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模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评价模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评价模型

评价模型范文1

1.存在财务指标权重过大、非财务指标权重偏小的评价倾向。例如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模型中财务指标占80%的权重;而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中国证券报》合作提出的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分模型,选取的指标则全部为财务指标。由于财务指标具有综合性和数据易收集等特点,必然成为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财务指标权重过大所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财务指标权重过大,导致企业过分重视短期财务结果,助长管理者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使得企业不愿意进行可能会降低当前盈利水平的资本投资,从而影响了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性,企业只有投资和关注于顾客、供应商、员工和技术创新等各个方面,才能完成创造未来价值的行为,但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显然不能实现对这一过程的指导,它评价和描述的是过去的事情,用来指导和评价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显得捉襟见肘。而且,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很严格的限制,企业的很多无形资产不能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体现,使得财务指标在评价企业无形资产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而这恰恰是评价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权重过大,易导致企业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重过去财务成果,轻未来价值创造;重有形资产业绩,轻无形资产业绩等倾向。

2.存在评价内容不具全面性的缺陷。由于财务指标权重过大,上述评价模型涉及企业战略性发展的指标较少,对顾客、员工和内部流程方面的指标涉及较少或几乎没有涉及,不利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例如财政部的绩效评价模型中,其定量分析指标全部是财务指标,没有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等其他方面指标进行设计。此外,上述评价模型大多是从企业经济利益出发进行评价,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较少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取得的社会效益,对企业社会贡献未作评价。现代社会的企业追求的不仅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还要考虑其作为社会组成部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将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作为其价值导向。但在上述评价模型中,未涉及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

3.评价结果不够准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现象。在财政部的绩效评价模型中,整套财务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有些是正指标(如存货周转率),有些是逆指标(如不良资产比率),但却同时进行加权平均,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例如基本指标中的资产负债率,修正指标中的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率等都是适度指标或逆指标。模型对适度指标资产负债率进行了特殊规定,但对逆指标不良资产比率等未做说明,而是与资产负债率一道直接与其他指标进行加权计算,使计算结果缺乏科学性。此外,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1999年和2000年“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排行榜”上,东方电子连续两年位列排行榜首位,评价结果显示该公司在财务状况、核心业务、经营能力、企业制度、管理层素质和行业环境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公司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能力,但随着东方电子财务造假曝光,评价结果和公司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使得该评价体系也开始受到市场的质疑。

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的价值取向及设计原则

一、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的价值取向

企业的价值取向是指其经营目标的基本取向。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单元,企业经营目标的基本取向是实现收益最大化。追求收益最大化是企业的天性,中国上市公司的价值取向也离不开此。但随着市场形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历了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三个阶段。

1.利润最大化。传统的财务理论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长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但是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承担风险的大小,也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因此,利润最大化不应该是中国上市公司在经营决策时的价值取向。

2.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于利润最大化观点存在的种种弊端,企业经营目标和价值导向开始发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财富,由于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对于已经上市的股份公司而言,其在公开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代表了企业的价值。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体现了投资者对企业过去和未来收益、时间性和风险性、股利政策等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但这种股价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紧密联系有一个依赖的基本前提,即证券市场要达到强式或半强式有效,股价的波动才能衡量企业价值的变化。这也就是说,利用股价来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从属的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而在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中,股价受到诸多正常和非正常因素制约,并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因此,在中国利用股票价格来衡量上市公司的价值往往会出现较大偏差。此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将企业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看待,没有考虑其与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的问题,容易导致企业过分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3.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开始进入战略经营时期,这一时期的企业经营目标和价值导向开始演变为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这一概念包括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其他相关利益者,诸如员工利益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债权人利益最大化等等。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企业对于它下设的各个部门和基层单位来讲,是一个大系统,而对于它所属的城市、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讲,又仅仅是一个子系统。为此,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从企业本身来考察,还必须从企业所从属的更大社会系统所定的规范和目标来考察。企业要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必须与其周围的环境取得和谐,这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员工的关系和与社区的关系等,因此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包括解决社会就业、讲求诚信、保护消费者、支持公益事业、环境保护和搞好社区建设等。“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就是要求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与其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形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间的良性循环关系。

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兼容了时间性、风险性、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因素,体现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也是本文所采纳的企业价值取向观点。在中国社会主

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中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属于国有控股性质的国情下,中国上市公司更应将追求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并贯彻到经营决策过程中。

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知识经济时期中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特殊经营环境、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执行性,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守以下原则:

1.一般原则

(1)可操作原则。可操作性主要是指指标体系本身的可行性以及指标项目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如指标体系过于详细则会导致繁琐,同时如果某项评价指标虽然有用,但为获取该指标数据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所能带来的利益时,一般应放弃该项指标转而选取其他可替代的指标。

(2)系统性原则。在确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时,一要注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协调,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协调。财务指标主要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非财务指标体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态势和竞争力;定量指标主要以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和统计资料为依据,定性指标则从其他方面反映企业的运作状态,因此需要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有机结合。二是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协调。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一套综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能够反映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各个方面要全面考虑,关键性指标要互相衔接,并赋予适当的权重。

(3)重要性原则。这里重要性原则是指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因为它有助于从不同侧面显示企业的经营业绩。但过于面面俱到的评价指标会使整个评价体系变得模糊不清,不利于围绕核心问题来展开评论。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应按照重要性原则的要求,选择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每个方面。

2.特殊原则

(1)社会效益原则。根据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有控股公司,因此在评价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时,必须考虑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即社会效益原则。例如上市公司在提供就业岗位、上缴国家税收、诚信程度、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等方面,都是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整体绩效的重要因素。

(2)激励性原则。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为中国上市公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奠定基础,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应将评价范围限制在管理者所能控制的范围内,非可控指标要尽量避免出现,否则会引起管理者的抵触。此外,指标水平应是平均先进水平,这对管理者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激发其工作潜能。

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根据系统管理理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内外部一系列因素,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既要考虑上市公司内部各种影响战略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更要考虑外部环境对上市公司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特别是要考虑中国上市公司所处国情特点和环境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体现以下几个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过去业绩评价和未来发展能力评价的结合、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的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只有实现以上几个结合,才能很好地避免中国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具体来说,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定量指标(评价指标)和定性指标(评议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包括五方面:财务层面评价指标、顾客层面评价指标、内部流程层面指标、创新与学习层面指标、社会责任层面指标;定性指标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基础管理水平、社会综合贡献、信用操守情况等八方面。整个体系完整反映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避免评价内容不全的弊病。我们在对财政部颁布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详见表1。

表1: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

评价指标

评议指标

指标分类

权数

基本指标

权数

修正指标

权数

评议指标

权数

财务60

财务效益状况

28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18

10

主营业务利润率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每股收益

每股股利

每股净资产

6

6

9

5

2

公司治理结构

管理者基本素质

产品市场占有能

力(服务满意度)

发展创新能力

经营发展战略

基础管理水平

社会综合贡献

信用操守情况

18

16

14

12

12

10

10

8

偿债能力状况

15

资产负债率

已获利息倍数

9

6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速动比率

8

7

发展能力状况

17

主营业务增长率

资本

扩张率

9

8

三年主营业务平均增长率

三年资本扩张平均增长率

9

8

顾客15

市场占有状况

15

主营业务市场份额

15

顾客满意比率

15

内部流程10

资产管理状况

10

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5

5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优良资产比率

产品合格率

3

3

2

2

创新与学习10

技术领先状况

10

人均利润

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

5

5

研发投入比率

培训支出比率

员工稳定率

员工人均收入

4

2

2

2

社会责任5

社会效益状况

5

就业岗位比率

上缴税收比率

3

2

社会公益捐赠比率

5

80%

20%

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基本指标体系

基本指标是对企业绩效的主要计量指标,是整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通过基本指标评价,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基本效益水平。基本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主营业务增长率、资本扩张率、主营业务市场份额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人均利润率、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就业岗位比率和上缴税收比率。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主营业务增长率、资本扩张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8个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与财政部《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关规定相同,其余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如下:

1.主营业务市场份额。主营业务市场份额是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净额占国内该行业营业收入总额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市场份额=本年营业收入净额/该行业营业收入总额。该指标是衡量企业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表明了其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

2.人均利润。人均利润是指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同员工平均人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人均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员工平均人数。它从企业人均创造价值的角度,反映了企业的技术领先状况和生产效率状况。

3.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是指企业经营用固定资产总额同车间生产工人平均总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生产工人人均生产设施=企业经营用固定资产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平均总数。该指标从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的角度考察了企业的技术领先状况。

4.就业岗位比率。就业岗位比率是指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与平均资产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岗位比率=企业平均人数/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每单位资产提供的就业岗位,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贡献。

5.上缴税收比率。上缴税收比率是指企业上缴的国家税收总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上缴税收比率=企业上缴的国家税收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上缴国家税收的情况,从税收角度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贡献。

三、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修正指标体系

修正指标的基本功能是对基本指标评价中的不正确和不全面的情况根据客观情况进行修正。通过修正指标评价,可以使企业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准确。本指标体系中部分修正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如下,其余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与财政部《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关规定相同。

1.顾客满意比率。顾客满意比率是无顾客投诉营业收入与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顾客满意比率=无顾客投诉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总额。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顾客对企业提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2.优良资产比率。优良资产比率是企业年末优良资产总额占年末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优良资产比率=1-(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总资产额)*100%。其中企业不良资产包括3年以上应收款项、积压存货、不良投资、待处理资产损失、费用性资产等。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现有资产的营运状况,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可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的资产越多,资产利用率越高。

3.产品合格率。产品合格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出合格产品与全部产品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品合格率=合格产品产量/全部产品产量。该指标体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的能力。

4.培训支出比率。培训支出比率是指企业当年员工培训支出与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培训支出比率=员工培训支出/主营业务收入*100%。该指标是衡量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方面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在未来的竞争能力。

5.员工稳定比率。员工稳定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稳定员工与员工平均总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员工稳定比率=1-(年内流动员工比率/员工平均总数*100%)。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的凝聚力。一般来说,该指标过低反映企业人心涣散,员工士气不足。

6.员工人均收入。员工人均收入是指企业工资性支出与员工平均总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员工人均收入=企业工资性支出/员工平均总数。该指标体现了企业员工的平均报酬水平,是衡量企业保障员工利益的重要指标。

7.社会公益捐赠比率。社会公益捐赠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社会公益捐赠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社会公益捐赠比率=社会公益捐赠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是衡量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指标。

四、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评议指标体系

评议指标概括了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社会综合贡献等方面的非计量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者基本素质、产品

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基础管理水平、社会综合贡献和信用操守情况等指标。

1.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设置是否符合监管部门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要求,运作是否规范,是否体现了“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原则,是否保障了全体股东的权益。

2.管理者基本素质。经营者基本素质是指公司现任领导班子的治理素质、品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具体包括知识结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等因素。

3.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产品市场占有能力主要用于工业企业,指企业主导产品由于技术含量、质量水平、品牌优势和营销策略等因素而拥有的占有市场的能力。服务满意度是用于服务行业的评议指标,指消费者或服务的质量、种类、速度和方便程度等的心理满足程度。

4.发展创新能力。发展创新能力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为保持竞争优势,不断根据外部环境进行自我调整和革新的能力,包括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观念创新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也包括公司员工素质,即公司员工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准、专业技能、组织纪律性、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及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评价模型范文2

〔关键词〕学术期刊;单一评价模型;模糊Borda法;Kendall;组合评价模型;复合评价模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1.015

〔中图分类号〕G255.2;G6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1-0081-08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Because of 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single evaluation method becomes more obvious,it would prove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complex evaluation model in the academic journal evalu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a single model,provide a more rational assessment perspective academic journal evaluation.[Method/Process]Single evaluation method was to choose to use entropy method,factor analysis and TOPSIS method to influence academic journal for academic evaluation,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evaluation model proposed by these three single evaluation method Kendall test results in significant consistency on the basis of fuzzy Borda combination evaluation model combined evaluation,the principles of composite evaluation model proposed amendments was the main factor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and factor score coefficient by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entropy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index of weights,weighted normal matrix structure,using TOP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Result/Conclusion]Empirical studies had shown that a combination of complex evaluation model and evaluation model and a single evaluation model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mplex evaluation model and evaluation model had better discrimin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single evaluation has certain advantages.

〔Key words〕academic journals;single evaluation model;based on fuzzy Borda method;Kendall;combination evaluation model;complex evaluation model

期刊u价一直以来都广受关注,其评价结果对于期刊的健康发展以及在学界影响力的导向都值得关注,重视期刊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和期刊质量。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期刊评价主要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两个维度展开:①评价指标:单一指标、多项指标;②评价方法:单一、组合或复合。然而,由于期刊评价的复杂性,单一指标包含信息量的有限性,单一指标评价视角的单一性,易造成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因此多属性评价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期刊评价[1-5]。王一华[6]和孙跃鑫等[7]以熵值法客观确定权重对期刊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辛督强等[8]、俞立平等[9]和吴涛等[10]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因子分析可有效消除指标多重共线性问题。俞立平等[11-12]运用TOPSIS法对期刊影响力进行多属性评价。然而由于各种单一评价方法的机理不同,评价结果往往存在着差异,可信度、区分度不高等问题。对单一评价模型进行恰当组合或复合,取长补短,就可最大限度地运用更多的有效信息,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组合评价”,对几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适当组合,得到最终评价结果。“复合评价”,对几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进行评价,得到惟一的评价结果。与组合评价相比,复合评价只有惟一评价结果,而组合评价是采取适当方法将几种评价结果变成惟一评价结果[13]。现有的组合评价模型有俞立平等[13]提出的基于结果一致度的组合评价。程慧平[14]在用Spearman方法验证了主成分分析与熵权TOPSIS法评价结果具有显著一致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得到更具稳健性的评价结果。曾伟等[15]将均方根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4种单一评价模型通过Kendall检验建立了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得到更为科学可信的评价结果,且该组合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唐俊等[16]从概率的角度分析得出在适合的条件下Borda法的有效性优于Copeland法和平均值法。现有的复合评价模型有靖飞等[17]提出的因子理想解法,就是运用因子分析确定关键成分及其权重,再采取加权TOPSIS法进行评价。李创新等[18]用改进的熵值法修正由AHP得到的指标权重,并对各省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吕红平等[19]运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关联度,并用熵值法对AHP确定权重进行改进,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王道平等[20]针对AHP法权重确定存在的缺陷,结合熵值法进行了改进,改善了指标的鉴别效果。

基于此,文章通过建立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TOPSIS法对35种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期刊进行单一评价,然后对其评价结果进行Kendall检验,在具有显著性一致性的前提下建立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另外提出一种新的复合评价模型,其原理是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为使求熵值时对数有意义进行坐标平移正向化处理,其次通过熵值法的差异系数对因子分析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和因子得分系数的修正,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造加权规范矩阵,运用TOPSIS法进行评价。最后探讨组合评价模型、复合评价模型与单一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区分度是否存在差异。

2实证分析

2.1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依据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系列标准,按照客观、全面、规范、准确性的原则,选取了影响力指数(CI)―X1、总被引频次―X2、影响因子―X3、他引影响因子―X4、5年影响因子―X5、即年指标―X6、可被引文献比―X7、被引期刊数―X8、互引指数―X9、引用期刊数―X10、可被引文献量―X11、基金论文比―X12、平均引文数―X13、Web即年下载率―X14、总下载量―X15共15个评价指标。其中“影响力指数(CI)”是2015年《年报》提出的由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两个最具影响力的期刊评价指标,投射到“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用向量平权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标。该评价指标同时考虑了期刊质量、历史、规模等因素,是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状况的一个有效指标[21]。样本数据来源于2015年《年报》,剔除有缺失值的样本,按影响力指数从大到小选取了35种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期刊进行深入评价。

2.2单一评价模型分析

2.2.1熵值法评价模型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按熵值法的原理计算可得各项指标的熵值ei、差异系数gi及权重ωi。结果如表1所示,计算各期刊综合得分及排序如表9所示。

2.2.2因子分析法评价模型

利用规范化处理的数据建立各指标相关系数矩阵,其中总被引频次与被引期刊数、总下载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0.962,影响因子与5年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0.936,被引期刊数与总下载量的相关系数为0.972,可得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共线性。进而对样本数据的样本充足性检验如表2所示:

由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知,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000,且KMO值为0.774,大于0.5,表明样本容量合符要求且颖臼据适合因子分析。求得特征值及方差累积解释率如表3所示,前3个成份的特征值分别为6.324、5.103、1.183,且解释了原始数据的84.061%变差。

而成份矩阵可反映各指标与主成份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但由于主成份对某些指标的解释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对成份矩阵实施最大方差法旋转得到旋转成份矩阵,使得各指标在各主成份上有更大的载荷,以便于主成份的命名以及对指标的解释,如表4。

由表4可知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被引期刊数、互引指数、总下载量在主成份2(F2)有较大的载荷;影响力指数、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即年指标和Web即年下载率在主成份1(F1)上有较大的载荷;虽然基金论文比在第一个主成分上的载荷略大于在第三个主成分上的载荷,但是将其和可被引文献比归为一类命名为比例指标较为合适。可被引文献比、基金论文比在主成份3(F3)上有较大的载荷。按算法特征对期刊指标进行分类,我们将主成份F2命名为累积规模指标,将主成份F1命名为篇均指标,将主成份F3命名为比例指标[22]。

依据表4可得各期刊成份得分的表达式:

F1=0.159x1+0.056x2+0.156x3+0.153x4+0.152x5+0.145x6-0.044x7-0.039x8+0.053x9+0.117x10-0.069x11+0.026x12+0.0711x13+0.135x14+0.033x15

F2=0.120x1+0.196x2+0.014x3+0.026x4+0.015x5+0.028x6+0.155x7+0.046x8-0.080x9-0.049x10+0.131x11+0.195x12+0.136x13+0.028x14+0.198x15

F3=-0.318x1-0.017x2-0.082x3+0.049x4+0.008x5-0.183x6-0.080x7+0.676x8+0.433x9-0.064x10-0.084x11+0.029x12+0.212x13+0.117x14-0.021x15

再由旋转后的3个主成份的方差解释率(见表3)为权重加权求和,得出各期刊的综合成份值F:

F=(0.42160F1+0.34017F2+0.07884F3)/0.84061

各期刊的成份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及35种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期刊的排序,如表9所示。

2.2.3TOPSIS法评价模型

由规范化矩阵R=(rji)35×15计算最优解与最劣解(见表5)。再计算备选期刊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及相对贴近度,并按Dj从大到小对样本期刊进行排序,如表9所示:

2.3组合评价模型分析

由表9可看出运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对35种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期刊的评价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若对单一评价模型进行恰当组合,取长补短,就可最大限度地使用更多的有用信息,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首先用Kendall法对这3种单一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Kendall Wa的值为0.992,卡方值为101.213,P值为0.000,表明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显著性一致性,则可运用模糊Borda法进行组合评价。按照模糊Borda法的基本步骤可算得35种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期刊的评价结果如表9所示。

2.4复合评价模型分析

由表1、表3及表4按复合评价模型构建原理可得复合评价模型的权重系数表如表7所示:

由表7所得各指复合标权重及规范化矩阵R=(rji)35×15构造加权规范矩阵并确定其最优解与最劣解如表8所示。再算备选期刊与加权最优解、最劣解的距离及相对贴近度,并按Dj从大到小对样本期刊进行排序,如表9所示:

由表9可知,组合评价模型、复合评价模型与单一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具有显著性一致性(见表10),组合评价模型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别为0.997、0.995、0.993;复合评价模型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别为0.988、0.979、0.986。从区分度(见表11)来看,模糊组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的离散系数为0.8963明显大于3种单一评价方法的离散系数,表明模糊组合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更好;复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的离散系数为0.2238显大于熵值法与因子分析法的离散系数,略小于TOPSIS法的离散系数,相比而言复合评价的区分度偏高。对于极小值与极大值之比,模糊组合评价与复合评价模型的值分别为0、0.3028,均小于3种单一评价方法,表明模糊组合评价与复合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更高。总体看来,组合评价模型、复合评价模型在与3种单一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保持显著性一致性的基础上,区分度相对偏高。说明这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组合评价及复合评价模型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相对于单一评价模型具有优越性。

3结论与思考

文章运用熵值法、因子分析与TOPSIS 3N单一评价模型对35种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种单一评价模型评价结果通过了Kendall检验,显示具有显著性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该组合模型综合考虑了单一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的差异,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更多的有效信息,具有较高区分度,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另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评价模型,其原理是通过熵值法的差异系数对因子分析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和因子得分系数的修正,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造加权规范矩阵,运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发现组合评价模型、复合评价模型与单一评价模型得到的期刊排序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组合评价模型和复合评价模型比单一评价模型有更高的区分度,其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

基于多项指标体系及部分样本数据的分析,运用复合评价模型和组合评价模型得出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选择合适的期刊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型对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只有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数据获取方面更好地避免主观性,采取科学取样的方法,方可使得评价更加有效,更加便于推广与应用期刊综合评价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邱均平,张荣,赵蓉英.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及定量方法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7):23-26.

[2]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J].编辑学报,2009,21(3):189-192.

[3]Weingart P,Schwechheimer H.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excellenc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C]∥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Council.The 2010 World Social Science Report,France,2010:250.

[4]Rousseau R,Leydesdorff L.Simple arithmetic versus intuitive understanding:The case of the impact fact[J].ISSI Newsletter,2011,7(1):10-14.

[5]Leydesdorff L,Bornmann L.Integrated impact indicators compared with impact factors:An alternative research design with policy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2(11):2133-2146.

[6]王一华.中国大陆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综合评价――基于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简单线性加权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6):943-947.

[7]孙跃鑫,张全.基于网络出版的电子期刊的客观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2013,33(1):145-146,150.

[8]辛督强,韩国秀.因子分析法在科技期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3(1):116-121.

[9]俞立平,刘爱军.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在期刊评价中的改进研究[J].情报杂志,2014,33(12):94-98.

[10]吴涛,杨筠,陈晨,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205-209.

[11]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TOPSIS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及在高次幂下的推广[J].统计研究,2012,29(12):96-101.

[12]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修正TOPSIS及其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6):103-107.

[13]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基于结果一致度的学术期刊组合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59-64.

[14]程慧平.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熵权TOPSIS方法的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12):77-82.

[15]曾伟,田时中,田家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与实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316-323.

[16]唐俊,张明清.三种组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5):3568-3572.

[17]靖飞,俞立平.一种新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因子理想解法[J].情报杂志,2012,31(10):22-26.

[18]李创新,马耀峰,李振亭,基于改进熵值法的旅游竞争力模型与聚类分析[J].软科学,2007,21(6):28-33.

[19]吕红平,董正信,吴伟,等.河北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8,14(4):63-72.

[20]王道平,王煦.基于AHP/熵值法的钢铁企业绿色供应商选择指标权重研究[J].软科学,2010,24(8):117-122.

评价模型范文3

摘要:通过找准营区硬件设施的脆弱因子与脆弱程度,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模型可以为编制风险清单、应急预案和防灾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并辅助决策营区灾害防治的工程性措施。基于层次分析法,按照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和系统全面的原则,建立了由5个目标因素、24个指标构成的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某营区为例,通过改造前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情况的对照,初步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实用性。

关键词:营区防灾;防灾能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1引言

近些年,全球自然灾害明显增多,且突发性强、危害后果重。我国灾后抗灾救灾力度大、效率高,相比之下防灾减灾能力则明显不足,不少学者开始相关研究分析,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谢礼立[1]等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震后恢复时间为评价准则,建立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吴大放[2]等构建了城中村火灾防灾能力评价模型,并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进行了应用示范;张明媛[3]等提出城市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能力构成城市综合承灾能力的概念,建立了生命线系统耦合关联矩阵,提出了抗灾能力评价的量化方法;樊运晓[4]等建立了包括社会财富、固定财富和生命线工程三方面内容的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判指标体系。综上,因为城市规模尺度较大,城市层面的防灾能力评价主要以单一灾种为主,综合防灾能力评价则以生命线系统为主要考察对象,评价模型不适用于军队营区。地方上与营区规模类似的社区防灾减灾研究,因为受产权私有化制约,很少提出对硬件工程设施的评价与改造,主要集中在通过软性的管理手段进行安全社区的评估与改进,如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等。军内一些学者———主要是“营房人”,已经发现问题并积极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研究成果的可实施性不佳。

文献[5]构建的营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只有2个层次、5个指标,造成指标涵盖内容过于笼统、评分偏差可能较大;文献[6]也有类似问题,将营区防护和防灾评价内容混合在一起,造成单项指标所涵盖的评价内容很杂、细节过多,在具体项目评分时不便于操作。灾害之所以造成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大多与土木工程的破坏有密切关系。军队营区可能存在的选址不当、规划不合理、设施设备老旧、环保措施不到位和灾备保障不周等问题,会削弱营区防灾能力,进而影响战斗力保持和提升,影响武器装备和官兵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笔者结合长期从事营区营房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经验教训,从军队工程建设管理的需求出发,研究营区作为承灾体的防灾能力评价,以期为提高硬件设施抗御灾害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2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7]是模拟人们决策过程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的系统评价,通过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

2.1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通过构造递阶层次结构和两两重要性比较判断矩阵,并通过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来分析重要性比较的主观判断是否偏离客观实际,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逐层计算权重。

2.1.1构造各层指标权重判断矩阵模型

根据对问题的调查分析,把相关因素按性质分层次排列。一般可分为三层,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2.1.2构造两两重要性比较判断矩阵

采用专家调查法,通过两两比较,对同层次指标之间相对上层次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定,其中比较结果以1—9标度法标识。

2.1.3层次排序和结果一致性

检验将相关说明、材料和评价参考标准提交给本领域专家,凭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2.2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多年营区建设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梳理,按照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和系统全面的原则,筛选出24个营区防灾能力考察指标组成指标层,并归纳成5个方面组成准则层。选址部署准则层包括场址避灾情况、周边灾害源、营区对外通达性、外部救援力量和安全防护等五部分内容。规划布局准则层包括保密性圈层划分、功能分区、路网交通、绿地和场地等五部分内容。营房条件准则层包括营房建成时间与维护使用情况、结构形式、防火安全性、防灾设施可靠性、日照通风和采光等五部分内容。环境保护准则层包括地形地貌处理、雨污排放、废气处理、垃圾处理和军事污染处理等五部分内容。灾备保障准则层包括供水、供电、通信保障和监测监控系统等四部分内容。

2.3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为提高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邀请某军事设施建设主管部门、某工程设计研究院、某工程建设指挥部、某质量监督站、某军兵种军事设施建设局以及相关院校等单位的11名专家,按照前述1—9标度法对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评定。首先,将1—9标度表、相对重要性调查表和有关资料发给专家进行独立判断;其次,回收结果并计算相对重要性均值和同类指标归一化处理;然后,将计算结果返给各位专家重新填写,直至各位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以此的两两指标相对重要性平均值构建最终的判断矩阵;最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对其进行仔细验算,对不符合要求的重新进行调整,直到各判断矩阵都具有符合要求的一致性,最终得出军事设施防灾能力评价各指标的权重。

2.3.1层次单排序

层次单排序解决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问题,即对于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A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为相应因素的单排序值。

2.3.2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是在同一准则层中单排序的基础上,计算出针对目标层的准则层所有指标重要性的绝对权重,为了使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也需要像层次单排序那样,进行一致性检验。将军事设施防灾能力评价模型各指标经过调整的最终权重值进行层次总排序。

2.4营区防灾能力各项指标评价评定标准

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主要根据营区规划设计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建筑法规和《军队现代营房建设管理评估试行标准》要求等制定的[8]。由于我军部队类型多、分布广,对营区防灾规划建设要求不尽相同,本文所拟订的评定标准不可能适用于全军部队,其他营区参照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正。

3实例应用

3.1某营区防灾能力评价实施与结果

首先,调研与评分。选定13位军事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的专家和管理干部,通过对某营区现场查看和集中审阅规划、现状及相关管理资料,发放评价表,并要求评价人员背对背独立评分。然后,数据采集与处理。所有评价表经收回且确认有效后,用Excel软件建立高级运算表格,输入评分数据。假定各位评价人员的评分权重相同,根据评分进行平均计算,得出该营区防灾能力各项指标得分,并加权计算,得出加权总分。七年后,再次请专家对改造后的营区防灾能力进行评价打分。

3.2营区改造前防灾能力评价结果分析与灾害情况

该营区综合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为6.98分,表明该营区防灾能力较弱,其中,6、7、8、11、12、13、14、16、17、21、22共十一项单项得分低于7.2分,特别是营房条件方面,建成时间与维护使用情况、结构形式和防火安全性三个指标项得分均未超过5.02分,结合营区营房具体情况,可知大量营房建成年代久、安全性较差,急需改造。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该营区90%营房严重受损。

3.3营区防灾改造情况概述

该营区进行了灾后恢复重建,改造后建筑密度1.8%,容积率0.02,绿地率70%,污水达标排放率和垃圾收集率均为100%,重点对场地和营房加强了防灾规划设计,主要改造内容包括:(1)场地与布局改造。因山就势保留和恢复林区1360亩,整合功能、紧凑布局、集约建设,尽量减少对原始地形地貌的影响,对地震后出现的多处山体松动、滑坡地段进行了堡坎加固,恢复地表植被。营区集中建成区内地势较平坦,南高北低,营区综合训练场空旷宽敞。在营区主轴线区域设计的景观水系,结合了防洪和生态建设。(2)营房改造。新建22栋营房单体,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加固改造营房4.5万平方米,整修营房3500平方米,新建和改造营房均按照国家和地方抗震、防雷、防火等要求设计。(3)道路和出入口改造。根据场址实际情况保留北出入口和东北侧辅助出入口,增设南侧战备出入口。营区道路为混凝土和沥青路面,主干道混凝土强度C25,宽7米,三纵三横,分隔六大功能分区,营区道路占地18%,主要道路成环,道路呈网状。(4)防灾工程改造。重点考虑防火、防震和防洪。拓宽原有道路兼作消防车道,结合道路网将营区分为五大防灾区,在每个分区最高处设防灾监控系统,台地建设区消防道路连接成环。(5)设施设备改造。优化营区生活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以及给排水外线、消防外线等系统。变电室由原来的1个增加至3个,进行分区供电。打造营区“六网七系一中心”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其中,“营区安防一体监控系统”通过营区周界、营房和营房内部及重点部位设置的监控点,实时掌握营区安全状况,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数字营区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计量、传感设备,精确监测水网泄漏点位。

3.4营区改造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分析与灾害情况

该营区改造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为8.21分,且24个指标中没有低于7.2分的,表明该营区综合防灾能力较强,且基本没有防灾短板。该营区营房在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和2014年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恢复重建以来未发生各类重大灾害事件。

4结束语

本文以军队营区防灾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可以用于找准营区工程设施的脆弱因子与脆弱程度,为编制风险清单、应急预案和防灾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并辅助决策营区灾害防治的工程性措施,为军队营区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通过某营区改造前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情况的对照,初步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风华,谢礼立,范立础.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J].地震学报,2004,26(3):318-330.

[2]吴大放,刘艳艳,陈剑波,等.城中村火灾防灾能力评价及等级划分———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4):107-110.

[3]张明媛.城市承灾能力及灾后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4]樊运晓,罗云,陈庆寿.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地质,2001,15(1):113-116.

[5]张义清.营房工程防灾减灾管理研究[D].重庆:后勤工程学院,2010.

[6]张庆.营区规划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后勤指挥学院,2009.

[7]董艳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科技创业,2010(10):92-93.

评价模型范文4

【关键词】 模糊数学 评价模型 MATLAB

一、引言

近年来手机资费问题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但是各地的运营商不断推出各种 “资费套餐”,纷杂多样,手机使用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资费套餐?每种资费套餐适合怎样的人群?

二、资费套餐研究的简化假设

要想较好的进行研究,有必要对部分因素进行一些简化假设:(1)本文中所讨论手机费用指用户平均一月的手机使用费;(2)假定用户为理性消费,提出的服务项目需求刚好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并且长期使用;(3)各功能收费情况彼此没有联系。(4)用户有确定的、持续的交际人群,不同人有不同的交际范围;(5)对于推出的最低消费,因为一般的用户都可以使用完,视为无月租情况;(6)不考虑各类短期优惠政策,侧重话费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三、问题中的符号设计及其意义

yi为资费方案i的月租费(i=1,2,…,7);Ti为资费方案i的优惠时间(i=1,2,…,7);ai为资费方案i超出优惠时间的资费(i=1,2,…,7);bi为资费方案超出被叫收费的资费(i=1,2,…,7);t11为本地主叫时间;;t12为本地被叫时间;a2为长途打出电话费单价;b2为长途接听电话费单价;t21为长途打出时间;t22为长途接听时间;a3为漫游打出电话费单价;b3为漫游接听电话费单价;t31为漫游打出时间;t32为漫游接听时间;以上费用单位为元,时间单位为秒。

同时,根据不同的交际范围,用户大多只与本地的人联系,而较少与漫游区,长途区的人联系,以这三种区域为区分标准来定出来的系数:

四、各种“套餐”方案的数学模型以及适用用户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手机话费一般由月租费,本地话费,漫游活费,长途话费这四部分组成,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如下话费的数学模型:

我们选择近期比较流行的北京移动“全球通畅听99套餐”与上海移动 “全球通68套餐”为例(套餐具体细则请查看参考文献1),结合数学模型1,对这两种套餐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北京市、上海市近三年的手机用户通话状况进行查询与搜集,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以本地拨打为主,则根据假设从而得出,η=0,γ=0,即有

根据北京 “全球通畅听99套餐”与上海“全球通68套餐”内的条款可知,本地被叫通话收费为零,即bit12=0,则有:

令北京“全球通畅听99套餐”的各资费方案与上海移动公司“全球通68套餐” 的各资费方案使用MATLAB作图1,图2。

再通过Mathematic对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可以得到不同地点,不同通话量的用户所适应的资费方案,例如表1所示:

五、资费套餐的分析、比较与评价

(1)对两种套餐内的各种方案的评价我们引入一个“优惠系数”fi,fi,=,pi为每个方案有的优惠价格,即享受免费通话的金额(月租),yi为总费用。fi是用户使用方案确实得到的优惠的比重,在同一个通话时间中,用fi去度量每个方案的优惠程度,fi越大,表示优惠越多,方案越优。①当未超出规定的免费通话时间时,所有的方案的fi值都是相等的,fi都为1,这时,可根据每个方案的月租大小来选择套餐中的具体方案。②当超出规定的免费通话时间时,计算出fi值,再比较它的大小。经过取多t个值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运算得出fi与pi成正比例关系,取一特定的时间,如:令t=2400(min)时有:

(2)套餐与全球通现行的资费标准的评价,我们采用它们的总费用(主叫+被叫)的大小为准则,通过画出图形分析进行比较、评价。由于现行的资费标准没有设有优惠方案,且为双向收费,所以全球通现行的资费标准与北京畅听99套餐、上海全球通68套餐的对比应分为主叫、被叫两种情况下的对比。因全球通现行标准的计费公式为:y=50+0.4(t11+t12)由于它的计费方式与“北京畅听99套餐”、“上海全球通68套餐”的计费方式相似,运用线性求解,画图,与这两种套餐的主叫、被叫对比如图3、图4所示:

根据图3得出:在t∈[0,45]分钟的范围内,全球通现行的资费标准主叫收费比两套餐中的各方案的主叫收费都要优惠。超出这个范围则选用套餐的主叫收费较优惠。

根据图4得出:全球通现行的资费标准经任何套餐的被叫都要高(套餐被叫免费)。

六、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对同一用户而言,当他的通话时间较少时,应选月租较少的方案原因是不超出方案规定的免费通话时间时,则不需要支付超时通话的资费,只需支付月租,而月租越少,越优惠。当通话时间较多时,应选月租较多的方案。原因是超时部分的通话时间所产生的费用远大于月租,这时,选用超时资费越低的套餐越省钱。

北京畅听99套餐、上海全球通68套餐与全球通现行资费标准比较,情况如下:① 在t∈[0,45]分钟范围内,接听时间较小的用户选择使用全球通现行资费标准较优惠。原因是,当用户接听时间较大时,接听费用高,用户不愿接受。② 超出t∈[0,45]分钟范围时,选用全球通现行资费标准更优惠。原因是超出这个范围后,套餐主叫收费较全球通现行资费低,且不需要支付被叫费用。

参 考 文 献

[1] 吴先锋,张瑜. 通信单向收费的经济学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

[2] 罗毅. 资费机制研究及其应用,2009.3

评价模型范文5

关键词:虚拟 人力资源 绩效

一、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的内涵及特点

(一)内涵

企业采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管理提出的要求,它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的。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指具有虚拟特性的具体的人力和具有虚拟特性的人力管理系统,另外也可代指虚拟员工和虚拟人才。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催生了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的诞生,在企业员工和人才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即出勤考核太过注重人员的参与形式忽略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果,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而采用虚拟的新的绩效评估方法将会更注重对员工工作效率的考察,对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的特征

一是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可以打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即使员工在家里办公或者在网上办公,也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对其进行绩效考核,这种绩效考核的方式更为自由也更为灵活。

二是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可以对企业各个层次和方向的员工进行考核。企业的发展使得员工组成也比较多样,一般企业的员工包括核心员工,即企业日常生产和运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员工,与企业有长期的劳动合同;临时性员工,即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根据需要聘用一些短期为企业工作的员工;还包括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员工,即跨边界员工。

三是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以一定的技术支持为基础。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是建立在虚拟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的,它的建立同时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它需要数据处理模型和强大的模型技术的支持。

四是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更注重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传统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大都是以员工的到岗和出勤率为依据,而采用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则不同,即使员工不到公司上班,它也可以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因为它更多地以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依据。

二、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

一是要对人力资源开发、及利用管理方式的多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明确人力资源决策问题的性质和目的,并详细地对人力资源的绩效问题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另外还要对绩效考核所需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

二是要根据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标准,将虚拟人力资源工作评价的层次模型模块化。

三是要确定某种评价方法,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工作标准法、排序法、强迫选择法,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要先确定一种方法,然后再实施评价工作。

四是要充分考虑综合决策者的判断,企业决策者的判断是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要对各个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并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模型的模块化

虚拟人力资源的绩效模型首先要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然后还要参考相关的企业工作条例,这种绩效模型既要满足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又要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而且要遵循企业自身的条件。虚拟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价可以分为四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就是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模块。第二、三、四模块都是建立在第一个模块的基础上的。

第二个模块主要是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评价模块。这一模块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员工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在工作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自我约束和激励。

第三个模块主要是员工工作能力评价模块。此模块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员工的学习能力、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执行力、员工工作中的沟通能力、员工的创新能力以及员工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我能力和总结经验能力。

第四个模块主要是员工工作成绩的评价模块。工作成绩模块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员工的工作数量、员工的工作质量及员工对下属的指导和教育。

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评价中,我们可以采取级别考察的方法,对每一个模块的指标进行优、良、中、差的分级,分值可以从最高的100分按照等级依次递减。然后对具体的评价分值进行统计,并建立一个评价矩阵,最后我们可以在这个评价矩阵中计算出每一项定性指标的对应分值,这样就可以达到评价指标的数量化目的。

四、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

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的,它的基础就是决策支持系统。而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又是由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技术、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和评价技术分析模型共同构成的。需要注意的是,专用的决策支持系统又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虚拟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价不但考虑到了所用到的相关知识还充分考虑来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现可能。以下主要从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基础技术谈起:

一是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技术。我们把对虚拟人力资源工作进行的定期测量以及评价、分析的方法称之为绩效评价技术,它主要研究评价者的评价内容,评价者的评价方向,并对各评价内同进行权重分配。它还考虑评价工具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并涉及到评价结果的使用方法,以及对评价过程的综合管理。同时它还探讨评价中和各相关人员的沟通问题以及由谁来利用评价工具进行评价。

二是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技术在虚拟人力资源工作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依靠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来实现,它的优势在于不仅能解决结构化问题,而且对半结构化问题也可以轻松解决,它直接服务于决策,解决了决策中的很多疑难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新型的决策支持系统。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主要以模型库为核心,而新型的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仓库为核心。

三是评价技术分析模型。我们在决策系统中使用的模型主要是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模型,分析模型方法是评价系统能够实现的基本和关键技术,它是对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概括。分析模型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可以让人们通过对抽象模型的认知,轻松地理解和处理一些复杂问题。

五、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系统的对象及目标

我们建立虚拟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价系统主要是为了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设计的,此评价体系的主要目标就是对虚拟人力资源工作的各个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它对企业各部门员工的评价是非常灵活的,可以通过改变评价指标来实现。

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方便企业决策者通过科学合理的办法对员工进行有效地管理。有利于缩短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时间,提高决策水平。

六、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系统的运行结构

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系统的运行结构主要包含三个大的内容和框架:一是用户。此评价系统的运行结构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用户的范围,使得更多人参与进来,具体包括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企业专家、管理者和系统管理者。这些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高层管理着通过对系统的运行进行判断,然后交由系统管理者对系统进行维护。通过这样的层层推进,最终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员工的管理并不是盲目的,它是有据可循的。决策者要充分考虑系统中的模型计算问题,对模型的计算则要注意根据处理数据的特点从方法库中选择合适的公式。

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还要明确数据库的重要性,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定期及时地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与更新。对数据库的认知要从旧的数据库、新的数据库及外来数据三个方面进行把握。这三个方面的数据都是数据库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当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时必须适时对新的数据库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判断其变化,但是对其变化的判断并不是盲目的,它依靠旧的数据库判断整个系统的运行变化。企业决策者掌握了新旧数据路并不代表万无一失,要想提高决策的准确率还必须对外来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发现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优劣,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000

评价模型范文6

关键词:网管系统;性能指标;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93.07文献编号: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314-02

The Fuzzy Synthetical Evaluation Model of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MA Jing1, NI Gui-qiang1, HUANG Bi-xiang2

(1.Institute of Command Automation, PLA Uni. of Sci. & Tech., Nanjing 210007,China; 2.303 Hospital of PLA, Information Technical offices, 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 To measur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performance,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 and the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on. On the basi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he fuzzy synthesized evalu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factor. By making the performance synthetical Evaluation Model, the multi- indicator evaluation is implemented smoothly,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an be used in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for software developer.

Key words: network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 multi-indicator; fuzzy synthetical evaluation

1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发展,各种网络已经随处可见,包括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卫星网络等。通信网络中起核心控制作用的便是各网络的管理系统,简称网管系统。网管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网络用户的服务质量,因此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地需要进行网管系统的性能评价。

软件是智力的产物,具有很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见性,因而增加了软件智力评价的难度。文献[1]中也提出软件智力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软件性能也是如此。正是其模糊的特点,使得模糊评价方法成为解决软件性能评价的重要手段。同时网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

多个,不同的网络应用对各指标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目前,网管系统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性能评价体系,各个指标度量方法和单位以及范围也不同,如何综合这些指标进行网管系统的性能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网管系统的性能评价,需要建立合适的网管系统性能指标体系及找出相应的指标评价方法。

2网管软件性能指标

网管系统的性能评估主要评价网管系统对网络的控制能力和对通信资源的占用以及容错性,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1) 吞吐率

描述:系统利用传输带宽的比率,反映系统的吞吐能力;

公式:吞吐率=吞吐量÷相应传输带宽中所传输的原始数据速率;

2) 网管消息响应匹配率

描述: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发送的网管消息得到匹配的响应的比率;

公式:响应匹配率=匹配响应次数÷(匹配响应次数+不匹配响应次数);

3) 链路利用率

描述:网管消息对通信资源的占用情况;

公式:链路利用率=网管消息对链路的占用时间÷网络的总的运行时间;

4) 处理能力

描述: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公式:处理能力=成功次数÷每次测试时间;

5) 网管消息阻塞率

描述:当某个正在被传输的网管消息因没有空闲链路而无法继续传输时,网管消息将被阻塞。网管消息阻塞率也称为网管消息阻塞概率,网管消息阻塞率指标可以用来评价网管系统在不同路由选择方式下的性能、接口干线容量和干线网线路容量分配是否合理等,还可以用来衡量网络故障对网管系统的影响;

公式:阻塞率=被阻塞的网管消息数÷总的网管消息数;

6) 网管消息丢包率及重传率

描述:在给定时间间隔内,传送不正确、丢失或重复消息量与传送消息总量之比;

公式:丢包及重传率=丢包及重传的包的数目÷总的传输的消息的数目;

7) 网管消息平均响应时延

描述: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公式:平均响应时延=每个网管消息的时延总和÷网管消息的总的数目;

8) 业务平均处理时间

描述:系统对业务处理的平均时间,反映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公式:业务平均处理时间=不同用户完成某个任务的时间总和÷总用户数;

9) 最大并发用户数

描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公式:在持续加压的情况下,当超过预期平均响应时间时的用户数;

10) 系统容量

描述:在用户可以接受的响应范围内,确定系统可处理同时在线的最大用户数,在线与并发用户数存在区别;

公式:容量=不同业务组合执行的最大用户数÷不同业务组合数目;

11) 平均无故障时间

描述:系统持续运行无差错平均时间,是一个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公式:平均无故障时间=每段系统无故障运行时间总和÷无故障运行时间统计次数;

12) 平均恢复时间

描述:系统从出现故障开始到从故障中恢复正常运作的平均恢复时间;

公式:平均恢复时间=每次系统失败恢复时间的和÷系统失败的次数。

3 模糊评价方法[1]

模糊综合评判是多重目标综合决策的一种特殊情形,主要用于模糊环境中,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一定的目的对某些事物作出综合评价[2]。

设评价对象集X={x1,x2,…},质量对象集U={u1,u2,…,un},称u1为质量因子,评价等级集V={v1,v2,…,vm},通常,对每个质量因子都有统一的标准[3],并且多以数字的形式出现,质量评价标准可以给出等级的指标,也可以是等级的范围,如表1所示,表中括号表示以等级范围给定的标准。表中aij表示第i个质量因子属于第j等级的指标是≥aij或≤aij ,由于评价对象xi不同的质量因子往往隶属不同等级,因此必须采取综合评判的方法,首先需要建立隶属函数及模糊关系矩阵。

对于表中给出的指标,隶属函数[1]规定如下:

对每一被评价对象xk,通过抽样检验,对每一质量因子ui ,都有一测定值yi ,于是得到对应于xk的测定指标向量

Yk=(y1,y2,…,yn)

这样uij(yi)便表示xk相对于因子ui而言隶属于等级vj 的程度,取

则Rk就是关于xk的U与V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给定权重分配

计算Bk=A ?莓Rk=(b1,b2,…,bm)

按最大隶属原则,若 ,则评定xk属于vj0级。

4 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我们抽取最感兴趣的五个性能指标做为例子进行比较。

假定考虑五个基本指标:л=(f1,f2,f3,f4,f5),其中f1=吞吐率,f2=响应时间,f3=链路利用率,f4=丢包率,f5=系统容量。性能评级分为五个等级:e1=非常好,e2=好,e3=一般,e4=差,e5=非常差,于是构成评语集E=(e1,e2,e3,e4,e5)。

按照上一节中的步骤,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如表2所示。其中各项值随网管系统大小规模,网络应用性能需求的不同而不同,在此只是一个范例。

按照上一节中规定的方式得到隶属函数u,计算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

给定权向量 A=(0.1,0.4,0.1,0.2,0.2),从中看出该系统在时效性方面最重视。这样我们获得了综合评判的基本表达式

计算B,使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获得被评价网管系统的评价等级。其实在网管系统综合评判模型中对于各个质量因子也可以使用模糊综合评判。例如吞吐率,由于测试过程执行的脚本不同,将产生一组不同脚本情况下的平均吞吐率,每组脚本的测试重点不同,对应的吞吐率也会有很大差别,而且测试的次数有限,获取的结果也是一个模糊结果,我们可以对应不同级别的评分办法找到近似的平均吞吐率。

5 结束语

网管系统性能指标是性能综合评价的基础,确定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和选取其作为质量因子,根据应用的性能需要,配置各质量因子的权重,使用设计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终得到了网管系统的性能隶属于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的程度,比较好的解决了网管系统性能评价问题。如果将不同的等级量化为分数,则得到一个模糊近似分数,这样可以使得几个不同的网管系统的性能具有了可比性。

参考文献:

[1]石柱,何新贵.软件质量的模糊属性及其表示[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1,22(4):1-4.

[2]苑慎怀、李洪兴.质量评级的数学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6:9-13.

[3] 汪培生、李洪兴.模糊系统理论与模糊计算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