

第二种状态是透过《船中之鼠》表现的,诗作虽用“船中之鼠”反讽“船长”的无知,但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是以“船中之鼠”表现比船长弱势的人,如水手。弱势者没有强者的决定权,但是并不表示他们知道的比强者少。在诗作中说,“有一些礁区/我们知道/而船长不知道”,因此“作为这一群体中的强者——人——堂堂皇皇的船长,却对此茫然无知”,“导致船有触礁的危险”。这些弱势者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已经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能“磨磨牙齿总是好的”。然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一种无奈,因此一旦船触礁,则面临死亡的不仅是船长,还有这些弱势者——老鼠,或者说水手。他们有身不由己的悲哀,无怪乎用得过且过的状态抽离对生命的慨叹。

在现代诗中,很多诗人都有关于航海的诗作。在这些诗作中,痖弦的作品无疑颇具“现实性”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2

关键词:大海;深情;故土;赞颂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19-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诗歌艺术表现的区域里出现了运用音乐手段来演绎作品的现象,自古中国人民一向比较喜欢诗歌,特别是歌颂大海的诗歌和音乐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白居易的诗句《海水无风时》,陆游的《三万里河东入海》等等,这些诗歌自近现代以来大都经作曲家谱曲、歌唱家所演唱。

现实生活中笔者对大海形象的认识主要是在歌曲、文学作品、电影、电视里看到大海雄浑壮丽的影子,其次就是我们用歌声来赞美大海的刹那,感受到它博爱的存在。而词曲作家王立平笔下的大海就展现在我们眼前,真实得如同画卷一般,一切都让人惊叹!那海边的阳光、沙滩、波浪等等,这一切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面对大海,让人仿佛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不由自主地唱道一首歌曲《大海啊!故乡》:"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

这是一首二段体歌曲,第一部分速度平稳、深情,演唱时发声咬字很亲切、自如;直到处继而转为歌唱激情的抒发。第二部分的演唱应表现出新的歌唱内容,表现要从容、热情,唱出内心对大海和祖国母亲的赞美之情。

歌词从"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开始,通篇质朴深情,如叙家常。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自己成长的故乡祖国的热爱之情。若从科学角度考察,生命起源于大海,人类对于大海总有一种天生的留恋,也许大海就是人类的故乡!这不仅是艺术,也是音乐形象,当我们读歌词时,就会这样联想,妈妈生育了我们,大海生育了人类,"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你就理解了为什么大海是我的故乡了。因此对大海深情的歌唱,就是对母亲炽热的挚爱,这是第一乐句。

母亲的生活,应是自己故乡的起源,歌词中用了"海边生,海里长",说明作者对大海的依赖,正是对自己母亲的依恋。母亲的呵护是为了放飞自己的儿女,让儿女们去走自己的人生路,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母爱都是你的精神支柱、生活的源泉,因此随我飘流四方的是深爱,这是演唱的第二乐句。

大树对根的依恋,孩子对母亲的眷念,是永恒的。无论你走到何方,如同风筝一样,放飞的风筝总围绕风筝的线,风筝和线的关系,就如母亲和自己儿女的关系。因此,"走到天涯海角,总在我身旁"这是演唱的第三乐句。这样层层叠叠深情的演唱,把感情推向了。耳边回荡着"大海啊故乡,大海啊 故乡,我的故乡,我的故乡"。这种割舍不断的声音在回荡。

此曲首唱者中国著名歌唱家朱明瑛,她把这首歌曲表现的高雅而不失亲切,她真情演绎更为此曲添光加彩;她的嗓音深沉舒缓、情谊深长,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的思念之情。在演唱技巧方面,这首歌纯朴亲切、优美感人,格调高雅、深情;节奏可以稍自由控制,可把演唱技巧和对大海的真情实感的完美融合,歌唱气息的平稳恰好能展示大海的美好形象,使听者仿佛置身于漂游的海船上;尤其是歌曲演唱结尾处的声韵回旋美,让人留恋往返。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化让很多有志之士离开家乡,环游世界;因此,许多歌唱祖国,抒发思乡之情的歌曲广为传唱;《大海啊,故乡》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歌曲的词、曲作家都是王立平,主要作品有:《潜海姑娘》、《海港之歌》、《红楼梦》,《少林寺》等;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歌曲创作于1981年,是作曲家王立平为中国第一部反映海边海员生活的影片《大海在呼唤》而作的电影歌曲。这首歌之所以在一直深受人民的喜爱,是因为它有一个博大的主题爱。它表面上是对大海、对故乡的爱,实际上是歌唱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对伟大祖国的歌颂与祝福。

作者王立平说:"这首歌应该说是关于爱的赞歌。是对童年、对大海、对母亲、对生活、对祖国的一种赞美和深深挚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可能引起人们对爱的许许多多的联想。演唱时能感觉到真挚的爱、深沉的爱,能于很多人产生情感共鸣,使很多人喜欢它。正是因为这首歌蕴含着一种博爱的主题,所以它不仅在中国广为传唱,更成为不少音乐会及歌舞晚会上的保留曲目,同时也深受海外华侨和外国人的喜爱,音乐是无国界的,这首作品不光能打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她的旋律感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灵。尤其是海外的学子,看到大海,能勾起对故乡的思念,仿佛隔着大海能够看到故乡。这种音乐魅力也同样可以带进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种族、每一个不同文化生活背景的每一个人,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想,这就是音乐,这种美的音乐是全世界人都能感受的。

这首歌表达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不可剥离的感情,这首歌没有气壮山河的气势、没有纵横妖娆的旋律,但它却让人们在朴实中见到了真情,在温暖中见到力量;这首歌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更没有用很高的很强的音调来表达,但它娓娓道来,倾诉着一种非常质朴的、纯真的感情;歌曲的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听,歌词虽简洁质朴、却满溢真情。通过描写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表达了主人公对哺育自己成长的故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整首歌浓郁的抒彩与优美秀丽的曲调相互辉映,造就了一种别致的浪漫情调。在演唱时要用真情实感,唱出歌曲中那缠绵而又浓烈的故土情!

参考文献

[1]米哈伊拉瓦 E.《音乐概念》捷希伊出版社. 2009年.

[2]普希金 A.《精选创作第二卷》文学艺术出版社. 1978年.

[3]徐青《声乐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4年.

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3

关键词: 《离思》五首之四 悼亡诗 艳诗 疑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之四

一、疑议产生之因

《离思》五首之四,总体而言是一首由多种意象组合而成、颇具象征意味的感怀诗歌。典故的运用,既增强了诗的文学性,又为其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读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并多角度地感悟出别样的社会认知和美感享受,因此,使得对此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全诗仅四句,简练却意趣无穷。前三句均采用比喻手法,尤其一、二两句,作者巧借典故,破空而来,暗喻修辞的运用可谓匠心独运。全诗曲折地表达了对心爱女子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末句以画龙点睛之笔点明旨意,令人豁然开朗。

首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舀”①变化而来。字面意思是说,曾经领略过大海的人,对于逊于沧海的小小的细流,是不会放在眼里的。大海苍茫广阔、雄浑壮观,它的境界是湖水、河水之流无法比拟、难以逾越的。全句仅七个字便营造出一种雄浑深远的意境,使人向往,希望一睹沧海的风采。

第二句中“巫山云雨”意象一般认为源于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神女辞别时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除却巫山不是云”与首句呼应,表面上赞美了巫山之“云”的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认为除它之外的云,称不上“云”。

两个典故经过作者为情造文的刻意加工,难见刀凿斧痕。对于美好女子的赞美,作者没有奢华的形容铺张,而是以否定其他同类事物的方式让需突出的形象屹然耸立,这种反常道而行的创作方式堪称精妙。这两句诗中以“沧海之水”、“巫山之云”暗喻心爱的女子,可通其文意。至大至美的“沧海水”,突出女子的宽容的胸襟、包容的气度、广博的涵养;如诗如画的“巫山云”,展示女子轻盈的身段、飘逸的神态、多姿的风貌。就此而言,诗中赞扬的对象,既可以是亡妻韦丛,又可以是年少时的情人双文(即崔莺莺),我们难以凭此作出明确的判定。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以花喻人,作者直言自己如今信步经过“花丛”时,却懒于回头观看了,表示对女色已无眷恋之心。这种心境不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潇洒做作的虚伪,而是情到深处、万念俱灰的真诚。

为什么会这样呢?末句“半缘修道半缘君”对此作了回答。元稹生平是尊佛奉道的,白居易就曾赞他是“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②)这里的“修道”,可能是修心养性的宗教皈依,有了,有了精神寄托,从而可以达到“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境界。另一半则是为了“君”,而“君”指的是谁呢?我们也无法肯定地解释。但诗中饱含的相思之情却自然地洋溢开来,后两句虽吟哦平淡,却是全诗点题之笔。

正是因为这首诗有着类似与李商隐“无题诗”一般的浓郁象征意味,人们对诗歌的理解难以统一。如《石溪友议・艳阳词》谓此诗“初韦蕙丛逝,不胜其悲,为诗悼之”;而《唐诗快》卷一五黄周星则评论说:“此皆为双文所做也。胡天胡地,美至乎此,尤怪乎痴人所想莺莺也”。③也许这种耐人寻味的不确定性恰是诗歌的魅力与风采所在。

二、非“悼亡诗”之证

(一)元稹未将其归为“悼亡诗”

悼亡诗,即“抚存悼亡,感今怀昔”④之诗。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便出现了,如描写一男子思念去世妻子的《诗经・邺风・绿衣》;表现一女子对亡夫的深切怀念的《诗经・唐风・葛生》等。但自西晋文学家潘岳创作的悼念亡妻杨氏之诗问世后,“悼亡诗”就成为伤悼亡妻诗作的专称,这类诗歌是“爱情与死亡”主题的结合,后世不乏此类佳作。

元稹也写了不少哀悼亡妻韦氏的诗作,今存33首。陈寅格在《元白诗笺证稿》中高度评价了元镇的悼亡诗:“微之天才也。文笔极详繁切至之能事。……则亦可推之于正式男女间关系如韦氏者,抒其情,写其事,缠绵哀感,遂成古今悼亡诗一体之绝唱。”⑤

元稹生前以对自己的诗过相关的整理,最后形成《元氏长庆集》一百卷。他曾在《叙诗寄乐天书》中很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诗体分类观点,其中自叙:“不幸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子悼亡为题。”⑥而在《元氏长庆集》第九卷卷首标明此卷为“伤悼诗”而第一首《夜间》下有“此后并悼亡”五字,从此可见,卷九的四十八首诗皆为伤悼诗,而元稹将自己的悼亡诗归在了伤悼诗之列,可见他对于自己创作的哪部分是悼亡诗是十分清楚的,但元稹没有将其编入卷九之中,所以从诗人的编篡体例上看,此诗非悼亡韦氏之诗。而就《离思》五首之四诗歌本身含义而言,全诗主要写了对女子的歌颂,以及经历过如此美好的女子后,作者此后少有拈花惹草的兴致了,诗中也并未有明显的哀悼之意。

(二) “巫山云雨”属亵词

“巫山云雨”意象源于原始宗教、道教中男女巫术交感的祈雨方式,具有浓厚的神话传说的色彩。《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中记载的“帝女女尸”即传说中巫山神女的原型。 明人杨慎在《拔赵文敏公书巫山词》中提出:“古传记称,帝之季女瑶姬,精魂化草,实为灵芝。宋玉本以此托讽。后世词人,转加缘饰,重葩累藻,不越此意。”他肯定了宋玉借此故事所作《高唐赋》《神女赋》成为后世文人争相模仿的范本。

“巫山云雨”与性活动相联系自古有之,《周礼・春官下》记载,司巫之职是“国大旱则率群巫而舞雩。”⑦凡大旱之年,巫者相率歌呼于群,以通神娱神,于是先民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感应巫术,即男女以祈甘雨。《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毂我士女。”依照巫术交感原理,男女交合既可以促进万物茂盛,又可以感应雨水,《诗经》中描写的正是以此巫术祈雨的隆重场面。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曰:“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⑧也就是说在祈雨时命令官吏之妻和自己的丈夫相会。加上我国自古就有崇拜生殖的信仰,上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就有祭祀、祈雨、结合的特征。古人深信云雨和男女有关,道教经典《太平经》云:“天不雨,地不生物,阴阳隔绝,是由于男女不和,男女者,天地之本也,男为天,女为地,阴阳交会,乃致时雨。”⑨

本诗的“除却巫山不是云”正由此演化而来。自南北朝以来,“巫山云雨”一般被认为是亵词,诗中以这样的典故来形容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结发之妻,恐怕不在情理之中,而元稹这样的大才子理应不会犯如此的错误。

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谭梦琳 诗歌 意象 产生原因

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当社会心理普遍呈现为浮躁且急功近利时,甘肃女诗人谭梦琳,近十几年来,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谭梦琳应该算是诗歌园地里一位坚定的追求者。阅读谭梦琳的诗集《北方有一个女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黄土高坡用树枝写情诗的女孩,一个喜欢点一支红蜡烛写情诗的女孩,一个喜欢在雨中独自漫步的女孩,一个梦想去看大海的女孩。诗人用一种质朴纯真的艺术编码承载着丰富的生命体验。诚如北京师范大学严春友教授所说:“当这些诗句展现在我的眼前,撞击着我的心坎的时候,我心中也禁不住要喊一声:‘黄土高原上,竟有这样美丽的花!’”

谭梦琳诗歌中经常借助“星光”、“明月”、“花朵”、“树”、“黄昏”、“船”、“帆”等意象符号来传情达意。这些意象符号突显了诗歌的主题,彰显了诗歌的风格,外现了诗人的女性身份。

一、 意象的产生与诗歌的主题密切关联

诗集《北方有个女孩》当中,用歌颂友情和赞美爱情的文字谱写出来的动人乐章时刻萦绕耳畔。“朋友你在远方我临窗的祝福你能收到吗异乡的风时时吹动我思乡的泪滴也总能打湿这异地的绿草坪”(《致友人》)“你欣赏黄昏我欣赏你的背影你用目光丰富着黄昏的表情我用情感装饰着你的倩影”(《黄昏》)“血脉相连,骨肉相亲”,难以割舍的亲情时刻牵动着诗人的心。母亲像一条河,滋养着诗人的心灵花园。“母亲哭了目送弟弟的目光溢着泪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亲的泪更晶莹肺腑”(《来去匆匆》)这些诗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他人的关爱。亲情、友情、爱情汇聚成涓涓暖流,注入我们的心间,像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的航船找到港湾。

谭梦琳诗歌中“花朵”、“树”、“船”、“帆”等意向,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温馨和希望。“花朵”自不用多说,每当我们看到那些五颜六色的花瓣,闻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总有一种清新愉悦之感洋溢胸中;“树”所散发出的浓浓绿意,为我们在炎炎夏日送来阵阵清凉;“船”、“帆”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带给我们无限憧憬和希望。以上这些意象符号处处洋溢着爱的旋律。由此可见,谭梦琳诗歌中意象符号的产生与其诗歌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 意象的产生与诗歌风格密切关联

谭梦琳诗歌舒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柔美的语言,给人带来无穷的美感。她的诗歌能够把我们带入优雅迷人的世界中:“也许不该看着你的眼睛却沉默那山依旧葱绿那水依旧流淌独不见你树枯了根还在你去了相思还在”(《永远的记忆》)葱郁的山林,清澈的溪流,让一切喧嚣远离。

以意象作为切入点,我们不难发现意象与风格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如海子的诗歌对家园土地有着一种深深的迷恋,因而他的“村庄”、“麦地”、“草原”、“河流”、“麦子”等一系列的意象都具有“家园”意识。谭梦琳诗歌的风格是优美的,她诗歌中所选取的“星光”、“明月”、“花朵”、“树”、“船”、“帆”这些意象都能让我们感到一种舒畅和愉悦,这些美好的意象构成了她优美的诗歌风格。同时无庸质疑的是,正是由于诗人追求优美的风格,她才会选用这些具有美感的意象。总之,谭梦琳诗歌意象的产生与其诗歌风格密切相关。

三、 意象的产生与诗人女性身份密切关联

女性创作的一个极为显著的风格就是阴柔美,它委婉含蓄又极富深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冰心在1923年出版了诗集《繁星》和《春水》,共收小诗300首。诗人从抒情和哲理两个方面去描写母亲之爱、童年之真、自然之美。诗中 “星”、“月”、“花”、“树”、“水”之类的意象随处可见,无不体现出一种柔柔的情怀、深深的眷恋,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谭梦琳这位黄土高原上的女诗人,以其清新、质朴的语言涤荡着我们的心灵。作为一名女诗人,在谭梦琳的诗中也常常可以看到 “星光”、“明月”、“花朵”、“树”、“黄昏”、“船”、“帆”等意象符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诗人们共有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可以说,谭梦琳诗歌意象的产生与其女性身份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谭梦琳诗歌意象产生的原因。诗歌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每个要素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个完整的诗歌世界。我们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分析都有利于深入解读诗歌,更好地阐释诗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严春友著:《生命如诗》,《〈北方有一个女孩〉序》。

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5

关键词: 英美海洋小说《白鲸》海洋精神

黑格尔(Grorg Wi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在其《历史哲学》中将人类文明分为三种形态:1.干燥的高地与广阔的草原、平原。此地产生了游牧民族。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的不确定性,黑格尔认为,他们就像洪水一样在历史舞台上出现与退出,对历史的影响甚乎其微。2.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所流过的地方。世界文明古国大部分分布在这一类地区,“这些区域里产生了伟大的王国,并且开始筑起了大国的基础。因为,这里的居民生活所依靠的农业,获得了与四季有序的帮助,农业也就按着四季进行;土地所有权和各种法律关系便跟着发生了”。3.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在黑格尔看来,海洋是联系各民族的因素。“人类在大海的无限中感到自己的有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同时鼓励人类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卷入无穷的依赖性,但是大海却挟持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黑格尔21)。黑格尔以亚洲、非洲、欧洲说明这三种形态对人类发展史的影响,他认为欧洲文明的地形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以希腊、意大利为代表的南欧海岸地带,这里的海洋文化是欧洲文明的故乡;第二部分由法国、英国、德国组成,并由美洲的美国继承发展,它们是古希腊与古意大利文明的传承者。第三部分是东欧的波兰、俄罗斯和各斯拉夫国家,它们出现比较晚,保持了欧洲与亚洲的联系。

英美海洋小说作为海洋文学的一个文类,处于欧洲文明的第二阶段,笔者在此对其进行梳理,使读者对于英美海洋文学的发展能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一、什么是海洋小说

要理解什么是海洋小说,我们首先要把海洋小说纳入海洋文学这一个大的范畴中来加以考察,同时要根据海洋小说本身的特点来进行概括。

“海洋文学”这一名词最早提出是在讨论海洋的诗歌中,由台湾著名的诗人朱学恕在其诗歌评论集《开拓海洋新境界》书中提及,而目前很少有学者论及海洋小说的定义。根据朱先生关于海洋文学的定义,海洋文学就是用文学形式来抒发人类对于海洋的热爱之情,对海洋精神――冒险、创新、有恒、豪迈、开拓等――的弘扬之志,同时,他将海洋文学的表现范围划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海洋,二是内在的海洋(颜一平23)。而海洋小说作为海洋文学中的一个文类,结合其本身的特点,我们可以据此来定义:海洋小说,就是那些以海洋为背景,或以海洋精神为描写对象,或者以人与海洋之间关系为描写主题的小说。

其中海洋精神主要涉及审美上的意义,基本定义是:由战胜外在的险恶力量而凸显人类的本质力量,由把握宇宙的精神而充盈内在的自我,由对海洋的认识而展示出来的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英国海洋小说的发展

无论是在早期的文化形成期,还是近现代文化的蓬勃期,岛屿和海洋都一直深刻影响着英国海洋文化的形成。在最早期的英国,海洋可以说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保障,是他们食物的主要来源。航海热潮的兴起,使海洋成为人们发家致富的工具,英国政府也鼓励国民的航海行为,并组织海外贸易活动。这一时期成为英国资本积累时期,也诞生了海上帝国――大英帝国。

早期的英国海洋文学主要作品为一些诗歌,如《贝奥武甫》就出现了航海、灯塔等名词。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3―1400)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对英国早期航海及商贸事业的发展作了真实的记录和描写,并深刻地刻画了英国当时已出现的独特、新兴的职业:海员和商人。这是英国后来进行海外扩张和殖民,成为海上霸主的先声,也是英国海洋文学的滥觞。

在早期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海洋已经不仅仅是作为背景出现了,有时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因为在这一时期,人们丰富的海上航行生活,海洋贸易和海上捕捞业的发展,为海洋文学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此期的海洋文学作品主要描写海洋的神秘危险与博大广阔,作家们注重对人物和海洋形象的原始粗犷的自然本真状态的描述,展示人物和海洋天然的野性和不羁的精神,具有较强的传奇性和神秘性。但是随着人类逐渐征服海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大海形象逐渐走向社会化,带有更多的象征性。尤其是英国第一部小说,丹尼尔・迪福的《鲁滨逊飘流记》,其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海洋小说。它在海洋小说作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作品的成功奠定了迪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他塑造的鲁滨逊形象也成为早期英国殖民者的粗犷描写。还有迪福的《辛格顿船长》,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罗伯特・史蒂文森的名著《金银岛》等,都属于这一时期海洋小说的典型作品。

十九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海洋文学作家康纳德钟情于海洋,在青年时代就在海洋上历险,八年的航海生涯,颠沛传奇的海上经历,造就了他作品中的特殊视野。在他创作的一系列航海小说中,如《“水仙花”号上的黑鬼》、《黑暗的心》、《吉姆老爷》等,大海是一个特殊的、与世隔绝的社会,它除去一切不必要的芜杂,只剩下暴虐与美德和意志的较量,人类的道德信念和品质在此面临无情的考验。对他而言,海洋是一个神秘而自由的世界。但是在大海里谋生的人,却也因为残酷的生活空间而发展出独特的强韧性格与权力关系。海洋塑造了航海人的特质,而海洋所形塑的独特文化与权力空间则是康拉德所有海洋文学作品里不断叙述的人生舞台。在《“水仙花”号上的黑水手》中,作者在寂静的幽暗大海中描绘出人们对忠诚、团结和患难与共的号召。《吉姆老爷》以狂暴的大海和凶险四伏的海滨部落为背景,表现了吉姆的心灵的历程,剖析了人面对的诱惑和复杂的道德情感。在《青春》中,他写出了一群年轻水手与大海搏斗时的豪迈,写出了他们青春的活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与作者一样热爱海洋,因为它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在狰狞的大海面前,康拉德和他的人物都经受了考验,证实了自己的存在,认识了自己的力量。

三、美国海洋小说的发展

根据美国文学的历史发展情况,我们可将美国文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美国南北战争之前为第一阶段,186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二阶段,一战后至今为第三阶段。三个阶段海洋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由早期注重对大海进行自然主义式的再现,逐渐向象征主义的多层意象表现过渡,并最终走向生态主义。其中海洋小说的发展更是辉煌。从内容上来看,海洋小说对海洋的描写经历了由大篇幅宏观展示到局部描绘,由原生态的海洋景观的真实再现转变到象征寓意和生态思想的表现。

库柏是美国海洋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20至40年代,他写了11部海洋小说,如《两个船长》、《舵手》、《海狮》等,这些作品大多源于他少年时期的水手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浪漫主义的想象才能。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小说家之一。迫于生计,他于1839年到海上谋生,先在一艘商船上当海员,后来又在捕鲸船和军舰上当水手,游历了很多地方,并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前两部小说《泰比》和《奥穆》都以他的航海经历为素材,描写了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土人生活和美国青年在这些岛屿上的历险,深受读者欢迎。此后他又创作了三部航海小说:《玛地》、《雷得本》和《白外套》。1851年他发表了其代表作《白鲸》。该小说讲述的是一艘捕鱼船在亚哈船长的指挥下,与海上恶魔――白鲸莫比・迪克作殊死搏斗的故事,塑造了一群团结协作、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水手形象,情节惊险、曲折、扣人心弦。白鲸是一股与人类为敌又难以征服的、邪恶的力量,而孕育白鲸的大海也是杀机四伏,蕴藏着巨大的破坏力。船长亚哈试图反抗和征服白鲸,也就是征服大海,但最终却走向了毁灭。

被誉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的杰克・伦敦也有着丰富的海上生活体验,他做过海上劫匪,做过海豹捕猎船上的水手,以海洋为背景的小说是他对海洋文学的重要贡献。他的很多作品,如《海狼》、《白牙》等都是描写太平洋岛屿和阿拉斯加的土著人和白人的生活,可说是他短暂一生的历险记。

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海狼》被公认为海上题材里写得最好的小说之一。他塑造了一个尼采式的超人形象――“海狼”船长拉森,他粗野、残暴、刚强、率直,信奉“强权就是真理,懦弱就是错误”,这揭示了人类身上的兽性和残忍的利己主义,在海洋中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故事中关于“魔鬼”号海豹捕猎船及其航行活动,海上神秘莫测的风光气候,以及水手海上生活等的许多描述都以杰克・伦敦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为蓝本。而在稍后发表的《白牙》中,杰克・伦敦则塑造了一个既有野性又有人性的强者形象。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把他的“硬汉形象”置于大海之上,塑造了一个“打不败的英雄”老人桑地亚哥的形象。小说集中地表现了老人意志的坚韧和在失败面前保持尊严的“硬汉”性格。在小说中,老人桑地亚哥具有开明的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意识,大海是他息息相通的朋友:老人总是把大海当作一个女性,当作一个给人或者不愿给人以恩惠的女人,要是她干出什么鲁莽或顽皮的事儿,那是因为她身不由己。但是在实际行动上老人却无所畏惧地去征服大海,显示出无比的勇气和决心,其结果是导致大海和自身的两败俱伤。

海明威在作品中表达了整体生态观,揭示了征服和统治自然的可怕后果,呼吁人类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他所追求的这种人与海的和谐关系,是二十世纪的海洋文学新理念,并将成为人类新世纪的海洋精神。

大海,在英美文学史上,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形象,人类对它怀有不同的情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理念,对它持有不同的态度,从而也显示出不同的人文精神。纵观英美文学史,英美海洋小说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探海阶段,即19世纪前表现出来的对海洋的探索;赞海阶段,即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表现出来的对海洋的赞美;斗海阶段,即19世纪海洋小说表现出来的人类与海洋的搏斗;亲海阶段,即20世纪以来表现出来的对大海的敬佩、热爱、保护”。

四、《白鲸》的海洋精神解读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作为一部典型的海洋小说,其主要特点在于:以海洋为背景,以海洋精神为主题,海洋的意象象征涵义丰富。

海洋精神主要涉及的方面:由战胜外在的险恶力量而凸显人类的本质力量,由把握宇宙的精神而充盈内在的自我,由对海洋的认识而展示出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者在《白鲸》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白鲸》的故事十分简单,情节线索也很单纯,从以实玛利自荐到“裴廓德”号上当水手,跟随亚哈船长去追击白鲸,到发现白鲸并与之搏斗,最终“裴廓德”号连同它的水手沉入大海。情节长篇小说最重要的动力核心之一。《白鲸》对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却写了六十万字。如果对其中的内容作一个分类,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差不多有一半的篇幅是有关捕鲸业的掌故和传统,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关于鲸类的百科全书。剩下的也就是那些面对大海时作者和主人公的无尽海洋抒情:大海在不同地点、季节、风向中变幻莫测的壮观写意画和作者随时随地的大段即兴议论。那为什么这样一部文学作品能成为文学的经典,为后世读者和批评者高度评价呢?

从小说本身来说,情节是基本上是不发展的,或者说缓慢地发展,其中的物理时间,也就是说从出发捕鲸到捕鲸船的沉没,读者感觉中情节的时间也不过短短几个月,但似乎经历了漫长岁月。麦尔维尔这样写,主要是由作品的题材决定的,即《白鲸》是海洋小说决定的,茫茫无边的大海是小说唯一的背景,除了偶尔路过的几艘捕鲸船和海上的风浪变化,显然没有更多的遭遇,这使得作者在创作时不得不将线性时间分解成空间的细节加以再现。这就是海洋作为《白鲸》的背景所带来叙事策略上的改变。

《白鲸》在文本表层表现出来是亚哈船长在海上追捕被称作莫比・迪克的大白鲸而复仇,最终船毁人亡的故事,而深层的结构中却有着一种逻辑上的悖论,即作者提出一个命题总有其反命题,每一次意义的阐述总是伴随着消解的冲动,总体上是矛盾、混乱的。所以在作品中出现了多维矛盾视角:(一)技术的矛盾视角。一方面,大海寓意自然,出海是“摆脱尘世苦难,厌世感,忧郁症的一剂良药,也是一切罗曼蒂克,忧郁症和心不在焉的年轻人而设的天然避难所”。另一方面,热衷于捕鲸的生命,人的强大理性力量和科学技术对于大自然的不断征服。(二)人性的矛盾视角。善与恶、生与死、人性与非人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这在主人公亚哈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亚哈“高超的理解力”使他能感觉到人类生存的困境,为了改变这种困境,要对人类的苦难进行清算的决心,使他不断战胜险恶的力量,凸显了人类的尊严。(三)宗教的矛盾视角。沉思总是和水始终结合在一起的,《白鲸》也可以解释为水的沉思录。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基督教的忠诚与背叛也是紧密结合的,《白鲸》中的人物名字大多直接来源于《圣经》,“裴廓德”号似乎是另一艘诺亚方舟,航行于上帝的国度,只不过它最终沉没了,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悲观主义色彩和宿命论色彩。在这里,大海如果不是上帝,那也一定是人与上帝展开对话的理想场所。莫比・迪克如果不是上帝的化身,那也一定是上帝充满警示与启迪的神迹。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21.

[2]颜一平.海洋精神和海洋文学――读朱学恕的《开拓海洋新境界》和《饮浪的人诗集》[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0,(18):11-12.

描写大海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诗歌;格律;音韵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 是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和现代侦探小说的创始人。63首诗外加一出没写完的诗剧,这就是爱伦・坡留给世人的全部诗歌作品。然而坡的文学生涯却是始于诗歌并终于诗歌,而且他也首先把自己视为一名诗人。爱伦・坡的作品形式精美,辞藻华美,音韵优美,对他来说,写诗本身不是一种目的,而是表现一股强烈感情,表现美的节奏。所以评论家们在把他归入浪漫派、歌特派、颓废派或象征派的同时,都]忘记说他有唯美主义倾向。坡主张写“纯小说”、“纯诗歌”。他认为艺术就是创造美,认为美是艺术的基调和本质,认为艺术的本源是人类对美的渴望。他在《诗歌原理》中说:“如果一个人仅仅是用诗来再现他和世人一样感知到的那些景象、声音、气味、色彩和情趣,不管他的感情有多么炽热,不管他的描写有多生动,我都得说他还不能证明他配得上诗人这个神圣的称号”。诗歌Annabel Lee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一首诗,也是其绝笔之作,在诗中作者悼念了亡妻弗吉尼娅(virginia),但并未使用真实姓名和背景,而是选用了其它的名字和想象的一个“海边的国度”。坡在诗中为他们的爱情加入了一些神秘的色彩,他相信只有在古老而又神秘的时代才有真正的爱情。全诗如下:

Annabel Lee

It was many and many a year ago,

In a kingdom by the sea,

That a maiden there lived whom you may know

By the name of Annabel Lee;――

And this maiden she lived with no other thought

Than to love and be loved by me.

I was a child and she was a child,

In this kingkom by the sea,

But we loved with a love that was more than love―

I and my Annabel Lee;

With a love that the winged seraphs of Heaven

Coveted her and me.

And this was the reason that, long ago,

In this kingdom by the sea,

A wind blew out of a cloud by night

Chilling my Annabel Lee;

So that her highborn kinsmen came

And bore her away from me,

To shut her up,in a sepulchre

In this kingdom by the sea.

The angels,not half so happy in Heaven,

Went envying her and me:――

Yes! that was the reason (as all men know,

In this kingdom by the sea )

That the wind came out of the cloud,chilling

And killing my Annabel Lee.

But our love it was stronger by far than the love

Of those who were older than we――

Of many far wiser than we――

And neither the angels in Heaven above

Nor the demons down under the sea

Can ever dissever my soul from the soul

Of the beautiful Annabel Lee:

For the moon never beams without bringing me dreams

Of the beautiful Annabel Lee;

And the stars never rise but I see the bright eyes

Of the beautiful Annabel Lee;

And so,all the night-tide, I lie down by the side

Of my darling,my darling, my life and my bride

In her sepulchre there by the sea――

In her tomb by the side of the sea.

一、内容

诗歌的大意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海边的某一国度里,诗人与一位名叫Annabel Lee的少女深深相爱,尽管他们还是少年,但是他们的爱情却超出常人之恋甚至遭到天使的忌妒,于是天使借助寒风夺去了少女Annabel Lee的性命。但是,在诗人的心目中,他与Annabel Lee的爱情却是神圣的、浓厚的、永存的。无论是天堂的天使,还是地狱的恶魔,他们可以夺去情人的性命,却不可以夺走他们彼此深深相爱的心灵。明澈的月光伴诗人梦见美丽的Annabel Lee,闪烁的星光使诗人仿佛看见了Annabel Lee那双明亮的眼睛。每当夜幕降临,海潮涨起之时,诗人便来到海边情人的墓地,与她相伴,与她共眠,与她一起聆听那大海的涛声。诗歌纯洁,完美,极富想象力。贯穿全诗的是忧伤,悲愤和无尽的爱恋。诗人用词独特,以讲述神话的形式将读者带到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遥远的美妙世界:

It was many and many a year ago,

In a kingdom by the sea,

二、格律

全诗共41行,分为6节,每节主要由长短行交替构成,长行诗通常由9~11个音节组成,短行一般为6~8个音节。错落有致的诗行不禁使人联想起波涛起伏的大海,在诵读中仿佛置身于海边亦真亦幻的浪漫情境。除最后一节是以抑抑扬格三音步、四音步的诗句构成,总的来说,该诗并没有固定的韵律。它突破了传统的五步抑扬格,在形式上显得更加自由洒脱。抑抑扬格即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上一个重读音节组成。似乎在向读者倾诉一段美好、圣洁而又古老的的爱情故事,但节奏却铿锵有力、顿挫分明,使读者体味到全诗那乐曲般节奏强烈的美妙韵律,也营造出一种哀婉回旋的旋律。该诗最后一节为:

从整体上分析,全诗分六个小节,其韵律方式为二句一押韵。如第一小节:

It was many and many a year ago, a

In a kingdom by the sea, b

That a maiden there lived whom you may knowa

By the name of Annabel Lee;― b

And this maiden she lived with no other thought c

Than to love and be loved by me。 b

三、音韵

英诗的音乐性除体现在节奏、韵律等方面外,还表现在音韵上。音韵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素而产生的,是构成诗歌的音乐美和艺术情趣的重要元素。在这首诗中,坡采用了包括尾韵、句内韵、头韵和半谐韵在内的多种音韵形式。

1. 尾韵(End Rhyme)

《安娜贝尔・李》的尾韵除最后两节有稍许变化外,每隔一行押/i: /韵。押韵的词分别为sea, Lee,me。诗歌的节奏性很大程度上依靠尾韵。整齐的尾韵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悦耳。英语诗歌的格律也并不总是固定和绝对工整的,无论是在音步的数目还是在格律的形式上都经常会有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丰富了英语诗歌的表现形式。该诗在第五节中单词me没有按照押韵的规则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单词we。

2. 句中韵( Internal Rhyme)

诗中多次出现的句中韵,其中第四节第六行:

And killing my Annabel Lee.

其中chilling 和killing为句中韵 ;第五节第六行:

Can ever dissever my soul from the soul

其中ever和 dissever为句中韵;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出现了两处句中韵:beams和 dreams,rise和 eyes。

3. 头韵(Alliteration)和半谐韵(Assonance)

头韵和半谐韵的作用大致相同。它们不仅是实现一首诗音韵美的重要手段,还可以把有关的词联系起来。这首诗的第四节第一行:

The angels, not half so happy in heaven

词句中的half、happy和 heaven就使用了头韵,字母开头辅音/h/的重复出现。在第五节第五行中:“Nor the demons down under thesea”,“demon down”的起首辅音/d/是爆破音,它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生硬感,从而将诗人对恶魔的鄙夷和憎恨表现无余。诗中半谐韵的巧妙运用不仅增添了其音乐美,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在第六节第五、六行:

And so, all the night-tide, I lie down by the side

Of my darling, my darling, my life and my bride,

其中元音/ai/的多次重复出现,半谐韵“life”和“bride”。

诗歌在任何国家的语言里都被认为是思维表达的最高形式。它那谐美的音韵,严正的格律,千锤百炼、概括简洁的文字都是一般散文所望尘莫及的。而爱伦.坡的这首诗,通过它的音步、韵律和韵脚。表现了完美的声((harmony)与节奏(rhythm),朗诵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如一首节奏明快的乐曲,使人产生出无限美感。

【参考文献】

[1]Paul Fussell,Jr., Poetic Meter and Poetic Form, An Original Random House Stud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李正栓,《美国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3]罗良功,《英诗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

[5]吴翔林,《英诗格律及自由诗》,商务印书馆,199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