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补贴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节能补贴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节能补贴政策

节能补贴政策范文1

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从今年6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这五类高效节能家电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政策

此前,受政策利好影响,家电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有媒体调查发现,近4成人因政策购节能家电;购买者中4成表示购买的是空调;超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家电节能补贴政策结束后,节能电器会涨价;超8成受访者希望家电节能补贴政策能够继续推广。

不过,业内却普遍表示,这种“打鸡血”式的刺激政策,其效果仅仅是让部分需求提前释放。补贴政策的正式退出,有助于淘汰业内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行业格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恐现政策依赖

为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绿色消费,促进节能减排。2012年6月,国务院决定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投入265亿元财政资金开展节能家电补贴活动,推广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五类高效节能家电,购买节能家电最高可享补贴600元,推广期暂定一年。尽管实施时间仅一年,但相比以前的家电下乡政策,节能补贴面对的是消费者,节能补贴刺激消费效果明显。

来自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12年节能补贴带动3270多万台高效节能家电推广,拉动消费超1154亿元。今年2月,白电内销产品中有40%-50%的产品是中标的节能补贴产品,而黑电的比率更是高达90%,预计到5月底政策结束时拉动超过2500亿元的节能家电销售。

节能补贴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民政策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不少收益,其中以对彩电业的影响尤为明显。节能补贴使彩电单价平均下降115元,对终端价格拉动贡献达到5%,市场因此迅速放量增长,成就了彩电整机企业,也让一些电视面板企业迅速进入满产阶段。

然而,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白电企业因提升能效的成本高,企业积极性明显不如彩电行业,其受益度相对彩电业也较小。另外,一些中小白电企业借补贴政策续命,扰乱大企业清理市场的节奏,并让企业产生了政策依赖的惰性,影响市场的正常发展。因此,在节能政策是否延续的态度上,许多企业还是表示反对的姿态,政策依赖恐埋后遗症。

价格或上涨

家用电器市场研究公司中怡康预测,2013年下半年市场受到政策补贴推出的影响将进入深度调整期,短期会造成行业需求以及竞争格局的扰动,第三季度可能再现低谷,从第四季度开始将逐渐回稳。

事实上,市场各商家对于政策到期早有反应。自5月份以来,无论是彩电、空调、冰箱等厂家,还是苏宁、国美等商家,都纷纷推出多种促销活动,为赶搭节能补贴政策的“末班车”纷纷上场。而目前官方并无推出续接政策的意向,一些消费者也为了争取赶上补贴的“末班车”提前了购买计划。受到“末班车”效应的影响,一些城市家电卖场异常火爆,特别是节能家电的销量剧增,比之前至少多卖2-3倍,部分城市各大卖场办理节能补贴的消费者数量甚至超过平日3到4倍。例如,武汉国美的销售数据显示,受到补贴末班车效应的刺激,5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0%;武汉苏宁的数据显示,5月最后一周的销售增幅在200%左右。

在政策退出明晰之后,5月的家电市场会因“末班车”效应再次回暖,节能补贴政策的实质是在提前透支市场需求,因此在补贴政策退出后的3-6个月市场势必会陷入低迷时期,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多数企业已按政策不延续的情况在做准备,如美的公司目前正为进入空调和冰箱的销售旺季,进行着全新的产品渠道布局。其高管认为,政策退出后不会对现有的产品能效结构造成很大影响,企业会加大节能产品的促销力度,使其价格水平与非节能产品更接近,使补贴政策的退出在价格上不造成明显的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厂家不太可能为消费者自掏腰包填补国家补贴的这部分钱,如此说来,买节能家电多掏钱几乎已成定局。

政策真空如何填补?

虽然节能补贴有刺激消费的考虑,但这种政策只是把消费提前释放,并没有创造消费,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可能会造成一些企业因政策扩大产能,政策停止执行也在情理之中。然而政策的出台却对消费者和一些中小企业带来福音,近期有媒体调查显示,有83.4%的网友支持节能补贴政策延续下去,其中66.7%的网友认为节能补贴政策能够实实在在地刺激家电产品的消费。虽然中央明确表示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不再延续,但各地已酝酿“地方版”节能补贴政策。

节能补贴政策范文2

日前,在来自浙江、江苏等地的中小家电企业向《中国企业报》记者抱怨,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不公平,最终这些补贴还是会流向各个节能家电领域的龙头企业手中。

根据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已经公布的5大类节能家电补贴细则,《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平板、空调、洗衣机、冰箱、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泵热水器的补贴均为企业设置销量“门槛”,要求企业的年销售量依次不低于50万台、10万台、10万台、10万台、3万台、5万台和1万台,才能获得补贴资格。

企通社主编苏记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节能惠民工程的关键词是‘节能’和‘惠民’,政策核心门槛应该是‘节能’这一技术门槛,只要企业产品的节能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均应享受相应的补贴待遇。但在具体实施时有关方面却横生一个貌似合理的‘销量门槛’,其设置的合理依据到底是什么?”

来自浙江某市的太阳能行业协会负责人透露,“由于补贴细则中规定了销量门槛,目前很多不达标的中小企业为了获得享受节能补贴的资格,通过打通政府的统计部门等渠道,公开进行企业销量证明的造假,都忙着先凑足条件挤进补贴目录。”

不过,由于补贴资金由企业先行垫付,财政部等政府职能部委通过二次审核后才会拨付相关的补贴资金。这就意味着,就算企业获得了补贴资格,如果在后期的推广中无法满足相应的条件,还是会面临“先行垫付的补贴金额无法回收”难题。

对于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的拨付,《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节能家电补贴细则中看到,“财政部根据推广企业月度推广情况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具的审核意见,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30日内,推广企业提出年度补贴资金清算报告,通过审核后财政部才会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这对于一些急于忙着挤进节能家电补贴目录的中小企业来说,政策本身就隐藏门槛风险。一旦出现产品推广数量不达标的情况,直接会影响到企业后期与财政部的资金兑付难题。

还有家电企业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此次节能惠民工程所设置的‘销量门槛’, 国务院在今年4月1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不一致。这会加速中小企业在节能家电政策推动下的市场竞争优势下滑”。

节能补贴政策范文3

2005年12月,首次大批量飞向大洋彼岸的无锡“小天鹅”公司生产的洗衣机在美国受到特别的礼遇。美国政府向消费者作出承诺,凡购买“小天鹅”大容量洗衣机的用户,每台可得到70美元至100美元的补贴。中国的“小天鹅”得到了美国“洗衣机补贴”的厚遇,让人欢心。但是,你不要以为美国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发这个“洗衣机补贴”,是为了讨好中国的企业。美国政府此举,是因为这款“小天鹅”洗衣机的耗水量、耗电量、洗净度比现行的国际标准有大幅度的提高,“洗衣机补贴”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政策来支持节能。

为了节能而实行“洗衣机补贴”,笔者为这个创意叫好。反观国内,“节能”不“节钱”,一直是制约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瓶颈。例如,我国电力资源短缺,使用节能灯无疑是节电的第一选择,但目前市场上的节能灯价格高、质量差、寿命短,节电不节钱。还有,我国是水资源异常紧缺的国家,国家鼓励新建小区安装循环用水系统,但不少居民发现,每月为循环水系统交的费用,足够买一台净水机了,所以居民不愿意为节水额外付费。建筑节能空间巨大,但节能建筑材料价格远高于普通材料,无论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不愿为此多花近30%的钱,这也是我国节能建筑所占比例不足2%,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原因之一。

无论怎样的节能措施,一旦到了精打细算的老百姓那里,首先想到的是“节钱”。当“节能”不“节钱”、甚至多花钱时,老百姓也就难有节能积极性了,这也是导致目前许多既有节能措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节能不节钱的问题不解决,单纯靠教育和宣传,是难以培养人们的节能意识和习惯的。

其实,为了让“节能”与“节钱”挂上钩,我国也有一些鼓励和优惠政策,遗憾的是,这些政策一直难以落到实处。这也是老百姓一直难以直接感受到既“节能”又“节钱”的乐趣。如果我们也能有更多的“洗衣机补贴”创意,把各种节能优惠政策补贴到消费环节上,谁还会发出“节能”不“节钱”的感慨呢?

(摘自2006年2月7日《新京报》)

节能补贴政策范文4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智能电视尺寸大都在32英寸以上,而≥42英寸的智能电视将逐渐成为客厅的主流,按照节能补贴标准,每台42英寸以上的智能电视,按照能效等级将享受到的节能补贴一般为350元或400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拥有互联网功能的智能电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据了解,消费者对于智能电视主要看中的是其多屏互动、体感识别、语音操控等智能体验,同时其丰富的网络咨询内容也受到高端消费人群的喜爱。

以海信智能电视K560为例,首先它在多屏互动上,只要操作手中的PAD小屏,其内容就会在电视大屏上显示出来,同时大屏幕上的内容也可以很方便地传送到手中的小屏幕上来,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快捷。而其“电视汇”功能则通过直播聚合技术,将所有的电视节目分门别类,做成导航界面,让同一时段同类节目汇集在一起。用户可按照想看的内容进行频道转换,而不是像传统机顶盒需要记住频道位置。其“围观”应用设计,让K560系列产品成为一台Social TV,用户可以自己组成“圈子”,分享自己喜欢的视频、音乐、图片、网页、电视应用等等,实现了用户间打破时空界限的交流共享。

由于智能电视强大的智能体验和丰富的资源共享功能,智能电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国内电视销售增长缓慢,包括智能电视的推广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根据中怡康统计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五一”前后3周(4月16日-5月6日),国内液晶电视销量同比下降了4.8%,而在“五一”3天的时间里,按照奥维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整个彩电市场销售与去年同比下降了8%,而今年1-4月份,彩电市场销售则同比下降了12.6%。对此,业内人士期待国家出台相关刺激政策来推动电视行业的发展。

节能补贴政策范文5

关键词:建筑节能;消费者理论;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61-02

当能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后,建筑作为日常耗能的主要发生场所,面临着节约能源的诸多问题。而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动,节能已经成为建筑产品的鲜明标志。建筑作为一个人工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中,面对消费者,其价值将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现。在市场经济中,节能建筑也必须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现其价值,实现其建筑节能的目标。

一、建筑节能与消费者理论

本文所称的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节能[1],即指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建筑节能最终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的利用效率”。

消费者理论[2]是研究个体如何在客观资源有限的限制下,追求主管消费的最高评价的理论。从消费者理论来看,建筑节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消费者在建筑上的效应,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在建筑上的效应,全社会在建筑上的“福利”,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

二、建筑节能政策的消费者理论模型分析

政府常常采用某种政策鼓励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政府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希望人们进行更多的建筑节能活动,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政策,以期通过这些政策,促进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假设某建筑产品X在现有的建筑节能标准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节能,政府希望人们增加该节能建筑产品X的消费。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通常有三种:(1)直接影响建筑产品X的价格,如使该节能建筑产品X降低价格;(2)发放补助金;(3)发放指定用途的该建筑产品X的专项补贴基金,即消费券。我们假定该3项政策的成本一致,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运用消费者理论对这3项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该节能建筑产品X处于低价格政策下,相当于该节能产品X相对其他建筑产品降低价格,故预算线由图1中的AB线移为AC线,且最优选择点由E1点移为E2点,消费X量由S1增至S2。此时,政府的补助支出为E2D。若在维持相同的X产品消费预算下,改为直接发放补助金E2D,在此政策下,预算线由AB线向上平移E2D而为FG线,对X消费量会增加,新的最优选择点为E3,U3>U2,消费者的偏好明显提高了;但S3

另,如果政府希望补助金直接补助于产品X的消费,而改为采用发放指定用途的节能产品X消费券的方式,即发放图1中E2D等额的消费券。因人们的实际收入也增加,所以预算线会向上平移E2D的距离,但因为指定补助金只能用于消费产品X,因此相当于必须将FA部分转换为相当的产品X数量,亦即AH的数量,因此以消费券指定用途相当于AH的产品X消费量,则新的预算线为AHG线。然而政策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券与直接发放补助金的结果一样,最优消费选择点仍为E3点。

综合比较以上3种政策,从增加人民福利的角度看,消费券和补助金的效应相同,并都优于低价格政策;然而,就增加产品X消费量来看,低价格政策更为有效。

那么,为什么政府往往喜欢采用消费券(即专项补贴基金)的方式呢?消费券的政策意义为何呢?

有时候,个人的最优消费选择可能为不购买任何产品X,比如其主观对X的评价低于市场对X的评价。如图2所示,无论是采用低价格政策(预算线为AB,最优选择是A点)还是直接发放补金(预算线为FG,最优选择是F点),均不会增加人们对X的消费,最优选择均为不购买节能建筑产品X,即维持X的消费量为零的角解。但若将同样的补助金FA转为AH的指定用途的消费券,则预算线变为AHG线,此时的最优选择为H点,消费者会选择S的产品X消费量。在发放消费券的情况下,人们的偏好低于补助金,即U2

因此当存在角解时,会出现不购买商品X的最优选择。但消费券政策可以保证产品X存在基本的消费量S,这就是消费券的真正政策意义。需要这种消费券政策的商品往往是与社会进步和人民福利密切相关的商品,如教育、休假等。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强制性政策,如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等政策,在经济学上的理论依据。

三、现有建筑节能政策分析

自我国开始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以来,在建筑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促进政策。本文选取三个代表性政策,以上文所示理论模型为依据进行分析。

(一)节能产品惠民工程[3]

发展改革委于2009年5月21日启动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对10类高效节能产品以及已经实施的高效照明产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进行推广应用。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补贴方式为:采取间接补贴方式,对高效节能产品生产企业给予补助,即由生产企业按承诺推广价格减去财政补助后的价格销售高效节能产品给消费者和用户,最终受益人是消费者和用户。

该工程是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直接影响节能产品在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使节能产品的价格降低,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效应,增加人民福利,并且可以直接有效地增加节能产品的消费量,加快节能产品的市场推广。

(二)太阳能光电建筑财政补助[4]

2009年3月23日,财政部《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

其中,第七条规定,“申请补助资金的单位应为太阳能光电应用项目业主单位或太阳能光电产品生产企业”。该政策的效应相当于针对在建筑上应用太阳光电这一特定领域的“消费券”,这一政策有两方面的效应:一是通过财政支持的方式推广太阳能光电技术与产品,并且使“太阳能光电”获得国家政策上的认可与支持,获得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利益;二是,专项资金的补贴对象为应用太阳能光电的项目业主或太阳能光电产品生产企业,提高直接消费该节能技术的“消费者”的效应与福利。

该政策从长期来看利于太阳能光电这一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全民福利;但从短期来看,由于该政策没有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的消费者,因此该政策并不能快速提高太阳能光电系统在建筑产品上的应用量。

(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5]

2007年12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了重新修订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该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完全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在管理办法中规定了该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办法。

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规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这相当于通过缴纳基金的方式提高了非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价格,从而降低使用非新型墙体材料的效应,降低非新型墙体材料的消费量。

在管理办法中还规定了基金的使用办法,主要用于与新型墙体材料研发、推广、示范等,其效应相当于“消费券”,保证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利于社会进步。

四、结论

从消费者理论的角度看,补助金和消费券的政策可以有效增加人民的福利,但在增加商品消费上不如降低商品价格有效。补助金政策相当于直接增加人民收入,消费券在增加人民福利上不如直接发放补助金政策,不如提高人民收入更能增加人民福利。消费券的真正政策意义在于保证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利密切相关的商品的基本消费。

在建筑节能市场中,因建筑产品自身的特性,使得节能产品面临比一般消费品更复杂的市场发展环境,因此政府的政策应该坚持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并且使政府政策的综合效应更符合经济规律。具体而言,政府的政策应注意遵守以下原则:

1.对政府的政策能够显著影响到的终端消费市场,应该使其政策的效应相当于直接提高群众收入或直接降低节能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实现推广建筑节能产品的目的。

2.由于建筑产权的原因,必须需要产权拥有人配合的建筑节能行为,可短期实现的专用券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3.对于难以直接在终端市场产生效应但短期内可实现的建筑节能行为,强制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如可执行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4.短期内不能对终端消费市场产生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利于建筑节能的,应该建立长期的补贴基金以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Z].2008:7.

[2] 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 刘新宇.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正式启动.党建文汇(上半月)[G].2009,(6).

节能补贴政策范文6

“中国电机用量大,耗能高,而如果实现节能则潜力巨大,但往往被忽略且不受到重视。现在财政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可以说抓住了节能的‘牛鼻子’,这将推动中国电机工业升级换代。”湘电集团董事长周建雄兴奋地说。

“新的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将提高高效节能电机在中国电机产品市场中的比重,同时将推动高效节能电机消费的增长,改变目前以出口为主的产销结构。”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称。

引擎启动

3月19日,国家财政部、发改委联手在湖南省湘潭市宣布,从3月开始将通过大力度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高效节能电机在国内市场的应用。一直被西方诟病为“能耗大国”的中国,强有力地启动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新引擎。

本次财政补贴的思路是:2011年为高效电机推广任务是3177万千万,占全国国内电机销售量的比重约30%,其中:低压高效电机2000万千瓦、高压高效电机1000万千瓦、稀土永磁电机177万千瓦。这些推广任务分别由湘潭电机、卧龙电气、南阳防爆等50家电机生产企业承担。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本次会议上强调,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用户大规模采购高效电机,并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老旧电机。对购买使用低压高效电机的用户,根据功率档次每千瓦分别补贴58元和31元;对购买使用高压高效电机的用户,每千瓦时补贴26元;对购买使用稀土永磁电机的用户,每千瓦时补贴100元。二是严格评审制度,新上项目必须全部使用高效电机等节能设备和产品。三是推进节能改造,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项目,推广应用高效电机。四是加大高效节能电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五是完善能效标准,继续做好电机能效标识和节能认证工作。

对于这次财政大手笔推动高效节能电机的做法,电机行业给予充分的认同和肯定。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我国每年新增的电机及拖动系统均采用高效节能产品,电机系统优化设计,每年可节电上亿千瓦时,减排近亿吨二氧化碳。“十二五”期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节能减排压力将更大,任务将更加艰巨。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推进节能减排,完成“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财政补贴标准高、操作性强、市场化特征叫显,最突出之处在于很多产品财政补贴达到了售价的10%甚至更高,具有差价“填平补齐”效应,具备了撬动市场的力度,真正开启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新引擎。

电机之殇

变化虽在今日显现,其源头却要上溯几十年前。中国电机行业一个长期存在的不争事实是:高效节能电机在中国一直处于别人吃肉,自己喝汤的尴尬局面。

电机一直是困扰和阻碍中国工业发展的难题,这也是业内人士长久以来的伤痛。

我国是电机生产大国,但行业整体竞争力较弱,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2010年电机总产量约2.2亿千瓦,总产值超过600亿元,企业近2400多家,但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1家,85%以上的企业年产值小于3000万元。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差,特别是近年来,铜、硅钢片等原材料价格高企,企业举步维艰,行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据研究,我国中小型电机60~70%左右的成本为原材料,而国外高效节能电机的原材料只占40%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并不缺乏制造高效电机的技术,不仅不缺乏而且比较成熟,但就是因为制造高效电机的成本比普通电机高20%,从而使其在价格上失去了竞争优势。其结果是使用者为了节省成本不愿意购买看起来比普通电机贵20%的高效电机;而生产者由于缺乏国内市场的需求,他们要么不生产,要么为国外生产。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06年国家标准委出台《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定》,强制在电机上像普通家电一样贴上能效标识,希望通过消费者的明智选择提升高效电机的竞争力,意图“高压”之下出效率。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理想。

2010年6月,国家财政部与发改委将高效节能电机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加快推广应用,了2批目录,共52家生产企业,9497个型号纳入推广目录。截止目前,推广工作进展不大,推广规模较小。导致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一是补贴标准偏低,难以撬动市场。二是没有形成合力。电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主机制造企业一般不愿意将最终用户信息提供给电机企业上报,对上下游成本传到也有顾虑。生产企业因为信息收集、市场判断等原因,对推广工作多采用观望态度。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推广积极性不高,推广工作陷入僵局。

不过有关人士也道出了财政补贴执行中确实存在的问题。“该补贴的落实仍需要国家进一步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来推广落实,国家目前在这―方面的力度不够也是事实。一是标准实行的负责部门尚未明确,另一方面在补贴的实施细化方面也不完善,这是影响标准推广不甚理想的主要因素。”

如此看来,高效电机在国内应用的“喝汤”局面的造成,并不是因为国内电机市场偏爱喝汤,而是因为落入政策执行力度差强人意与企业片面节省成本冲动共同编织的困境之中。

节能之变

与高效节能空调等节能产品情况类似,现阶段高效电机还难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推广应用,客观上要求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业内人士指出,对于高效电机的推广两部委在机制上积极创新,在财政补贴模式上,有诸多创新之举,值得特别关注。

比如,这次推广高效电机财政--补贴后,高效电机价格将基本与普通电机持平,将极大推动高效电机的普及。因为财政补贴完全弥补了高效电机相对传统电机的成本差额,将其节能属性免费赠送给用户,必将引起高效电机市场井喷。

再如,在推广高效电机上,采取制定准入门槛、公布补贴标准、明确企业兑付的方式,将补贴资金拨付到最终用户,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推广高效电机的积极性,确保今年乃至“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完成。

通过高效电机财政补贴模式的创新,我们可以察觉到节能减排政策的微妙变化。

与“十一五”期间国家主要通过指标约束地方政府不同,“十32”期间国家将更多地直接引导企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考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指标,将指标分解到企业头上去。

这其实意味着国家节能减排思路和方式发生了重大调整。这种变化主要是吸取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经验教训。

“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主要采取行政手段,即国家将指标分解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层层分解到企业头上。这种手段将减排目标责任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上,以此迫使地方政府积极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