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1
一、教师是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原创者
《浙江省普通高中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指出: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以校本自主开发为主。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既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成熟固定的套路,教师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课程资源和探索合适的方法。他们变成了课程开发、建设、实施的主体,由以往的配角变成了主角。那么,我们在自主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资源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总的来说,教师应以学生为核心,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条线索开发课程资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关注时政,抓住社会热点、焦点事件
学生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了解社会事件的途径很狭小,而时政恰恰又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来搜集时政资源,让新鲜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浓厚兴趣。如在我市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之际,我们及时开展了“垃圾不落地”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如2012年事件时逢纪念“九一八”事件81周年,我校推出了“我们如何理国”的问卷调查实践活动;再如2012年随着新上虞精神“崇孝守信、务实创新”出台,我们开设了“上虞人看上虞精神”的调查宣讲实践课题;还如随着十的召开,我校开展了针对青少年主题的“民生热点问题”调查、针对虞北地区很多家长外出打工现状的“别样的童年――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实践活动。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关注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特色产业
深化课程改革鼓励学校与社会机构联合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特色产业的形成往往在当地人民群众中会有很广大的基础,社会实践类课程的开展很容易找到实践基地,并得到技术支持。比如,崧厦的伞业经济已是全国有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缝伞。我校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就与这一特色产业结合起来,联系了离校较近的几家大型伞厂作为我校的“伞件制作”实践基地,并开设了“伞面设计”等学生有兴趣、家长很支持、企业很欢迎的实践课程。又如上虞以“九县通衢”的交通优势为凭借,以鲜果采摘、农家体验、山水鉴赏、文化陶冶为内涵,打造“上虞四季仙果游”这个宜品宜养宜游宜娱的天然旅游品牌。我校很多学生家长自身就是种植水果的专家,通过成立调查兴趣小组、聘请家长作为校外指导教师,我们开设了“葡萄种植”“西瓜种植”等实践课程,并进行了“上虞四季仙果游”的经济学思考等调查探究课题的研究。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结合地域,关注现实自然生活环境
经济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使环保成为现实生活中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水资源污染、白色垃圾、企业大量有害气体的排放……只要留意观察,每个学生都可以感觉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我市地处曹娥江流域,又集中建有大型的化工园区,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大矛盾是当务之急。曹娥江流域水质污染的调查、虞北地区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食盐中含碘量的测定实验探索、低碳生活你我见等都是我们学生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中很好的调查研究类课题。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关注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
每一块土地都有属于她的悠久历史。上虞属河姆渡文化圈,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先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舜会百官、哲人王充、梁祝传说、东山再起、竹林七贤、唐诗之路、越窑青瓷、春晖聚贤等故事都源于上虞。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以开发成很好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我校开发的《崧厦霉千张制作技艺 乌金纸制作技艺》实践基地被命名为上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经济支持。我们在假期中通过参观非遗基地、资料查找、寻访专家等手段,了解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集名人典故、传说典故、地名典故、成语典故等,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爱乡社会实践活动。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充分挖掘校园已有的资源
校园是学生的生活圈子,是值得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大大开发的一块宝地。每所学校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办学理念与特色。充分挖掘自身校园文化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我们定期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科普节、辩论赛、班级体育活动对抗赛、校园吉尼斯纪录挑战赛、主题团日活动、书香校园系列阅读、征文活动、校园走廊文化、草坪文化的布置设计、社团成果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融入青年学生的时代气息
据调查,在学生最愿意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服务、支教支农和公益服务等占了不小比例。这说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乐于通过自身实践为社会作贡献。我们组建了班级志愿者队、校志愿者队,定期参加校内的“我为校园环境做贡献”“赛会志愿服务”活动;校外的“低收入农户青少年结对”“医院导医志愿服务”“保护母亲河,节水环保宣传”“假期社区学校课业辅导志愿服务”“交通劝导”等活动,学生也踊跃参加。
二、教师是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学生的参谋、顾问
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核心,这就使教师在指导具体实践中面临不能不管又不能管得太多的问题。
我们要切忌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放任自流型。教师只简单提供实践活动的主题,要求学生最后上交实践结果,对学生实践过程没有任何指导。他们认为这样是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的能力,导致学生茫然不知自己该从哪里入手。二是包办型。从实践课程主题的选择、实践方案的制订,到每个学生的实践操作、形成成果及交流成果,一系列活动都由教师替学生策划好,学生只要到实践单位露个脸,最多动动手就行。这样既没有给学生任何自己选择的机会,又扼杀了学生小组合作、团队协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结果导致学生对社会实践越来越不感兴趣。这种情况完全背离了设置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初衷。
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应担任以下角色:
(一)学生选课的导师
关于学生选课,我校采用举办学生社会实践选课现场交流会的形式,教师统一制作展板展出,将开设的各门实践类课程详实地介绍给每个学生,包括该课程的三维目标、活动课时及活动形式等;学生从教师开设的课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的实践课程。我们力求每一位选修实践类课程的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个别建议与指导,以保证他们的选课符合自身的发展和需要。
(二)实践活动的参与者
在调查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出课题,确定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与方案等,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研究报告的形成。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小组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帮助学生联系、协调学校及社会相关部门。在实践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检查、督促学生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活动情况作比较全面的了解,并给予适当的调整意见。
(三)实践活动的促进者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看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与专长,将参与实践者的智慧集中起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对学生的活动作出积极性评价,不断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获得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教师是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评价的组织者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深化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重过程、评价主体多元化、淡化量化评定,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我校在本课程的开设中,教师采用成长档案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和实践单位的评价等资料,建立每一个学生的社会实践类课程学习成长档案袋。
学习成长档案袋的内容包括实践活动安全问题说明书、实践活动方案、实践日记、实践活动总结(包括证明材料)、实践活动鉴定表(包括实践单位鉴定意见、自我鉴定、指导教师鉴定等)、实践成绩考评表(包括自评、家长评定、学生互评、校社会实践考核小组评定)等。
这种档案袋反映了学生在社会实践类活动中成长发展的轨迹,从中可以了解学生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学会了什么以及在这段时期内的努力、进步、成就,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的评价。通过成长档案,教师可对学生一学期的成长记录材料进行一次整体评价。此时,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唯一评价者,而是评价过程的组织者和审核组的成员。
(一)考评成员的多元化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十分重视让学生主动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活动经历作出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使评价过程本身也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我校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过程中,首先制订了详细的评价细则,并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向学生公示,在活动成长档案上交后,再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指导教师互评,最后由社会实践审核小组评定学分。
(二)评价侧重过程
完整的课程评价应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把活动最后的成果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但更强调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关注活动中学生的策划、参与、组织、体验、表现、感悟等情况。
(三)考评形式的多样化
我校教师采用社会实践成果展、优秀社会实践交流会、社会实践队QQ群等多种方式方法分享、交流他人的实践经验与成果,为开展学分认定奠定基础。
(四)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2
(1)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也称实践教学,即结合实验、实践等科学活动方式使学生直接通过感性的学习、研究等手段获得新的理论知识,实现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提升。高校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生产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这种系列性的实践机会可使学生更多地直面社会生产的各个技术层面,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从离散的课程积累发展到有机的关联应用中,从抽象的智力活动中发现客观存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目前,吸引大学生加入教师的研究项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研究相结合,实现书本到实践、实践到创造的互通,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2)统揽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活动。这是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素质教育紧密相连,主要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的开展,建构学生亚文化群的自我教育的实践体系,是大学生们的一种主动选择和满足需要的自我安排。素质拓展活动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开发创造功能、调适控制功能和激励凝聚功能。社团的出现,为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大学生成才提供了实验基地。社团已经成为发挥学生兴趣特长、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成为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的主要阵地。
(3)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科技文化服务和劳动服务,培养自立、自主、自强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创业基本素质,并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实践行为。通过举办高层次的科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在大学生中发掘新的创意、新的设计、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同时鼓励大学生带着自己的项目、技术和专利(产品)进入社会,寻找市场和发展机遇。此外,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如家教、岗位助理、社会兼职等,也是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实践方式。勤工助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处世能力及生存意识。
二、实践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逐步走出校园,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大学在保持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的同时,更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人、成才意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1)实践教育是就业制度改革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必然要求。“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机制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而且要有很强的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途径,只有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才能获得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知识使用即知识渗透到社会生产环节中的速度和质量,成了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这无疑要求劳动者具备更强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接受过创造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学生,与没有接受过这种培养和训练的学生相比,前者的成功率比后者高三倍。有较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才能胜任工作岗位,并且成功立业。
(2)实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社会观与人生观。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社会经验不足,大部分同学对社会的看法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影响科学的社会观与人生观的形成。通过实践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剔除思想中不符合实际的因素,克服理想化和思想偏激的弱点,把握基本国情,把握社会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实践教育的目的在于深切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从而加速青年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化进程,使新一代的大学生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人才。
(3)实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健全意志品质与心理素质。大学生与其他同龄人相比,经历简单,成长顺利,思想单纯。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意志薄弱、情感脆弱、依赖性强,面对各种新情况、新局面、新问题,不能正确地认识与估价自己,容易产生挫折感与失落感,无法适应社会,参与竞争。实践教育的作用在于,在一定的实践条件下,通过个体在行动中的体验、积累和感悟,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实现素质内化和人格提升,从而培养处理复杂矛盾的韧劲和能力,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的信心与毅力,承受压力、经受磨难的心理素质。
(4)实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务实精神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式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传统文人形象已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今天的大学生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这不仅能弥补课堂上理论教育的缺失,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大学生在真实可信的情境中通过具体生动的事实和形象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使大学生在求真的真诚、向上的热诚、务实的追求中达到一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从而增强他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和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
三、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实践教育
(1)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在指导思想上把实践教育与教学工作融为有机整体。首先,要把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过程中,使之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有针对性地确定实践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构建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校内课外实践活动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一体化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其次,设置专门的实践教育指导机构,加强实践指导。有针对性地开设实践方法课程或讲座,在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技巧以及活动的组织、公共关系处理、活动总结、实践报告的写作等方面进行专题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培训,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实践教育路子。第三,要健全实践教育的评估制度。在相关科目成绩考查评定上,增加有关实践教育的规定和标准,实行社会实践创新学分。在评定奖学金标准中增加实践教育的内容,以鼓励和奖励那些积极参与实践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学生。
(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在运行模式上由阶段性实践转变为校内外经常性实践。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教育活动得以正常化、制度化进行的保证。组织学生实践活动不是权宜之计,不能指望一两次便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立足长远,要有整体规划。在建立实践基地的过程中,须注重保持稳定性,强调专业性,考虑社会性。要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转变思想观念,建立互利双赢的社会实践基地。校企联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这一趋势,高校应寻找、选择一些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工作扎实、经营效益稳定的单位作为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实践基地。
目前,由于尚未形成经济与教育、科技紧密结合的新体制、新机制,教育仍处于象牙塔模式中,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全局、整体的规划和充足的经费保障,因此,社会实践总的看,仍显得薄弱。要确立实践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观念。学校可借助社会的支持完成实践教育的任务,同时对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需要作一个检验;接收单位可借助学生的实践得到新的技术服务,掌握技术和市场信息,产生新的产品和利益。这种互利双赢是实践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深化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关键。在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内容形式的安排、模式选择及管理手段等方面,既要考虑实践教育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和条件。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社会实践教育的资源,还有必要培育一些中介机构,促进实践教育的社会化。
此外,各类大学生社团是丰富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这些基地具有自主性、专业性、经常性、实效性。应加强社团建设,鼓励学生通过“参加一个社团、担任一任干部、组织一次活动、培养一种特长”的实践方式,锻炼能力,培养创新活力。
(3)加强实践过程管理,在实践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①“虚”与“实”的关系。实践过程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结合,组织时应注重办实事、讲实效,变学生“走马观花”为“下马种花”,让学生从旁观者转到主人的角度来了解社会,把握自己,直接为社会服务。②“管”与“放”的关系。在客观上给以控制、指导,但应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做到“管而不死,治而不乱”,既不把社会实践搞成“保姆式”,又不能放任自流。要充分利用各高校的优势和学生的特长,多渠道、多层次、有重点地实施,做到点面结合,收放自如,统筹兼顾。③“内”与“外”的关系。实践教育的目的是用“课外”来补充“课内”,“课内”始终占主导地位,“第一课堂”的学习不能忽视,不能喧宾夺主。有的学生主次不分,沉溺于“助学”和“创业”,无心课堂学习,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导致学业荒废。专业知识没有学好,实践教育无从谈起。对时下流行的休学创业,也要辩证地加以看待,这个政策并非鼓励大学生放弃科学文化学习,相反,这是要求在掌握了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创业,创造价值。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践教育内容上,突出实践性和针对性。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实践教育要获得成功,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相关业务的实践经验。教师除了有胜任常规教学的能力外,还应具有工程实训能力,能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实验活动,善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只有通过娴熟的职业技能操作,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教学内容,提高劳动效果,对学生的成才产生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张润福.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2).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课程;互动
1998年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首次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之际,就意识到文化学习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设置了“欧洲文化入门”、“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国家概况”等相关课程。直到2005年9月,笔者首次对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依照胡文仲教授的观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分为“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缺项、有文化内涵的人名和地名、常用的文学典故、语篇结构、文体特点、语用规则、讲话顺序和非语言交际”,结合学生实际,本课程自行制定了涵盖以上研究方向的教学大纲,实施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形成相应的文字材料和电子课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选择尝试了三维互动教学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课堂内互动方法
屠蓓(1994)说过,“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在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鉴于首次开设,这门课主要内容有:文化和交流的相互作用、语言与文化差异、文化冲击和文化休克、种族中心主义、语言沙文主义、英汉姓名、称呼、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与交际、日常社会交际礼仪、请客送礼、非语言交际、英汉成语、谚语、习语、禁忌语、颜色词、动植物词汇和委婉语的文化内涵比较,以及一些特别的跨文化交际场合如跨文化约会、婚姻、商务、旅游比较。本课程用双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广泛开展课堂内互动活动,主要步骤有:
1.专题讨论互动。按照课程安排,在专题讨论前教师选择一定的话题或编辑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课外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而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时学生应注意借助多种资源和独立性。例如,就“文化”的概念这一主题,学生通过课前的准备,会得出不同的解释。在专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参与者(participant),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其心理障碍,提高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参与学生课堂活动时,教师要抓住一切时机营造轻松、自然而又热烈的课堂活动氛围,让学生在无压力、无忧虑的环境中通过语言交流实践,使所学的语言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潜意识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再就多种观点归纳出一个高度浓缩的概念供学生理解,这样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辩论互动。主题讨论和一般辩论,以课程内容为主,教师在辩论活动的过程充当裁判(judge)角色,对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最后进行评价。通过辩论,学生可以归纳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涉及肢体语、时间语、空间语,而肢体语可以细分为面部表情语、眼神语、手势语、体态语、身体接触语、气味语、副言语。副言语研究侧重于声调的高低、强弱、快慢、停顿等,相貌服饰语指人们的相貌衣着手饰及个人用品发出的非语言信息,这个辩论环节为下一步的情景模拟打下了理论基础。
3.情景模拟互动。基于“输入Input―情景context―过程process―输出output”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要求学生亲身参与模拟实践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即非语言交际的媒介,如物体、触觉论、时间观、举止神态学以及空间关系学的概念和实例。模拟主体在事先准备完善的情况下为其他同学进行演示,教师与学生同时充当演员(actor)角色,之后得出实践活动总结。主要演示语言交际,如赠送和接受礼物时的文化异同、称呼、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现象,非语言交际的形式――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衣着图案、艺术品的吉祥图案等等。演示前先让学生观看英语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飘》、《儿子与情人》影视镜头中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在中国文化非语言交际方面,教师挑选了《诗经》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花间集・何满子》的“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并佐之以PPT图片,之后教师讲解其隐藏的意思,学生纷纷要求上台表演模仿。婚俗方面挑选中国传统“掀盖头”和西方的教堂婚礼,学生争先模仿,使得课堂迭起、收效甚佳。
二、跨文化交际网络互动方法
网络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学生自主学习,它源于20世纪60-70年代远程教育的学生自主学习或独立学习理论,该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威德迈和穆尔。另外,德国的德林认为:网络教学是由教师、现代教育资源和学生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只有存在着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资源、学生与学生的三维互动关系,网络教育才能正常活动。Williams和Burden(2000)提出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时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主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鉴于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所以课堂网上学习互动围绕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而处在中心位置的当然是知识构建的主体――学生,后三者则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环境,对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建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该模式,网上学习互动方法有:
1.网络学习社区互动。教师公布与跨文化交际学习的相关网站,鼓励并要求学生登陆查找相关信息,养成网络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讲解英汉吉祥动物词汇文化含义、英汉植物词类文化含义之前要求学生先在网络进行搜索,搜索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且记忆印象特别深刻。有些学生在非语言交际的学习中找出吉祥动植物的图片,在演示时制作成Power point,栩栩如生,活跃了课堂,增强了学习效果。
2.省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发电子邮件向教师提问,教师再将问题的答案回复给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分享,学生间也可以对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一个网络论坛。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就美国和英国国徽、国旗所承载的信息(非语言交际)进行探讨,教师随后给出完整的解释,有的放矢,2004级的17名学生就是通过这种网上互动确定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
3.在线互动。就Unit 7禁忌语的话题,课前让学生准备:什么是禁忌语?中西方对禁忌语的态度存在哪些差异?原因是什么?哪些话题构成对西方人的禁忌语的侵犯?你发现禁忌语观念在中国有什么变化吗?通过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的实时答疑,在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两种方式直接向教师提问,教师即时回答。
4.电话、短信互动。电话、短信答疑具有答疑时间、地点、方式灵活等优点,不足之处是解答欠缺完整性。
5.网络教学场地的互动。主要包括:(1)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学习互动。设施基本功能有:供教师进行讲授、讲评、演示分析、场景模拟、辩论,供教师进行多种媒体组合教学时使用,教师可结合投影仪、幻灯机和音响等设施进行授课,播放文化休克的影视镜头,也可以让学生开展演示、场景模拟、辩论。(2)电子阅览室学习互动。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使用,学生可以浏览电子图书,可以学习网络资源,可以使用各种音像资源,也可供教师在进行特殊课程或者课程的特殊章节教学时选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较大的网络教学活动,如在线讨论等。
三、跨文化交际课堂外互动方法
语言环境是学习和使用语言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学生创造并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除了在教学环节上注重知识的传输,还进行跨文化商务实践、跨文化商务英语洽谈实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还运用现代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营造身临其境的跨文化商务语言氛围,使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对基本的跨文化商务常识和基本的商务礼仪有所了解。
1.校内第二课堂互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每期的英语节,课堂教学配合主题文化周活动,全面了解欧盟和英国、美国等的历史、文化习俗以及风土人情,活动形式包括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英文歌曲大赛、演讲大赛等。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每个星期四下午凌波桥边的英语角,注重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校外第二课堂互动。要求学生广泛地接触外资企业,让学生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企业见习,为客户服务、学习人际商务技巧,进行实训商务实践、进出口业务洽谈实训、进出口函电拟写实训。
3.校外实践活动互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实习中,亲身参与接待外商、接洽业务、各类展会的筹划,承担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种科研、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如2006年、2007年,先后有150名学生担任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中英文导迎员,受到了主办单位的好评;2007年6月,10名学生担任中国湖塘纺织博览会暨“国际模特大赛”的英语翻译,荣获承办单位颁发的荣誉证书等等,让学生接触到了直接的目的语的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直接的锻炼和提高。
4.国际视野放映厅互动。定期为学生放映有关典型文化和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的电影或记录片,开展英美电影台词模仿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文化及跨文化知识讲座。每学期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四场文化及跨文化知识讲座,邀请外资企业高层领导、海外校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兼职教授以及其他外籍教师开设讲座,让学生与外商、外籍人员有一个面对面的接触机会,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力求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结语
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三维互动,学生在互动中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从实际效果看,为学生未来应对工作环境中的挑战提供了实践机会。从学生问卷看,100%的学生称赞图文并茂的授课内容,91%的学生认为英语能力方面得到提高,92%学生觉得自己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了各国文化、风俗,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熟悉了不同文化差异。96%的学生对跨文化已产生浓厚的兴趣,95%的学生认为此课程有助于他们开拓视野,收获知识。经过近4年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开设本课程产生了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也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4
一、“童伴”教育同盟:构想与溯源
1. 理论构想:影响重叠圈的启示
儿童的成长是群体社会化的过程。当儿童进入学校,在与群体的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交往意识、习惯、技能,会成为儿童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影响其整个身心的发展。为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全、美好的交往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交往机会,培养他们的交往意识和技能,使他们在同伴交往中能主动参与、礼貌得体、友好和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为他们将来能融入社会,参与更广泛、更高层次的交往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认识,环翠园小学将儿童的交往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
但是,教育不是一人之功。许多教师认为:“如果家庭做了它应该做的事,我们就能够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但同时,也有一些家长说:“我抚养了这孩子,如何教育他则是学校的工作了。”这些话语体现了影响重叠圈(overlapping spheres of influence)理论。
影响重叠圈理论提出,影响学生成长的三个主要环境(家庭、学校和社区)可以互相靠拢,也可以更加分离。而学校、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追求的是“靠拢”。因为伙伴关系能促进、引导、鼓励和激发学生成长。而且,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伙伴关系同样能促进教师、家长自身的成长。为此,学校早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教育孩子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校、家庭、社区都认识到它们对孩子们有着共同的责任,他们就会共同为孩子们制定更好的课程,创造更好的机会。可以说,发展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能够改善学校的教育实践和气氛,能够密切父母与教师及社区其他人的关系。但最主要的理由是,创建伙伴关系有助于学生找到最生动且最鲜活的“榜样”,通过学习与模仿教师、家长的交往,而实现良好的同伴交往。
而且,只有当父母、教师和其他人都把对方看成是教育伙伴时,一个围绕学生的“关爱团体”才有建立起来的可能。因此,为了给学生创造最适宜的成长环境,学校大力挖掘家庭资源与社会资源,让家长、社会上的热心人士都成为学生们的童年伙伴,与他们一起活动、一起欢乐、一起成长,“童伴”教育同盟应运而生。
2. 文化溯源:“同心同荣”的文化传统
“童伴”教育同盟的创建,还根源于学校独特的文化传统。
昔日环翠园种植有许多大榕树,如今的环翠园榕阴仍不减当年,环绕校园的十几株榕树,历经七十年的风雨洗礼,它们与翠园人休戚与共,见证学校的成长。榕树的美(浓阴覆地,翠气接天)、仁(坚忍不拔,广施仁德)、智(宽容智慧,泰然自若)、善(榕阴常青,涵盖人间),成为环翠园小学独有的校园文化形态和内涵,是融合、包容、向荣理念的代言。学校提倡对待教育要如榕树般有“静”的心态——虽然总是被忽略,但始终坚持守土、布绿、除尘、消音;虽说立地擎天,但总默默无言,“静”待一切。
在一次次文化提炼、认同和重建中,我们不断追求真知,提出 “同享翠园绿阴,尽展自我潜能”师生发展的共同愿景,凝成了“同心同荣”的校园文化,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为“童伴”教育同盟提供了滋养的土壤。
二、“童伴”教育同盟:探索与思考
每一位翠园人相信:懂得挖掘幸福、享受幸福,分享快乐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人士同心同荣就能缔造这种教育的幸福。基于此共识,形成“童伴”教育同盟的家长、教师、社区人士庄严地宣誓:竭尽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翠园新芽。
1. 从社团到社区:一种张扬个性之美的交往
榕树根系旺、枝叶繁、易生长,而且神奇多变、形态别致,展现出不同的美态。如何把学生成长的美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们倡导首先要还孩子一个欢快、没有心灵压力、一生都难忘的童年,在“展现自我、增长才能”的平台上,“让学生多元发展,对学生全面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收获希望与成功,在群体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是翠园教育者的心声。
为此,学校开展“同伴学苑”社团活动。“同伴学苑”社团下设“科苑、艺苑、书苑、体苑、队苑”五个分苑。有田径、足球、啦啦操、跆拳道、篮球、羽毛球、毽球、青杨画社、击乐、舞蹈、合唱、科技小星星等108个社团。各社团凸显人文关爱,科技发展,体艺展示,书香沁人,可谓各具特色。每一个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进行选择,并通过优化课内、课外的教学,使其有机整合,达到提升学生技能,各有所专的目的。社团活动往往依赖学生间的同伴交往,同伴交往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为了充分调动年级的同伴力量,增强年级的凝聚力,学校定期开展“童伴艺苑”社区展演活动。由各年级组织的表演队每月一次或两周一次来到社区舞台,开展“童声童趣——同伴艺苑社区展演活动”。展演活动不仅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让学生尽显潜能,同时通过创设亲子平台,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改进了亲子交往品质,增进了亲子之情。
孩子的成长是平等的,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宜的发展。但是,在一个群体中总会存在个体的差异,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弱势群体。面对一群异于常人的孩子,学校倡导以宽容、包容之心去扶持这些弱小的心灵,倡导平民教育。在省级课题《“弱势群体”小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的引领下,学校与社工服务机构联手,建立了弱势学生的个案跟踪管理档案,为每个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心理疏导、行为矫正服务,并建立了“成长俱乐部”活动室,给这类孩子提供了最个性的成长空间。
除此之外,学校通过举办科技节、体育花会、校运会、书香节、新年音乐会等,让翠园人尽展个性之美。在不断的历练中,无论是一年级的新生,还是六年级的毕业生,他们在群体交往中都变得越来越成熟,获得的殊荣也越来越多。
2. 从校内到校外:一种彰显课程智慧的互动
当环境不允许榕树生长时,它会机智地适应变化:同岩壁、墙头、驳岸抱成一团,以生命存在为前提,同他物联结一体,构成独特景观;或分身有术,以一桩一丫微缩自身,绽放生命精彩。受此启发,在构建“童伴”教育同盟时,我们抓住课程这一载体,在课程建设上吸取多元融合的“智慧”,构建多学习领域的多维课程,形成立体式、发展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近年来,学校围绕“礼爱并举,多才博艺”的育人目标,凸显“环保、健康、生命、人文”的办学特色,努力探索课程建设新途径。一方面,学校大力开发校本综合实践课程与科学课程。例如,为了拓展社区资源,了解地域文化,挖掘历史底蕴,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宗祠文化研究》《西关饮茶文化》《河涌污染调查》《身边的科学》,并开设广绣、科学小星星等兴趣小组活动。所开发的教材采用“活页”式装订,充分体现专题化、系列化、多样化和互动化的拓展型校本课程的特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选择,提升优势,个性发展”的优质学习资源,同时触发了学生了解社区的意识,调动了他们为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国际化”进程。学校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切入点,通过课堂渗透与实践交融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校本课程国际化的研讨。2013年3月20日,16位美国校长到学校参观,参与学校“榕荫“社团(特殊儿童辅导社团)活动,一起与孩子们做游戏。2013年6月17日,全校师生迎来了全美最佳教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先生。他参与了我校六(1)班的班会课——分享我们的快乐,课后与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面对面交流。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掌握与其他民族、地区、国家的人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体验更深层次、内涵更丰富的交往互动的机会。
3. 从平时到假日:一种搏击长空的历练
自古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了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组建 “雏鹰假日小队”。孩子们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带领下,在社区的支持下,自主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每小队的队员不限于同班同学,可以在年级内根据兴趣、住地等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小队由家长担任辅导员,教师扮演协调者、指导者的角色。
“雏鹰假日小队”满足了独生子女伙伴间的亲情需要,弥补了独生子女孤独的心理缺陷,增强了伙伴交往,增进了亲子之情,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家长潜能,提升家长教育能力,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重要平台。为保证假日小队活动优质高效的开展,学校制定了“规章”,要求做到“自己的小队自己编、自己的队名自己取、自己的公约自己订、自己的队长自己选、自己的岗位自己找、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基地自己建、自己的队务自己管、自己的同伴自己帮、自己的进步自己争、自己的辅导自己聘、自己的先进自己评”,每支假日特色小队都要提交活动方案、活动记录、活动照片、活动总结等。活动既要与学校活动主题相统一,又要体现个性化特点。如配合开展全校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清明扫墓期间,三年级学生开展“诵恩礼”活动;中秋节期间,一年级学生开展“读书礼”活动;寒假前夕,四年级学生开展“10岁成长礼”活动;每年7月,六年级学生开展毕业礼活动等。每支假日小队活动呈现出丰富的个性化设计,涵盖了体育运动、社区服务、动手制作、读书活动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