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课证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课证明范文1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同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小王在区内的一家电子厂上班,与公司签了一年的劳动合同。“8月份合同到期,公司没有与我续签,我就打算离职。”小王告诉记者,离职后,他让老家的亲戚帮着找好了工作,打算转好社保关系就离开北仑。
之后,小王让原公司人事部门开张离职证明。“很简单的一个离职证明,可是人事部门就不肯给我开。向他们解释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票,也还是不肯。”小王有些气愤地说。于是,记者电话联系了这家公司人事部门。经过沟通,小王在昨天下午拿到了离职证明,也顺利地办好了社保转移手续。
据了解,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离职证明可以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解除劳动关系,同时也证明按照正常手续办理。可能一些小公司不在意,但是一些大型公司在聘用前会要求提供离职证明。”区内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因为不少单位招录时需要提供离职证明,以证实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另一方面这也更加鼓励新单位在招录劳动者时核实以往的工作经历,以利在用工双方建立信任关系。
单位如果未出具离职证明,劳动者可向劳动部门投诉
开课证明范文2
报名时间:1月15日至2月3日
报名方式:考生只需在报名系统中输入邮箱、密码即可进行网上报名!
点击进入 2016浙江内科主治医师报名入口
【2016内科主治医师课程 课程免费试听体验】
【重要声明】
1.本网站是接受内科主治医师报名的唯一官方网站,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未授权任何其他网站接受考生报名,请广大考生注意识别,谨防受骗。
2.报名时间为2016年1月15-2月3日,考生报名时应尽量避开报名高峰时段(1月15-17日、2月1-3日),以保证自己的报名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开课证明范文3
为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信息披露成本,现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3号——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准则》)修订如下:
一、第二条“应按本准则的要求编制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并按本准则第三章的要求编制募集说明书摘要,作为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必备法律文件,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按规定披露”修改为“应按本准则的要求编制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作为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必备法律文件,并按规定披露。”
二、第六条“以避免重复和保持文字简洁”前增加“对于曾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披露过的信息,如事实未发生变化,发行人可采取索引的方法进行披露”。
三、第八条“募集说明书的有效期为三个月,自中国证监会下发核准通知之日起计算。”修改为“募集说明书的有效期为六个月,自中国证监会下发核准通知前募集说明书最后一次签署之日起计算。”
四、第九条“发行人申请文件修改后”修改为“发行人报送申请文件后”,“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修改为“发行人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
五、第十一条后增加一条的内容:
“募集说明书摘要的编制和披露,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募集说明书摘要的目的仅为向公众提供有关本次发行的简要情况,无须包括募集说明书全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募集说明书摘要中要尽量少用投资者不熟悉的专业和技术词汇,尽量采用图表或其他较为直观的方式准确披露公司及其产品、财务等情况,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三)、募集说明书摘要必须忠实于募集说明书全文的内容,不得出现与全文相矛盾之处;
(四)、募集说明书摘要刊登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报刊,篇幅不得超过一个版面。在指定报刊刊登的募集说明书摘要最小字号为标准小5号字,最小行距为0.35毫米。“
六、第十二条“文字应简洁、通俗、平实和明确”移到第十一条(五)“不得刊载任何有祝贺性、广告性和恭维性的词句”之前,第十二条其他内容删除。
七、第十六条“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删除。
八、第十九条“确认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不致因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的内容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引致的法律风险”修改为“确认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引用的法律意见真实、准确”。
九、第二十四条增加两款内容:“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中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投资者若对本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存在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证券经纪人、律师、专业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十、对第四章内容进行了修改,以简化募集说明书摘要的内容,并就披露要求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募集说明说明书摘要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的相关章节披露,并根据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具体修订内容详见《募集说明书准则》(2003年修订)第三章。
上述修订完成后,《募集说明书准则》中相关条目编号发生变化,在《募集说明书准则》(2003年修订)中已做相应调整。
二三年三月二十四日
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3号—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2003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第一节、封面、书脊、扉页、目录、释义
第二节、概览
第三节、本次发行概况
第四节、风险因素
第五节、发行条款
第六节、担保事项
第七节、发行人的资信
第八节、偿债措施
第九节、发行人基本情况
第十节、业务和技术
第十一节、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第十二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
第十三节、公司治理结构
第十四节、财务会计信息
第十五节、业务发展目标
第十六节、募集资金的运用
第十七节、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八节、董事及有关中介机构声明
第十九节、附录和备查文件
第三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第一节、特别提示和特别风险提示
第二节、本次发行概况
第三节、发行条款、担保、发行人的资信和偿债措施
第四节、发行人基本情况
第五节、募集资金运用
第六节、风险因素和其他重要事项
第七节、本次发行各方当事人和发行时间安排
第八节、附录和备查文件
第四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应按本准则的要求编制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作为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必备法律文件,并按规定披露。
第三条、本准则的规定是对募集说明书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不论本准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凡对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披露。
第四条、本准则某些具体要求对发行人确实不适用的,发行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披露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做适当修改,但应在申报时作书面说明。
第五条、由于商业秘密(如核心技术的保密资料、商业合同的具体内容等)等特殊原因,本准则规定的某些信息确实不便披露的,发行人可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
第六条、在不影响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不致引起阅读不便的前提下,发行人可采用相互引征的方法,对各相关部分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对于曾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披露过的信息,如事实未发生变化,发行人可采取索引的方法进行披露,以避免重复和保持文字简洁。
第七条、发行人在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披露的所有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公平、及时,尤其要确保所披露的财务会计资料有充分的依据。所引用的财务报告、盈利预测报告(如有)应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审核,并由二名以上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署。
第八条、募集说明书的有效期为六个月,自中国证监会下发核准通知前募集说明书最后一次签署之日起计算。发行人在募集说明书有效期内未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应重新修订募集说明书。发行人可在特别情况下申请适当延长募集说明书的有效期限,但至多不超过一个月。
第九条、发行人报送申请文件后,在募集说明书披露前发生与申报稿不一致或应予补充披露的事项,如发生股东或董事、经理(含总裁等相当的职务)变动,出现财政税收政策、业务方向和范围的重大变动,取得或失去重大专利或特许权,以及进行新的重大投资或融资行为等,发行人应视情况在履行上市公司持续信息披露义务的前提下,及时修改募集说明书并提供补充说明材料。
发行人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如发行人认为还有必要对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进行修改的,应书面说明情况。
第十条、发行人应针对实际情况在募集说明书首页做“特别风险提示”,并在“风险因素”一节详细披露。
第十一条、募集说明书还应满足如下一般要求:
(一)、引用的数据应提供资料来源,事实应有充分、客观、公正的依据;
(二)、引用的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货币金额除特别说明外,应指人民币金额,并以元、千元或万元为单位;
(三)、发行人可根据有关规定或其他需求,编制募集说明书外文译本,但应保证中、外文文本的一致性,并在外文文本上注明:“本募集说明书分别以中、英(或日、法等)文编制,在对中外文本的理解上发生歧义时,以中文文本为准”;
(四)、募集说明书全文文本应采用质地良好的纸张印刷,幅面为209×295毫米(相当于标准的A4纸规格);
(五)、文字应简洁、通俗、平实和明确,不得刊载任何有祝贺性、广告性和恭维性的词句。
第十二条、募集说明书摘要的编制和披露,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募集说明书摘要的目的仅为向公众提供有关本次发行的简要情况,无须包括募集说明书全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募集说明书摘要中要尽量少用投资者不熟悉的专业和技术词汇,尽量采用表格或其他较为直观的方式准确披露公司及其产品、财务等情况,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三)、募集说明书摘要必须忠实于募集说明书全文的内容,不得出现与全文相矛盾之处;
(四)、募集说明书摘要刊登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报刊,篇幅不得超过一个版面。在指定报刊刊登的募集说明书摘要最小字号为标准小5号字,最小行距为0.35毫米。
第十三条、发行人应在发行前二至五个工作日内将募集说明书摘要刊登于至少一种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同时将募集说明书全文刊登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并将募集说明书全文文本及备查文件置备于发行人住所、拟上市证券交易所、主承销商和其他承销机构的住所,以备查阅。
第十四条、发行人可将募集说明书全文及摘要刊登于其他网站和报刊,但不得早于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和报刊的披露。
第十五条、在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披露前,任何当事人不得违反规定披露与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有关的信息,或利用这些信息谋取利益。发行人、任何中介机构或人士利用与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有关的信息进行推介宣传的,应遵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发行人应在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披露后十日内,将正式印刷的募集说明书全文文本一式五份,分别报送中国证监会及其在发行人注册地的派出机构。
第十七条、发行人董事会及全体董事应保证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诺其中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八条、主承销商应受发行人委托配合发行人编制募集说明书,并对募集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核查,确认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九条、发行人律师可受发行人委托参与编制募集说明书,并应对募集说明书进行审阅,确认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引用的法律意见真实、准确,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条、发行人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验资人员及其所在的中介机构等应书面同意发行人在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中引用由其出具的专业报告或意见的内容。
第二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第一节、封面、书脊、扉页、目录、释义
第二十一条、募集说明书全文文本封面至少应标有“XXX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字样,并应载明发行人及主承销商的名称和住所。
第二十二条、募集说明书书脊应标明(如可能)“XXX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字样。
第二十三条、募集说明书全文文本扉页应刊登如下内容:
(一)、发行总额;
(二)、票面金额;
(三)、期限;
(四)、利率和付息日期;
(五)、转股价格;
(六)、转换期,应列示投资者从何时起至何时止可申请转股;
(七)、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的提示性说明(如有);
(八)、发行方式及发行期;
(九)、拟申请上市证券交易所;
(十)、主承销商;
(十一)、正式申报的募集说明书签署日期。
第二十四条、募集说明书扉页应刊登发行人董事会的如下声明:
“发行人董事会已批准本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全体董事承诺其中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中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中国证监会、其他政府机关对本次发行所做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本发行人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价值或投资者收益的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等的规定,可转换公司债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投资者若对本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存在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证券经纪人、律师、专业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第二十五条、发行人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发行人还应作如下提示:
“XXX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发行人XX年度的财务报告出具了有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或保留意见等)的审计报告,请投资者注意阅读该审计报告全文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注册会计师已针对该事项出具了补充意见,发行人董事会、监事会对相关事项已作详细说明,也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第二十六条、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的目录应标明各章、节的标题及相应的页码,内容编排也应符合通行的中文惯例。
第二十七条、发行人应对可能对投资者理解有障碍及有特定含义的术语作出释义,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的释义应在目录次页排印。
第二节、概览
第二十八条、发行人应设置募集说明书概览,简介发行人的主要财务数据、本次发行情况及募集资金用途。在概览起首应声明“本概览仅对募集说明书全概要提示。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募集说明书全文。”
第三节、本次发行概况
第二十九条、发行人应披露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总额;
(二)、票面金额;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
(四)、利率和付息日期(说明转换年度有关利息的归属);
(五)、转股价格;
(六)、转股起止时期;
(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担保人;
(八)、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及资信评估的机构(如有);
(九)、发行方式与发行对象;
(十)、承销方式;
(十一)、本次发行预计实收募集资金;
(十二)、发行费用概算(主要包括承销费用、律师费用、发行手续费用、审核费等)。
第三十条、发行人应说明本次发行中的停牌、复牌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的时间安排。
第三十一条、发行人应披露下列机构的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联系电话、传真,同时应披露有关经办人员的姓名:
(一)、发行人;
(二)、主承销商及其他承销机构;
(三)、上市推荐人;
(四)、发行人聘请的律师事务所;
(五)、会计师事务所;
(六)、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担保人;
(七)、资信评估机构(如有);
(八)、收款银行;
(九)、可转换公司债券登记机构;
(十)、其他与发售可转换公司债券有密切联系的机构。
第三十二条、应披露发行人与本次发行有关的中介机构及其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及经办人员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或其他权益关系。
第三十三条、发行人应针对不同的发行方式,披露至上市前的有关重要日期,主要包括:
(一)、发行公告刊登的日期;
(二)、预计发行日期;
(三)、申购期;
(四)、资金冻结日期;
(五)、预计上市日期。
第四节、风险因素
第三十四条、发行人除应参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的有关要求披露本次发行的风险因素与对策外,还需补充披露以下风险: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到期不能转股的风险;
(二)、转股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摊薄的风险;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自身特有的风险(如可转换公司债券价格与股票价格的联动及异动关系,提醒投资人对可转换公司债券价格波动应有充分了解)。
第五节、发行条款
第三十五条、发行人应披露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总额及其确定依据。
第三十六条、发行人应说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金额、期限、利率和付息日期(说明转换年度有关利息的归属、股利分配方式)及其确定依据。
第三十七条、发行人应说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的有关约定,包括:
(一)、转股的起止日期;
(二)、转股价格的确定依据及计算公式;
(三)、在发行人分红、派息、发行新股、配股、合并或分立等时转股价格的调整方法及计算公式;
(四)、转股价格修正条款(如有);
(五)、转股时不足一股金额的处理方法;
(六)、转换年度有关股利的归属;
(七)、其他有关约定。
第三十八条、发行人应说明转股的具体程序,主要包括:
(一)、转股申请的声明事项及转股申请的手续;
(二)、转股申请时间;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冻结及注销;
(四)、股份登记事项及因转股而配发的股份所享有的权益;
(五)、转股过程中有关税费事项。
第三十九条、发行人应说明所设置的赎回条款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一)、赎回的条件;
(二)、程序;
(三)、价格;
(四)、付款方法;
(五)、时间。
第四十条、发行人应说明所设置的回售条款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一)、回售的条件;
(二)、程序;
(三)、价格;
(四)、付款方法;
(五)、时间。
第六节、担保事项
第四十一条、发行人应说明可转换公司债券担保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一)、担保人简况;
(二)、担保人的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主要财务指标;
(三)、担保人的资信情况;
(四)、担保人的其他担保行为。
发行人还应披露担保合同的主要内容。
第七节、发行人的资信
第四十二条、发行人应披露公司的资信情况,主要说明:
(一)、公司近三年的主要贷款银行及各主要贷款银行对公司资信的评价(如有);
开课证明范文4
关键词: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课程建设;人工智能
一、引言
中南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是国内高校最早开设的该课程之一。198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校蔡自兴和清华大学徐光编著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成为国内率先出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教材,为人工智能课程提供了一部好教材,对人工智能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我校人工智能课程自开设以来已培养约30届学生,培养人数超过3000人。授课对象包括计算机、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和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研究生。2001年,我们研发的“人工智能网络课程”被评为优秀网络课程。2003年和2007年“人工智能”分别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和全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同时,课程的相关网络资源和知识表示方法的课堂录像陆续上网,向全社会开放,成为学生复习和自学的有力手段和特色环境。
近年来随着国外名校的视频公开课风靡网络,建设我国自己的视频公开课已势在必行。在这种背景下,人工智能课程的等一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应运而生。我们的“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的视频公开课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已成为首批播出的课程之一,受到公众欢迎与好评。
二、讲授内容选定
人工智能是一门前沿交叉学科,也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和公众颇感兴趣的科学。网络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是免费开放的科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由于人工智能属于专业基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专题,避免艰深的专业知识,让大多数人都能听懂并感兴趣,是安排视频课程内容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此,在内容安排上将重点放在专业史和热点研究介绍上,其目的是通过介绍学科的发展史和一些经典或热点问题的研究情况,激发大家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趣,增进对人工智能知识的了解,认识到前沿科学其实离现实并不遥远。
在上述理念指导下,本视频课程并没有照搬平时上课的内容,而是精选了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介绍。首先概述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以及人工智能领域影响最大的三大流派及其认知观等。然后介绍人工智能中几种经典技术,包括推理证明技术、问题求解技术等。此外,对人工智能中公众最感兴趣的一个应用领域――机器人学进行阐述。最后,对人工智能的一些最新研究发展领域,如计算智能和群智能技术等进行讨论。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讲:人工智能的诞生
长期以来人工智能充满了激烈争论,其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中国也历经了质疑、批评甚至打压,直至出现希望的曙光,形成今天的可喜局面,其过程可谓艰辛。该讲从不同角度对人工智能的定义进行介绍,分析其异同,介绍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让听众对什么是人工智能有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讲:人工智能的学派
从符号主义为代表的经典人工智能到连接主义、行为主义,人工智能的研究可以说是从一家独秀走向百家争鸣。该讲介绍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各自的理论基和认知观,并论述人工智能对社会、文化、经济等层面的影响。
第三讲:经典人工智能的推理技术
经典人工智能的有关推理技术和方法是早期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手段,用于研究基于经典逻辑的自动定理证明等问题,对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讲主要介绍基于数理逻辑方法的推理证明技术,尤其是定理证明方法的代表之一――消解原理。
第四讲:问题求解与搜索
问题求解技术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涉及问题表示和求解搜索两部分内容。这一讲主要介绍问题求解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状态空间法,阐述图搜索方法和求解策略,特别是引入启发式信息的启发式搜索方法。
第五讲:机器人学
机器人是人们听到人工智能时几乎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事物。机器人学作为一门学科,该讲介绍机器人学的发展过程和机器人的分类,探讨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说明研究开发机器人技术的动机。
第六讲:人工智能的新领域――计算智能
经典人工智能虽在早期占有统治地位,但目前已经不再是研究热点。而计算智能则异军突起,成为智能学科中新的增长点。本讲主要介绍计算智能的几个主要分支神经计算、进化计算、模糊计算和人工生命的一些基知识。
第七讲:人工智能中的仿生学――群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等高度交叉的科学,不仅涉及到计算机、自动化、数学、信息学等学科,还涉及到心理学、脑科学、仿生学等各种学科。群智能就是仿生学在人工智能中应用的典型。该讲主要介绍受到蚁群和鸟群社会行为启发而构建的蚁群算法和粒群算法,将其转换为可计算模型,引入到问题优化求解中。
三、课程建设经验
由于授课对象的不同和授课时间的限制,在只有30分钟的一讲一主题情况下,要像平时上课那样详细讲解是不可能的,为此需要对视频公开课的材料进行重新组织。我们的人工智能课程作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其教学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具有一定优势。
首先,使用主讲人编著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作为课程教材。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编撰了不同类型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2003年和2004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三版“本科生用书”和“研究生用书”。2005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面向大专院校和网络课程的《人工智能基》,以及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面向管理类学生的《人工智能及其在决策系统中的应用》。2010年又出版了“十一五”规划教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四版及《人工智能基》第二版,使教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好地为人工智能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服务。这些教材已为高水平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视频网络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次,教学资源丰富,知识融会沟通。课程主讲人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智能科学基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团队成员除承担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外,还负责智能控制、机器人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这些课程也都有对应的自编优秀教材,都可直接作为课程的参考资料。
“人工智能网络课程”具有明显特色(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和肯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特别是更新后的向导学习、个性化以及算法实验,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来实现人工智能网络课程,具有显著的特色和先进性。网站上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实验指导书、课堂录像和参考文献一应俱全。人工智能相关的网络资源,如网站、新闻组、BBS等,包括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讨论、本领域研究的前沿动态、人工智能课程相关的演示动画
和实验等。
虽然有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为了适应视频公开课的需要,在视频公开课材料的组织上仍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本视频公开课课程具有下列主要特色:
(1)材料翔实、图文并茂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其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曲折。在课程资料组织过程中,对许多重要理论与方法的提出者以及一些会议与纪念活动等介绍,基本上都配以图片。这些图片有的是自己的第一手资料,有些则是从网络搜索得到。这些图片的引入,给本来相当枯燥无味的文字和概念增加了趣味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也是视频教学优势的一个体现。
(2)深入浅出、直观生动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讲述前沿理论的专业基课,其复杂的技术、算法、理论是一般观众很难理解的。视频课程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将这些问题讲透,而是通过形象的动画说明基本原理和概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真正起到带“入门”的作用。这也是视频课程的优势所在。
(3)精选题材、注重趣味
人工智能是一门高度交叉的科学,涉及面极广。为了让观众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门学科,公开课着力于讲授内容的精选。从人工智能的起源开始,分别介绍了经典人工智能的搜索推理技术、当前的研究热点计算智能和群智能技术,以及人们对人工智能最直观的印象――机器人学,形成一定的体系。在这些题材中包括了逻辑学、生物学、脑科学、神经学乃至仿生学等不同的学科交叉,力求使枯燥的科学理论变成美味的知识盛宴。
四、问题与体会
经过紧张的准备和拍摄过程,“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精品视频公开课终于上网与广大观众见面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验不足等原因,本视频课程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值得今后弥补。
(1)考虑到比较通俗易懂的要求,使没有相关专业基的公众也能够基本上听懂,因而将很大一部分内容的重点放在了专业史上,其专业深度不够。
(2)由于每讲必须在30分钟内讲完一个专题,因此难以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只能简要介绍其原理和概念,使观众能知其然,却没法知其所以然。
(3)国外的公开课基本上都是随堂录像,视频课讲的内容就是平时课堂讲授的内容。而我国的视频公开课课程却强调普及性,相应的牺牲了部分专业性,在定位上仍有犹豫。这可能是我们的公开课与国外公开课的一个重要差别。
要把我国的视频公开课建设好,不能盲目追求观看率和点击率。从课程性质上看,文史类课程由于受众面广,容易被更多的人群接受和理解,观看的人就自然会多。理工类课程由于受限于领域基知识,受众面相对较窄,其接受程度肯定较低。要真正建设一门好的视频公开课,还是应该明确定位,内容贵精不贵多,完整清晰的讲述好若干知识点,让观众真正有所收获就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傅京孙,蔡自兴,徐光,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宋健,学科前沿的最精彩成就[C],见蔡自兴,徐光编著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蔡自兴,徐光,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三版),本科生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蔡自兴,徐光,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三版),研究生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蔡自兴,蒙祖强,人工智能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蔡自兴,人工智能及其在决策系统中的应用[M],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开课证明范文5
我从没有上过“秘密课”,因而也就谈不上所谓“公开课”。你问我为什么没有把一些课录像作为资料保存,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你。我可以说出好多原因。比如,即使有年资了,也不要倚老卖老,搞“起居注”式的活动记录;不能摆谱,上一节课也要前呼后拥,弄得像巨星出行;不要给同事增加工作负担,不要给学校添麻烦;比如,怕人家录下去制成光盘拿去出售蒙人,等等等等。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这个教室里有五十多人,我愿意录像,可是我的学生未必同意。——课堂本来是我和他们共有的,现在仅仅因为我一句话就“公开”了;不但“公开”了,还要通过录像、光盘被到处传播;那你这个教师岂不是把课堂当作私产了?我的学生有些比较腼腆,有些平时说话比较随便,他们可能并不喜欢教室里挤进许多陌生人,架着摄像机。这一点,你有没有考虑过?
如果想看我怎样上课,可以先到我的班上坐坐,和我的学生聊聊(对不起,最好在他们愿意的时候,同时注意别妨碍他们的学习和思维),顺便坐下听我上一节课,可以;如果兴师动众,把我的班赶进会堂,甚至弄上舞台,周围几台摄像机对准他们,场上照相机频频闪光,让我表演上课,我觉得你们是在砸我的饭碗。——我是教师,我的学生也不是“群众演员”,你们能不能让我们安静一些,让我的学生能正常地读书学习?当然,如果实在有这样的必要,你应当非常非常地谨慎,同时明白,这是让一位教师和他的学生作出牺牲。
如果在春光明媚或秋色怡人的时节,一群同行来到我的学校,带着旅游的兴奋,酒足饭饱,顺便到我的学校听上一两节课,虽然我对你们的体力和精力表示敬佩,可是我的学生分神了:你们来“取经”竟然不带教材,也不带笔记本,你们竟然向学生讨一张纸“做记录”,你们坐在教室后面悄悄地发短信,还有,你那轻微的鼾声让我在学生面前很难堪,很难堪……
“公开课”这种形式,对一位教师的成长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我对此一直困惑,我往往看不出一节课有什么特别的“示范”价值。教师如果勤于学习,他获得发展的途径很多,我的一些青年同事,没有听过我几节课,他们广泛地阅读,平时注意交流,琢磨专业刊物上的某个课例,留心同行说过的一个教训,等等,他们不但把课上得很好,而且还有许多创造。二十多年前,山西一位中年教师来进修,学校安排他听了我两个学期的课。临走时,我对他说,我比你年轻,没什么经验,你没有必要听我这么多的课。他说:“说真话,听课还不如跟你聊天呢!你白天聊的好多事,我晚上回宿舍全记在笔记本上了,很有用。”
我常向前辈了解旧时代的国文教学,那时非但没有什么“公开课”“示范课”,也没有什么“集体备课”,更没有什么“案”,全凭教师自己去钻研;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拿手好戏,至于教案讲稿,“那是个人财富,靠这个吃饭的,不公开,校长也别想检查”。课上得不好,学生不满意,学校就会让他卷铺盖滚蛋。多简单!每每听到前辈说从前学校的国文教学,都很神往。
不但在旧时代,现今国外好像也没有所谓的“公开课”。如果有必要,要得到授课教师的允许,听上一节课也无妨。如果被拒绝,多半还是因为教师不愿意参观者妨碍学生的学习。而我们这里,到处赶场子听课已成惯例。我似乎有种感觉:只有教育落后的国度,才会违背常识,设置那么多教育之外的、对教学没有意义的形式,并形成陋俗。
就事论事,“公开课”究竟在“公开”些什么?我至今也没想明白。至多,它公开了一名教师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形式,它在展示一名教师的追求。我不否认一些教师的课有示范作用,我不否认一些教师能把他人公开课作为提高教学艺术的最简捷的方法(我甚至想说,相当一部分教师从别人的公开课中找到了自信)……但是,几乎所有开“公开课”的教师私下都会说:“公开课”的教学效果不如平时,教师紧张,学生也紧张,这样的课有表演性质。而如果所有教师都认为自己达不到别人“公开课”的水平,那可能只能证明那人“公开”的可能不是真实的课堂。
这类“公开课”对学生有什么好处?教师会不会为了展示自己而把学生忘了?什么情况都是可能的。几乎所有的“公开课”最终都成了“角儿”的私房本钱,谁还会在意学生是怎么学习、又学到了什么东西?常常听到开课教师抱怨:“这节课给班上的×××搞砸了”;“借的这个班太闷,学生上课不配合”……
时间长了,“公开课规则”也逐渐形成。有一次“赛课”,有位教师先用5分钟把前一天没上完的课收了尾,然后再上新课。多数评委认为“这是一节不完整的课”,评价不高。可是我认为这位教师从学生学习利益出发,上的是常态的“真课”,值得肯定。如果她为了这节“公开课”,把上一课的结尾留在那里以后再“续”,那才是没有道理的。一些同志委婉地表示:“公开课”就得“完整地展示自己的教学修养”,对此我至今仍然没能理解。
有同行来信,说某教师特别喜爱“公开课”,喜欢争风头,“像只花蝴蝶一样到处秀课”。他们称“花蝴蝶”,是因为那位老师每每在“公开课”上展示高档新装,每次“公开”,总是打扮得过分,一身名牌,重彩浓妆,还关照舞台:场上转暗时,要把一束灯光打在她的脸上。这样的假课,“示”什么“范”呢?让来听课的教师一无所得也就罢了,她借的那个班的学生从中能学到什么?我不由得为孩子们担心。替那位教师着想,觉得她也很不合算,有点像玛蒂尔德。我私下说,这可能恰恰是当今语文教学浮躁浅薄的样板。如果教师吸引人的不是他的教学,而是容貌服饰,是时尚风度,那他把庄严的课堂当成什么了?一名教师,心中没有教学,没有学生,就没有资格走上课堂;他能“公开”的,不过是自己的浅薄庸俗罢了。
所幸的是老师们看法比较客观。但常常也有听了一节“公开课”就被弄得神魂颠倒的。
我曾因此开罪了一些听课教师。一位外地来开“公开课”的女教师的容貌装扮吸引了许多老师,会场内外,课上课后,处处都有人打听她的姓名和年龄。自由评课时,很多教师一反常态,争先恐后地上台,众口一词地称赞她是“美女教师”,场上气氛热烈。这是一次全国性的示范教学,我对语文教师们的表达感到失望。我在发言中,谈了自己的忧虑:我们究竟如何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像这样过度的关注“美女教师”,是对她的尊重吗?在那次大会上,有几位教师的课的确有风格、有创造、有示范性,然而众多发言者只字未提。落后的“听课文化”已成风气,令人担忧。
开课证明范文6
公开课是教师展示和探索教学理念的一种实践模式,是教师之间、兄弟学校之交流教学和学习经验的桥梁,是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同行同业提高业务素质的平台。公开课主要都是为了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或推广教学经验等而举办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学校教学展示、研讨、评审等活动的频繁举行,使各类公开课的开展也是如火如荼,然而时至今日公开课这种教学活动却越来越走样了,变味了。 是“讲课”还是“演课”? 有位老师曾这样说:“公开课与其说成是讲给学生听的,倒不如说是‘演’给听课老师看的。”的确,今天很多公开课简直成了表演课。很多听课老师都有这样的真实感悟:“听课时激动,过了河(回来)被动,平时教学根本行不动”。这样的课用笔者的话讲是一种“新娘课”。顾名思义,新娘课是为了一时让别人好看而秀,为讨人欢心而秀,这种“秀”是昙花一现,让观的人过后忆不起作秀之人,更不识秀人之本,不可推而广之。反过来,我们平时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是常用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式,笔者谓之“大娘课”,大娘之自然还本,让陌生人一次叙聊之后也能回放其言之语、笑之脸。
有的教师要搞公开课,在上课的前一天嘱咐学生,明天有领导和许多老师都要来我们班听课,到时候你们千万别给老师丢脸,当老师提问时,会不会回答的同学都要举手,会的同学举左手,不会的同学举右手。当有学生质疑这“不诚实”时,老师却告诉学生“该撒谎也得撒谎”。如此教导学生进行演练做课,在许多教师中已不是什么“秘密”,有的学校领导对此也是默认的。我曾经在我所在的县城某小学听过一节语文教学公开课。老天哟,那真是愉快咯!一班小学生,穿戴着模拟各种动物的头饰服装,化了与该种动物相适应的装,在欢快优美的音乐之中,一群“动物”开展了轻松活泼的游戏,游戏表达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内容。这班学生在愉快的表演中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我和众多听课的老师也乐不可支。谁敢说那不是一节成功的愉快教学的课。但是,深想一下,这哪里是一班小学生在上课?这简直就是一个儿童剧团在演出了一个短剧。当中需要编剧、导演、排练、服装、道具、美工、化装、音乐(少了些灯光)……要达到这种条件的人才、人力、钱财、时间……才做得到的。不是每一间学校都有这个条件,这就是典型的“听课时激动,过了河(回来)被动,平时教学根本行不动”“新娘课”。就算很多小学有这样的条件“动”起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从时间上考虑,一个学期能上得几节这样的课?
追本溯源,公开课的祖宗叫观摩课。《礼记・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公开课以研讨为目的,“彼此参观,相互学习”是公开课的宗旨。我们要相信“只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的教师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事先进行了大量的准备,既是引经据典,又是条分缕析;既是当场诵读,又是相互提问,浑身解数都使了出来。教学效果却不明显。这就像一位农民本来想去锄草,结果为了显示家里农具多,把锄头、铁锹、镰刀等等都带了去,结果是吃力不讨好。讲课其实也一样,采取相应的手段即可。现在一些学校硬性规定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是公开课教学的一项重要标准,以此证明教师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能力。其实,在我们山区农村小学,大部分学校很少有像多媒体这样的现代教育设备,更多的时候,靠“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媒体”承载着我们的教育的信息和能力,我们同样要教好书育好人。2007年至今,我有幸在县内小学(2007年10月在林寨镇镇府礼堂;2011年6月在阳明一小)聆听深圳市福田区教研室副主任、全国特级教师黄爱华教育专家进入课堂上为我们山区教师上的观摩课。他入乡随俗,就是靠“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媒体”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娴熟教学的艺术,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言说自由,激学生问难勇气,解学生心中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及他个人扎实的基本功都让我佩服不已。我听他教的这两节课,都凭他个人的本事,手里拿着一支粉笔,并没带上书本,也并没有借助任何的电教手段,而带着亲切的语气讲开了。每节课中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但他都应付自如。他每次讲完课,都能让听课的老师称赞不已。而且原本是对他非常陌生,甚至紧张的学生,到上完课后,竟全部是满脸愉悦,课堂上的气氛也让堂上堂下的人感觉轻松。 像黄爱华主任为我们上的“大娘课”,入乡随俗,平易近人,让听课人感到既可观也易摩,深受听课人欢迎。
老师的教学工作是最应该有创造性的,搞公开课是为了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为了争个高低,也不能去表演。表演、做假的公开课,学生怨之,专家恨之,这就与我们开展公开课的初衷背道而驰。这是老师的责任?是领导的责任?还是我们的教育机制造成的?总之,肯定是我们教育界的责任。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工作,让新课改理念真正落实在教学的每一天中,我们的桃李定能芬芳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