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范文1

一、融入生活,利用生活情境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既能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又能帮助他们在好奇中掌握数学知识,从小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安排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在课堂中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不会让学生感到知识的高深与遥远,相反会给他们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下面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一年级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引入生活情境。例如一年级上册“位置”一课,主要教授小学生上、下、前、后的基本概念,由于这些概念在生活中很常用,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个概念融入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这些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将这节课安排在室外,让学生通过观察操场上的实物来向他们讲解上、下、前、后的概念:篮球在篮球架的下面,篮球架在双杠的上面,看台在我们的前面,操场门在我们的后面……在了解这些概念以后,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可向他们提出要求:小红站到小明前面,小强站到小丹后面,将语文书放到数学书下面,将英语书放到数学书上面……通过这些简单的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掌握知识。

除了设置生活情境来教数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一年级下册有认识图形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圆这几个图形的认识,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找一找家里物体的形状,有的学生找出盘子是圆形的,有的学生找出电视屏幕是长方形的……学生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这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加强记忆

除了利用生活中的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情境,让学生们在所创情境中学习,沉浸于课堂情境之中,从而更好地消化和理解数学知识。创设情境一般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选择比较常见的场景让他们轻松接受所学知识,并能记忆得更加深刻。通常采用轻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下面结合教学的一个实例来简单介绍。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位置和方向”一节主要是教授学生如何描述位置,大部分都是计算方向和距离的题目。例如学校在游泳馆的北偏西45度,这样的学习内容很难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不便采用生活情境的方法讲解。为了使学生更清晰明了地理解知识,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可结合课本上提到的游泳馆、学校、邮局、小明家、书店这几个地方创设情境。教师先在课前制作地图,在这几个地点之间画出几条公路,这些公路可通向任何一个地点,且公路间的角度相等,只是公路的方向和弯曲程度不同。在课堂上,教师用投影仪展示所画地图,让学生寻找两个地点间最近的路线,并计算出所要走的角度,比如找出小明家到学校最近的路线,学生会找到相应的路线,并根据公路间所形成的角度来计算小明家和学校所形成的夹角以及从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创设这样的情境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学习相关知识,学生也容易接受。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解答问题,例如学习三角形时让学生找到生活中存在的直角、钝角、锐角三角形,同时创设一个情景剧,即让每一位学生代表一个三角形类型,在剧中描述所代表的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以此来帮助学生记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三、设置竞赛,增强趣味

竞赛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便于应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到课堂之中。数学教学也应采用竞赛的方法,可采用简单的口算竞赛或小组规划设计竞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锻炼思维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而刻意设置竞赛,不适当的竞赛反而会适得其反,要结合知识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置。合适的竞赛往往能在增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具体说明。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一课主要涉及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这些知识讲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让学生深刻地掌握并且熟练地运用并不容易,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总结归纳、寻找规律。然而,大量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他们不愿重复性地做太多的计算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竞赛的方法来激励他们寻找运算方法做出题目:教师准备三组简便运算的题目,将学生分成六到七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发给各个小组同样的题目,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的正确率最高。比赛进行三轮,综合成绩最高的小组获胜。这样的竞赛能促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算出题目,一方面要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认真细心,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正确。这个过程正是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而且在三轮竞赛结束后,学生也找到了计算规律,教师再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善找到的规律,从而轻松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

四、实际演练,深化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课上教师讲学生听,课下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做,导致一部分认真学习的学生能理解课堂内容并认真完成作业,而另一部分学生却不能完全理解知识,作业也无法高效完成。不仅如此,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基础薄弱的学生,都没有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并实际演练出来,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做简单介绍。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涉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从最初的帮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部特征到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再到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最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课本上的应用题包含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例如运用面积公式粉刷墙面、利用体积公式计算铺路所用的沙子,但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很难在生活中操作。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缩小或抽象化,利用模型等工具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动手操作。教师在课前制作几个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在学习了基本概念之后,将模型分发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测量来计算给这些图形涂颜色所需的面积。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沙槽,里面放入一定量的沙子,制作一条公路的模型,让学生通过测量公路模型计算出铺路所要用的沙子量,再通过测量器测量沙子的体积。这样的动手操作,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能增添课堂的趣味,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运用知识。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