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长江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长江的诗

关于长江的诗范文1

值此千名学子满怀鸿鹄之志奔赴高等学校深造、万名学生满怀喜悦进入校园开始新学期生活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二个教师节。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全体教师及教育工作者,以及曾经为教育事业作出过贡献的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你们问声好,道一声“辛苦了!”向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是县委、县政府一贯坚持的重大决策。长期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支持下,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群体团结拼博,敬业勤业,倾情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向教育现代化奋进的华彩乐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危房改造走在全省前列;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成绩连续两年夺得全市第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小学办学模式改革成为湖南省基础教育继汨罗素质教育之后又一个有全国性影响的亮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六千多名人民教师长期在岳阳教育、教学第一线默默耕耘、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结果。你们在清贫的环境里、在清苦的岗位上,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为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发光发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县委、县政府感谢你们,全县人民感谢你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工作光荣、平凡、伟大、艰辛,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也寄托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和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社会氛围,各级各部门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和强县富民的大局出发,关心支持教育,努力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

关于长江的诗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采取决策级融合的多信息融合技术,提出对隧道交通事件的多信息模型,确认完成隧道交通事件,服务于交通事件的管理流程,最终达到长江隧道的安全高效有序的运行。

目前,我国在建的长江隧道就有三条,分别是武汉、上海、南京长江隧道。在公路中,隧道的使用就更多。统计表明,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己有公路隧道2495座,其中,在建的3公里以上的公路隧道有60余座,5公里以上的14座,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的国家。

隧道既能缩短交通途径,又是简捷通过险要地段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洞外环境相比具有:隧道内外亮度差大、空气污染严重、侧向净宽较小且高度有限、没有扩展活动的余地和噪声高等特点。车辆的迅速增长,使得隧道的优越性大大减弱,交通拥挤现象日趋严重,各类交通事件也明显增加,而且发生事故的严重性比较大。交通拥挤和各类交通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使隧道效率降低,而且给人们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和 经济 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有的甚至导致了严重后果。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隧道内发生事故的比率为每1亿车公里发生0.5起。同时,由于交通事件发生的突发性和随机性,现阶段要做到完全预防还存在着相当困难。因而,深入分析当前交通发事件发生后事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寻应急救援的高效途径,对于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预防二次事故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1目前交通事件管理

1.1交通事件管理流程

交通事件指的是不可再现的交通阻塞,它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

①道路交通事件(撞车、抛锚、道路维修等)。

②特殊社会活动、集会等。

③区域性灾害(洪水、飓风、有害物质泄漏等)。

上述原因均可造成道路最大服务交通量的减少并增加某些路段的服务负荷。

面对客观存在、隐患日重的道路安全问题,在采取预防措施的同时,必须尽快建立交通事件处理系统,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事件发生,有效地指挥、疏导交通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包括消防、救护、环保、车辆牵引、起吊、供应燃油等),用最短的时间排除事故,恢复交通,同时及时采取告警、劝诱、疏导、控制或调节手段避免后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死亡率为司乘人员和通行车辆提供最佳服务是交通事件紧急救援系统的基本任务,有效地降低事故损失,减少阻塞和延误,有效减免产生二次事故,保障道路安全、畅通、高效运行。

现有的交通事件管理系统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运用人工和机械的处理完成交通紧急事件检测、事件确认、事件的评估及响应、事件处理四个方面的内容。救援资源主要配备有交通巡逻车,负责巡视交通状况,事故报警;路政牵引设备,负责清除事故现场车辆;路政设备,负责养护维修逋路设施;公安部门、消防部门、 医院 救护部门、环卫部门等。在及时获取发生交通紧急事件信息的基础上协调消防、救护、环保、路政、公安等部门迅速溷集救援资源采取适当的紧急救援行动,进行现场处理。

1.2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交通事件处理系统起源于交通管理的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简便的可操作性,但由于系统涉及的内容多,学科面广,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如:在系统的涵盖范围上目前的体系结构突出了“救”忽略了“防”考虑的是在事件发乍后如何尽快的发现、确定和处理,对一些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苗头缺乏应有的预见性;在事件的自动柃测技术上,国内的研究基本处于理沦阶段。

2多信息模型的建立

2.1多信息采集

现有的交通信息如下表1所示。

通过对隧道交通运行的特殊情况,以及对信息、采集器的分析,隧道交通的多信息采集如下图1所示。

2.2多信息融合的种类

交通事件的确认主要是对事件属性的确定,其多信息模型主要是完成属性层融合,又称目标识别。它是将各信息源获得的各种有关曰标的属性信息进行综台处理,以使交通事件特征更加清晰,进而进行属性判决,识别目标。根据融合数据源的特征。属性层融合又可分为三级:数据级融合(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2.2.1数据级融合

数据级属性融合是对来自同一目标多个信息源的原始数据直接进行融合,然后基于融合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身份估计。这种融合的主要优点是能保持尽可能多的现场数据,提供其它融合层次所不能提供的细微信息。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处理时间长,实时性差;要求各信息源提供的信息是同类型信息;数据通信量较大,抗干扰能力较差。

2.2.2特征级融合

特征级融合中,各信息源获得的同一目标的属性信息分别进行特征提取,从而获得许多组关于目标属性的特征向量。然后融合这些特征向量并基于融合后的特征向量进行目标识别。特征级融合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可观的信息压缩,有利于实时处理,并且由于所提取的特征直接与决策分析有关,因而融合结果能最大限度地给出决策分析所需要的特征信息。

2.2.3决策级融合

即对每个信息、源获得的属性信息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和属性判决,然后将多属性判决进行融合,以获得目标的最终属性判决,决策级融合的主要优点有: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系统对信息传输带宽要求较低;能有效地反映环境或目标各个侧面的不同类型信息。

2.3多信息模型的实现

由上述分析可知,隧道 交通 事件确认中,信息源获得的目标属性信息的形式多样,提取的特征也各不相同,且一般情况下,事件的这些属性信息并不能同时全部得到。隧道交通事件多信息模型可分为特征提取、独立识别、决策融合三个部分,过程如下图2所示。

2.3.1特征提取

各独立识别系统根据各自的信息、通道从事件发生中获取信息,提取目标的属性特征。也就是提取各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由于其需要具体介绍各检测器的具体性能,涉及知识比较多,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2.3.2独立识别

各独立识别子系统根据各自的特征信j急输人,按照各自的识别方法,判定目标的类型,同时,根据信息质量的好坏和特征提取的精度,给出判定结果的可信度。

模式识别方法有bayes推理、模糊推理、专家系统、bp神经 网络 等。由于特征信息的形式不一样,所以各自的识别方法不尽一样。

由于根据事件的一种信息源的特征来识别,所以上述各独立识别结果一般不是一个确切的结果,而是事件识别框上的模糊集。结果可信度与目标特征提取精度有关,精度越高,则识别结果的可信度就高,它在决策融合中的作用就越大。

2.3.3决策加权融合

各识别结果和它们的可信度送往融合中心后,融合中心依据各识别结果的可信度对识别结果进行加权融合,从而得到交通事件的准确信息,如事件等级、事件地点、事件对交通影响的大小。设ri是独立识别系统i的识别结果,它是 目标识别框上模糊集,ai是它的可信度,则融合后的识别结果为:

r也是目标识别框上的模糊集,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确定最终的识别结果。当然,也可以作为最终的识别结果直接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供管理人员综合考虑再做决策。

3结语

在 现代 交通日益飞速 发展 的今天,目前的单一信息处理的交通事件管理机制无法适应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隧道具有信息来源广泛、信息形式多种多样、信息量暴增等特点,对多信息融合技术在管理机制的使用很有必要。

多信息融合技术中,通过分析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的特点,决策级融合可以使用于交通事件的确认中。

关于长江的诗范文3

——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协作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各位朋友,同志们:

真诚地欢迎大家到我县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这严寒的季节里,你们火一样热烈的工作激情,火一般辉煌的工作业绩,令我们十分感佩和振奋。请允许我代表××县委宣传部、代表××县教育系统关工委,诚挚地欢迎你们来我县指导工作,交流经验。

我县教育系统共有关工委组织机构113个,每个机构都有5名以上的老年志愿者参与工作,全县另组建了7个人数在15—25个不等的老年志愿者队伍,共动员了约900名老年志愿者参与此项工作。根据《四川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规程(试行)》的规定,各级关工委在本单位党政领导下,上级关工委指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在职同志参加,广泛团结热心教育的志愿者参与其中,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工作中,在留守学生的研究、教育、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有实效的、有影响的工作,取得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初步成绩。其中××片区的××小学、××片区的××小学分别承担了“家庭、学校、社会三教结合教育网络的组建和实施”,“留守学生的研究、教育和管理”两项实验研究任务,都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这两项实验工作,不仅带动了两个片区30几所学校和社区的工作,而且也为全县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指明了思路,打下了基础。

一、明确思路,三分一统

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涵盖量其大无穷,各种工作头绪也纷繁复杂,我们一定要理清思路,分出轻重缓急。根据目前形势和任务,原创: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了如下区分:第一块,常规工作。它包括学校的德育常规、社会相关部门的教育常规活动、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活动等。第二块,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这是一个常做常在,常抓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是未成年人成才的最大环境,我们必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理顺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第三块,尽量发现、解决现实环境中的突出矛盾、教育难题,如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就是当前教育中的一个大难题,如果不能突破,势必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局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按这个一统三分的思路来开展的。

二、三教结合,要求一致

学校小社会,社会大学校。任何远离社会的学校是不存在的,任何企图远离社会影响,另搞一套的“封闭式”教育都是徒劳的、失败的,因为学校教育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培养的人才也必须先适应社会,然后才能改造社会。所以,教育的有效性只能来源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即来源于三教统筹。三教统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又是孩子永不会结业的学校,我们必须把家长学校作为三教统筹的突破口和重点,而社区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则是难点。在三教统筹的工作中,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基本摸清了社区教育如何下手、由谁谋划、由谁统筹、怎样操作实施,以及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大致规律。现在从点上看,深度还不够;从面上看,广度也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如果在什么时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者在对未成年人的要求上,在若干社会现象(只能是主流社会现象)上明白无误地体现出这种教育的一致性,那就说明三教统筹接近成功。

三、关爱留守,突破难点

留守现象的出现,不是中国教育的土特产,它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从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必然产物,具体说,它是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留守现象的出现,给教育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留守现象对教育的影响,谁发现得早,谁重视程度高,谁的教育管理措施最得力,谁就可以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谁就是赢家。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务必高度重视留守现象,在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基础上,解决一个一个实际问题,让留守学生尽量成人成才。

(一)留守学生的基本特征和教育难度

1、留守学生的普遍特征。(1)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作用,家庭作用的缺乏,是原始情感的缺乏,是安全感的缺乏,给儿童的心灵造成极大的损害。留守学生无一例外地患有情感饥渴症,他们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说,有“求”无处应,长期自我抑制,自我消化的结果,产生孤独、郁闷、自卑和自我封闭的人格。(2)留守学生与监护人的关系特征。在留守学生的眼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子之情、天伦之乐,是任何监护人也不能代替的。中国有句俗话,“子女是自己的乖”,这句话包含了复杂的意思:第一,子女是父母的延续,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招牌,父母子女密不可分,情感牢不可破,任何监护人在孩子心目中都没有这种地位。第二,监护人多属直亲、旁亲或父母的朋友。直亲或旁亲最典型的代表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仗着亲情的血缘程度,敢管敢教,但隔代教育一是溺爱多于严格要求,二是在思想观念上,知识新旧程度上差距太大,往往不被留守学生接受,时常遭留守学生的反驳嘲笑,教育效果极差。三是由于监护人年老多病,精力不足,对留守学生监管不力,很容易轻信留守学生的诺言,久而久之铸成大错还不知就里。假定监护人是与留守学生父母同辈的直亲或旁亲,与隔代监护人相比,虽然缩短了年龄和知识上的差距,但他们对留守学生的管理,不敢像管自己子女那样严格,害怕留守学生不理解,在父母那里告黑状,引起误会,因而在教育上先是严格要求,接着是轻描淡写,最后是“劝人不倒嘴软,拉人不倒手短”,只要生活上优待就问得过良心了。到头来,一般是只养不教。(3)留守学生对爱的积累和情感宣泄存在严重问题。他们需要撒娇,需要安慰,需要鼓励,需要发泄,而监护人基本上无能为力。各种不良情感和情绪得不到宣泄和化解,久而久之形成情感势能,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如果学校有利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开展得太少,而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那么,留守学生轻则孤独、自闭,逆反,重则在不良诱因的影响下,产生不道德行为或行为。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2、留守学生面临的教育和环境特征

(1)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从教育原则到教育方法到开展活动,一般是大锅饭,很少为留守学生作有针对性的设计。如表彰先进、各种竞赛、成绩上的要求,都很少考虑留守学生的特殊性。(2)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一般是有始无终,有的干脆是摆摆样子。其实,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他们最需要心理沟通和心理问题的矫正治疗。(3)家长会、家长学校也未把留守学生的特殊情况作为重点研究对象。(4)网吧、游戏厅、不良影视书刊、社会不良生活和嗜好(如抽烟、喝酒、打牌)随时引诱留守学生上当。(5)到目前为止,留守学生的问题,还未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电视、书刊、社会舆论专题都很少涉及到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

家庭、学校、社会与留守学生的综合作用所构成的留守学生基本特征,很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和教育部门首先发现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就是一种不可小视的贡献,如果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这一工作,那就是一项落实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功德。

(二)××片区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找到了突破口

××片区各个学校在接受了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试点工作后,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双星小学就是较为突出的代表,他们的工作主要有:

1、成立了留守学生研究室,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2、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原创:形成了调查报告,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全片区10所学校都制订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计划。

3、认真开展了若干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建立领导机构,领导成员都分担了具体任务;二是定期开展留守学生专项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留守学生特长展示、帮扶贫困和后进留守学生的活动、“留守学生早当家”、“我自立、我自强、我快乐”的以塑造为主的激励教育,与留守学生交流心声的校长热线、展示优秀留守学生及优秀监护人风采的相关活动、众多老年志愿者参加到留守学生校外辅导活动等等。

4、有的学校建立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课题,如猛山学校的《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普兴学校的《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以上工作虽然带有探究性,而且开展的时间不很长,但确实收到了明显效果。双星小学的汇报,就集中代表了乐善片区各学校的工作实绩。这些成绩,仅仅是打开缺口后的初步收获,带有试验性和浅表性,希望市上的领导和各兄弟县市加以指正。

四、形成机制,注重长效

在形成机制和追求长效问题上,我讲三点意见。第一,在三教结合上,点上的工作要更深入、扎实、持久,不断探索运行机制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方法,获得经验,在全县更大范围内推广运用。还没有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当地中小学要主动积极地向当地党政汇报,并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在2006年内,把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起来并投入工作。第二,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上,以今天的会议为起点,各校都应开展调查、分析、制订计划和实施方案,将留守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并突出其重要性和特殊性,争取做出更大成绩。第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有效的方式是知行结合,在灌输道德知识的同时,大力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而固定下来的,一是训练,二是强化,三是反复进行,没有捷径可走。习惯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惯是人格的外在表现。说到底,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成份是养成教育,而良好习惯的培养,正是养成教育的核心。

关于长江的诗范文4

国家赔偿的范围问题是关涉国家行为空间和公民权益维护的关键所在。适当扩大国家赔偿的范围已是国家赔偿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民事错判是否应当纳入司法赔偿的范围问题,学者之间还有不同的认识,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一、对现行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情况的分析

有关民事、行政司法赔偿的规定,。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1之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应当说,将民事司法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是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的一大特点,顺应了国家赔偿法的发展趋势。但是,从该条款规定的内容来看,我国民事司法赔偿的范围被严格地限定于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和对民事裁判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这三种情况,而不包括民事错判。并且,逐项列举式的封闭立法模式完全排除了司法实践援引国家赔偿法一般条款(《国家赔偿法》第二条)对民事错判进行司法赔偿的可能性。如此一来,按照现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不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民事错判,也不论民事错判造成什么样的不当后果,当事人都无从依法获得国家赔偿。

从司法实践来看,最高人民法院为规范国家赔偿工作,相继颁布了几个司法解释。其中,与民事司法赔偿有关的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15号)。该解释第二条对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进行了具体细化。该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发生错判并已经执行,依法应当回转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采用反对解释的方法对其加以解释的话,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于已经执行的民事、行政错判,无法执行回转的,在特定条件下,国家要承担赔偿责任。所以,与《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的全封闭状态相比,该条款似乎对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的范围还留有商讨的余地。与民事司法赔偿相关的第二个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27号)。该解释第一条所规定的内容与《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一条如出一辙,其无非是对即有的非刑事司法赔偿事项的相关问题加以细化。同时,该司法解释也进一步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尚无将民事错判纳入到司法赔偿范围的立场。

在实践中,存在地方法院对因民事错判而导致当事人损失且无法执行回转的案件进行司法赔偿的先例。例如,某省高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了一起民事错判案件。原告胡某与被告卢某的私房相邻。因所有权确权纠纷一案诉本文由收集整理至县法院。原告以其祖父在世时的房契和文约为据,认为两个私房之间的通道应归己方所有。被告方则认为该通道的房屋已由卢家三代居住至今,不应拆除。一审法院未经仔细调查,以原告出具的早已失效的房契为据,判令被告拆除该房屋。被告不服,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诉。中院也未经调查就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对终审判决仍然不服,多次申诉。在此期间,县法院强制执行,将争讼房屋予以拆除。后来,高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要求中院重新审理此案。中院经重审,撤销了原审判决。几年间,被告卢某因房屋被拆损失3000元,另租房屋花费3000元,申诉路费花费500元,申诉误工损失300元。最后县法院酌情赔偿卢某3000元。[1]应当说,该法院针对当事人因民事错判造成的损失予以主动赔偿的行为,有利于弥补当事人的损害,是法院主动承担责任的表现,也有利

于社会矛盾的化解。但是,因为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将民事错判纳入到司法赔偿的范围,所以,这种做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二、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范围的必要性

《国家赔偿法》之所以没有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的范围,官方给出的立法理由是:“对于民事审判、行政审判中的错误,经法院改变后的判决,由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履行义务,不宜列入国家赔偿的范围。国外一般也是这么做的。”[2]此外,有学者认为,民事错判原因的多样性也是导致民事错判不宜纳入司法赔偿的原因之一。其实,详加分析可知,上述反对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范围的理由并不充分。将民事错判有条件地纳入到司法赔偿的范围是很有必要的。

1.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的范围是弥补当事人因民事错判而遭受无辜损害的现实需要。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被撤销的,可以通过执行回转程序予以回复。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执行回转程序也基本能够适应纠正执行错误的实践需要。但是,在诸如上述两个案例那样的特殊情况下,执行回转程序却也无能为力。概括而言,执行回转程序难以回复因民事错判而导致执行错误的情况包括两种:其一,民事错判经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改判后,执行回转在客观上已难以实现。例如,取得财产的一方当事人在改判后已无清偿资历。又如,在上述蓝天公司与李某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中,蓝天公司在原判决执行后已经注销等等。其二,一方当事人并未因生效的民事错判取得直接利益,或者取得的直接利益不足以弥补他方当事人因错判遭受的损失。如上述卢某与胡某所有权确权纠纷一案中,在执行回转后,卢某只取得了通道的土地使用权,但是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却难以从胡某处得到回转。可见,当事人因民事错判而受到的损失,有时是难以通过执行回转程序得到弥补的,而司法赔偿制度则是填补该损失的可行手段。

2.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的范围符合国家赔偿制度的立法宗旨,也符合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建立正是以这一规定为根基的。作为一种法律救济制度,国家赔偿法的任务不仅在于通过立法和司法来确认和实现法律主体的合法权益,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对平等与公正的重建。[3]当事人有依法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所谓公正审判,从实体角度而言,就是通过审判获得其应获得的权益或承受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具体到民事司法领域,就是要通过正确的裁判在当事人之间公正地实现利益的分配或损害的分担。如果民事错判非但未能实现在当事人之间公正分配利益或损害的基本功能反而给当事人造成了更大的损害,那么,就有将其纳入司法赔偿范围的必要。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民事案件再审条件来看,导致民事错判的原因既有当事人举证不足的原因,又有审判人员审理方面的原因;既有审判人员个人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违反法律程序,甚至是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原因。因此,立法可以设定一定的标准对民事错判司法赔偿加以限定,而不宜笼统地以民事错判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为理由将其排斥于司法赔偿的范围之外。

3.从比较法的角度而言,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国家赔偿范围立法中包括民事错判。法国在1972年制定的《建立执行法官和关于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法》规定:“国家必须赔偿因存在严重过错和拒绝司法等有缺陷的司法公务活动而产生的损害。”法国民事诉讼法第五百零五条规定:“司法官因欺诈渎职,拒绝裁判或其他职务上的重大过失而受有罪判决确定者,被害人得依本法之规定,请求国家赔偿。”西班牙宪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凡人民因判决错误或司法官渎职所受之损害得依法律之规定要求赔偿。前项赔偿,应由国家负责。”德国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九条第二款第(1)项规定:“公务员因对诉讼事件做出判决而违背其职务时,以违背职务涉及犯罪行为为限,应对由此而造成的损害负赔偿责任。”前述司法官或公务员在解释上当然应包括民事审判人员。这些立法例虽然在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范围的标准上宽严不一,但是,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范围的做法却是值得借鉴的。

三、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范围的标准

笔者建议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的范围,但并不赞成将所有的民事错判全部无条件的一齐纳入进来,而是要设定一定的标准。这是因为:导致民事错判的原因多种多样,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将因法官认识不同而被改变的裁判也纳入民事司法赔偿的范围,则难免会对法官的独立审判权形成不当干扰,久而久之,则会阻碍审判事业的发展。因此,该标准的确立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利诉求与维护法官的独立审判权之间的关系。在司法赔偿责任一般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将民事错判纳入司法赔偿的范围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1.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存在错误,且经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改变或撤销。就民事错判类型而言,包括民事判决、对当事人实体权利有影响的裁定和调解。该民事错判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否则当事人可依上诉审程序提出权利诉求。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从维护其既判力的角度出发,非经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改变,仍应维护其法律效力。原审民事裁判未经审判监督程序予以变更或撤销,或正在经历审判监督程序,则尚不能确定其为错误的裁判,自无发生司法赔偿之可能。

2.原审民事错判已经执行,且当事人的损失在该民事错判纠正以后无法通过执行回转程序予以弥补。这一要件是损害结果要件和因果关系要件在民事错判司法赔偿方面的具体应用。较之于其他类型的国家赔偿责任而言,当事人因民事错判而受损害有其特殊性。就损害结果而言,当事人因民事错判而致损害包括两种情况:其一为他方当事人并未从法院错判中获得直接的利益的情形。在此情形下,自无适用执行回转制度的可能。其二为他方当事人因民事错判而取得了全部或部分利益,也即民事错判在当事人之间进行了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在通常情形下,受损方当事人的损失可在原审错判改变后,通过执行回转程序得到弥补。但是,因为获益方当事人因主体消失或嗣后无资历等原因,执行回转程序不能全部或全部不能纠正这种不当的利益分配。就因果关系要件而言,民事错判的强制执行与当事人的损失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正是对方当事人的不当诉求与民事错判的强制执行直接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当事人的损害结果。

关于长江的诗范文5

关键词:中职 市场营销 信息化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工作者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新课程、新方法和新标准,力求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笔者身为中职教师,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教学改革挑战,针对中职生学习的特点,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在将信息化手段运用于市场营销教学方面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信息化手段与中职市场营销学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1.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媒体作用也由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就是要改革传统课堂单向灌输的模式。信息化教学正是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探索中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之一。

2.中职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生常被人认为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上进心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目标不明确等。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中职生和普通高中生相比具有其独特性。

(1)中职生是特别的学生群体。他们正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他们已经意识到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是很难在社会立足,在学校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为此他们的求知欲强烈。

(2)自主意识在增强。中职生在生活上追求独立,学习上要求自主,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责任意识。部分学生尽管初中基础不太好,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够强,但喜欢动手,有决心入读中职后好好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找一份工作。

(3)和高中生相比,中职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开朗,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更强。

针对中职生的这些特点,运用信息化教学这种开放的课堂模式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及促进他们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方法。

3.学科性质和就业市场需求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工作,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日趋扩大。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销售专员、市场调研员、市场督导、营销助理、营销主管等。这些营销岗位的人员都应具备较强的信息运用能力。因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等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为了稳定地发展,赢得最大利润,正积极探索着使市场营销策略更加市场化、信息化的方法。信息化教学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市场营销教学与信息化手段融合的要求

1.教师教学理念要更新,师资水平要提高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职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把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教学各个环节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石。为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专业教学技能、教学媒体开发能力、教学设计技术等,学校应构建对中职师资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指导价值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模型。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几年就一直利用周末和假期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还举行了信息化教学软件开发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及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以此来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构建青年教师信息化发展平台势在必行。具体措施可以是:构建全国性、区域性学校青年教师一体化网络系统,建立教师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定期进行视频电话会议,建立学校青年教师的奖惩机制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中职营销课程的改革,要求不断加强中职营销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促进他们活用信息、用活信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样才能适应中职营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要加强教学硬件、软件的配备及运用

完备的硬件投入是信息化教学得以推行的基础和前提。设备的更新、硬件的添置为学校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特色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具备条件的学校应建立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网络教室,还应对每个班配置一定量的电子双白板,所有专用教室安装液晶触摸一体机,双网信息能覆盖到全校的每个房间,实现“班班通”。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建立了十几间网络教室,八十几个班,班班都是多媒体教室。正在建立微格教室,还创设一个名叫“书香校园”的电子阅览室。为营销教学专门设立一间营销实验室,在这间教室可以进行企业经营电子沙盘教学及网络营销模拟教学。具备了信息化教学应有的硬件基础,就应着手建立各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软件。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可采用的软件有:网络营销模拟教学软件、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企业经营电子沙盘。这些都是现成软件,具备经济条件就可以购买使用。目前,许多学校还建立了市场营销学网络辅助课程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教学硬件、软件的配备固然重要,但是应用是第一位的。为此要鼓励教师大胆使用现代化教学硬件、软件,逐步使他们由“要我用”转变到“我要用”,帮助教师转变角色,积极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笔者所在的商贸组就建立了一个discuzi(社区论坛)。平日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收集的案例、图片、视频上传到该论坛,根据积累的资料,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去论坛中下载所需要的资源,并且可以在论坛上聊天、交流,还可以把上课拍摄的微视频上传到优酷土豆网,以链接的方式从论坛上打开视频。此举为加强市场营销信息化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3.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针对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销售能力、商务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公共关系能力、销售管理能力等基础性及发展性的能力,此外还应锻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如运用网络营销软件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网络上进行各种销售推广,这就强化了学生的销售能力、商务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的使用能培养学生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企业经营电子沙盘的操作又能加强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拓展他们的经营思维。

三、信息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要有机结合

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视听冲击,再加上教师富有情趣的讲授,良好的师生互动会相互感染,活跃课堂气氛.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愉悦学生的心情,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如笔者在上品牌决策这节课时,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有关品牌命名、设计及是否一定要给产品加个品牌等知识,并且把收集的资料上传到论坛。课堂上老师打开论坛,结合老师和学生共同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在论坛上对“有品牌好”和“无品牌好”这两种观点进行投票,要提供案例证实自己的观点。在学生一翻激烈争论后,老师把学生讨论中的一些偏颇处加以点评,在黑板上列出品牌决策的优缺点后,以生动的语言和微笑的表情讲解,使学生对品牌决策这一知识点理解深刻。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效果很好。因此,在市场营销信息化教学中,应在继承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发挥信息教学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2.防止过度信息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信息化教学和许多事物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具有高时效性和强交互性,可以享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看到更生动形象的演示,练习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老师可以通过软件批改作业并对学生进行评价。当然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的弊端:首先计算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辐射,对身体有害,而且长时间看着计算机屏幕,有损我们的视力;其次,网络中的不良网站,随时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如网络中的一些不正当的营销竞争手段,会影响学生将来的职业道德,并且中职生往往会沉迷于网络,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营销专业的学生性格相对更活跃,思想也更开放,受此负面影响会更大;再次,长期使用信息化教学,导致学生书写能力下降,习惯性地上网搜索资料,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性,导致思考问题的能力减弱,懒于动脑。所以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要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要处理好学科内容与计算机运用之间的关系,利用好信息化教学,让我们的教育更上一层楼。

关于长江的诗范文6

摘 要: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省级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

高技术具有高智力、高技术、高战略、高渗透等诸多特点。以高技术为基础高技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它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附加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等领域。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趋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正逐步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高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担负着引领技术创新的巨大使命,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的带动作用,是国家以及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6%。国家也逐渐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投入,R&D经费内部经费从2009年的892.1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034.34亿元。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推动我国经济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探究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也是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关注点。赵玉林,魏芳(2006)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关欣等(2013)利用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态影响关系。桂黄宝(2014)通过构建基于FEDER思想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效应。洪嵩,洪进,赵定涛(2014)构建了基于共同演化理论的我国高技术产业系统与所在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模型,实证分析了两系统的演化水平。李伟华,周立群(2015)运用灰色关联法,将经济发展分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就业增加四个指标,探究了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与各指标的关联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数据、方法与模型建立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意味着创造新价值的高低,选取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其发展状况的指标,记作NR。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记作GDP。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模型建立

本文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

三、实证分析结果

1.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存在单位根就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了。单位根就是指单位根过程,序列中存在单位根过程就不平稳,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本文利用Eviews7.2软件,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两个变量分别进行LLC检验、ADF-Fisher检验和IPS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2.协整检验

通过对数据的协整检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区域Fisher检验结果分别是15.60(***)、17.69(***)、12.35(*)。上述结果表明,和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面板数据的Fisher检验拒绝了与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零假设,但不能拒绝这两个变量最多存在1个协整关系的零假设,所以LnGDP与LnNR是协整的。经过回归分析,得到长东、中、西部区域协整方程分别为:

(4)

3.误差纠正模型

由于时间跨度较小,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虽然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短期很有可能出现偏离均衡的情况,因此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验证协整方程是否可靠。本文建立以下误差修正模型(ECM):

通过误差纠正模型发现,对于东部而言,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高技术产业发展都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同理,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原因,不是短期原因。而对西部,经济增长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原因。

四、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关系,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推进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推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区域共同发展。作为国家重点实施战略,长江经济带要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一方面,要挖掘长江中上游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另一方面,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不断缩小东中西部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

第二,继续加大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水平。在重点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背景下,各省市之间互相吸取经验,科学配置资源,以确保经济活动持续高效地进行。

第三,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升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应该向中西部区域扩散,仅仅在东部区域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各区域应注重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长江经济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为我国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玉林,魏芳.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6).

[2]关欣,乔小勇,孟庆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2).

[3]桂黄宝.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出效应分析:扩散还是回波?――基于FEDER模型的空间计量检验[J].科学学研究,2014(04).

[4]洪嵩,洪进,赵定涛.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演化水平研究[J].科研管理,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