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科技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科技发展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1

1976年,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向世界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将他的这个疑问称之为李约瑟之谜。

李约瑟之谜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左右一切经济行为的主体都是人,而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其一切行为都是受思想所左右的。将这个大前提代入中国近展史,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对中国科技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不少学者,甚至包括李约瑟本人在内,都坚称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基本上是完全消极和负面的。通过在其著作中的观点可以发现,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史》里第二卷《科学思想史》曾写到:“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儒家是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同时还不同意对技术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和推广”,“儒家思想对科学的贡献几乎没有”。

这种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的观点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的强烈反驳,他们认为李约瑟对儒家思想的偏见在于他把儒家思想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学科领域内对科技发展的不利因素看成了儒家思想对整个科技发展作用的全体,他的这个结论不仅不与史实相符,也与其在《科学思想史》中的其他论述自相矛盾。

那么,究竟儒家思想是否完全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在我国的古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时期是比较重要而且引人注目的,其中一个时期是汉朝,这段时期让各种学科形成规模、奠定体系;另一个时期就是宋朝,它是传统科学走向顶峰的黄金时段。恰恰在这两个时期,汉朝发生独尊儒术的事情,宋朝是儒学复兴的时期,这又是儒学盛行的朝代。两相对比,难道这是历史偶然的巧合,儒学和科技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李约瑟之谜似乎又不成立,在某一段时期内当时产生了科技非常繁荣的现象,而这一时期盛行的社会思潮却有对科技的发展和推动具有消极影响。对于一个社会在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时期必然受到各种因素的推动和影响,比如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思想方面等等。正是如此,汉朝和宋朝这两个科技繁荣的时期跟儒学思想的影响有相当大的关系,其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即李约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那么现在将目光转移到近代时期,农耕经济显然已无法满足世界工业发展的步伐,而植根于农耕经济的儒家思想,也就显然不再满足近代经济的发展的需求。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儒家思想虽没有全盘否定自然科学,却也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国语鲁语》中写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真正的君子应当是“劳心者”,即致力于治人治世之道,渴求对治道的探寻,侧重点在于政治伦理。而对于自然界的探究,对科技与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索,是小人的职责,所谓的君子应当是不屑甚至耻于从事这些事业的,即所谓的“劳力者”的工作。

不仅如此,儒家还推崇“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考取功名才是正道,这种功利思想使得很多人十年寒窗、只为高中皇榜,很少有人精于科学技术研究,从而使得这类人才受不到尊重和认可。在这样的思想潮流下,自然科学的发展遭到极大的抑制是可想而知的。

另一方面,儒家思想核心的“忠”“孝”观念,在极大程度上禁锢了思想的解放。鲁语有云:“入朝忠于君主,在家则孝顺长辈。”“忠”和“孝”是统一的,从而演化为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这种观念深深的影响着世人,并且也作为维护封建制度的等级和秩序观念。

思想自由是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以社会伦理形式出现的忠孝观念,必然使人们在思想上趋于内敛。忠君,以承认君王的高度集权统治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前提,本质上是接受天定一切的思想。与中国封建社会高度集权相反,西欧封建时代是以国王为代表的世俗政权和以教皇为代表的宗教权力并存的时代,政治力量二元化的格局必然要求双方竞相阐释自己的合理性,使发端于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得以延续并从中滋生出理性地认识世界的渴求,也为各种不同的观点、主张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在儒学中,孝道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百善孝为先,这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过去,它也产生了非常不理想的负面作用,崇拜祖先,不愿创新和改变陈旧的观念。在社会模式上认为西周阶级社会的结构与秩序是唯一的理想模式,而在学术上则形成了四书五经的传统。古时候的思想家们把先哲的著作作为基础,不断对其含义进行诠释,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视经书为道,以注疏为学”的学术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哲学思想多样化、多元化,但是却阻碍了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没有推陈出新,囿于过去的思维框架,只是简单的继承了!在人家的思想观念里,守家顾业使得人们不愿离开家乡,去他乡寻找梦想,地域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沟通,另一方面统治者通过权力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科举考试,考察内容为儒家传统思想,这也影响了思想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僵化。

当然,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儒学文化不仅限于传统的“忠”“孝”理念,其崇尚的“天人合一论”,也使得自然与社会无法分离出来,成为了难以逾越的理念障碍。“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则否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论

可见,儒家思想发展到近代,在各个方面都不再符合时展的步伐,而中国近代之所以迟迟无法实现工业化与科技革新,与儒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无法否认儒学思想对于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但我们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儒学也正是导致我们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世界的罪魁祸首。

儒学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结晶,每一字一句都蕴含着古代先贤的心血与汗水,它早已深入我们中华民族的骨髓,是谁都无法摈弃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纳西方先进思想,适应时代潮流产生质的蜕变才应当是儒学文化的命运,我们应当有理由相信儒学文化必能在这种蜕变中成为更为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我们中华民族更快更好地前进!

参考文献:

[1]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M].

[2]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2册[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

[3]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区各省区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共同开创了热带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局面,目前已经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此外,近年中国加大了对世界贫困地区的支持与援助,为配合国家外交发展策略,中国热带农业科研机构对非洲国家、南太平洋岛国和拉丁美洲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农业技术援助,先后派出了多名农业专家参与项目建设,扩大了中国在热带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但问题仍然很突出,如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层次低,合作领域不宽、深度不够,科技合作经费投入不足以及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的流失也十分严重,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以期从总体上推进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发展。

1.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对外合作现状

从中国近几年热带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情况来看,科技合作与交流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农业科技交流、种质资源交流和人才交流二个方面尤为突出,并从单纯的技术或种质资源的引进逐步转向“项目一人才一基地”相结合的方向,建立了一些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示范研究推广基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广西农业科学院获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1.1 热带农业科技交流项目众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引进近100项国外先进技术,解决了中国天然橡胶等战略物资的安全供给问题,并为发展中国农业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中国项目办公室”,2008年2月正式启动并丌展实质性工作,先后组织丌展了6个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项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国际水稻所(IRRI)、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等23个国外科研机构和大学丌展实质性合作,有34个科技合作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已完成2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海南省与东盟国家,特别是与泰国在水产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作物良种交换、热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和丌发等方面进行科技合作,共丌展了33个科技合作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螨科研小组与原英国国际昆虫研究所合作研究草莓、蔬菜的害螨综合防治措施,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1—2005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福建省重大推广项目。

引进国外智力在国内建立科技合作基地的同时,各农业科研机构还纷纷走出国门,把自己的国际合作基地延伸到国外。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建了中国-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菲律宾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广西农业科学院与越南河内农业大学合作建成“中越现代农业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越南河内建立中越农业科技示范园。

1.2 热带种质资源引进成果显著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共引进约1.4万份优良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建立了中国天然橡胶、木薯、热带牧草、棕榈、热带果树等种质圃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德国达姆施塔特植物园和德国棕榈植物园建立起种质资源交换关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远赴南美,引进优良品种与南粤香蕉杂交,实现了新品种频出的目标,并与墨西哥丌展红树林种质合作,遴选优良品种引种回国广西农业科学院成功引进了一批水稻、玉米、甘蔗、木薯、木豆、葡萄、香蕉、花卉等农作物种质资源和品种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与美国、波多黎各丌展合作研究,在野生甘蔗血缘原代利用的合作研究方面取得成果,并引进甘蔗品种240个。

1.3 热带农业人才交流较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20多个国外科教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国立农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哥伦比亚热带农业研究中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丌展了一系列的国际科技合作,广西农业科学院与35所国际科研机构及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立“国际合作培训中心”,并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相继与德国东亚研究院和新西兰国际学院签订国际培训合作协议。这为双方学者交换、物种交换、合作研究等创造了条件。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累计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560多人次;贵州省参与了中国一尼II利亚南南合作项目,共选拔出27名农业水利技术人员,于2004年5月至10月分二批赴尼,实施中-尼南南合作项目任务[5],中非合作论坛后,2008年又有两名科技人员入选中国援非高级农业专家,赴非洲几内亚共和国执行为期一年的农业援外任务[6]。

2.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热带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层次低,仍然是以国际学术交流和考察为主,合作领域不宽、深度不够,缺乏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的问题也II益突出,科技合作经费投入不足也使得中国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没有主动权、不能丌展大型项目而且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在国际合作中,中国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的流失也十分严重。

2.1 合作模式单一、层次低,仍以国际学术交流和考察为主

目前在热带农业科技上的国际合作主要还是迎来送往式的简单、低水平的学术交流。根据2005—2008年的数据,各研究所出国培训及项目合作平均人数、到中国丌展交流及合作平均人数均呈增长趋势,但2008年出国培训项目合作每个研究所平均仅2.30人次,出国培训及项目合作人数还是偏少。然而到中国丌展交流及合作平均人数却呈快速增长趋势,一方面是山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科研单位更重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国派出热带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人员的增长速度没有其它国家快。

在大型联合攻关科研项目上合作不多,合作资金投入也少,即使是国家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没有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仅是在产业化项目的合作上有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另外,在与德国合作的环境保护项目“中国西南山区农业景观保护与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的策略和技术”上外方资金投入达220万欧元,是与热带农业有关的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而在热区还没有国家战略部署上的国际合作项目,缺少国家农业科技管理部门的统筹安排,目前还只是各科研单位与国际组织及农业科教机构之间开展合作,无法在宏观上统筹安排热带农业国际合作事宜,也就不能以中国热带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基础、联合国际热带农业力量开展大型国际合作项目。

2.2合作领域不宽、合作深度不够

目前除了在天然橡胶、热带牧草、热带蔬菜、能源作物(木薯、椰子)、腰果等热带作物某些研究领域有一定项目合作外[7],其它经济作物、热带水果、热带香辛饮料等热带作物研究领域项目合作较少,国内各热带农业科研单位还主要局限于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学术交流上。在热带农业科技交流的国别上,主要是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和技术培训,与发达国家和国际性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较少,尤其是参与世界热带农业先进、前沿课题研究还较少,目前合作层次有待提高、合作深度有待深入。

2.3 缺乏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

热区与非热区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比,非热区专业技术人员为32634人,热区(六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因四川仅有1市、湖南仅有2县为热区,故未计其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为8625人;在人才结构上同样有着非常大的差距:非热区正高、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分别为7.73%、22.87%,而热区(六省)的仅为4.82%、17.63%,相差幅度较大,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则持平,中级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则是热区的高于非热区省份,说明热区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的相对较少,高级人才缺乏;在学历结构上,同样是热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学历的少,低学历的多[8]。

虽然通过多年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了一批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但从未来合作趋势与需求来看,山于中国热带农业科研机构从整体上、结构上缺乏高级人才,不能有效地与国外开展高层次的合作,这是中国热带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瓶颈。

2.4 科技合作经费投入不足

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农业部、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商务部。山于中国国内热带农业产业对大农业而言产值和相对较小,国家对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合作投入的经费相对很少,其它支持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也主要是短期考察和引种项目,而且支持的力度也不够,严重影响了中国深入开展对外合作研究及人才的培养,无形中也严重制约了中国热带农业科技的发展。

2.5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中国种质资源的非法输出问题很严重,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至2002年6月30II,从中国引进植物资源932个、种20140份,其中大豆4452份,包括野生大豆168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官方记录同意提供的仅仅只有2177份,并且野生大豆并没有被列入对外提供的品种资源目录中。主要是通过科研人员出访考察、接待来访和合作项目等途径,种质资源大量流失到国外。

中国在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中,山于科研人员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单位缺乏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在对外合作协议中一般仅规定原则性的知识产权条款,甚至是中方完全放弃知识产权,成为国外机构的打工者,知识产权的流失非常严重。

3.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对外合作发展策略

中国在热带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上,应针对发达国家、热带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采取不同的合作策略,充分利用其热带农业科技资源。而国内科研机构则要积极参与国际热带农业科技合作,并应争取主导地位。

3.1 巩固与国际和区域研究组织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和区域特色,积极参与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IRRDB)、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东亚与东南亚热带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网络、亚太椰子共同体、胡椒共同体等研究网络的交流活动,并争取组织领导地位,加强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等一流国际和区域组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国际组织如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IRRDB)、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等都有一些理事席位,除指定山政府部门派人参加外,其他理事席位应明确指定山中国知名专家出任,确实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在国际热带农业领域要有中国专家的声音。

3.2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

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强本国的研究开发工作,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成为新时期国际科技合作的鲜明特点[11]。在热带农业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及高技术等领域,发达国家一直处于领先之列。因此,必须稳固与发达国家的热带农业科技合作,重点是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双边合作。

如与法国国际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热带农业教育研究中心、美国夏威夷大学、德国热带和亚热带农业研究所、英国热带农业协会等丌展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使中国热带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世界接轨,争取占领世界热带农业科研的制高点。

3.3引进发展中国家种质资源,联合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

目前中国种质库中贮存的种质资源82%来自中国本国™,而美国是70%来自别国,中国保存种质的地理远缘和遗传差异存在明显缺陷[13],引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仍是中国农业科研面临的重大任务。而热带地区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加快收集引进种质资源,不仅是发展热带农业的需要,也是为全国大农业发展储备技术和育种材料的需要,并从资源上抢占国际农业科技的制高点,对中国未来农业发展以及在世界农业科技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应加强热带特色作物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新品种等的引进,如木薯、橡胶、甘蔗等经济作物,香蕉、芒果、菠萝、杨桃等热带果树,柱花草、王草等热带牧草,咖啡、胡椒、可可、香草兰等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椰子、油棕等木本油料等。

热区发展中国家也在一些领域拥有优势,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与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合作,如与马来西亚油棕研究所在棕榈方面、与哥伦比亚在木薯方面丌展科技合作等,有利于共同提高各自科研水平,联合打破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3.4支持热区发展中国家发展热作产业,发挥科技外交作用

伴随着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和经济竞争加剧,科技外事工作在总体外交中的重要作用II益凸显,既是外交工作的重点内容,又是拓展外交空间的重要手段[1°]。目前,非洲地区还有4个国家没有和中国建交,北美大洋洲地区还有6个国家和地区没有中国建交,拉丁美洲地区还有10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和中国建交[14]。而这些国家大都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科技合作是发展与这些国家外交关系的重要手段,如中国2004年与多米尼克建交后,外交部则委托新疆新天集团公司,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农业专家设立了“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15]。

而且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发达国家在想尽办法争夺,中国台湾也提出了柔性“科技外交”策略,十I分重视农业科技外交,并针对东盟制定了“农业生物科技”策略[16]。对此,中国应积极丌展农业科技外交,支持热带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经济。对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要充分利用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协作组的交流协调平台,争取主导地位,实现信息共享,并争取在东盟国家建立联合研发机构或试验站,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农业科技支持和交流,促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友谊,有效拓宽中国科技外交的战略空间,阻止中国台湾的“西进”和“南向”外交战略,为中国丌展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打好基础。对于非洲,可利用中国援助非洲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设的契机,辐射影响整个非洲国家。对于拉丁美洲,可以与热带农业研究与高等教育中心(CATIE)丌展合作,为其培训科研人员。太平洋区域可以与太平洋区域作物改良网(PARCIP)合作。

3.5参与和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计划

一是积极参与国际资助的山国际机构主持的热带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在资源挖掘及利用方面进行合作,有力地提升中国在热带农业科技方面的整体科研实力。

二是山中国出资或筹资并牵头组织国际或区域性的热带农业重大科学工程、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与国际上有影响的热带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研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研究基地,充分利用国际热带农业科技方面的智力,建设高水平的热带农业国际合作研发大平台,引领国际热带农业科技发展,有力地提升中国热带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3.6加强种质资源交流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

要加强对种质资源流出入的管理,尤其是优异种质资源的流出。国家应加强种质资源国际交流的管理,严格执行《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关于“农作物种质资源国际交流”的规定,严查未经批准而向境外单位提供种质资源的行为,对于借国际合作、种质交流的名义不履行任何审批手续即将种质资源提供给境外机构的,要严格依照《种子法》第3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同时,国家应组织热带农业种质资源专家制订限制流出种质资源目录,为科研机构进行国际交流以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执法提供依据。

应加强热带农业技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研究。国家应组织农业知识产权与农业专家密切合作,制订中国的热带农业知识产权战略,并针对中国在热带农业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势,针对各种作物、各个学科确定详细的国际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指南,为热带农业科研专家提供指导。在国际项目中,一定要有知识产权保护与分享条款,根据中方所做出的贡献,做出对中方有利的知识产权安排。

4.结论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3

一、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1.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而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相类似,走的是一条低成本的发展道路,其快速推进主要建立在环境承载巨大压力之上,并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与增加物质投入,在带来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的同时,也使得有限的自然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削弱,引发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源短缺等一系列黑色发展问题。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在统计意义上已经达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正式进人城市主导型社会。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变,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会达到10亿左右,城市数量将达到1000个左右。中国城市发展的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及外部环境等各种经济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高投人、高能耗、高污染但低水平、低效益的传统粗放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促进城市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也可以促进城市新 兴绿色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长期来看,对中国城市而言,支撑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可能不在于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是否丰裕,而在于城市是否具有不可复制的知识优势和创新资源。将科技创新作为整合和转化区域优势的主线,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城市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经济,实现从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红利”的低水平“要素驱动”转向依靠知识和信息的高水平“创新驱动”,将不仅是城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更将为城市长期可持续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2.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城市在国家乃至全球城市经济体系中的贡献与作用。在全球^市体系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一般都是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经济增长极,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经济活动生产总值规模大,产业结构合理完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总于全球城市经济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支配性地位和推进性的空间单元,对全球城市网络体系升级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主要来自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创新,保持和拓展优势领域,通过自身创新能力的释放在城市内部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发挥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创新功能,在城市外部产生辐射效应,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减缓,各国都面临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巨大压力,城市经济发展对于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更加紧迫,世界各国城市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突破口,全球城市已经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中国城市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有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加快创新驱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不断形成新的战略支点,提升既能反映中国城市竞争优势又能引领全球城市发展的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科技竞争力,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凸显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系统工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应该是城市创新主体在特定的支撑条件和发展环境中运用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成果并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对中国城市而言,要形成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必须立足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以人为本,以城市科学发展为目标,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不断优化配置自身的科技创新要素,优化服务,开放合作,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发展和自身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分层次、有分工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能够支撑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具体来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为本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核心所在。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它们通过密切的相互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集成环节,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企业是科技创新需求、研发投人、创新活动和成果应用最重要的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领域具有雄厚实力,是知识创造的主要来源,发挥着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区域知识扩散的辐射作用,是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力量。而无论哪一类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创新主体能否有效实现创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人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科技发展依靠人,科技发展为了人,是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二是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必要条件。政府和市场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挥着为创新活动提供基本环境和条件的作用,这些环境和条件是科技创新活动必需而又难以由创新主体自行解决的。三是专业服务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城市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昂贵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人,但单纯依靠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并不必然产生城市创新成果。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专门为城市科技创新提供的专业服务不仅能够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支持,还能够通过结构优化有效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和提高科技创新投人的质量,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发展优势,实现“资源静态”向“服务动态”的提升,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四是开放合作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既包括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开放、相互合作,也包括不同城市区域间的互动合作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密切交流。城市只有以开放的姿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融入科技全球化的潮流中,协同创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通过频繁和深入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提髙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城市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五是城市科学发展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高要求,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归根结底,城市科技创新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获得了多少技术,而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加快城市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切举措,最终都要使创新贯穿于经济、文化、社会、城市、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各环节和全过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民生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路径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落实中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需要立足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准确把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路径,通过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全面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切实举措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1.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人才资源是城市创新的灵魂。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应积极改革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科研投人重“物”轻“人”的理念,要髙度重视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从物质资源支撑为主向人力资源推动创新驱动转变。以重点企业、科研基地、重大科研和项目为依托,培育有利.100?于城市科技创新的各类高层次、复合型和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专门性人才,集聚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国际性专业人才和优秀企业家,最大限度激发创业者和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并把城市科技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科技创业的产业导向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规划紧密衔接,增强人才结构、创业格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科技人才弓I领产业发展与产业集聚科技人才的良性互动。同时,深入推进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与创新,充分尊重企业、科技机构、高校科技人才的价值追求,探索科技要素资本化,积极做好政策、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服务,重点建立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收人与业绩合理挂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和贡献的人才回报机制,切实解决人才的收人待遇、社会保障、住房等现实问题,完善人才开发、评价使用机制,完善人才中介服务、风险投资服务、员工培训服务、技术支撑服务等配套体系,健全人才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2.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是发挥城市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总体上,中国城市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导向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促发展,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人、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创新友好型政府,积极营造开放、公平和创新导向的城市创新创业环境,实施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增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为城市企业或个人提供创新发展的稳定规则和预期,特别应重视发挥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弱化传统体制“重国有、轻民营”的惯性影响,加大对民营中小型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公共采购驱动创新产品需求,通过强制性标准设定提高技术应用水平,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实现以政府推创新向以市场促创新的转变。同时,积极深化城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支撑国家创新战略目标实现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科技决策机制,加快建立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科技经费投入与绩效评价体系。此外,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隐性资源,是各项创新活动的土壤,是提升城市创新综合实力的内在基因。

3.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研发服务、设计服务、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国际科技经营机构、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应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在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上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城市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搭建技术、产业资本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技术资本化、投资多元化、分配要素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与金融结合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现阶段,为适应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需求,应建立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机制,一方面以城市政府引导基金等发展为重点,创新财政投人方式,提高政策资源运用效率与质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放大作用,为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金融资源向新兴产业配置提供更多有效的机制或载体;另一方面鼓励城市国有资本支持或参与重大技术研发和重要产业的投资,放宽行业准人门槛和管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新兴产业聚集参与城市科技创新,建立完善包括城市科技创新活动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4.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20世纪后期开始,由于知识型人才的高流动性、知识和技术外溢、风险投资的发展,一些美国企业开始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向全球搜寻技术创新来源,多方式、多目的进行集成创新,协同创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实践证明,城市协同创新能够跳出区域抓创新,跳出部门抓创新,使科技与经济、产业、金融等相互开放融合。中国城市应促进区域城市科技创新合作,重点完善城市经济圈和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城市之间创新要素合作与产业创新协作,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网络化的协同格局,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加速城市创新要素聚合、裂变与知识外溢,发挥不同城市各类创新资源的协同效能,实现城市间创新要素和创新产业的高效流动与优化布局。同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应充分整合和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鼓励有实力的城市企业科技创新“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国际化的海外研发机构,或通过国际并购获得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并支持国际学术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研发机构在城市建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以创新联盟为载体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前沿性技术预研、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⑷。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使各行业的技术供给普遍趋于多元化,各种国际研究机构、独立技术公司都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业务,既相互交流又相互竞争’逐渐改变了一些行业的技术供给模式,城市创新更要突出技术来源的多元化,特别重视同独立技术公司、独立研究机构的创新合作,利用全球所有可用资源为城市创新发展服务。

5.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行城市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因此,中国城市应加强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与重点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大力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服务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围绕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城市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公共教育、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突出抓好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髙、带动力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技创新项目,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同时,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构建畅通、便捷、高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换渠道,把工作重点从支持新产品开发转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从关注单个产品攻关转向支撑全产业链和全社会创新,将科技创新融人城市产业链和城市发展全过程,推动创新成果从产品向产业、从产业向市场发展的过程衔接,有机衔接城市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用环节,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向产品、产业和社会扩展,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水平,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经济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绿色产业的兴起,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方式和行为的转变。之前,过度地追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国内经济的发展热衷于对生产总值以及增长目标的热烈追逐,从而导致了过多地关注GDP,甚至将其作为增长的唯一目的,以致不惜以盲目的建设和投资、掠夺性地破坏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其教训是严重的。尤其是上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的确充分享受了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所带给他们的福祉,高速膨胀的社会物质财富和大幅度提升的人均收入,促使现代化程度飞速提高。然而其负面作用也同样巨大,甚至给社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也不折不扣地加速了全球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危害到了全人类的生存和继续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对矿物燃料和自然资源的开采掠夺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其恶果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于是,残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在无法回避的结果面前,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大自然毫不留情的惩罚面前,人们不得不学会了对科学技术威力的合理控制,也就逐步形成了经济发展思想导向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取向。“绿色工程”“生态工程”“清洁工程”等一系列崭新的术语出现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它涵盖了基础农业生产中的绿色生态农业以及工业生产中的绿色环保企业,还有工业废水的合理处理再生以及水体的生态处理和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其动机只是利用现代科技的全部可能,使工农业生产走向绿色和无害,延缓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彻底崩溃。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保护、治理环境的法律法规。例如“绿色计划”这一提法就由加拿大环境部长于1989年率先提出,发达国家第一次在政府官方文件中使用“绿色计划”这个崭新的词语,应该说是全人类的福音。在经济规划方面第一次把绿色同整个社会经济相联系,不能不说是显示了人类的一些觉醒和进步。

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于1992年签署了与此有关的相关国际公约,制定了可持续发展长远战略规划,并且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2012年6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制定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公开对外,这是我国的首个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这一划时代的举措,标志着这一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也客观分析了我们所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今后的重要举措。对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原则立场,也在该《报告》作了阐明。自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以来的二十年,我国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国情出发,不断丰富可持续发展内涵,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一系列重大挑战,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的创立,我国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极大地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国民经济总产值方面,实现了跨越发展,一举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国之列。

承先启后的“十”,确立了更加宏伟的远景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真正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在经济结构方面必将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为了完成“十二五”规划,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本文认为,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和改革。

1、正如十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推动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的转型和改革。其中关键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既是衡量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核心目标,也是“十二五”时期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一个关键。

2、在城市化合理布局的方面,要全面推进由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和改革。此外还有随着我国30年经济发展而必须进行的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超级大城市已经不再适合盲目扩张,应该转而大力发展中小城镇,这对于彻底改变农村相对落后的历史旧貌,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3、由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和改革势在必行。其中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研究:一是能源的消费总量要不要和经济增长速度挂钩,要不要在能源消费总量的前提下制约追求速度的不合理倾向;二是我国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制度安排能否有突破性进展。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5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艺;碑刻;雕刻艺术;刻工;技艺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碑刻之刻工的形成与演变碑刻的功能主要是具有纪念性,意在流传久远,那么对刻工的要求也非常之重视,尤其是一些名家的书写必须通过精湛的刻工来移刻到碑石上,可见刻工对碑刻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刻工通过利用自己的刻制技巧,再现了笔划字形和图画形象;另一方面,传达了笔墨的神韵,使书法艺术从纸上转移到石上而流传久远。随着碑刻的盛行,对刻工的要求也随之越为讲究,盛唐时期的刻工卫灵鹤曾是一名有名的精湛刻工,这些有名的刻工往往被专门远道聘请。据记载:盛唐名臣张说去世之后,由唐玄宗为其撰碑文,书法家梁升卿为其书写,著名刻工卫灵鹤为其在碑刻上刻文。卫灵鹤时任~州三川县丞,三川县在今陕西富县,而张说墓则在东都洛阳附近,由此可见,卫灵鹤是被远聘去给张说墓刻碑文的①。汉代开始,官府中即形成了专设的机构雇用专门的刻工②,这些专属刻工往往从民间精湛的刻工中挑选出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十二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记载:“‘台遣画匠高’、‘台遣石匠田平城’、‘台遣材匠像万’等。”③这说明当时刻工是隶属于尚书大行台即官署刻工。宋代以前一些好的书法家一般都自己亲自镌刻碑文,比如曹魏大书法家钟繇,④东晋书法家戴逵,唐代的李邕都喜自己刊刻。此时,有名的刻工开始受到重视,如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的碑刻,多出自镌刻名家万文韶之手。⑤晚唐柳公权所写的碑铭,大多是邵建初、邵建和兄弟所刻。宋之后则形成了专门的刻工,尤其是一些书法名家一般都蓄养几位专门的刻工来镌刻碑文。如元代的赵孟\以著名刻工茅绍之专为其峻刻,赵孟\所书碑铭只有茅绍之能够刻出其俊俏、超逸的神韵。⑥此外明代的文徵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有自己专门的刻工。这些精湛的刻工很多都精通书法,尤其到了唐代,刻工中精通书法者比比皆是,如著名刻工屈贲⑦、孙汉章⑧、韩师复⑨等。到了宋代,随着刻工与文人往来的密切,刻工们也逐渐受文人影响而富有文化素养,他们往往在精于刻石的同时,亦喜好书法,如著名刊刻家常安民⑩、李仲宁等。元明时期的刻工茅绍之、章氏家族的章简甫、章藻父子等都精通书法。一直到近代刻工者对书法都有相当高的造诣,如近代江南最著名的刻工周容,他曾拜著名书法篆刻家吴昌硕为师学习书法B11。李月庭在镌刻秦树声所写墓志时,虚锋尽出,瘦硬挺拔,其拓本胜过墨迹,这也足见刻工的书法功底之深厚B12。

二、碑刻之刻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1.碑刻之刻工技艺的传承中国古代碑刻刻工技艺与其他工艺技术一样,沿袭父子相传,师傅带徒弟的世袭制度进行传承。从组织形式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刻工分为官署刻工和民间刻工,他们对刻工的管理和技艺的传承往往存在差异。自唐代开始,刻工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民间刻工对刻石技艺往往以家族传承较为多见,从出土的碑刻实物看,有些亦为同一家族合刻而成,如乾宁二年(895)《汾阳修慈寺临坛讲律尼大德塔幢》,其刻工即为崔重忠、崔重宝、崔重资三兄弟所刻。自宋金之后,由多人合作镌刻而成,出自父子、兄弟等同一家族合刻的现象越来越流行,如金贞元元年(1153)《真定府定林禅院通法禅师塔碑》,刻工为常山段及其子段顺、段J、其女婿张显合刻而成。此外,师徒同刻的也较多,如大德六年(1302)于旺、刘津所刻《陈氏墓碑》,其自题“常氏门弟”,其师乃是古邾石匠作头常。B13从宋代开始,民间已出现了刻石作坊,如九江李仲宁庐山琢玉坊B14,又如宋元出现的“石匠提领”、“京兆等处采石提举”、“益都府石匠作头”、“前京兆府采石局提控”等;辽金出现的“燕京石匠提点”、“燕京通天门外供御石匠”等都是刻石作坊。这些作坊所揽业务一般在刻石中题署作坊名,如至元三十年(1293)赵诚所刻的《广禅候庙石祭几铭》,其题署“荥阳石佛店石匠B15刻石作坊。自清代乾隆开始大规模组织刻帖刻经活动,因此专业的刻石作坊越来越多,比较有影响的如“翰茂斋”、“炳文斋”、“文采斋”、“汤漱芳斋”等,而且刻石作坊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作坊还设立了很多的分店,如清代著名的刻石作坊吴郡穆大展局总局设在上海,在南京亦设立了分号,作坊所揽业务除了刻石外,还刻书,如刻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91)《上海药业重修药庙碑》,其题署“吴郡穆大展局”。B16又如乾隆三十二年(1767)所刻《昭代词选》,每卷卷末均镌刻“金陵穆大展刻字”。民间的这些刻石作坊往往实行家族世袭制度传承刻石技艺,如四明茅氏(茅文龙、茅化龙、茅仁卿、茅绍之、茅茂祖、茅士元。也有学者认为茅绍之即茅茂祖)、长洲章氏(章敬、章昶、章浩、章简甫、章草、章藻、章芝、章锷、章得第、章堪、章懋德、章臣等)、昆山唐氏(唐贤、唐廷辉、唐芸(汝芳)、唐曰宽、唐曰信、唐曰敏、唐曰恭、唐天祥、唐天祯、唐天祺)、武威安氏(安民、安敏、安延年等)、京兆安氏(安仁裕、安仁炸、安文璨、安文、安文晟等)、金陵袁氏(袁仲亨、袁仲才、袁居中、袁文雅、袁成等)、建安翁氏(翁镇、翁进文、翁博文等)、岳阳文氏(文惟一、文惟简、文居用、文居礼、文居道、文居安、文仲璋、文L、文}、文珠、文d、文恺、文孟周、文孟通、文艺等)、桂林龙氏(龙\、龙、龙渊、龙杓、龙云从、龙光等)等。家族式的刻工往往可以使刻石技艺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为了扩大祖业,刻工们往往精于祖传技艺,并进一步挖掘发展,这使得刻石技艺更加的精湛。官署刻石是由官府组织,并设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因此,官署刻石分工较细,有采石者,有刊刻者,有都镌者、提点镌造者等等。采石者负责采集石头,刊刻者一般为刻工,都镌者则是负责“察书”、“校镌”、“检核”、“视镌”等职责。这些不同分工人员的名字也往往出现在碑刻中,如在《房山石经题记》中刻有“工部侍郎、知涿州军州事吴克荷提点镌造”、“给事中、知涿州军州事刘湘提点书镌”、“右谏议大夫、知涿州军州事龚提点书镌”等。又如清顺治十三年(1656)《明忠烈邑侯萧公死节处碑》,题署“门人夏启升都镌”。此外,还设立了专门的主持立石者,如明天启元年《宗圣曾子像赞碑》,题署“嘉祥知县涂可成、世袭博士裔孙曾承业同镌”,又“明宗圣书院诗石刻”,题署“博士曾承业立石”。由专门的立碑者举行立碑仪式在清代颇为多见,这在《石头上的儒家文献――曲阜碑文录》一书中记录的较多。从《石刻史料新编》中所提到的诸碑亦可见之。这些碑主要是指《天下一统碑》,“翰林博士曾毓谨记”;《颁发祭器碑》,“翰林博士曾毓敬镌”;《宗圣庙赞石刻》,“翰林博士曾毓立”;《宗圣庙林书院建置祭仪碑》,“翰林博士曾毓敬立”;《先贤祀典碑》,“翰林博士曾毓恭勒”;《崇祀历代帝王名臣碑》,“翰林博士曾毓刻石”;《一统舆地记石刻》,“翰林博士曾毓刻石”;《涌泉井石刻》,“翰林博士曾毓立”;《重修大学书院记碑》,“翰林博士曾毓恭勒”;《宗圣祀典记碑》,“翰林博士曾毓谨记”;《曾氏世系碑》,“翰林博士曾毓刻石”;《宗圣庙功德记碑》,“翰林博士曾毓谨记”;《宗圣庙祀事典礼记碑》,“翰林博士曾毓立”;《宗圣庙历代褒崇记碑》,“翰林博士曾毓立”;《宗圣祠石刻》,“翰林博士曾毓立”;《曾氏赡田记碑》,“翰林博士曾毓刻石”;《捐修宗圣庙林题名石刻》,“翰林博士曾毓立石”;《宗圣林庙诗文石刻》,“翰林博士曾毓刻石”;《曾氏家诫碑》,“翰林博士曾毓刻石”;《宗圣庙永免庙户丁差记碑》,“翰林博士曾毓立石”。 官署刻石制度的建立直接左右着刻石技艺的传承发展,官署刻工往往召集民间技艺精湛的刻工进行集中管理,并设立总管、同知、副总管等一级级进行管理,这就使得刻石技艺的传承受到限制。一方面,这些管理者亦有不精于刊刻者,而刻工要受其指挥,这在部分程度上约束了刻工技艺的发挥;另一方面,刻工带徒弟传承技艺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官署刻工要求刻工精湛,而刻工所带徒弟往往很少有机会进行主刀刊刻,这往往使徒弟很难对技艺进行传承。2.碑刻之刻工技艺的发展刻石印证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其技艺的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碑刻艺术在现代化的发展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方面,随着书法实用功能的弱化,人们对书法艺术逐渐淡忘,书法基础也逐渐萎缩,继承不足,碑刻作为以传统书法为基础的技艺更是被遗忘;另一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了将碑刻艺术能够得以传承发展,通过充分利用旅游业的资源,大力建造以碑刻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如江苏省丹阳市的天地石刻园,其借助于齐梁故里的历史文化,将部分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南朝陵墓石刻,以及上至西汉、下至民国的历代石刻为平台,加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再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亚洲最大的石刻主题游园,从而形成集文化鉴赏与大众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又如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的最具代表性的翰园碑林,占地百余亩,镶有三千七百多块碑刻。是一座融碑刻艺术和园林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园林景观。它依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对象分设中心碑廊、现代碑廊、宋代碑廊、历代帝王名臣碑廊、绘画碑廊、篆刻碑廊、硬笔书法碑廊、少数民族文字书法碑廊、中年书法碑廊和国际友谊碑廊等。像这样的碑刻主题公园在全国还是为数不少的,如湖北鄂州莲花山碑林、黑龙江尚志市文化艺术碑林等,这说明碑刻艺术还在不断地被发展利用,既然在大量的建造碑刻园林,那么碑刻技艺无疑需要有人传承延续,如苗水彦便是全国较有名气的青年碑石雕刻家之一,其汲取大江南北刻石之精华,集书、画、刻于一身,作品出神入化,出类拔萃,鬼斧神工,独树一帜。

三、刻工技艺传承的意义

1.在书迹的流传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刻工与书法家一样在书迹的流传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刻工与书家的区别在于二者使用的载体不同,刻工是使用刀在碑石上进行创作,而书家则是使用笔在纸上进行书写。正是二者使用的载体的不同产生出不同的书迹特点,刻工所刻坚硬挺拔,书者所写具有柔软的笔锋。字体和书体的演变不仅与书法家有着紧密的关联,与刻工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碑别字即是刻工在镌刻的过程中为了刊刻运笔的方便以及镌刻字体在结构上的平衡和美观而形成的,刻工在镌刻中往往化繁为简,变曲为直。

2.记录了古代文化的发展历史碑刻之刻工技艺得以传承可以对文献资料的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碑刻上记录的内容非常之广,墓葬、纪功、盟约、习俗、指示、交通、图腾、信仰、谱系、天文等等,无所不有。但不管它涵盖何种内容,都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以无形的语言和有形的符号两大系统来记录古代文化的发展历史。即使是在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电脑储存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也抵不上碑刻文字资料的优越。碑刻记录信息除了对刻工技艺的要求之外,刊刻好的信息完全可以进行几千年,甚至永久的保存,而电脑往往也受到部分因素的影响,也会存在信息丢失的可能。

3.对中国文字起到很好的保存作用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碑刻将中国文字刊刻于石碑上记录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使我们了解到各种字体的变化差异,如从碑刻上的“魏碑”可以看出其鲜明的个性,笔划之斩截强硬,结构之刚正方直,而“唐楷”则融合了隶书的感觉,其间字体架构变化之妙,字体以险峻而体态优美著称。通过碑刻还创造了很多的碑别字,为了在石头上运刀的方便,有些也是追求字体结构的平衡和美观,一些刻工有意将文字加以变化,由曲变直,由繁化简,如将“辶”简化为“L”。刻工技艺得以传承可以更好的将这些加以文字保存并创造一些新的字体。

四、结语碑刻艺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延续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碑刻不仅具有艺术性,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更多的其实用价值,即记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相应的文化和科学价值。但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碑刻技艺随着书法艺术的退化而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线,其前景令人担忧。碑刻之刻工技艺如其他工艺美术之工艺一样,其工序复杂,除了石头材质要求精致外,更多的是对书丹和刻工技法的要求。刻刀锋利、刻工博学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刻工技艺讲究精巧雅致、要求碑刻制作与原作惟妙惟肖,碑刻技艺传承主要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授,由于史料记载缺乏,碑石上对刻工题署的也相对较少,刻工技艺逐渐面临失传,甚至处于濒危状况。我们要充分认识和保护碑刻传统技艺,将之充分与园林景观规划相融合,从而推动碑刻艺术的创新发展。(责任编辑:徐智本)

① 李献奇《唐张说墓志考释》,《文物》,2000年第10期。

② 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③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又见刘修桥《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6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④ 同②,第5页。

⑤ 曾毅公《石刻考工录・自序》,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⑥ 同②,第34页。

⑦ 《张惟及妻王氏合y墓志》之撰、书、刻三项,出自屈贲一人之手。拓本见北京图书馆善本部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28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页。

⑧ 《李惟书墓志》,拓本见北京图书馆善本部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2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⑨ 《唐监察御史华公妻张夫人墓志》,拓本见《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14册,第42页。

⑩ 《邵氏闻见录》卷十六云:“长安百姓常安民,以镌字为业,多收隋、唐铭志墨本,亦能撰。”参见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卷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6页。

B11 周容(1882-1951),字梅谷,冯兰瑞《厚德彭寿的谢孝思先生――敬贺恩师一三华诞》,《文汇报》,2007年10月6日,第7版。

B12 同②,第35页。

B13 常v、常是同辈兄弟,为山东邹县常氏,此碑拓本见北京图书馆善本部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8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65页。

B14 “琢玉坊”是以刊刻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书迹而闻名于士大夫之间,“琢玉坊”是黄庭坚所题写,以著名刻工李仲宁为首,其技艺精湛,所刻碑石甚多,有署名李仲宁的,也有署名“琢玉坊”的。如1970年江西南丰县出土的元丰七年(1084)《中书舍人曾巩墓志铭》,署“浔阳李仲宁、仲宪刻”。又如1972年江西彭泽县出土的元v五年(1090)《刘元周妻易氏墓志铭》,题署“浔阳李仲宁刻”。见陈柏泉编《江西出土墓志选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7-42页,第55-57页。又如蔡宏于绍兴六年(1136)刻《狄梁公碑》,题署“庐山琢玉坊”。见《石刻考工录》,第68页。

中国科技发展范文6

关键词:农业; 科技创新成果; 转化 ;经济发展;作用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the key is to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n agri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reduc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st, will show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ransform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ole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目前,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科技文化素质较低

目前,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2.农业信息资源匮乏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加之用户入网费用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加上普遍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从而出现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使得新科技无法得到推广。因此,要做好加强农业推广这项科技转化的前提工作。

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

1. 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根据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民的现状,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设,以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2.加大农业科技信息宣传力度

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并要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减少或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激励人们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使科技成果快速大面积地较化为生产力。

3.创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利因素