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文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歌词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歌词文学

歌词文学范文1

一、引用歌词,充实内容

好的歌词,语言精练、寓意深刻、富有感染力。其丰富的内容,可以表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手不是手,是温柔的宇宙。我这颗小星球就在你手中转动。”这句歌词虽原意是表示爱情,但我们也可用于表现伟大的母爱、纯真的友情。“不经历风雨,怎能风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歌词可用于“挫折”“奋斗”等话题。如果学生每人收集5~10句好歌词。再指定几个好学生整理、分类。则反映亲情,友情,爱情;人生感悟,理想追求,意志品质;爱国、爱乡、爱家等内容的都有了。学生写作时合理引用,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成为文章亮点之一。

二、利用歌词,构建结构

1.用歌名(歌词)作题,出奇制胜。如以“同学”为话题:用上《同桌的你》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以“母爱”为话题:用上《烛光里的妈妈》或《懂你》。起着画龙点睛之功效,使人眼前一亮。

2.用歌词过渡,自然别致。如写挫折,如何由遭受重创的情绪中解脱,以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几句歌词转承,过渡自然,独具魅力。

3.用歌词小结,升华主题。写“成长的烦恼”,以歌声“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升华主题,寓意深刻。

三、研究歌词,借鉴写法

好的歌词必定有好的写作手法,研究歌词,能激发写作灵感,学习写作手法。

如:《同桌的你》“爱哭的你”“你总是很小心,向我借半块橡皮”几句歌的词细节描写,言语不多,却很传神。

又如:《篱笆墙的影子》“星星啊,还是那颗星星。月亮啊,还是那个月亮。山啊,还是那座山。梁啊,还是那道梁……”歌词中星星、月亮、群山、石碾、劳苦的爹娘、吱吱的油灯等物象传达着山村的贫穷、闭塞和落后,村人的幽怨、叹息、无奈等情感。情景交融的写法起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歌词文学范文2

要想学好这个知识点,需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一、可数名词的数量表达

可数名词大多都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名词复数的变化分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一)规则变化

复数形式通常是在单数形式的词尾加-s 构成。主要方式是:

1.一般情况直接加-s。例如:boy-boys, desk-desks 等。

2.以s, x, ch, sh 结尾的词加-es。例如:bus-buses,fox-foxes,watch-watches,flash-

flashes 等。

3.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词,把y 变为i再加-es。例如:factory-factories, country-countries 等。

4.以-f(e) 结尾的词,把f(e) 变为v再加-es。常见的词有:leaf, half, self, wife, knife, shelf, wolf, thief, life。

5.以-o结尾的词,一般加-s。但有四个常用的词加-es,记住这句话:

The two heroes are Negroes who plant potatoes and tomatoes.

两位英雄是种植土豆和西红柿的黑人。

(二)不规则变化

1.改变元音。例如:man-men, woman-women, foot-feet, tooth-teeth, goose-geese, mouse-mice 等。

注意:Roman-Romans, German-Germans。

2.词尾变化,例如:child-children, ox-oxen 等。

3.单复数同形,常见的有五个词即:Chinese, Japanese, sheep, deer, fish。

注意:(1)fish 指种类,复数要加-es;指数量,单复数同形;指鱼肉,是不可数名词。

(2)表示单位的汉语拼音通常是单复数同形,如jin, li, yuan 等。

4.只有复数形式的常见名词有:ashes, clothes, glasses,goods, pants, people,scissors,shorts,thanks ,trousers 等。需要表示这类词的数量时,需要加pair, suit等词,如 a pair of glasses。

5. 复数形式,单数含义。

一些表示学科等的名词,虽然形式是复数,但被当作单数看待,如:maths, physics, politics, news 等。

6.合成词的复数形式

有主体名词时,-s 加在主体名词的词尾上;没有主体名词时,-s加在复合词的词尾上;由man 和woman 构成的复合词,都要变成复数形式。例如:

runner-up — runners-up 亚军;go-between —go-betweens 中间人;

man doctor — men doctors 男医生;woman nurse — women nurses 女护士等。

二、不可数名词的数量表达

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不能直接用基数词修饰,它的数量可以这样表达:

1.数词+容器名称+of +不可数名词,如:a cup of yogurt 一杯酸奶,two teaspoons of cinnamon 两匙肉桂,three glasses of water 三杯水,four bottles of ink 四瓶墨水。

2.数词+可以表示数量的名词+of +不可数名词,如:a slice of bread 一片面包,two pieces of paper 两张纸,three sticks of chalk 三支粉笔,four bars of chocolate 四块巧克力。

3.不定代词some, any, much 等+不可数名词,如:some milk, any cheese, much tomato sauce 等。

三、常见的修饰语

1.常见修饰可数名词的有:

many 许多,few 没几个,a few 有几个,a number of 一些,a group of 一群, several 几个, tens of 几十等。

2.常见修饰不可数名词的有:

much 许多,little 很少,a little 一点,a bit (of) 一点,a great amount of 大量的等。

3.常见的既可以修饰可数名词又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的有:some/any 一些,a lot of/lots of 许多,plenty of 大量等。

请看几个例句:

A few students have no school clothes.

有几个学生没有校服。

There is only a little time left.

只剩下一点时间了。

A lot of apples are on the tree.

许多苹果在树上。

We need a lot of water at the moment.

目前我们需要许多水。

四、“两面派”的常见名词

某些名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可用作可数名词,又可用作不可数名词,而意义不同。常见的如下(前面是可数名词,后面是不可数名词):

chicken 小鸡—鸡肉;room 房间—空间;glass 玻璃杯,眼镜—玻璃;orange 桔子—桔汁;paper 报纸,试卷,文件—纸;fire 火炉—火; exercise 练习,体操—运动,锻炼;fish 鱼(条数,种类)—鱼肉;time 次数—时间;Japanese 日本人—日语;Chinese 中国人—汉语;German 德国人—德语;light 灯—光线;hair (几根)头发—(全部)头发;work 著作,作品—工作;language (某民族、国家的)语言—语言、术语;youth 青年人—青春等等。

试比较:

Mr Li keeps many chickens every year.

李先生每年都喂养许多小鸡。

Mr Li likes eating chicken very much.

李先生非常喜欢吃鸡肉。

五、主谓一致的情况

可数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应与名词的单复数保持一致;不可数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但是不可数名词前有复数的数量词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例如:

The little girl is John’s sister.

这个小女孩是约翰的妹妹。

These young girls are from the USA.

这些年轻的姑娘是美国人。

There is some milk in the bottle.

瓶子里有些牛奶。

Are there three glasses of orange on the table?

桌子上有三杯橘汁吗?

温馨提醒:提问数量时,可数名词要用how many,不可数名词要用how much。例如:

Jack has 10 story-books.

How many story-books does Jack have?

歌词文学范文3

一、活动主体性

这是学生主体性特征的外在层面,主要表现在语文课堂形态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上。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就是从这个层面来说的。就教师而言,主要看有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兴趣、意识、习惯等产生影响;就学生而言,主要看是否在教师的作用下有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开展了相应的语文学习活动。

过去,我们的语文课堂基本上由教师控制、主宰、操纵,教师以拥有知识的权威自居,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形态下,学生被剥夺了自、言说权、活动权,是没有主体性可言的。现在,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活动式学习逐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语文课堂一改过去的沉闷,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辩论争鸣。在这样的课堂形态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拥有了自、言说权和活动权,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权威”变成了“平等对话的首席”,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总之,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语文课堂教学形态由此发生较大的变化。

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主体性”实现是初步的,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方面承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形式的生动活泼,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活动,这是张扬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这种活动性主体特征,只是外在的,仅仅停留于此,是不够的,肤浅的。道理很简单:我们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并非任何活动都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并非只要让学生活动了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说话”这样的层次上,许多老师认为,只要让学生说话了、活动了,就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于是一味追求语文教学课堂的热闹,一味追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参与”,而不问这样的“行为参与”是否需要,是否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目。

二、交往主体性

任何主体意识都不可能孤立形成,而只能在主体与他人主体的交往中形成。在讨论学生主体性这一问题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是一种关系存在,就语文教学而言,它表现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多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与主体在和谐共存中,通过协商对话,促成主体间的一种共同建构。这种主体与主体在交互中的协商、沟通、对话,我们称之为学生主体性的交往性特征。

学生主体性的这种交往性特征本质上要求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中关键是前二者。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主体间的精神沟通,教师和学生不是把对方看作可占有、改变的对象,而是与“我”对话中的“你”,沟通交流中的“你”,是平等的“参与-合作”关系。在共同讨论的“话题”中,教师有根据自己对“话题”独立的感受、体验、理解和独立地组织语文教学的权利,同时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倾听、感受和理解教师对“话题”的感受和理解,进而作出分析判断,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生的反应和言说又进一步促进教师作出分析判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循环中促进了对话的深入。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是被动地记忆和复制,不是学生向文本靠拢,不是了解“该文本是什么”,而是运用文本建构意义。符号化的文本,不是纯粹的符号及其组成,它保持了主体的灵魂和生命体的复杂意义和信息。因此,“理解的对象也不再是某种符号传达的内容或某种特定的作者在某个情景下表达的东西,而是一个有能力的言说者在用语言诉说。”对文本的理解,不是“死读书”的过程,也不是掌握局部的某一知识点,而是“我”与“文本”的情感、意识、人格力量的沟通。

所谓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的,世界上没有缺席客体的主体。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必须上升到交往性层次,学生的主体性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因此可以说,从活动式学习到合作式学习,从活动性特征到交往性特征,是学生主体性更深层次的实现。

三、发展主体性

应该说,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学生活动主体性和交往主体性的实现上。这种变化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学生在活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主要是教师在活动。二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在“交往”,在对话,课堂教学充满了“互动”性的因素。这一些,我们都可以在课堂教学形态上直接观察到。

但是,学生“活动”了,课堂“交往”了,是不是就是完全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呢?是不是就完全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呢?未必。因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的实质并不是外在的活动,也不在主体之间的互动,“活动”与“互动”的实质,还在于学生主体的内在发展。“发展”是“学生主体性”的本质,学生主体的内部发展,是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根本出发点。而“活动主体性”和“交往主体性”,归根结底是为“发展主体性”服务的。在语文教学中,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歌词文学范文4

关键词一:情境

教育理论中较早使用“情境”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把传统教育的失败归根于没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以“引起思维的情境”。他认识到“思维取决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情境”一词已经成为众多学说的基本或者是核心概念,尤其是情境认知论表达的见解更值得我们关注。它认为,如果课程和教学能使得学生像学徒那样进入某一真实或逼真的从业者的文化情境,从事使用工具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可能是真实有效的。进入每一种文化情境,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这样的文化共同体的行为和信念,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一种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创设一种优化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文化情境式的教育氛围,让“问题学生”在充满文化的情境中,接受教育,濡染品德。为此,创设优化的情境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最基本、最首要的前提。这种充满文化的教育情境的影响往往是隐蔽的,人为优化的,能够促进学生在其中活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融入情境,情境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为它合乎学生的心灵世界,创设了充满文化情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与之产生“交互作用”的生命冲动,学生在生命冲动中发现自我,感受自我。在这种充满生活活力和张力的学习情境中去学习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涵养人格,濡染德性。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融入了情境,其实质上加强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和活动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去学习,让学生在感受、探究、体验、发现、感悟和表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利用知识。这种情境教学避免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知识德育”、缺乏生命力的弊端,真正地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课堂提供了活力和生机。

关键词二:文化

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收集的文化的概念就达310多种。因此,对待学校文化的概念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正从文化学的学术意义上提出文化概念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给出了一个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康德还特别指出了文化和道德的内在联系,并认为只有教育才能创造真正的文化,才能塑造真正的文化人。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文化哲学思想。他的人类学自然、人类学社会的思想,他从本体论、历史论和目的论三者辩证统一的高度提出的关于“人就是人”“人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是目的”的命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思想,构成了文化哲学的核心内容。它是学校道德建设文化价值追求的根本依据。

工读学校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以“文化”为主导。实际上,一些工读学校一向以纪律主导,纪律主导下的学校往往导致学校文化氛围的缺失,纪律主导下的工读学校注定是走不远的。纪律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外显于行为、注重训练性,是低层次的需要,贯穿于工读教育的整个过程。而文化则是非制度化的、非强制性的、内化为行为,注重濡染性,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当工读学校的纪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问题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他们的一生奠基应该是所有工读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工读学校,没有纪律的文化发展是危险的,就像没有堤坝的河水是非常危险的一样,但纪律归根到底还是为文化育人服务的。在保障所有人的纪律的基础上,纪律主导向文化主导转变应该是工读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育人是工读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良药”。文化的本质在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濡染,启迪智慧,涵育德性,提升人格。文化可以让“问题学生”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真情,而校园也因此氤氲着一股清幽厚重的文化气息。在工读学校工作的这些年,我深深地明白:工读学校的“问题学生”更需要充满文化的校园环境的正面熏陶和浸润,需要教师的特殊关爱与呵护。

关键词三:体验

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验,注重感性体验,藉由感性经验进而获得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由于有情绪情感的参与而更有可能根植参与者内心,成为真正的行为驱动力。体验是最好的学习,实际上,当前的学校教育并不缺乏知识教育,但很多知识无法内化到行为上,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缺乏参与,缺乏体验。而体验式学习,通过体验训练使参加者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灵活思维、提升素质、增强能力。经过不断重复强化,参与者最终获得一个新的思维或行为模式以取代以往不够完美的模式。

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们达到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通过体验,达到角色上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促使已有的各种认知观念发生改变,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为此,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并创设更多的“情境”让“问题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体验,能够让“问题学生”感受不同的生活境遇,体验文化差异和角色差异,形成巨大心理反差。这种反差会冲击“问题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碰撞与震撼,形成心理上的边缘体验,促成一个最佳的受教时刻(Teachable Moment),从而能够获得满足感或成长的机会。只有“问题学生”真正参与并深刻体验了,才能真正理解、认同和接受。体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问题学生”内在的改变。如果学生的内心拒斥,即使听懂了外显的知识,也不见得在实践中去运用。体验式学习重点挑战的是学生个体的内心,力图推动其内在的变化,其本质是充分参与的、生动的,甚至是快乐的。

关键词四:感悟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感悟,以感情为基础,更强调“悟”,感是主体心灵与客观外物融合,获得独特的感知体验,是感悟的基点;而“悟”是其核心,感知事物中意识升华了,有了超常的发现与收获。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悟”(渐渐地领悟),有的则是“顿悟”(一念之间,一下子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感悟是非常宽广的,可以指个体对客观事物存在的直观领悟,对社会人生的突然顿悟,也是对思想精神的觉悟,即悟道。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思考,产生“感悟”,这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

如何创设各种情境,让“问题学生”在感受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从而改变旧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是工读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正是不断的感悟才使“问题学生”对人生、事物、社会以及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只有当“问题学生”的认知发展了,情感丰富了,并学会独立思考的时候,才实现了真正的教育转化。

关键词五:改变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所希望的一切改变,其实就是从当下改变你自己,从修身开始。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是做人的基本追求。

改变,是教育转化的临界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要强调“修身”。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更多地指“问题学生”某种错误的行为和思想认知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改邪归正”和“改恶从善”,即从岔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甘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工读学校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优化的新的情境与环境来使得“问题学生”改变自己。“问题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和新的未知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新的改变,从而自觉净化周边的环境。当“问题学生”自己改变了,他身边的人与环境也会自然得到改变,从而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六:内化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解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内化,就是个体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所以,当涉及道德行为时,内化是巩固和植入某个信念、态度和价值的长期过程,当改变道德行为时,一组新的信念、态度和价值替换为或适应于所希望的行为。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内化的实质更多是行为的内化,是指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对行为规范进行反映、选择、整合的过程,是将新行为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以新的行为来替代过去的不良行为,其最终结果是形成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思想品德。要使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意识,从而达到改变不良行为的目标。

关键词七:外生

是不是德育内生了,德育的过程就结束了?答案并非如此。道德品行仅达到内化于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外化于行。所谓:“有感于内,必行于外。”传统德育重视德育的“内生”,却忘记了德育最终还需要回归现实,回归实践,还需要外化为行为习惯。

因此,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使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新行为、新观念得到内化,更重要的是要使新的行为和观念能够外生,外显达到道德自觉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学生”,这也是新时期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观念的一次大的变革。

综上所述,文化是育人的核心,“人——在情境中”,创设一种优化的文化情境,通过改变“环境”,从而改变“问题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认知,达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改变还不是终极目标,这些行为和观念还需要达到真正的内化和外生,才能实现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教育目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效地把握这“七个关键词”,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歌词文学范文5

尊敬的张校长:

您好!

今天,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这封辞职信,百感交集地向学校正式提出辞职。

首先,我最想说的,就是对不起,真的对不起,四年来,没能以最好的成绩回报您的知遇之恩。四年来,愧疚于心。

四年前,仰赖您的信任,把我从遥远的冰城带到这个常青如画的江南水乡,使我得以幸运地进入长中这个优秀的团队,成为一名骄傲的XX人。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我还记得,在我到校的当晚,您百忙之中还记挂着来我们教师宿舍亲切的慰问。和善的交谈,让我消除了孤身离乡的伤感,多了一份亲切的温暖,多了一份对未来的乐观信念。我还记得,20XX年9月1日,在开学大会上我代表新进14名教师发言的情景,那时的天气、那时说的话、那时的心情,都清晰可忆,至今想来,仍有几许激动。

四年来,有对欢笑,有过泪水,有过失败,有过收获,有一种信念陪我走过成长的日夜,那就是,我要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历练完善自我,以对得起信任我的领导,对得起我的学生,对得起我拥有的身份、地位。

虽然,第一年工作上的毫无成就感总让自己彷徨苦恼,甚至焦急无助地暗自哭泣,但是,领导、同事、学生对我的支持和鼓励,终于让我一步步地走出方向,走出感觉,走出门路来。也许,我在教学上有些后知后觉,但还算让自己欣慰的是,我在长中的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毕业生,虽然没有取得一二名的优异成绩,但这份成果,已经是对我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了,是对我努力与付出的一份认可。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个夜晚,我虽身在远方,苦楚萦身,但却心系学校、心系我的学生,当学校、同事、学生纷纷传来喜讯时,我激动得到了三点也睡不着,那是我这一个月来唯一的笑容和喜悦!

四年来,要感激的人太多。首先,要感激张校长,我一直把带我来到这片新土的您,当成我在这里的亲人、我的家长,所以,一直因您的失望而自责,因您的认可而喜悦。其次,我要感激的是周学新老师,第一年工作,因为我就在高三办公室,所以受到周老师的诸多指点,有工作,有处事,让初出茅庐的我受益匪浅。而后三年的搭班任教,周老师更是给了我无限的肯定和指导,在我失落的时候鼓励我,在我成功的时候祝贺我,在我处事不周的时候劝告我,在我迷茫困惑的时候点拨我,甚至时时不忘我的个人问题。所以,我觉得,他是我在这片土地上像哥哥一样的亲人。还有,我要感激我们的语文组:我的师父,憨态可爱的佘老师,感谢他毫无保留地带了我三年;我的组长,耿直公正的严老师,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指引和照顾;我的战友,简单的郑雅、强干的梁磊、低调的卫青、乐天的范立平,真的,要感激的人,很多。

可是,我却不得不向这一切告别,心里,有诸多不舍,有说不出的纠结。但是,有时候,现实总是让我们陷入抉择,有时候,我们在不明前方时,不得不低头于当下。为了不让日渐衰弱的父母再为我牵挂,我将告别长中这里我所顾念的一切,再回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再重新打拼我的生活。请学校领导批准我的辞职申请。想说的太多,却只能就此止笔,即将离别,真心祝福

愿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续写辉煌、团结共进、蒸蒸日上!

愿我校的教师,日益卓越、广塑栋梁、工作顺心、身体健康!

愿我校的学生,品学兼备、互爱合作、求知奋进、喜登荣榜!

此致

敬礼

歌词文学范文6

关键词: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美学特色

所谓中国风,是指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在当代,提到中国风,就不得不提到周杰伦,而提到中国风歌词,就不得不提到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由方文山作词《东风破》、《发如雪》、《千里之外》、《烟花易冷》、《红尘客栈》等歌曲,融合了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学及音乐元素,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

那么方文山中国风歌词有哪些美学特色呢?以下将从整理统计的以方文山从一九九九到二零一二年间创作的所有“中国风” 共计47首歌词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第一,善用颜色词增强感染力。

翻开方文山歌词全集,触目可及的是点点片片的色彩。据统计,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中“黄”六次“白”七次,“黑”一次,“绿”、“青”各三次次“红”三次, “浅绛”一次。

1.沧桑的“黄”。

黄色是中国人的颜色,黄色的皮肤、黄色的土地、黄色的黄河水,“黄”我们的起源和血脉所在,我们是黄种人,正如《刀》中“正上方的月亮/那颜色中国黄”。

方文山的歌词里面多次提到“”:

“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娘子》

“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上海一九四三》

“天微凉 /一路斜斜的夕阳/街道上景色被染黄”

――《秋冷了月光》

“薄雾山岚/浅浅几座山/炊烟淡淡/枫叶染黄”

――《幻蝶》

“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

如歌词所说“透过镜头重新接剪历史给人的想像”,在一片黄旧的渲染下的歌词,犹如一张泛黄的照片,显示的正是历史的沧桑,远去的时光。

2.“黑”“白”的旧时光。

“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 ―― 《上海一九四三》

“爷爷泡的茶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他满头白发 喝茶时不准说话)”

――《泡的茶》

“你却错过我的年华 错过我新长的枝丫 和我的白发”

――《千年之》

“思念的光透进窗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的床”

――《牡丹江》

“我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千里之外》

“一身琉璃白/透明著尘埃/你无瑕的爱/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 《千里之外》

“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

黑和白,是最简单的两种颜色,但同时又是内涵最丰富的两种颜色,中国道教的八卦图就是只有黑白二色,乾坤图也只有黑白二色,黑与白包含的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智慧。赏读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有时就像是在看一部黑白电影,人和景都是笼罩在黑白的气氛中,使人感到肃穆,像是回到旧时光一般。

3.斑斓的“红”“绿”

除了一些古旧和沧桑的色彩,方文山歌词中还有许多鲜艳浓烈的色彩: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

“这军队蜿蜒如龙/杀气如风/血色如酒红”

――《金甲》

“我挥剑转身/而鲜血如红唇” ――《醉赤壁》

“落笔从容起/山峦/你浅绛色引峰回百/百转”

――《山水合璧》

“还会有什么痛/能够比废墟的绿更鲜明”

――《沙》

“苔藓绿了木屋/路深处” ――《》

“一切绿起/只为爱上你/永世的美丽”

――《葬花笛》

红绿交杂,斑斓炫目,使人不禁想起郭沫若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色彩的过度鲜艳反而会有触目惊心的感觉,让人不寒而栗,正如历史的繁华,背后却是繁华消失后的无尽苍凉。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是事物最鲜明、最富于直观的特征,能给予人强烈的视觉刺激并迅速引起人心中的美感,因此达到增强艺术感染力的效果。方文山善用颜色词来增强歌词的感染力,营造出历史的气氛,在古旧沧桑和过度鲜艳的反衬之下呈现出中国风格歌词独特的韵味。

第二,善用复古的意象烘托美感。

方文山作品常选用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事物为意象。

“杨柳”象征惜别,“红豆”象征相思,在《娘子》中就选用这两个意象:“娘子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相思寄红豆,相思寄红豆,无能为力地在人海漂泊,心伤透……”勾勒出了一个痴情守望女子的相思之情。

在《 发如雪》中方文山巧妙地将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化成符合歌词情境需要的独特意象“发如雪”。这种融会古今的创作方式不但丰富了歌词的表现内容,而且深化了词作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歌词 内在的古典而优雅的韵致。

方文山说:“我很喜欢传统的文化的成分,都会从那边去截取一些创作的素材。”如具有武术元素的《双节棍》、具有中国戏曲元素的 《刀马旦》 。如 《上海一九四三》中那写着“岁岁平安”的泛黄春联、用楷书写着一个“满”字的老家米缸、具有地方特色的吴侬软语,就散发着独特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生活气息。在方文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着很深的对历史的怀旧情结。如《 乱舞春秋》“那混乱年代/朝廷太腐败/人祸惹天灾/东汉王朝在一夕之间崩坏兴衰/九州岛地图被人们切割成三块/分开/读三国历史的兴衰”描写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战乱、更替和近代被的历史诉说着中华民族的累累伤痕 如《止战之疡》“孩子们眼中的希望是什么形状/是否醒来有面包跟早餐/再喝碗面汤”表达了最原始最纯朴的对和平的希冀与渴望。方文山的作品中有一份厚重的历史责任感。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常常站在历史的高度,显得更为凝重、大气。方文山借助古体诗进行自觉创作,其中的一个目的也是希望唤起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那份久违的民族 自豪感。

第三,善用情感词或词组直抒胸臆。

《胡同里有只猫》中有抹不掉、忘不了、伤心的泪,《娘子》中有难过、心伤透、泪不休、语沉默、落寞、近乡情怯、相思、漂泊,《上海一九四三》中有淡淡的忧伤,《刀马旦》中有温暖,《龙拳》中有汹涌不安,《风沙》中有不得安宁、惊醒、飘零、哀嚎、挣扎、爱恨、牵挂、痛,《东风破》中有离愁、寂寞、漂泊、思念、沉默,《双刀》中有虔诚、祈祷、恐惧,《敦煌》中有心痛、纠缠、遗憾、孤单,《千年之恋》中有牵挂、爱恨、害怕、眷恋、狂恋、欲语泪先下,《祭魂酒》中有期待,《鹰之恋》中有寂寞、憧憬、飘零、失落,《乱舞春秋》中有紧张,《茶汤》中有寂寞、难过,《祥龙十八掌》中有忐忑不安、慌张、颓废、沮丧难堪、忧愁、悲伤、洒脱、烦恼、快乐,《牡丹江》中有感伤、安详、稀罕,《棋王》中有不安、紧张、嚣张、狂妄,《发如雪》中有感动、无悔,《霍元甲》中有骄傲,《花恋蝶》中有辗转,《台》中有绝望、断肠、孤单、沧桑、惆怅,《黄金甲》中有愁入眉头、漂泊,《小小》中有傻傻、感动、别扭、,《梦红楼》中有声声愁、低头羞,《无双》中有黯然、悲伤,《醉赤壁》中有泪雨纷纷、伤痕,《兰亭序》中有羞怯、噙泪,《龙鳞》中有冷清《烟花易冷》中有辗转、枯等、断魂

《黄浦江深》中有牵挂,《千江水》中有思念、蹙眉、眷恋,《魂》中有泪奔、伤痕、断魂,《山水合璧》中有轻叹、愁怅、遗憾、沧桑,《追梦令》中有冷清、憔悴、飘零,《幻蝶》中有独往、泪心、不悔、感动,《红尘客栈》中有牵挂、泪如梨花。

以上情感词或者词组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孤独、牵挂、忧愁、悲观、沮丧、惆怅等性质,表现出一种婉约含蓄的风格,传达出一种幽怨缠绵、凄楚伤感的缺憾美。不管是缺憾美,还是含蓄美,都是既富有独特的现代质感,又蕴含着深湛的怀旧情结。这类歌词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含蓄蕴藉、柔婉雅致的风格,具有意境浓郁、古色古香的诗歌美韵。

所以,可以说,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具有善用颜色词增强感染力、善用复古的意象烘托美感、善用情感词或词组直抒胸臆的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王佩雯.方文山中国风歌词创作的复古与创新.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2007

[2]周美彤.浅谈中国流行乐坛的“中国风"现象及意义[A].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1

上一篇那个远方

下一篇水浒传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