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易拉罐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易拉罐的故事

易拉罐的故事范文1

本文从“由女装对身体观念的反映所导致的审美异同”入手,选取先秦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中西方女装样本进行比较研究,再次印证人类服饰文化在发展初期的部分规律,探讨其对当今女装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

先秦 古希腊罗马 女装 审美

1.引言

先秦时期虽是中国文明史上的童年期,却是充满了朝气的一个重要时期。就服饰而言,商代养蚕丝织技术的进步,西周冕服基本形制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服饰全方位的发展与赵武灵王变服,都为华夏服饰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希腊文明及之后的古罗马文明,同样一直被视为西方文明之源,其在政治、经济、艺术、哲学、科学、宗教等方面都为西方留下了璀璨的遗产,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服饰理念对西方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更是延续了千年。

这两个时期虽距今历史较为久远,留存至今的资料也较为稀缺,难以全面准确地加以判断,但通过整体的把握,还是能够掌握部分特点和规律。先秦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分别代表了中西方服饰文明的开端,在此将这两大时期做出对比,以期更好地探寻中西方服饰文化传统形成的内在根源。本文拟从“由女装对身体观念的反映所导致的审美异同”入手,结合先秦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具体样本,再次印证人类服饰文化在发展初期的部分规律,探讨其对当今服装设计的启示。

2.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抽样调查法,筛选出先秦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图片素材各50张;再针对女装易对身体产生影响的10个部位,对每张图片逐一进行观察判定,根据判定所得服装对身体部位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状况;然后对每张图片所呈现的状态如实做出记录并归类统计,每个部位记录“积极”则计―次;最后,运用数学集对分析法,对抽样所得样本进行归类与统计后,获得女装易对身体产生影响部位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共判定图片100张,有效率100%。

3.先秦时期审美和古希腊、罗马时期审美异同

3.1先秦时期身体观念的审美偏好

先秦时期早期的女装上衣多为直裾,交领右衽,下裳为裙状,衣裳腰部束以宽带。西周时期冕服制度逐渐完善,周代贵妇着装上衣下裳开始连为一体,以王后所穿“六服”为代表,在形制、纹样、颜色、用途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春秋战国时期,深衣开始盛行,深衣一般为交领右衽;有直裾和曲裾之分;袖身庞大而袖口窄小;多在领口、袖口、底边留有宽缘,即“衣作绣,锦作缘”;腰部多束有丝织物制成的宽幅腰带,在腰带上佩戴玉饰也风行一时。深衣在先秦时期女装基本形制的表现由图一可见。

从表一先秦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按序号排序的高低可知,先秦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所占比例超过总数1/3的身体部位为腰部、颈部、臂部3个部位。

先秦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对腰部的强调大多通过形形的腰带表现出来。楚国服饰是运用腰带对身体部位加以强调表现最为突出的代表。《韩非子.二柄篇》中有“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的典故,记载了满朝臣子争相节食束腰,迎合楚王审美嗜好的谄媚情形。“在袍外用大带束腰,且将腰束得极细”,这一审美偏好逐渐流传开来,使得细腰成为当时的普遍风尚。

先秦时期对颈部和臂部的强调多由通过衣料的变化加以额外装饰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命妇所着的冕服还是功能更为普遍的深衣,都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即“领、袖、衣摆等处均饰以缘边,……这就是所谓‘钩边续衽’之式”。这些特意加在领口、袖口、衣摆、衣襟等处的缘边,又被称为“纯”,多采用较服装主体面料材质较厚、颜色不同的织锦面料,既满足了装饰需求,同时叉具备一定的社会意义。《礼记・深衣》中对制作深衣时的缘边用料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即规定根据家庭成员在世状况使用不同的花色、面料制作纯:如父母、祖父母均健在,可使用花纹面料;如仅父母健在,使用青色面料;如为孤儿,使用素色面料。从外形上,“纯”的运用,富有很高的装饰价值,可以将服装的外轮廓勾勒得更为丰富、饱满,提升造型的整体艺术性;从内涵上,“纯”的用色规定,是中华民族重亲情、敬尊长的传统家庭观念的外在表现。

同时,从商代到春秋战国,先秦时期的女装袖子日渐加长加大,服装表面的花纹也日益精美,《国语》中有“齐襄公陈妾数百,衣必文绣”的记载,可见以色彩纹样作为装饰是当时宫廷权贵女装的又一特色。当时装饰于服装表面的纹样极为多元化,有以菱形纹为代表的几何纹,龙、虎、凤为代表的动物纹,枝、叶、花为代表的织物纹,还有云纹、人物纹等。多样化的图纹和变幻的色彩为当时的宫廷权贵女装增加了几分活泼。

3.2古希腊、罗马时期身体观念的审美偏好

古希腊女装的基本服饰,构成极为质朴、单纯,根据着装形态和内外结构加以区分,古希腊女装大致可分为希顿(chiton)和希玛纯(himation)两类。希顿为仅在肩部或臂部用别针固定的等身长长方形布块,多余的布料自然垂挂,有些希顿还会在腰部或胸前缠绕腰带,通过绳带与布料的堆叠产生形式变化,希顿多作为常服贴身穿着,类似今天的连衣裙;希玛纯为缠裹在希顿外侧的布块,多作为外套。罗马女性的服装为斯托拉(stola)和帕拉(palia)。斯托拉是模仿希顿而成,帕拉则模仿希玛纯。希顿在古希腊女装基本形制的表现由图二可见。

从表二古希腊、罗马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按序号排序的高低可知,古希腊、罗马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所占比例超过总数1/3的身体部位为臂部、腰部、胸部、肩部4个部位。

古希腊、罗马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对臂部和肩部的强调主要表现在对这些部位的直接或因采用轻薄织物而引起的透视。古希腊、罗马地处地中海延岸,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较高,这为当时形成披挂式服装以及服装制作工艺上缝合度较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社会环境上,古希腊、罗马充满民主自由、艺术气质与哲学思辨的氛围造就了高度崇尚人体美的审美观念,女性在日常活动中对身体的自然被视为健美与自然的象征。由于女性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包括社会生产、体育锻炼与军事训I练等,肩膀或手臂也可充分满足其对于服装运动机能的需求。

对腰部和胸部的强调主要体现在腰带的使用部位和方式上。古希腊、罗马女装通常在肚脐附近使用腰带捆绑并自然堆叠出褶皱,这种穿着方式既能突出纤细的腰围和丰满的胸部,又能营造出近似于黄金分割比的上下身比例,“将‘无形’的布包裹在人体上以谋求‘有形’”,是对人体美追求的另一种表现。

3.3同一性与差异性并存

从表三可知,在身体观念上,先秦时期宫廷权贵女装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反映出审美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按同一性的高低排序主要为腹部、背部、臂部、腰部几个部位,按差异性的高低排序主要为手部、胸部、腿部、颈部、肩部几个部位。

由同一性反映出的数据可看出,这些部位主要集中在躯干部,其中腹部、背部均未做强调,臂部、腰部均做出强调,这与两个时期的服装主要形制有关。这两个时期女装形态总体较为宽松,设计也相对简单,大多只通过腰带产生服装廓形的小幅度改变,形成了自然、简洁的整体风格。同时,由于两者在整体上均未过于强调女性生理特征,导致这两个时期的女装形态在外观上与男装并未形成较大差异。

由差异性反映的数据可看出,差异性较大的身体部位多为可显示女性特征的部位,且因果关系多为“西高于中”,可见从整体来看,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宫廷权贵女装在强调身体部位上涵盖更为全面,也更倾向于保留女性性征,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其对人体美的审美推崇。

4.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随着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兴起,古希腊、罗马时期服饰对现代服装设计产生的影响逐步深入。“少即是多”,是当代时装设计中最具影响力的理念之一,这种返璞归真、对于至简的追求与古希腊、罗马女装的服饰特质不谋而合。古希腊、罗马服装在自然活动中可以跟随女性身体的姿态产生变化,无需过多的装饰,仅凭衣料与^体的契合,就可呈现出飘逸灵动的动态美。这种设计不过于强调女性的生理性别特征,从另一角度展示出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更为包容,也符合当今社会对于男女地位平等的追求。

21世纪,古典主义的浪潮再度回归,由于古希腊、罗马服饰风格代表了人类对于舒适自然着装方式与和谐宁静精神状态的美好期待,因而不断得到现代人的推崇。如今,无论是富于浪漫主义的高级时装还是广为流传的街头时尚,都能与古希腊、罗马服饰元素默契地结合。柔软而富有光泽度的面料,精细而自然的悬垂褶皱,白色与金色的经典配色,当来源于千年前的古希腊女装元素被运用于现代的晚礼服设计时,仍能呈现出优雅圣洁的女神风韵。原本外形粗犷,在古罗马时期被男士作为战靴穿着的罗马鞋,在当今社会也幻化出了别样的风情,鞋面材质从皮质到丝绸、蕾丝,造型从平底到高跟,罗马式系带凉鞋成为潮流女士的新宠,它的盛行,在街头时尚中掀起了一股优雅与野性兼备的复古风潮。

5.结论

易拉罐的故事范文2

陶行知先生说:“要把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布撕下来,使他们敢想会做。”于是我尝试着进行一场语言教学活动――创编 “DIY”。

一、快乐“DIY”――兴趣性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班幼儿喜欢竞赛所以利用我就利用这一幼儿年龄的特点和心理进行组织。本次活动把幼儿分成蓝、黄、绿三队,分源。当我提出:“你们有信心得小红花吗?你们有信心摘取冠军吗?”三队成员异口同声地喊出“有!”这样整个气势就凸显,刺激了幼儿对故事创编的热情,调动幼儿的情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增强了我的信心,孩子们是喜欢我的活动的。当绿队首先得到一朵小红花时全队都开心鼓掌,同时也激励蓝队、黄队的成员继续努力。与此同时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真是“爱拼才会赢”!

二、师幼“DIY”――自主性体验

“DIY”强调幼儿自己做主,它为幼儿提供了激励思维的适宜氛围,幼儿可以天马行空地奇思秒想。平时创编活动我们从语言方面考虑较多,这次活动我首次尝试将艺术与语言相结合再融入创编活动的模式。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因为我无法预测幼儿的创造才能,不法把幼儿禁锢在我的预先设置中。我能做的就是参与到活动中做一位点拨者、设疑者、倾听者。此竞赛过程我设计了两次活动分别是“毛线讲述的故事”、 “易拉罐讲述的故事”用自己的参与行为来引导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1、毛线讲述的故事

提供材料:各色毛线、胶水、用塑料板做的画板、实物投影仪

教师参与情况:例如:“我能让毛线讲出有趣的故事,奇怪吧?那就瞧我的!”我就利用各色毛线直接在实物投影仪下开始作画。将胶水任意涂抹在纸上,让其自由下落。这些自由下落的毛线能在纸上勾画出意想不到的形象。

幼儿创编情况:

蓝队:未编

绿队:《洞洞的故事》――蚂蚁找到了好吃的面包想把它运回去藏好了冬天吃。可是它突然间记不起回家的路了,急得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它钻进了一个洞可是里面坐着小龟,小龟说:“这是我的家!”小蚂蚁又向前爬,又钻进了一个洞可是里面坐着青蛙,青蛙说:“这是我的家!”“那到底哪个洞才是我的呢?”小蚂蚁问。后来小蚂蚁在好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洞,它很高兴,把面包分给了好朋友吃。

黄队:《小熊减肥》――小熊拿着圆圈圈在玩呼啦圈,小熊太胖了它要减肥了。小熊把呼啦圈套在手臂让手臂也减肥。

活动开始,我在做画时幼儿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画面上,这不仅让他们来看而且为幼儿下面自己做画时设伏笔,让他们知道操作方法。其中有一段时间是等待的,主要是让画面更丰富,我让幼儿闭闭眼,数到“1、2、3,看!”时再睁眼。这样做让幼儿有所缓解后带来更惊奇的感受。幼儿的想象开始跳跃,幼儿的创编开始显现。我们用了话筒,这样讲的人有精神,听的人能集中注意力。绿队一成员马上就上台来创编――“洞洞的故事”这一讲赢得了大家的掌声,绿队得到一朵小红花。黄队一成员马上创编“小熊找东西”这一故事。蓝队第一活动的失利,也是我的失误可能我“扶”他一下也能创编出来 ,因为蓝队一成员已能看出画中有什么,只是一下子难以组织,所以我们老师可不能急。“横看侧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幼儿看这抽象的画面也是不同,他们创编的故事也无雷同,“DIY”幼儿张扬了个性,表达了感受。

2.易拉罐讲述的故事

提供材料:空易拉罐、各色颜料水、塑料板做的画板

教师参与情况:例如:“哇!这里藏着有趣的故事!这里好像是什么地方?”我边说边将颜料水滴在画纸上,用多种不同的颜色,再用易拉罐在纸上任意滚动。颜色水会交融,形成多样的形态。

幼儿创编情况:

蓝队:《恐龙的故事》(未编完)龙在森林里游玩,它们走来走去,它们太大了所有的动物都跑光了,恐龙们觉得很孤单。

绿队:《小猫旅行》――小猫拿着钓鱼杆去旅行,它来到河边坐下开始钓鱼,它钓呀钓可是没有钓到一条鱼。后来它就扔掉鱼杆去采果子吃了,果子真好吃。小猫想到了给妈妈也去尝尝。

黄队:《妖怪的故事》――妖怪在天上看着小兔子,小兔子跑呀跑跑到窝里躲了起了。妖怪找不到小白兔也就走了。

易拉罐的故事范文3

豆芽在中国是一种极为平常又极不起眼的菜,而且它的制作也极为简单,不少人用它赚钱谋生,但就是没有人因此发财。美国人鲁几诺・普洛奇看到中国的豆芽在美国也很有市场,于是就想把它做成大生意。他从墨西哥进了大量的豆子,从日本请来技术顾问,开始大张旗鼓地做起豆芽生意。为了扩大销路,他请人写“豆芽历史”并发表在杂志上,雇人散发豆芽菜谱,然后他又与食品包装商、餐馆老板、蔬菜批发商联系,使生意越做越火。不久他又突发奇想,将豆芽做成既利于储藏又便于运输的罐头,并到处游说这种罐头的好处,使得二战时期的军需部门订了几百万个豆芽罐头。为了使美国生产的豆芽成为地道的中国菜,他在罐头的包装上贴上“芙蓉”商标,将公司冠以“重庆”二字,让美国人觉得这些罐头的的确确来自遥远的中国。如此一来,普洛奇的豆芽生意更加兴隆,很快就成为亿万富翁。

美国的一位年轻人被贫困缠绕而几乎失去生活信心,认定自己此生注定是一个穷光蛋。一天,他在海滩散步以排遣心中的郁闷。望着忧伤的夕阳,想到自己的贫穷与无奈,他愤怒地踢着脚下的石头。突然,他发现这些石头有的很美丽,简直就是天然的工艺品。此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用石头赚钱,改变命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将挑选来的石头装在漂亮的盒子里,并在石头上刻下“我爱你”、“永远幸福”、“永在一起”等情话,卖给那些情侣当情的信物。一开始,生意比较清淡,但后来在他的不懈推销下,人们开始知道并喜欢上了他的石头。很快,他的名气大了起来,引得一些大的礼品公司也向他订货。于是,他又雇了许多工人扩大生产规模,并不断地加大石头的艺术价值。生意越做越大,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令人羡慕的富翁。

如果说这两个故事离我们遥远了一些,那我们可以说离我们近一些的。

易拉罐的故事范文4

1、爆笑虫子荒岛大结局,小海豹找到了亲人,荒岛大叔也回到了城市,结局很完美。

2、《爆笑虫子》LARVA的故事主角是一红一黄两条搞怪的虫子Yellow和Red,他们生活在纽约,天天都上演着爆笑的喜剧故事。他们有各式各样的小伙伴:屎壳郎、蜗牛、青蛙、螳螂、蜘蛛、蚂蚁……总在关键时刻出场,制造笑料。从下水道上方,经常不断掉落下来意想不到的“礼物和”神秘的“天外来客”,比如融化了的冰淇淋,各类形状的口香糖、吸管、玉米、香肠、易拉罐等等各式各样的有趣道具和偷偷闯入的蚊子……Yellow和Red花样翻新地用各种创意手段制造喜悦,给粉丝们带来无穷的欢乐。

(来源:文章屋网 )

易拉罐的故事范文5

带名片的收破烂老头

从国外回来后,好久也没见到过这个老头。家里的空瓶子越来越多,我正犯愁时,老头在楼道里出现了。我将那些瓶子卖给他,多少任他数,价钱由他订。老头最后总会很大度地说:就凑个整数吧!然后慷慨地多给我几毛钱。

两次以后,他看我总是不期而至,就问:你没有我的电话吧?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废品收购站和他的大名,然后郑重地跟我说:上面的手机可是24小时开机,以后无论有什么样的破烂要处理,都可以约他。

虽然前些年一直在国外工作,但我知道在国内手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无论职位高低、收入多寡,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送水的人有手机,送电器的人有手机,但没想到连收破烂的都有手机,而且有正式的名片,跟我们公司对外谈判交往中的名片差不多。而且扔垃圾也开始预约了。这个社会变化之快,如果不生活在这里,真的难以想像。

在美国机场,要预约清洁工

几年前,由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幸福终点站》。讲了一个荒诞搞笑却又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一个外国人在其长时间飞行途中国家发生,护照自动失效,签证被取消,只好滞留在美国海关。

这个可怜的外国人到达机场后,既进不了美国,又无法被遣送回国,只能在美国机场安检关口游荡。真实故事发生在十几年前的巴黎,一个伊朗人陷入了既不能入境又无法回国的尴尬中,滞留在巴黎机场十多年。我在自己的《如此法国》一书中就提及了这个荒诞又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斯皮尔伯格将这个故事移到了美国,辛辣地讽刺了美国海关那些不人道、不合情理的规定,再加上汉克斯大智若愚的表演,电影中的好多细节让人捧腹和回味。

其中的一个情节是:汉克斯扮演的这个倒霉蛋无家可归,又没钱买食物,美国海关发给他的食物券不小心掉在地上后被印度裔的清洁工丢进了垃圾袋。饥饿的他扑过来,想从这些破烂中翻出购物券,以便买个汉堡充饥,但却被清洁工严厉地制止了。清洁工告诉他,要想查找东西得和自己约好,而且不能现约。每周都是有规定的时间查找破烂。于是,这个饥肠辘辘的外国人只好挨到下一周。

倒垃圾有规定的时间

在北美,还真得按约定才能清除垃圾。

首先,倾倒垃圾是要分类的,如果错倒了垃圾,在规定严厉的纽约可能会遭到罚款。在曼哈顿的大街上你会看到垃圾箱上有着红色的警告:只收瓶子,否则罚款三百美元。以前在纽约生活时,我在大街上很少扔垃圾,常常将废纸揣在兜里就忘了,到家时才想起来,只好扔到自家的垃圾袋中。后来再去纽约出差时特意看了一下街上的垃圾筒,那里边也有扔的塑料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看过了那个警告才扔东西。不过规定就是规定,纽约警察是完全可以据此罚款的,如果被他们现场抓到的话。

其次,处理垃圾要按规定的时间,放在自家门前指定的马路边上,以便收垃圾的车拉走。没有垃圾筒的地方是不能随时倒垃圾的,尤其是在乡间一栋一栋的独立住房。收垃圾的车往往是清洁工兼司机,既收垃圾又开车。他们往往是北美干体力活速度最快的人,停车不到一分钟,垃圾一扔开车就走。如果有事再找他们,追出去已经晚了。

我在加拿大生活的一位朋友。因为和市政分管垃圾的部门问的争执没有解决,结果垃圾车就不收他们家的垃圾,车过去了垃圾还留在那里。他们只好将生活垃圾分成小包,每次出行的时候放在车里带上,扔到加油站和商场的垃圾箱里,很是辛苦。

我在纽约时和美国人一样,夏天都会喝掉大量的软饮料。尤其是家庭聚会时,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空的易拉罐都成箱。我都是将这些易拉罐用原来的箱子装好摆放整齐,成套地放进垃圾室。朋友跟我开玩笑说,每个易拉罐要卖值五分美金。我说只是不知道哪个地方收,也没有像国内这样有收破烂的人到访,否则我真的可以集中起来去卖。

扔废品有固定位置

在法国时我住的是公寓,扔大垃圾要放在指定的地方;小垃圾则是通过楼道的垃圾口扔下去的,但垃圾必须用塑料袋装好,还要足够结实,这样从几十层楼上扔下去也不会摔破,还不能把玻璃制品放在里面。我的邻居就违反了这样的规定,把玻璃瓶当做生活垃圾放进塑料袋中,结果摔破了塑料袋。清洁工和门房经过分析、辨别后找上门来,给以警告。那是很没面子的事。因为这涉及个人的素质和教养,你总不能让门房甚至清洁工人提示你该如何维护公共卫生吧?

扔玻璃瓶子时必须走到楼外,将集中起来的瓶子扔到一个专门的巨大塑料容器中。这个容器大到能装进去好几个人,在一米多高处有一个投放口,用橡胶遮盖,瓶子扔进去常常能听见爆裂的声音。法国人都是积攒了一堆瓶子后专门去扔的。投放口设计的那个高度,既让瓶子坠落时有破碎的可能,又不至于进出碎片伤人。我寻思,法国人将洞口设计那么高就是为了让瓶子破碎,他们回收的只是破碎的玻璃,而不是整瓶,这样也就杜绝了回收瓶重新使用带来的一些污染和卫生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好多年问,巴黎都有当街扔炸弹的危险,有的炸弹就是被放置在垃圾桶中的。为了确保安全,警察把巴黎街头几乎所有的垃圾筒全部用焊枪封死,结果人们上街时手里的垃圾没地方扔,在兜里一放就是半天,我就有过多次把废纸和其他零碎的垃圾放在兜里无处可扔、直到晚上带回家的经历。

环保的榜样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如何处理破烂的问题,恐怕日本人最有责任感。我看过中央电视台在日本就环保问题做的追踪报道。镜头下,日本家庭妇女在规定的时间将垃圾拎到规定地点,然后认真地分别将生活垃圾、塑料制品、纸类制品和玻璃制品放入不同的垃圾筒中,分类的垃圾筒多达四五个。东京的人口密度不低于北京,站在高楼上看附近的建筑也没什么特色,但人家就是干净,日本街头几乎见不到污水,草地上也见不到塑料袋。我一年多前特意去了次东京,感受到了日本人的整洁和空气的新鲜。在那里呆了两天,每天在街上走,皮鞋上却没什么灰尘。

易拉罐的故事范文6

好的引课有三个特征:

“收心”——以最快的速度,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身上来。

“创设物理情境,为新课铺垫”。在渗透“探究思想”的教学中,“引课”应为引出探究课题展示生动的素材,为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提供线索。

“前后呼应”——“引课”抛出的问题,在课程结束前应得到解决。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本着这三个原则来设计引课环节,使引课成为一节课的亮点呢?

一、实验演示,直观形象,激发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对于初中的学生,直观形象的演示实验是激起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

例如:《大气压》引课:利用一个魔力小壶给同学们倒酒,想出红酒出红酒,想出白酒出白酒,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引出新课:原来是大气压帮的忙。最后学完本节内容后,要揭开这个小壶的奥秘。

再如:对于《物体的浮沉条件》学生很难理解,上课开始时首先将一个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沉至水底,当再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并搅拌,鸡蛋开始上浮,后来它浮在盐水中,然后继续向水里加盐,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鸡蛋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鸡蛋的运动状态随盐水密度的变化的情况,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就顺利地把什么是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理解到位了,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物理故事,创设情境,诱发思维

利用讲物理故事,讲物理笑话的方法,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尽快进入问题情境的角色之中。

例如:在讲“机械运动”一节时,如果照本宣科,就会使课堂显得平淡。因此,我上课后就讲了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抓了起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当时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有这么大的本领,竟然能抓到一颗子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子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自然地认真学习,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较好地掌握了。

三、学生实验,动手动脑,富于思考

根据中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思维和心理特征:抽象思维能力差,活泼、爱动、好奇,在引课时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例如:对压强概念的教学,我让学生每人在课前用细绳和宽一点的布条做了一个连环圈,一上课,给四人小组发勾码,学生取两个连环圈左手食指挂细绳环一端,右手食指挂宽布条环一端,然后闭上眼睛,另一个同学给他左右手的环上挂相同的勾码,闭眼的同学说出左右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物理中压强的概念。

再如:物态变化复习课:首先让学生做分组实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冰融化成水出现白雾然后开始沸腾,在靠近试管口处,用一个小烧杯的底部对着试管口,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使小水滴滴落在一个易拉罐底上,易拉罐内装上冰盐混合物,这样能制造零下5摄氏度的环境,小水滴可在易拉罐底上发生凝固现象,易拉罐侧壁上还出现了白霜。通过这一个实验把这一章学到的物态变化:汽化、液化、熔化、凝固、凝华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各种物态变化的过程,学习兴趣浓厚,记忆深刻。

还有温度计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制温度计的制作过程,讨论如何改进自制温度计,自然过渡到实验室温度计的学习。通过自制照相机,学习凸透镜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四、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激励学习动机

物理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是丰富多彩的,充分利用周边的物理现象和趣味物理引入新课,既可以认识到物理并不神秘,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讲《大气压强》时,讲到假如我们去野外考察,登上一个非常高的山顶,在山顶煮饭,怎么煮也不熟,怎么回事?怎么办?如在讲《安全用电》时,通过一幅人体触电的图片引入;如在讲《压强》时,为什么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舒服,为什么坦克用履带而不用轮子。如讲《光的折射》时,可讲我们在河边看到河很浅,跳进去以后发现水比我们看到的深,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些联系生活的实例,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及规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是有用的、物理是有趣的。

五、温故知新,竞赛演练,巧妙安排

“温故而知新”,这是一种由已知向未知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由彼及此,将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借以铺路搭桥,引入新内容,使学生由旧知自然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思考和领会。例如:在机械功率的学习中,从复习速度概念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率就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不考虑教学内容的差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方式,采用新的刺激方式进行教学,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采用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进行人与人、组与组、比一比、赛一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比速度,比准确,比技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电压概念的引入中: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连接电路比赛,但每组发的电池数量不同,学生连好电路后,发现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而引出电压的概念。这样引课复习巩固了第五章学习的电路连接知识,又在连接电路比赛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还通过观察现象引起了学生对电压的思考。在电路串并联学习时、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电路连接比赛,效果不错。

上一篇销售发票

下一篇例子的英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