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歇后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浒传歇后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1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李逵打宋江一一过后赔礼

张顺水中斗李逵——混淆黑白

张飞找李逵——黑对黑

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李逵吃豆芽 - -小菜一碟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

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林冲棒打洪教头——看破绽下手

林教头发配沧州—— 一路风险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英雄末路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第21回)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李逵打宋江一一过后赔礼

张顺水中斗李逵——混淆黑白

张飞找李逵——黑对黑

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李逵吃豆芽——小菜一碟

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2

关键词:合作原则 歇后语 翻译方法

一、合作原则与歇后语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有短小、幽默、生动的特点,不仅借形象思维来临摹事物,也借逻辑思维概括事物的实质。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比喻,类似“谜面”,后半部分为解释,引出要表达的含义,类似“谜底”,而后半部分往往可以“歇却”,即省略,这就是歇后语这一名称的由来。在生活交往中,歇后语的运用虽然能带来幽默、讽刺、委婉的效果,但无形中也违反了H・P・Grice所提出的合作原则。而其英译时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匹配也与合作原则密切相关。

在言语交际中,会话不是说话人所进行的漫无目的的语句堆砌,它总会具有一定的意图。为此,从话语理解或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说,说话人使用的话语间总是彼此联系的。美国哲学家Grice 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会话的合作原则。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其表达手段是间接地,为读者创造遐想和思考的空间,令读者领略到作者的言外之意。歇后语便是违反合作准则的一大独特的汉语现象,说话者和作者通过给出“谜面”,令听话人和读者思考后领会其含义。歇后语在构造上往往遵守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因为歇后语的“谜面”部分通过比喻、谐音、象征等手法为引出“谜底”创造了关联,但违反了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

1、违反质的准则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通常采用夸张、比喻或民间故事等作为谜面,造成幽默诙谐的效果,可视作“话语内容的不真实”或“话语内容缺乏证据”。例如“猫哭耗子――假慈悲”、“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但当听话人对此歇后语的出处不了解,或听话人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容易造成沟通不畅或误解。

2、违反量的准则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为比喻,后半部分为解释,引出要表达的含义,分别类似于“谜面”及“谜底”,通常情况下,两部分应俱全,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出现的,但也有省略后半部分的情况,由听话者会意。

例1:卢俊义仆人李固出手一百两黄金,让蔡福结果了卢俊义,蔡福嫌少一脸不快,道:“李主管,你割猫儿尾,拌猫儿饭!北京有名恁地一个卢员外,只值得这一百两金子?你若要我倒地,也不是我诈你,只把五百两金子与我!”(《水浒传》第62回)。

此处作者使用了歇后语“割猫儿尾,拌猫儿饭”,省略了谜底部分“自供自”,违反了量的准则,但在实际效果上把蔡福借机提价,贪婪的形象表现了出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歇后语的“谜底”部分是不能随意省略的,必须为脍炙人口,既免于赘述又发人深思。

3、违反方式准则

双关是组成歇后语内容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法,包括意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双关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因其意义的双重性,违反了方式准则的次准则“避免歧义”。

例二:哪吒太子面对求饶的妖怪道:“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此处“寺”谐音“事”。出寺指出事,即发生意外(《西游记》第83回)。

二、合作原则与翻译

翻译作为信息转换和语言传递的过程,同样可以使用合作原则分析。在合作原则指导下,翻译这一交际活动包含了原文作者(发话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受话者)这三者的参与。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都依靠合作原则建立交际关系,见图1。

图1 原文作者(发话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受话者)三者关系

质的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要说自己认为是虚假缺乏证据的话。运用到翻译中就要求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信息。不能真实传达原著意思的译文,即使文笔再优美,也不能称之为好的译文。正如巴特所说的“原作者是思想、用词的绝对主人,他可以随意接受或摈弃;但译者却不是主人而只是原作者的‘仆人’,必须出处跟随原作者,如实地反应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谭载喜,2004)这也是质的准则对翻译的要求。

量的准则要求说话内容不应超出或者少于应当包含的信息。这就要求译文应涵盖原文内容,且在表达上避免拖沓冗余。例如,汉语的成语、俗语、古诗、歇后语等现象以其简洁凝练的特点体现了汉语的意味深长和博大精深。如果不能巧妙英译、对原文作调整,就会违反量的准则。关联准则要求发话者说话要贴切,要有关联性。不管是说话还是对话,语言必须切题。应用这一准则,可以判断译文和原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译文是否切题。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译文内容严谨、连贯。关联准则要求翻译时根据信息量和语境,在目标语中寻找信息的关联性并符合目标语要求,以产生相应的语用效果。如果原文有些句子违反了关系准则,译者应补充一些必要的信息,只有这样译文才能和事实相关联。方式准则要求发话者说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简练,意义明确而且有条理。该准则在翻译中的运用是指译文的表达要清晰、无误。翻译的过程虽然涉及了两种语言,但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于一种语言,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要采用符合目标语规律的语言,以便使译文能顺利地被读者看明白,顺利地接收译文中的信息。

三、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很多歇后语,其翻译方法也是多样化的。采用合作原则指导的翻译方法或许会使译文更忠实原文、地道、流畅。下面是作者对《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三大名著中歇后语翻译方法的统计:

图2中的横轴为翻译方法,纵轴为该翻译方法的使用次数。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歇后语翻译中,各翻译方法的使用比例相当,直译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意译次之,套译、增译省译的使用率最少。直译既能保持歇后语内容,又保持其形式,让读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内涵。意译、套译、增译、省译在歇后语翻译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翻译方法从合作原则角度分析可分为四个方面:不违反合作原则;违反质的准则;违反量的准则;违反方式准则。由于任何一种翻译方法在原文和译文之间都产生关联,遵守关联准则,因此不做讨论。

1、不违反合作原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不违反合作原则的翻译即直译。直译注重意义的准确传达,要全面地阐明原义,严格遵守质的准则,又要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有思想,遵守量的准则。

例3: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水浒传》第18回)

“There won't be any difficulty. 'Easy as catching turtles in a jug. Just stretch out your hand,' as the old saying goes.

以上案例都采用了直译,“苍蝇”、“鳖”、“瓮”等名词以及相关动词都逐字译出,完整保留了歇后语原有的形象和内涵。

2、违反质的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违反质的准则的翻译方法包括意译和套译。意译是指根据歇后语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翻译。套译指在翻译歇后语时,既不音译,也不试用新词意译,而采用折中的办法,使用译语文字中已有的词汇套用之。这两种翻译方法虽然能表达出歇后语的内涵,但在形式上作了改变,违反了质的准则。:

例4:行者笑道:“老官儿,你估不出人来。我小自小,结实,都是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哩!”(《西游记》第67回)

"Old man," said Monkey with a smile, "You're no judge of people. Small I may be, but I'm solid. There's a lot more to me than meets the eye."

此处译者放弃了对歇后语“谜面”部分的翻译,而直接译出本义(“谜底”部分),借助意译把“秀气在内”译成“There's a lot more to me than meets the eye”。:

例5:彩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一不识好人心。(《红楼梦》第25回)

You ungrateful thing! Like a dog that bites Lv Dongbin――You bite the hands that feed you.

译者对这句歇后语的处理是保留了“谜面”部分的形象“Like a dog that bites Lv Dongbin”,对“谜底”部分采用套译加解释。这样不仅保留了汉语中“狗咬吕洞宾”的形象,地道的英语翻译使得外国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但吕洞宾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外国读者对其可能不甚了解,可以采用直译加注对该人物补充说明。

3、违反量的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违反量的准则包括增译和省译。增译即译文的量增多了,提供更多相关信息。通常采用增补加注的方式翻译歇后语,给直译的歇后语加上说明文字。与增译对应的是省译,省译是指忽略不译,或是采用回避的手段,不与原文一一对应。

例6:周通道:“罢,罢!贼去关门,那里去赶?”(《水浒传》第5回)

Zhou Tong said, 'There's no use locking the door after the thief is gone. Where would we look?'

“贼去关门”这句歇后语实际省略了其“谜底”部分――“迟了”,译者在的译文中增加了“no use”,增译“谜底”可以使其内涵更清晰。

例7:八戒点头道:“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次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西游记》第57回)

"I understand," Pig replied with a nod. "Off you go, and come back soon whether you recover the luggage or not. Otherwise we'll have lost both ways."

例8:“尖担担柴两头脱”的准确含义是双肩同时挑扁担。扁担架在双肩上,着力点不平衡就会导致两头重物的脱落。扁担是中国人民特有的劳动工具,若要译出扁担再解释双肩挑扁担的含义不免冗余,转移作者的写作重点。此句歇后语使用省译,虽然未翻出“尖担担柴”违反了量的准则,但在翻译效果上简洁明了,更易读者接受。

4、违反方式准则的歇后语翻译方法

双关因其意义的双重性,违反了方式准则的次准则“避免歧义”。因此歇后语若能找到对等的英语双关则最佳,既能保留歇后语的内涵,又能在形式上高度一致。双关普遍应用于文学创作中,但要翻译成目标语对等的双关难度较高,几乎没有相关例证。因此,只能将原句的意思翻译出来即可。

三、结语

歇后语在结构上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其翻译可根据是否遵守合作原则来讨论。歇后语是特殊的。歇后语的构造和翻译违反了“合作原则”并不等同于歇后语的构造和翻译违反了“合作原则”,而应视为基于合作的一种特殊关联方式。对于歇后语这种特殊的合作方式,译者往往要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通过以上对中国三部古典名著的歇后语数据分析和研究得出,直译是歇后语翻译的最普遍方法,可以准确、全面传达原义,无任何失真。还可通过意译、套译、增译、省译对其翻译进行优化,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本文从合作原则角度,通过对歇后语的结构和三部古典名著英译版本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初步探讨,也希望有更多学者从语用学的多种角度研究歇后语及其翻译。

参考文献:

[1]陈科芳.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3

一、确定主题,明确综合性学习的方向

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主题确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综合性学习主题设计要考虑学生关心什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主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这就为引导学生确定主题指明了方向。

1、学校――从学科联系中寻找,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可以通达各个学科。在引导学生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时,要根据语文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有效地沟通各学科,在学科联系中确定主题。阳春三月,教师可以围绕“我爱春天”这个主题,按学科性质,老师分别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语文课,老师编排一系列歌颂春天的诗歌、短文,让学生欣赏,如:古诗《春》《春晓》,儿歌《春雨》《小燕子》《春天来来了》,短文《笋芽儿》等;音乐课,老师教大家唱歌颂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滴沥沥》;美术课,老师带大家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画春景;体育课,老师让大家踏着春的旋律放风筝;自然课,老师给大家解释春天的一些自然现象;数学课,老师编写有关春天的应用题;中队主题会,教师让孩子们说春天、画春天、写春天、唱春天、舞春天、颂春天。在孩子们惊喜的眼中,春无处不在,春生机勃勃,春是那样的美好。

2、家庭――在生活体验中寻找。美国课程专家泰勒认为:只有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产生的多重结果,才有可能使教学更有效。家庭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重要的经验资源,要面向学生的家庭生活体验,帮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如:(1)风筝为什么会飞上天?(2)家长给孩子布置怎样的家庭作业?(3)家庭垃圾为何那么多?(4)怎样合理的安排看电视的时间?通过观察、交流、调查、访问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写出报告、说明文,讲演提纲等,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并发展创造新生活,表达新认识能力。

3、社会――从热点问题中寻找。社会是个大舞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让学生置身于社会,通过考查、参观、走访调查、搜集资料等活动,实实在在地了解社会真实面貌,表达对社会认识的过程和结果。围绕与少年儿童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问题,小组自主选题,合作行动。教师引导学生选题要考虑对自己、对社会有价值,特别注意选取通过探究对自身发展包括良好习惯的养成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主题。

二、开展活动,优化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著名语文教育家李吉林曾说:儿童生命的本性就是活动。他们在活动时有愉快的心情,积极的投入,创造的冲动,奔腾的激情,合作的愉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创设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1、活动过程,综合全面,这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部分。它特别强调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把学生兴趣、动机、爱好内容、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把学生兴趣、动机、爱好置于前提地位,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置于核心地位,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2、课题研究,科学有效,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研究的主题。下面是一组选题:《水浒传》中人物的外貌与性格的研究;《水浒传》人物别名的来源;《水浒传》中武器与人物的关系;从歇后语水浒故事……然后由个人或学习小组制订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有的阅读《水浒传》的歇后语、人物绰号等,然后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围绕水浒文化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最后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要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判断力以及经验、知识和技能,反复搜集资料、阅读、观察、讨论。在个体与合作探究中寻找答案,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激活探究意识。

3、展示成果,体验过程,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的是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和如何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的关注;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如学生“我和风筝同飞”的成果展示:有交流在制作风筝中的内心体验;有挥笔写下活动过程中精彩的一幕;有收集风筝图片、文字;有相关的小品表演;有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绘画作品;有相关的小品表演;有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献策;有抓拍各式各样风筝放飞的照片;有的同学抓拍到风筝落地大家合作想办法让风筝再飞起来的情景,有的同学抓拍到同学之间比比谁的风筝飞得高的情景……总之,活动给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交流的目的不是甄别成果的优与劣、多与少,而是上学生畅所欲言,倾诉活动过程的酸甜苦辣,享受、欣赏所取得的成功,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反思的过程和愉快成长的过程。

三、评定鉴赏,享受综合性学习的乐趣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4

《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王熙凤)

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王熙凤)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王熙凤)

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彩霞)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金钏)

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

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

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王熙凤)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芳官)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柳氏)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尤三姐)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王熙凤)

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

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王夫人)

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鸳鸯)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

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众人)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

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

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作者)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作者)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军校)

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作者)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陈琳)

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

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关老爷赴会——单刀直人

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

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

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5

今天,李逵、吴用、张顺碰到一起了,于是,就为下面的谈话拉开了序幕!

李逵说:“哎,哥们,你们好啊。”

“谢谢问候,我俩很好。”吴用张顺一起说。

“不对啊,‘好’怎么还愁眉苦脸的呢?”李逵问

吴用说到:“哎呀,别提了,还不是因为我这名字的问题!”

李逵迷惑不解地问:“怎么了,挺好的嘛,智多星吴用啊,没问题!”

“哎呀,哥们,你不懂啊,你看,别人说我智多星,可是这‘吴用’、‘吴用’不就是没用的意思嘛,更可恶的是,五年级的语文书上有一句歇后语??梁山泊的军师??无用(吴用),可恨吧!这明明就是贬低我嘛!”

这时,张顺说:“听你这么一说,的确很不公平,你就向那个武松报告嘛,让他把出书的人K掉!”

吴用说:“不是这么容易的啊,前几天,我碰见了一个叫小乔的姑娘,那真是‘沉鱼落燕’、‘闭月羞花’、感天动地,仙女下凡啊,可是我一跟她自我介绍,她头也没回便走了。”

李逵插嘴道:“这是咋回事呢?”

“哎,当我跟她说我叫吴用的时候,她说‘叫吴用的人,肯定没用’于是,就去投奔周瑜了,哎……”

张顺似乎不服气说:“哎啊,你这只是丢失了美人而已,天下美人多的是,我就比你惨多了。我号称‘浪里白条’可是,我这身上未免也太白了吧,一次,我去找曹操,靠在他家的墙上,可是曹冲出来却把没看见我,哎呀,把我弄的好惨啊,所以这几天,我急购了一台电脑,在网上寻求方法,这不,还没头绪呢!”

吴用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悲伤,说:“我推荐你到这个‘zuowenku.net‘网站去,N好的啊,还可以发表文章,求助,对你一定有帮助的!”

张顺感激不已:“谢谢,谢谢,兄弟谢谢!”

李逵说:“你们的苦诉完了,还有我的呢。”

张、吴一起问:“你有什么伤心事啊?”

李逵说:“甭提了,我全身黑不溜秋的,谁愿意跟我撒,都30几了,还没中意的,不过事业要紧,可是我天天拿着两个铁捶,无聊死了,全身虽说全是肌肉,可看起来太畸形了,我想去整容,花钱不说,浪费精力,该咋办呢?”

张顺插嘴道:“凉拌炒鸡蛋,好吃有好办!”

李逵好象忽然有了灵感,说:“没错!我决定了,以后我就卖鸡蛋,黑就黑吧,也算上是一大亮点啊!~”

水浒传歇后语范文6

初中地理课程,则像一部纪事系列长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课堂上,我借用名著,巧妙穿插,灵活改编,既提高了地理课堂的品味,又提升了学生文学的修养;既增长学生的见识,又增加学习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

针对中国的季风气候是课文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三国演义》里著名的赤壁之战,有诸葛亮“借东风”的经典故事。当时正值冬季,应该盛行: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很多学生被“借东风”一词所迷惑,选择了B答案。在课堂上,我精心引用了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典故。周瑜定下火烧曹营的战术,而急劲的北风(正值冬季,盛行西北季风),令其一时急火攻心而吐血。孔明则妙用雾天(冬季多雾),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曹军。配合《三国演义》气势撼人的战争场面,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当时正值冬季”才是真命天子。我笑言:“看来,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今天考试,‘看风使舵’是多么重要!”课堂顿时变得妙趣横生。

等高线地形图乃教材的难点,《西游记》师徒取经的故事就派上用场了。

“大话西游”道:过火焰山,师徒四人继续翻山越岭,不觉精疲力竭,却在A处遇_______(山顶、陡崖、山脊、山谷)挡路,便稍作休整,兄弟分工合作:化斋、取水、摘果,唐僧吩咐:须解答3个锦囊的问题,方可启程。

1. 悟空:从A地到B地化斋,一个筋斗云,方向是从_______向_______,腾空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测得图上距离是3cm,水平距离是_______。

2. 八戒:到E地取水,你觉得机会大吗?为什么?应在哪找水?山溪流向何方?

3. 沙僧:徒步前往C地摘野果,该处是山地的哪一部位?如何设计最佳的路径?

古瓶装上了新酒,巧妙的问题设置,成为学生开启地理“知识之窗”的金钥匙。

《欧洲概况》一课,内容繁琐,难学难记,我借助《水浒传》的故事,自编自导了“武松打虎新传”说:

武松喝了18碗酒,走上景阳岗,忽窜出一虎,“斯斯” (①半岛)狂叫,威(②威)风八面,典(③典)型的山中之王。

“伊”(④半岛)!松吓一跳,酒醒一半,一拳,打掉了虎之两门牙(⑤牙、⑥牙)。

“亚(⑧半岛)亚呸”!虎痛骂,一扑,松岂敢大意(意⑦),一脚,虎一闪。

松早有备,掏出背之扳手,一击。虎毙,遂电官吏,抬走,民大呼“欧巴(⑨半岛)”,终制成腊(⑩腊)肉,与众同享。

啼笑皆非的故事,形象俱备的动画,趣稚可笑的表演,引来了一阵阵掌声、喝彩声,欧洲四大半岛的形状、名称、国家,便跃然纸(幕)上――

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状如猛虎下山,有 ②挪威、③瑞典两国。

④伊比利亚半岛,形似伸往大西洋的拳头,有⑤西班牙、⑥葡萄牙两国。

⑦意大利则雄踞于大脚般的⑧亚平宁半岛。

⑨巴尔干半岛,有点与扳手形状相近,有⑩希腊等多国。

谈笑间,师生的情绪达到了沸点;不知不觉中,学生已是“胸有成图”。

四大名著里收藏的成语、歇后语,更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萃,以结构严谨、言简意赅而著称,偶引一二,顿时满堂生辉。

讲授《俄罗斯》一课时,结合视频报道,我说:“俄罗斯的商贩,每次来到中国的边贸城市,琳琅满目的小商品,都令他们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回国时,他们总是‘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学生在大笑之余,理解了俄罗斯工业发展“侧重避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