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协同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协同创新范文1
发展背景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教育信息化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萌芽起步、2000年到2009年的初期发展阶段以及进入到21世纪,尤其是第二个十年的深入发展阶段。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轨迹与世界相同,随着信息化建设经验的累积,整个信息化建设从形象工程走向务实工程,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推进整体区域的规模质量效益,从关注技术应用转向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从关注短期行为转向可持续发展;在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追求融为一体,通过有效的问题解决,实现自上而下建设驱动向自下而上应用需求驱动的转变。
发展思路
海淀区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采取的是统一规划、统一配置、步调统一的“一统化”建设思路,起初在实践中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阻力,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深入发展阶段,这种区域“一统化”的发展模式,遇到了很大困难,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原有的工作思路暴露出很多弊端。在这种情况下,海淀区教委毅然决然地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要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学校自主、区校互动、协同创新”为核心特征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学校自主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按照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自主规划、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和自主开发应用的学校信息化发展道路。区校互动则是指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区教育信息中心)与学校共同研发和建设学校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协同创新是指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自主设计是学校依据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信息化发展现状,开展需求调研分析,形成具体发展思路,制定信息化整体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的过程。自主建设是按照学校信息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针对教育教学的需求和困难,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信息中心指导下的试点运行、校企合作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完成信息化环境建设。自主开发应用是学校根据信息化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原有软件产品和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深入探讨资源应用的层次结构,进行创新应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本区或本校特色的软件系统平台或数字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学校发展信息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区域上下的协同创新发展。只有有了区校两级的互动作为保证,自主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没有互动,自主发展可能会变成盲目扩张、无序发展;没有协同,互动也会变得各执一端、众说纷纭;没有自主,协同可能就会成为消极应付、惟命是从。因此,“自主”、“互动”和“协同”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托,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保证了海淀区教育信息化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建设过程
在坚持“以应用促建设、以创新促发展、以实用促实效”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走过了探索起步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顺利走向了个性化建设阶段。在这一时期,区教育信息中心组织研发了“海淀教育网、行政办公网、英语口语考试系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视频点播直播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教委可视平台、教委经费预算系统、教育博客网、终身学习平台、网络考试系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校园IC卡管理平台、综合资源统计平台和信息平台”等15个教育教学管理应用平台,大大提高了海淀区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首先,学校在投资取向上以需求为导向,支持学校个性化发展。学校提出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构想,向信息化主管部门上报发展计划,申请项目支持,也可自筹经费,用于急需项目建设。
其次,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设立专项建设资金,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逐年进行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的试点推广工作。实验项目由区教委主管领导,财务科、信息中心、试点校共同配合完成。其中,区教委负责实验项目的审定和实验学校的确定,区教委财务科负责经费保障和管理,区教育信息中心负责实验项目的设计及实验的组织,试点校负责按要求完成实验项目并提供实验报告。
最后,为信息化发展设立特殊经费政策。海淀区鼓励学校信息化建设特色化发展,因此根据学校的需求报告,按照一定的流程支持学校的特色化建设。自2006年实行新的经费政策以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各校根据需求,设计配备了包括数字录播系统、数字化闭路电视系统、数字化实验室、非线性编辑系统、学生IC卡考勤就餐系统、电子宣传显示屏系统在内的各种新设施,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充满勃勃生机,信息技术更全面深入地整合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回顾海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正如区教育信息中心亓效军主任所言:“硬件设备是基础,网络平台是支柱,软件开发是核心,综合应用是根本。”这是海淀区教育信息化自主发展路径的基本特点。
发展模式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是全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具有学校信息化建设专业化的设计、研发和建设能力。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区信息中心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室”,将国际上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引入海淀区,通过建立信息化“样板教室”的方式,达到“展示引导、示范建设”的目的,向学校推荐先进信息化教室建设理念,展示最新的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引导、指导、示范和服务等功能。
这种区域“先研发、先建设和先培训”的工作思路,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质量监督指导和技术设备保障,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沿着科学道路发展。另外,为了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区教育信息中心还通过建立试点学校的方式,让部分学校率先发展、率先实践,及时总结学校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成果,形成学校精品的网络和课程资源,再在专家充分论证和研发的基础上,向全区学校推广。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费投入方式的不同、学校发展思路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方案。校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助推了各种发展模式的产生。各类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立体地呈现了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多样格局。通过具体的学校案例分析,目前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建设的学校自主发展模式可大体归纳为以下五种模式。
1. 整体现代化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创新”是整体现代化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这种模式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整体性,即强调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时注重全方位的、整体性的建设,试图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二是前瞻性,即强调信息化建设的超前性和创新性,探索新工具的教育应用。此类信息化模式的学校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以先进的学校发展理念为指导,自上而下地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数字化校园为标志,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最后全面铺开,立体呈现。
2. 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转换思路,以人为本,深入应用,创新实践”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这类运作模式的学校建设思路从“建设导向”转变为“应用导向”,这一转变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等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从以重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和教师等“人”为中心;从关注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到关注教育技术的关键性应用,重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坚持“学生本位,所有的技术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一教育理念,并将这些理念通过技术的支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
3. 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是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决策与应用是学校自下而上运作的两个方面,教师根据技术设备应用的效果和应用需求来选择技术设备,只需向学校管理者提出应用的申请;学校具有完善的信息化决策机制,教师的信息意识很强,决定技术应用的权力掌握在教师手中。这种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比较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给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
4. 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遵循服务驱动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为满足学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需求提供支撑”。服务驱动是指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求,有目的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提供服务,并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效益最大化。支撑是为了突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信息技术是支持学校日常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类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运作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客观实际情况,关注需求,强调服务,走符合学校教育功能需要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5. 满足基础、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满足基础、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实际、分步建设、满足基础、凸显特色”。具体而言,是指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学校信息化的建设方向,设计和规划发展方案;从经费角度和实际需求角度考虑,借助海淀区教育信息化领先发展的优势,依据发展方案分步实施,确保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的成功建设;最后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以发展特色信息化项目为重点,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自主成功之路,针对具体的项目深入挖掘和探索,凸显信息化建设重点,同时健全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应用成效
信息化在海淀区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变革,还是教师专业发展、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应用等方面,教育信息化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初步形成了海淀区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模式,有力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升。
1. 实现了高效便捷的教育信息化管理
区域层面,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借助网络开通了20多个平台,从行政办公到区校联络和学籍档案管理,学校日常工作运转真正实现了信息传送无纸化、网络管理有序化,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区教委及直属机关的所有通知都通过行政办公网发送,每所学校都有一个账户,每校都有专人登录行政办公网查看相关通知。学校信息化管理将信息通讯技术整合应用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了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学校管理模式。例如,海淀区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应用多点视频会议系统,解决了一校多址的管理难题;应用OA智能办公系统提高了日常审批事务的效率;利用校园“一卡通”保证了校园管理的安全与高效;应用手机和上网本等小型移动终端,实现泛在管理;应用CMIS系统实现学生学籍的电子化管理;应用“校讯通”、“家校通”等家校互动平台,增加了家校联系,延伸了课堂,提高了家校共育的效果。同时,借助网络的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益等特点丰富和拓展传统教研管理,发挥信息技术灵活多样和生动形象的优势,补充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升华的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建构方式。要达成思维品质优化、情感升华、价值观建构等深层次目标,必须实现学习方式的整合与优化。海淀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以后,教学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理念及其价值真正得到了体现。
首先,技术的引入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海淀区中小学应用互动反馈教学系统辅助课堂练习、构建互动教室开展课堂教学等,信息技术不但能帮助教师设置情境、呈现知识,而且还能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工具、交流讨论工具、表达工具、知识建构工具等,不只是学生训练的巩固器,最重要的是作为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促进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内化。
其次,凭借技术实现网络化自主学习。海淀区中小学应用的学生成长在线答疑系统、空中教室支持的网络点播和网上授课系统,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本,不再限定于教室,通过网络学习了解、阅读了更多的资源,增大了课堂的阅读量,而且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再次,借助网络平台实施跨校学习,增强校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深度学习。2012年,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四所学校实行跨校网络选修课程。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选修课程,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校际间教师研修、备课,四所学校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每所学校都提供了特色校本选修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了学分共享制度及评价系统,建立了校际间选修课程学分确认的流程和评审机制。
3. 建设资源,实现共享
数字资源便于传输与交流、存储的特点,使得人们对这类资源有了单纯量的追求。其实真正的优质数字资源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以满足需求为基点,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制作的特色化资源、个性化资源,这就需要建设方对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和设计,而不是盲目地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共享也是有条件的,不同资源共享的基础不同,即使相同的资源为实现不同目的而达成的共享意愿也不尽相同。海淀区在这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1)区校互动、校际合作,共同提升资源建设质量。在信息资源共建的开发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信息采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获得大量资源的许可权,伴随学校教育对优质数字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主动的作用。从实际需求出发,在教育信息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区校互动、跨校合作,建设高质量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资源。如海淀区教育资源库和资源管理平台的系统应用,以及软件开发基地校的设立,为满足全区中小学数字化资源需求提供动态保障。
(2)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优质资源区校共享。已有的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做项目、为了树口碑,人们往往只重视资源的自我开发,而忽视了应用,或者只应用校内资源,忽视与其他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校园环境的升级换代为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提供了保障,如信息中心制作的特级教师课堂实录、精品课程录像,都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学校也根据自身的数字校园环境特点,在加强资源建设的同时,注重共享和应用。如中关村中学通过VOD视频点播系统提供丰富的视频文化节目、温泉二中的学生作品和微课程展示、田村中心小学的教师教学视频录播与回放等,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师生有效共享。
(3)依托国家网络平台,实现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十一学校等名校依托国家和地方已建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兼具共和个功能的国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远程教育共享平台,开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化基础教育课件,利用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现有设施,多渠道地提供互动式课堂教学和个性化课外辅导服务。这种将优质资源与社会其他学校分享的活动,发挥了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缓解了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
主要结论
基础教育信息化国际发展的总体趋势突出表现为:越来越强调网络,越来越强调交流和资源共享,越来越强调方便实用,越来越突出个性化需求和特色建设,越来越注重实际效果和能力培养。
1. 探索了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别强调要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海淀区的学校信息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很难对一个地区所有的学校用一个统一标准限定它们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认为区域层面的规划指导应该是对各学校未来发展应达标水平和应用特征的定性描述,而不是对发展指标简单作量化要求。
2. 合理地把握了区校两级的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
海淀区由于学校间差距较大、个性化特征鲜明,完全实现区域层面的资源共享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数字校园工程的推进,校内资源共享变成了现实。在鼓励学校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区教育信息中心也整合力量,建设了大量的数字资源供学校分享。此外,在学校内部共享的基础上,海淀区也有一部分学校义务地把自己建设的资源上传,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2008年6月,人大附中联合全国30余所知名中小学,召开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讨论会,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其宗旨是将人大附中和其他名优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分享,促进教育公平。
3. 实现了区域内的“上下联动、协调发展”
海淀区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建设,全区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形成了职责明确的三级结构:第一级是区教委,作为决策层,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方向、统筹领导。第二级是区教育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工作的规划者和组织者,为全区设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整体发展方案,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框架,负责管理区级教育信息化的正常建设和运行,并为所有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理念和技术指导服务。第三级是中小学,作为直接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建设者,构建和运行与本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相适应的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与设施。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规划、自主设计,然后制定建设方案,自下而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区教育信息中心),由上级部门论证审核后,上报区教委财务科,由区教委财务科组织专家评审后报送区教工委教委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方可向区财政局提交经费使用申请报告,由区财政局批复后,统一下拨各学校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海淀区自2006年实施新的经费管理政策后,学校按照区财政的有关财务管理政策规定,充分发挥建设的自主性,实施更加符合个性需求的建设。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新的转移,由原先全面组织学校信息化统一建设转向全面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和服务。
4. 技术人才引进与应用人才培养相结合
从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比例来看,人才培养的投资比例占到信息化投资总量的30%,而目前国内的做法是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仅占总投资额的5%。显然,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取向偏重于基础设施和软件、资源,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专家建议,要想真正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应该转换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的思维方式,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信息化成功应用的前提和保证。信息化人才是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人才群体,主要包括技术建设和技术应用两类人才。信息技术建设人才是偏重于信息设备组建、维护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而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则偏重于信息设备功能探索、应用及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由于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待遇问题悬而未决,信息技术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方面需要不断引进新的信息技术建设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人才待遇方面有所改善,如评级、升职时要对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有所考虑,确保“区、校”两级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保障体系高效运行。学科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要不断探索应用技术的方法,提高应用效果。在区域层面,教育信息中心要为教师的应用创新提供条件,保障信息技术设备应用畅通无阻,同时,也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引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操作技能,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效能,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速度。
5. 数字校园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相结合
在未来几年中,数字校园建设将更为普遍。教育信息化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数字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体现。数字校园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全面、便捷、高效;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广泛,课堂效果更加明显;校园环境更加安全有序,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习方法更加轻松,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宽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等。
在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时,还需要高度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变革。一般而言,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可触摸的显示设备、电子化课程、在线互动学习、电子课桌、移动授课、虚拟(3D)教学场景和学习环境监测等,都可能走进我们的视野,引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这应该成为数字校园建设的主流工作。
协同创新范文2
企业与商业生态圈相关者的联合与协同越来越受到青睐,海尔与深圳先进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三菱电机、腾讯微信、高通等组建利益共同体研发天樽空调;腾讯、Facebook利用用户间的社交关系构筑了强大的协同网络资源,成为商业帝国;三星电子和谷歌将手机终端和安卓操作系统相结合并雄霸智能手机市场后,双方在2014年1月29日签署了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进一步加强合作,结成了“专利联盟”;小米与英华达、富士康建立合作关系并且与“米粉”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独特的商业模式铸就发展奇迹。
共创、共享、共赢,成为一种新的价值创造规则,代表一种新的创新范式。我们必须认清未来与传统之间的本质性不同。在传统工业阶段,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强调以企业为中心的单一价值创造主体自身的运营效率及其产品质量,创新完全由厂商主导,并通过产品或服务传递给顾客。然而身处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市场瞬息万变,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顾客等利益相关方形成共生的生态圈,敏捷性与协同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整体价值竞争,围绕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全链条、全节点展开,单一企业因受到资源禀赋的制约,难以独立创新,必须与价值创新网其他主体协同,通过资源整合、知识转移、信息共享形成生态圈协同效应,增强环境适应性、共享创新溢出,构建竞争优势。
促进创新生态圈的正循环
在创新生态圈这一新范式中,生产者独立创新转变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体现的是从竞争到合作、从交易成本最小化到交易价值最大化的转变。创新生态圈中的协同效应突破了企业创新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促使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信息、资金、人才、技术以及品牌等资源的共享来降低创新成本,分担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绩效。
那么,应该如何实现创新生态圈中价值不断累积创造的正循环?关键是促进三种生态协同效应,即聚合效应、共担效应和反馈效应。
聚合效应
受限于自身的规模、资源和能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往往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和信息缺失等困难。创新生态圈为各创新主体提供了知识、资源共享交流的环境和平台,各类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途径使得创新资源能够快速有效地在各网络节点之间传递、吸收和转化,通过聚集有限的创新资金和人才,分享产品信息、市场信息以及创新经验,不断挖掘现有创新资源的潜力,使原本依靠单一企业无法完成的技术创新活动变得可行,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因此,创新生态圈的整体创新绩效将大于各成员独自进行技术创新的简单加和,形成“1+1>2”的聚合效应。
2013年9月,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等六所高校,携手淄博国家高新区MEMS研究院、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钱学森空间实验室组建“微纳制造、器件与系统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了国内微米纳米技术领域的创新力量和资源,各协同创新工业部门与各高校之间利用自身在微米纳米技术领域的资源和行业优势,发挥产、学、研聚合效应,实现协同创新。
共担效应
创新生态圈内的协同创新活动以各生态成员间的资源交流和共享为前提,以成员间的相互配合为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由原本的个体独立行为变成了多元协同创新生态的整体行为,单个企业各自的相对优势在协同生态圈中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各创新主体在共享创新成果的同时,将共担协同创新活动的成本和风险,降低了创新主体的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外部性经济,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各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网络的热情和信心,也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和成功率提供了保障。
ST和IBM日前签署协议,将合作开发下一代半导体工艺技术,ST的加入使IBM的CMOS技术联盟达到6家半导体公司,通过参加成员之间资源共享的开放式生态圈,技术联盟公司认识到通过整合研发力量和知识产权技术可以提高创新速度,降低相关成本,由众多技术公司一起分担为半导体市场开发新产品的高昂的开发费用和风险。
反馈效应
创新生态圈中的资源流动是双向的,当其中一方的创新资源传递到另一方时,资源输出者将收到资源接收者的信息反馈。例如,当企业将创新信息传递给它的供应商时,供应商将对该信息作出响应,将新产品、新技术或者新服务的信息反馈给该企业;当创新信息传递给客户时,客户会将自己的需求和改进意见等反馈给信息的输出者;当创新信息传递到竞争对手时,竞争对手会调整自己的创新策略,推出相应的新产品或服务,而信息输出者则可以根据竞争对手的动向作出相应的调整。
黄太吉、雕爷牛腩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端口聚合顾客与供应商,搭建信息反馈平台,运用开放式的互联网思维形成独特的O2O商业模式。海尔集团建立了顾客、供应商及一流资源并联交互产生创意及解决方案的开放式研发模式:第一,通过与顾客的深度交互丰富产品的设计创意,每天有超过100万活跃粉丝参与海尔产品的互动,产生有效创意200多项,全年产生7万多项有效创意;第二,与供应商深度交互,并让供应商参与客户交互和前端设计,根据海尔提供的模块接口,以此形成模块化解决方案;第三,与世界一流研发资源深度交互,实现并联快速产品开发,以最快的速度实现颠覆性创新,快速、低成本、高质量地给用户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
创新生态圈的协同模式
创新是基于不同创新主体互动而产生的非线性的价值创造活动。企业结合自身的创新元素, 在创新实践中通过企业之间、企业与研发部门、大学等其他教育培训机构、金融部门、政府的相互合作, 逐步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模式一:节点协同创新
当价值创新链的某一节点成为制约创新的关键,而单个创新主体又难以独立完成突破时,就会产生围绕这一节点进行协同创新的内在要求。节点协同包含节点、创新主体、政府与辅助组织、规则等基本要素。节点协同多表现为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和资源的协同,在节点协同创新阶段,创新主体通常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建立临时协同关系,共享节点创新界面,主体间的合作时间取决于技术突破时长,合作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更多地是基于现有资源的整合,以实现技术创新突破。
在节点协同创新过程中,相关主体遵从由市场规则与协同规则构成的规则簇。规则簇因产业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结果是遵循规则、参与协同创新的所有主体都能从长期合作中获利,这种利益既可能来自市场,也可能源于政府或中介的利益补偿。节点协同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导向的短期合作形式,参与主体在规则簇制约下松散结合。
节点协同创新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企业直接突破核心环节制约瓶颈,实现技术换代的“弯道超车”,取得产业价值链的控制权。目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广为认可,世界各国均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车用锂电池技术已经成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动力续航的关键制约因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积极尝试合作研发模式,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突破制约节点,特斯拉与达索合作,消除生产制造研发生产Model S车型环节的数据壁垒;日产汽车、日本电气(NEC)合资组建AESC电池公司共同研发Leaf车用锂电池;LG化工与观致汽车合作开发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奔驰、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开发技术互补,合资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结合奔驰在电动汽车结构和安全领域的专有技术,以及比亚迪的汽车电池和驱动技术。
模式二:组织协同创新
围绕创新价值链制约节点进行协同,由于创新主体的角色和协同收益的差异,基于规则簇所形成的短期合作契约,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为了有效控制知识溢出,降低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企业在保持组织核心职能独立的基础上,进行组织职能和结构层面的协同,弥补创新资源的缺乏,降低创新成本,共担创新风险。
组织协同是创新主体之间的流程协同,组织协同从短期合作契约进化成长期的企业实体, 共同组建长期项目小组或虚拟公司,实现创新力量与创新资源的整合,应对动态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创新主体存在按投资比例分配研究成果和收益的关系, 避免了契约型协同中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交易成本和知识产权纠纷等等问题, 并能有效控制知识溢出。
组织协同创新活动包括纵向的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横向的知识链协同创新:纵向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是指企业与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和产业链下游的客户之间的协同;横向的知识链协同创新是指企业与竞争企业和其它相关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
作为“华系车”的倡导者,东风风神以集成创新路径在7年前应运而生,但始终没能在自主乘用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东风集团着手搭建开放式平台对风神进行改造和升级,2014年初,东风与PSA携手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双方各自占股50%,借助PSA的先进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以及东风的本土化经验为风神系列进行专门的产品规划和工业设计。
组织协同形式可分为委托、非股权合作、股权合资等,如后发企业与先发企业合资设厂、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协同关系中的竞争强度会影响协同选择模式,协同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越强则越容易选择非股权的方式,如果创新成果所有权为协同各方所共同拥有,还可能影响未来市场收益的分配;如果协同主体的产品存在竞争性, 则协同时更容易采用非股权的形式;协同创新各方的知识相似性也会影响协同模式, 相似程度越高, 越倾向于选择非股权合作, 互补性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合资建立实体。此外, 知识的溢出程度、产业环境与制度因素等等也对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产生影响。
模式三:战略协同创新
战略协同是指企业与其产业链相关者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通过签订协议或长期形成的心理契约,达成战略联盟并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从而在战略上保持协调一致,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战略协同能够实现协同主体各方战略的互补、一致性和战略支持,通常表现为战略投资、战略研发、共享战略风险,相互借助核心竞争力,避免竞争损失,共同防御市场掠夺者。战略联盟是战略协同的主要表现方式,包括外包、服务协议、动态产权合资、许可证协议、供需链伙伴关系等具体形式,其中,许可证协议、供需链伙伴关系最为重要。战略协同主体拥有的知识、资源通过交流和共享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并通过核心竞争力在成员之间的转移和扩散,获得各自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2014年5月23日,由三友化工联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山东豪盛等22家主体单位组建“生物基竹代尔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从竹材原料到纺织品的纤维――纱线――纺织――服装为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链,为竹浆高湿模量纤维素纤维及其应用产品搭建了研究与发展平台,实现成员企业之间技术产业化和高水平的市场应用,建立技术与产品标准体系,形成市场品牌,提升联盟企业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力。
战略型协同的关键在于通过资源互补协调研发和生产力量, 形成统一的战略目标和行动准则,战略型协同能降低组织型协同的管理成本, 也能有效避免契约型协同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协同效率, 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主体战略协同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战略安排在时间顺序上的动态的进程协同,以保持企业现行战略形态与新战略形态在战略体系进程上的协同性;二是在一定时期内的静态的横向协同性,以保持相对稳定性的战略体系。静态的战略协同可以是外部的,即在没有产权关联关系的公司之间发生,体现为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虚拟企业;也可以是内部的,即在一个集团企业内部成员公司之间发生。
协同创新范文3
关键词:协同创新;涉农高校;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72-02
涉农高校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重要主体,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构建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研发为重点、应用为目标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2011计划”的实施,为涉农高校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机遇,促进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1]。
一、国内外协同创新进展
目前,世界各国农业科研体系形式各异,但大体上均由政府独立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和民间的研究机构三大部分构成。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科研与推广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日本为代表的协会主导模式。即先行的农业科研体系是由农林水产省、都道府县、大学和民间企业的农林水产科研机构组成,其科技推广主要以农协为纽带的推广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学院主导模式。即以州立大学农学院为主体的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其中,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设立的四大研究中心和56个州农业实验站,承担国家重大农业科研项目和科研经济管理工作,负责40%左右的全国公共研究任务,构成了美国农业科研体系的主体[2]。
以荷兰为代表的公私合作主导模式,即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服务被称之为农业生产“三大支柱”,这三部分的联接以及与农民的合作,构成了荷兰农业生产的基础模式,增强了荷兰农业技术推广的竞争性,提高了农业研究成果的转化率。
以法国为代表的企业主导模式,公立的研究机构分别隶属于政府各部委,私立的研究机构隶属于大型企业集团或合作社,私营企业和农业合作社都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放在重要地位。法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或合作社等私立机构已成为农业科研及推广的重要力量。
以色列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即采取由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的科研体制,政府作为农业科研和推广的主要执行者和融资方,在农业科研与推广中占主体地位,并采取“自上而下”运作方式,从而带动该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的高效运转。
纵观发达国家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就是依据本国国情,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资金筹措机制,合作研发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等一系列配套运作机制,打破了领域、区域和国别的界限,保障了农业科技研发体系高效健康运转,形成了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从而增强了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
二、涉农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迫切性
1.开展协同创新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国粮食供需虽然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但由于耕地、淡水等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造成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粮食生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种粮效益长期偏低,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建立区域粮食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2.开展协同创新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主要以个体农户为基本单元,田块分散,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弱,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低。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新型粮食生产现代化,建立“高产、高效、低耗、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快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质能源和资源环境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产业化,力争占据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从而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
3.开展协同创新是涉农高校内涵发展、增强服务能力的迫切需要。作为农业发展与创新的主体力量,涉农高校要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力量小而分散,科研方式重复、竞争,科研组织学科化、低成本化,科研管理个体化、自由化和科研效益低下、产学研用脱节、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就必须以学科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科研为支撑和引领,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根本,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多出创新型成果,多培养创新型人才,使涉农高校在服务和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中形成冲击全国一流大学的新优势与新平台。因此,协同创新既是“高校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具体要求,也是“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的内在要求;既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涉农高校内涵发展,增强自主创新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
协同创新范文4
关键词: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发展;京津冀
一、引言
2017年3月16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关键是要提高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即实现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国外关于区域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对其理论基础、内涵及动力机制、发展障碍等都有系统阐述。因此,梳理国内外学者的区域协同创新理论,不仅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同时也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提供理论指导。
二、区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协同创新理论
国外最早给出“协同创新”定义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他把协同创新定义为一个由拥有共同意愿的自我激励的人们组成的网络组织,他们通过这个网络分享创意、信息和研究成果,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随后,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DavidJ.Ketchen Jr,Duane lreland和CharlesC.SnOW认为协同创新是指跨越了公司界限,通过分享创意、知识、专业技术和机会,从而使大公司和小公司都能致力于战略性创业的过程。Eva Sφrensen和Jacob Torfing研究了国营企业的协同创新,认为增强国营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确保其以知识、想象力、创造力、勇气、变革能力和认为公司对知识的保护程度越高,其协同创新能力也越高。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其主编的《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存在分工和相互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其主要功能是推动区域内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其根本任务是要将技术创新内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自变量,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此外,Asheim和lsaksen在总结前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从集群发展为一个创新系统需要具备两点:一是集群内公司间更正式的创新协作;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即创新合作中包含更多的知识提供者。
三、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动力机制
(一)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
区域协同创新是指区域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通过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通、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规模、结构的差异,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
(二)区域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1.内部动力
第一,利益诱导。各创新主体对利益的追求是其参与协同创新的根本原因。具体到区域,企业⒂胄同创新可能是由于自身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跟不上顾客对产品质量的需求,需要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与各方合作,以获取最大利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也需要从企业那里获得资金补偿,以维持自身运作。但是,利益是一把“双刃剑”,也可能会出现由于利益不协调导致的冲突,这时就需要政府进行调解。
第二,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领导者所具有的一种对胜利和创造的渴望以及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只有各创新主体的领导者具备开拓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给其他成员以表率和激励,提高机构内部的创新积极性。因此,要想搞活区域协同创新,应该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领导者“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做到勇于创新、乐于协作,这样才能加快区域协同创新的步伐。
2.外部动力
第一,政府政策引导。在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中,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创新实践,但可以起到总体规划和指导的作用。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当出现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运用行政、货币、财政手段进行干预,为区域创新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第二,市场需求和竞争拉动。市场需求反应了企业产品和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这种改进单凭一个企业的能力无法做到,必须要和其他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市场竞争对区域协同创新是一种外在的激励,由于区域外的竞争,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必然协调利益冲突,达成一致的发展规划。
第三,创新主体之间的信任。Fawcett和Jones指出,创新是一项团队活动,信任是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催化剂,只有主体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协同。
四、区域协同创新的障碍
(一)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自然资源分配不均,资源的差异直接导致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为协同创新增加难度:其次是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各子系统之间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目差别较大,有丰富人力资源的地区缺乏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出现产能过剩,要素资源不能很好地自由流动,阻碍区域协同创新进程。
(二)创新主体利益不一致
创新主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利益追求的多样化,出现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在在区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如经济发展落后的城市希望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但是却面临大量人才向发达城市流失的困境,而发达城市希望借用周边城市的自然资源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却受地域的限制无法实现自由流通,这些都导致各子系统协同创新的意愿不强。
(三)创新主体互信程度不高
Fawcett和Jones指出,信任是协同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信任做基础,协同创新体系既不可能建立也不可能维持,当达到以信任驱动的协同创新时,就会促成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由于利益诉求的差别,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内创新主体的互信程度并不高,互相提防和猜忌,所以导致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阻力重重。
协同创新范文5
协同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是在他研究激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1971年他提出了完整的系统协同学观点,并在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发表了《协同学导论》。哈肯认为,协同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协调配合,达到“1+1>2”或“2+2>5”的整体效应,这也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随后,很多学者将协同学应用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同样也应用到管理学领域,应用到创新过程中。对于协同创新的理解,我们应该从“协同”和“创新”两个方面去思考。协同强调了协同创新的过程在于体现内部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机耦合效应,而创新则强调了协同的对象是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系统。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创新可以看作是系统内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与其他组织机构(客户、供应商、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等)整合互补资源,实现协同创新。由于创新的过程包含了很多子系统,协同创新的好坏主要是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创新程度怎么样,本文的研究把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分为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和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两部分,研究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度,据此提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协同创新模型
(一)理论模型本文把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分为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和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企业与关联企业、客户和供应商,它们之间交互活动,构成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而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直接需求者,又在此子系统当中居于核心地位,顾客则代表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创新的方向,供应商和关联企业则对企业进行协同供给;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共同构成了协同创新的外部创新环境,大学科研机构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技术供给,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图1为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
(二)协同度评价模型本文引用了孟庆松,韩文秀建立的系统协调度模型,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度进行分析。对于复合系统的总体协调度,必须考虑所有子系统有序度,个别子系统的有序度提高并不能使整体系统处于协调状态,当且仅当所有子系统的有序度提高,整个系统才有较好的协调。假设在给定的初始时刻t0,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为μ10(ei),产业外部创新子系统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为μ20(ei)。随着创新系统演进至时刻t1,创新体系子系统的有序度也分别演化成μ11(ei)及μ21(ei),则整体创新体系的协调度为其中θ的取值为1和-1。当且仅当对于任何的j都满足μ1j(ej)>μ0j(ej)时复合系统起到正向的协同作用,θ=1;否则,θ=-1。由此可知,复合系统协调度,其取值越大,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当一个子系统的有序度提高,而另一个子系统的有序度降低的时候,整个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就不高或者根本不协调,此时C∈[-1,0]。
(三)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本着科学性、客观性、易得性和合理性的原则,构建了能够反映子系统基本属性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创业内部创新系统,决定产业创新活动的投入与绩效。因此,本文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选取指标。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反映了产业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源实际投入量;R&D经费内部支出反映了产业创新活动中财力资源实际投入;新增固定资产反映了产业创新活动中物力资源的实际投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反映了产业创新系统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专利申请数、拥有发明专利数反映了产业创新活动的研发成果。外部创新环境系统指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的创新环境。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反映了科研机构对产业创新的技术供给;地区研究与试验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地方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反映了政府对产业技术创新发重视和支持;地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代表地区技术市场的活跃情况,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扩散的现象。
三、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从《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搜集了2005-2012年的数据,详见表2、表3。由于各个指标的观测单位不同,为了消除变量间的量纲关系,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故在进行实证分析前需要对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将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可得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如表4、表5所示。将表4、表5中子系统各分量的有序度代入公式(2)可得到子系统的有序度,再将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代入公式(3)就可得到整体系统的协同度,具体结果见表6
(二)结果分析为方面分析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程度,根据表6我们绘制图2。1.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除了有小部分的波动外,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看以看出,随着山西省对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新增固定资产等人力、财力、物力等投入的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数也相应增长,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也越高。因此,资源的投入对系统有序度的影响特别大。2.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的有序度波动较大,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有序度最大,对应原始数据可以看出,子系统的变化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两个分变量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可见技术转移和扩散能力、政府对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对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的有序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从表6和图2中可以看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的整体协同度还是比较低的,都处于0.4的水平之下,尤其在2006年和2007协同度是负值,代表整个系统处于不协调的状态。随后2008、2009年协同度逐渐提高,并在2009年达到最好,但是在2010年和2011年又稍有下降,2012年才又得到回升。这可以可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发展不够稳定、不够协调,系统内部的各资源配置不均衡。就像“木桶效应”一样,最短的板决定着整个木桶的容量,系统整体的协同度是由“短板”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越来越高,但是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的有序度增幅不大且波动较大,因此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系统的协同度不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除了加大科技投入外,还要注重对产业外部创新环境的建设,促使产业充分利用资源、协同发展。
四、结论
上述分析的结果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针对那些制约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从上述结果分析中,我们看出资源的投入对子系统的有序性影响较大,而对于山西省来说,虽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投入逐年加大,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以2012年为例,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52044万元,而全国平均水平为559293万元;R&D强度为0.84%,全国平均水平为1.7%;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2981人/年,全国平均水平为20105人/年。因此在资金方面,企业须确保R&D投入在企业销售收入中不低于一定的比例,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人才方面,企业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奖励,尤其是有创新成果的人才的奖励,从而激励人才进行研发活动,也吸引其他人才到企业中来。
(二)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多元化融资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一方面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研发的成功与否不确定性很高。光靠政府和企业的资金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但是其高风险性其他机构又不愿意贸然对企业进行投资,因此引入风险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协同创新范文6
一直以来,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做出了积极卓越的贡献。2012年12月12日,第六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于华北电力大学举行,来自国内一批在能源电力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型高校,在十精神的指引下,以“行业大学的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为主题,对产学研合作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
观点荟萃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行业特色型大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行业的支撑与服务都必须重新思考定位。从对行业的依托服务到走出行业,实现对于行业的引领与超越,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协同,是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有效推进协同创新、支撑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程中,行业特色大学的实践能够极具实效,极有可能产生亮点。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应建立董事会制,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以不同形式参与大学的建设与管理,共同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产学研合作的几个要点:行业主导,企业主力,学校主研,应用主题。以增强“产”的竞争力为核心,形成行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