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于月亮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于月亮的诗范文1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税收契约
一、 引言
“估值有用性”与“契约有用性”作为会计信息最高目标——决策有用性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也应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最高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契约有用性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能为签订契约的双方在契约签订、监督和执行过程中提供有利于保护各自权利的公允价值信息,有利于减少在契约订立与履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些问题,保证企业契约集合中所有契约行为的顺利进行。由于税收契约在缔约人、缔约对象、缔约信息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再加上我国自2006年起先后进行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有用性的关系。税收契约中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在相关信息生成、加工、输出等过程中的分工、职责和权限不同,造成税收契约双方在不同信息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就成为税收契约双方在契约履行过程中的共同需求;并且人们有理由怀疑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出于“经济人”的天性,他们会利用在会计信息方面的绝对优势,对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本文的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或使企业(管理者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现有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的变更等会计手段增加或者减少收入、成本与费用等会计要素来人为调节企业财务会计结果的合法会计行为或过程。当公允价值计量被作为调节税费的一种盈余管理工具时,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对税收契约的“公允”性就会受到质疑。因此,只有在公允价值计量没有被当作盈余管理的工具(手段)前提下,公允价值计量对税收契约才能起到真实的会计信息含量的作用,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有用性”的研究才有意义。
二、 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分析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输出等信息管理活动必须以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为前提,而股东、董事、管理层往往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通过法律或公司章程赋予的权力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传递进行管理,并作为契约签订与履行的参考依据。因此,人们有理由怀疑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出于“经济人”的天性,会利用在会计信息方面的绝对优势,对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导致对企业收入、费用、损益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达到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等相关税费的人为操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使管理层的盈余管理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无论其动因如何,归根结底都是出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经济后果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来观察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如果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与利润的波动成明显的相关性,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有用性的关系就失去意义。为此,本文首先作假设A: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即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的变动与利润波动具有相关性。
2. 样本选取、变量解释与研究模型。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7年~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力求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执行了以下筛选程序:(l)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存在行业特殊性;(2)剔除一些数据不全的公司样本;(3)为了检验假设A,我们选择那些很有可能从事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常来说,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最终都会影响企业利润的波动。当然偶尔的利润波动并不能说明一定与盈余管理行为有关,但是利润的连续大幅度波动至少说明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本文借鉴盛琐岩等(2012)的研究方法,选取自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2006)》开始执行起的三年净利润连续波动率绝对值大于50%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最终共获得了2034个有效样本,其中2009年~2011年的样本数量分别为541个、555个和938个。本文所有财务数据都来源于Wind资讯金融终端系统。
(2)变量解释。本文将选取“净利润变动率”作为因变量,即净利润变动率(Earn)=(本期净利润-上年同期净利润)/上年同期净利润×100%。如果企业通过公允价值来进行盈余管理,那么理论上可以推断公允价值变动率越高的公司其净利润变动率也将越大。
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就会产生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是指期末与期初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由于选择了公允价值计量而引起的计量后果“公允价值变动”的最终去向主要有: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其他业务收入、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成本。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只选择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本公积、资产减值损失这三项,并将这三项的变动率作为解释变量,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动率(Fv)=(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0%;资本公积变动率(Acct)=(本期资本公积-上年同期资本公积)/上年同期资本公积×100%;资产减值损失变动率(Lost)=(本期资产减值损失-上年同期资产减值损失积)/上年同期资产减值损失×100%。
(3)研究模型:
根据假设A及因变量和解释变量的性质,本文构建了Logistic回归模型(1):
Earni=A0+A1Fvi+A2Accti+A3Losti(1)
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本文对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并得表1。
从表1可以看出:Fv的回归系数为-0.016 6,T值为-0.56,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公允价值波动率并不会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波动率。因此,假设A没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这说明在目前情况下,国内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当然不排除个别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但至少没有出现我国上市公司大规模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因此,本文可以进一步研究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的关系。
三、 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有用性的实证分析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税收契约的履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而税务机关在税收契约过程中又得承认由企业加工生成的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的会计信息。因此,在排除公允价值计量被用作盈余管理工具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对税收契约具有信息相关性,那么公允价值计量引发的变动率一定与实际税率(上市公司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净利润)变动相关,或者上市公司实际税率与法定税率之间的差异可能受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为此本文作如下假设:假设B1:实际税率与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变动率呈正相关关系;假设B2: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的波动与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变动率呈正相关关系。
2. 样本选取、变量解释与研究模型。
(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7年~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力求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执行了以下筛选程序:(l)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存在行业特殊性;(2)剔除一些数据缺失的公司;(3)为了控制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我们对连续变量1%以下和99%以上分位数进行了缩尾处理(Winsorize)。同时考虑到2007年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开始执行的第一年,2008年又遇到金融危机,本文对样本检验的时间作了区别,即第一次检验的样本区间为2007年~2011年,第二次检验的样本区间为2009年~2011年。本文的财务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金融终端系统。
(2)变量定义与解释。本文针对假设B1采用实际税率(Taxratio=所得税费用/净利润)作为因变量;针对假设B2采用实际税率与法定税率差(Taxtap=实际税率-法定税率)作为因变量;选取公允价值率(Fvtoasst=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平均总资产)作为解释变量。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本文加入公司规模(Asset)、盈利能力(Roe)、资产负债率(Lev)、公司成长性(Growth)、股权集中度(H1)五个控制变量,同时还对年份(Year)与行业(Ind)进行了控制。
(3)研究模型。根据研究假设B1、B2及因变量和解释变量的性质,本文就“实际税率”与“公允价值率”的相关性构建了OLS回归模型(2);就“实际税率与法定税率的差异率”与“公允价值率”的相关性构建了OLS回归模型(3),具体模型如下:
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1)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回归模型(2)、(3)样本描述性统计显示:2007年~2011年期间的样本显示“实际税率”和“实际税率与法定税率差”的标准方差都在0.14左右,偏差程度较小,表明此期间“实际税率”和“实际税率与法定税率差异率”的变化相对稳定,并未出现两者加大或缩小的过分波动情况。同期公允价值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0.01%,这表明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资产还是相对较少。为了排除2007年准则执行第一年的特殊性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研究结果更为稳健,本文剔除了2007年与2008年的数据,用2009年~2011年期间的样本对模型(2)、(3)进行再次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实际税率”和“实际税率与法定税率差”的标准方差在0.13左右,较2007年~2011年期间样本的回归结果有所下降,偏差程度较小,表明此期间“实际税率”和“实际税率与法定税率差”的变化更加稳定,波动更小。其他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一致。
(2)回归结果与分析。本文对模型(2)、(3)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到表2。
模型(2)的回归结果表明:Fvtoasst与Taxratio显著正相关。用2007年~2011年期间和2009年~2011年期间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后,Fvtoasst的系数都是正值,分别是1.239 6与2.510 6。在2007年~2011年期间,Fvtoasst在10%水平上与Taxratio显著正相关,在2009年~2011年期间,Fvtoasst在5%水平上与Taxratio显著正相关。模型(2)的回归结果有力地支持了B1的假设,即实际税率与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变动率呈正相关关系;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Fvtoasst与Taxtap显著正相关。用2007年~2011年期间和2009年~2011年期间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后,Fvtoasst的系数都是正值,分别是1.269 1与2.484 6。在2007年~2011年期间,Fvtoasst在10%水平上与Taxtap显著正相关,在2009年~2011年期间,Fvtoasst在5%水平上与Taxtap显著正相关。模型(3)的回归结果有力地支持了B2的假设,即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的波动与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变动率呈正相关关系;模型(2)与(3)的回归结果之间也能提供相互验证,这两个模型回归结果所表现出来的结论是趋于一致的,即用2009年~2011年期间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Fvtoasst的显著性水平都要比用2007年~2011年期间样本进行回归分析Fvtoasst的显著性水平要高。这说明2007年度新准则开始执行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没有提供真正“公允”的信息,与税收契约的相关性不大。从2009年度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与税收契约的相关性显著,即公允价值计量发挥了对税收契约的有用性。
四、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1. 研究结论。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1)从《企业会计准则(2006)》对公允价值计量具体运用的限定条件来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再度运用是持谨慎性态度的,这种谨慎性态度也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了会计准则执行者,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也比较谨慎。从总体上讲,我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大规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且本文的实证结果也证明了在目前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即我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2)税收契约的履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特别当企业大规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引发对企业利润较大程度的影响时,公允价值计量对税收契约的影响也就越大。税收契约有用性要求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能减少在税收契约订立、监督和履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些问题,为契约双方提供有利于维护各自权利的“公允”信息,从而有效地保证税收契约的顺利进行。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对税收契约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正相关的信息含量,有效地发挥了税收契约的有用性。
2. 研究展望。根据张瑞琛(2012)提出的“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相关性”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1)“公允价值计量对税收契约的有用性”的研究;(2)“税收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影响”的研究。从研究课题完整性角度考虑,“税收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可能是本文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瑞琛.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收契约相关性的理论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2,(9):73-75.
2. 盛琐岩,张玉兰,权慧.公允价值计量对房地产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会计之友,2012,(3下):72-74.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证研究”(项目号:JA12139S)和福建农林大学重点项目建设专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实证分析”(项目号:6106C1017)。
有关于月亮的诗范文2
“月下江景”,这是自然月色,是古今望月诗的自然底色;“对诗诵月”,这是人文月色,是中国月文化的雄厚根基;“想象说月”,这是人性本色,是热爱自然的人性美、和谐温馨的人情美的有机结合,是望月诗篇的全新境界。这就是“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是散文,是诗歌,是童话。
咀嚼“江中月”月色的诗意唯美
自由配乐(《春江花月夜》)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你觉得这月下江景美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自读自悟,圈画关键字词,写批注。交流。
生:“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这里说“月亮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作者采用了拟人手法,把月亮当作一个慈爱的母亲来写,写出了月下江景的美。
“哦,你是觉得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让语言表达多了一份诗意的美,是这样吗?那么,月色是否同样美丽呢?”我追问。
生:这句话其实写出了月亮温柔恬静,如水的月色倾泻下来,静谧美好,宁静安详。
师:原来安详美好的是一种诗意唯美的氛围,是一种宁静幽深的梦幻意境。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静谧美好。
生:读“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水是流动的,光斑是跳动的,闪闪烁烁,这是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生:月光如水,江面上波光粼粼,烁金点点。这样的月夜美不胜收,我想没有一个人不会陶醉在这样的月色中。
“你用共情的方式唤醒了我们对这月夜的神往,谢谢你。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作者采用什么描写方法给我们描绘了月夜江景的美?”我提醒道,“如果你圈画一下这句话中的那些动词,你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生:这里的动词有“洒落、照亮、跳动”。
生:我补充。“流动”“闪烁”这应该也是的。
生:这是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月下江面的美。
“说得好。那我们就通过朗读来展现这动态美吧!”少顷,我夸赞道,“月色醉人,朗读也醉人啊!”
生:读“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里有两个动作的词“伸展着、起伏着”,连绵不绝的姿态非常美。
生:它们是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样的画面朦朦胧胧,神秘美好。
“它们指谁?”我追问。
生:它们指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
师:如何理解“剪影”?
生:“剪影”是这些景物的黑色轮廓,它们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充满了朦胧美与神秘美。
“它们充满了神秘美、朦胧美,还充满了什么美?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感受。”我继续追问。
生:还充满了动态美。这江天交界处的一切是静止不动的,但它们又连绵不绝,所以让人感觉是“伸展”“起伏”的。夜晚,月下景色是这样的美丽多姿。
生:同样美的还有这一句,他绘声绘色地读起来“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传神,特别美?”我点拨道。
生:我觉得“镀”这个词用得特别好。“镀”描写出了月光均匀地洒在长江里,使得江两岸的各种景物隐隐约约,还闪闪发光,感受到作者对月光的无限喜爱。
师:是的,一个“镀”字恰到好处地描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月下江景的如梦如幻,如诗如画,而且作者的喜爱之情也跃然纸上。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该像作者这样注意遣词造句,用词尽可能地准确与精妙。
师:读到这里,你是否发现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月夜美景的?
生: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写的:江面―江两岸―江天交界处。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优美的画面吧,再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多媒体展现美丽的月下江景图,配上优美的《春江花月夜》,皎洁的月亮,晶莹明净,轻柔似水,给人多少梦幻,多少遐想……在这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中,指导学生再进行个性化朗读,有所感,有所悟,用朗读、用声音表现自己心中那片独特的月光,读出自己的情,读出自己的味来。
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在读中升华感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语言的美,感受散文般优美的“江中月”。
感受“诗中月”外甥之古灵精怪
师:月是神秘,安详,美好的。面对这样的月色,“我”怎么会不沉醉其中呢?这时身边多了个小外甥。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关键字词体会,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我”相信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读懂的。文本如此直白,孩子的特点展露无遗。事实上,更可贵的并不是感知这些特点,而是作者在传情达意方面给予我们的启示: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展现小外甥的人物形象,语言富有童真童趣。
“小外甥是个怎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大家畅所欲言吧,希望大家相互启发,有更多的收获。”我叫了超级慢的“小蜗牛”回答。
他说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至于哪里感受到的,则启而不发了。他基础差,拼音不认识,汉字更不认识,即便知道也是疙疙瘩瘩读不成句的。我猜测可能是这个缘故,他才不吭声了。鼓励无果,其他孩子倒是争先恐后,于是便让他们都做了小蜗牛的老师。这下子兴致可高了――
生抑扬顿挫地读起了第四自然段:“‘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小外甥的话“月亮把我叫醒了”让我们感受到他无穷的想象力,在他眼里月亮也是有感情的,如同母亲一般安详,如今是来唤醒他感受这月夜的宁静。
生:这个自然段除了小外甥的语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特点,描写他神态的“调皮地眨了眨眼睛”,他的活泼可爱、淘气顽皮一下子跃然纸上了,不由得让人感叹这孩子真聪明。
“说得好!拿起笔来圈画一下这句话中的动词。”组织交流圈画的词:眨了眨、凝望、出神,我随机指点道,“仔细研究研究,这句话除了刻画小外甥的淘气、聪明,还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觉得小外甥除了聪明可爱,还特别喜欢月亮。来到甲板上,他深情地凝望着月亮出神了,“凝望”“出神”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我想也是因为这份热爱,因为他的聪明好学,才使他积累了那么多有关月亮的诗。
师:这就叫会咬文嚼字啊!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获得的是不一样的收获。学习语文,就是要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时候,我们阅读的时候不妨往深处再想一想。现在,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生:第五自然段说“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发出挑战的小外甥对诗时“眼睛一眨就是一句”,他的天真可爱触手可及,他的知识渊博也跃然纸上。
生:从这句话中,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多如繁星的诗句,他能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什么叫‘不假思索’?‘假’是什么意思?”我相机指导理解,而后小结,“刚刚习得的技能,辉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学会换个角度再想想,真厉害!我们连起来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展示自己的理解。”
“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小外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能和同桌也来对对这些诗吗?然后,再交流一下你理解的诗句吧。”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桌练习对诗,相互切磋,共同启发,大体理解诗意。
指名对诗。师生PK。全班PK。除课文内的,大家把积累的关于月亮的诗句一股脑儿地展示出来了,兴致盎然,不亦乐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师:“诗歌的王国就是这样让人神往,月亮的诗歌信手拈来说也说不完。大家积累得也非常多,你理解文中出现的这些诗句吗?”指名大体说说意思后,小结――
“月亮柔美、宁静、安详,我们中国文人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偏爱,甚至有人说,不懂明月,枉为中国人呢!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明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而这个明月,既是自然的,更是文化的;既是天上的,更是人间的;既是历史的,更是当下的。即便同为描写月亮的诗句,我和小外甥说的诗句包含的情愫也是不同的,是不是?这些诗中的月亮有的充满童趣,有的饱含野趣,有的寄托思乡情,有的充满分离的哀愁。今天,我们算是对月亮有了些许了解,现在想不想抑扬顿挫地来读读这些诗句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诗中月”包含着人文的情怀,饱蘸着诗歌的情愫,让人不由自主爱上我们的中华文化。
品味“心中月”想象之奇幻
师: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我们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认真品读第三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自由品读,圈画关键词咀嚼品味。组织交流。
生:我觉得这小外甥实在太聪明可爱了,他的想象力那么丰富。从他的这些幻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像眼睛,天的眼睛。”
“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
生:我觉得从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中同样能够感受到他的聪明好学、爱幻想。你看这些句子――
(1)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2)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3)……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4)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5)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生:“又冒出一个问题”的“又”和“冒”这两个词特别传神地写出了小外甥的聪明好学。
生:作者把小外甥的神态描写得特别细腻,“瞪大眼睛”“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写出了小外甥的天真可爱聪明。作者把小外甥的眼睛写得特别有神采。
师:是的,作者抓住了小外甥的眼睛就很生动地写出了小外甥的可爱聪明。这段文字中,用词之精妙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品味。平时写人物时,我们应该注意观察,抓住最传神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就有可能把人物给写活了,而不必面面俱到,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师: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有关于月亮的诗范文3
关键词:月亮;隐喻;文学作品
“月”文化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意境、背景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明月皎兮,佼人僚兮”的优美诗句,“月亮”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外国学生来说,了解“月亮”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对“月亮”的了解绝非仅限于外部的浅显认知,而是透过表面了解“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即“月亮”的隐喻延伸。
所谓隐喻就是在传统的概念中叫做暗喻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跟明喻相对,① 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从思维的认知方面又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根据其理论,隐喻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已知的具体事物去感受未知的抽象事物,并对后者的抽象意义进行描述,是一种思维及认知的方式。②这种思维方式在体验委婉的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若是不理解莲花代表洁身自好,代表淡然闲远,竹子代表气节铮铮,便不能读懂很多中国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国自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随处可见隐喻,隐喻烘托意境,意境带人入诗,入诗才能体会到作者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思乡情切,或是恬然自得的心境。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隐喻都有大概的了解,但对于跨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事物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化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的。本文就“月亮”这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且诸多所指的事物为对象进行分析,并以外国文化中的“月亮”作为对比,试图归纳出“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基本所指,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进行汉文化方面的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更主要是为希望学好汉语,愿意接触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一 月亮的认知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法,需要人的感官对于事物的体验,只有对具体事物有客观的感受才能体会其特点进而产生认知的拓展。我们要想理解“月亮”的隐喻性延伸,对“月亮”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月亮进行直观感受:
首先,是月亮的形状,月亮自初一至十五形态各异,总体分成满月和缺月,满月似盘,弦月如钩。
其次,是月亮的颜色,月色皎洁、清冷,月光如水银倾洒大地,相比于太阳的热烈、阳刚、躁动,月亮更显婉约、阴柔、宁静。
然后,是与月亮的有关的自然现象,月亮由新月到满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月亮升降伴随潮起潮落。
另外,还有月亮出现时环境,能看见月亮的时侯便很少看到星辰,月亮越是完满,夜空越是清幽,就是所谓“月朗星稀”。
最后,是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古老的中西历史中都存在着人们对于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崇拜,所以在各自传说中都有以月亮为依托的神祗。在中国,一般认为最早的月亮之神为女娲,她还主管生育和婚姻;此外,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姮娥即嫦娥,后羿的妻子,这个传说讲述的大致是嫦娥偷吃西王母赐予其夫后羿的不死药后飞升成仙,独守广寒宫,整日与玉兔相伴,与夫天地两隔,悔不当初的故事。在西方,在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中月亮之神叫狄安娜,同时她又是狩猎之神、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③另外有圆月之夜会致人癫狂的传说,譬如吸血鬼与狼人的西方经典故事中一种半人半狼的怪物在月圆时会陷入疯狂,完全变成狼的形态,四处为虐。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关于“月亮”的体验,古人感受亦如此。由此,他们便开始了自己感觉的映射,由对月亮最直观的体验展开隐喻性的延伸,历经千年,终于有了如今关于“月亮”的种种联想,意境。下面我们就以上文所描述的有关“月亮”的直观感受为基础来体会这些延伸。
二 中国文化中关于“月”的隐喻
1.以“月”喻离合
月亮的形状时圆时缺。圆形在中国是完满的形象;反之,残缺就是不完美的情况。因此就出现月圆喻指相聚团圆;月缺喻指离别四散的延伸,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一句中,作者以“月”的圆缺来类比人们之间的聚散,由此告诉其弟(该词是为他们兄弟不能相聚而宽解其弟所作)大可不必把朋友亲人间的相聚离散看的太重,这好比月亮总是圆少缺多,是本就难以避免的,这句之后又紧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月亮”的别称,作者在此宽慰那些陷入离愁之人,即使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所赏明月是同一个,心灵是可以穿越群山阻隔走到一起的,这里作者更多了一些祝福和期望,由此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两句中“月亮”都是通过形状特点而喻指离合的。
2.以“月”喻思乡
由于“月”隐喻了“离合”,所以观月之人便触景产生出期盼团圆之情尤其是与家人的相聚,所以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脍炙人口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抒写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作者先眼见月光,接着一疑、一望、一思,在最后一句中直抒自己思乡胸臆,把月亮和思乡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样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的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一联写到自己分处五地的家乡骨肉,同看一轮明月产生出同样一种感情即强烈的让人垂泪的思乡之情。此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写真,那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在诗人眼中却生出了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的幻觉,若非思乡到了情切之地,诗人何以能生出此种错觉,杜甫以真实的笔 调去抒写虚幻的感觉,更加衬托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自此,望月而思乡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常有的思维映射,月亮隐喻思乡也成为中国文化有并常见的一种范式。
3.以“月”喻怀古
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兴衰存亡都不能影响它一分一毫。与月亮亘古不变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便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古代先哲文人看到月亮的这种永恒,对比自己的生命,生出哀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月亮”隐喻怀古之情便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这种情感的表现尤显突出,其中这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出作者面对不变的、永恒的江月感慨人类多变的、有限的生命。江上明月年年如此循环往复,江上之人却代代变化,诗人的思维从现实的月亮,回溯到从前,思考这月亮见证的历史变迁,陡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惆怅,但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极的抱怨,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观点,“人类作为个体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却是代代相传无尽永恒的”,④这种永恒不同于月亮的“亘古不变”,是一种充满多彩变化的永恒。诗人哀叹却不过分悲伤,惆怅却又充满豁达,这都体现出作者尽管苦于人生短暂却愿意积极面对的乐观态度。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三句与张若虚笔下的三句如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也基本类似,诗人们在浩瀚宇宙前,感到自身渺小,生命短暂,由此触发人生苦短,不如豁达处之的态度变化。同样是由“月亮”触动的怀古之情,另外一些诗人表现感情时却多显悲伤与无奈,譬如李煜在《虞美人》中的上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诗人身份是南唐旧主,国灭被俘,身为亡国奴,再好的景色在诗人看来都是让人心碎的,春花秋月这些本是人间美好的事物,诗人却期盼它们能早点结束,在小楼之上独自望月,更勾起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又如李白《苏台览古》中“至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和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们眼中“月亮”依然是“旧时月”而人和事已非原来的样子,怀古伤今之感油然而发,这种怀古之意不同于前文张若虚等人最后表现出的那种豁达,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伤感和无奈。
4.以“月”喻孤独失意
再者,“月亮”在夜空之中没有星辰陪伴,月光清冷,不由的让人产生出一种孤独感。再由“嫦娥奔月”的神话联想到“月亮”之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位嫦娥独守广寒,与玉兔为伴,跟桂树结邻。这些所见所闻让诗人们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才子产生孤独、苦闷、怀才不遇的心情。所以,以“月亮”来隐喻孤独失意,也成为中国文人常会用到的意境。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总不得重用;怀揣理想,却屡遭贬谪,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李白最具代表性。《月下独酌》正是他抒发内心孤独、郁闷、不得赏识的一首经典诗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第一句便交代其独酌无相亲的情境,后面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伴月起舞,对月倾诉的场景让我们更加的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法排遣,现实不能得志,寄情于酒,结伴于月的这种虽然苦闷却积极寻找解脱,虽然潦倒却不失旷达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将进酒》中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一生历经抱负的破灭,仕途的失败之后只能无奈于生不逢时,所以李白之诗多见两种心境,要么是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么是失意之后的这种孤独苦闷,后一种诗就时常会见到“酒”和“月”这俩种代表性的言情之物。他的另一首诗《古朗月行》也抒发了类似感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中对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的描写都是以“嫦娥奔月”为背景的,以上的种种无不透露出一种孤寂,苍凉之意,诗人以此表露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李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中国古代的文坛中这样的才子不甚枚举,也都常用“月”来烘托孤独失意之气氛,“月亮”和“酒”一旦出现我们便可以就此判断此诗所托之志,所言之情了。
以上是在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关于“月亮”的隐喻所指。此外,“月亮”有时还代表虚幻、不可求的事物,例如《红楼梦》中“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的描写,镜花水月都是可见而不可及之物,以此来喻指了宝黛人生的虚幻和注定的悲剧。“月亮”在神话中是女娲主管的,她还是婚姻与生育之神,所以中国文化中“月亮”还能隐喻了姻缘、爱情,如一些中国歌曲中会有关于“月亮”与爱情的内容。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就是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在接触到中国文化、文学时,若其中有“月”,则仔细甄别这几种类型,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怀,读懂其背后真意的。
三 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一些隐喻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有时会以本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为基础进行理解,然而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外国人在学习某些中国文化时会出现偏误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月亮”来说,虽然千里共一轮明月,在外部认知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但中西方思维、文化不同有时就会造成主观上理解的差异。譬如西方文化中就没有因“月”而起的思乡、怀古、伤离别、叹人生的概念,西方人思维浪漫、乐观,西方文人也不像中国古代文人那般总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笔下的“月亮”经常会代表纯洁、无暇、美丽、健康的女性,如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写到的关于主人公对妻子的一段评论“她的名誉曾像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现在已染上污垢, 像我的脸盘一样黑了。”“狄安娜”即是“月亮”的守护神,在西方文化中狄安娜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其中积极的隐喻意义是安静、福祉、守护、爱人等;消极意象包括忧伤、孤独、邪恶等,”⑤这些关于狄安娜的隐喻又反过来影响“月亮”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及所指,最后相互作用“月亮”与“狄安娜”逐渐合为了一体。因此我们通过莎士比亚的描述看到“狄安娜”容颜皎洁、灵魂纯净,莎翁心中“月”的圣洁的一面由此可见一斑。有时候除了这种具有赞美性质的正面隐喻延伸,西方还会有一些在中国比较少见的关于“月亮”的贬斥型的负面隐喻,例如他们认为月亮总处于圆缺变化中,这喻指事情的不稳定、多变化,类似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苏轼表现的是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西方人则不然。莎翁的另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要对“月”发誓时朱丽叶上前阻拦,她说:“不要对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你的爱情也许会变的和它一样无常。”莎翁借朱丽叶之口道出对月亮总是处于阴晴多变 象征事物尤其是爱情不能长久、变化无常的不满。由此观之,西方人眼中的“月亮”有时并非如我们眼中看到的那般完美。此外,西方文化及传说中认为月亮圆满时会引人错乱,致人癫狂,如在西方流传的狼人与吸血鬼系列的传说故事,狼人总在月圆之夜变身,变的无比疯狂,吸血鬼也会与月亮盈亏有关,此时的“月亮”则尽显诡异与邪恶。。
由此,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汉文化之月与西方之月在隐喻上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中国文化里以“月”所喻的思乡、孤独、怀古这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感伤之情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然后,中国文化中“月”多皎洁、多幽静、多柔美,很少会看到有作品中出现月亮的反面描写,对“月”而言,中国文人多是怀揣一种怜爱之心,相比之下西方文人对于月亮的态度都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心意满足时月亮明媚四溢,被人辜负尤其是爱情方面受挫时,月亮在心中则尽是不足,月盈月亏都似乎昭示着他自己的悲剧。此外,对于月亮娇柔之姿,中西方把它作为女性来看待的习惯总是一致的,中国称其“婵娟”,西方谓其“狄安娜”。
四 总结
本文以隐喻作为全篇分析问题的主线,首先对月亮的外部的客观认知特点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之上由各个外部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隐喻出的意境,包括盼聚惜别、思乡怀古、孤寂愁苦、叹人生苦短、哀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情,最后以一些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隐喻内涵作为对比观其异同,以达到减少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及作品时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误读的目的。文章主要以介绍、分析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中“月亮”的隐喻延伸为目的,为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文化教学时提供一个参考,并帮助那些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学生去更好理解那些含有“月亮”的文章的用意。
在二语教学中,跨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汉文化讲究婉转含蓄,多以物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物”的隐喻,外国人在其本身的文化背景之下,要想学习和了解汉文化就需要对经常出现的诸如“梅兰竹菊、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的所指、所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此,才能充分体会中国文人背后的深意和情怀。才能读懂华夏天空的那一轮明月。
注释:
1.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9-P10.
2.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28-P30.
3.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4.参见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
5.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张娇、罗娇.优化思维与月亮隐喻.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王德春.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巢湖学院学报,2002(4).
有关于月亮的诗范文4
从古代传说到诗歌典籍记载,单月亮的别称就有“嫦娥”“婵娟”“金娥”“素娥”“素魄”“娥影”(喻人的),“蟾蜍”“玉兔”“玉羊”(体物的),“蟾宫”“金盆”“金镜”“玉盘”“桂宫”“天镜”“明镜”(状形的),“冰轮”“冰镜”“银钩”“玉镜”“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示质的),等等,可旧形象别致,丰富多彩。在中国文化里,月亮哲学博大精深。月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是生命的,还是文化的。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人生的圆满、缺憾就像月亮一样。而望月怀远,望月而感,对月抒怀,观月悲秋等,往,丰成为不可缺少的文学审美意象。
月亮的情感寄托。在中国文化中,对月亮的崇拜体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月是夜的灵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独处时的灵魂栖息地。它常常带给我们一‘种“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与“融融的相思”,它成为我们情感的诉说对象,有道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所以古诗中的月亮就是“思乡”的代名词。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成为“望月怀远”的代表作,表达了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又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深切思念。再如杜甫《月夜》:“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中身陷长安时怀妻之作。全诗构思巧妙,借闺中望月诉说思念之情,其实是作者思念妻子,长夜不眠,望月思归。从头至尾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如何担心等,感情更为深沉,艺术感染力更强。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饱含着苏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苏轼借此表达了既然人之离合与月之圆缺是自然规律,那么只要人常在,就能同赏一轮明月,化悲怨为旷达,寄寓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因此,上述古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情感的意象。
月亮的阴柔之美。人们常把皎洁的明月,喻为荡漾澄澈的湖水,这是因为“似水柔情”道破了月亮阴柔之妙韵。正如古人所说:“月者,阴之宗也。”(《淮南子》)“月者,太阴之精。”(《大戴礼》)即说明月亮的阴柔之美表现在阴柔之“道”上。如追求和谐团圆,善解人意,宽容忍让,谦和恭敬,温文尔雅,这便是月亮阴柔之道的自然“人化”。而其阴柔之美,不仅有纤细、温顺、含蓄等方面的表现,也有缠绵、深沉、纯情、热烈等方面的流露。例如“月上柳梢”,为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喜悦;“晓风残月”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的哀伤;“月照高楼”是孤独寂寞、情到深处的眷恋。
月亮的禅宗哲学。研究表明:佛学中所谓的“以指指月”,即禅师引导、启发弟子悟道。“禅”就是月,语言就是指头。禅师们经常通过对“风、花、雪、月”的吟咏,来说明禅理,表达追求宁静淡远的心境。所以,月亮就是禅的境界。例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寒山禅师语)又如:“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五灯会元》)佛学与中国文化相融已久,以月喻禅是禅宗哲学的传统,月境与禅境浑然一体,万物相融合一,月光让人思索宇宙的永恒存在,从月光里,禅师得到顿悟的启示,在永恒中获得灵魂的超脱和心灵的愉悦。
月亮的生命永恒。在月神神话中,嫦娥窃取的“不死药”及被吴刚砍伐的“月桂树”的奇异能力,都暗示着一种不死的生命精神。因此,人们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古诗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月无情,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奈何中,诗人们发出了对于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追问和慨叹。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不仅参与缔造了中国的历法,也影响了中国哲学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宁静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学者认为时间本是一条进化直线,但在中国月亮哲学中被转化为一条循环的曲线,阴阳鱼“太极图”就是明显的见证,这对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稳定性具有深远的影响。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将自然现象提升到一种人生智慧。“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的谚语妇孺皆知。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天地迢迢自久长,白兔赤乌相趁走”(白居易《对酒》)的美好祝愿。
总之,中国文化创造出了无限的月亮意境,月亮是一个富有生命的载体。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
中国的月亮
予 敏
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起来,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证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那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全都是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黄帝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建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城都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动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不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之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松树本身不够美,加上月光就美极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怕味道全没了吧。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张九龄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月亮就是美的化
身,月亮就是美。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行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月,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像躺在现代心理治疗师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等,都涌上心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接下去的那两句,谁不会吟,谁不能解?这是李白的,杜甫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杜之心,千万人之心。王昌龄想得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卢纶也有“万里归心对明月”的感触。
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爱记,“月落乌啼霜满天”啊,“烟笼寒水月笼沙”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啊,念起来津津有味,它们跟月亮有关,美。
我们的中秋节,又叫月亮节。这一天,我们爱月的民族觉得自负,因为我们靠历代作家诗人的努力,已经赋予那块在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节选自台湾散文家予敏的作品)
简析
文章先写“世界上许多民族关于月亮的神话”与“现代科学的观点”的矛盾对立关系,引出中国的“月亮文化”,通过众多诗人诗句的意境营造了一个个父于月亮的唯美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结句“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再次点题,说明黄帝的子孙赋了月亮不朽的生命。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很多。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6年,以后就离乡背井,飘泊天涯。在济南住了10多年,在北京度过4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11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30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吗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夜间,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漾,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啊!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简析
季老游历过祖国大江南北的名山胜地,也飞抵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在故乡仅仅生活6年,但心里割舍不下的仍是故乡。而且,对故乡的感情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如果寻找答案,那就是他在《人间第一爱》中所写的:“我一生走遍了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所以,在作者的眼里,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由亲人、景物、故事构成的,蕴涵着许多情感和记忆,给人温馨的审美感受。
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
创造月亮
张丽钧
唐传奇中,有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留月》。“纸月”是讲有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说第三个人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我被这样的故事折服了。
自然惊叹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将一个围绕地球运行的冷冰冰的卫星想成自我的襟袖之物,更加慨叹那不知名的作者“创造月亮”的非凡立意。不由得想,能够作出如此想象的心,定然无比地澄澈清明。那神异的心壤,承接了一寸月辉,即可生出一万个月亮。
叩问自己的心:你是不是经常犯“月亮缺乏症”?晦朔的日子,天上的月亮隐匿了,心中的月亮遂也跟着消亡。没有月亮的时候,
光阴在身上过,竟有了鞭笞般的痛感。“不是我在过日子,而是日子在过我。”我沮丧地对朋友说。回忆着自己走在银辉中的模样,是那样的诗意盎然,但今天的手却是绝难伸进昨天――我够不着浴着清辉的自己,这座城市里有一个冷饮馆,叫“避风塘”。我路过它,却又踅回来,钻进去消磨掉一个寂寥的下午。赚去我这整个下午的,是它的一句广告词“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灰暗的心,不发呆又能怎样?
我常常想,苦的东西每每被口拒绝,苦口的药,也聪明地穿起讨好人的糖衣服,苦,攻不破我们的嘴,便来攻我们的心。而我们的心,是那样容易失守。苦,在我们的心里奔突,如鱼得水。可以诉人的苦少而又少,难以诉人、羞于诉人的苦多而又多。忧与隐忧不由分说地抢占我们的眉头和心头。夜来,只有枕头知道怀揣心事的人是怎样地辗转难眠。世界陡然缩小,小到只剩下你和你的烦恼。白天被忽略的痛,此刻被无限放大,心淹在苦海里,无可逃遁。这时候,月亮在哪里?天空没有月亮,心空呢?
想没想过,剪个纸的月亮给自己照明?
创造一个月亮,其实是创造一种心情。痛苦来袭,我们习惯浩叹,习惯呼救,我们不知道,其实自我的救赎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个女孩掩埋在废墟下达11天之久,在那难熬的日日夜夜里,她不停地唱着一段段的“样板戏”,开始是高声唱,后来是低声唱,最后是心里唱。她终于幸存下来。她不就是那个剪个纸月亮给自己照明的人吗?劝慰着自己,鼓励着自己,向自己借光,偎在自己的怀里取暖。这样的人,上帝也会殷勤地赶来成全。
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是心理历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剪除心中的阴翳,不叫它滋生,不叫它蔓延,给月亮一个升起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机缘,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
(选自《青年文摘》)
有关于月亮的诗范文5
关键词:天狗;蟾蜍(虾蟆);食月;天狗食月;百喻经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65-02
如今天狗食月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遍布在内蒙古到云南两广的广大地区。如《中国民俗大系・内蒙古民俗》中记载了达斡尔族日食月食民俗:“因为相信万物有灵和信仰多神,遇上日食和月食,就认为是天狗捕日头、天狗吞月亮了,萨满要各家敲打水桶、犁铧、铁盆等响器,好吓走天狗以保护太阳神和月亮神。”
祁连休、冯志华编著的《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鉴》中记载了流布于我国两湖一带关于天狗食月的机智人物故事:“写财主为了捉弄智者,宴请时特意不给智者摆任何餐具,或者将筷子钉在桌上,让他无法用膳。智者随即讲起天狗吃月的故事,说众人见了都鸣锣呼救,唯有一人找不到铜锣,十分着急。宾客们忙问:‘那他怎么办呢?’智者说:‘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狗吃。’”
刘锡诚、王文宝主编的《中国象征辞典》中记载了广西融水地区的天狗食月传说:“广西融水地区称天狗为‘朵瑙谷’。传说,一天,朵瑙谷骑一匹红马,身后跟随四十人,扛着糯米酒、猪肉串、酸鹅鸭以及刀斧,到朗丢地方寻找最美丽的哔漠姑娘,并骗取哔漠的爱情。到了天上,朵瑙谷现出原形,哔漠自知受骗,纵身往人间一跳,朵瑙谷挥起一刀,杀害了这个美丽的姑娘。所以人们对朵瑙谷十分痛恨,每见到它吞食日月,就吐口水咒骂。”
任宝根编著的《鲁迅著作的江浙方言》中记载了浙江一带的天狗食月说:“‘天狗’――绍兴话读若普通话,旧时神话中的动物,又称‘仙狗’。民间传说中讲天狗会吃月亮,绍兴方言中就有‘天狗吃月亮’一说。”
布依族民歌《十二层天、十二层海》记载了云贵高原一带布依人们月食打狗的独特生活场景:“上到十一层天啊, 我们走到月亮边, 碰见‘都卡’吃月亮。 它吃了半边的月亮呀, 天下黑去了一半。 我们都去打都卡呀, 打都卡好救月亮。 让月亮出来照山川呀, 让月亮出来照夜晚。”人们用歌声描绘了“天狗食月”时人们踊跃救月的美好情感。
在江西九峰森林公园以及湖南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都有以“天狗食月”命名的景点,说明天狗传说已经普遍流传于这些地区。
但是这一传说起源何时,又是如何形成的?学界对此还缺乏相关研究。遍查古代文献中关于天狗食月传说的渊源,发现“天狗”一词在古代早已有之,但是并不是吃月亮的天狗,最早以及很长时间内吃月亮的都是蟾蜍(虾蟆)。
一、天狗
“天狗”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山海经・西山经》中讲到“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在这里“天狗”指古传说中的可以御害的兽名。《尔雅・释鸟》中也出现了“天狗”一词:“~鸠,王~。B,H其。,r轨。t,天狗。”在这里“天狗”被解释为青翠的小鸟。
其次,关于“天狗”的词条是作为星名。这也是“天狗”一词在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一个意项。在古代天狗星的出现,被看做是一种凶兆,此星出现则必有血光之灾。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天狗星有时也被看做是财富的象征,这一寓意相对被采用的就比较少。如:唐魏徵等《隋书》卷二十:“北七星曰天狗,主守财。”
再次,“天狗”是指月中凶神名,《协纪辨方》卷四引《枢要历》:“天狗者,月中凶神也。其日忌祷祀鬼神,祈求福愿。”又引《历例》:“天狗者,常居月建前二辰。”马良春、李福田主编的《中国文学大辞典》中记载:“古代人们因不理解日食月食发生的原理,故传为天上有天狗神者,常张口吞食日月,但它有口无喉,虽然口大能含日月,却终于不能咽下,所以它衔而又吐,吐而又衔。日月神不堪其扰,便指示下界百姓遇日,月食时发出大声以惊吓天狗。据《周礼・地官・鼓人》有‘救日月,则诏王鼓’的说法,可知其传说由来已久,可能与原始天象信仰及巫术有关。”
文中所说的天狗神,是指此月中凶神吗?依据马良春、李福田的观点,天狗食月传说最早在周代就应该已经形成。但是这一传说在以后直至南朝,期间却根本不曾出现相关记载。如果今天流传的“天狗食月”传说中的天狗就是《周礼》中击鼓驱赶的天狗,这样被百姓广为接受的传说,何以在当时以及其后如此长久的历史记载中却从未出现呢?另外文中所引的《周礼》中‘救日月,则诏王鼓’的仪式也并非是为驱逐天狗而设,而是古人在日月食时采用的一种祭祀仪式,这种击鼓仪式由来已久,并在以后历代得以流传。这种日月食的祭祀仪式,不只是在民间,上至宫廷都被严格对待,有一套非常严禁的祭祀流程。可见此说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民间传说中吃月亮的天狗具体是指什么呢?在搜集月食与天狗相联系的文献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认为吃月亮的却并非是天狗,而是月中蟾蜍,这也是我国古代一种更为流行的食月之说“蟾蜍(虾蟆)食月”。
二、蟾蜍(虾蟆)食月
“蟾蜍”一说的由来,又涉及中国另一个神话传说“嫦娥奔月”。食月之“蟾蜍“正是由奔月的嫦娥所化。王充《论衡》:“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妻嫦娥窃之奔月,是为蟾蜍。” “蟾蜍食月” 的传说在历代文献中都有大量记载,并且这一传说已经逐渐成为后世咏月之典故。《史记・龟策列传》中就出现了蟾蜍食月传说:“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到唐宋时期,关于“蟾蜍食月”的诗文更是极为多见。唐人卢仝《月蚀诗》就完整的记录了月全食的整个过程:“传闻古老说,蚀月虾蟆精。径圆千里入汝腹,汝此痴骸阿谁生。”。此诗是以月食天象为主旨,记载完整,这在历代诗文选材中并不多见。韩愈对此诗大为赞赏,并仿效其诗作了《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卢仝号“玉川子”)。李白《古朗月行》:“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诗中李白借“蟾蜍食月”传说讽喻时事,暗喻唐玄宗晚年宠幸杨贵妃,使权奸当道,国势衰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云:“虾蟆蚀月乌蚀日”,又引苏轼语云:“玉川子作月蚀诗,以为蚀月者,月中之虾蟆也。”
蟾蜍食月传说在唐宋诗文中留下大量文献记载,这也得益于诗词在唐宋时期的发展高峰。自宋之后,可见的关于“蟾蜍食月”的记载就相对有所减少。《全金诗》卷六七:“清光半食入肝腴,雄文径欲诛蟾蜍。”《晚晴m诗汇》卷一百三十一:“蟾蜍蚀尽瑶台月,对舞时闻凤鸾泣。”
通过以上诸多记载,可知,天狗有诸多意象,但是都和食月没有直接联系,食月的多是蟾蜍。那么人们的意象中又何时出现了天狗食月的传说呢?
三、天狗食月
在上一章节,我们可以发现,自汉代一直到明清,蟾蜍食月一直是食月传说的主流。但是在今天流传最广却是“天狗食月”传说,那么这一传说起于何时?又是如何替代源远流长的“蟾蜍食月”传说呢?
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郁贤皓主编的《中外名人掌故》中出现了最早的有关“天狗食月”的故事《祖冲之预测月食》:
大明三年(公元459年),祖冲之根据他新测出的交点月数值,预测出当年9月15日晚上要发生月食,并四处张贴告示,通告百姓。
当晚,宋孝武帝的宠臣中郎将(高级武官)戴法兴正在家中设筵为自己祝寿,祖冲之也被邀出席。正当宾客就要入席之际,门外跑来一个仆人报告:‘老爷,不好了! 街上正传今天晚上天狗吃月亮……’
‘放屁! ’戴法兴正要发作,站在旁边的戴法兴夫人打了仆人一巴掌,说:‘今天是老爷的四十五岁大寿,是吉祥日子,你胡说些什么! ’
‘奴才不敢瞎说,有人在街上贴了告示。’
‘谁贴的?’戴法兴阴沉着脸问。
‘是下官张贴的。’祖冲之看着这一幕无知的闹剧,感到实在好笑。
‘啊,是你……’戴法兴气得话也说不出。
因为在那时,所谓‘天狗吃月亮(月食)’,是大祸将要降临的征兆,是不吉利的日子。戴法兴认为在他生日的时候不可能发生月食,肯定是祖冲之有意给他触霉头。
但是,天体运行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戴法兴憋了一肚子气,月食还是按照祖冲之预测的时间发生了。”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著名的科学家。郁贤皓对这一故事的记载也是有关天狗食月传说在文献中最早的明确资料的记载。那么为什么会在南北朝时期,在“蟾蜍食月“一说盛行时出现”天狗食月“说呢?这里吃月亮的天狗又起源于何处呢?
结合摘要中提到的《百喻经》八十四《月食打狗喻》中“月食”时人们“[横打狗”的故事,和我国月食打狗的传说一致不二,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影响关联?何以如此相像?
《百喻经》是佛经中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这部经源于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八十四喻对月食打狗的记载,表明了佛教对于天狗食月这一民间传说的吸收,并把这一传说与佛教教义融合。
关于此经的译出时间目前有五种说法,分别是“永明年、永明十年、永明十年秋、永明十年九月、永明十年九月十日。”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佛教的急剧发展,佛教自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第一个。而食月传说在这一时期为一大变,出现“天狗食月”一说,结合已知印度存在的天狗食月传说,以及《百喻经》中出现的月食打狗的习俗,和佛教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天狗食月”传说来源于佛教的传入,似乎是顺理成章。但是根据记载,《祖冲之预测月食》故事是在南朝宋孝武帝年间,而《百喻经》是在南朝齐才被译为汉文,这显然不能证明中印文化在食月传说上的影响互通,但两者几近一致的记载显然不能完全隔断其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注释:
①王孺童.之研究[J].佛典研究,2007(10).
参考文献:
[1]A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2]赛音塔娜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内蒙古民俗[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3]陈永正主编,古健青,张桂光,张解民编.中国方术大辞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有关于月亮的诗范文6
论文摘要:月亮,向来是诗人的宠儿,与中国文学生而有缘,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唐诗中的月意象是古典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唐代的诗人或借月造境,或以月融情,将自己独特的人文、宗教体验寄予其中,展示了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尤其是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
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一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
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其“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月亮的这些美感特质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原始社会中,初民所认识的月亮是与女性相结合的。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神话中有许多感月而孕的故事。《遁甲开山图解》:“女狄暮汲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宋书·符瑞志》上记载:“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等等。这都应该属于生殖崇拜的范畴。现在不少地方还有着小儿拜月、老人望月的习俗,人们仍是把月亮当作一种生殖崇拜物,渴望对月祈福得以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古老的传说中,月中捣药的是蟾蜍,又作“蟾蝣”、“詹诸”。《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蝣,月精也。”《淮南子说林》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本是一个为天所‘媚’,受天之恩的‘非类’。然而,它恩将仇报,斗胆蚀月,毁了天之‘目”’,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常用蟾钩、蟾盘、蟾轮来指代。
其次,诸如“嫦娥奔月”等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更体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嬗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高诱注:“妲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妲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也。”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自然地谈起月亮,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嫦娥(又作姬娥)。她孤独地在广寒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因而又成为诗人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月亮的灵魂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
再者,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
亘古不移的月亮总是莹莹地照着大地,照着有情众生。月光是柔和、迷蒙又清冷、朦胧的,似是蒙娜丽莎那浅浅的微笑。可以说,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离不开月的激扬和烘托。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古朗月行》、《拜新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峨嵋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难以尽数的优美诗篇在月光的浸润中登上了唐代诗坛。
唐诗中的“月”意象俯拾皆是: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俭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一)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然而,唐代的诗人们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欢乐,却屡屡倾诉着离散的痛苦。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
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
此诗是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八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于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作。诗的起首两句“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焦心的是他远在郧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何等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忆长安”,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平添妻子的负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羁敌巢,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写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人手,使怀人的愁思倍显具体、深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
由于家是依附在故乡的土地之上的,所以游子思欲归家之情便会自然延伸为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等诗句时,便能体会到征人的深深哀怨。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二首》(其一)曾被誉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它“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其“悲壮浑成,应推绝唱。”J(诗人从“秦月”、“汉关”入手,月照关塞,尽显边地荒凉,征人辛苦,意境悲凉苍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雄浑,统摄全篇。唐代经常对外用兵,战争时起时伏,戍边的将士常年镇守边疆,置身在广漠无边的黑夜,孤寂、清冷。可以想见,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何等迫切,愁绪又是多么的深沉!面对一弯冷月,月下彷徨,忧苦之情难遏。“征人月”因饱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尤其显得悲凉空旷。
月亮那凄冷的光,为自伤飘零的人们添愁益恨,成了他们失意困顿、羁旅行役之苦的见证;他们努力寻求慰藉和归宿,于是流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又成了他们借以抒发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的载体。“归家”这个永恒的文学母题积淀在唐代诗人心头的依恋显得格外的沉重,在这里,月亮成了孤臣浪子们启动乡愁,回归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二)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
唐代诗人还用“月”表殷切之爱,达别离之恨,抒发痴男怨女间的无限情思。花好月圆,是爱情美满的象征。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正是情侣们互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对于相隔两地的情人来说竟是这样的撩人心绪,勾起了多少离愁别恨。张九龄《望月怀远》便是一首怀人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起句意境雄浑阔大,气象高华。在这漫漫“遥夜”,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一个“怨”字油然而生。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呼应,“遥夜”与“竟夕”呼应,月亮皎洁圆满的光华,更加让人难以入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唯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哀婉的情思,真挚感人。
明月似乎确实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可谓《全唐诗》的诗中诗。在《春江花月夜》里,月光从思妇心头流过,我们不难瞥见民间永驻的情爱光辉。诗人用民歌般清丽忧伤的笔调,将离愁别绪的缕缕情丝,客愁闺思的脉脉情缘娓娓道来。从“自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切景语皆情语,极写春、江、花、月、夜五字之外的“情”字。“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孤舟飘零的游子、阁中思夫的怨妇们共有的“相思”情结。“此时相望不相闻”到“江潭落月复西斜”:今夜月圆人不圆,既然只能“相望”,那么,倘能跟随“月华”,“流”到他的身边也好啊!然而这样也不能如愿,那就请“鱼雁传书”吧,却又“光不度(渡)”、“水成文(纹)”。至此,思妇望月怀人的凄美深情已逐层深入。“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这一连串让人神伤的意象,极大地激起形影相吊的妇人心中思人、惜春的耿耿情怀。经过曲折、含蓄而又深沉的渲染,全诗自然地进入尾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终于慢慢落下,情人却依然远隔天涯。诗人在极写一对恋人忠贞爱情的同时,又宕开一笔,喊出了“不知乘月几人归”的时代心声。这就使五字之外的“情”字有了新的色彩,余情袅袅,情深意远。
(三)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称得上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还因为诗人引出了对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面对这一轮孤月,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不仅仅是“梦境中晤谈”的“宇宙意识”~8J(P17s),还是经人类生命情感浸润过的忧患意识。从明月初升——皎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这条生命网络直贯无穷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从而使诗篇具有了崭新的思辨美和哲理美的意蕴。
月亮也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相传写于天宝三年,当时李自供奉翰林,遭人进谗言被唐玄宗疏远,他无处诉说,只好借月下赋诗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身在花间,手持酒杯,一个人登场,其孤独之感可以想见。孤苦实在难耐,于是诗人便把天上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让人感到了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在诗中,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从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了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我想这便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道”家境界吧。
再来看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以体道合天的豪情,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把人与月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了一种超越宇宙的永恒。李白的一生始终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于是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舒缓心头的压力。“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是人间的奇物,月是天国的使者。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月辉,与茫茫的宇宙浑然相融了。李白对月进行了永恒性的审美观照,而后,他忘却了苦闷与烦忧,感悟到生命的律动,实现了现实生命与无限宇宙完美统一。
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啊!他们深沉的喟叹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面对着月华如水的明月,诗人们总会生发许多感慨,或感于怀才不遇、仕途偃蹇、壮志未酬,或慨叹命运坎坷、时局黑暗、民生多艰……于是唐诗中又有了许多感怀之月。
(四)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
唐王朝从辉煌的盛唐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依旧高悬的明月,中唐以后的一些文人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他们仍有着安邦治国的壮志雄心,对国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寄寓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发出了盛衰无常、今昔兴亡的感慨。从而,月意象也被寄予了诗人宦海浮沉,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抚时伤世的悲悯情怀。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骤兴骤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自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等等,这些“月”同样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即便是在盛唐,当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以后,在创作中便体现出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杜甫的沉郁,子昂的悲慨无不由此开始。正是有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使诗人得以认清国家时事,关怀生命,具有了一种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国难当头,时代又赋予了诗人更为严峻的历史任务。与道教的遗世高蹈和佛教的参禅坐忘不同,儒生士子多是“人世”的,他们注重的不是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而是民族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富有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人世情怀,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严谨整饬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怀古之作并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社会、民生、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沉思。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们感时伤世,情感虽然凝重,但并不悲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状态历来是紧张的,自屈、陶、李、杜以来,有无数的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必然带来一种反抗,他们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忧患相结合,以宣泄或抗争。长期影响中国文人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也是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之一。诗人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将忧时、忧世、忧己之情熔于一炉。于是就有了望月之时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
三
综观从唐诗中“月”意象透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的种种体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爱情和青春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而我们却不难发现,除少数作品有明亮、欢快的色调外,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了哀怨、忧郁的色彩。在封建时代,自由美满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得不唱出凄苦的哀歌。
第二,民族的灾难,政局的危机,国家的前途堪忧,再加上诗人的身世之慨,凡此种种都通过“忧患”的面貌体现。
第三,诗“可以怨”(《论语·阳货》)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得许多失意的诗人们借月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讯息,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在边塞诗、怀古诗中总隐含着挥之不去的哀婉、寂寥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