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土保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土保持范文1
今天的会议也十分重要。刚才,刘震同志代表水土保持司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详尽的工作报告,既回顾总结了一年来调整水土保持思路、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深化水土保持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又对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北京、重庆、山西、江西、陕西、广东等六省、市的典型发言,内容丰富,经验宝贵,有新意,有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介绍了利用新的机制和措施,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和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做法和经验,听了很受启发。概括起来,这些发言的特点一是思路好,二是做法好,三是措施好,四是效果好,五是经验好。去年以来,各地积极调整思路,深化改革,真抓实干,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效十分显著,这是水土保持战线广大同志们认真实践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励精图治,拼搏进取,扎实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面,我就当前形势下进一步调整水土保持思路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第一,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和植被恢复,尽快改变生态恶化的局面,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对此,**中谈到生态建设时,特别强调指出"要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汪恕诚部长多次强调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这些指示精神为我们开展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指出了方向,明确了思路调整的重点。为抓好贯彻落实,去年水利部专门下发文件,强调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过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偏重于人工治理,对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重视不够,尽管做出了许多艰苦的努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治理进度缓慢,很难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表明,我国的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很多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近几年沙尘暴频繁发生,就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重要信号,按现在的治理速度和投入水平,仅仅依靠人工治理,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调整工作思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大面积的封育保护,加强管理,才有可能尽快改善生态环境。
当前各地要把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我国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防治的艰巨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注意处理好依靠自然力量和进行人工治理的关系,在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发动群众积极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封育保护,促进大面积的植被恢复。二要积极进行探索,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水利部决定今年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第一批试点工作,如何开展,在什么地区合适,效果如何等都需要经过探索,逐步积累经验,然后再大范围推广。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试点,丰富工作内容。要重点抓好有关封育保护法规和规划的制定,加强部门协调,搞好效益监测等工作,明确不同类型水土流失区的修复模式,探索出一条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新路子。三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控制人为破坏和对自然的侵害,减少对自然的过度干扰和索取。当前要抓住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等一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机遇,大力转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为生态的自我修复创造条件。
第二,要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上。多年的水土保持实践表明,治理水土流失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凡是在治理过程中,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取得实惠的地方,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就高,治理的成果就能巩固,生态建设的目标就能实现,反之,就会失败,得不偿失,劳民伤财。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过度向大自然索取,结果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态恶化。当前,虽然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我们仍然面临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双重压力。因此,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定要针对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恶化的主要原因和关键问题,标本兼治,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奏效。一是在工作方法上决不能就水保论水保,就生态论生态。我们的工作要着眼于生态,但着力点要放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上。这些年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的重点治理工程中大搞坡改梯、坡面水系建设,在黄土高原推广淤地坝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种植经济林和经济作物,推广沼气,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进而协调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使治理区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水土整治,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以较少的土地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综合治理中,要建设必要的高标准农田,配套水利设施,国家的补助资金也要多向这方面倾斜。高标准农田也不一定只种粮食作物,要根据当地情况和群众要求,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牧区要建设基本草场,能形成特色经济的地方就大搞特色产品基地等等,保证群众有粮吃、有钱花,并能得到稳定发展,以此调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三是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因水制宜,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水土保持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制定规划时就应当征求群众的意见,采取群众愿意接受的措施,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实施起来群众的积极性高,治理效益好,成果容易巩固。
第三,加强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水利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关键性措施。要围绕治理区水土流失成因,在坚持综合治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力度,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从根本上改善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群众增收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在水和生态建设的结合点上做文章。在黄土高原地区,要加强以淤地坝为重点的坝系工程建设,上拦下保,减少泥沙下泄,淤地种粮,退耕还林还草,促进林草上山;在长江上游地区,要搞好坡改梯、退耕还林和灌排兼备的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在草原区,要通过加强水源及节水工程建设,发展人工草场和草库伦,促进围栏封育和草原保护;在内陆河流域,要合理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保证生态用水,防治土地沙化,恢复绿洲生态。
同时,水利系统各部门要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形成合力。制定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要充分考虑生态用水,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和节水灌溉项目时要尽可能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相衔接,以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要把农村水电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以小水电代燃料,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促进大面积封育保护,减少植被破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第四,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搞好水土保持基础工作。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加强综合协调,归口管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是法律赋予水利水保主管部门的职责。尤其是在当前全社会广泛关注、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各级水利水保主管部门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当好政府的参谋,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努力创造一个统一规划、部门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治理水土流失的良好氛围。
一要抓好水土保持综合规划。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坚持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三大措施并举,坚持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兼顾,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生态用水。规划要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形成共识,统一目标,使规划真正代表群众意愿,符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规划经当地政府批准后,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作为统一实施的依据。
二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加强部门协作,分工负责,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同时要发挥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三要重视和加强基础性工作。制定好标准、规范等,为相关部门、行业开展治理提供依据,同时要搞好宣传和技术推广工作,以优质服务赢得部门和行业的支持。对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既要严格按程序审批,又要注意简化手续,做到程序少、服务好、管得住。要经常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沟通情况,取得理解和支持,这几年各地在执法工作中加强部门协作,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效果很好,要继续坚持。同时,要积级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和途径,形成合力。
四要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工作。要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注意发挥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对不符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求的各类生产建设活动,要依法督促其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义务,同时严肃查处违法案件,查处一件,教育一片。要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不仅要掌握全国的水土流失动态,而且要掌握全国生态建设的效益情况,对有关部门和社会开展的生态建设也要进行监测,凡是符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标准的都应列入统计内容,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不断改革体制和创新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将对现行的水土保持管理体制、投入机制、产权制度、监督管理形式、组织治理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根据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快水土保持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促进水土流失治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投资多元化机制。实行国家投资、集体投资和个人投资相结合,内资、外资和有偿、无偿资金相结合。要积极为投资者创造条件,保障其合法权益。国家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资金要作为引导资金,尽可能与其他渠道的资金捆绑使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多渠道增加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二是继续推行土地承包、股份合作、租赁和拍?quot;四荒"使用权等多种形式的水土流失治理责任制。特别是加强对"四荒"治理开发的管理,既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又要兼顾治理开发者的经济利益,不允许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要积极培育和支持大户治理,资金上给予支持,技术上给予指导,政策上给予优惠,通过大户带动群众治?quot;四荒",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生态效益,使"四荒"的治理开发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三是加快水土保持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结合水土保持的实际积极推行"三制",既要有利于项目的建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质量,又不能完全照搬大型基建项目实行"三制"的做法,要不断探索符合水土保持实际的推行"三制"的途径和方法。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和即将取消"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的形势,要大力推广云南省的做法,在所有项目建设区实行投工、投劳承诺制。在项目建设前,要先征求项目区群众的意见,在国家扶持的基础上,群众需要对投工、投劳作出承诺,做到一事一议,要尊重群众意愿,不能强求。
最后,我就今年水土保持工作和会后的落实,再强调两点:
一是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思路已经明确,当前关键在抓落实。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把水土保持作为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部里确定的任务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加以落实。当前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抓思路调整的落实,根据中央的治水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理清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路;二抓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的落实,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用好国家的资金,加大项目检查力度,保证质量效益;三抓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管理,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
二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水土保持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脱贫致富,水土保持部门的同志们要深入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勤政廉政,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水利部把今年作为水利工作的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汪恕诚部长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一要认真分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生态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水土流失区群众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和会风,提高质量,注重实效。三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
水土保持范文2
【关键词】: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
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了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由此看来,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简单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1、水土保持预防分析
为了能有效地达到水土保持效果,工程实施前应当结合项目区的实际,突出预防监督,实施以绿洲为主的重点治理方略。为了有效地预防本项目水土流失持续发生,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充分发挥水土资源利用率,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尤其是对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情况将会得到有效改善处理,是一种符合本工程新疆特色的水土保持模式。另外,还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应当在注重开发的动态化,使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并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防治城市水土流失的措施
2.1加强城市管理,做好统筹规划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理念的提出,我国城镇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加上城市暂住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给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带来的负担越来越重。需要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城市总体的统筹规划中,站在有利于改善今后城市发展与生活、生产良好环境的角度,积极、合理地做好城市的合理布局与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由于城市建设水土保持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以及多个行业,与城市居住者的利益有着较大关系,因此,应该由规划部门、水保部门、林业部门、国土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一个领导机构,重点放在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协调上。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无障碍,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
2.2不断加强城市植被管护
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居住环境与出行环境,针对旧城需要加快改进步伐,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需及时跟进绿化防护措施,保证改造区林草覆盖率不降低。针对新城区,需不断加强城市中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加强管养,保持一定的林草覆盖率;针对城市中部分长期存在的废渣废土积存区,需要以改善市容市貌为目的,栽种生命力强、经济条件不高、易成活的植物。城市中市政路两旁除非因特殊原因不能种植绿化植物外,均需要及时栽植绿化植物,有条件的地方在道路剪设置隔离带,南方多雨地区可在分隔带种植红绒球、三角梅,北方半干旱地区可栽植木槿、大叶黄杨球等观赏植物,高架桥底栽植合果芋等喜阴植物,桥墩位置栽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不断排查城市中存在的空闲地、地,结合周边实际情况及时种植适地物种,不断提高城市的林草覆盖率,同时对已经种植的植被加强管养和维护,保C其能正常发挥水土保持作用。
对耕地的使用结构调整,重点是对其改造成集约型。如,可采取退耕还林的土地结构调整方式,可改造区域种植沙棘和护岸护滩林,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对林地的使用结构调整重点是考虑林地区域的增加,保护河谷次生林。对草地的使用结构调整,重点是针对退耕还林的区域种植为人工草场。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林草用地比例相对增大,这将有利于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程度的降低,以及有效地改善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
2.3加大惩处力度,遏制不法行为
为了保证城市建设的有效发展,针对一些严重的、典型的违反水土保持法行为需要依法进行处理。首先是针对开发建设单位的处理,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全市树立一个依法处理的典型,保证一定的威慑力。同时,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其次,相关部门需不断开展宣传工作,加强开发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
2.4加强城市建设的水土保持工作
由于城市建设范围较大,其中涵盖了城市道路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等多种开发建设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妥善处理永久弃渣和临时弃渣,处理方式首先考虑与周边其它在建项目进行沟通,尽量做到弃渣的综合利用,若不能利用需及时运至指定渣土收纳场。对于临时弃渣则需做好拦挡防护措施,长时间堆置的弃渣还需在表面临时覆绿,防止水土流失。在建设过程中,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减少地表扰动。施工后期需及时跟进植物防护和绿化美化措施,既保持了水土又美化了环境。
2.5注重城市企业水土流失的管理
近年来,不少乡镇企业进驻城市开发区,这些乡镇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人口就业以及推动城市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差、缺乏水土保持观念,生态保持、环境治理方面意识不强,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引导。加强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避免污染向周边地区蔓延,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对企业、企业责任人、企业工作人员的水土保持工作意识的教育,增强人们对保护环境、治理生态环境的责任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宣传《水土保持法》。
结语
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仍处于关键时期,水土保持战略对于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意义重大,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无论在法律政策、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在国家层面已经制定统一的水土保持规划,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支撑和保障。可以预见,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战略体系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快。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同时,总结成绩和不足,推动中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的建立和实施,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会。晋西黄土区农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效应研究[J]。人民长江,2013(08):28-34.
[2]王晋雨。植树造林对矿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5(02):28-34.
水土保持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城市水土保持;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对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从长远眼光来看,加强城市水保持,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同时也能够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下面我们就具体阐述依稀当前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城市水土保持。
1 新形势下,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
1.1 缺乏水土保持意识
加强水土保持并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而是一项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的事业。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对国家建设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并派专门的组织人员积极地投身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其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积极地宣传水土保持的好处,使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进来,为水土保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开发商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为了自身利益牺牲城市环境和资源,导致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一些城市居民自身环保意识薄弱,对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采取纵容态度。
1.2 法制不健全
虽然我国正处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阶段,但是针对城市水土保持问题却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规定,而且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人们水土保持意识淡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
1.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等建设项目。伴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不仅改变原有的地形,而且导致土壤受到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施工建设都会导致水土流失,例如,修路、铺设地下管线等等,这都会导致原有的水土格局发生变化,建筑物地基的挖掘等建设也会造成城市地貌的变化。
1.4 城市绿地面积小地下水抽取严重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越来越快,很多建筑设施拔地而起,相比而言,城市绿地面积却实在是微乎其微。正因为这些建筑导致土地出现硬化现象,大气降水会在地表形成径流,直接通过裂缝渗入到地下形成潜蚀,容易导致地面出现塌陷。此外,随着城市居民的不断增多,地下水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地上升,这就导致地下水循环系统受到破坏,导致地面沉降。
1.5 垃圾、废物和取土采石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随之越来越多,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随意堆放垃圾废弃物,工厂随意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建筑工程采石等活动,不仅会对地表植被产生破坏作用,而且这些产生大量废弃的工程残渣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污染作用,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2 新形势下,城市水土保持的策略
2.1 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宣传
为了提高城市水土保持的有效性,应该加强对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增加宣传途径,提高城市建设审核标准等等。首先,我们应该积极地拓宽水土保持宣传手段,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提高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其次应该加强各地方的水土保持成效交流,定期举办交流会,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
2.2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执法力度
要想保证水土保持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法律制度,这是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基本依据。首先,我们应该以当前法律法规已有的关于水土保持的内容为依据,并根据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建立适合当地使用的我水土保持的相关规定,这就使水土保持工作顺利的开展。其次,相关的监督执法机构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地落实国家的相关规定。此外,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3 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开发建设不合理,是导致城市水土流失的罪魁祸首。只有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工作,以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严格要求开发建设项目业主认真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明确水土流失责任、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和措施,使城市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才能有效防治城市水土流失,促进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4 重视城市绿化
要实现城市水土保持,一定要重视城市绿化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1)对于城市弃土弃渣的堆放地,可以通过种植适应能力较强、根系较发达的绿色植物起到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的作用;(2)在短期闲置,即将开工的工程建设用地上,应采取临时绿化措施;(3)应该充分利用公路两旁和城市边缘的废弃地,种植绿色植物;(4)在城市中间的空闲地、裸地种植绿色植物,扩大城市绿色覆盖面积。(5)对城市建筑墙面、屋顶、院内进行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绿色景观。
2.5 治理弃土弃渣,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首先,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要采取集中管理、分散处理的方式,防止弃土弃渣污染水源和堵塞河床,增强城市防洪、抗洪能力。其次,对于城市开发建设中所需要的石料进行集中开采,并将开采后的地面用作其他建设用地;对建设后的弃土弃渣、开挖面等及时种植植被,防止在城市建设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
2.6完善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在编制城市水土保持规划的时候,要对以下因素进行综合考虑:(1)具体城市的地形地貌;(2)城市植被情况;(3)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4)城市的功能分区定位;(5)城市的开发建设规划和生态建设目标。
在对以上要素的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编制城市水土保持规划。这是规范城市工业生产和建筑开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和保证。
2.7 加强对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探讨
城市水土保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给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广泛讨论,及时解决:(1)城市水土流失的具体形式和普遍情况、个性特点和共性规律;(2)工矿区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方法;(3)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的处理;(4)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方案和评价体系。
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加强对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争取在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中,不断革新办法、扩宽思路、提高水平,使市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结语
通过上述对城市水土保持重要性的阐述,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加强水土保持不仅是影响当代的人的事,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后路。我们必须坚持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水土保持,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水土保持范文4
要鼓励流域群众参与,发挥乡土知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使水土保持科学技术能够和当地的乡土知识建立起高度的兼容性。培养和提高当地群众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效地保护和巩固水士保持项目的成果,在实现流域群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各县政府对流域综合治理要高度重视,一个流域或者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因为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管理中,只有各相关部门(如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等行业)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综合”治理。而这种部门的合作包括了技术合作和政策层面的协调和统一。相比较而言,技术层面的协作要比政策层面的协作容易一些,而真正要实现政策层面的协作和统一,就需要政府部门内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并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二、加强生态修复,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
山区土地资源为林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林地不仅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而且对调节气候,水源供给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省会西宁市的重要屏障。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水热条件不充足等,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森林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注重植被生态系统修复,增加远高山区封育管理面积,促进灌草生长,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促进生态系统优化,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水源供给等生态功能。
三、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按照清洁型小流域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应结合实际遵循“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综合配置各项措施并合理布局,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使其形成结构良好、各项功能较强的整体防护体系,达到保持水士、保护水源、改善环境、促进生产的目的。
四、加强宣传,推动水土保持科普教育
一方面,以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法等法律的宣传为突破口,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依法严肃查处非法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污染的行为。同时做好群众生态保护和环境知识的教育工作,强化群众环境意识,形成人人参与水源保护、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水土保持内容,编辑出版水土保持科普读物,形成各级政府投资、多种载体和途径宣传的新格局,提高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水平。
五、建议
6.1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
农村“两工”取消后,农民的自加大,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如何将生态效益与农民的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给生态效益以必要的经济补偿,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可见,深人研究国家的生态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效益结合问题,努力调动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很有必要。
水土保持范文5
关键词:水土流失;现状;危害;成因;水土保持;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了江河湖库,加剧了灾害的发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给水土资源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现对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措施作一探讨。
1水土流失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1-3],根据公布的全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达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面积为26万km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土壤流失严重,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亿t,其中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5.6亿t,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t。
2水土流失的危害
严重的水土流失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带来多方面的危害[4]。
2.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
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石化和砂砾化,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减少了耕地面积。水土流失使植被减少,地面覆盖率降低,土壤拦蓄地表径流能力减少,流失后坡地土壤持水力小、一旦遇干旱则农业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人畜饮水也出现困难。近50多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万hm2以上,平均每年5万hm2以上,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m2,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 460 km2。
2.2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由于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大量的泥沙淤积使黄河河床每年抬高9 cm左右,形成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增加了防洪的难度。每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成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地面径流的汇集过程。黄河流域50%以上的雨水资源消耗于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为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运行、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下泄、黄河下游每年需用200亿m3左右的水冲沙入海,以降低河床。
3水土流失的原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是水土流失的客观条件,而人为因素则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水土流失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陡坡开荒破坏原有的地面植被和地貌而产生的水土流失;二是不合理的森林采伐而产生的水土流失;三是开矿、修路、采石等没有妥善处理而产生的水土流失。
4水土保持对策
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管理,把水土保持法宣传好、贯彻好,把水土保持纳入法制轨道是十分迫切而又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是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1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法制体系,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规划
完善执法检查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级监督机关的监督职责,加强领导,改进方式,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这也是保证水土保持法规正确实施的有效途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水法规的宣传,借助广播、电台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在群众中造成一定声势和舆论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了解水土保持法规的基础上,依法与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行为作斗争,依法与洪水灾害作斗争。水土流失是由于生态系统失调、生态环境恶化所致,要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首先要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使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而要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就必须有科学的规划予以指导。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三大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4.2加强山区公路建设及煤矿生产建设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山区公路建设土方数量大、开挖范围广,容易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大于平原区。做好山区公路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既可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又可保护公路设施。山区公路建设要全面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建设理念,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水土资源的措施,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概算中应有水土流失防治的经费,已造成水土流失的,应依法组织治理。按照“谁损坏水土资源,谁负责治理水土流失”的原则,制定规划和方案,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时,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4.3加强植树造林工作和天然林的保护,加强河道坡地管理和水利设施建设
森林是生态环境的主要保护者和调节者,但砍伐森林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保护天然林的措施。利用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增加森林覆盖率。同时要积极推进荒山承包,发展各种经济林木,既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在实行退耕还林的过程中,由于各地执行的标准不一,加上政府给予退耕还林的补贴低,不能保证退耕还林的工作质量。因此,政府应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提高退耕还林的补贴标准,使退耕还林工作落到实处,达到治理效果。此外,有的地方河道滩地坡地无序开垦以种植农作物,不仅影响了泄洪,而且加大了水土流失,因此要严格管理;水利设施老化的地方粮食产量很难提高,因此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不仅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洪涝灾害、还能促进农业丰产丰收。
5参考文献
[1] 党维勤.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J].中国水利,2010(10):25-27.
[2] 周斌,樊太岳,卿太明,等.四川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水土保持,2009(7):3-5.
水土保持范文6
四月的xx,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在这生机勃发、春光明媚、孕育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xx的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给我们提供了向兄弟市学习的机会,我们深受鼓舞,备受鞭策。在此我代表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莅临xx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xx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濒渤海,南靠淄博市,东与东营市接壤,西与济南、德州市相邻,西北与河北省隔河相望,是山东的北大门。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和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71万。xx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汉孝子董永的故乡;xx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胜利油田的主采区之一,是中国冬枣之乡;xx依河傍海,交通便利,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招商是重点、实干是关键、稳定是基础、廉政是保证”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XX年以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以60%以上的速度递增,纺织家纺服装、油盐化工、汽车和发动机及零部件、造船、飞机、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XX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7.7%,增幅居全省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5.9%,增幅居全省第1位,总量列全省第11位。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水利建设提到重要的地位,列入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落实领导负责制。
实行了全面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的方针,加强水资源的管理。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水利的政府投资,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融资渠道,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开创了xx水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已基本建成了以小清河、徒骇河等大中型骨干河网为基础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以小开河、簸箕李、韩墩等大型引黄灌区为主力的灌溉工程体系;以无棣、沾化县等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特色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以毛家洼、韩店等平原水库为重点的蓄水工程体系;以“四环五海”工程为亮点的城市生态水利工程体系;以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现代化建设为标志的水利信息网络体系;以邹平县为代表的水资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水务一体化管理体系,并在节水工程、机井建设、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等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展。“十五”期间,全市水利基建累计安排投资8.34亿元,与“九五”相比增长22%,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全市水利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建成了总投资3亿多元的“四环五海”等城市生态水利工程,经过两年多时间,完成了总长度45.33公里的四环河和总蓄水量7000多万方的“五海”建设,“四环五海”和城区水系的总水面已达15平方公里以上,居北方城市之最;二是全市302万人中已有200万人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6%;三是“十五”期间,相继扩建、新建了1000万方以上的平原水库16座,小型水库80多座,全市总蓄水能力已达到6.1亿方,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四是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显著,XX年11月5日,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通过水利部验收,并命名,成为继青岛、烟台、东营之后全省第四个获此荣誉的城市。XX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已对做好水利工作有了详尽的部署,XX年将实现新增蓄水能力6000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万亩,解决和改善41.1万农村人口的吃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