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ppp项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ppp项目

ppp项目范文1

【关键词】ppp;制约因素;承担机制

1、引言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私合伙制的简写,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最初它的含义是为减少公共部门花费以及避免投资固定资产建设所引起的公共部门借贷限制。如今PPP的含义更加广泛,被认为是能够为政府提供现代化、优质公共服务的一种有效模式。不仅包括我们熟悉的早期特许经营类模型,还包括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服务外包、管理外包、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私有化模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所采用的具体PPP模型不同,公共部门和私人组织参与项目的程度和所承担的风险也不同,这就使得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采取PPP模式时公共部门和私人组织要把过多的管理时间花在谈判过程并可能导致项目谈判失败也要付出高参与成本。通过参阅国内外的文献,本文列出PPP模式的潜在制约因素,并针对不同的模型分析相应的制约因素,建立风险承担机制,使公共部门在PPP项目建设的前期建立更行之有效的风险承担的框架。

2、影响PPP项目成功的因素

宏观层面的风险源于外因引起的风险,也就是项目本身外部的风险。这种层次集中的风险是国家或行业级以及自然类的风险。此种风险主要集中于政策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气候环境。本质上,这类风险源于项目范围之外的风险事件的发生,但是这些事件引起的后果跨越边界去冲击项目以及它的产品。

PPP中观层面的风险包括源自项目内部的风险,也就是说,风险事件以及他们引起的后果发生在项目边界系统内。这些事件意味着PPP项目的执行问题,包括一列问题诸如项目的需求层面、地址、设计建造以及工艺技术。

PPP微观层面的风险表示的是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基于各种利益关系引起的风险,这类风险是由于公众与私人组织在合同管理中与生俱来的不同导致的。这些微观层面的风险同样也是内部风险,但它们又与一般层面的风险不同,因为它们相关于部门团队而不是相关于项目。提出这类风险主要的原因是基于一个事实,那就是基本上公众部门本着社会责任而私人组织则是利益驱动。

由于PPP项目的制约因素很多,而且采用不同的PPP模型公私部门参与项目的程度和所承担的风险也不同,因此当公私部门采用某一模型时,应根据风险清单列出相应的制约因素

3、PPP项目成功因素

合理的风险承担机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必须具备两个功能:①承担的结果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管理成本,使项目对各方都具有吸引力,任何一方都不需要为另一方没解决好他应该承担的风险而付出代价;②在项目周期内,承担的结果可以培养各方的理性和谨慎的行为,这意味着各方要有能力控制承担给自己的风险,并为项目的成功而有效地工作。因此PPP项目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风险承担机制,使PPP模式充分发挥公私合作的优势。

3.1 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即谁对某制约因素最具有控制力谁就承担相应的风险。一方对某一制约因素最有控制力意味着他处在最有利的位置,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时的损失,从而保证了控制风险的一方用于控制风险所花费的成本是最小的,同时由于风险在某一方的控制力之内,使其有动力为管理风险而努力。

基于私人组织做出的回应为信息通过初审草拟一份候选名单。公共部门把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制约因素承担调查表(见表2)发给候选名单中的私人组织工作人员、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及专家组(专家为有PPP项目合作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以及院校科研机构的学者)。

制约因素 公共部门最有控制力 私人组织最有控制力 公私部门均不具有控制力

.

.

表2 某PPP项目制约因素承担调查表

公共部门整理归纳统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以意见为大多数人的原则进行(>50%)。如果有超过50%的回答者认为公共部门对此风险最因素具有控制力,那么将它编入“由公共部门承担”。同样的原理应用在“由私人组织承担”。如果没有百分数超过50%,该制约因素就被认为属于第三种情况DD公私部门均不具有控制力。对于公私部门均不具有控制力的风险如不可抗力风险可以转移保险公司,但要付出较高保费。

3.2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即参与方承担的风险程度与其所得回报要相匹配。也就是收益要随承担的风险增大而递增。由于某一具体制约因素的承担多少是不易量化的,对于公私部门均不具有控制力的制约因素的承担只有靠合理的激励机制解决。而且这种激励是创新性的,要依据具体项目环境而言的。以莫桑比克共和国的马普托港PPP项目为例:莫桑比克国家铁路港口运营商(CFM)和一个跨国投资联合体投资组建了马普托港发展公司(MPDC),特许经营期为15年[3]。联合体为了降低自身的投资风险,和CFM协商对MPDC的资本结构进行调整。联合体成员将一部分权益资本投入转换成为股东贷款。这些贷款在债权中居于最低的地位, 必须在其他所有贷款都得到偿还之后才能得到偿还,因此相当于准权益资本。因为这些现金仍然是由联合体成员提供的,所以这种股权结构的改变不会影响项目的本贷比。但这将减少联合体成员在MPDC中的股份,进而减少它们可能得到的分红。当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高于股东贷款的利率时,联合体成员的收益将减少。但是另一方面, 如果项目经营不善, 联合体成员至少可以在CFM得到分红之前获得这笔股东贷款的利息。联合体的成员减少了所承担的风险, 同时也放弃了一部分可能的收益。

3.3 协商机制

在协商过程中公共部门要面对多个想参与该PPP项目的私人组织,也就是要进行一对多的协商,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第一种方法是顺序协商,即公共部门逐一与私人组织进行协商;第二种方法是并行协商,即公共部门同时与多个私人组织进行协商。对于顺序协商来说,公共部门要在一个协商线程结束后,才启动另一个新的协商线程,因此协商时间过长但易与实现。而并行协商是同时进行,可以方便比较对方提议的优劣,有利于获得对自己更好的协商结果,但控制机制实现较困难。综合比较,公共部门宜采用并行协商机制[4],见图2。

公共部门

协 协商线程1 refuse 私人组织1

调 协商线程2 accept 私人组织2

模 …………… …………

块 协商线程n offer 私人组织n

counter-offer

图2 公共部门并行协商机制

图2中,双方的提议(offer)和反提议(counter-offer)的交互过程称为一个协商过程。在公共部门的并行协商机制中最重要的是协调模块的建立。协调模块必须能够计算每个协商达成的风险承担的效用值,从中选择一个效用值最大的作为最终风险承担方案同时通知其他协商线程终止协商。协调模块还必须起到及时反馈的作用,即某一线程协商结果,在公共部门愿意承担某一制约因素的最大规避成本前达成一致,协调模块可以把这个交易值作为新的最大规避成本反馈给正在协商的线程,这样有利于公共部门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缩短了协商的区间使得协商的时间也减少了。

4、结 语

公共部门采取PPP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现代化、优质的公共服务,而不是为了把项目风险全部转移给私人组织。本着双赢的目的,公共和私人组织需要达成合理有效的风险承担框架。本片论文的结果可以帮助公共部门和私人组织更好的理解风险和承担,使PPP模式充分发挥公私合作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侯涛.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2014(5):21-26

ppp项目范文2

[关键词]PPP模式;养老机构;社区;老龄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1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 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3 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情况非常严重,对我国的劳动力造成很大的压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很大的转变,我国的自然出生率大大下降,这加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脚步。PPP是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为提供公共服务,以合同方式确立的,基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相对于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PPP模式在资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我国的养老服务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应用PPP模式以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存在一些问题。

1 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1.1 养老机构床位供应严重不足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养老服务机构3.4万个,养老床位551.4万个,养老床位总数占全国老年人口的0.026%,而发达国家的该比例为5%~7%,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为2%~3%,可见我国的养老床位总数占全国老年人口的比例非常低,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床位供应严重不足。当前,我国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营造和谐的社会主义氛围,我国的养老机构很有必要扩建并提供更多的养老床位,以适应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发展。

1.2 养老机构的专业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不受重视,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激励机制,所以我国的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紧缺。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在英美国家,优质养老机构的人员配比甚至达到了一名失能老人配备1.5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大约在1 000万人。但根据现有公开数据,当前全国养老机构人员不到100万,持证上岗的人数不足2万,缺口已达千万级别。现阶段,主要的人才需求来源于酒店管理、护士及地产行业;有医疗经验的退休医护人员被养老机构回聘时几乎可以都做到管理层。可见,我国养老机构专业程度不高的原因是养老护理人员缺乏、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高。

2 PPP模式在养老机构建设中的应用条件分析

2.1 充足的民间闲置资本

闲置的民间资本为我国养老机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乡居民储蓄额已达到了最高峰,并且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其储蓄额会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为了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城乡居民都在寻找一个投资回报率高、风险低的投资渠道。在养老机构中应用PPP模式会为公共事业建设带来更多的社会公益和更高的经济效益。PPP模式是由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的,所以在PPP模式下的养老机构建设会对政府与民间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分散了资金风险。在PPP模式下,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会解决传统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我国的养老机构发展,而且为我国的民间资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投资渠道。

2.2 公私合作经验

在我国19世纪80年代,公私合作就已经迅速发展起来了,这为PPP模式在我国养老机构中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值得借鉴。几十年以来,PPP模式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应用领域也得到不断的扩大,其中成功的案例有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深圳大运中心项目等,在探讨的过程中当然也会失败的案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领域尚未出现PPP模式的案例,这是因为PPP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出于对我国养老机构建设的长远考虑,目前很多地方在养老机构PPP模式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初始的构想或者小范围的尝试。这对我国养老机构的PPP模式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3 不断完善的行业评估和评价机制

PPP模式下的养老机构建设不仅要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而且还要接受第三方专业结构的督促。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监督PPP模式下的养老机构建设的质量问题,对养老机构的设施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及时进行监督。第三方专业机构主要包括养老咨询管理的专家,要有针对性地增加养老床位,这样会增加养老机构的专业性,我国的养老服务也会更加贴切、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此外,还要成为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这是促进养老机构发展的直接动力。协会一旦成立,原本属于政府监督的部分工作可交由协会办理,可减轻政府的负担。

3 结 语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基于我国的养老机构数量少,所提供的床位数量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加强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PPP模式下的养老机构建设解决了传统养老机构资金不足的问题,为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带来有利的条件。PPP模式下的养老机构建设需要政府与各大企业公共合作、商议才能落成,才能为我国的老年人口带来更大的方便。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海霞.PPP模式应用于我国养老机构建设的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ppp项目范文3

关键词:PPP项目;会计核算;问题研究;政策支持

站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角度分析,PPP项目存在着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投入资金多等特点,同时市场因素对PPP项目有着极大的影响,一旦市场波动显著,那么PPP项目的具体实施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故而如何强化PPP项目会计核算工作成为了当下研究的重点。通过PPP项目会计核算可以实现对项目建设的全局控制,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从对象、内容以及方法等多角度对项目成本控制财务会计审核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PPP项目质量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PPP项目及其会计核算内涵

PPP,英文全称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PPP项目主要应用对象为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出发点是为了缓解财政资金不足的局面,提升项目管理效率。PPP模式实现了政企合作新形式,保证了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项目的建设完成,同时也为后续投资回报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单从理论方面分析,PPP项目运行具体机制如下:第一,相关政府部门同企业之间达成并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第二,政府部门与某些投资机构达成共识为PPP项目公司的PPP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或者是协同合作。就目前情况分析,上述投资机构主要是指地方投资管理中心等。PPP项目建设及运营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工程的分包、融资、投保以及相关内容的咨询等,同时也包括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工作等。会计核算是通过相关理论及方法利用货币来对经营活动主体在经营过程中或者是预算执行阶段的所产生的行为进行准确的记录、汇总分析、考核控制等,并最终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将所有的会计信息数据呈现在经济主体管理者面前。而PPP项目会计核算主要作用对象就是PPP项目,针对的主要问题就只PPP会计确认问题。从国外相关会计核算经验分析发现,其依据是《服务特许权协议》,该协议中规定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为授权人,若待《项目服务特许权协议》执行结束后还存在着一定的剩余利益,那么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仍旧属于授权人。

二、PPP项目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PPP项目范围界定模糊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运转背景下,PPP项目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地方基础教育设施、城市交通设施等建设都可以发现PPP项目的存在。究其原因在于PPP项目无论是从资金管理方面还是从建设经验方面都具有传统项目融资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向前推进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是在PPP项目范围日渐扩大的今天,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PPP项目结构和形式等悄然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例如就现阶段而言,PPP项目建设类型越来越多,但是相关单位对PPP项目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些新型的PPP项目管理不到位,项目执行效率也随之降低,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政府主体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受到过去现金收付制度的影响,大多数公共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核算以收支性核算为主,例如一些公路、桥梁以及辅助设施等在有关政府部门的账上并未有所体现。而在权责发生制背景下,PPP项目建设完成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必须进行会计核算。政府是PPP项目基础设施资产所有权的拥有者,而PPP项目公司仅具有占有权、使用权以及收益权。在PPP项目建设中,政府获得基础设施资产的代价并不是全额投资,而是以基础设施资产经营权的出让等来得到该项目资产的拥有权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PPP项目资产的定位对PPP项目资产核算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3、PPP项目公司主体会计核算问题

依据PPP项目运行程序可将其分为项目公司成立、建设、运营、移交四个阶段,下面将对其中主要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第一,项目公司成立阶段。在过去,会计核算工作中是以企业整体为核算对象的,对内部产权主体的划分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在进行产权主体与经济利益关系分析时会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对PPP项目公司会计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不利影响,故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第二,项目建设阶段。在项目建设阶段,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较多,例如PPP项目公司应当对完整产权的资产和特许经营权资产进行明确的区分,但是就目前情况分析,PPP项目公司在进行这部分内容会计核算过程中经常出现混淆的问题,片面的认为PPP项目特许经营权资产为固定资产,这种错误的认识必然会导致PPP项目会计核算结果不准确。

三、我国PPP项目会计核算建议

1、PPP项目范围界定

首先在进行PPP项目范围界定过程中应当掌握其本质特点,通常情况下,PPP项目应当符合以下几点:第一,相关政府部门或者是授权者应当对PPP项目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成本进行确定;第二,一旦特许期满时,政府部门或者是授权者拥有基础设施剩余利益的控制权。一些与之相关的监管部门或者是机构也包含在上述政府部门或者是授权者的范围内。另外对服务价格的控制并不是绝对的控制。政府部门或者是指定授权者、监管部门等结合市场情况制定价格上限机制就可以。也就是说,授权人对大量剩余利益的控制应当局限在营运商出售或者抵押基础设施实际能力范围内,同时规定在特许期内,授权人仍旧具有使用并运营基础设施的基本权利。一旦在特许期结束后,PPP项目仍旧具有大量的剩余利益,那么该利益的受益者为政府。

2、政府主体的PPP项目会计核算

现阶段,我国政府拥有PPP项目的全过程所有权。一旦规定的特许经营期终止后,PPP项目资产拥有权会归结到公共部门,也就是说待特许经营期满后,政府或者是其制定授权者掌握基础设施大量剩余利益的所有权。而如果政府或者是其指定授权者规定PPP项目公司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以及服务价格后,那么政府或者是其指定授权者在具有PPP项目资产名义所有权的同时还可以对PPP项目使用以及收益权进行控制,鉴于此,政府应当将PPP项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视为固定资产,这样一来,政府和PPP项目公司在进行资产确认时可以明确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权。

3、PPP项目公司主体会计核算

首先,PPP项目公司成立阶段。在项目公司成立开始阶段,应当明确项目产权主体,以相关标准为依据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准确的划分,明确投资机构和政府利益范围;依据会计核算单位对PPP项目建设的资产负债和收入进行明确的划分。另外过程中需要将上述会计核算信息公开,避免投资方和政府部门的权益受到损害。其次,PPP项目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必须完成整体资产的科学划分,依据完整的产权实现对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准确划分,并依据会计核算标准完成核算工作。另外在项目建设中,部分借款存在着资本化现象,这就要求在核算过程中需要将其纳入到无形资产中并进行科学的核算,以切实提高项目建设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再次,运营阶段。PPP项目建设完成后自然就会进入到运营阶段。在开始运营时期,投资公司是运营主体,其所产生的收益会自动进入到公司营业收入项目中,若将其纳入到投资收益中,那么会对公司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另外一旦超过特许期后,会计核算中需要对其进行摊销处理,但是摊销处理过程中切不可将此产生的损失计入到公司收益中。

最后,PPP项目公司移交阶段的会计处理。待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公司同政府部门之间需要关于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交接,在这一过程中,项目公司需要科学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但是对于其许经营的内容,在交接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另外PPP项目公司在进行整体资产核算时,需要严格按照特许经营协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证整体的公平公正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PPP项目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鉴于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强化PPP项目会计核算管理,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避免企业和政府利益受到侵害。

参考文献

[1]翟信峰:PPP模式下会计核算问题分析与阐述[J].财会学习,2017(04).

[2]彭小玮:会计核算与财务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

[3]张强:PPP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以某安置房为例[J].中国市场,2016(46).

[4]徐宗宇:对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和IFRIC相关规定[J].会计之友,2016(21).

ppp项目范文4

【关键词】PPP模式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一、引言

PPP是基于某个项目之间建立形成的公私合作模式,随着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城市建设离不开PPP融资模式的运行。自此PPP融资模式引起广泛关注,可使合作各方达到相比于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因此,深入探究PPP项目融资模式风险分担机制变的很有必要。

二、PPP项目风险种类及影响因素

由于PPP项目合作方式灵活,资金投资大周期长融资风险种类也较多且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将对PPP项目模式的风险因素划分为以下几类:

1.不可预知的经济风险因素

经济环境所造成的风险因素是当下合作过程中所不可准确预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项目建设经济需求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使融资项目存在风险。不可预知的比如汇率、通货膨胀等因素,投资方不能按照合同规定时间及时的补充资金所造成项目工程延期的资金风险;以及因为利率的变化造成项目投资数目增加而相对的收益降低的汇率风险;项目所在地在产生物价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通货膨胀从而导致项目运营成本的升高,利益的降低。

2.项目技术建设试行风险因素

项目技术的先进度、可靠度以及技术难度等方面都可能是PPP项目应用的技术对其自身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可操作实行性和难度。在项目的建设和试行这两个方面,PPP项目面对着最大风险,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应就是产生的技术障碍。另外要特别关注通过引进设备与项目所在地的基本情况相适应,技术和引进的设备是否重复,是否能够高效、节俭的利用资源以及对项目人员进行高标准的全面培训。

3.工程建设及经营管理风险因素

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不符合技术经济指标要求,以及工期完成后没有达到预定标准的风险。建设资金跟进情况及工程技术方面的投入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对工程建设造成风险。项目工程建设风险是PPP融资项目关键的核心风险因素;在项目建设后期维护和运行^程中,因经营管理问题产生工程质量、财务、违约等方面的风险,以及项目运营期间项目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问题,与项目管理者自身能力长期积累的项目经验技术都是息息相关的,是预测和避免经营管理风险的影响因素。

三、PPP融资项目所具风险特征

PPP项目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较多,为便于从整体上把握风险的分析辨别,PPP融资项目的风险除去风险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以下特征:

1.所承风险各不相同

项目参与各方的通力协作才能让PPP项目正常运行及顺利实施。也正是因为参与各方与项目投资预期收益各不相同,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各不相同的。对私营企业选择的风险以及债务风险等是对于公共部门而言所面对的风险;项目所在地和相关部门的法规则是对私营部门而言所面对的风险因素。整个项目的建设及运营,这其中所包含的每一个步骤环节相对于银行部门来说都存在着风险。

2.风险周期长,偶然性较大

不管是项目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还是项目本身的建设周期而言,PPP融资项目所面对的当下周期都较长,正是因为PPP融资项目所具备的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大的特点。在项目所处环境下产生不可预知的建设改变以及项目运行周期越长所发生的不可预估因素越多,突况发生的几率越大。

3.风险较大的阶段性特点

PPP融资项目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组合是为了降低项目的整体风险,以便于把融资项目的风险分解到项目运行的不同阶段。根据项目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把PPP融资项目分解为建设期、运行期,正因如此,处于不同阶段所遇不同风险类别也各不相同。正是融资项目所面临的阶段性风险特点。

四、针对性建议策略

1.风险的合理分担

根据项目参与主体的职责对整个融资项目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担使得PPP融资项目得以正常运行。首先通过明确项目各参与主体的能够获得的风险红利;其次对风险承担的各主体的责任进行强化,使项目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将项目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担后,相关风险承担主体对风险管控细节进行详细描述,使项目整体效益最大化。

2.缴纳相应风险准备金

在合理分化各主体风险承担比例后,各风险主体通过缴纳相应风险金来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从而对项目各风险承担主体起到制约作用,方便项目参与方积极的对项目风险进行管制,有效保证各方对项目风险的管理力度和管理效果。如果项目一方原因给项目另一方利益造成损害,那么这一方就应当给另一方相应的资金赔偿来确保融资项目顺利进行。有了风险补偿机制,来使各风险承担方更积极有效的投入项目进展中。

3.专业化管理机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PPP融资项目设计的问题涵盖面较广,工程建设运行方面较为复杂,因此公私合作部门之间要做到协作配合、优势互补保证PPP融资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运作。积极寻找复合型人才,既能胜任文案制定等方面的工作,又能熟练应用财务等专业知识。因此现阶段应重点发展专业哈管理机构、培训复合型人才运行PPP融资项目。

五、结语

PPP融资项目通过公私合作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工程质量,达到了合作各方共赢的目的。在项目实践中,公私双方一定要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合作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公私部门合作的条件优势和管理积极性,使PPP融资项目满意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丛君丽.PPP项目融资风险识别及量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9).

ppp项目范文5

摘要:本文在阐述PPP模式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PPP项目的特性及适用性,并详细分析了南京地铁PPP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和项目转让模式,以期对地铁行业PPP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PPP模式;项目管理;项目转让

一、PPP 模式

PPP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模式,即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些公用事业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在该模式中,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合作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使得公共部门的成本和风险大为降低。

PPP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充分利用债务性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股权性融资效率相对较高的特点,实现政府和民营资本的双赢。

二、南京地铁PPP 项目的特性及适用性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项目建设正是基于PPP模式理论基础,结合南京地铁实际状况,创新发展思路,经南京市地下铁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南京地下铁道有限公司报请市政府批准,采用三年建设、十年回购的PPP模式投资建设。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工程PPP项目同时具有“施工二次招标型”、“直接施工型”两种运作模式。其中,暂定价项目相当于“施工二次招标型”;闭口价部分相当于“直接施工型”。

“PPP项目投资建设合同”暂定价部分,由项目公司、南京地下铁道有限公司联合对外公开招标,确定设备供货商或安装承包商。设备供货商或安装承包商确定后,由项目公司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各设备供货商或安装承包商之间的安装施工关系,安排施工进度,检查安全生产、施工进度等情况,确保按期优质完成,及时交付该PPP项目。

“PPP 项目投资建设合同”闭口价部分,根据合同约定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资质所覆盖的部分均由本集团内部承包,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一体化运作的优势。为此项目成立“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总承包项目部”,主要负责设备材料招标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等工作。

本项目建成后交付南京地铁公司统一管理。项目试运营开始之日起,即进入回购阶段,办理相关回购手续,回购期为十年,建设回购模式如图1。

图1: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PPP 项目建设回购模式图

三、南京地铁PPP 模式下的项目管理

1.投资背景

2007年2月,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原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发出公开招标文件,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采用PPP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中标人,由中标人在南京投资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PPP项目的融资、投资和建设。PPP方以总承包的方式组织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招标人按照规定的时间向PPP方收购项目公司股权,并支付股权转让金。2007年4月,经评标委员会评审、报南京地铁招标委员会确认,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双方签订《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工程PPP项目投资建设合同》。

“PPP项目投资建设合同”价款为建设费用与建设期融资费用的总和。1)合同建设费用为闭口价部分(含重大变更调整)金额、公开招标确定的暂定价项目金额(含变更金额)、暂定价金额4.5%的总包管理费三项总和;2)建设期融资费用结算办法为:建设期融资费用报价与建设期实际融资费用相比较,超出建设期实际融资费用10%以内的部分不调整建设期融资费用,按照合同中约定的建设期融资费用支付;超出建设期实际融资费用10%以外的部分按实进行扣减,相应调整建设期融资费用。

建设期实际融资费用=建设期银行贷款实际融资费+建设期资本金部分实际融资费;建设期银行贷款实际融资费=Σ到帐银行贷款金额×到帐日与建设期结束日之间相隔的月数×报价费率折算的月利率;建设期资本金部分实际融资费=Σ到帐资本金金额×[(1+报价费率折算的月利率)到帐日与建设期结束日之间相隔的月数-1]。

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采用股权收购的方式收购项目公司,并按十年分次(每年10%)向PPP方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支付股权转让金及其相应的融资费用。股权转让金支付完毕,合同执行结束。

2.融资方式和资本结构

一般来说,PPP 项目投资额较高,不可能完全靠PPP方自有资金解决,依靠外部融资,目前主要渠道就是银行贷款。PPP建设模式下的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否如期足额取得贷款,二是贷款利率是否稳定,三是贷款到期能否按时足额归还。PPP项目投资建设合同是整个PPP模式赖以运作的基础,在签订PPP项目投资建设合同前,征求贷款银行对合同中有关融资条款方面的意见(比如,合同规定是否允许投资公司将合同项下权利转让给贷款人、合同期限、投资公司对项目管理自主权及限制条款等),能够有效降低融资风险。选择合理的融资模式也有利于规避融资风险。PPP项目建设期采用无追索权的融资模式、回购期采用有追索权的融资模式,规范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和风险承担情况。

PPP融资模式的当事人包括融资人、出资人、担保人。融资人是指为开发、建设和经营某项工程而专门成立的经济实体,如项目公司。出资人是指为该项目提供直接或间接融资的政府、企业、个人或银团组织等。担保人是指为项目融资人提供融资担保的组织或个人,也可以是政府。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PPP项目是由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授权的公司,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民营机构合作,以南京中铁电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项目公司而组成的PPP建设模式的项目。融资主体为项目公司,本PPP模式项目融资贷款是隶属于固定资产贷款下的一种特别限于以项目受益为主要贷款偿还来源的贷款品种,项目融资的总金额约17.8亿元。根据《PPP投资建设合同》的规定,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PPP项目的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35%,债务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65%;项目的资本金由项目公司股东以自有资金的形式出资,作为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管理使用。项目的债务资金由项目公司为主体向商业银行申请长期固定资产贷款筹集,不再采用其他方式。按照“PPP项目投资建设合同”及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注册资本5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5%,由公司股东分期在2年内以货币形式缴足;其余项目建设资金由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主体向商业银行申请固定资产长期贷款解决。

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安排和要求,项目公司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主要原则为:(1)建设期内,项目公司股东不对该项贷款提供相关担保;项目建成回购完成后,项目贷款由公司股东承担或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融资费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5%以上。项目公司在与银行洽谈贷款事项时,充分发挥利用“中国中铁”品牌优势和城市公共交通中地铁项目优势,克服项目公司的“新公司”(无信誉记录)和“项目性”(无持续经营能力)在银行贷款审批中的弱点,努力降低项目融资成本。项目进入回购期后,项目公司银行贷款的主体可变更为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并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担保。若主体不能变更为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则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

3.财务管理

PPP 建设模式下的财务控制体现在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事前财务控制、工程实施过程的事中财务控制、工程竣工后的事后财务控制。PPP建设模式下的财务控制除做好一般施工活动的财务控制外,财务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重点为:事前财务控制将重点放在做好项目前期决策支持和融资准备工作上。积极参与项目可行性分析,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考察、鉴定项目业主的回购能力,测算项目的融资成本及总收益,选择资本融资方式,与银行进行融资意向洽谈,努力取得项目所需的一切财务支持。事中财务控制将重点主要放在融资方面的控制上,我们根据工程规模、工期安排、工程进度等对资金使用量的要求,灵活、合理安排工程建设资金,监控建设资金流向,适时申请银行放贷,充分降低融资成本。事后财务控制主要是:在工程回购条件成熟的第一时间,立即联系业主收取回购资金,充分保证贷款资金的归还,防止了不良银行信用的产生,并随时注意业主未能按时足额支付回购款,易造成的建设期外利息增加及违约损失的索赔。

四、南京地铁PPP 模式下的项目转让

1.转让前提条件

PPP 项目成功的关键环节除了“建设”以外,另外一个关键环节就是“ 移交”。投资建设项目转让的前提条件首要是:工程已按投资建设合同约定实施完毕,并通过业主组织的竣工验收,竣工文件资料已按照国家、省市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并移交,部分项目还要求具备一定期间的试运营。除首要条件外,往往还要增加诸如股权、资产、债务等方面的附加条件。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PPP项目转让的前提条件如下:

(1)项目已按照《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PPP项目投资建设合同》的约定实施完毕,并通过业主组织的竣工验收,竣工文件资料齐全完备。按照国家、江苏省和南京市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竣工文件资料(含竣工图),并通过业主档案管理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门验收。项目试运营期一年。

(2)PPP方以及同PPP方共同设立项目公司的出资人有效拥有项目公司的全部注册资本,并对所转让之股权拥有有效且无瑕疵的所有权,在所转让之股权上未设置任何权利障碍,也不存在对所转让之股权造成影响的任何权利障碍,并且不存在赋予或设置上述权利障碍的协议或承诺。

(3)向业主提供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的财务报表,并且该财务报表准确地说明了项目公司的资产,真实和完整地体现了项目公司于该等财务报表编制之日的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的各个方面,以及项目公司在该等财务报表所涵盖期间内的利润或损失的各个方面。除财务报表中记录的负债之外,项目公司均无任何负债(不论是预计负债、绝对赔偿责任、或有负债、未偿负债或其他负债,不论是已到期或将到期,也不论该等负债于何时被主张)。

(4)到期应付的所有税款均已及时并全额缴纳,未欠付任何税赋。就该等税赋而言,不存在与之有关的任何悬而未决的审计、权利主张、诉讼、诉讼程序或调查,项目公司未收到任何税务部门有意进行审计或调查的通知,也未与任何税务部门订立将会在股权转让后产生影响的任何协议或安排。

(5)项目公司对PPP工程所形成的所有资产拥有无瑕疵的、有效的且可转让的所有权,并且该等资产均不受制于任何权利障碍。

(6)PPP 方以及同PPP 方共同设立项目公司的出资人具有行动一致性,全体出资人一次性将项目公司的股份全部转让予业主。

2.转让模式

选择项目移交的模式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移交手续简便、时间短;(2)移交成本低、税费少;(3)移交合法合规。实践中主要有代建制资产整体转让模式和项目公司股权转让模式。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PPP项目转让模式采用的是第二种转让模式。

项目公司股权转让模式是政府或者政府授权机构通过购买项目公司全部股权的方式成为项目资产物权的控制人,而项目投资人通过股权转让的溢价获得投资收益的模式。

ppp项目范文6

关键词:PPP 资产证券化 ABS

当今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金融领域,“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和“资产证券化”均是最火热的名词,而它们相结合产生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常见诸报端。

2016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联合《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年2月,被誉为第一单PPP项目ABS(即“信贷资产证券”)的“新水源污水处理服务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私募报价系统发行落地;随后上交所、深交所等对优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建立绿色通道,证券业协会的会议上提出“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即报即审,绝对优先”,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至今,各地区上报国家l展改革委的拟资产证券化PPP项目共41单。

国家大力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背景

(一)PPP目前投资额较大,亟待盘活存量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PPP模式在全国得到快速发展。单从财政部入库的PPP项目情况来看,投资及落地规模均已可观。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入库的PPP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高达13.5万亿元,约为2016年我国GDP的18%,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分别较年初大幅增长61%和66%。其中,入库项目已进入签约落地阶段的有1351个,投资额2.2万亿元。未来随着PPP模式进一步推广,投资规模会更大,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盘活存量资产,加强流转,这有利于PPP的健康发展。

(二)PPP项目期限长、现金流稳定,适宜采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进行融资

PPP项目投资经营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有些甚至达到30年,时间跨度长提高了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但是,在特许经营阶段,项目公司一般会根据前期签订的协议,按照约定的价格按期收取经营费用,这部分现金流较为持续和稳定。资产证券化最本源的含义是融资人将流动性较差但能够持续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出售并予以证券化,实现融资并提高资产流动性,PPP项目天然适合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优良标的。ABS发行的票面利率一般较银行贷款存在一定的成本优势,PPP作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模式,且本身就有政府方参与其中,隐含了部分政府信用,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融资更节约了融资成本。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投资领域

PPP由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两套体系主管,各自有其PPP项目库。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财政部主管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提到,传统基础设施包含七大领域: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以及重大市政工程,并对上述七大领域包含的项目类别作出了具体说明;根据财政部相关文件,公共服务领域包含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对比来看,公共服务领域包含传统基础设施及科教文卫等领域。

对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PPP项目,未来一段时间,将主要是前述提及的各省市所上报41单项目用来资产证券化,经过各省市的初步筛选,上报的41单项目属于当地比较优质、各项流程操作规范的PPP项目,包含污水垃圾处理项目21单,公路交通项目11单,城市供热、园区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公共停车场等项目7单,能源项目2单。由此来看,主要集中在污水垃圾处理、公交等领域,对应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的七大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当中的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等领域。

对于财政部主管的PPP项目证券化的范围,主要是在财政部三批PPP示范项目中选择。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末,财政部示范项目共计743个,投资额1.86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363个,投资额9380亿元;落地率49.7%。行业分布方面,落地的363个示范项目中,市政工程类180个,占50%;交通运输类37个,占10%;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30个,占8%;水利建设类项目21个,占6%;教育、医疗、养老三类合计36个,占10%(见图1)。

综上,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者主要面临污水、垃圾处理,公路交通以及供热供气供水等领域的PPP项目ABS,目前企业类ABS涉及上述领域的非PPP项目ABS均已发行过多单。

PPP项目ABS基础资产的形式与交易结构

首批获得上交所挂牌转让无异议函的三笔PPP项目ABS,基础资产基本是收费收益权。未来,收益权类PPP项目ABS成为主要的发行品种,除此之外,PPP项目ABS的基础资产还有哪些形式?

首先,一个PPP项目有多个参与方,虽然PPP项目参与方式及操作模式各异,但项目参与方构成性质与对应职责基本一致: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项目公司、承包第三方,他们扮演的职责分别是: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负责PPP项目的建设(也可能再承包给第三方)、运营以及特许经营时段结束后移交给政府或政府指定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项目公司组建以及项目公司成立后建设运营的融资),政府或政府指定方负责监督项目质量以及在特许经营时段结束后从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处接手PPP项目。根据PPP项目参与机构在项目中的职责,一个PPP项目ABS被打包的基础资产可能包含几种,参见表1。

其中,社会资本能够提供的增信措施包括:差额补足、对投资者的投资份额进行回购、对项目公司提供的增信措施进行担保等。

PPP项目ABS还款来源分析

(一)项目本身运营产生的收入

不仅仅是PPP项目ABS,所有基础资产为收费收益权的ABS,投资者都需关注基础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情况。当前,此类ABS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基本是按照“目前收费状况+影响未来收支因素”的框架进行。PPP项目收入回报机制包括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三种支付方式。三种支付方式下投资者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参见表2)。

表2 PPP项目支付方式及对应投资者关注点

支付方式 具体形式 ABS投资者主要关注点

使用者付费 最终消费用户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 如果使用者数量较多,单一使用者对项目现金流影响均较小情况下,则需关注该PPP项目每年现金流的稳定性及在当地的垄断性、对使用者的“粘性”,如目前或者未来当地出现替代性产品等导致使用者分流等,现金流会减少;

如果使用者数量较少,个别使用者对项目现金流影响较大,则需关注使用者的信用情况,特别是费用占比较高者

可行性缺口补助 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时,由政府以财政补贴、股本投入、优惠贷款和其他优惠政策的形式,给予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经济补助 要同时关注使用者与政府信用,先看使用者付费与“项目成本+合理回报”的差额;如果使用者付费不足以覆盖,则要看政府给予差额补助的方式与程度

政府付费 政府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 完全转变为政府信用,需关注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支出情况:根据财政部规定,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政府每年支出总计为:社会资本方承担的年均建设成本+年度运营成本+合理利润

(二)项目本身现金流不足的,社会资本或者政府提供增信

目前,交易所发行的收费收益权类ABS,基础资产未来预期产生的现金流在正常情况下对优先级ABS本息的覆盖倍数基本在1.1倍以上,区间下限不是太高,而影响现金流的因素本身就很多。加之PPP项目运营时间一般很长,时间暴露风险较高,因此PPP项目ABS除去项目本身产生的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外,有必要设置差额补足等增信条款来对冲偿付投资本息不足的风险。

PPP项目ABS增信方一般为项目公司的股东,即社会资本(或其关联方)与政府。因PPP项目是最近几年推行发展,且《通知》要求各省级发展改革委上报的PPP项目社会资本参与方为行业龙头企业,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41单PPP项目ABS社会资本方资质较好。而对于差额补足方为政府的ABS,则又变成了分析当地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情况的问题。

(三)其他增信措施

PPP项目ABS的投资者还可以关注ABS是否设置其他的增信措施以在现金流恶化时生效。比如对于以PPP项目公司为原始权益人的ABS,是否以其特定期间内应收账款的收费权作为质押;以社会资本为原始权益人的ABS,是否以其持有项目的公司股权作为质押;基础资产涉及的建筑等不动产是否用来抵押等。

PPP项目ABS的风险

对于PPP项目资产支持证券,除去面临一般ABS常见的风险外,因为PPP项目的特殊性,投Y者还面临一些其他风险,这些风险最终会导致至少PPP项目失败或提前结束,基础资产灭失,或者预期现金流改变,对产品端的本息覆盖程度降低。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表现为PPP项目合同签订后,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或政策使得特许经营项目不能按照原定方案或合同继续执行。

(二)政府信用风险

PPP项目中的信用风险不仅涉及项目公司、社会资本方,有些也与政府违约有关。例如,前几年某污水处理项目中,项目签订后当地政府认为价格不公平,又单方面要求重新谈判来降低承诺价格。

(三)项目公司运营风险

上述某污水处理项目,发生过项目公司处理的污水没有排到指定地方而回流到自来水当中的事件,造成居民自来水水质被污染。上述两个原因,最终导致该项目失败。安全运作是PPP项目成功运行的基石,在引进社会资本专业领域经验、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监督作用,保证项目质量,防止出现重大问题。

(四)PPP项目运作经验不足

PPP在我国运作尚未成熟,相关经验不足,加之项目期限较长,导致项目签订时的条款制约后续的实际运营,并产生后续条款修改的可能,接着会对项目本身的现金流产生影响。

(五)竞争性项目出现

如泉州刺桐大桥项目中,大桥建成后初期,连通了晋江两岸,车流量稳定,车辆通行费稳步增长。但后续泉州市又修了6座大桥。而2004年后,该市大桥中只有刺桐大桥在收费,为了节约费用,人们纷纷在其他大桥通行,影响车辆通行费收入,2016年起,刺桐大桥停止收费。

(六)法律合规风险

在PPP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各环节以及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不合规的操作以及法律瑕疵也会影响基础资产的有效性。

投资者应对风险的建议

(一)利用各种途径,做好信用主体的资质评审工作

通过评级报告、相关研究报告、公司内部的信用评级系统以及新闻报道等途径,做好PPP项目ABS参与主体的信用评审工作:针对社会资本方及项目公司,除与一般企业信评一样分析其经营、财务状况外,更应关注其在PPP项目所涉及领域的运作经验,如某知名体育场PPP项目提前结束的原因,部分就是因为社会资本方缺乏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经验;针对政府方,可利用以往城投债分析搭建的信用评级体系,关注其所在地的经济、财政与以往信用履约情况,对敏感地域、行政级别较低政府方应加强把关。

(二)分析PPP项目现金流预测的合理性

针对收费权类ABS,一般会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做预测并形成报告,投资者首先应厘清第三方机构的现金流预测框架,然后分析相关假设与增长率等预测背后的逻辑。同时,应将标的评估结果与可比项目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过于乐观时需要警惕。

(三)法律合规团队参与,防范法律风险

在进行信用审查的同时,公司法律合规团队也应参与进来,核实PPP项目从发起到落地以及做成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合同的效力、相关账户的真实性,并指出未来可能对本息偿付产生重大影响的条款。

(四)加强与各方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