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礼仪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礼仪知识范文1
举止是一种不说话的“语言”,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及能够被别人信任的程度。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行为既体现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能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更关系到一个人形象的塑造,甚至会影响国家民族的形象。冰冷生硬,懒散懈怠,矫柔造作的行为,无疑有损于良好的形象。相反,从容潇洒的动作,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端庄含蓄的行为,给人以深沉稳健的印象;坦率的微笑,则使人赏心悦目。因此,我们在交往中应该使自己成为举止优美的人。
一、良好的站姿
站立是人们日常交往中一种最基本的举止。站姿是生活中以静为造型的动作。站立不仅要挺拔。还要优美典雅,站姿是优美举止的基础。
(一)站姿的基本要领
1、头正,双目平视,嘴唇微闭,下颌微收,面部平和自然。
2、双肩放松,稍向下沉,身体有向上的感觉,呼吸自然。
3、躯干挺直,收腹,挺胸,立腰。
4、双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手指自然弯曲。
5、双腿并拢立直,膝、两脚跟靠紧,脚尖分开呈60度,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中间。
以上为标准站姿,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所调整,以下是适用于不同场合的几种站姿。
(二)几种不同的站姿
1、正式场合
(1)肃立:身体直立,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型。
(2)直立:身体直立,双臂下垂置于腹部。女性将右手搭握在左手四指,四指前后不要露出,两脚可平行靠紧,也可前后略微错开;男性左手握住右手腕,贴住臂部,两脚平行站立,略窄于肩宽。
直立的站法比肃立显得亲切随和些。
2、非正式场:
(1)车上的站姿:在晃动的车(或其他交通工具)上,可将双脚略分开,以求保持平衡,但开合度不要超过肩宽;重心放在全脚掌,膝部不要弯曲,稍向后挺,即使低头看书,也不要弯腰驼背。
(2)等人或与人交谈的站姿:可采取一种比较轻松的姿势。脚或前后交叉,或左右开立,肩、臂不要用力,尽量放松,可自由摆放,头部须自然直视前方,使脊背能够挺直。采用此姿势,重心不要频繁转移,否则给人不安稳的感觉。
(3)接待员式站姿:脚型呈“o”型的人,即使脚后跟靠在一起,膝部也无法合拢,因此,可采用此种站姿。将右脚跟靠与左脚中部,使膝部重叠,这样可以使腿看来较为修长。手臂可采用前搭或后搭的摆法。拍照或短时间站立谈话时,都可采用此种站姿。
二、训练方法
1、辅助练习
(1)提踵:脚跟提起,头向上顶,身体有被拉长的感觉,注意保持姿态稳定,练习平衡感。
(2)两人一组,背靠背站立:脚跟、脚肚、臀部、双肩和后脑勺贴紧。次练习可训练站立时的挺拔感,为加强效果可在五个触点夹上夹板。
(3)背靠墙练习。
2、站姿注意事项
社交礼仪知识范文2
公关礼仪部分教学的目的:一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共关系人员形态、服饰、交往等个人礼仪。二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共关系工作中的接待、落座、宴请、赠送等基本礼仪内容。三是培养学生成为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二、高职《公共关系》实训课公关礼仪教学内容
公共关系礼仪指从事公关活动的社会组织及成员与公众交往过程中应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的总称。教会礼仪,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知礼、懂礼、用礼是《公共关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公关礼仪教学的内容如下:
1.形态礼仪
形态是人体态与表情的综合表现,是精神气质的外在体现。作为公关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体态、动作和表情等。如立姿:男子应端正、庄重,具有稳定感。女子站立则要讲究挺直、舒展。
2.服饰礼仪
作为公关人员服饰礼仪的基本要求,一要整洁大方。服饰必须整齐、清洁、端庄、大方。二是整体和谐。公关人员必须从整体上体现和谐一致,做到适体、入时、从俗。三是展示个性。追求个性美成为一种趋势,注意尽量不与同伴服饰相同,也不能反差太大,在款式、色调、质地等方面尽量与客人和领导的服饰协调。
3.交往礼仪
握手礼是最通行、最常用的交往礼仪,可以表达多重复杂的情感,其基本精神是以简单的身体接触表达坦诚和信任。握手礼仪的顺序遵循“尊者决定”原则,即根据双方的地位、年龄、性别等来确定顺序。在为他人介绍时应以“尊者居后”为原则,即先向职位高者介绍职位低的人的信息,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公关人员在接触新朋友时进行自我介绍,其内容包括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介绍时必须掌握技巧。名片介绍中递名片时应双手,且目光正视对方。接名片时也用双手,点头表谢意,并认真看名片信息。
4.接待礼仪
第一,活动筹备阶段要熟知来宾的基本信息和活动计划。第二,在活动报到时,按照预先设计的日程表,安排人员接站。第三,在来宾到时,按事先决定程序接待,应根据来宾的具体情况选择拥抱、握手、招呼等方式招待,并进行相互介绍。第四,来宾到目的地后,先安排到住处安顿行李、休息,并约定下次活动的时间安排。第五,在活动进行中公关人员负责介绍、引领,并遵循“主左客右”的原则,以“请”的手势引领客人前进。落座礼仪要注意“以右为尊” 、“对门为大”、“以前为上”等原则。
三、高职《公共关系》实训模拟设计思路、方法及要点
1.设计思路及方法
《公共关系》公关礼仪实训模块,是在假设的各种活动场景下,使公关人员熟练运用参与活动时应掌握的礼仪内容。分组进行,每位成员担任不同角色,通过训练,掌握礼仪知识,培养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采取情景模拟法,即模拟公共关系人员在不同场景中应掌握的基本礼仪。
2.高职公共关系公关礼仪实训模拟内容及要点
高职公共关系礼仪实训模拟的主要内容包括见面场景、自我介绍场景、见面会场景、馈赠礼品以及接待探访等模拟训练内容。如今,礼仪已是社交的重要工具,是体现文化内涵的名片。公关礼仪实训模拟应注重以下两点。
从微观的角度,高职公共关系礼仪实训模拟过程中,要注重礼仪程序各个细节内容,一个动作、表情都能营造不同的氛围,传达不同的意思,尤其对于受礼方而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对接下来持续性的各种事务关系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礼仪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得有任何发挥的程序展演。首先必须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此基础上遵从角色的规范体系,在深刻体会礼仪程序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发挥。比如在见面场景、自我介绍场景及见面会场景的模拟中应该注重细节,包括语言技巧、手势、表情等。同时,在这些场景中氛围比较轻松,不用拘于固定的程序,在理解角色规范及礼仪概要的基础上可以有一定的发挥。
从宏观的角度讲,在高职公共关系礼仪实训模拟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任何组织均有其目的,礼仪作为一套程序性的演绎工具,必须为特定的目的服务,所以要把握通过礼仪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是从展演礼仪方的角度而言的,而为达到此目的还要深刻的去体会和理解我方及对方的文化背景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我方组织及对方组织的背景及特点,跳出场景看对方。只有对整体有宏观的把握才能更准确的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了解对方实现社交的总目标。如在馈赠礼品及接待探访模拟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对方宏观背景的了解。
社交礼仪知识范文3
Abstract: In the social reforming tim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ighteousness advantage view” seeks for profit the natural with the Chinese present age's market economy and the West utilitarianism thought influence has the intense conflict, regarding this, some people raise the question regarding socialism's moral values, to relieve these puzzled,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has the necessity makes to the utilitarianism and the socialism utility view compares, then turns over to the Fan people to the utilitarianism understanding.
关键词:功利主义 社会主义功利观
key words: The utilitarianism socialism utility observes
作者简介:韩伟(女)(1982年)性别:女 籍贯:河北省卢龙县;研究方向:中西传统伦理思想;韩伟(男)(1983年)性别:男 籍贯:河北省黄骅市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一、功利主义的概念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其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通常,功利主义被理解为唯利主义,实际上,这只是功利主义在社会生活中极端形态。功利主义讲求物质利益,但是并不否定、排斥精神价值。19世纪英国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是明确地提出“功利主义”的概念,针对人们对功利主义的误解,穆勒特别指出:“功利主义以幸福为标准定行为之正当,并非指行为者自己的幸福,而是指一切相关的人们的幸福。功利主义要求人在他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之间做到严格的公平”,[1]即功利主义者认为社会政策应该保护所有人的利益,而不只是上层阶级的利益,当不同人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主张最佳选择是能促进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做法。由此可见,片面的把功利主义理解为追求个人功利和幸福的个人主义的观念是不正确的,把功利主义贴上“资本主义”标签的说法也完全是一种污蔑。
二、功利主义的核心原则及其局限性
边沁所创立的功利主义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最大多数的人最大幸福”,按照罗素的说法,这一哲学思想是以两个原理为基础:一是“最大幸福原理”, 即提供善恶判断、行为选择的功利最大化原则,它内在包含功利原则与功利最大化原则;一是“联想原理”,即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途径。[2]因此,可以将功利主义原则论述为以下两个:功利原则与最大幸福原则。同时,由其核心原则可以得出功利主义的两大局限性。
1.忽视乃至贬低了人类的美德精神。功利原则将利益、功利作为人类终极价值目的的,这种以功利量大小作为行为选择标准就无法避免不择手段的问题,这样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方面,功利目的的至上性以及由此所引出的不择手段之价值倾向;另一方面,事实上将美德视为一种手段,人们以功利量大小对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进行选择,这就贬损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德意义。
2.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间的矛盾,多数人权利对少数人权利的侵犯。功利主义思想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并试图通过将为社会谋幸福看作是实现个人幸福的途径,这就出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二者之间的一致性问题。一般而言,只有当社会制度是公正时,为社会谋幸福才是实现个人幸福的途径。虽然在个人行为过程中,个人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牺牲自己眼前的个人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为了总体幸福量的增加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三、社会主义的功利观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利思想。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的道义论倾向。重义轻利的思想从孔子开始,经过孟子到汉代的董仲舒,再到宋明理学那发展到极致。但是,这并非说明在中国文化的演进史上就没有功利观。在先秦时期,墨子就明确地指出道德不能离开利益而存在,离开了利益,道德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他主张义利的统一。汉代司马迁认为人们本着利益原则从事社会交往是合理的,并且指出经济上自足富强与政治上、人格上独立自主是相联系的。南宋叶适非常深刻地指出,老百姓之所以听命于上而上所以能制其命者,以利之所在。因此,不能片面的认为中国无功利主义。
2、对功利主义的“扬弃”。功利主义除了表现为西方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形式外,还有另一种理解,即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3]无产阶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它的功利观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原则是有根本区别的:第一,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以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的天性是趋乐避苦等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则是建筑在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之上的。第二,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虽然强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但由于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市场经济与资本家私人占有相结合,资本家的私人利益始终占居支配地位,因此,资产阶级倡导的功利主义,必定具有个人主义的性质;无产阶级功利主义,则既强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又强调这种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集体利益,强调集体利益的至上性,因而成为无产阶级的集体功利主义。
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把集体主义与功利主义结合起来,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所进出的客观要求。只有集体功利主义才有可能为社会主义道德提供全面和可靠的导向。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九州出版社,2007,第15页、第41页、第29页、第39页
[2]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1986,第327页
社交礼仪知识范文4
【关键词】置疑设问 针对性 启发性 情境性 互动性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其中有老师教学方法上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侧重知识的讲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悟。
一堂历史优质课应当课堂气氛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爱听、想听,学起来兴趣盎然,知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提高。其中教师有效的置疑设问,是课堂取得了理想效果的关键。
有效的置疑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此谈谈粗浅的一些认识。
一、针对性
1. 针对教材的重难点
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抓住知识的关键点、联系点和学生易错易混点,确定教学重难点,根据重难点层层设问,指导学生探究问题,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人民版必修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材的重点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难点是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提出有针对重难点的问题:有人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这一探究性的问题,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因为传统观点认为是一场英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之间发生冲突,这时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同时又牢牢地把握了课程标准的重难点。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促进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形成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同时,中国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奠定一定的基础。
2. 针对学情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倡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堂,最要紧的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置疑设问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潜能等各方面的因素,问题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贴近学生实际,进行时空置换、角色互换,让学生感受历史人物,让学生走进历史情境,使学生置身人(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我表现能力。
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认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穿越时空,到达希腊半岛的港口,提出问题:你能判断哪种船只正要出航,哪种船只刚刚抵达吗?依据是?产生的主要影响?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希腊人通过海外贸易出口葡萄油、橄榄油,换回粮食。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有利民主政治的建立。让学生来演绎历史,兴趣高昂,跃跃欲试,教师因势利导,得出结论。
二、科学性和启发性
科学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语言表达要尽可能准确,要有明确的指向,界定清晰,不能模棱两可,学生摸不清方向。启发性,是指提出的问题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新颖,能启发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俗话说得好“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明创新的源泉”。只有科学性启发性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积极思维,在问题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设计的问题把答案隐藏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踏上问题之船,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探究,发现知识彼岸的宝藏。
如必修一《》教学,提出问题:探究近代斗争为什么从“改良”到“革命”?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理性思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理由。通过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三、情境性
情境性,是指运用典型的历史情境材料创设历史问题。置疑设问形式多样,而历史材料情境问题是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思维特点。
现行的历史教材按模块编写,但教材中一些重要的历史主干知识叙述简略,缺乏充足的史料说明,学生缺少通过历史材料对历史现象分析、质疑、判断、概括等思维过程。
福建省新课程改革高考自行命题。但各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人民版和岳麓版教材,内容要求有差异,如何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
《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的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第(一):获取和解读信息。对材料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成为高考测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的考核目标。
高考试题必然突破传统针对教材的平铺直叙式的命题材料,而是通过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增强对考生史论结合能力的考查。
课堂教学教师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针对重要的历史主干知识,提供形式多样的史料,创设情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
通过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培养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
四、互动性
社交礼仪知识范文5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教师教育价值观 对策
教师教育价值观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标准。随着社会转型,教师教育价值观嬗变,呈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与传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之间存在哪些差异,教师教育价值观应坚持什么,怎样科学合理地实现教师教育价值观的整合。
一、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
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其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社会转型必然在教师教育价值观上反映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第一,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充满了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困惑。在经济改革、文化开放的大环境下,人的尊严与价值日益凸显,追求个人公平和效益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突出,两种价值取向的冲突日益明显。第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体现强烈的参与意识。教育融入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掺杂个人主义、效益至上和急功近利。第三,思维开放,更具有独立性,创新意识增强。在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上有许多尝试和创新。第四,道德价值观念呈现出功利化趋势,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和效益。传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以社会发展为重心,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在教育目标上,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或科技水平的单一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教授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科学技术知识,对能力培养、智力开发重视不够。可见,社会转型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与传统的教师教育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二、教师教育价值观嬗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价值观多元分散化,教师教育核心价值取向不明确
转型期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取向不明确,不少教师不清楚当前提倡的主流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什么。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由各类师范学校包办,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方式、指导思想、课程设置都是整齐划一的,指导教师行为的价值评判也是统一的。在新形势下,教师教育以开放的体制纳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教师培养由高等院校承担,各类非师范院校也开始开办师范教育,展现出多元化的施教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就成为必然。有的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途径;有的认为,教育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有的认为教育是提升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关于教师教育的主导价值,每个人强调的角度都不一样。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教师在价值取向上也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教师普遍追求个人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二)教师教育价值观完善过程中存在矛盾冲突
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与实际通行的应试教育的教师教育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在高考制度下,学校和学生不得不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从而无暇顾及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与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冲突明显。
教育个体价值观与教育社会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教育个体价值观大行其道,但教育社会价值观的呼声仍然存在。前者关注个体,以促进个人知识、能力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为宗旨;后者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教育个体价值观和教育社会价值观如何辩证统一起来,仍然没能很好解决。
最后,在效率与教育公平问题上也存在矛盾。理想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人均等的教育机会,促使每个人都获得发展与成功,而实际通行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把效率看得更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让教育公平步履艰难。
(三)教师专业化价值判断标准面临挑战
教师专业化价值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教育技能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数。社会转型期的教师专业化价值标准不再只是关注教师品德的形成和知识传授能力,还必须关注教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教师应当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决策者。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判断,不仅在于会传授知识,还在于会组织学生开展认知活动;不只是满足灌输现成的知识,还要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教师们也认识到自身的观念落后和知识陈旧,在教学技术上不断改进,对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有益尝试。但目前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素质提升的要求,教师专业化价值判断标准面临挑战。
三、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确立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
教师教育核心价值取向不明确,一些教师没有树立现代价值观念,教育知识陈旧,综合素质跟不上变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学校在办学方向、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观念陈旧,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步子迈得不大,教师教育价值观被弱化和边缘化。因此,在社会转型期,整合出全体教师认同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确立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突出个体权利、义务、平等的社会与个体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并把它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地位上,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活动,培养和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起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体系。这样的教师教育价值观,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又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应成为教师现实行为价值取向的标准,成为衡量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总之,教师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耍回归到“人”的教育上,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
(二)把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作为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教师教育价值观发展的重点和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在教育发展中,我们要大力培养教师教育的“创新意识”价值观,通过教育价值观的调整,把教师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人的创造力上,改变目前以传授知识、灌输知识为主的做法。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的能力,从知识、智力、能力和优良个性人手,激发学生对事物和社会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否能让学生在创新方面有所成长,要成为教师教育道德价值评判的构成部分。总而言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要成为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三)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实现教师教育价值观的融合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处理好教师教育价值观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需要树立共同的教师教育价值观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寻求公认的教师教育价值准则,在同一的价值取向下相互配合、统一行动。为了实现整体价值的融合,要做到:第一,确立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面对不同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我们无法拒绝,但要坚持核心价值观不能动摇。以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与教育改革相联系,在兼顾个人利益基础上维护社会整体利益,通过良心自律、社会舆论监督和道德教育等途径,让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家接受、认同和遵从的判断是非与对错的标准,从而实现教师教育价值的融合。第二,在社会转型期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取各种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合理因素,避免用一个价值观去代替全部,并与其他价值观对立起来。要,让冲突各方融合,最终达成价值互补。第三,健全各种价值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机制,有效消除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和误解,实现多种价值观在社会转型期的协调发展。第四,为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提供主流的社会价值规范,健全法律法规,引领社会转型期迷茫的教师教育价值观走出阴影。共同的教育价值一经确立,将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会持久地发挥导向和支撑作用。
(四)改革教师专业化的构成要素,确立转型期教师教育专业化价值标准
社交礼仪知识范文6
关键词:治安管理;管理创新;利益分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11104
改革开放始终是中国高扬的光辉旗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国锐意创新的脚步匆匆,足音阵阵。与此同时,社会内在的矛盾正以各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涌现出来,制度性弊端日益显现,以前可以忽略不计或暂时搁置的问题,现在已经迫在眉睫。“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惩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十二五’时期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1]形势逼人,人心思改。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局面,改进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一种严重的危机。我们必须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寻求社会治安管理中顺势有为、逆势前行的独特力量。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制度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问题利益分析视角的切入社会治安管理创新与利益有着必然的联系。“利益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作为人类一切行为的直接目的和最终取向,利益赋予了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所有社会活动全过程的指向性和生命力。”[2]对利益的需求是人类各行为主体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进步的基本动因。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重新调整与权力分配的过程,这种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内外部治安管理主体、管理责权、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的重新定位调整,同时还涉及社会治安管理外部机制的变化与协调。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往往就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薄弱和复杂之处。因此,从本质上说,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在社会治安管理领域建构起一种新的利益结构,在这种利益结构下,一部分主体的利益需求得以保护,同时另一部分主体的利益需求遭致抑制、削弱甚至打击,最终在不断的博弈与耦合过程中,在原有利益格局的交错演进基础之上形成新的利益均衡结构,通过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来调整社会治安各利益攸关方的关系。
一方面,利益决定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与利益的互动关系中,利益永远是主导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方,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产生、发展与变化无不与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利益主体各方强烈的自利性和资源的稀缺性,被称为“利益”的东西就自然成为了你争我斗的对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利益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而利益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和扩张欲望又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利益冲突。对利益的这种相互争夺是社会治安管理需要持续进行创新发展的实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聚合与分离此起彼伏,利益格局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但不管利益格局作何种变化,一定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利益主体总是希望能够巩固其既得利益并为获得更多的利益寻找正当的理由支撑。在这种趋势之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应运而生,并伴随着利益格局的变化,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具有能动作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通过其自身的运行逻辑与演变顺序引导、指引着利益的发展方向,被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模式所认可和保护的利益始终是发展的主流方向,不被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模式认可与确认的利益终究会受到排斥而无法持续。调整与分配利益是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的主要作用之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通过对相互冲突的利益作出价值判断,符合社会主流发展方向的利益,将予以确认;相反,不符合社会主流发展方向的利益则受到排斥,将拒绝予以确认。此外,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对利益的能动作用还体现在,这一创新的动态演变能够通过更新与修正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利益需求作出及时的回应,确认并保护新的利益主体的利益。
从我国的社会治安管理的实践看,一方面,传统社会治安管理模式下所形成的利益矛盾保持延续,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管理领域各利益主体的意识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觉醒,从而形成了社会利益群体的多元化,造成了新的利益诉求与冲突。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正是在不断回应与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并发挥其应有的能动作用[3]。二、利益分析视角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实践难题社会治安安全是政权安全的直接体现,社会秩序是政权安全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治安管理创新作为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以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有序为直接目标,努力营造治安安全与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但是,在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基本态势与特点没有改变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治安管理,任务异常艰巨。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中国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有关部门往往将社会各利益主体的矛盾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不恰当地上升为危及基本制度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各级政府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维稳,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恶性循环之中。许多研究或明或暗地预示,如果这些社会矛盾得不到缓解,某种形式的社会动荡就可能会发生,有人甚至认为,现在已经到了1989年社会动荡的边缘[4]。这一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不同步导致的一种客观存在,给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带来了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一则,社会治安管理领域部门内部藩镇割据明显。社会治安管理各部门都是综合业务和重要执法部门,承担着管理、防范、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体制的变动,社会治安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治安管理对象日益增多,管理范围日益扩展,管理内涵日益丰富,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其职责任务越来越繁杂。同时,由于工作认识和执法理念上的差别,承担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部门体系内部导向偏颇,利益驱动明显,强化社会治安管理的共识并未真正形成。实践中,由于各部门的工作侧重点和依据法律的差异,职能交叉、错位和断层明显而频繁,系统内部上下级以及平级部门之间基于利益的本能追求,往往过多强调“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不够,致使治安管理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扯皮之事、推诿之事屡见不鲜,藩镇割据现象比较突出。这是一个对社会治安管理极具破坏力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觉。
二则,社会治安管理领域部门外部关系交错盘杂。从政治学来看,利益本身是一种力量,又是一种诱惑,它会使其他权力驯服于它。利益是促使权力边界模糊与权限交错盘结的深层根源,无论是对既得权力的驾驭与维护还是对其他领域的权力渗透和倾轧,无不显示出利益主体对规则破坏的倾向和对一己私利的追求。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进程中,必然引起有关行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利益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当调整的结果需要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方案中加以确认时,这些部门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本部门利益的立场上,极力争取有利于本部门利益的创新决策,甚至“由于一些部门权力近乎没有约束,有关职能部门肆意搞部门利益攀比,积极寻求扩张部门权力,拉大旗作虎皮,有的甚至不惜制造‘××荒’向中央政府叫板”[5]。由于社会治安管理资源的整合不到位,致使群防群治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则,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缺乏人本主义的整体设计。社会治安管理的路径和方法与群众的要求和期待之间契合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的质量和成效。近些年来,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管理执法的落实力度还不够,不仅存在一些观念和理念上的问题,还存在一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问题。在城市,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相当多的企业职工下岗,自谋职业,由相对固定的“单位人”变成“自由人”。在农村,相当多的农民在向城市进军,他们进城务工、进厂打工,居无定所,呈现很强的流动性。这就给传统的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带来很大的挑战,既有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社会治安管理必须加快实现从静态、单一、粗放的传统管理模式向动态、系统、精细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在管理理念上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人本主义的社会治安管理的整体设计方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之中。
当然,社会治安管理问题的现实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表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只有通过创新、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我们所要推进的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只有标本兼治,注重矛盾和问题的源头治理,才能夯实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三、利益分析视角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实践难题的因应之策利益问题,特别是利益矛盾和冲突及协调问题是文明社会的制度焦点,是人类设立制度的原点问题。我们可以说,任何社会制度的原生力量均来源于利益的矛盾、冲突和协调[6]。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目的。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既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紧扣时展脉搏,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全面把握社会治安整体利益格局,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利益调整与权威分配问题,改革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运行模式,重点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问题以及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一则,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的自身利益追求必须要加以限制和约束。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治安管理所面临的任务日益繁杂,也积累了很多亟待克服的难点问题,尤其是管理与服务二者结合不实,衔接不紧,没有真正做到使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和在服务中加强管理,还缺乏必要的自利机制的约束规范和习惯养成。因此,创新社会治安管理必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7]。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要正确处理好治安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适应社会动态性不断增强的趋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利机制的约束和规范措施,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整合社会治安管理各机构内部的资源和力量,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
二则,社会治安管理部门间的利益格局必须要加以权威分配与平衡。社会治安管理涉及范围广,触角多,内容丰富,综合性、政治性、政策性、关联性等都非常强。这就要求承担社会治安管理职责的各部门必须立足于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高度,努力在认识和把握社会治安管理的发展趋势中明确前进方向,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更新理念,大力推动思想解放和机制创新[8]。在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中,各有关部门应当统筹谋划、换位思考,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同其他社会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把打击非法、严格管理与优化环境、促进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把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结合起来,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治安管理协调机制,“避免叠床架屋、事权冲突、责任不清,并在部门设置合理化和权限划分明晰化的基础上,强化统合功能,积极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有效协调各地各部门的利益格局,切断部门利益的实现链条,确保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9]。
三则,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尽快完善人本主义设计整体方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创新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离开这个根本宗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就可能走偏方向。社会治安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应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践行的基本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转变理念、转换角色,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权力。特别是要在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的前提下,尤其要给弱势群体更多的理解、体恤和关照,多为他们争取尊严与权利,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光辉。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注重从源头加以解决,严防矛盾激化,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直挂云帆济沧海,创新管理无穷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是社会治安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在这场声势浩大而十分紧迫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主动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牢固树立“民生为本、法治至上”的理念,深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改革创新的整体设计,在创新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切断自利机制的链条,整合权威性利益分配方案,更加注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拓宽民意表达途径,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惠及民生、保障民安,推动社会持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泽伟.专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2011年社会和谐稳定新部署[J].望,2011(6):68.
[2]李长健,辛晨.基于利益分析视角的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8(4):162164.
[3]谢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关系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3.
[4]王绍光.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J].战略与管理,2002(3):26.
[5]江涌.应对部门利益膨胀解决之策[J].望,2007(30):2729.
[6]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
[7]许英凤.“城中村”社区治理――问题、成因、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